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8:24:07 页码:11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通用10篇)
2023-11-24 08:24:07    小编:ZTFB

人生是一本书,总结是书写人生时必不可少的一页。整理出清晰的主题,使总结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以下是专家对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篇一

在建设营房的过程中,我在的三排被安排整理场地,也就是在结冰的稻田里挖排水沟。我们第十班负责开挖一段。这时,我是三排第十班的班长。我的班有十三人,他们是,龙生庭(中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湖南人),匡宗华(中山大学哲学系,湖南人),吕光荣(中山大学物理系,广东新会人),卢瑞麟(北京工业学院导弹自动控制系,北京人),徐知蓬(上海交通大学潜艇设计与制造专业,上海人),匡宝光(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湖南人)吴顺先(中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湖南人),王朝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火炮专业,安徽人),林玉敎(中山大学物理系,马来西亚华侨),张祖望(中山大学物理系,江西人),段启堂(武汉大学图书馆系,湖南人)。我们使用的劳动工具就是每人一把指甲锹。那指甲锹头由金属锻造而成,宽约18厘米,长约30厘米,锹头之后接上一米多长的木把。因锹头形似人的指甲,因此湖区民间都把它叫做指甲锹。湖区的堆积层很厚、很软、也很湿,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挖锄薅锄基本上失去了作用。唯有那指甲锹,只要双手稍微用力往泥巴上一插,锹头就会很轻松地没在泥巴之中。左一锹,右一锹,后一锹,再往上一撬,一坨松软的泥巴就被掏挖出来,再顺势往前一抛,就被投送到了合适的地方。开始,我们不会使用这从来没有见过的劳动工具,排长示范了几次,大家在劳动中学习,很快就操作自如了。只需6-7秒中就可以完成一套动作,把泥巴挖出来投送到需要的地方去。由于稻田泥层结构也就湖底的泥层结构,非常松软,没有石头,没有树根,挖沟施工十分顺利,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加上施工的是清一色的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开挖出来的排水沟(后来就成了屋檐下的排水阳沟),不仅成一条直线,而且漂亮。连长巡查到我们班的工地时,看到我们开挖出来的排水沟,开心地露出了笑脸,表扬了我们几句。大家的心情也就舒坦了许多。

益阳地区盛产竹子,湖区盛产芦苇,军垦农场多的是稻草。解放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营房,早就老马识途,驾轻熟路。在连长的组织带领下,建筑材料陆续被各班排运回来了。几十根碗口粗的杉树条,那是修建营房的栋梁柱;一根根长长的竹子,那是修建营房的檩子;那一捆捆芦苇和稻草,既是做墙面与屋面的材料也是建床开铺的材料。房子搭建的步骤是:先将杉木柱子立起来,用马钉和铁丝固定,构成了房子的骨架。再在屋面纵向绑上竹子(叫做搁竹),横向铺上芦苇,然后在上面由下而上一级级铺上稻草,最后在屋脊做些处理。根据连长事先分配的建筑材料数量,各排各自为战。也就是说,每个排的营房各自建筑。我们的排长们都是从军垦农场连队里里抽调来的基层骨干,在湖区滚爬摔打了好些年。对于这类营房的建设的程序和步骤,他们早就轻车熟路,成竹于胸。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工地指挥着自己的下属,抬料,上料,铺料、扎料、盖稻草,一切工作都进行得紧张有序。也就两天的时间吧,各排的营房框架就已经完成了。不过,这营房现在还只能躲雨。要想能避风御寒还得做四周的墙壁。

那墙怎么做呢?先是在柱头之间和上下之间扎上两根竹子当横梁,然后把用稻草裹着芦苇做成的条子,一根根并排竖直绑在横梁上。黄色的稻草裹着芦苇做成的条子,形状和色彩都有点类似一根根硕大的油条。因此,连长就把扎条子叫做扎“油条”。连长又给我们做示范,说这“油条”需要扎得结实,匀称,相对光滑,而且还要快。今天必须把油条扎满营房的四周。于是乎,学造导弹的、学潜艇设计的,学造飞机的,学哲学的,学数学的,学文学的,学英语的,这些掌握着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理论的大学生们,今天,都得老老实实的扎“油条”,从事着最简单的最原始的手工劳动。现在想想,如此安排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是伟大的部署,还是伟大的愚蠢、伟大的笑话、伟大的浪费?历史自有评说。

