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记者节感言简短(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2:44:33 页码:11
记者节感言简短(大全18篇)
2023-11-13 12:44:33    小编:ZTFB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总结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或事例,使总结更加生动有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养生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一

5、大家的热情、主动性不够。既然我们加入了校报记者团,就应该对记者团负责。不要坐等别人给你任务安排,要主动去想我可以为记者团做什么事情,我觉得记者团还有那些地方不完善,怎样做才会更好,大家可以随时对记者团的发展给出自己的建议。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着眼校报学生记者团未来的成长之路,我这里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就是要做到“务实、高效、团结、创新”。

一、务实。

1、时刻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是务实的源动力。思想指导行动。从思想上重视务实作风,方能真正用务实的心态服务于集体,记者团才能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2、强调组织纪律性,规范组织制度,是务实的前提准备。完善例会制度和考核制度,进而完善奖惩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完善,才能使记者团运作得更好。

3、加强校报学生记者团内部培训,是务实的必然选择。只有每个成员都掌握好业务技能,才不会让大家觉得无所适从,无所事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尽可能抽出时间对大家进行写作技能、采访技能、摄影技能、团队意识、组织策划、礼仪素质的培训,从而提高记者团的整体素质。

二、高效。

1、要提高校报记者团的整体运转效率,就必须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充分调动团员的积极性。校报记者团是个大团队,我们要在各项活动中协调合作,让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2、要做到高效还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强记者团与校、院、各级学生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我们可以从中认识不足我们可以从中认识不足,努力学习改进。此外,和各学生机构处理好关系,也将有利于采访工作的开展。

3、要做到高效更必须坚持校报编辑部老师的指导。老师是我们巨大的财富,与老师交流是我们进行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发生错误时,敢于面对,主动更正。在批评中成长,这样我们的效率将会提高上去。

三、团结。

1、只有一个团结的.集体,才会具有强大的力量。校报学生记者团必将也一定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因此必须做好校报学生记者团内部建设,要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归属感,形成互相关心的温馨氛围。比如,会议增加互动环节,凝聚人心;团员生日时,及时送上祝福;不定期组织大家集体出游等。

2、老师跟团长之间,团长和各部门干部之间,部长跟干事之间,都要多沟通,多交流,力求达成共识。

四、创新。

1、记者团的体制建设方面。

记者团以前的体制构建不是很合理,部门分工不明确,有的部门很忙,有的部门很清闲。造成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综合之前老师的意见,我觉得应该实行团长和副团长分工负责制,团长跟副团长,分别管理稿件方面和活动方面。采编部跟策宣部联系紧密,归属于稿件方面,由团长、副团长中的一位来负责,剩下的组织部、摄影部以及督查部归属于活动方面,由另外一位负责。团长、副团长、部长、副部长一定要紧密合作,将记者团的各项事务按质按量认真完成。

2、活动项目方面。

活动贵在精和新,而不在多。争取每学期举办一次活动,务必办得新颖别致。同时,大胆与各组织社团进行创新性合作,参与其他社团的活动。

3、稿件方面。

稿件是我们的工作重心,是我们社团存在的意义,协助老师办好每一期报纸,就是向外界展示我们的核心品牌。此外,务必要加强与老师、同学们的交流,进一步提高校报在校内的知名度。我们可以采取全团评选优秀文章,校园范围征文征图,征询版面主题等方式,拓宽来稿渠道,切换关注焦点,创新稿件文体。比如说,之前我们九月份的主题基本都是关于新生的报道,以后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新生杯征文大赛来充分调动起新生对记者团的兴趣。在11月12月份的时候,可以举办新闻时事知识竞赛,不仅可以为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同时可以吸引大家的关注,改变以往记者团留给大家的印象,从而提高记者团的影响力。

以上,是为了打造出一个“务实、高效、团结、创新”的记者团,更好的协助老师办好报纸和服务全校师生的一些初步构想。我相信,假如能够有机会去实践它,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记者团一定会蒸蒸日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现在站在了这里,也许大家想问我:如果你当选了团长,你打算拿什么来承担我们对你的信任与期望?我的回答是七个字:自信、毅力、责任感!我相信我有能力胜任校报记者团团长这个职位。也希望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带领大家一起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再次感谢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此呈上我最衷心的祝愿。谢谢大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二

记者节是在中国是除了“护士节”、“教师节”之外的第三个行业性节日。大凡政府或社会为一个行业设个节日,与其说这个行业十分重要,不如说这个行业十分辛苦。医生与护士相比不重要吗为什么不设个医生节为什么不设个“公仆节”、“老板节”

目前正值报刊征订之时,报刊办得怎样样,读者和市场的选取才是实实在在的检验标准。媒体的尴尬之处在于,说是机关吧,财政却不拨款,需要自己在市场上觅食;说企业吧,又不能完全走市场化的路子,一派官衙作风。所以有人说,媒体是还没有倒闭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已经溃不成军、所剩不多,媒体却无法像国有企业那样改制,又不得不应对市场,所以举步维艰。

我向一个同学推销某个定位一向不准的报纸,同学说:“这个报纸白送我也不要!”报纸办到这个份上,我不明白摆成绩唱高调自欺欺人究有何益!

当然,过节了,为了“鼓劲”,大家说说场面上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我认为,如果大家都能讲讲实话,更为可贵。我相信“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认识不到不足,即使认识到了却不敢承认、不敢正视,尤为可悲。

从这一方面来看,设个“记者节”,也算是社会对这个高风险行业的一种抚慰。在第8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就“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发出通知指出:“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似乎给了记者们一柄“尚方宝剑”。但我认为,就这么空泛的一句话,不可能有什么法律效应,也不会真正能够保障记者的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宪法第三十五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呢!

