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7:31:40 页码:9
最新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大全9篇)
2023-11-23 17:31:40    小编:ZTFB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方法。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首先梳理好自己的思路。1.以下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篇一

清晨,腊月里最寒冷的三九天,滴水成冰,我在父母担忧的目光里、亲朋祝福的叮嘱中,被爱人背上吉林省榆树市开往长春市那列老旧的火车,冷气立刻袭遍全身,让长时间生活在“温室”里的我直打冷战。

十三岁的儿子俨然是个小男子汉了,紧张地问妈妈冷不冷?爱人赶紧将我的双脚抬起来,然后帮我穿上亲戚们准备的厚厚鞋套,最后还是不放心,又小心翼翼捧在他的怀里,生怕那毫无知觉的两只脚被冻伤。而他自己,却忙碌我的过程中冻得鼻子通红,直打喷嚏。

好在全车最温暖的第八号车箱乘客最多,大家用呼吸当暖气把严寒一点点驱散;当八点后的太阳融化了车窗上的霜花,我终于感受到了一丝温暖。爱人这才稍微松了口气,然后无限期待地鼓励我说,坚持住,到长春换乘动车就好了,座位都是软卧,而且一点儿也不冷。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绕过长长的站台,爱人步履越来越沉重,累得气喘吁吁,却还不时地询问我冷不冷,叮嘱儿子一定要跟上,千万不要被人群冲散了。我默默地伏在爱人的背上,有些后悔,或许不应该接受鲁迅文学院的邀请,不应该让爱人在这寒冬腊月天里,为自己受这么大的罪。然而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已经在路上,便不能再回头了。

长春开往北京的动车启动了,我感动的泪水随着车轮的滚动咽了下去,当列车员亲切悦耳的话语在车箱中回荡,我才真正确定:我终于要去北京了,我们全家,真的要去北京了!

首都的车站真是人性化啊,站里提供免费轮椅还有专用通道,爱人和儿子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许多。望着刚刚停下来的动车,儿子依然苍白的小脸上绽放了灿烂的笑容,爸妈,咱们赶紧留个影吧,告诉北京——我们全家,“胜利”地来了!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篇二

上午9时整,在鲁迅文学院五楼大教室里,第二届网络作家班举行了庄严的开班仪式。主席台上端坐着中国作协领导陈崎嵘、谢广才,鲁院院长张健、副院长白描和施战军,还有主办方的各位领导们。

最感动的是开学典礼结束后,各位领导来到我身边嘘寒问暖,童之磊总裁和陈崎嵘部长还亲切地鼓励我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创作。全体师生留下珍贵的合影后,班主任景瑞老师又带我们去参观了鲁迅文学院院史展览。虽然只是匆忙间的浏览,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已经深深印入脑海,让同学们感受到老一辈革命根据地的红色精神和对文学的执著追求。

一开始听说这次培训是高强度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凑。果然,下午2点整,第一堂课就开始了。讲师是《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先生,题目是《想像的传统》。这位李老师真不愧是著名的评论家,一开口就来了个“下马威”,直言他对网络文学的态度是比较针对的,甚至是苛刻的。语出惊人,绝大部分作者都因为自己来自于网络,感觉有些囧。课堂气氛很怪异,似乎都在思索老师的提问,是否真的有网络文学?不过,纠结中最后讨论的结果相对是好的,那就是网络与传统并不冲突,如果把传统当成资源,把网络当成平台,这才是最大的“双赢”。

这第一堂课将近三个小时,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李敬泽老师关于处理写作的观念。他指出第一是时间,第二是空间,第三是人,第四是人的行动,第五是语言。让想像延伸,小说的精彩在于“莫测”二字,人物的鲜明要以情节来推动。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与想像力息息相关,年轻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磨炼。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篇三

