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宏村游记(模板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9:22:10 页码:9
宏村游记(模板11篇)
2023-11-10 09:22:10    小编:ZTFB

对于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反思和总结来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改进的方向。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全面而客观地观察和分析。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精彩运用。

宏村游记篇一

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太阳早就挂在了天空,把大地照的一片金黄,小草伸了伸赖腰,抖落身上闪闪发光的露珠儿,池塘里的睡莲也醒了,开的分外娇艳动人。

吃完了早饭,我们就向宏村走去。一路上,左右两边的枫杨迷住了我,树干粗的需要我和妈妈两个人才能把它抱住,我不由得想,那得需要多少年才能长这么大呀?通过一座不宽的小桥,我们就进入了宏村。导游阿姨让我们回望南湖,的确很像一把蓄势待发的弓箭。然后,我们参观了宏村的民居,木门、木窗、木横梁、木柱子,一件件都精心雕刻。特别是横梁上的人物、花鸟雕刻得栩栩如生,让我不得不佩古人的手艺。宏村里每户家的房前屋后,都有水由北往南流,最终流入南湖。听导游阿姨说,这是先人为了防止火灾而设计的。先人真是了不起啊!

大约一个小时的工夫,我们游遍了整个村庄,真让我恋恋不舍。

宏村游记篇二

西递宏村,悠悠古镇,处处诗情画意.去年三月,我们一家趁着春季的黄金旅游时间来到了典雅亮丽的安徽名镇-----西递宏村.

淡淡的霞光倒映在水面,把清清的河水染成了红,黄,橘黄……犹如一条五彩缤纷的彩带静静地围绕着小镇.河面上的一座石拱桥坐落在小镇的中心.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小桥下停留着许多小船,那些油光发亮的乌蓬船翘起尖尖的脑袋,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娃娃.瞧!不时有一叶叶小舟划破美丽的”丝绸”.像玩捉迷藏的孩子似的从半月形的桥洞里悄悄地钻出来,又从河上轻轻飘过.

走过石板小路,清风柔和地拂过脸庞,闭上眼,如同在梦里一般.走进了”小桥流水人家”,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绕着小镇.河边杨柳婀娜多姿,垂入水中;河里的一只只木船上的阿婆唱着质朴的歌儿.小木船枕着河的梦永远是清凉的,轻盈的.船很轻?不,是小河很美.

在石板小路旁是一个个小店,小店不卖什么别的,卖水墨画,金银首饰,小镇的刺绣……小姐,姑娘们满心欢喜的在店里挑选着一件件古色古香的商品.小吃店里生意也很好,糕点,鸡鸭,令人垂涎欲滴.笔墨店里,高手们唰唰唰几笔,西递宏村特有的景致就展现在人们面前.

欣赏着这丹青妙笔,谁能不赞叹呢?

黄山之旅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古老的宏村。早上八点的宏村,太阳才刚崭露头角,似乎都可以触摸到从我嘴中呼出的白气,整个村庄被笼罩在一片犹如轻纱的的雾气之中。

走进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安静的南湖,和对面的宏村楼舍连栋、高低错落。湖边还有树木,因为冬天的寒冷,没了往日的生机,似乎在冬中湖面上有荷叶,还有几只小鸭子,另有一番滋味。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通过古朴的小桥,我们正式进入宏村。穿梭在巷子中,一旁还有缓缓流过的水圳,绕过家家户户的门口,流水不断,是静谧来山村有了动感。听导游阿姨说她还有许多功能呢!能防火、发电、改善空气。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片空地上,这里好像是个小集市,有买各种各样手工艺品和半扇半扇腌制好的猪腿肉。在空地前面,有一片月塘,这里便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点。月塘对面的白墙灰瓦的楼房还曾被制作成邮票发行。在这里,老人闲聊,自得其乐,都显得那么和谐。

最后我们接连参观了树人堂和汪氏宗祠,以及宏村千年历史的“见证者”——千年古树。这两棵古树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宏村建成的标志,它们正如两个牛角,屹立在宏村的中央,真威武!

