手机阅读

散文梦游尧龙山通用(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5:47:42 页码:12
散文梦游尧龙山通用(精选8篇)
2023-11-18 15:47:42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让我们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善于归纳和总结是写好总结的关键。如果你想了解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心得,可以参考以下范文进行学习和借鉴。

散文梦游尧龙山通用篇一

没有想到这么快又到观音山了,很开心的。

秦岭有两座观音山,我今天去的是东观音山。它位于秦岭的沣峪内,海拔约2260米,山顶庙宇众多。因其山势险峻,又是原始的山林,使这里成了爬山人向往的地方。

上次来时只顾低头赶路了。山,爬了很多。景,没有细看,留下了很多遗憾,所以这一次又有机会来了,加上是和朋友们在一起,当然是再高兴不过的。

今天的观音山景色和上次来大变样了。那次是整个群山披着洁白,满目银光闪闪,放眼望去有一种静谧的神圣。今天的观音山换上了漂亮的彩装。站在山腰,向对面连绵的群山望去,暧暧的春光里,满目嫩绿中那一团团粉红均匀的点缀其中。这嫩绿和粉红两色遍布群山,使整个山脉如同春姑娘美丽清爽的长裙,随风荡漾,靓丽无限。

我被山上的美景深深吸引,行进的途中时时驻足眺望。每每望去,心中总是像有暖流通过一样的幸福。同时,也很庆幸来得及时,有机会分享这独特烂漫的山色。

我之所以说那粉红是大树开的花,是后来我在下山的途中也遇到了这团团粉红,它们怒放在高高的树冠上,细细的粉花有两厘米长,开得密密实实的,没有一片绿叶。抬头望去,鲜艳的粉红带给我的是开心愉悦。

可惜如此美的花,我和伙伴们都不知道它的名称。看来要买一本《植物大全》补补课了。否则,辜负了这些开花的树!

就这样,会享受的我,走累了就会停下来陶醉一下,算是给自己精神上加加油。动力有了,山也爬得很轻松了。岱顶就在眼前。

由于前些天萌生写隐士的原因,这一次我在来之前请教了两个驴友。一个是用相机记录的,另外是用语言描绘的。两人同时给我传递了岱顶上有他们认为的高人,以及我看到像片的那位华法寺长发飘然的老者。

虽然在来观音山的`前一天,已经放弃了写隐士的计划。但是到了岱顶,还是决定拜访一下。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上次我来到这里,根本就没有发现真正的顶是在它的后边,也就是说后边山顶还有庙。这一景,我是浑然不知啊。至于这两座庙叫什么?抱歉啊,我是根本记不住的。

饭后,我到了后面最高顶的庙里。见到了他们说的高人,笔名我就不提了,算是给他一点面子。在近二十分钟的交谈中,我数次想离开。他谈话中传递给我的看法是:他住在这座庙宇里,简直就是浪费!

一个人守着这庙,说自己是位居士。我虽然孤陋寡闻,但这位居士的桌子上放着肉夹馍,并且告诉我:他是佛照拜,肉照吃。

真是气人,他这些是否适当?

看到和听到的真是让我气愤不已。那么多善男信女的香火钱,是不是都变成他腹中肉了?一位浑身上下脏得皮肤都分不清原色的人,给我说着他‘光辉’的历史,列举他的成名作。可惜他不幸碰到我,因为,他讲的我恰恰读过一本。那不是他的,他是一派胡言!

当然,他也有他的精明之处。他说“你好像急着要走?我们的理念是不是不同?”

在他继续挥动着双臂铿锵的演讲时,我起身道别。源于尊重每个人的生活理念,我不去写他讲了什么(我也没记住)。我只想说,那些说他是位高人的人,是没人像我今天这样耐心的听他讲。你们是让他上来的三板斧抡蒙了。一:凹提字。二:陈忠实写给他的话。三:胳膊里夹着二本书。这二本书,当我要看时,他才说是别人写的。

安慰你们一下!同意你们说他是高人。不错!他是住在高处的人!