“油条”做成的围墙终于算是围好了。然而这用“油条”做成的围墙,到处漏风,又怎能抵挡得住洞庭湖区的冷风寒流?于是,还得对围墙进行加工,装修一番,那就是粉墙糊墙。

第二天早上,寒气逼人,稻田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我们十班被安排去粉墙。没有石飞,没有水泥,更没有现在的888或999涂料。粉墙的材料就地取材,那就是稀泥巴!排长给我们做了讲解和示范:用指甲锹把泥巴挖出来,用脚不停地把稀泥巴踩浓踩粘。然后,用脸盆提桶把稀泥巴装起来,用手捧着稀泥糊在“油条”上。厚薄要均匀,表面要平整,动作要迅速,程序要紧凑,时间要争取。排长是穿着高筒雨鞋,站在泥水里讲解示范的。轮到我们实践了。大家都有了些迟疑。我们才来四天,没有排长那样的高筒雨鞋,脚上穿着的是刚发下来的解放军军鞋。要把泥巴踩融踩粘,这就意味着我们大家都得脱掉鞋袜,赤脚上阵,用脚去踩!天啦,须知,要取泥巴糊墙的地方,有一层积水,那积水早结了一层薄冰。赤脚踩着冰碴稀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呀!排长讲解示范之后走了。撂下一句话:“十班长,就这么干!”

寒冷在包裹着我们的身躯。天啦,我们没有不干的选择和权利,不敢不干,“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其实我们也是想把工作做好;干好了,说不定晚点名时我和大家或许能得到解放军排长的赞扬,那可是何等的'光宗耀祖,何等的光荣与荣耀。作为班长,我对大家说,干吧。于是脱掉鞋袜踩进了结有薄冰的泥巴里。匡宗华、吕光荣、吴顺先、徐知蓬、林玉敎、张祖望,匡宝光,卢瑞麟,段启堂,都先后踩进了冰泥里。我们原本冻僵了的双脚,这时踩着那些冰碴,以及泥水中夹杂的菱角和贝壳,冷冻合着伤痛,折磨着每一个人的肉体和心灵,也在考验着我们这人肉之躯耐寒的极限。匡宗华,这位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同学这时说了一句鼓励大家的话。说,“解放军上战场打仗,还会面对死亡的威胁。我们这样做还不至于会丢掉生命吧。”于是大家就在那泥塘里,一个跟一个地走圈踩泥巴。一圈又一圈,犹如那推磨磨面的驴马,转呀转,转呀转。冰碴融化了,泥巴变稀泥了,我们的双脚也都麻木了,几乎失去了知觉。尽管这样,大家也不敢休息,又忙着取来脸盆和铁桶,把稀泥装满,拿去糊墙。

糊墙的工作也不轻松。没有粉墙的工具档子之类,唯一可用的就是爹妈给我们提供的双脚和双手。在冰冷的数九寒天,我们的手早已冻僵。这时,用冻僵的双手,捧着零上几度的泥巴糊上稻草裹夹的芦苇墙,再用手去抹平,那寒冷,那刺痛,那滋味,那屈辱是何等的刻骨铭心!那泥巴墙如果一次把泥巴糊得太厚,就会整块整块的脱落掉。糊了一次之后,要等到水分稍微蒸发后,再糊第二次。但这时气温接近于冰点,水分几乎不会蒸发。只好,边糊边等待。这样的事连续做了两天。期间,泥巴脱落了再糊;再糊的泥巴又脱落了又再一次糊上去。《魏书·苻坚传》有一句话:“勋旧亲戚;杀害略尽;王公在者以疾苦归;得度一日如过十年。”这是成语“度日如年”的出处。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说实在,粉墙糊墙的那两天,我们的感受不是度日如年,而是度时如年,度分如年!