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宏村,告别了那个古老静谧的小村落。

宏村游记篇三

宏村,是安徽黄山脚下的一处景点,它山清水秀、风景如花,全村有99条街巷,99条河沟。站在高出鸟瞰,村里的水道就像人的一条条血管。

走进大门,只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一条河,那河是月牙形的,所以人们称他为月牙河,月牙河清澈见底,里面的沙子清晰可见,倒影在河里的房子,显得错落有致,比地面的房子还要好看,河边,还有几只小金鱼在游来游去,好像是鱼妈妈正带着鱼宝宝在散步呢!河岸,还有大学生在画画。

接着,我又来到河桥边,那桥是拱形的,在宏村,他可是独一无二的,据说,这桥已经有一百年了,在河水的照耀下,就像一轮月亮,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耀眼,就像一副山水画,哇!这也漂亮了吧!没想到我们的祖先这么伟大,给我们建造了这么好的美景。在桥正中,还有有一个大水缸,里面装着许多钱,于是我我也拿一个硬币投了进去。

离开大门,我和妈妈来到了学堂,一进学堂,我就看见两个雕像,一个是先生,一个是学生,看着古代教学礼仪,我惊讶级了,哦!原来,古代就是这么教学的呀!这可跟现代的教学方法有着大大的差别。

宏村是我们祖先的汗水、结晶,我们一定要珍惜。

宏村游记篇四

“五一”长假,我跟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同事驾车去安徽著名的古村落——宏村游玩。

我们的车在皖南的盘山公路间穿梭,宏村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之中。一下车,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楼院吸引了我。我们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小巷,触摸着两边的青砖碧瓦,聆听着房前屋后潺潺的山泉声,我们仿佛看到了两百年前的小桥、流水、人家。

我们参观了南湖书院、承志堂和树人堂,宽敞的客厅、高悬的牌匾、精致的徽雕,还有昏暗潮湿的天井,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明清时期徽商大户宅第的奢华景象。一路上,家家户户的庭院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古玩,有精美的首饰,有隽永的字画,还有各式各样的手工挂件,都让我们感受到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傍晚,天空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我们坐在月沼湖畔的茶庄,一边品茶,一边听雨。湖面上升腾起一团团雾气,不时有几条金色的鲤鱼跃出水面,还有一对白鹅在水中缓缓漂游,敬业的摄影师们抢拍下了这一幅幅雨中春景。

宏村游记篇五

这次研学,我们去了安徽。听导游说,安徽之名是由安庆市和徽州市组成的,取头两个字就叫安徽了。坐在去往安徽的车上,我一边听导游介绍,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对这次研学充满了期待。

第三天,我们随着导游来到了宏村。宏村属于安徽很有代表性的景点,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你会发现从上面看它像一头大水牛,那是因为以前村庄常常起火,主人请了一个风水大师来看,大师说:“你把这里建成水牛的形状,就不会起火了。”南湖是牛的胃,它清澈见底,可以从水中看到楼房和桥的倒影。而引入村庄的水渠则是牛的肠道,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火。从中舀一瓢水,就可以直接喝了。

在宏村,我还知道了“门当户对”的来历。“门当”是门上匾子下的四根粗短的棍子,“户对”是指门前的两根石头柱子,上面放了一块圆形石头,石头越大,财富就越多,权力也越大。注意,它们不会同时出现哦!

宏村游记篇六

暑假里,我第一次走出了铜陵的地界,第一次走上了高速公路,来到了我省有名的黟县宏村旅游。

清晨我们就高高兴兴的上路了。车子驶上了高速公路,我看见了平时从未见到的景象,公路穿山越岭,车子也在山林中穿梭,未到宏村就让我包揽了一路美景。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第一站——木坑林海。那里满山的翠竹在风中摇曳,发出动听的声响,像是谁吹响了一支巨大的竹箫,演奏着一支深沉的乐曲。那里还掩藏着一个小山村,共有一百多人口,生活的主要用品就是竹子。不仅是桌子。椅子,就连跷跷板。秋千都是竹子编的。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第二站——木雕楼。木雕楼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至今已穿了十代人了。它是安徽有名的徽派古名居。楼里门窗。家具全都是木头雕刻而成的,上面一些动物。人物。花草虫鱼雕的活灵活现。让人们叹为观止,领阅好一番徽派建筑的风范。

在这次旅游中,最惊险刺激的要数漂流了!我们上船后没多久就用水枪互相往别人身上泼水,弄得每个人都湿漉漉的,像一只只落汤鸡似得。每到激流湍动的地方时,船就“呼”的一下就冲了下去,既让人胆战心惊,又觉得惊险刺激。据说此处得名“桃花源长廊”,是因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此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源记》。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期待着下次再重游这美丽的宏村。