在东佛沟的路上,看到一座破庙里,一位85岁老尼姑让我很尊重。因为,她在这里守了60多年。不管她是否对佛教有多深的理解,就她的这点坚持都让我感动。而这样虔诚的老人才应该住在这里的。可惜我没有这能力、将这位沽名钓誉的自负者撵下山去,让他没有场所再误导单纯善良的信徒。

想想也是怪自己,都决定不写了还去见什么人。不过这也好,让我彻底断了这个念想,从这点也要‘感谢’这位住在高处的人一下。

不过,事从两面说。后来才明白,居士是可以吃肉的。看看,明明是自己知识面窄吗,这气白生的。不过,此人确是当地的村民,年轻时也是文艺青年。现在只是守庙人,因此,就当他是“老骥伏枥”吧。

另外,在这岱顶上也有意外收获。一只叫崽崽的小狗让我开了眼界,也开心了许多。因为,它会应答主人的话,主人用东北话叫它:“崽崽。”它抬起头:“嗷。”主人向它叫“阿弥陀佛!”它抬起头‘阿弥陀佛’!不过它叫的‘阿弥陀佛’是声调逼真。很了下起了!好多人都发不准这四个音,何况狗乎?真是近朱者赤啊!为虔诚的小崽崽点赞!

下山时途经法华寺,见到了那位长发老者。远远望去有那么些超然不凡。可是,我没有了走近他的冲动,更没有想了解他的念头了。我被观音山岱顶上那位住在高处的人,彻底断了想要了解这些隐士们的心情了。

不过单从外表看,法华寺这位隐士是不俗的。他能将白发留的下了腰,就这点可以看出他的精神世界是很享受的,也是脱了世俗的。既便是这样,我也不想了解他了。我怕他再让我失望,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心没有了劲,恐怕是山都下不去了。

这样处理还有一个好处,只少这位长发隐士给我留下了神秘。

这也许就是:朦朦胧胧才是美,谈清说白淡如水……。

还好,春到秦岭,花开满山,又到爬山好时节。看山花烂漫,顿觉心旷神怡,笑叹:不虚此行!

散文梦游尧龙山通用篇二

人要修一颗良心,生活要善待他人。

从平凡看生活,会看见快乐。

从善念看他人,会看见慈悲。

从乐观看未来,会看见希望。

从反省看自己,会看见转机。

从现在看过去,会看见无知。

从宽容看是非,会看见解脱。

从接受看命运,会看见踏实。

无论你怎么活,这世上总有人说长道短。

无论你怎么做,这世上总有人指手画脚。

你话多了,说你缺少内涵。

你沉默了,说你故作深沉。

你在乎了,说你自寻烦恼。

你漠然了,说你不近人情。

你认真了,说你大惊小怪。

你洒脱了,说你置身事外。

无论你做得多好,也有人说你不好。

管你有多对不对,总有人说你不对。

花有千姿百态,却能各自盛开互不妨碍。

人有不同风采,总是诋毁不能各展精彩。

是是非非错错对对,立场不同处境不同。

结论也就完全不同,没有不被评说的事。

得失人生看自己,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人。

成败不论谁英雄,现实没有不被说的事。

做人说易也不易,难称千人心。

做人说难也不难,难调众人口。

你认为值得的',就去珍惜。

你觉得幸福的,就去守候。

能让你快乐的人,就去喜欢。

给了你感动的情,就去眷恋。

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态不能不好。

什么都可以丢掉;希望不能丢掉。

什么都可以缺少;自信不能缺少。

什么都可以不要;健康不能不要。

什么都可以忘掉;快乐不能忘掉。

幸福和宽厚相伴;财富与诚信相随。

智慧与高尚为伍;健康与豁达携手。

朋友不比高低;彼此真诚就好。

相貌不比美丑;心态平衡就好。

为人不比名利;自尊自爱就好。

房子不比宽窄;住得温馨就好。

车子不比有无;一路平安就好。

票子不比多少;够花够用就好。

吃穿不比贵贱;身体健康就好。

日子不比贫富;活得开心就好。

工作不比岗位;爱岗敬业就好。

做事不比圆滑;问心无愧就好。

平平安安谁都要,健康比什么都好。

简简单单都知道,开心比什么都好。

散文梦游尧龙山通用篇三

一早上班路上竟然看到四队婚车。

据说今天是个好日子。

学校后面的小区每隔几天就吹吹打打迎新人。

据说他们突然暴富后(新农村规划政府给钱给房)没找上媳妇的今年都结婚了。

多现实。

同事总打趣说,路老师你也在这小区找个嫁了得了,有房有钱还能给你买个小汽车。

我很认真摇摇头说,不不,这个行业竞争更激烈。

据说多少美女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呢。

多现实。

在奔三的行列中,彷徨还是彷徨。

其实,人真正恐惧的不该是年龄增长、容颜衰老。

而是暮然回首,不是灯火阑珊,而是一堆破破烂烂。

从某种意义以及任何意义上说,我还算是一个好人。

管不了别人,我可以尽量管着自己,管着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尽量做一个好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想,如果我能做一个好人,那么我身边的.人也不会差吧。