这天是记者节,匆匆在博客上拉杂瞎扯几句,算是个人感言,只与二三博友交流,实不足与外人道也。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三

林书喜(南国都市报记者):

心中常有“四心”

当了10多年的记者,总结了一些感悟,要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要用好“四心”,即:耐心、虚心、细心、平常心。工作上要有耐心,生活还要耐得住寂寞,在新的工作环境里,没有人脉关系,工作难以展开,这时要懂得调整心态,要虚心向同行学习,不断提高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新闻就在身边,做个有心人,从各方面中寻找新闻线索;不要因为上稿量少而耿耿于怀,要严格要求自己,深挖好新闻,写出精品。时刻提醒自己,好的新闻永远不缺版面。

郑邦京(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

工作即生活

作为长年在基层的新闻工作者,累了病了说不出,只能默默地干,心里所想的,就是在职一天,就要做好本职工作.至于说最难忘的,这么多年经历了很多事,采访了许多人与事物和现象,已经分不清了,眼光总是看前面,因事物总是在变化,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多年新闻生涯,只牢牢记住一句话:遵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少说多做,与时俱进,弘扬社会真善美、正能量。

范志平(本报编辑部副主任):

从事新闻事业要有热情

从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我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已经有20个年头了,足迹踏遍了州的山山水水,现回想20年的工作经历,感触颇深,曾有过面对采访对象时的手足无措,经历熬夜加班写(编)稿后的身心俱疲,也曾有过新闻稿件首次发表后的欣喜和自己取得成绩受到肯定以及作品获奖后的兴奋,但更多的则是自己对所从事新闻行业的热情、期待和憧憬,以及深感从事新闻这一职业责任重大的强烈忧患意识,还有自己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郑云炯(本报记者部副主任):

收获的是快乐和骄傲

回想起当年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仿佛还在眼前,记得当时自己正在和家人吃饭,突然接到工作电话,急忙放下筷子,赶到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并且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常常想,这是为什么?但还是加班加点做好,在完成一个个报道任务,看到自己采写的台风新闻、人物故事变成铅字奉献给读者之后,收获的是快乐和骄傲,那是自己坚持的责任和担当。

黎有科(本报记者):

工作永远在路上

记者的工作就是永远在路上。我经常用镜头记录每一瞬间,在文字的配合下,每一张图片都充满了故事,记得那一年“达维”台风席卷我市,我到影响最大的白马井镇去采访,那是我第一次在台风天工作,想要好的图片,表达深刻的新闻内容,冒着狂风暴雨,拿着相机在雨中前行,因为做记者,是光荣的,是有社会责任的,我们要永远保持奔跑的姿势。

符丹丹(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记者的责任和担当

成为一名记者后,我认为自己应该有担当和责任。在采访中遇到阻碍的时候,依然能够坚强面对;在双腿发抖的时候,依然能够向前迈进。记者之路还在延伸,内涵还在丰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履行新闻工作者神圣的职责,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多报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接受新媒体的挑战,发挥广电人传统媒体的优势,努力创造出无愧于“记者”这个神圣职业的新业绩,为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冼贺(本报记者):

忙碌却也充实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这是对新闻记者的真实写照。记者节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日子,作为记者的我都在忙碌着。来不及好好回味,来不及好好庆祝。3年多了,从事记者这一行整整三年了,“忙碌”与我相伴。然而,我却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因为这种“忙碌”,我的生活缤纷而多彩;因为这种“忙碌”,我的人生充实而快乐。

一提到记者,就会想到镜头、文字、声音,他们用这些工具观察、记录时代的变迁和历史足迹,反映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用笔墨、键盘谱写出精彩纷呈的新闻篇章。

记者是社会的瞭望者,是时代的参与者,又是一个很平常的职业。与其他所有职业一样,当记者的过程就是一个做人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记者是责任、是重托、是公平、是正义,这一职业考验着我们的良心、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这不仅是职业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寄予的厚望。也难怪记者这般感慨:记者是青春无悔,是乐此不疲,是激荡的生命,是沸腾的热血,是我们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业!

许多人小时候,就很羡慕屏幕上那些手持话筒的人。尤其是新闻专业的学生,都会视当一名记者为最初的梦想与憧憬,喜欢他们的从容不迫,喜欢他们的潇洒大方。到后来,才懂得了,“记者的生活是铁脚马眼神仙肚”。在美丽光环的背后,记者也有鲜为人知的艰辛和苦衷。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动人的场景是他们用汗水,甚至是生命谱就的诗篇。实际上,记者并不是那么自由自在、风光无限。作为“靠头脑吃饭的群体”,他们也有辛酸、无奈。

作为记者,注定了要餐风沐雨、饱受煎熬。他们将最真实的场景传至千里之外,又将最温暖的祝福带到需要安慰的人身边。他们是一群忠实于生活、贴近生活的人,一群为了使命不知疲倦,为了工作不畏艰险的人。

时代历来对记者寄予厚望。李大钊指出:“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记者首先要像一名真正的记者那样去崇尚真实、信仰真理、热恋真诚,忠于新闻事实。记者见证历史,但并不单单记录历史。记者的称号蕴含一种动力,向生活学,向实际学,向群众学。在生活中发现新闻作品思想上的震撼力,在实际中挖掘新闻作品艺术上的感染力,在群众中探究新闻作品审美观赏的愉悦性。记者要以自己的良知和社会责任心,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对上负责,对下负责,不因盲从和麻木而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记者的道德。

记者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范长江、穆青等老一辈杰出新闻工作者是当代记者的楷模。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在提高政治素质的同时,更多地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敬业精神,有修养,还要有骨气。古人说得好,无欲则刚。我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你还能把我怎么样?有这么一首诗,记不清楚是谁写的了:“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时光如淘荡泥土,砥柱触天立中流。”一旦进入此般境界,记者就会心胸磊落,坦坦荡荡。