宏村游记篇七

宏村的大门,有一种静谧柔弱的美。因为夏天,两旁都是碧绿的荷花池。偶尔冒出一两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来,有含苞的,有绽放的,个个风姿绰约妩媚动人。一只接一只的蜻蜓,为宏村大门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深呼吸一口空气,真新鲜呀。

这里的水真静啊,静的没有一丝波澜;这里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五彩缤纷的鱼儿在池底小憩;这里的水真美啊,处处倒映着柳树碧绿的倩影。一阵清风吹来,风里夹杂着花草和泥土的清香。湖面微微泛起波澜,像美丽姑娘皱起的眉梢,池面反射出太阳的粼粼波光,像碎金子一样,那么慷慨地撒在水面上。

小池上,还有一座精雕细琢的石桥,通过这座石桥,我们来到了另一个地方……那是一棵巨大的松树,上面枝繁叶茂,偶尔还有小松鼠在上面蹦蹦跳跳。仰起头,看着小动物的快乐家园,我不由得微微一笑。

离开宏村后,我心里感慨万千。大自然鬼斧神工,竟造出这种仙境。我真想穿一袭白纱裙,手捧一个画板,在这里画下如此美妙的风景。

暑假的黄山之行,让人心旷神怡。黄山忆,最忆是宏村!

宏村游记篇八

黄山之旅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古老的宏村。早上八点的宏村已经有游客在悠闲地漫步。许是刚下过毛毛细雨的缘故,整个村庄被笼罩在一片犹如轻纱的雾气之中。

走进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安静的南湖。湖边是苍翠的树木,满湖的荷叶间游着几只小鸭子,别有一番滋味。波光倒影,水天一色,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穿过南湖,走过古朴的小桥,我们真正进入宏村。穿梭在巷子中,一旁的水圳,绕过家家户户的门口,流水不断,使静谧的山村有了动感。听导游阿姨说它还有许多功能呢!能防火、发电、改善空气。整个宏村的结构就像是一头牛,刚刚经过的南湖就是牛肚子,水圳就是牛的肠子。如果你在那里迷了路,牛肠子就是指南针:顺水进村,逆水出村。跟着导游,我们来到了南湖书院。书院里面按照当年的样子端端正正摆着几张桌子,最前面的那张是先生的桌子。屋顶上有一个天窗,下面有一个池子,池子上长了些青苔,好像是水迹刚干一样。妈妈告诉我,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呵呵,古人真有趣。

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了承志堂。据说这是以前宏村最有钱的人家花了十四年才建起来的豪宅。有丫鬟房、管家房、夫人房……它的木雕、石雕,都是宏村最好的。

另外,我们还去看了树人堂、月沼……它们就像一位位长老,用沧桑谱写着宏村。

告别宏村已是日暮时分,回头远望,好一幅古朴秀美的画卷啊!我似乎是刚从画中走出来。

宏村游记篇九

十月一日这天,我们一家来到了安徽省黟县的宏村,那里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进入宏村大门,映入眼前的是一潭碧绿的湖水。湖面上开满了荷花,亭亭玉立,微风拂过婀娜多姿。湖的中间有一座石板桥,很多人站在桥上拍照。太阳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金子一样闪着耀眼的光芒。

踱步小桥,顺着湖边往左走三十米左右,我们来到了南湖书院。它是一座具有传统徽派风格的古书院。黛瓦粉墙与满塘荷花交相辉映,仿佛回到了两百年前,耳旁传来“之乎者也”的读书声。

经过小广场,从大树的绿荫下走过,我们来到了月沼,是一个半圆形的湖,老百姓称为“牛小肚”。月沼里有一处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它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整个宏村最美的景点。村落里水圳密布,弯弯曲曲的水圳将水送到每户,相当于现代的自来水管道。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饮用的需求,还可用做灌溉农田、消防灭火。

月沼的旁边是汪氏宗祠,是祭祀汪氏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中间有天井,前面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立柱、横梁都采用很粗的木头制成,我一个人都抱不住,柱子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彰显了汪氏祖先的财富和地位。