经历了多次的反复,总算把糊墙的任务拿下了。全班也没有一个人冻坏,简直就是奇迹!就这样,只用六天的光景,我们全连的营房基本就建成了。阿弥陀佛,谢天谢地谢军人。尽管建成的不过是几间茅庐,但毕竟是在最新最高指示引导下,我们大学生们亲手构筑的史无前例的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伟大杰作。我们想象着,这样的事迹,住在游泳池里的伟人,要是知道我们如此这般,虔诚地践行着他的最高指示,想必会很开心夜不成寐的吧。他会知道吗,我们相信会知道的,即使分居以后亲密战友江青不便告诉他,那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凤秘书也会给他吹点枕头风的。那一定!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篇二

小时候,贪吃的我总会被零食诱惑,所以经常向老爸拿钱去商店买零食,每次都因为太矮看不到被柜台遮住的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叫叔叔阿姨把我抱起来惹得售货员哈哈大笑……自己也觉得蛮逗的。而现在商店的柜台已经无法再遮住我的视线了。我明白我已经长高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要被别人抱的小孩了。

小时候,老爸在东湖开了家很大的烧烤园,每天下午5点多就要摆工具。我看到员工搬桌椅时,都会觉得很好玩,抢着来搬,一次最多仅能搬两张而已,搞得每次都会被员工笑话。

小时候,我对算数很有兴趣,爸爸便先教我数数,我总会数错,一直循环着从1数到10。当我会数到一百时,老爸就教我加减法,每次老爸出的题目我都会算错一些。现在,老爸出的数学题已经再也难不倒我了。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篇三

有一次,我自己在炕上玩娃娃.玩着玩着就靠在墙角睡着了,正赶上村里的妇女主任来我家,她进屋后就大声地说“你看,小孩抱小孩睡着了”现在想起来,我那时应该很小,但是那个场景却在我的脑海中定格了,我甚至还能清晰地想起那天,妈妈在厨房里做着白菜和贴大饼子的饭来,还有厨房里的白气,屋子里的味道都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还记得在我家的北炕,住着一个上海知青,他姓李,具体长什么样,我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他是一个大高个子。因为我小时候长得挺好看,人又听话,所以他很喜欢我。没事的时候他最喜欢给我梳小辫儿了。有一次他给我的头上梳了很多个小辫子,我妈说,我一直美了很多天,直到后来都很乱了,才拆开。每次想起他的时候还会想起一种奶糖的味道,那是他回上海探亲带回来的.而且还给我带回来一个白色的头夹,是那种蝴蝶结的样式,夹在头上很漂亮。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篇四

赖斯是前美国国务院国务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人。

书名:非同寻常“中的”非“字别有深意,因为暗含着赖斯非裔美国人的身份。

她是父母的独女,也深受父母的熏陶和影响,在书中回忆了自己如何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姑娘成长为代表美国力量、仁慈和风度的国务卿。

我几乎没有花多余的时间去看这本书,因为我的期待值并不高,只是把它放到车上,老公开车时,我就看书,谁知却让我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直到我含着眼泪看完赖斯对父母的怀念和追忆,才合上书,整理心情,今天特意分享给大家。

所有为人父母、即将为人父母和想要为人父母的朋友都应该看一下。我一直相信: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很大。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懂得: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多大!才真正明白如何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

一、赖斯的父母深信自己的孩子是独特的,也是有突出天赋的。

无论赖斯学钢琴、练习溜冰,还是学俄语和法语,都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甚至是在赖斯学校的老师对她有所质疑的时候,父母会据理力争,呵护孩子的信念。

前几天看到李静采访贾乃亮的对话,也很受触动,贾乃亮说自己原来连想都没敢想过自己能当演员,后来受同学影响才去尝试申请艺校,结果在申请受挫之后回到家中,却引来母亲对她的强烈支持。言之灼灼地说:”我儿子这么优秀!他们居然不懂得欣赏!“后来又跑到学校那里去争取,最后换来儿子的入学资格!

二、赖斯的父母对自身事业的不断尝试和追求。

赖斯的父亲从一位牧师开始,不断地奋斗和学习,后来成为丹佛大学的副校长,热心各种社区活动和公益事业。在平衡各种人际关系、解决他人困惑的过程中,给予赖斯巨大的影响。

赖斯的母亲是一名小学音乐老师,也尝试过教数学等其他学科,也积极组织学生们的各种文艺活动。所以,赖斯才会弹的一手好钢琴,甚至在步入社会之初,一直靠当钢琴教师为生。后来,母亲面对癌症的打击,顽强坚韧的言行让赖斯获得无形的能量。

如果因为有了孩子,就松懈自己对事业的追求,无论你多么贴心地照料孩子、严格监管孩子的学习,都无法弥补榜样力量的空缺。孩子心里会始终萦绕一个问题,而且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日渐响亮,那就是:你都没努力,凭什么要求我努力?!