娄荣山有两个身份。两年来,他会计算好时间,在导课老师介绍授课教授的空档,悄悄地溜进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的课堂,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打开本子,贪婪地听讲,忙忙地笔记。交流互动时,他常常有发言的冲动,但是马上会遏止这种念头。此时,他会想起学院老师善意的告诫:衣服要穿平时的衣服,尽量不要参与讨论和提问,要低调到没有人注意你。

更多的时间,他会换上印有“中国保安”的蓝色制服,坐在八里庄南里老鲁院的门房里,盯着挂在墙上的监控,一丝不苟。

娄荣山是河南漯河人,短发,国字脸,皮肤黝黑。他来鲁迅文学院做保安接近两年,中途回老家一趟盖房子,犹豫了半年时间,最终还是说服家人回到自己的文学圣地。他羞涩地说他这个年龄还干保安已经明显不合适了。他的年龄是个迷,多次探问他都笑而不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儿子已经结婚,女儿在高中。提起女儿,他很得意:这女子遗传了我的文学基因,写东西真好。

他所谓的文学天赋是:小学四年级时曾获得全县某次作文比赛的'第一,引起了学校的关注、家长的关注、村里人的艳羡。娄荣山点燃了一根烟,重重地说:“是他们捧杀了我”。他说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自我膨胀”,大量阅读课外书,严重偏科,导致没有考上高中。

“这事情对我打击很大,我脑子当时就乱了,在家呆了一年多。但是当时野心还是很大,曾经去附近的高中旁听过,写了十万字的一部长篇小说。当然现在看,内容都很幼稚,不值一提。”娄荣山说,“但是,我就是不死心,我觉得我有许多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表达出来很可惜,所以说,我心里其实一直有个魔鬼。”娄荣山说到文学时用了“魔鬼”这个词。

鲁迅是他一直敬仰的并且认为思想在当时是最清醒的人。他看着远方说:“我奔着鲁迅文学院来,哪怕做保安呢!”他来北京做保安,终于费尽周折当了鲁迅文学院的保安。在干好工作之余,他用真诚和对知识的渴望打动了学院的领导、高研班的班主任,终于得到了可以旁听的权利。平时没有课时,他就自己看书。他看的书很杂,比如《道德经》《黄帝内经》《哲学史》《西方文艺流派》等等。

目前,因为工作的特性,他只有碎片的时间。稍有闲暇,他就会掏出手机记录自己的灵感和思索。目前已经积攒了三十多首诗,在一些省级刊物上发表了七八首诗。

他展示他的诗歌《白月光》给我看。激动地描述、铺陈着一种情景:“文字追求的是一种唯美。你看,我没有直接写月光,但是你能感觉到月光,因为溪上的荷它有影子,月亮照出的淡淡的影影绰绰的影子……最后一句,描述的是我的梦境,我这时不考虑布局,只受潜意识控制。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下,女人婆娑,摇曳着送酒来了。真美!”

王義之与我。

对坐兰亭上。

清风以佛祖的宽慰。

在骨骼里笔走龙蛇。

溪上的荷。

对自己的影子享有。

独到的审美。

每一块石头都面若冠玉。

青草坚守着自己的纯粹。

深山以其之深。

足以闲掷。

来时的荒芜和。

去时的空茫。

天地之间静候。

一场止于至善的雪。

沟壑黑白分明。

茂林修竹也难掩其。

体态风流。

言语玑珠。

相公,相公。

为妻我给你送酒来了。

他还用西方超现实的笔法写了一首诗歌,里边出现类似“一把纯物质的枪,处于自我敌视的状态,横躺在灵魂身边”这样的表达,思索、挣扎,给人一种诡异的新意。

在他的《老鼠和它有关的事物》一诗中,他通篇只有一个字“吱”,长长短短地摆成一个老鼠的形状。他说:“这首诗在描写一种试探、提防、犹豫、得手,最后到放肆,到疯狂,到毁灭的状态。你看,刚开始老鼠出来了,‘吱’地叫了一声,是在试探,然后稍微大胆一点,‘吱吱吱’,见没有危险,就放肆开来,胡蹦乱跳……最后,吃饱玩累的它没有能回归洞中,被天敌猫捉住,丧命。”