记者凭敏锐洞察社会,将激情融入笔端。每一名记者都是纪实作家,每一名记者都是歌颂生活的诗人。我们赞美记者,我们欢庆记者节。记者节是加油站,是记者们最美丽的回忆,最温馨的家。

就在此刻,依然有很多记者执著于自己的新闻理想,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谨向所有的记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大家记者节快乐!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四

这天是第11个记者节,汴梁晚报全体修改记者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感谢您,亲爱的读者。

《汴梁晚报》在探索中成长,如今已走过了的风雨历程。16年来,我们和您水乳交融,休戚与共。是您给了我们智慧与才思,是您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是您让我们一路向前。有您的支持,我们无惧无畏;有您的认可,我们才会成为“无冕之王”。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和记录者,记者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职责。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记者要与社会共前进,与百姓同冷暖,做老百姓的“贴身小棉袄”。这是记者的义务。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记者要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激情是记者的职业生命。dd刘阳。

做一名热线记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百态。两年时间里,我跑遍了开封的大街小巷,初步了解了开封,也正逐步融入到这个城市之中。下一步,我期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能够在跑新闻的同时学会思考,“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采写出更多鲜活的、有价值的作品来。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五

5、大家的热情、主动性不够。既然我们加入了校报记者团,就应该对记者团负责。不要坐等别人给你任务安排,要主动去想我可以为记者团做什么事情,我觉得记者团还有那些地方不完善,怎样做才会更好,大家可以随时对记者团的发展给出自己的建议。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着眼校报学生记者团未来的成长之路,我这里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就是要做到“务实、高效、团结、创新”。

一、务实。

1、时刻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是务实的源动力。思想指导行动。从思想上重视务实作风,方能真正用务实的心态服务于集体,记者团才能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2、强调组织纪律性,规范组织制度,是务实的前提准备。完善例会制度和考核制度,进而完善奖惩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完善,才能使记者团运作得更好。

3、加强校报学生记者团内部培训,是务实的必然选择。只有每个成员都掌握好业务技能,才不会让大家觉得无所适从,无所事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尽可能抽出时间对大家进行写作技能、采访技能、摄影技能、团队意识、组织策划、礼仪素质的培训,从而提高记者团的整体素质。

二、高效。

1、要提高校报记者团的整体运转效率,就必须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充分调动团员的积极性。校报记者团是个大团队,我们要在各项活动中协调合作,让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2、要做到高效还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强记者团与校、院、各级学生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我们可以从中认识不足我们可以从中认识不足,努力学习改进。此外,和各学生机构处理好关系,也将有利于采访工作的开展。

3、要做到高效更必须坚持校报编辑部老师的指导。老师是我们巨大的财富,与老师交流是我们进行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发生错误时,敢于面对,主动更正。在批评中成长,这样我们的效率将会提高上去。

三、团结。

1、只有一个团结的.集体,才会具有强大的力量。校报学生记者团必将也一定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因此必须做好校报学生记者团内部建设,要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归属感,形成互相关心的温馨氛围。比如,会议增加互动环节,凝聚人心;团员生日时,及时送上祝福;不定期组织大家集体出游等。

2、老师跟团长之间,团长和各部门干部之间,部长跟干事之间,都要多沟通,多交流,力求达成共识。

四、创新。

1、记者团的体制建设方面。

记者团以前的体制构建不是很合理,部门分工不明确,有的部门很忙,有的部门很清闲。造成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综合之前老师的意见,我觉得应该实行团长和副团长分工负责制,团长跟副团长,分别管理稿件方面和活动方面。采编部跟策宣部联系紧密,归属于稿件方面,由团长、副团长中的一位来负责,剩下的组织部、摄影部以及督查部归属于活动方面,由另外一位负责。团长、副团长、部长、副部长一定要紧密合作,将记者团的各项事务按质按量认真完成。

2、活动项目方面。

活动贵在精和新,而不在多。争取每学期举办一次活动,务必办得新颖别致。同时,大胆与各组织社团进行创新性合作,参与其他社团的活动。

3、稿件方面。

稿件是我们的工作重心,是我们社团存在的意义,协助老师办好每一期报纸,就是向外界展示我们的核心品牌。此外,务必要加强与老师、同学们的交流,进一步提高校报在校内的知名度。我们可以采取全团评选优秀文章,校园范围征文征图,征询版面主题等方式,拓宽来稿渠道,切换关注焦点,创新稿件文体。比如说,之前我们九月份的主题基本都是关于新生的报道,以后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新生杯征文大赛来充分调动起新生对记者团的兴趣。在11月12月份的时候,可以举办新闻时事知识竞赛,不仅可以为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同时可以吸引大家的关注,改变以往记者团留给大家的印象,从而提高记者团的影响力。

以上,是为了打造出一个“务实、高效、团结、创新”的记者团,更好的协助老师办好报纸和服务全校师生的一些初步构想。我相信,假如能够有机会去实践它,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记者团一定会蒸蒸日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现在站在了这里,也许大家想问我:如果你当选了团长,你打算拿什么来承担我们对你的信任与期望?我的回答是七个字:自信、毅力、责任感!我相信我有能力胜任校报记者团团长这个职位。也希望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带领大家一起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再次感谢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此呈上我最衷心的祝愿。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六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自己六年多的新闻工作,首先从脑海里蹦出来的就是陆游这副对联。

二零零五年三月,我结束十六年的教育工作,投身新闻事业。当上记者,伴随强烈新鲜感的是知识面狭窄的窘迫。想要干好一项工作,务必有必须的知识储备。没有准备的行动必然导致手忙脚乱。我的第一次采访虽然事后在领导帮忙下完成了这篇通讯报道,但写作过程磕磕绊绊,苦不堪言。总结教训,是自己采访前案头准备不足。那位企业家的背景、企业产品及其在全市产业中的位置、企业文化等等一概没搞清楚,贸然采访,只能一头雾水。

