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3:50:13 页码:11
2023年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大全12篇)
2023-11-18 13:50:13    小编:ZTFB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参考相关的模板和范文,以及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和技巧。下面是一些关于写作的名人名言,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一

河北邢台天河山流传着很多有关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20__年7月30日上午,邢台正式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七夕爱情文化之乡”。

位于邢台市东部的天河山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孕育了著名的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天河山附近很多村庄都以牛郎织女故事命名。一些民俗专家考证后认为,天河山生态旅游区有天河梁、老牛岩、牛郎庄、织女峰、鹊桥等大量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和人文遗迹,极有可能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原生地。

30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多位专家为“中国七夕爱情文化之乡”和“中国爱情山”揭幕。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二

3.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4.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5.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6.陈迹晓风吹雾散。——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7.度金针、漫牵方寸。——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8.牵牛织女,莫是离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9.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0.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11.梦魂偏记水西亭。——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2.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3.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4.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15.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6.乞巧双蛾加意画。——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7.玉钩斜傍西南挂。——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8.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19.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20.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

21.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2.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3.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张埜《夺锦标·七夕》。

24.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张埜《夺锦标·七夕》。

25.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6.忍记穿针亭榭,金鸭香寒,玉徽尘积。——张埜《夺锦标·七夕》。

27.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8.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9.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30.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三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父母双亡后,哥哥嫂嫂把他赶出了家门。年轻人只好与家中的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在荒山下结茅而居。他每天外出放牛,以放牛为生,人们都称他为牛郎。忠厚老实的牛郎渐渐长大了。他每天起早贪黑,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

这天,他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滴落到地上后,生长出一朵朵艳丽的牵牛花。牵牛花上蝴蝶双飞,小鸟对鸣。牛郎见此情此景,心中愈发忧伤。

谁知,这时老牛开口说话了。它说:“牛郎啊牛郎,你是该讨个媳妇了。我告诉你,明天天上的七个仙女要到人间来游玩,她们一准会去山脚下的翡翠湖沐浴。你可以早早地躲在那里,趁她们下水的时候,偷拿一件留在岸上的衣裙,这件衣裙的主人会成为你的媳妇。”

牛郎听后大为惊讶。真有这样的好事吗?但他想到与老牛相依为命的日子,又觉得老牛是不会骗自己的。原来,老牛的来历不凡。它原来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老牛有感于小主人牛郎对自己多年来的饲养和爱护,除了平时辛勤耕作,这次特意为牛郎撮合一段美满的婚姻。

第二天一早,牛郎将信将疑地来到了翡翠湖。透过弥漫的晓雾,他果然看见七个美貌的仙女飘然而至,继而脱去衣裙,走入湖中嬉戏。看着这些美艳如花、柔情似水的仙女,牛郎不觉为之心神荡漾。

他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的衣衫,飞奔而去。六个仙女沐完浴,穿好衣裙回天庭去了。只留下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的仙女。这个仙女就是织女。

织女没了衣裙,心里十分着急。她想,得想办法赶紧把衣裙找回来才是。当天夜里,织女趁着月色,披着长发来敲牛郎家的门。牛郎开门一看,果然来了位美貌仙女。

牛郎知道这就是老牛说的那一位了。他大着胆子问织女:“你愿意嫁给我吗?”

织女似乎早已有了一种感应。她含情默默地望着牛郎,害羞地答道:“我愿意!”

于是,牛郎和织女成为了夫妻。两人婚后相亲相爱,过着男耕女织的美满生活。不久,织女还为牛郎生下了一双儿女。

但好景不长,织女擅自下嫁凡界的事,很快传到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耳朵里。他们大为震怒,命天神立即将织女从凡界押回天庭。而且,织女回天庭后必须天天织布,不得离开天庭半步。

天神奉命闯进牛郎的家,不容分说,抓住织女就往天庭走。牛郎紧紧抱住妻子的身体,两个孩子紧紧抱住妈妈的双腿,他们说什么也不让织女离开。看着朝夕相处的丈夫和孩子,织女不禁泪如泉涌。她苦苦哀求天神不要拆散一个美满的家庭。可力大无比的天神说,他是奉命行事,爱莫能助。说罢,拖着织女就走了。

织女被天神带回天庭后,牛郎与一双儿女伤心不已,天天以泪洗面。这天,牛郎倚着老牛,呆呆地望着遥远的天庭。不想,老牛又开口说话了:“牛郎啊牛郎,我就要死了。我死之后,你剥下我的皮披在身上,就可以到天庭去找织女了。”说罢,老牛果真死了。