所以,越是有了孩子,才越该有理由奋斗,当然,自从有了孩子,你的精力和心思就是要付出更多。这个毋庸置疑,但不能成为放弃自己的借口。

三、赖斯的父母深爱着对方,即使赖斯成人后住进宿舍,依然保持着持续紧密的沟通,这让赖斯有了一个无比健康、积极明媚的心态。

父母对彼此的爱在孩子的眼中无比重要,你们不爱了,对孩子心灵的破坏是很难用语言量化的。

虽然他们的爱让我多跑了两步,但是想想还是好甜蜜、好怀念!

四、赖斯的父母非常尊重赖斯的意见。

他们经常会开家庭会议,很多事情会征询赖斯的意见,这种尊重让赖斯有存在感、有家庭的参与感,更有归属感。

如果你总认为自己是父母,孩子就应该听你的,那么,你的孩子会永远只是个孩子。独立的人格和果决的主见就很难形成。

赖斯小时候有很多玩具,后来遭到同学们的妒忌,没人跟她玩儿。()结果她悄悄瞄准那些走过来的同学,然后迅速把玩具摆在草坪上,自己假装给玩具们上课!(她想让同学们知道:她有玩具,她不需要那些同学,这是一种孩子独有的报复行为。)。

父亲看在眼里,却也尊重她的行为方式,并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是一旁认真且小心翼翼地观察。

我突然想起韩寒在他书中说过的一个观点,他说:我会放手让女儿自由追求她自己的梦想,更会给女儿编制一张无形的保护网,避免她跌落健康、法律和道德等的低谷。

这种父母的心态多么可爱和科学!

当然,赖斯的成长也和她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

3、能够被小布什总统认可,甚至产生暧昧的情感,也是”非同寻常“的魅力!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篇五

最近发觉女儿放学回家老是嘟着嘴一脸的不高兴的样子。小心询问之,她便满腹委屈的表示说在学校上课时坐在她旁边的一个熊孩子无缘无故的总骂她笨蛋。最后她小脸粉红气愤的说:“我哪里是笨蛋了?”

我明白,自己的女儿怎会是笨蛋呢,更不会相信快满六岁的她也是一个让之往东偏朝西的熊孩子。只是感觉女儿的个性比较倔强,每每我喋喋不休的对她大讲做人的大道理时她总是把我当成空气一样透明,不理不睬,依然固我。真是气煞我也。后来反躬自省,原来我在老一辈潜移默化中不自觉的承袭了老套的教育方式—孩子面前唾沫乱飞,喋喋不休的说教。自然这种方式事倍功半效果不佳。因此时时自省。

“娃呢,做人要厚道,咱应该先检查自身的……”“毛病”二字尚未出口,我已有所警惕,如果孩子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之间发生什么大小纠纷都养成自怨自艾的习惯,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于是我改口道,“你为啥不想办法跟她交朋友呢?你们成了好朋友后她自然就不再骂你了嘛,要不,试试?”

我的话得到了女儿的首肯,很释然的玩她的去了。第二天放学回家我便问她:“新朋友交的如何呀?”

女儿竟然不是很情愿的委屈的带着哭腔说道:“我诚心诚意的交了,上午的时候她说过也想做我的朋友,但是,但是学校午觉后她又忘记了,还是有一句没一句的骂我笨蛋,爸爸,我不是笨蛋,我不是笨蛋!我不想跟她交朋友,呜呜呜……”

我皱了皱眉,护犊心切的老婆却急急的说道:“娃呀,你傻呀,难道你就不能反过来骂她笨蛋傻瓜吗?难道你就不能告诉老师吗?哼哼!被人骂了怎么连腔都不敢开,真莫……”