稿件写好了,发表了,看着报纸上那署了自己名字的一千多字,心头涌上一丝甜、一丝苦、一丝酸。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啊。有时候,做足了采访前的案头准备,可真正采访时却发现准备的东西派不上用场,甚至采访对象与资料都得临时调整。这时候只能“急中生智”,高速开动脑筋,找准新闻点,设计问题,完成采访。采访完成不代表稿件构成,往往是采访后觉得自己已经取得了充足的素材,但回来写作时才发现还是有些问题没搞清。即使找准了新闻点,取得了充足的素材,解决了“写什么”,构思成文的时候还会遇到“怎样写”的问题。

为拿出一篇稿件的框架思考一两个小时,为求得一个适宜的句子、恰当的词语推敲十多分钟,那都是常事。“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那时候,感觉自己真的能和古人想通。《仪征信息》的记者跟其他平面媒体的记者不一样,我们既是文字记者又是摄影记者。这对liuxue86.记者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报道重要领导领导活动时,记者同时操作照相机、录音笔、笔记本,兼顾文字与图片而能不顾此失彼,确非易事。做记者的时候,我多负责重要领导活动的报道,其中的甘苦比别人体会得更深。此刻,我做修改,轻易不枪毙记者的稿件,稿件质量但是关,哪怕让记者一改再改。新闻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没有干过,真的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艰辛。

从一线记者退居幕后做修改,工作节奏放缓了,大脑神经却绷得更紧。修改工作最可怕的敌人是“熟视无睹”。周日到周五,每一天看稿、改稿、校对,视线里通常都是熟悉的地名、人名、职务、企业、项目熟悉的东西看多了,大脑便会抑制神经兴奋,把似是而非的东西误读成正确的东西,一些错误就“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前些时候把温家宝总理的名字弄成了“温家室”,我想,做过修改的人恐怕都能“理解”这样的错误。修改工作的每一天,除了安排好版面、处理好大是大非方面的问题,我就一向强迫自己始终以陌生的眼光审视稿件的每一个词句、标点,留意翼翼地绕过一个个“熟视无睹”的陷阱。记者节到了,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多少有些感触,对自己这份工作取得的成绩多少有些自豪。

但是,想一想范长江、邹韬奋这些前辈,比较当今为和平、发展、民生而奔走甚而血洒战场的杰出同仁,我们才算什么用“忝列其中”描述我与新闻记者行业的关系是恰当的,这绝不是谦虚。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七

1.作为宣传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我认为有担当关键要做到“四讲”,即:讲态度、讲责任、讲时效、讲质量,做最好自己,为企业担当。讲态度,做到认认真真、实事求是。讲责任,就是要做到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任何时候不抛弃不放弃,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讲时效,即新闻要有时效性。讲质量,做到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状况下,公司电视台记者一人兼数职,面对突发新闻往往一人承担了撰稿、写作、摄像、摄影等多样工作,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形成稿件,选择图片、采集画面、编辑制作,对外报道新闻、播出新闻,经常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在当前困难的经营状况下,宣传人员尤其要耐住清贫寂寞坚持这种工作作风,以高效的工作为企业分忧、做贡献。

2.面对当前企业遇到的发展的困境,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必须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必须有所担当。企业是我们实现理人生目标的平台,没有了企业,我们什么也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是企业的一份子,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和企业同甘共苦,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为一名分管宣传工作的管理干部,我个人要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吃透集团公司和矿业公司有关文件精神,及时组织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宣传工作,让我们的职工了解局情、理解企业的难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3.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企业的兴衰关系着我们每一名职工,作为企业大家庭里的一员,一名普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更要有担当意识。从我自身来讲,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撰写出不同体裁的稿件,才能游刃有余地胜任这份工作,才不愧堪称为企业呐喊的助威者。其次,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时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项工作,真正做一名正能量的传播者,以此带动矿区更多的同仁传递正能量,来坚定和企业共度难关的决心。

4.作为年轻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无论是从工作经验还是人生经历,都没有资格发表多有深度的言论。我只想鼓励和我处境及心态近似的通讯员,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当想放弃的时候,想想我们当初选择这一行的热情和激情。近来借形势任务宣讲的机会到各矿井上,正常收入受到一定影响的一线矿工都没有放弃我们的企业,我们呢?有何理由放弃!人,总该活的不失信仰与希望。

5.在煤炭市场的寒冬期,企业要发展做为一名宣传干事该怎么办?我回想起下基层为职工们进行形势任务宣讲的情景,每一次宣讲,自己同样受一次精神洗礼感受颇深。我们的矿工在煤炭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千尽井下,戴月披星、默默奉献,比起他们,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呢?如何担当,我觉得就是要有信念和自信,有勤奋和务实,只有这样才能在奋斗中游刃有余、保持强势劲头。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八

记者节是在中国是除了“护士节”、“教师节”之外的第三个行业性节日。大凡政府或社会为一个行业设个节日,与其说这个行业十分重要,不如说这个行业十分辛苦。医生与护士相比不重要吗为什么不设个医生节为什么不设个“公仆节”、“老板节”

目前正值报刊征订之时,报刊办得怎样样,读者和市场的选取才是实实在在的检验标准。媒体的尴尬之处在于,说是机关吧,财政却不拨款,需要自己在市场上觅食;说企业吧,又不能完全走市场化的路子,一派官衙作风。所以有人说,媒体是还没有倒闭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已经溃不成军、所剩不多,媒体却无法像国有企业那样改制,又不得不应对市场,所以举步维艰。

我向一个同学推销某个定位一向不准的报纸,同学说:“这个报纸白送我也不要!”报纸办到这个份上,我不明白摆成绩唱高调自欺欺人究有何益!