有的时候,走在阳光里,总觉得自己很渺小,甚至很卑微。

有的时候,停在晚风里,看灯火阑珊,人来人往,觉得活着真好。

好像一切都不属于我们,却又真的都属于我们一样。

我们真的好像把握不住什么,但我们确确实实又是主人。

睁眼,万物皆自然和谐的存在。

闭眼,喜怒哀乐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也许我还不是一个好人,但我会努力像一个好人一样。

吃的饱,睡的香。

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活的坦坦荡荡,笑的爽爽朗朗。

而这一切,好像与年龄无关。

也许,年龄仅仅是人生路上的一处处坐标,坚定方向的向前走,何必在意坐标上的数字。

穿过重重的黑夜,看到最亮最亮的那刻星。

散文梦游尧龙山通用篇四

前几天陪学生去了趟崂山,景色美不胜收。

坐车到山脚下,感觉空气清新,景色美丽,拾级而上,初登石级,兴奋不已,然山路愈上愈陡,渐高渐幽,尚未到山腰,早已气喘吁吁了,幸有一旁学生鼓励,勉强打起精神往上登攀。然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一边与学生谈笑风生,便觉轻松了许多。

小路两旁树木丛生,郁郁青青,松柏枝叶交错,不时有叫不出名字的山花野菜,翠绿俏青,红的,黄的,粉的,紫的,像织不完的彩锦那么绵延,惹人喜爱。聊发童趣,采几朵小花,摘一撮野菜,闻之气味芳香,尝之酸涩,这才是让我怀念已久的大自然真正的味道,我已久违了。。。

美景容易使人忘记时间吧,不知不觉已到半山腰,然上面的景点没有开放,我们只好往下走了,心里很是不情愿,有几个学生趁我不注意,便溜上了山顶,在我催促下,匆忙的赶了回来,心里总有几分歉意,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如此的美景怎能不让人去探寻呢,登山时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点江山”思想早已深入中国人的内心了吧,登山不到山顶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的。。。

沿石阶下行,一座水库赫然出现在眼前,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晓望叠库。水库是上下两座小水库组成,上下相叠,名字由此得来。湖水碧绿,清澈见底。抔一捧湖水,吸入口中,清凉甘冽,沁人心脾。沿着水库边前行,一片竹林挡在眼前,竹子青翠欲滴,挺拔茂盛,忽忆起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句子,“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倘若板桥先生在世,定会欣然提笔作画,直抒胸中爱竹之意。竹林中有几座小亭,小亭依翠,曲径通幽,亭台楼榭,朱色的雕栏、镂空的`窗棂透着古香,历史气息是如此的强烈,青桌石椅,上沏一壶崂山绿茶,呷一口,唇齿留香,邀几好友,或谈中外天下事,或咏古今诗文章,也可亮一亮嗓子,清唱几句京剧,怡然自得,更觉心旷神怡。春风微微,竹林飒飒,溪水潺潺,茶香飘飘,好一首春风协奏曲,朦朦然已忘尘世久已。。。

小路左侧为一座庙宇,名曰塘子观。庙宇依山而建,在山上建一座庙宇,遥想当年古人碎石破山是何等不易,庙宇居人间之仙境,庙舍俨然雅洁,青瓦白墙,木门厚重,石狮守坐,气宇有霸气,群山环绕,溪水潺湲于一侧,湖色映带于两旁,庙内松柏苍劲,庙外秀石奇立,仙人的琼楼玉宇也不过如此吧?翻地方史志,塘子观在光绪年间更名为餐霞观,此名更有诗意,不知为何更改于此。