他用这首诗来暗指人类的疯狂和无限的攫取。

他甚至还给一位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的80后诗人改过一首诗。他把原稿对比着让我看,他很看不上的样子说:“他写的是他对村庄的感恩,其实他不懂村庄,他已经对村庄没有了感情。”

他说,有时候不是读者有了问题,而是作者出了问题,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读了,缺乏思想性、可读性。

他说,一个作家,要完成两个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积累,然后是思索,名利却是副产品。当你静心丰富心灵,修炼到一定实力,出了深刻的作品,名和利就自然来了。

他说,写东西和干农活一样,不管什么流派什么风格,你要把它做绝,做到极致,像电视里表演的绝活一样,别人达不到。

他还说,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是人们自己赋予了意义。人们用宗教来释放心灵的苦痛,磨平社会的矛盾。

他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既满意又不满意。满意的是:在这个文学的小院子里,外边是滚滚红尘,看着出出进进的文人们,接触他们,接触文学,思考文学,很享受;不满意的是:自己缺少一次系统性地学习和实力提升。

链接:

贾作胜:清华大学图书馆保安,考上山东师大历山学院。

张团政:中国人民大学保安员,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录取为法律硕士研究生。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篇四

一夜辗转不安,接下来是白描副院长的课,他给我们做了《优秀作家素质解析》。在这堂课上,白院长第一次将“作家”这个称呼加在我们这些网络作者身上,至少于我,难以抑制地产生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

白描老师以作家贾平娃和路遥为实例,讲解优秀作家应该具备的六大条件:一是深度的感情体验;二是勤奋的创作训练;三是诚实的劳动态度;四是丰厚的美学修养;五是文学的终极较量;六是强烈的超越意识。白院长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该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文学不同于科学,文学必须拿出纯属你个人的东西,要有无榜样的意识。这句话很深奥,虽然一时还无法透彻地理解,但记住了白院长郑重讲出的鲁院校训,那就是:“师承,创造,担当,超越!”

今天下午的课很别开生面,因为是与两位美女老师进行文学对话。其中一位是来自英派瑞克科技的执行总裁崔曼莉,她的职场大作《浮沉》一度居于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另一位是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邵燕君副教授,同时她还是评论家。与两位老师的文学对话,让我较深地了解到一些关于传统文学现状及出版方面的知识,虽然话题一度走偏,辩论的场面也有些激烈,但最终仍然回归正题,圆满结束。静下来作个总结,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赞同崔曼莉老师那句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是一种信仰,也是我今后的发展方向。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篇五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截至2018年8月,山东大学总占地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八个校园的办学格局;设有55个教学院系,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在职教职工7493人,专任教师4530人(不含附属医院);有全日制本科生42286人,研究生26818人,留学生1560人。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篇六

现在将这几天的收获简单做个总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刘正荣主任耐心讲解了《传播革命的机遇与挑战》。刘主任希望作者们在尽可能的载体上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只有在某一方面创作出特色,那才是最大的成功。

鲁院施战军副院长在《迁徙文化与城市文学》中指出,小说要写风俗世情,让本质力量得到对像化,有一种声音最能代表人的心灵,那就是文学主题:在生、死、爱的过程中,要对信、善、美保有诚意。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福民老师的《关于网络文学的几个问题》,让我们深深地反思,当下文学精神的资源在哪里?是不是“在嘲笑前人的笑声里,我们也一样会被后人嘲笑?”