牛郎含泪剥下了老牛的皮。这时,老牛的两只角掉到地上,转眼间变成了两只箩筐。牛郎把两个孩子一前一后放进了箩筐,然后找了根扁担,准备挑着孩子去寻妻。他一披上牛皮,整个身子就不由自主地往天庭飞去。

牛郎挑着两个孩子一边哭一边找。他们的哭喊声响彻了云霄。天庭里的织女听到了亲人的哭喊声,不顾一切地向丈夫与儿女奔来。可这一切都被王母娘娘发现了。她恼怒地从脑后拔下金钗,在牛郎与织女之间一画。顿时,天空中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白浪滔天的银河。

从此,牛郎织女,就只能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遥相望了。他们被阻隔在了银河的两岸,望眼欲穿,悲痛万分。玉皇大帝不忍心看到织女痛苦不堪的样子,就规定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由喜鹊在银河上搭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从此,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就成了牛郎和织女相会的幸福日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四

很久以前,有个孤儿叫牛郎,他从小跟着哥嫂过日子,日子过得十分坚苦,他每天除了吃剩饭穿破衣还得放牛。牛郎长大后,哥嫂与他分家,他只分到了跟他关系十分亲密的老牛。一天晚上老牛告诉他在山那边,他会遇到一位姑娘。第二天黄昏,他相识了一位姑娘,那位姑娘原来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叫织女,织得一手好彩锦。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于是就做他的妻子。从这以后,牛郎耕地,织女纺织,三年后,他们有了孩子。

有一天,老牛死了,它让牛郎把牛皮剥下来,以备后用。牛郎和织女的事,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把织女抓走了。牛郎披上牛皮飞上天空,快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开一条天河。每到七月七日,喜鹊们来搭桥,让他们在桥上会面。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五

3、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七夕》。

4、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七夕》。

5、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七夕寄》。

6、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七夕》。

7、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七夕》。

8、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七夕》。

9、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七夕》。

10、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七夕》。

11、牵牛织女,莫是离中。——《行香子》。

12、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七夕》。

13、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七夕》。

14、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七夕》。

15、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绮疏遗恨》之针》。

16、帆来狗国毛人远,楼倚牛郎织女寒。——《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17、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18、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古意》。

19、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机。——《题七夕图》。

20、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牵牛织女》。

21、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2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

2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乞巧》。

2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25、牵牛出西河,织女处其东。——《牵牛之女》。

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7、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28、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2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30、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31、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3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3、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34、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35、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36、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37、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38、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39、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40、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41、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42、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43、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苏轼·菩萨蛮)。

44、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45、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46、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李清照·行香子)。

47、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48、多应天意不教长,恐恁把、欢娱容易。——(欧阳修·鹊桥仙)。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六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6、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9、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10、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11、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1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13、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14、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5、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1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17、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18、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苏轼菩萨蛮)。

19、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20、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七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民间传说故事牛郎织女吧。

很早以前,山里住着户人家,老人们都死了,家里剩下了兄弟俩。老大娶了媳妇,这媳妇心眼不好,老想独霸老人留下的家业。

有一天,二小领着狗去放牛,到了地里,他拍打着牛背说:“牛哇,牛哇,我想睡会觉,你可千万不要乱跑。”老黄牛像听懂了人话,低着脑袋“哞、哞”地叫了几声,甩打着尾巴在他身边吃起草来。二小躺在草地上睡着了。

错过中午,嫂嫂提着罐子来给小叔子送饭,见二小正在睡大觉,照他身上狠狠地踢了一脚。二小醒了见是嫂嫂,慌忙爬起来,站在地上像个愣鸡。

嫂嫂把饭罐子往地上一搁,气呼呼地说:“你倒自在,撒着牛睡大觉,牛丢了我才和你算账哩!”说完,她一扭屁股走了。

二小的肚子早就饿了,捧起罐子刚要吃,身边的大黄牛一头把罐子撞了,罐子摔了个稀巴烂。大黑狗见了地上的饭,张口就吃,不一会,就把地上的饭舔了个一干二净。

二小瞅着碎罐碴子害怕了,觉得回家也没好儿。他长叹一声:“唉,怎么我就这样命苦啊!”