出塘子观,扶栏下石阶,步行一段平路,再沿石阶而上,石阶愈发陡峭,自己已经不胜体力了。学生告诉我不远处就是木栈道了,早已耳闻,倾心已久,精神焕发,健步勇攀,顷然间已到栈道足下。呦,和青岛海边的木栈道没什么区别嘛,又有何稀奇之处?!心里不紧嘀咕道。。。然步行十几步后,不禁后悔自己的先入为主,下结论太早点了,行几步,有一拐角,一块怪石突兀眼前,锋芒毕露,要不是身旁孩子提醒,自己或许已经碰伤头了吧。。。不禁暗自庆幸,告诫自己,前面的路要小心点了。木栈道边的石壁越发陡峭了,向上探去,山好像要倒下来似的,石壁之上不时有灌木树藤、树根和一些野花探出来,像是欢迎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又像是互相诉说着我们打搅了他们的清净。。。踏在木栈道上,脚底下传来来自山肚里空濛而雄浑的脚步共鸣声,倚栏俯瞰峡谷,一汪清潭被群树环抱,蓝天、白云、绿树、苍山都倒映在潭水之中,水色湛蓝,青翠如玉,轻风吹过,微浪荡漾,波光粼粼。呼吸着这夹杂着花草气息的空气,欣赏着这梦幻般的美景,心情舒畅,希望就这么一直走着。。。走着。。。

前方突然传来阵阵欢笑声,闻声而去,一架铁索桥横贯峡谷,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来到桥上,已过桥的孩子淘气的在桥头上摇动铁索桥,想过桥的游客在桥上站立不稳,吓得惊叫连连,紧握铁索,滑步前行,心犹忐忑,心跳砰然加速,桥仅二十余丈吧,自己却走了足足五分钟,桥下泉水淌过,悄无声息。下桥左转,一条小山路蜿蜒而上,更加崎岖陡峭,行百余步,两块巨石夹山路而卧,夹道三尺仅容二人通过,过巨石,豁然开朗,仰观可见一座彩虹状木桥横卧水面,溪水从峭壁断崖上倾泻下来,犹如一条闪耀的银练,水落小潭,激起濛濛水雾,阳光下,彩虹毕现,与木桥相映成趣。呵,这不就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吗?女着七彩锦衣翩然起舞,男穿布衣端坐石上欣赏她的曼妙舞姿。画面多么温馨浪漫。。。

时间过的好快,不知觉已过中午,到下山的时候了,下山的路走的匆匆,看的蒙蒙,路过一片小树林,几声清晰的鸟鸣传入耳中,婉转动听,好久没有聆听到如此美妙的天籁之音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流连忘返,心里终是不大情愿,但还是回吧。。。

何时才能再次拥进你的怀抱?

散文梦游尧龙山通用篇五

说到采蘑菇,你一定会感到很奇怪吧,这大冬天的怎么会有蘑菇呢?可是我们真的采到了鲜蘑菇!

前几天,我、妈妈和爸爸一起去公园旁的树林里拍照。刚走到树林,我们看到林边的枯叶就被风卷起来了,它们在半空中形成一个旋涡,像成群的蝴蝶跟着风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情景美丽极了!爸爸连忙拿出照相机对着树叶不断按动快门。就在这时候,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我转身一看,原来是一个大木桩。我蹲下来仔细一看,木桩上有一大堆蘑菇。我急忙叫来爸爸妈妈,爸爸一看说:“这蘑菇是可以吃的,它长得跟市场上卖的很像,味道可比市场上的鲜多了。”听了这番话后,我兴高采烈地把蘑菇采了下来,放进了袋子里。我们又继续搜索,突然,我看到前面地上有一根湿的木棒,上面长着什么。我冲上前去,仔细一看,原来上面有野生的木耳,这真是太意外了!

我们拿着这意外的收获,高兴地回家了。在路上,我想:今天可真有收获,在公园里我们不但可以玩,而且还有美味可以品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散文梦游尧龙山通用篇六

它没有泰山的雄伟,没有华山的险峻,没有衡山的秀丽,没有恒山的奇观,也没有嵩山的俊俏。但他承载了我对过往岁月的记忆,有我童年游玩的身影,有父亲打工的背影和曾经洒下的血和汗。

