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南京大屠杀简短(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4:43:28 页码:12
南京大屠杀简短(优秀12篇)
2023-11-13 04:43:28    小编:ZTFB

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不偏不倚地看待自己的表现。写总结时,可以借助一些写作工具和软件,如思维导图、文字处理软件等,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教育专家总结的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请大家积极尝试。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一

76年以前的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当时为中华民国首都的南京城,并且进行了长达6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国遇难同胞多达30万以上,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抢劫,致使南京城超过三分之一被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事隔七十六年,每到12月13日,依旧让全国人民感到悲痛,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雕像,上面刻画的就是那30万遇难同胞们。还有那万人坑遗址,就是那充满鲜血的历史见证!虽然我们看不到这一切的发生,但是,光是简单的资料,就让人心颤。6周,30万人,也就是说,当时每天南京城就要死将近7150个人。这不光是屠杀,每天还有焚烧,抢夺。这更是对人们心灵的摧残。

通过电视上的记录片,可以知道,当时日本在攻打南京时,蒋介石打总统却不反抗,他拥有坦克,大炮,飞机却选择不反抗,夹着尾巴逃跑了。当然,中国军人也不是没有好人,有80多个人主动留下来保护南京,与日军对抗,可是仅仅只有80几人,没有后援,没有弹药,最终也是无能为力的了。可见民国政府的软弱迂腐。

当时日本在占领南京时,保证过决不滥杀俘虏,可是结果呢?进了南京城后,日本政府就下达了杀死所有俘虏人民的命令。可是,在中国之后的抗日道路上,中国也俘虏过日本军人,这些日本兵竟厚颜无耻地说,中国军队要遵守国际法,保护俘虏安全。

中国泱泱五千年历史文明,岂能是一个小小岛国可以践踏的,但是中国虽然赢得了胜利,如果不加反省,还是会被欺负,毕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祖国的未来是还是我们,中国在崛起,缺少不了我们源源不断的支持与力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二

泣鬼惊神,金陵馆,冤魂长啸。

曾向晚、彩云追日,血红残照。

三十万灯弹指灭,一群狼子听尖叫。

八年里、多少睡狮醒,枪林笑。

罹者去,凭者悼。

家国债,何时讨?

驾飞碟航母,踏平倭岛。

漫漫樱花飞洒泪,巍巍富士跪摘帽。

只征服、不必再屠城,重归好。

注释:

(1)南塘——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抗倭名将。曾自为诗云:“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2)招魂社——靖国x社,最初叫“东京招魂社”。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四

星期二,老师带着我们去完成课外实践活动。早上我们游览了阅江楼、静海寺,下午我们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走进了纪念馆,看到那一幕时,我的心情变得非常沉重、紧张,我们慢慢地走进冥思厅。只见冥思厅放着蜡烛模样的电灯。不一会,我们来到了“万人坑”,一进去大家都被吓得半死。里面安放着许多当年被无故屠杀的同胞们的骨头。

一看到这些人的骨头,我仿佛看见了这些无辜的人们血流成河的情景,看见了日本人残忍杀害中国人的手段。不管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还是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小孩,他们都不分轻重的疯狂扫射,此时此刻我心想:如果没有当年那些英勇善战战士,那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呀!在回来的路上,我想了许多:我们要时刻不忘79年前的耻辱,不忘那些革命战士,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现有的一切。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中国谋求富强。只要中国变的强大,别国就再也不敢来侵占我们的领土了。时刻谨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五

七十三年前12月13日,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一页”.那一天日军炮火轰开了南京大门,灭绝人性侵略者对手无寸铁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惨绝人寰大规模屠杀.烈火,烧红了黯淡天空;鲜血,浸透了苦难大地.惨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十朝古都,六朝金粉,就此沦陷和毁灭了.30万鲜活灵魂,美丽生命,就此消失和泯灭了!这是国家,民族永远无法抹去阴影,永远忘却伤痛!这是一段血泪史,是一段苦难史,更是一段屈辱史!