当然,过节了,为了“鼓劲”,大家说说场面上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我认为,如果大家都能讲讲实话,更为可贵。我相信“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认识不到不足,即使认识到了却不敢承认、不敢正视,尤为可悲。

从这一方面来看,设个“记者节”,也算是社会对这个高风险行业的一种抚慰。在第8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就“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发出通知指出:“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似乎给了记者们一柄“尚方宝剑”。但我认为,就这么空泛的一句话,不可能有什么法律效应,也不会真正能够保障记者的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宪法第三十五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呢!

这天是记者节,匆匆在博客上拉杂瞎扯几句,算是个人感言,只与二三博友交流,实不足与外人道也。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九

林书喜(南国都市报记者):

心中常有“四心”

当了10多年的记者,总结了一些感悟,要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要用好“四心”,即:耐心、虚心、细心、平常心。工作上要有耐心,生活还要耐得住寂寞,在新的工作环境里,没有人脉关系,工作难以展开,这时要懂得调整心态,要虚心向同行学习,不断提高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新闻就在身边,做个有心人,从各方面中寻找新闻线索;不要因为上稿量少而耿耿于怀,要严格要求自己,深挖好新闻,写出精品。时刻提醒自己,好的新闻永远不缺版面。

郑邦京(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

工作即生活。

作为长年在基层的新闻工作者,累了病了说不出,只能默默地干,心里所想的,就是在职一天,就要做好本职工作.至于说最难忘的,这么多年经历了很多事,采访了许多人与事物和现象,已经分不清了,眼光总是看前面,因事物总是在变化,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多年新闻生涯,只牢牢记住一句话:遵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少说多做,与时俱进,弘扬社会真善美、正能量。

范志平(本报编辑部副主任):

从事新闻事业要有热情。

从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我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已经有20个年头了,足迹踏遍了儋州的山山水水,现回想20年的工作经历,感触颇深,曾有过面对采访对象时的手足无措,经历熬夜加班写(编)稿后的身心俱疲,也曾有过新闻稿件首次发表后的欣喜和自己取得成绩受到肯定以及作品获奖后的兴奋,但更多的则是自己对所从事新闻行业的热情、期待和憧憬,以及深感从事新闻这一职业责任重大的强烈忧患意识,还有自己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郑云炯(本报记者部副主任):

收获的是快乐和骄傲。

回想起当年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仿佛还在眼前,记得当时自己正在和家人吃饭,突然接到工作电话,急忙放下筷子,赶到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并且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常常想,这是为什么?但还是加班加点做好,在完成一个个报道任务,看到自己采写的台风新闻、人物故事变成铅字奉献给读者之后,收获的是快乐和骄傲,那是自己坚持的责任和担当。

黎有科(本报记者):

工作永远在路上。

记者的工作就是永远在路上。我经常用镜头记录每一瞬间,在文字的配合下,每一张图片都充满了故事,记得那一年“达维”台风席卷我市,我到影响最大的白马井镇去采访,那是我第一次在台风天工作,想要好的图片,表达深刻的新闻内容,冒着狂风暴雨,拿着相机在雨中前行,因为做记者,是光荣的,是有社会责任的,我们要永远保持奔跑的姿势。

符丹丹(儋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成为一名记者后,我认为自己应该有担当和责任。在采访中遇到阻碍的时候,依然能够坚强面对;在双腿发抖的时候,依然能够向前迈进。记者之路还在延伸,内涵还在丰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履行新闻工作者神圣的职责,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多报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接受新媒体的挑战,发挥广电人传统媒体的优势,努力创造出无愧于“记者”这个神圣职业的新业绩,为儋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冼贺(本报记者):

忙碌却也充实。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这是对新闻记者的真实写照。记者节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日子,作为记者的我都在忙碌着。来不及好好回味,来不及好好庆祝。3年多了,从事记者这一行整整三年了,“忙碌”与我相伴。然而,我却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因为这种“忙碌”,我的生活缤纷而多彩;因为这种“忙碌”,我的人生充实而快乐。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十

记者节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日子,作为记者的我都在忙碌着。来不及好好回味,来不及好好庆祝。其实,不仅这个日子,一年到头,我都在忙碌,忙找新闻线索,忙采访,忙写稿。因为忙碌,我常常被家人埋怨;因为忙碌,我常常扫了好友的兴致。十年了,从事记者这一行整整十年了,“忙碌”与我相伴。然而,我却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因为这种“忙碌”,我的生活缤纷而多彩;因为这种“忙碌”,我的人生充实而快乐。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忙碌的身影。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百年奥运,神七升空,冰雪、地震之灾,三聚氰胺事件……每一个重大事件,我们的记者都战斗在一线。虽然这些事件现场离我们云浮很遥远,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依然“忙碌”。我们已经数不清多少次采访归来连夜赶稿,多少次加班;为了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版面、一个创意,我们采编人员反复琢磨、反复讨论。永远无法忘记“5・12”这个沉痛的日子。灾情发生后,全国各地都有记者奔赴现场,战斗在第一线。虽然我没有去现场采访,但我们也在本地忙碌地采访报道有关这个事件的新闻。难忘5月20日晚上8点我市举行的赈灾义演募捐晚会,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可我们记者仍然坚守在现场采访,把最感人的故事与场景记录下来。晚会结束后已经10点多了,我们来不及回家换淋湿的衣服就加班加点赶稿。忙完已经是凌晨了。这种“忙碌”是辛苦的。可当我们把最感人的事迹写出来刊登在报纸上,当读者深受感动而主动到红十字会捐款捐物时,再辛苦的“忙碌”也是幸福的。