宏村除了有这些美景,还有乌兹饭、毛豆腐、笋干、麦芽糖、梅干菜烧饼等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是一个让人去了就想留下来的地方。

宏村游记篇十

宏村,像一幅山水画里的乡村,执著地远离尘世,在宁静中度过每一个日出日落。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宏村游记抒情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不想走动总是能找到很多借口,比如天太冷、比如很多衣服没有洗、又比如《匆匆那年》还没有看完……于是,在许许多多的借口里,我的冬天生活变得基本可以概括为:白天坐着工作,晚上坐着码字和乱刷。这样日复一日,我从一位苗条的女性变成一位微胖的女士,无比悲惨。

而就在一个特殊的夜晚,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关于旅游的强烈想法。那晚,我盖了三层被,一层是太空棉的,两层是毛毯,无比温暖。温暖总是催生美梦。在那个美梦里,有首歌单曲循环着:“有个热情的地方,名字叫台湾……”。没错,我梦到了台湾。其实我压根都没去过那。

只是在梦里,台湾却无比生动着:蓝底的路标竖了一路,路标左边写的是短故事,右边写的是“一人即一猪”。梦里看到这些路标是欢喜的,因为它们让我想起《小团圆》里那个路标__“所有目的地”;梦里还有篇海域叫“妹妹海”,海水黑蓝黑蓝,人们告诉我那叫“妹妹海”。海的性别被定义为女,怎么着都多了几份神秘感;而在海边,则是成群的欧巴桑跟阿伯,以蒲扇的摇动来展示这座城市的市井气。后来梦醒了,才想起好久没出游,不免又想去远方看一看了。

豆瓣活动里看到的“宏村——塔川——协里徒步行”,就点击了“参加”。这么果断的主要原因是,我对黄山一带存有好感。曾在一个夏天去过徽州,当时,竹海在我眼前晃悠着,徽派建筑像一幅幅水墨画般在我眼皮底下闪过,这对见惯了平屋顶的我而言,很新鲜。

而在车上再一次见到那些徽派建筑时,我心中的某种惊喜和新鲜感却消失——周末的.雾很浓,将秋天的颜色稀释了不少,黄是灰的黄,红是灰的红,灰的徽派建筑与那些灰的自然组成一幅幅线条不流畅的画,让我着急,也让我叹息,只盼着把云南的蓝跟春天的明媚都搬到画面里来,好把自己的心也刷得蓬勃开朗。

而车内却热闹着。领队是位新疆男孩,大三的学生,看起来却一点也不怯。他流畅地介绍自己的家乡、活动的具体内容,末了,还让大家做自我介绍

一到自我介绍环节,车厢里南北口音就此起披伏着。这不,两位博士妞还没开口,前面一个调皮的男孩就嚷起了“灭绝师太”,把大伙儿都逗笑了,不过,博士妞们也不恼,抛几个带着笑意的白眼过去,也就算是个回击;到一位“清华哥”自我介绍的时候,有人开始打趣:这可是正宗的清华?我们那边的清什么化工也简称“清华”。“清华哥”则淡定地表示自己来自真清华———到底是真金不怕火炼,要是有人质疑我不是美女我肯定当场就跳起来了。回正题——中排有个女孩说自己喜欢旅行,但强调自己不喜欢在旅途中被鸟追,因为自己有次出行就遭遇了一只一直袭击她的鸟。没被鸟追过的我觉得太稀奇了,都开始怀疑她是不是偷了鸟蛋。队伍里最小的女孩叫杜鹃,大家都调侃她是“小鲜肉”,“小鲜肉”自我介绍结束,领队就跟她喊:你可不要跟着前面那谁跑呀!她怕鸟——听出梗的人都乐了。    伴随这些愉快的交流里,车子很快驶到了宏村镇。路上有两个景象让我觉得颇为新鲜:一个是坐落在群山间的小高层,一个是大片大片盛放在田间的野菊花。尤其是后者,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以为田里的金黄是独属于春天的景象咧。

下了车,我们的第一站是塔川。塔川人很多,成群结队走着,在这人群里,我一眼看到一位老头——他在背包上挂了串红果子。凑上去给他拍照,老头也不反对,他不紧不慢地说:这野果子山里有好多咧,去采吧。只是我后来逛了一圈,也没见到那些鲜艳欲滴的红果子,倒是在主景区见到了几个草垛和一群稻草扎成的假人。游客拍照的拍照,嬉戏的嬉戏,有大妈偎依着草垛静静睡着了。快离开这个景区时,看到了一个山里的小孩,脸庞黑红、眼神透亮、手里握着个硕大的牛奶瓶。这是属于乡间的孩子,质朴不娇气。