应该时刻告诫“勿忘国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今天,当站在这里,眼看着鲜艳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火一样冉冉升起时,相信大家心中都在涌起无比自豪,无比骄傲,也无比神圣感情.不论走向何方,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看到它高高飘扬在蓝天白云之间,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祖国她是和血与肉相连,荣与辱相通!祖国光荣,则光荣,祖国耻辱,则耻辱!同学们,请记住——血,白流;历史忘却.

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是为了唤起同学们爱国热情,是为了让大家以实际行动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祖国强大崛起尽一分力!七十多年前,在敌人炮火硝烟中尚且诞生了文学家老舍,数学家华罗庚等等伟人,那么在今天优越环境下,应更有所作为!当年有这么一句话:读书是为了救国,要救国就要读书!今天,要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同学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准备好了吗?

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电影〈〈南京〉〉,观后感1937年的冬天,日本侵略者的大炮从上海轰到了南京。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轰炸之后,日本士兵攻打南京城,并且开始大肆屠杀南京城的老百姓。在南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为了追捕驻城军人,对只要是手上有老茧的壮年男子进行屠杀;幸存者讲述当时的情景时,不禁泪流满面。

就在南京城的人民都绝望的时候,有15位外国友人为难民们提供庇护的安慰与日本士兵进行对抗,不顾个人安危。而正是他们15人组成的这个安全区,却拯救了南城的25万人民。

日本士兵为了追捕南京驻城士兵将大量男性进行集体屠杀。100个绑成一路,到扬子江边的时候就10个绑成一,堆,一个士兵负责一堆。

最开始是用刀捅,有的一刀就捅死了,有的捅歪了,就叫喊。整个子江边惨叫连天。30分钟过去后,日本兵开始对那些没捅死的人进行机枪扫射,扫射之后将尸体集中淋上汽油,然后焚烧。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就残忍的杀害了40万南京人民,在漫长的兀年里,幸存下来的人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和将这屈辱的`历史告诉后人的责任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心自问,在经历了如此的炼狱,在亲眼看见亲人死在自己的面前的历史后,是否还有勇气继续生存下来,是否还有勇气将自己屈辱,惨痛的经历告诉后人,为历史留下证据?又是否能够在日本人的暴行像那15位外国友人一样,勇敢的为南京人民建立安全区,当日本兵的刀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不曾后悔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援助?不,我不能。“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我不知道这是谁说的,但是这句话我却一直难以忘记。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内疚感,我何得何能,竟可不费吹灰之力。

过上安逸的生活。每天想的是如何听好听的音乐,吃好吃得食物,玩好玩的游戏,可是我在安逸中沉沦了,险些忘记了历史。我们应该怎么做?是盲目抵制日货?是在网上对当年日本士兵的所作作为进行谩骂?还是对曾经的历史一笑而过?都不是,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因该做的好当下应该做得事,好好学习,虽然不能像南京大屠杀一样的残局在当代社会是不可能再重演一次,可是在文化,经济思想等方面。

我们现在已经受到外来的侵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用工国内的力量将中国发壮强大,来减少外来得文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没有忘记历史的最好的证据,也是我们能为我们的祖国所能做的最有力的事情了。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六

日军旗帜记录南京屠城史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再次获赠200多件(套)文物史料及书画作品。其中,侵华日军十六师团一面载有侵占南京并进行屠杀的国旗、建于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慰安所照片、目击南京大屠杀的老兵遗信、带血军刀等文物史料,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暴行再添新的铁证。据悉,迄今为止,纪念馆在全世界已征集各类藏品15万余件,其中文物达2.5万余件,已有3300多件文物展出。

军旗上写着“南京扫荡战”

哈尔滨市民张广胜昨天捐赠了5件珍贵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南京入城日本旗。旗上详细记录了他从日本到中国参加侵华战争,从天津塘沽港登陆作战开始,由上海进攻南京,然后参加台儿庄会战,经过几千公里,历时二年的侵略经历。旗子最正中的显著位置,用毛笔楷书写的“南京入城”四个大字,旁边注“南京城内扫荡战参加”字样,标注确切的时间为“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也就是1937年12月14日。