中国经济时报》名记王克勤曾说过“扎扎实实的调查采访永远是记者之第一要务,好作品是跑出来的。”“跑”不仅意味着付出体力,担当风险,还要牺牲许多休息与玩乐的时间去思考、去写作。别人在家吃饭的时候,我常常还在单位的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当我回到家吃饭时,常常是别人优哉游哉散步或在灯红酒绿前轻歌曼舞了。当人们进入梦乡时,我常常还在挑灯夜战,有时为了赶稿常常熬到三更半夜,甚至通宵达旦。

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你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当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路上奔波的疲惫之苦算得了什么?路上担当的风险又算得了什么?选择记者工作,就是选择奔波;选择了记者,就选择了忙碌。

我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少荆棘,我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十一

这天是第xx个记者节,汴梁晚报全体修改记者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感谢您,亲爱的读者。

《汴梁晚报》在探索中成长,如今已走过了16年的风雨历程。16年来,我们和您水乳交融,休戚与共。是您给了我们智慧与才思,是您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是您让我们一路向前。有您的支持,我们无惧无畏;有您的认可,我们才会成为“无冕”。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和记录者,记者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职责。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记者要与社会共前进,与百姓同冷暖,做老百姓的“贴身小棉袄”。这是记者的义务。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记者要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激情是记者的职业生命。――刘阳。

做一名热线记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百态。两年时间里,我跑遍了开封的大街小巷,初步了解了开封,也正逐步融入到这个城市之中。下一步,我期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能够在跑新闻的同时学会思考,“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采写出更多鲜活的、有价值的作品来。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十二

入行,面容已不再年轻,头发已不再浓密,青春已渐渐远去。在还不到回忆的年纪回首这20的日日夜夜,惟感自豪的是:激情仍在,动力依然,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歇!新闻是个充满挑战、需要激情、不怕艰辛、固守责任的行业,选择了它,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付出和努力。年里,有成功、有遗憾、有欢笑、有泪水,但在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如一、力求上进、感动常在的集体里工作,心里是一种别样的温暖。节日来临,面对暖阳,大声说出———我无悔!!!

———黎。

11月8日,是新中国的第十个记者节,一个不放假的节日。我们向你们———所有奔波在路上的新闻记者,致敬!和很多个日子一样,这是平凡的一天。

一切都在缓缓改变,一切也都在缓缓地被改变。不变的,是我们的致敬。

这是几名普通新闻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名字。他们发自肺腑的话,是我们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坚持。让我们并肩前行!

黄叶飘飞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第十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飞天周刊一个年轻的实习记者曾写过让我肃然起敬的一句话:喜欢这分艰辛,尊重这分使命,所以固守这分责任。

而事实证明,她的确没有把这句话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都市新闻人就应该这样,笃信成功的喜悦来自艰辛的采写编,而不是低俗的炒作和无聊的文字游戏。党给了我们使命,不是让我们接到一个热线就急匆匆“打抱不平”,或带着发稿任务满大街找“狗咬人”,更不是让我们居高临下地大喊一通,乱批一顿。为了固守责任,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冷静、平和与辩证,走进都市生活,体察社会现象,倾听市民声音,继而概括又生动地聚焦我们生活着的都市,让相关部门、相关人甚至感兴趣的相关群体,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改进。

———李。

在新闻这个行业中干了这么多年,我始终认为我干的是一件很重要、很神圣的事情。正因如此,我觉得我始终是战战兢兢的,生怕有什么遗漏或疏忽造成大错,以至于晚上做梦都被吓醒。做什么事情一定得做足功课,不然我会特别不自信,怕别人小看我,更怕读者觉得看我编辑的版面、采写的稿件是浪费时间。

———兰。

匆忙中,一天又结束了。放下手中的笔,细细回味,十多年的编辑记者生涯,赋予了我吃苦耐劳、坚忍不屈的性格,造就了我恪尽职守、是非分明的品德,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这会儿,我想说,将荣光与豪情稍稍收起,让我们肩负责任,从容前行!

———裴。

记者是现实忠实的记录者和守望者。记者的价值,就在于把这种忠实的记录刻录成一段真实的印记。记者应该是现实主义者,以记录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为己任;记者也应该是理想主义者,总要想像着让明天的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社会更文明、更进步。记者这个职业永远是一种人生状态,你必须在一种状态下,在一种学习的状态下,在跑步的状态下做这样一份工作。

———关x。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十三

我是xx电视台的记者xx,这天十分荣幸在第十一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佳优秀记者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在那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祝福,同时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电事业的所有领导、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与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从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写时的羞愧到此刻得心应手的写稿……这一路,布满了太多的坎坷和荆刺,凝结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是精彩的。因为你在读懂别人的时候,也在检阅和丰富自己,很多时候,你采访的。

还是为自己前途苦苦纠结的辛酸,这些让我震撼。这期间我采访了一位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的的优秀学子张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条信息,信息资料是这样的:xx,来武汉一个月了,大学生活很精彩,这些都就应感谢你。短短几句话,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其实我就应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除了这些,还有不向死神低头白血病少女李怡晓,还有为弱势群体用心奔走的xx义工……他们让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为xx广电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荣耀,广电前辈给我们新人做出了榜样,他们对电视的执着,对新闻工作的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起了标杆,能够说在xx每寸土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xx广电人的汗水。

经济工作会议期间,精彩鲜明的新闻报道,深刻有力系列专题,吹响了xx快速。

发展的集结号。

特大洪灾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一线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文字奏响了xx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最强音。

建立省级卫生城市,我们记者穿梭在每个街头巷尾,每个基层单位,一个又一个的催人奋进创卫报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监督檄文,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浇注这个城市最美的一抹绿色。