“出息”二字尚未出口,我便狠狠的连瞪老婆好几眼,制止了她的言语,却见女儿满脸通红攥紧了粉嫩的小拳头低头不语。我有些心惊,立马轻言细语的对她言道:“呵呵,我女儿怎么会是笨蛋呢,她是爸爸妈妈的乖宝宝,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大多数同学心目中的好朋友,骂你‘笨蛋’那个小朋友还不了解你嘛,等她真的了解你后肯定争做你的好朋友,现在你何必介意别人骂你笨蛋呢?你完全可以善意的指出她个人的无礼并帮助她改掉自己的毛病嘛,如果实在不行,在班上你还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大不了跟自己的朋友去玩儿不要理她嘛,你说是不是呀。”

一席话使得女儿再度展颜,不一会儿又在家里嘻嘻哈哈的了。我松了口气,也难怪老师常评说女儿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当然她身体里遗传了我这做父亲的强大的“厚道”基因。可我老婆却不这么看,她总认为那个熊孩子成天的骂女儿“笨蛋”损害了女儿的自尊与自信,她必须要帮女儿讨个公道,但是在父母羽翼的呵护下孩子能否顺利成长呢?其实女儿在我们的引导下应该学会自己去面对。这样对她的成长才有帮助。

次日,我听老婆说送孩子上学时,她碰见了那欺负人的熊孩子,貌似些许严肃的指指女儿说道:“你怎么老是骂她笨蛋呢?这样不好哦,你们是同学应该成为好朋友才是啊!希望你以后不要骂她哟。好吗?”

事情虽告一段落,然那熊孩子仍然没有改掉自己的脾性,冲着女儿还是笨蛋笨蛋的叫喊,好在我两口子成功的疏导了自家孩子的情绪,女儿逐渐的对那熊孩子不以为意。

对女儿的教育我一直甚感头疼,总认为我这当爹的在她面前没有威信,很多时候她有自己的想法,并一贯固执己见。所谓堵不若疏,逐渐的我释然了。前不久一个晚上,我们一家从超市购物出来,我看见女儿在昏暗的灯光下独自东张西望,随即一溜小跑,她在干什么呢?原来百米远处有一个垃圾桶,她将手中的垃圾小心翼翼投了进去。这真是一个好习惯,在成长中女儿进步了。孩子那点小小的进步,让我瞬间心中暖流洋溢,成就感冉冉升起。我的眼睛突然间有些湿润,这才意识到女儿乱扔垃圾的毛病已然改了很多。我不喜欢女儿在任何场合乱丢乱甩,每次她扔掉后我总是默默的重新拾起扔进垃圾桶,如果周围实在没有垃圾桶,我会将垃圾包裹好揣进自己的兜里,然后半路寻着这才处理。没想到女儿看在眼里便逐渐的学会了。我很感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每一个行为哪怕是细小的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最善模仿。喋喋不休的言传不若事必躬亲的身教,我希望用自身的正能量感染孩子的一生!同时我衷心的希望天下父母们都能身体力行用美好的行为去影响自己的孩子,让这世界充满爱充满温暖,让世界以及社会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变得更美好!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篇六

每个人都有自己童年的趣事,一件接着一件,而我小时候的事就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多,只有一件事使我怎么也忘不掉。只要我一想起那件事,就觉得自己很好笑。

在我六岁那年的夏天,爸爸妈妈带我坐上了大巴车,那时有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我们做了一天一夜的大巴车,才来到了我做梦都梦到的地方——大海。终于我和爸爸妈妈下了车,来到海边,那时海上风平浪静的,大海是蓝的,天空是蓝的,海天一色,真美呀!我极目远眺,大海一眼望不到边。忽然,爸爸妈妈停了下来,哦,原来是到了游泳区了。妈妈就买了门票,又买了二个游泳圈。为什么只买两个呢?因为爸爸会游泳。我们走向游泳区,我迫不及待地套上游泳圈,一头扎进大海的怀抱里。我游着游着看到别人都拿下了游泳圈,我也不由自主地拿下游泳圈。我刚拿下,奇怪,怎么海水淹没我的头了。这时我才知道——我不会游泳!不知谁猛地把我托起,又把我拉到了岸边。上了岸才知道,原来是爸爸。爸爸说:“让你在儿童区游,你非要在成人区来游不可,你看,多危险呀!”可我还一点也不在乎。就这样一个开心的上午就过去了。