旗子上密密麻麻但清晰可辨的文字不光记载了日军在侵占南京并入城的时间,还包括日军占领各城市及入城时间,常州、丹阳、镇江、句容等地的占领时间都在上面,与南京大屠杀的凶手之一十六师团的侵华路线一致。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认为,这面旗子上书写的“南京城内扫荡战”中的“扫荡战”,在日文中就有清除和杀戮的意思,可以说,这是日军侵略中国并在南京进行血腥屠杀的直接证物。”

日本友人捐赠有力回击日右翼谬论。

日本友好僧人一户彰晃捐赠的一批文物,主要涉及侵华日军在慰安妇这一领域的罪行,包括两盒军用安全套的高仿品,以及两张慰安所的照片:一张拍摄于北京,一张拍摄于南京。拍摄于南京的这张标注为“兵站御指定将校慰安所”。

这张照片由日本冈山一家媒体在2007年披露,照片正中是一家叫“清富士楼”慰安所的大门,从大门望去里面似乎是一座庭院,青砖瓦顶石灰墙,典型的传统民国民居建筑。这张照片是由侵华日军南京兵站的一名卫生伍长坂本多喜二拍摄的,拍摄时间是在1938年1月。

详细描写日军屠城暴行搜集者屡受右翼恐吓。

曾向纪念馆多次捐赠文物史料的日本友人大东仁带来6件文物史料:1937年12月12日版《东京朝日新闻》关于南京沦陷的报道;反映南京沦陷时日本靖国神社和日军在南京情况的《祝贺攻陷南京的靖国神社明信片》、《攻陷南京的明信片》;记载1940年居住在南京的日本石川县出生者名录《南京石川县人会名簿》;介绍日军侵略南京的电影《南京》宣传单等。朱成山说,这部电影《南京》反映了1937年日军入城及日军攻占南京后城内的情况,由日本于1937年拍摄、1938年编辑,是日本对国民进行虚假、欺骗宣传的电影,此次捐赠的《南京》电影宣传单,在纪念馆史料收藏上还是第一次。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七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战局急转直下;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随着日军轰炸机的大范围轰炸,撤退演变为大溃败,虽然锡澄线上的江阴保卫战对阻击日军海军逆江而上进犯内地有重要意义,但南部无锡的快速陷落使锡澄国防线基本没有发挥作用,使北路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1937年11月9日,上海全部失陷。国民政府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12月1日,日军攻占江阴要塞,同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

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中国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中日江阴海战中被全数击沉,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唯一一道拱卫京畿的水上屏障失守。

防守战略。

从1937年8月到11月,中国军队在上海与日本上海派遣军已经进行了近三个月惨烈而胶着的战争。战事在日本第10军从杭州湾登陆之后急转直下,侧后被袭的中国守军全线撤退。在日军的迅猛追击下,中国军队的撤退变成了无比混乱的溃逃。中国统帅部此时深感事态严重,在17日和18日三次开会讨论南京防御的问题。中国最高统帅蒋jie石期望保卫首都的作战对纳粹德国的外交调停有利,并且以为能够等到苏联的'军事介入。出于内政和外交上的考虑,蒋jie石最终采纳了唐生智的建议,决定“短期固守”南京1至2个月,于11月26日任命唐(阶级上将)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副司令长则为罗卓英及刘兴。

1937年11月20日,中国国民dang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政府机关、学校纷纷迁往内地,很多市民也逃离了南京。1937年12月5日,国际委员会收到日本政府模棱两可的回复,随即开始了安全区的工作。

进攻南京。

1937年11月7日东京将上海派遣军与第10军临时编组为华中方面军的时候,将方面军的作战区域限制在苏州、嘉兴一线(即“制令线”)以东。而日军战地指挥官却强烈要求进攻南京:15日,柳川平助的第10军无视参谋本部的命令,决定趁中国军队溃退“独断敢行”地“全力向南京追击”;22日,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鼓动参谋本部放弃“不扩大”方针,称“为了使事变迅速解决,乘现在敌人的劣势,必须攻占南京”。11月下旬,日军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全面越过“制令线”,分别沿着太湖的南、北两侧开始向常州、湖州进攻。鉴于前线进展迅速的既成事实,24日东京大本营废除了“制令线”,并在12月1日下达了攻占南京的正式命令。