二小的唉声刚落,大黑狗扑通一声倒在地上,鼻子口里流血,一会儿就断了气。他这才明白,嫂嫂在饭里下了毒药。

二小心想:看来不能和这个害人精在一块过了,要不早晚得死在她手里。日头儿快落西山时,他赶着牛回了家。一进院子,扭头见哥哥打外边回来,二小心里一酸,两眼止不住地流泪。哥哥见弟弟这样伤心,不知家里出了什么事,忙问:“你为嘛这样难过?”“我把嫂嫂送的饭罐子打了,狗吃了地上的饭就死了。”哥哥听了,心里明白了八九,斗又斗不过家里的女人,为了难。

二小哭着说:“哥,咱们分开过吧。”哥哥见弟弟说要分家,更做难了,一来弟弟还小,二来他外出做买卖;家里没有帮手也不行。要是在一块凑合着过吧,又怕弟弟有个三长两短。

二小见哥哥发愁,就说:“哥,家里什么物件我也不要,只要那头牛。”弟兄俩在院里说分家的话,媳妇听见了,打心眼里高兴。她手扒着门框冲着丈夫说:“往后各过各的好,我做主依了二弟!”

哥哥眼里噙着泪花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二天,二小赶着牛车走了。走来走去,越走越远。二小心想:老是这么走,走到多时是个头?干脆就住在这吧!他把牛车停下,砍了好多树枝子,就着山坡儿搭棚。棚子搭好了,就和老黄牛在这儿落了户。

那头牛是天上的金牛星下界,已经跟着二小过了一年多,这一天夜里死了。老黄牛死后,一连给二小托了三个梦,梦里对二小说:“到明天午时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后,你把我的皮子剥下来,等到七月七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保你能上天。王母娘娘有七个闺女,那天她们到天河里去洗澡。记住,那个穿绿衣裳的仙女就是你媳妇。你千万别让她们看见你,等她们都到了水里,你抱了衣裳就往回跑,她准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会走了。”第二天,二小见老黄牛死了,不吃也不喝,手摸着它光啼哭。后来就把牛皮剥了,留下牛皮埋了牛,又在牛坟上跪着大哭了一场。

七月七那天,二小披上牛皮,立时两脚离了地,飘飘悠悠来到天河岸上,他悄悄地躲在树林里等着。一会儿,王母娘娘的七个仙女来了,她们一个个脱了衣裳,扑通扑通跳到了水里。

二小瞅准了那身绿衣裳,窜过去抓起来就跑。三仙女见有人抱了她的衣裳,打水里出来就追。紧追慢追,追到二小家里。三仙女问二小为什么拿她的衣裳,二小说想让她做自己的媳妇。三仙女再三说天规不容,二小一再说人间比天上好。三仙女见二小长得好看,也动了心,就应了他。打这,三仙女落凡到了人间,她天天在家弹花织布,人们就叫她织女。二小天天外出卖布挣钱。小俩口过起了舒心日子。

三仙女和二小过了三五年,给他生了一男和一女。一天,二小到地里去干活,天上响起了天鼓,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把织女抓走了。二小回家一看,见两个孩子啼哭,不知媳妇上了哪儿,急得团团转。一问孩子,那大孩子手朝天上一指划,二小才想到织女走了。他急忙担起两个孩子,披上牛皮去赶织女。

二小心急,追得快,眼看快追上织女时,惹恼了王母娘娘:“好你二小,莫非你要追到灵霄宝殿上去吗?”她打头上拔下银簪,在二小和织女中间一划,立刻划成了一道天河。二小没有办法过河,急得直跺脚,筐里的两个孩子直喊娘。织女和二小都哭了,啼哭也没用。二小想给织女留个想念,拿出牛扣套投向织女,织女接在了手里。织女想了想,没嘛可送,掏出织布梭照着二小扔来,织女手劲小,把织布梭扔歪了。

直到现在,天河一边的织女星怀里有扣套星,另一边的牛郎星旁有个梭子星。

在河南鲁山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后续牛郎织女生活的鲜活内容。

织女被抓回天宫,织彩霞云锦,整天闷闷不乐,思念牛郎和儿女。牛郎携儿女在凡间度日,愁苦难言。他们的居住地距鲁山坡顶南天门只有5华里路,一双儿女在家想念母亲,时不时顺山岭走到南天门要“娘亲”。南天门的把门将军同情他们的遭遇,少不得行个方便,让他们进进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外孙孙,听任他们来来往往。王母娘娘也放松了对织女的监管,两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起来。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孙义村旁的鲁峰山,鲁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鲁峰山一带自然环境优越,当地百姓自古就养大黄牛。但是与别处养牛不同,辛集乡孙义村不仅家家户户养牛,但养牛不杀牛、牛死后掩埋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另外,鲁山自古盛产丝绸,鲁山丝绸又名“织女织”、“仙女织”。