带着如此沉重的思考,又迎来了与影视剧作家路远和出版家兴安老师的对话。说到路远老师自然想到电视剧《京华烟云》,那可是一部收视率相当高的作品啊。同学们欢呼雀跃,休息之余与二位老师合影留念。是的,从来没想到能与老师们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轮椅上的我也加入了雀跃的队伍。

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是1月25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的领导跟我们进行了一次最近距离的对话,号召学员们积极加入作协,成为中国文学一股崭新的生力军。虽然后来这次“对话”被炒作成“招安”,但同学们都发自内心地重视起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理念。因为作协的参与,代表着文学界对于网络作者们的认可,代表一种正式的沟通正在形成。网络“写手”或许不会成为真正的“作家”,但至少是一个作者,至少要为自己的读者负责,为整个文化的传承负责,这才是一个忠于文学者的.品德。

时间过得真是快啊,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匆匆过去了,明天就在迎来毕业典礼。此刻的内心升起无限的留恋,相信其他的同学也跟我一直不舍。这次培训是我人生中一次巨大的洗礼,让禁锢在轮椅上的心灵得到空前的震憾和激励;同时,更幸福的是,我收获了人间最珍贵的师生情,同学谊,这体段经历,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感动温暖我,在为我不断攀登的源动力。

在大师们说书式的讲学中,我感受着浑厚的文化学养、栩栩如生的事例、对文学执著的坚持,从中汲取大量的文学知识。这些宝藏,将会成为我一生的珍藏。感谢培育我们的鲁院,感谢各位老师的传授,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在以后的创作之路上,我会以真诚的心灵去默默品读,然后写自己想写的故事,让爱成为永恒的大旗,让信善美在我的文字中流淌。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篇七

上午,课节叫《阻碍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观念因素》,讲师是中央党校文史部副主任周熙明,这位老教授用他饱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大国崛起,大道行思,其原动力来自文化”,为我们上了一堂人类文化的哲学。周熙明老师一共阐述了十大论点,其中我最认可的是中国对于文化的价值排序,和西方实在有着很大的差别。周熙明老师引用了邱吉尔的一句话“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莎士比亚。”我们也在憧憬着,希望文学在中国也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政治经济等等并驾齐驱。

最值得期待的,应该是蒋子龙老师的课了,并不仅仅因为蒋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同学们早就听说,蒋老师的课更像是在跟好朋友聊天,能带动我们思考,一起轻松谈论话题。果然蒋子龙老师没有让同学们失望,他讲的.《文学无门》让我们了解时下文学形势,以及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和作为一个文学人应有的心态。这位大师用他平易近人的作风、风趣的语言以及厚重的写作体验,让我们折服,赢得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尤其是蒋子龙老师提出要“灵魂写作”,实在让我获益良多。更让激动的是,我很荣幸地珍藏了这位著名大师的签名,同时留下更珍贵的合影!

晚上6:30分,另两位班主任王祥老师和马季老师带大家来到三楼小议室,师生间进行第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文学评论家王祥老师独特的艺术家风度使我们折服,中国作家网主管马季老师的谦虚平各让我们尊敬。望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着实有些紧张;更没想到的是,与我相对而坐的马季老师,竟然点名让我第一个发言。

轮椅上的我手心冒出了冷汗,一双双热情而小心的目光投到我的身上,而我,究竟要如何自我介绍呢?“今夜阳光明媚,今夜多云转晴(窃笑)……能来北京我心里老激动了!那啥,我是一名来自东北那疙瘩的网络写手,接到鲁院通知书,我的心都要蹦到嗓子眼儿了,哎呀妈呀,这不是做梦吧……”心里反复叨念着小品里面那些家乡话,想调解一下紧张的气氛——只是后来脸红红的,终于没胆量讲出口。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篇八

鲁院的院落,是一座花园。是一座百花园。香味四溢,历久弥香。一花独秀,百花齐放,万花争艳。有看得见的花儿,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一树树竟相开放。姹紫嫣红,赏心悦目。丝丝缕缕的清香仿佛陈年老酒,飘荡于角角落落,飘荡于院落的上空。这里的空气、阳光、清风、晨露、雨水、树木、小草都沾染了花朵的气息、芳香。看不见的花儿,有许许多多,在这些花儿的体内,在那些花儿的目光中,在那些花儿的远方。一脉相承地孕育着,绽放着,馨香着,呼应着。这座沁人心脾的花园让人养眼养心养肺。