到了下午,我和妈妈在沙滩上捡贝壳。我们比赛谁捡的多,没多久妈妈捡了很多五彩的贝壳、灰色的海螺、金色的海狮等。我也高兴地拿着自己的收获和妈妈比了。爸爸妈妈看了我捡的笑得前仰后合,呵呵“傻女儿,你捡的什么呀?大大小小的石子,哪有贝壳呀?”我急着嚷道:“什么呀?这石子不漂亮吗?”妈妈听了连忙说:“漂亮,漂亮。比我的贝壳漂亮!”就这样我赢了妈妈。

多么开心快乐的一天呀,使我至今难忘!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篇七

回忆录关于友情,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重视,还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淡薄,友情倒是像空气一样,优质的时候不知不觉,稀薄的时候却又难受,无从适应,若真从量变转换成质变时光倒转那样也回不去最初。

童年男孩和女孩都没有界限。每年夏天爷爷就带着我和小伙伴在自己门前的那颗桑树上打桑枣。爷爷在上面打我和小伙伴在下面拿碗接着,掉地下的我们几个小馋鬼也都不嫌弃,打完后用清水全部一起洗了吃。爷爷说桑枣不能吃多,到了吃的时候就都忘了,一个劲的让爷爷不停地打。好几次桑枣吃多了肚子疼,也只能自己默默地忍着,怕挨妈妈的批评。真要是馋起来了什么也不顾,吃了一舌头的颜色,衣服、鞋子上全都是桑枣汁。被我妈妈发现后还会连累爷爷,几个小孩站在我家桑树下听我妈的训斥,爷爷站在另一边。有时候妈妈说急了把领头的爷爷也说一遍,每当这个时间我们都不说话。我们沉默了妈妈也就勉强接受了。别人家菜园的萝卜都比自家的甜。三五成群相约,一群伙伴总是爱偷吃那个缺席人家里的萝卜。胆子大的干脆吃饱了再兜着些在路上啃。胆子小的拔了就跑。我是那个胆小的,爱缺席的。所以我家的菜园经常会莫名地秃头。有时候他们来我家菜园偷吃我给他们打掩护。往往这个时候我就成了他们心中的英雄。

别人家的饭比自家的都好吃。村里常常有小孩到了饭点拿着碗开始串门。我天生体弱,所以好的东西常常与我无缘。他们跑的快的经常是拿了鸡腿掉了鸭肉。淘气的孩子总是在爬树,别人家孩子的衣服总是比我们穿得久,我们常常在“偷吃”的时候不小心把裤子给扯破,笑的'最大声的是我们自己。我虽然体弱,我也跟着他们瞎跑。常常是那个被保护的对象,这点我很幸福。

那个时候我成绩常常居尾,那个倒数第二名的女孩也一样保持自己的记录。我第一、她第二。所以她只笑我。就因为她笑我、所有人都跟着附和起来。没人笑她,都只笑话我。我觉得很不公平。我整个小学最大的目标就是超过她,直到后来她辍学了。每次考差了最先让我爸知道分数的也是她,只要数学试卷发下来,她就急急忙忙的跑回家也不等我一起。开始我还不知道原因,以为是她怕羞。后来挨了几次打就知道了。明明承诺了都不告状,为了报复最后我也偷偷的告了她的状。

关于友情小时候的记忆还是最美好,最纯洁、最纯粹的。没有杂物。小时候一颗糖就是友情,像冬天初升的太阳,看着温暖而又稀缺,因为一颗糖圈起了一段情。电视剧“芈月传”芈月小时候与嫡公主相识是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童年的他们成了好朋友,如此简单。至于后面兵刀相见,互相残杀。那是欲望与爱情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有一次室友跟我抱怨她与朋友吵架的原因是因为对方不理解不体谅。也算不上吵架,有时候女人与女人之间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争执、小打小闹,轻了云淡风轻。重了,若是计较起来那就是翻脸不认情的。