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这也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人间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两个人的私语。而鲁山民俗,七夕乞巧,就是在这天向织女乞求赐授巧技,得如意郎君。

在辛集乡,每年的七月初七,从不间断地举行大型庙会。经考证,辛集乡的七夕庙会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日唱大戏、敲锣鼓、放鞭炮,百姓称其为“迎接仙女”或“接牛郎织女回家”。

在辛集乡孙义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起庙会、唱大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天河记》里关于他们祖先的一些描写不尊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他们世世代代不看《天河记》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八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6、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9、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10、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11、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1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13、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14、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5、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1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17、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18、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苏轼菩萨蛮)。

19、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20、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21、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李清照行香子)。

22、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23、多应天意不教长,恐恁把、欢娱容易。(欧阳修鹊桥仙)。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九

古时候,有个小孩儿爹娘很早就去世了,跟着哥嫂过日子,哥嫂对他不好,因为他经常放牛就叫他牛郎。牛郎渐渐长大,哥嫂于与他分家,只剩下他和老牛相依为命。他对老牛很好,有一天老牛告诉:“牛郎,在树林里会遇见位美丽的姑娘。”牛郎照着老牛的话,在树林里结识了织女。相互了解后并结为夫妻。织女与牛郎在人间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美满生活,三个年头过去,织女为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一天一天衰老的老牛,在临死前为牛郎留下一张牛皮。让牛郎碰到紧急事时再拿出来。王母娘娘,最终还是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狠狠的拆散了牛郎和织女,将织女押上天宫。牛郎心急如焚,披上牛皮上天营救,可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一条天河,将牛郎困住。于是他在河这边,织女在河那边。他们隔河相望,成为牵牛星和织女星。只有七夕的时候,一群群喜鹊为他们搭起鹊桥,他们才能在鹊桥相会。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十

古时候,有个孤儿跟着对他很坏的哥哥嫂子,大家叫他牛郎。牛郎对一头老牛照看的很周到。一次,老牛对他说明天黄昏的时候,右边的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的树林里有个姑娘,别错过这个机会啊!第二天,他就相识了这个姑娘,她叫织女。后来,他们成了夫妻,日子过得很美满。三年后,他们有了一儿一女。但是,那头老牛说碰到紧急的事,就披上它的皮……它还没说完,就死了。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还是知道了这事,她把织女带回天宫严厉惩罚。牛郎心急如焚,他披上牛皮带着孩子飞上天宫。这时王母娘娘划出一条天河把他们隔开,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两颗星星,只有在每年七月初七通过喜鹊搭的桥才能相见。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十一

从前,有一个孩子,名叫牛郎。他从小父母双亡,兄嫂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棚。

牛郎从小就和老牛相依为命。牛郎对老牛非常好,让老牛吃鲜嫩的草,喝干净的水……牛郎长大以后,兄嫂想独占家产,只给了牛郎一辆破车和一头老牛。一天,老牛居然说话了!牛郎非常惊讶。老牛把织女是牛郎的妻子告诉了他。一天黄昏,牛郎照老牛的话见到了织女。他们各诉说了自己的情况,之后就做了夫妻。仙女们下凡的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还和牛郎做了夫妻,生了两个孩子,简直败坏她的门风。她发誓要把织女抓回来。一天,王母娘娘亲自到人间。她看见牛郎在田里干活,就一把抓住织女飞上天。牛郎发现后也追了上去。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往背后一划,出现了一条天河,牛郎过不去了。从此,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后来,王母娘娘实在拗不过织女,就让他们每月七月初七见面。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范本篇十二

中国有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传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之瑰宝,中华民族之骄傲,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人们用他们智慧的大脑创造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使之源远流长。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称为四大民间故事之首,它以浪漫的情怀,奇特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人们带着对爱情的渴望,对家庭婚姻的美好向往,编织出这样一段佳话,充分反映出当时封建礼教社会对人性的束缚,因此这一段传说在人们的愿望下广为流传。下面就来浅析一下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文化底蕴,探究中华的传统文化。

我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之所以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乃至成为古今文人墨客笔下的钟爱题材之一,其根本原因就是它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并且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众所周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起始于先秦时代,到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按照自己的爱情观,婚姻观和社会理想来完善这段传说,情节形式不断丰富,内容更多的增加个人色彩,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充分体现出了民间故事传说时空的广泛性、内涵的多重性及其结构的开放性。