进攻南京的作战开始后不久,疯狂前进的作战部队就把辎重部队远远抛在身后,由于日军原本没有深入内陆作战的后勤准备,部队立即面临着粮食供给中断的严重问题,日本军司令部于是下达了实际是要部队抢劫的“就地征收”命令。

南京陷落。

1937年12月8日,日军全面占领了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开始向外廓阵地进攻。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

战略轰炸。

1937年11月,日本陆军航空本部通过了《航空部队使用法》,其中第103条规定:“站略攻击的实施,属于破坏要地内包括政治、经济、产业等中枢机关,并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袭市民,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明文规定可以在战争中直接以平民和居民街道为目标实施空袭,突破了战争伦理的底线。

1937年9月19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等实行“无差别级”轰炸。这一天,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下令所属第2联合航空队(1937年9月10日刚刚从大连转场到新落成的上海公大机场)对南京市区进行“无差别级”轰炸。

9月19日,正是著名的“9·19空战”日,敌机被我空军第四大队击落4架,击伤1架。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八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一个值得所有华人铭记的日子。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同时真情表达全体师生对南京30万受难者亡灵的哀悼,12月12日,我校开展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隆重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全校师生面向国旗集体肃立默哀3分钟,以此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骨肉同胞,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对生命的哀思;并作了“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国旗下主题讲话。

二、利用中午时间和电脑课组织学生观看了纪录影片《南京大屠杀》和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影片《南京!南京!》,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学生流下了痛苦不堪的泪水,奇耻大辱震撼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血的教训,让大家深深地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三、举行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上网收集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资料,进行交流。组织学生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纪实影片,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细节完整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国耻,珍惜现在美好的和平生活,立志报效祖国。

本次主题教育的开展,让青少年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明白了自强自立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个人安危与民族兴亡的对应关系,居安思危,痛定思痛,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和伟大复兴刻苦学习,努力奋斗!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九

今天,我观看了《南京大屠杀》这部影片,日本鬼子凶狠残暴的画面在我心中重复播放,我气愤填膺,真想将日本鬼子按在地上狠狠地打,为中国人民出出气!

影片中,日本人的残忍.没有人性的行为令人发指。有一次,一名老百姓对日本司令官的威吓置之不理,日本官一气之下,居然将那个人五花大绑,浇上酒精,并狞笑着往他身上扔了一支火把。火光熊熊,那个人顿时成了一个火人。但大火并没有把他的意志消灭。他痛苦地在地上滚来滚去,高声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场面十分惨烈悲壮,令人看了万分悲愤。

当日本军攻进南京,实行“杀光.抢光.烧光”时,整个南京简直成了一个人间地狱,城里城外全是硝烟。他们闯进一间民居,杀了男人.抢了女人,还把刚出生的小婴儿挑在槍尖,扔到锅里去煮!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人神共怒!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禽兽不如啊!当我听到那小婴儿凄厉的哭声时,我不寒而栗,全身都竖起了鸡皮疙瘩。我不忍心再看,于是闭上眼,堵住耳朵,终于勉强略过了那个残酷的画面。多么可怜的小婴儿啊,还没长大就命丧黄泉了!

可恨的日本鬼子将无辜的老百姓分成一批一批的,出去一批就响起一片槍声,不用说,肯定是槍毙!我对此十分愤怒,这些畜生!老百姓们没有错,他们却心狠手辣地杀死他们。满地人尸,惨不忍睹,可他们却在仰天大笑!正因为当时中国没有好武器,才会受尽世界列强的无情欺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惨痛的教训中,中国终于奋力崛起。今天的中国,还有谁敢肆意入侵吗!

这部恐怖.让人提心吊胆的影片终于结束了.在胆寒的同时,我不禁欣慰地想:幸好,我们中国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我们中国,一定会越变越强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十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已过去84年了。历史记载下了这永远的一页。可是我们对这些又了解多少,知道多少呢?今天我看到了,看到了过去被欺凌的中国,看到了日本的残酷!我为日本在中国所犯的种种惨不忍睹的杀戮感到愤怒,为血染南京的场面而感到沉痛,让我永远记住了这件历史惨案——南京大屠杀。

夜深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望着夜色中的天花板,我的耳畔似乎回荡着30多万冤魂的声声怨怒,这本书给予我的感触实在是数不清......