我上了小学这一年家里刚盖了新房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也欠了一部分外债父亲一下子忙了起来。我的父亲是一个本本分分的老实人没有什么文化唯有那一身用不尽的力是父亲这一辈子的财富。家里欠了债父亲的担子重了钱总是要还的听舅舅说五龙山上有找做苦力的工资不低一个月能挣个上千块。只是很苦很危险这些问题在父亲眼里又算得了什么。得知这个消息父亲骑着家里的老自行车去打听了一下确有此事第二天父亲就去上工了。此后他每天骑车往返于家和工地之间那条路父亲走了四年那条路也是去外婆家必经的路。外婆家在五龙山脚下小时候母亲经常带着我去外婆家走亲戚而我每次都要住上一阵。要回家了我总是赖着不走外婆便会替我说话母亲也只好同意了。

此后,每逢礼拜天,我总是早早的起床,带上自己的作业,父亲骑着车,我坐在前面的横梁上。父亲的车骑的很稳很快,到了外婆家所在的村口,我下了车,都要和父亲做一个不见不散的约定,每个周日下午六时,我必须准时和父亲在村口会面,带我回家。到了外婆家,第一件事是和堂弟做作业,做完作业我们才可以看电视,或是出门玩。堂弟很贪玩,受战争片的影响,堂弟很喜欢用树枝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枪的模型,一偷玩就是一个上午。到了饭点,还不知堂弟野到那里去了,我总要很快吃完出去找他。

而父亲却要骑车回家吃饭,外婆曾多次劝说来家里吃方便,父亲觉得总去也不是个事,虽说是自家人,时间久了父亲觉得心里很过意不去。

我和堂弟会偶尔偷偷地跑去父亲做工的山上,那里有好几台砸石机,白天,在村里都能听到机子咚咚的砸石声。刚走到山下,就能看到不远处,父亲推着小车奔跑的背影,轻快的步伐,熟练的动作,一车又一车的从机口把碎石子运到储料槽。机子有三个出料口,一个是出石粉的,另两个分别出大小号石子。几个人就这样来回的往返于机口和储料槽。之间短短的几十米距离,父亲一天要跑上千趟,一年下来,父亲的鞋得成十双的换,买鞋太贵,又不耐穿,母亲便会在集会上扯上几十米布,买上十几双的鞋底子,没事了,就给父亲做鞋。父亲常说自家做的鞋,穿着干活时走起路来很轻,脚很舒服,比起买的`黄胶鞋要耐穿的多。

我曾经多次想走上山去,看看父亲做活的场地,可我们进不去,但我发现只有送饭的阿姨可以上山去,听看大门的老师傅说,那里很危险的,石头会从机槽里蹦出来,会伤到人的。从父亲的口中也听到过类似的事件。

日子久了,母亲觉得父亲这样天天往家跑,也不是个事。本来活就重,到了冬天若是下了雪,路上可怎么走。于是决定每个月给外婆家拿些米和面,这样父亲就可以没有顾虑的去外婆家吃饭了。后来,我更期盼着每个星期能过的快些,就可以去外婆家和堂弟玩了。

有一次,父亲从山上面摘了些野枣,酸酸的甜甜的,听说山上有大片的枣树,枣结的很密。我和堂弟私下里商量,想借送饭的名义去山上转转,多摘一些野枣。送饭这个借口找的很合理,几乎没有可以反驳的理由。我们和父亲商量好了给他送饭,看大门的老师傅也没有再拦我们。

每一次见到父亲,都是推着小车一路小跑,看到我,他总是微微一笑,父亲全身是土,头发上灰蒙蒙的一层,脸上的皱纹里也夹着土,一条一条的。转瞬间,父亲老了许多。从父亲的脸上,我仿佛看到了他怀有一份自责,觉得让我和母亲生活的太苦是他的错,父亲的手关节很大,又缠着一层厚厚的医用白胶布。常年风吹日晒,她的皮肤很干,和粗糙,稍用点力就会裂开一个口子,尤其在冬天,父亲的手就像被千刀万剐似的,满是口子,大的小的,深的浅的,洗手时总能听见父亲忍受疼痛的嘘声。听别人说用热水汤一下手,在涂上一层润肤油,晚上用塑料袋子裹住整只手,用这个方法,效果确实不错,父亲的手好的很快。父亲当过兵,有几件军绿色的外套和厚厚的黄棉袄。但都是补了又补,直到今天,衣柜里没有几件新衣服是父亲的,因为他一直没有停下来过,也没有脱下破烂的衣衫。