从山坡上看塔川,红绿黄相间的树包裹着一片徽派建筑群,远山层层叠叠。细节被隐去,显出几分寂静跟厚重。

告别塔川,是徒步行,目的地为宏村。一路上,有经过田埂,也有经过河埂。这一路我走得颇为开心。大片田地与远山带来悠远的心境,种在篱笆边的柿子树看一眼就觉得喜庆,南瓜晒在瓦檐上,婴儿坐在菜地里,农妇三两背着满箩筐的菜匆匆而过。这是这里的生活,也是于我而言的另一种生活。

晚上去了宏村,潭水倒映着红灯。有年轻人在巷子里唱着许巍。手机早就没电,也就什么都没拍了。第二天趁着天早又一个人去了那里。路上偶遇同组织一个大男孩,明黄的运动服搭配着大书包,生动而朝气的一张脸,他说他刚在山里看到日出。听着倒颇为开心,像自己看到日出一样。

逛宏村时,最开始吸引我的是村头一扇爬满了南瓜的门,看上去有点儿俏皮,但那俏皮是不张扬的;村里有人腌制臭桂鱼,一层层盐与剁椒将桂鱼覆盖起来,红艳艳的;不少店家卖着像龙须糖般有着毛絮絮的毛豆腐,买了一盒,偏咸,皮很香;写生的人有点多,但应该不比旺季,我大概看了一下,有人一点一点灵巧地涂抹,也有人大把大把用着色,同一个地方,不同的画,正如你我眼里不同的宏村。

回程路上,所有人分享此次旅行的想法:有人说宏村让她想起自己的小时候;有人说写生的那些学生让她想到高中时的自己;还有个男孩不知怎么的就提到夫子庙,他说大家都觉得夫子庙很矬,但其实夫子庙的凌晨是非常美的,他有次就在凌晨两点去了那,当时夫子庙上方挂着大月亮,特别美……听说里还有人留下去爬黄山了,他在微信里传来黄山的云海,虚幻之境般。分享总是愉快的事情。

回想这一路,感觉还不错。第一次在豆瓣活动里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和面孔。而全程,我也像是在一个班级里。在这个班级里,领队是班长,副领队是副班长,仍有体力去爬黄山的那位应该是体育委员吧,只是不知道应该把学习委员称号颁给清华哥还是两位博士妹……而我也感谢可、友好的他们,把单纯的快乐传递给我。

宏村游记篇十一

暑假,我和妈妈跟团来到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的宏村。

乘大巴车来到停车场,下车环视一圈,绿油油的茶田和“白墙黑瓦”建筑映入眼帘。导游买了票,大家就进到宏村里。

这幅景怎么如此熟悉:清澈见底的湖水,岸边长满了莲叶荷花;湖中间,一个小拱桥横跨湖面,几座房子在岸上。哦,原来是一张邮票上的图景呀!导游娓娓道来:“这座桥叫‘画桥’,与湖水相得益彰。宏村里的居民都把它们看做弓和箭,箭是画桥,弓是湖面,意为勇敢向前闯,不走回头路。”没想到,一幅美景也暗藏深意!此刻正是早晨,人们都出来洗衣服,洗漱,一副怡然自得的情景。

“我们顺着屋子边的水道向前走,它就象牛的大小肠。原本这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可现在不行了,只能洗洗衣服,洗洗锅。”水道里的水十分平缓,一点儿也不浑浊。我们又跟着导游参观了几座房屋,都十分精致,虽算不上雕梁画栋,看起来也很舒服。里面的木雕、天花板、窗棂……漂亮极了!宏村内的建筑沿袭了宋朝建筑风格,又与徽派建筑一脉相承,形成了“白墙黑瓦”式的建筑,既简约又美观,让我记忆犹新。

游览完美丽的宏村后,我们来到了“屯溪老街”。屯溪老街被形象地称作“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此话果然不假,老街里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卖东西的,热闹非凡呀!

这样的生活,很是让我流连忘返!这样的美景,也让我恋恋不舍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