这天是记者节,是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电视台记者,我和我的同仁无比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感到的职责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用心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创新思维,用我们的笔去描绘xx发展的美景,用我们的镜头记录xx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xx前进的脉搏。用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xx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档为doc格式。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十四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自己六年多的新闻工作,首先从脑海里蹦出来的就是陆游这副对联。

20xx年三月,我结束十六年的教育工作,投身新闻事业。当上记者,伴随强烈新鲜感的是知识面狭窄的窘迫。想要干好一项工作,务必有必须的知识储备。没有准备的行动必然导致手忙脚乱。我的第一次采访虽然事后在领导帮忙下完成了这篇通讯报道,但写作过程磕磕绊绊,苦不堪言。总结教训,是自己采访前案头准备不足。那位企业家的背景、企业产品及其在全市产业中的位置、企业文化等等一概没搞清楚,贸然采访,只能一头雾水。

稿件写好了,发表了,看着报纸上那署了自己名字的一千多字,心头涌上一丝甜、一丝苦、一丝酸。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啊。有时候,做足了采访前的案头准备,可真正采访时却发现准备的东西派不上用场,甚至采访对象与资料都得临时调整。这时候只能“急中生智”,高速开动脑筋,找准新闻点,设计问题,完成采访。采访完成不代表稿件构成,往往是采访后觉得自己已经取得了充足的素材,但回来写作时才发现还是有些问题没搞清。即使找准了新闻点,取得了充足的素材,解决了“写什么”,构思成文的时候还会遇到“怎样写”的问题。

为拿出一篇稿件的框架思考一两个小时,为求得一个适宜的句子、恰当的词语推敲十多分钟,那都是常事。“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那时候,感觉自己真的能和古人想通。《仪征信息》的记者跟其他平面媒体的记者不一样,我们既是文字记者又是摄影记者。这对.记者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报道重要领导领导活动时,记者同时操作照相机、录音笔、笔记本,兼顾文字与图片而能不顾此失彼,确非易事。做记者的时候,我多负责重要领导活动的报道,其中的甘苦比别人体会得更深。此刻,我做修改,轻易不枪毙记者的稿件,稿件质量但是关,哪怕让记者一改再改。新闻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没有干过,真的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艰辛。

从一线记者退居幕后做修改,工作节奏放缓了,大脑神经却绷得更紧。修改工作最可怕的敌人是“熟视无睹”。周日到周五,每一天看稿、改稿、校对,视线里通常都是熟悉的地名、人名、职务、企业、项目熟悉的东西看多了,大脑便会抑制神经兴奋,把似是而非的东西误读成正确的东西,一些错误就“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前些时候把温*总理的名字弄成了“温家室”,我想,做过修改的人恐怕都能“理解”这样的错误。修改工作的每一天,除了安排好版面、处理好大是大非方面的问题,我就一向*自己始终以陌生的眼光审视稿件的每一个词句、标点,留意翼翼地绕过一个个“熟视无睹”的陷阱。记者节到了,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多少有些感触,对自己这份工作取得的成绩多少有些自豪。

但是,想一想范长江、邹韬奋这些前辈,比较当今为和平、发展、民生而奔走甚而血洒战场的杰出同仁,我们才算什么用“忝列其中”描述我与新闻记者行业的关系是恰当的,这绝不是谦虚。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十五

今天是第七个记者节,和护士节、教师节一样,在中国作为行业性的节日好象只有这么三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幸过节,我在很忙然中度过了今天---记者节。

从业这些年,经历了风风雨雨,苦辣酸甜……心里一直想要说些什么?

100多年前,马克·吐温曾这样评价新闻业:“这是由一群无知、自以为是、头脑简单的人制造的舆论,这些连挖沟、修鞋都不够资格的人,为了生存走上了记者之路。”

这有点像当下中国新闻记者的写照。

曾被誉为“无冕”的这个群体,正在尴尬地饱受声誉危机。更可怕的是,即使是记者自身,也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之中。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民鼓,为民呼,为社会进步助推一把,忠于职守,我无愧地说,我做到了。

记者节只是一个尊重记者的形式和符号,记者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更好地融入社会,褒扬正义,鞭笞*,为社会进步和文明贡献力量。

记者节,一个虽然没有假期但是令人心动的节日!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十六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作为新闻记者,活跃在人民群众之中,穿梭于社会万象之间,传播党的声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闻“活鱼”,我们一向在路上。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发展的每一个脚印,书写着聊城的光荣与梦想,勾画出永不褪色的缤纷画面。

记者节,以职业为节,为了记者的光荣,也为了光荣之后,脚步更从容。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成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建设“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建设生态礼貌市、加快打造山东“东引”、“西拓”桥头堡的宏伟实践中,我们满怀热忱、用心记录,共同参与了这座城市的改革发展,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辛苦中感受职责,笔触下守望道义。在我们的节日里,蓦然回首,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多少困难与危险,都化为点点思绪出此刻脑海里。

时政报道不仅仅是地市党报发挥政治优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央、省领导相继前来视察,市里的重大活动也比较多,时政报道任务十分繁重。应对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的实际,我们与市委市政府持续高度一致,及时、准确、圆满地完成了报道任务,将党的声音传到达千家万户,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新闻记者,不光要有敏锐的目光,还要有过硬的文笔,更重要的是能把握群众脉搏,捕捉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我们行走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用心记录历史,传递感动。于是,一批重要人物典型:白云、王峰、陈春龙、牧琳爱等陆续推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于是,每年都有一大批新闻佳作获得国家、省、市新闻奖。

512汶川大地震,已成为中国人2008年的群众记忆。而我们,用笔、用镜头永远定格了这记忆中的聊城旋律。大地震后,本报3名记者先后奔赴北川灾区采访。

刚刚过去的第十一届全运会,聊城赛区承担承办男子篮球小组赛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我市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正式比赛。我们的采访进行了精心策划。在每一天一个综合消息的前提下,每一天撰写一篇评论,比较赛状况进行较为专业的分析。