时间就是沙漏,你们都在里面,被筛出去的就进不来了,被筛下来的又重新组在了一起。庆幸,还有些人在,这些人就是你现在的友情值,就是你现在的朋友。暖阳的时候一人捧一杯咖啡,聊过去,聊未来。她想象你未来老公的模样。也许某天她们也会离开,也许陪你从起点到终点的不是同一群人。不是小时候偷你家萝卜的人,也不是考试完后告你状的人。他们变了,但是友情从未沉睡、从未离开,没有变过。

长大了心事也多了,不会再因为你考试不及格她告状,你为了报复她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一直默念希望她下次考不及格,然后你就有了报仇的机会。长大后吵架,不再是一张桌子画一条“三八”线,你不理我,我不看你,然后一下午自己就好了,也不记得是谁先理谁的。不管换了多少人,友情还是那样温暖。不刻意,却也从未远去。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篇八

1991年10月26日在一阵婴儿的哭泣声中一个长得并不起眼的女婴诞生了,那就是我。听妈妈说,我刚出生的时候,两个眼睛成凹状,实在说不上漂亮,而且还有些丑,不过,就是这个我,开始了一段漫漫旅程。

我的2岁。

我的4岁。

妈妈一直说我比较自卑,我倒觉得我这是有自知之明。每个星期天我们都要去姥姥家玩,姐姐也会去,我在这个大家里,其实挺不起眼的,比起姐姐来,我充其量是个丑小鸭,哦不,是个丑丑小鸭,因为丑小鸭有一天终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而我这个丑丑小鸭,是永远不会成为白天鹅的。

我的6岁。

告别了幼儿园,我以为我要像姐姐一样一同上小学了,可来学校一问,学校里上学必须要六岁半,而我现在离六岁还差一个多月,学校不接。没办法,我只能再在幼儿园待一年了,到后来又得知明年的小学是六年制,只需要六岁就能上学,这么一折腾我就比姐姐晚了两年。

我的7岁。

无论怎么样,一年级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活动,那时学校举办了一个合唱比赛,对于我们这些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练习还是挺苦的,不过功夫不负苦心人我们得了合唱比赛第一名,简直帅呆了!

我的8岁。

我的9岁。

三年级,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谭芽芽,刚转来的时候,她不太爱讲话。我们两家离得很近,我们常常在一起温习功课,一起玩游戏,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也正是因为有那么多个“一起”,让我们成了好伙伴。她和班上的'同学都熟悉了之后,如果把我的“可怕”和她相比,真叫小巫见大巫呢!

我的10岁。

我的12岁。

12岁的生日弥补了我的遗憾,我收到了同学给的3、4样礼物,虽然不多,但是我却感到比收到任何礼物都要开心。但这一年里也发生了不太愉快的事,原本我以为朋友之间只要以诚相待,一切都不是问题。但当我从一位同学口中得知,每当上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某一个同学(我不想说这个人是谁)就会聚集七八个同学坐在一起,一起来开我的“批判会”,每一个人说出我的几个莫须有“罪状”,几轮下来以后,几乎一切贬义的词全都落在了我身上,在这些人当中还有我平常玩得比较好的朋友。当我听到这些后,真的是很想哭,并且我再看见那些同学时,看她们对我那么“友好”的时候,我感到她们是那么的虚伪,我现在都不知道要如何去面对她们,我要如何守护好这友情?谁能帮帮我?我很在乎我的朋友,真的,决不骗你!

我的现在。

我现在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面临着许多抉择,但回忆起这十二年半的风风雨雨,我哭过,笑过,伤心过,也开心过,但笑比哭多,开心比伤心多。或许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会历经坎坷,但我决不会退缩,我一定要勇往直前,在我的“成长回忆录”上,添上更多更多的欢笑与辉煌!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篇九