鲁院的院落,是一座植物园。是一座生机盎然的植物园。绿意盈盈、千姿百态。据学员耀东不完全统计,院内树木有泡桐、银杏、梧桐、悬铃木、丁香、玉兰、雪松、苹果、冬青、石榴等二十多种。有的树冠如盖如巨伞,遮天闭日,树干硕壮,顶天立地。有的纤巧玲珑,亭亭玉立。有的独树一帜,有的成排成列成行。看不见的树木更多,在这些树的体内,在这些树的目光中,在这些树的远方。千丝万缕地挺立着,摇曳着,葳蕤着,呼应着。这座绿色滴翠的花园让人润目润心润肺。

鲁院的院落,是一座果园。是一座硕果累累的果园。院内的树木树树开花,树树挂果。果实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看不见的果实更多。也在这些树的体内,在这些树的目光中,在这些树的远方。不离不弃地生长着、饱满着、成熟着,呼应着。这座硕果累累的果园让人心醉神迷。

鲁院的院落,是一座文学园。是一座丰富多彩的文学园。六十多年来,许许多多作家怀着虔诚之心,带着他们的风,带着他们的雨,带着他们地域的气质,来到这里,潜心学习,生活,提升,开悟……把他们的足迹、脚印、身影、气息,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留在在了这里,如果累积起来,叠加起来,包装起来,该是多么大的文学档案啊!当他(她)们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他(她)们的心中、笔下流淌的是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文学景观。而走向鲁院讲台认真授课的大师、教授、编辑、作家、评论家等就是导师、恩师、舵手,他们尽情挥洒智慧、才情、经验,指导、引领、指向、启悟学员更上一层楼,走向更远更高的世界。

公众号:甘宁界。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篇九

傍晚时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北京这个叫八里庄的地方,却发现周围的街道有些破旧,转了好几个弯儿才看到鲁迅文学院的大门。第一印象便是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高高的围墙挡住了我的视线,也挡住了飘落进来的尘土喧嚣和浮躁,彰显一种幽静典雅的气息。

手握录取通知书,在亲人们的陪伴下来到了教学楼里的新生报名处,接待我们的是班主任王冰老师和景瑞老师。王冰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文学硕士,温文尔雅的笑容,完全一位儒雅的书生;后来才知道,王冰老师刚刚获得冰心散文奖。而景瑞老师则是负责后勤工作的班任,年纪稍微长些,但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两位老师对我嘘寒问暖,让我一颗忐忑的心慢慢平静了下来。

“妈妈,我终于看到鲁迅先生了,我们老师最崇拜鲁迅先生了,给我们讲过好多鲁迅先生的故事……”儿子显得比我还要激动,伸手抚摸着那一尊尊雕像,带着少年的热情和纯真的敬仰。

“同学,你是本届培训班的学员吗?”忽然,一个亲切的男中音在耳边响起,蓦然回头,我看到一位个子高高有些清瘦的男士站在我的身旁关切地问道,“你家是哪里的?”

当得知我来自吉林时,男士异常惊喜说原来我们是老乡。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乡竟然是鲁迅文学院的施战军副院长,他望了一眼我的轮椅然后有些责备地口吻说:“为什么不在报名表上写清楚你的情况呢?那样院里会派车去接站,你的家人也能少些辛苦和忙碌……”

“子燕,千万不要有任何自卑心理,大家都是平等的。鲁院就是学员们的家,鲁网二班的二十名学员就是你的兄弟姐妹,好好珍惜吧。”施战军院长鼓励我要克服这种自卑心理,跟大家平等相处,汲取知识的同时收获可贵的友谊。

大家都是平等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勇气,情不自禁地直了直身子,让因为坐了长久火车而酸疼的脊柱尽可能伸展起来。虽然还没见到其他的师生,但我暗暗给自己鼓劲儿——加油,子燕,只要投以微笑,收获的,肯定也是笑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