借着父亲吃饭的时间,我和堂弟会私下里转转,偷偷地跑上山,摘些野枣,还有我们叫不上来名字的野果子。

就这样,父亲一干就是四年。家里的外债还完了,日子好过了许多,父亲的脸上偶尔也会露出灿烂的笑,人也变得比之前年轻了许多。前些年,政府下令严禁私自开山炸石,有了白纸黑子的条文,没有人再敢做下去。在外婆家里每年都会见到许多有关森林防火的宣传画册,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引起重视。

如今当我在和堂弟上山转时,看到那生锈的铁皮,破旧的房屋,还有那打的坚固的水泥柱子,我仿佛又看到了父亲推着小车穿着母亲做的布鞋笑着从我的面前跑过。山被炸开的口子犹如父亲手上的血口子,很大很深。山上依旧生长着酸枣,这一次我们又发现了野葡萄和杏树。葡萄是酸的杏却很甜。

冬天,只有那一棵棵苍劲的松柏依旧守着五龙山的旧貌,没有人会去破坏掉这一切,冬天快过了,春天还会远吗?到时在看那满山的花儿红遍整个山头。

散文梦游尧龙山通用篇七

盛夏炎炎,夜晚散步,成为一种时尚。7月2日晚,夜幕刚刚降临,我应文友之邀,遂登笔架山。笔架山位于箕城以东,是近郊最高的山峰,早年曾开发成公园。随着文峰园的兴起,这里已经很少有人光顾,是个幽静之地。早些年,我经常来这里,尤其是山顶上的长亭,可俯瞰全城,很是向往。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向笔架山上走去,两侧的农田在夜色中飒飒一响,有点吓人。好在六人同行,惟有趣味。大雨刚过,空气清晰,但小径经雨水冲刷,已变得沟凹不平,深怕扭伤了脚踝,所以走起路来陪加小心。可惜没有明月,倒是星星隐隐闪烁,让人安宁。今晚恐怕不会下雨,甚是幸事。

登着石阶而上。起先还用心数着阶层,但随着阶面上的碎石、青苔杂草以及污泥袭扰,便忘切了。我想,这忘切的不仅是几组数字,更是别人把这里早已遗忘了吧,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多么遗憾。

站在写着“笔架盛景”的门前,感触颇多。想想当年盛景,人潮川流不息,相比于今天的冷落,甚是凄凉。这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地方。进了门,走过短短的城墙,便步入了长廊。长廊两边的栏杆,已残齐不全。立廊向下观望,满城的灯光尽收眼底。只见珠光璀璨,像个不夜城,让思路一下就飞到了东方明珠,不禁感叹,这里同样美丽。那灯光,或排队或高或低或串巷,无不透视着希望、幻想与梦想。忽然我想到,倘若水道边与桥梁之上的灯光依然如旧,那将更美,更能相映成趣。遗憾的是已然损毁而无人问津,如此且不叹哉,且不惜也。想到这里的时候,我总是希望市民的素养有所提升,充而爱护家园,就如同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用尽百陪的爱来呵护,还一个美丽的环境,甚好,甚好。希望在不久之时,这种美景能够回归,以解久渴之望,阿门。

过了长廊,就是月亮门。月亮门,多么美好的名字,也是最令人遐想的时刻。从嫦娥到玉兔,从神十到天宫,无不浸透着对美好的畅景和对未来的向往。想到此时,我悄悄的看了看身旁的三位女性。猛然间灵光一闪,她们应该是今晚的仙娥。好在有夜幕的掩护,这微妙的心里变化,只有自己清楚。不免微微一笑而过,留下一点甜蜜,存于心间。

与月亮门正对的,有一佛台,是过去乡民烧香敬佛许愿之所。现已冷落一边,静静地在诉说着悲凉。如今的祈福,早已到了文峰塔,没有人再到这里来了,但却还给了这里平静,一方净土。走在小径上,清凉的`气息,沁人心脾,淡泊而又平静的心灵,尽情享受着甜美与幽静,享受着美好的绿意。由于没有人攀爬与折毁,这里的景树都长得圆腹饱满,精神焕发,令人倾心而迷醉。伴着轻风,谛听着隐隐的松涛,真想长醉而不醒。忽然又隐约传来蝉鸣,给宁静的夜空,平添了梦景,甚是快乐而惬意。而此时的鸟儿,恐怕都已入梦了吧。我忽然明白,生活在红尘之中的喧哗与烦恼,以及对尘埃的厌倦,都已远去,有的只是安宁,就像是沐浴了圣露,好不悠闲而陶醉。不远之处的滑梯,静静的卧在那里。圆圆的凉亭也安祥、静谧,这正是我向往的地方。远离世间的污浊,远离世人的欺诈,远离小人的侮辱,正是追求。我已经记不清有过多少伤害了,此时此刻,我都想忘记,只把心交给这宁静的夜,交给笔架山。