记得大学最好的朋友棒棒说过我不适合做记者,她说我太单纯、没有体力、没有方向感。还记得,那时候我还理直气壮地跟她说,"我不只要做记者,我还想做揭露报道,我要铁肩担道义。"突然想起前两天做一个"学雷锋"的暗访,扮成需要帮助的人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走了一个下午却没有帮助者,还遭受了一顿冷嘲热讽,把我当成了骗子。因为太受挫折了,觉得失落,晚上回来在二食堂吃饭,和同行的朋友说了一句"好人越来越少了",收碗的阿姨刚好过来,回应了我一声"小姑娘,你错了啊,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如果坏人多了,不就乱了套了。"我没有做声,只是点了点头如今。想想工作已经两个月,觉得自己无力了许多。不是因为工作太辛苦,不是因为坚持不下去,只是觉得,曾经年少轻狂时梦想过太多,以为可以改变身边的人,以为可以无所谓风雨,以为想去实现的就没有什么实现不了,以为可以一直想笑就笑,什么也不在乎。可是渐渐的,觉得这个世界太大了,自己的身影那么渺小,声音那么微弱。似乎自己像一只蚂蚁,任凭摆布,很想找个厚重的壳保护好自己。然后,渐渐的教自己习惯,然后麻木,然后随遇而安。哦,不应该是这样,前几天看到好友的一句话,一直记忆犹新--"我们应该都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像死水一般,吹不起一丝涟漪",于是闲暇时分,常常以此劝勉自己。前两天的一个晚上,一个平常不太联系的朋友打电话过来,聊天中明显感觉到对方太堕落,于是,越说越起劲,没有目的,只是想说服他堕落的思想,让他平常照顾好自己的心灵。可是,挂了电话,不免有点嘲笑自己。还是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天真了,因为改变不了任何一个人,何必浪费自己的唇舌,何必傻傻得一厢情愿。

不是说,女人是水做的,是不是因为我吃东西喜欢重口味,我想我是盐分比较多的水做的。太容易被感动,太容易哭。以前没发现,如今觉得"病情"越发越严重。一段文字,一首老歌,一场电影都足以让我泪流满面。一直不喜欢被感动、不喜欢别人对我太好、不喜欢离别,记得大学时每次离开家,爸爸送我到车站,每次的每次我坐在靠窗的位子,看着窗外的父亲,总会不争气的偷偷不让父亲知道的掉眼泪,然后暗暗下决心要在外面好好学习。又记得,在哪个夏日的早晨,起床后发现父亲早已出门,然后背对着门坐着等他回来,想听出父亲摩托车的声音,以为自己一定不会听错,可是,却有好几次,回头时失望,然后暗暗责怪自己的不够资格。注定太脆弱,时常告诫自己,无论朋友抑或朋友的朋友,都应保持距离,不走得太近,也不疏远,为得是不想打扰谁的生活,也不想被谁打扰。近期,有些烦躁,只是告诉自己一声:平心对待,然后劝自己在自习室的某个角落,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本子,足矣。

知道自己还是会继续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下去。

还是会因一首音乐激情澎湃。

会因一首音乐失落悲伤。

会继续爱生活爱身边的人。

会在失落时找书获得安慰。

会有好消息第一个告诉爸爸妈妈。

会一直这样下去。

成长回忆录散文简短篇十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现在我们四年级了有两年就小学毕业了,同学们可能还会见面,也可能就这样永远都没有机会见面了,所以我们大家珍惜这美好的时光。静静的回想起我们以前的学校生活。

我还记得我在一年级时的一天,事情是这样的:在那天清晨张老师让我带着大家早读(那时我是班长)。因为刚开学,我对同学们还不是很了解,班上总是像鸭子嘈塘一样的吵,有的同学还不知道我的名字,于是我就先向大家做了个自我介绍,安静了一小会儿又吵闹起来了,这时我拿起讲台上的教鞭用力的在讲台上敲了一下,“砰”的一声,同学们都安静下来了,同学们都要看着我,还小声的议论起来,我就纳闷了。

头一低,这时我才发现老师的钢笔被我刚才不小心的一鞭打坏了,我心里忐忑不安,脸憋得通红,担心老师批评我。就在这时张老师走进了教室,看了看桌子上的笔又看看我,老师并没有责备我而是微笑的对我说道:“你把老师的笔打坏了,是不是要赔一个啊?”我惭愧地低下了头。第二天我和妈妈商量后带了一只钢笔给老师,老师对妈妈说:“宋彦君是个很有责任心的孩子,很天真也很可爱!”说完老师亲切的摸了了摸我的头,我的心里美美的。

现在想起来还是很美好。过很多年以后,今天的我们又会是怎样呢?珍惜今天,期待明天的到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