中国古代是农耕经济社会,牛郎织女体现着男耕女织的的生产方式,牛郎负责“耕”,女负责“织”,而牛则是耕作的协作“工具”,这是古代小农经济的耕作特点,也是古代社会家庭的分工方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告别了了小农经济,向社会经济招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由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男耕”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我们骨子里的那种传统观念根本就无法彻底消除。当今社会,男人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占据经济收入的主要地位,无论社会怎么在进步,科技怎么在发达,中国人在思想上还是需要改变,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需要我们一点点的去改变,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年代,我们的呼声,口号一浪比一浪高,但是真正能够落实改变的真正的又有几个呢,男女平等的呼声口号从未停止过,然而,女织的生产合作方式正在逐步退化。

在当时的小农经济社会,牛郎织女的美满结合体现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我看来,牛郎和织女各自代表着我们国古代勤劳的男性女性,他们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丰衣足食,自给自足,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朴实,踏实肯干的精神。男耕女织的生产合作方式,牛郎和织女通过一起努力,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牛郎靠辛苦的劳作来挣钱生活,在当时的社会这也是千百万农民的生活方式。织女则是在家养蚕纺织,代表着古代勤劳女性。用他们勤劳刻苦,踏实肯干,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构建美好生活,并孕育一儿一女,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也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极其愿望,人们借助牛郎织女来达成他们心里的强烈愿望,把自己的美好向往加到牛郎织女的传说里。

牛郎织女的传说中,天庭制度造成了俩人的分离,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在和姐妹们下凡的途中和牛郎相爱了。显而易见,两人的地位悬殊,怎么可能得到祝福。织女是天帝之女,财富,地位,容貌都堪称上流;而牛郎则是民间一穷二白的贫穷小子,地位金钱势力一无所有,这根本得不到别人的赞同,这样的.婚姻在别人眼里是不可能幸福的。因此,王母天帝知道后,极力阻止,拆散他们,导致相爱的两个人不能厮守,妻离子散,痛不欲生。但是,牛郎为了追求爱情,冲破重重阻力,在带着儿女就要追到织女的时候,却被王母用一玉簪隔成了一道银河,从此,每年七夕只能在鹊桥边见一次面。这个传说体现出了到时封建社会制度,“父母之言,媒妁之命”是古代女子出嫁的命运,自己没有追逐爱情的权利,只能听从家族的安排,失去人身自由。在婚姻面前,只有门当户对,没有自由与爱情,王母以一个古代封建家长的态度出现在相爱的两个人的面前,一只玉簪就轻易的摧毁了他们的爱情。但是他们是坚强的,就算有人阻止,不被人祝福,他们还是要力争为自己争取机会,追求爱情与自由,追求幸福生活。尽管不能天天见面,但是每年的七夕是他们全家的幸福之日,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倾注了从古至今多少人的愿望理想,封建礼教摧毁了他们的美好生活,只能将这种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放到自己所喜爱的故事里。体现了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民间传说源于人们的口头,他们同情牛郎织女,不想以痛苦凄惨的结局收尾,因此,他们决定把每年七夕定为牛郎织女鹊桥相见,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民族文化就此传承下去,七夕已经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七夕是牛郎织女见面之日,由此,七夕演变成当今的情人节,相爱到人在这天浪漫约会,吃情人大餐,感受这爱的气氛。这已经是一种风气习惯了。每年的七夕,天河山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纷纷来到这里,来感受这对有情人的的爱情,中国民俗协会已经将天河山命名为“七夕文化基地”,加强了对七夕文化的了解,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七夕节已经广为流传了上千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不要懈怠它。我们不仅仅要把七夕节看成一个节日,一个纪念爱情的日子,我们更应该把七夕节当成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要曲解它的真正意义。我们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让它源远流长,而不是盲目崇洋喜欢国外,追捧外国文化,忽略自己民族的文化。做到积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

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主要是靠人们的想象与幻想,将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人的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所谓的上等人和下等人,相爱之后结婚孕有一儿一女,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基于人们的想象,画面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故事一波三折,幸福生活总不是那么长久的,在人们的想象下,他们被迫分离,在反抗无效下,被安排一年只能见一次面,这也是人们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虽然没有战胜封建礼教,但是这一年一次的见面也算满足了人们的奋力抗争的一点点胜利,带着极大的感情色彩,传承着这段民间传说。这段传说倾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在封健礼教摧残下,人们只能借助民间传说来倾诉一下自己的心声,并且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愿望。

从古到今,牛郎织女传说在人们的口中不断的演变,经过千年的流传,这段神话传说越来越完美,堪称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动人故事,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经典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积极传承下去。我们不仅在牛郎织女传说中感受他们的凄美浪漫爱情,而且也要积极学习民族文化,体会中国文化的奥妙,要知道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的进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