伴着友人的笑语,我们向高亭走去。经过数十个下台阶又上台阶的一段路程,伴着手电的微光登上了高亭。这个高亭,是箕城近郊最高的凉亭。站立其上,环视全城,一览无余。此时,谁能想到夜色之中,有六人正在这里观望而指点风流。我想呐喊,但终未出口,是出于腼腆?还是胆小?已无分别。但心中早已发出了狂吼,以泄淤郁与悲愤。好长时间以来,心情烦恼,十分不快。我不伤人,却屡屡受人伤害,最终走上了文学之路。当悲哀与今夜相溶,我的灵魂总算有了安宁。忽然,一颗流星飞过,隐隐伴着远处传来的音乐曲调,我飞扬的思绪又回到了眼前。我不禁向空中望去,七斗星座就近在身边,伸手可触。于是乎,我寻找那颗属于我的星星,梦想的星星。宝银与巧儿说,何不即兴一首。我说写词是必然的,如果有酒、有月,那就更好了。如此又勾起了我的梦,大雪之时,携琴带酒,坐于高亭,竞邀仙子比博弈。愿望是美好的,毕竟充满了希望。我该算是风流子,还是多情种?只有风与心对语,夜与心共鸣,或许玄机不可泄露。因为我的心已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天地,属于这宁静的夜,属于这幽静的笔架山。

回家的路上,路过文峰园,只见人潮如涌,又是另一翻天地。

散文梦游尧龙山通用篇八

小游西安与友结伴决定夜登华山!大衣、手套、干粮、电筒和水是必备,山脚小店老板娘说她都没登过顶,上到一半就下山了。真是身在景中不识景,目光所极皆是梦。

走到售票处居然花了十分钟,位置大有玄机。若是您爬到这里都觉得累了还是赶紧下山坐缆车去。

华山以险著称,夜登难观其险,奇山峻岭全都潜藏在黑黢黢的夜色中。幽幽路灯像奶糖融化在黑咖啡里,扩散不开。断断续续的灯光勾勒出“自古华山一条路”,台阶之字形盘山而上和星空连成一片。夜黑风高人迹寥,疏星淡月伴我行。终于告别汹涌攒动的人流,不再被天南海北的游客挤着走,推着爬。山静卧,人畅游,夜登,甚好!路空荡荡,已被踏出凹痕,心平静静,已然沉醉微醺。经常爬了一大段猛抬头发现路灯数量并没减少,顿时心灰。山路越来越窄、陡、破、险,人越来越饿、累、困、冷。爬到后半段真有滚下山去的冲动!每到一关都有店家可供休息补给,爬到一半全部关门!稀少的游客支撑不起店主营业的欲望,这才叫过了这村没这店!

山里野猫特多,也许是店家散养的`,尾随不放,猫眼闪烁不定,猛一蹿出来心惊肉跳。也不驱赶,可做伴。华山为道教全真派圣地,一路上大小道观较多。小的基本破败,断了香火,残垣断瓦破门板,微光下透出阴森惨淡之气,颇鬼魅。大的几经翻修,逃不出朱门飞檐琉璃瓦的现代工匠模式,失神髓。岩石上刻字和壁龛也常见,每至一关,铁索上都挂满同心锁系满红布,有的锁已锈迹斑斑。感叹那些挂锁的人中有多少已经分手、结婚、去世……一把锁锁住一对名字,承受风雨,一对人牵手投身红尘,演绎悲欢。

几度瘫坐终登顶,发现朝阳仍酣睡。山顶寒风透骨,躲无可躲,有人甚至钻进厕所也不愿暴露在寒风摧残中。熬到鱼肚白悬崖边突然冒出许多人,整理衣服恭敬地摆好三脚架,或掏出手机,同时对准一个方向,屏住呼吸,郑重地按下快门,为这一夜的攀爬做一个最好的交代!那架势不亚于上早朝的大臣们。

臣服于天成之景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