“今日中国的悲催,是大多数年轻人选择性的忘却了那段坎坷岁月,遗忘了曾经所遭受的苦难,盲目而又自私的心系自己!”——这段义愤填膺的文字,便是我对张纯如认知的开始。

黑白照片中的女孩朴素至极,正值花儿一般的风华正茂,脸上却有着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敬畏严肃之意,乌丝似远山般泻下,却又似丁香般的惆怅忧郁。一个成长于美国的华裔女作家,竟然以如此贴切而又负责任的立场,以如此公正而又清晰的逻辑,向世界真实而又裸露的揭示19世纪中华民族所遭受到的种种不公!以自己宝贵而又短暂的36年光阴作基垫,书撰出这一部以森森白骨为路,以殷红血水承注,痛不欲生的屈辱岁月 ——《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全面严谨地论述并分析,是一本极有史料价值的著作,对提醒世人勿忘这次亘古未闻的空前惨剧,起到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作用。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是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们不仅要铭记前人创造的骄傲文化,更应铭记南京曾经的屈辱与不幸。“少年强则国强”,我希望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能铭记过往的峥嵘岁月,品尝其中的血泪相融,将和平的橄榄枝头撒向世界,时怀报国之志,胸装发展蓝图。此之谓“以史为鉴,不忘初心!”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十一

钟阜洪钟警示敲,雨花泪雨漫天飘。

永铭国耻心中痛,屡见冤魂梦里招。

肆虐屠城伤未愈,隔洋拜鬼恨难消。

任他小丑兴风浪,逆浪焉能抵大潮。

南京国耻岂能忘,今日东瀛又跳梁。

钓岛购风掀恶浪,日酋拜鬼露癫狂。

三军矢志谋全胜,万里厉兵向大洋。

待旦枕戈思雪耻,敢于铁血射天狼。

南京大屠杀简短篇十二

(陕西马盈)。

血浸秦淮,火吞宁邑,兽行已激人神愤;。

还原历史,敲响警钟,劲势方存家国安。

(河南张项学)。

金陵响警钟,声声振耳,祭卅万亡灵,莫再坑前空拭泪;。

历史遗棱镜,面面揪心,对百年屈辱,宜从蹄底永铭殇。

(云南刘铨)。

血迹斑斑,问泱泱大国,谁可容鼠辈猖狂,将是非颠倒;。

呼声浩浩,告小小倭奴,尔当被龙人扼制,还天地澄明。

(河南曹文献)。

五千年铁血所凝,问国耻未消,有谁敢忘?

三十万亡灵且待,看长风更起,催我出征。

(河南曹恒印)。

难忘却金陵喋血,六朝烟雨同悲泣;。

最喜闻国梦凝心,十里秦淮助复兴。

(湖北陈文杰)。

抚泪以追昔,积怨难消,万众同悲国耻事;。

枕戈而待旦,除倭务尽,千秋不怠警钟声。

(湖北万峥嵘)。

烽火忆当年,血染金陵,难民卅万惊天地;。

警钟鸣此际,心铭国耻,大业千秋励子孙。

(山西梁璞)。

暴虐绝人寰,岂可轻忘,血染金陵惊触目;。

真情昭史册,时当警醒,心凝国梦奋扬帆。

(湖南胡云泉)。

悼卅万冤灵,忆耻锥心,永铭日寇豺狼史;。

昭千秋血证,枕戈饮胆,誓铸中华民族魂。

(福建蔡为群)。

国耻焉能忘,卅万冤魂,唯有反思方励志;。

醒龙正奋飞,千秋伟业,宜将大恨助图腾。

(山东陆玉生)。

倾樽酹三十万亡灵,殇日反思,落后必然挨打;。

铭耻兴五千年禹甸,安时勿忘,领先才有尊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