关注民生民情,解决百姓疑难,搭建普通百姓与党委政府相互沟通的平台,是开办党报民生热线专栏的宗旨。我们把握栏目宗旨,关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接听热线,耐心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难。

这一天,我们为自己是一名记者感到骄傲和自豪,又为我们身负的重任而时时自省自警,告诫自己:勿忘神圣职责,勿忘铁肩道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十七

记者节虽然过去,但是记者节的余热还在,而且记者节不单只是一个日子,它还是我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子,我们的每一个记者,每一天都奋战在前线,为我们记录下来最精彩最及时的片段,难道我们不该在每一天都记住他们,为他们赞颂吗?三百六十五天记者节快乐!祝你快乐!我们亲爱的记者。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新中国确立“记者节”的意义,表明党和国家对新闻界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关怀和重视,既在确认新闻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更在鼓舞和激励新闻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为正义事业呼吁,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记者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从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因当时没有确定记者节的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

中国记协于1月25日正式向国务院提出《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专家经过科学论证,报经总理、各位副总理圈阅并征得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意见后,国务院于208月1日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11月8日是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七十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记协为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将“记者节”定为中国记协成立日的另一个理由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是由中央级新闻单位、全国各省、区、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各专业记协及其它新闻机构、新闻从业人员联合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代表着全国70万新闻工作者,以其成立日作为“记者节”的日期,有着广泛的代表性。记者感言:“做记者,真的很好!”

敬一丹:那一刻,其实我没有准备好。

在这里回顾经历的一切,感受最深的还是地震报道。原来我们很多记者都会觉得,从事了这一行我是做好了准备的。但是在20频频发生的大事面前,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我们没有做好准备。

白岩松:中国媒体为什么开放了?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逼迫我们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你不开放行吗?当手机短信和网络并存带来一种强大的对传统媒体冲击的时候,我们难道不是进入到一个全民皆记者的时代吗?一个博客,一个贴子都有可能使被掩盖的形象迅速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应该积极的引导顺应。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有应对挑战的能力。

记者感言:“做记者,真的很好!”

11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九个记者节。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几乎都是在忙碌中度过,也许我们正奔波在采访的第一线,用纸和笔记录着新闻的点点滴滴,又或许,我们正在电脑前,为一篇稿件字斟句酌。这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我们在忙碌中践行着记者这个职业的责任与担当,在忙碌中体味着工作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

因这份责任,我们永在赶路。

在这大悲大喜、风云激变的10个月里,和全国人民一样,我们时而哽咽失声,时而感动万分,时而泪水涟涟,时而欢笑开怀,时而心急如焚,时而激情欢腾。每次拿起笔和相机,我们深知:自己不仅仅是在记录和传播,更是在用自己的心和情传递一种信念、解读一个时代。

我们用心报道新闻,不仅忠实履行着新闻人的职责,更无数次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让自己的职业操守得以净化、让自己的新闻良知得到升华。

第九个记者节:我们努力我们担当。

记者节,是我国仅有的几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一年来,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恪守职业道德,敬业奉献,传播信息和知识,开展舆论监督,为推进全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记者节是权益日,更是职业信仰日。

毕竟,只有信仰,才能让记者找回属于自己的位置,唤起一种坚不可摧的希望;只有信仰,才会让记者具备强大的抗打击力,不断地勇往直前。诚如有论者所言,记者节于民众的意义,就是提醒他们,永远不要丧失对新闻人的信心,永远不要放弃对新闻人的支持,因为这种放弃意味着扔掉洞察事实和真相的机会及权利。

记者节感言简短篇十八

去年记者节,是因为一个报道没有出来而有感慨,今年的记者节是因为一条祝贺信息而记得,当然,今年记者节也是碰巧,刚刚也有自己一个专题报道出来了,但因为是关于政协副主席之死的,所以一上午领导来电话,还是搞得人有点担心,生怕触及政治,可说,记者节,不是记得是媒体同业者的一个节日,更多是让我们记得,我们对于社会的职责,同时也感慨在当下的这个环境里,媒体的生存,媒体从业者的发展。

记者,是一个让人荣耀的称谓吗但在体制内,很多人都自谓是记者民工,在社会上又出现封口费一事,真真又是让人感觉有点自甘堕落。记得研究生毕业那会,虽然有很多机会,但作为导师五个弟子的唯一一个去了媒体的我来说,是对自己一个信念的坚持,还是对老师的一个安慰呢!至今,或许我不是最好的,但在于学新闻的,难道理想不是做一个优秀的记者吗理想与现实,思考眼前利益,其实也着眼于发展前途。

在对记者有太多寄托、太多期望的同时,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对社会的职责,我们对于民众的人心呢每一个人,除了职业的这个身份之外,每个人也都是社会民众的一员,对家庭,对亲朋戚友,对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我们是否又都持续了一份人心呢这人心,是人的善意、是人的爱心、是人的怜悯之心,是人的上进求尊重之心。每个人,都期望活得有保障,每个人也都期望活得有尊严,所以,对于记者之期望,是一份要求,也是一份自身的担当,记者与民众有区别,但同样,民众也当有自身的要求。民众媒介素养,或许说的是一个专业问题,是公民素养问题,但如果大家都想生活得好一点,都想在保障自己权益方面有公正对待之时,那就不仅仅需要对记者有要求、有期望,同时也在于每个人都期望记者那样一样期望自己,这样,记者不仅仅能够做得更有期望和更专业,同时我们大家也都能生活得更好。

期望与失望同在,荣耀与失落同行,记者工作是一份光荣,也是一份辛苦,在记者节说记者,不仅仅在于媒体从业者的要求,同时也在于民众的期望和努力。环境,不单独是你的,我的,而是大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