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过去的故事(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1:11:15 页码:9
2023年过去的故事(通用11篇)
2023-11-10 01:11:15    小编:ZTFB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如何有效沟通,提高表达能力和影响力?总结是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过去的故事篇一

今天姥姥给我上了一堂课。

我吃饭时看见有青菜,便把它丢在一旁。姥姥便开始上课了。

“孩子,你怎么可以这么浪费粮食。想当初别说这个了,连你最讨厌的焖饭都很稀少。我们在平日里吃的玉米皮糊糊。你们现在真是奢侈,不懂珍惜。你们知道玉米皮糊糊是什么吗?就是把玉米在石盘上碾了,连皮熬成的熬成糊糊,就这样还吃不饱呢。像你们现在能吃饱不用说,东西这么有营养和丰富。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我们那年代,一年中吃上粗茶淡饭,都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还有饿死的人呢。”我当时一脸惊讶,根本没有想到还有饿死的人。一家人坐在炉火旁,水龙头咕嘟嘟地冒着。姥姥的脸上露出一种伤情,不知是泪还是水龙头的水溅在脸上。

姥姥又接着说:“衣服是冬天加点棉花。春天把里面的棉花给拆了,当春天的衣服穿。衣服上许多的补丁就很常见了。兄弟姐妹多,能穿上暖和起来就不错啦。哪像现在人冬有冬装,夏有夏装。”

我的内心荡起了一层粼漪。我们现在的衣服各式各样,我们还挑三拣四的。我不由地低下了头。突然感觉我现在的生活真是幸福啊!说不上豪车大房子,至少丰衣足食。经过一堂忆苦思甜的课,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了。

过去的故事篇二

今年的夏天可真热啊!幸亏我家早有准备!晚饭前,我早早地把空调打开。等到吃晚饭的时间,一开门,哇!这可真舒服,用一个字来形容——爽!

妈妈端出丰富的菜肴,顿时让我胃口大开,我抛开女生的形象,稀里哗啦地吞着饭菜,一边吃,一边又困难地说:“好吃!嗯!真好吃!”妈妈欣慰地看着我,说:“你们这一代可真幸福呀......”听到这儿,我就知道妈妈又开始回忆她小时候的事了。

妈妈常说,当她像我一样大的时侯,一到暑假,就担任起全家好几口的伙食,买菜,端点心,陪外公外婆收稻子,晒稻草。炎炎烈日之下,那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不停歇地坠在那一捆捆沉重的稻草杆上,不仅迷糊了妈妈的双眼,也让年幼的她饱尝汗水渗透衣背的劳累。回到家妈妈又要给劳作一天的外公外婆扇扇子。唉,谁让那时候没有电扇呢!到了下午,妈妈也不能休息,还得上山砍柴,收柴。等到晚饭吃过,天色渐暗,妈妈才借着微弱的灯光,写起了那支短得不能再短的铅笔......上学那几天,天蒙蒙亮,妈妈就得起床了,先到田里喂几只大白鹅,等大白鹅吃了“早餐”她才去上学。那时妈妈就读的学校在店口镇湄一村,途中必须经过一条破烂的铁路,那里经常有危险事故发生,所以妈妈每次经过那里,都是提心吊胆的。

这只是妈妈小学生活,到了高中,生活水平稍有改进。唯一让妈妈自豪的是:她当时的午餐,在班里可算得上是前几名!其实也不过就是几块梅干菜扣肉外加一个荷包蛋而已,可这却是80年代初的高级菜肴呢!

听到这儿,我吃饭的速度不知不觉地慢了起来,甚至有些哽咽。可妈妈丝毫没有察觉,依然双眸望着窗外,回忆着她那遥远的故事......

到了80年代初,村里里可算有了电风扇。那时的电风扇都是请师傅来组装的,一个村子只有一两台。要是有一户人家有一台电风扇,那全村人都会到家里来观赏一下,十分稀奇。当时的村民都说,只要有了电风扇,吃饭可真是带劲啊!吃什么都香!

到了90年代,空调终于走进了平民百姓家!我们跟着时代的脚步,也买了一台。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我们家“一夜成名”,附近的村民都赶来我家,享受这夏日难得的清凉。

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

如今,我们一家三口住在这焕然一新的诸北小镇,甚是惬意!我相信,再过几年,店口一定会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神州大地上熠熠闪光!

过去的故事篇三

今天晚上爸爸打电话说:很晚才能回来,我就理所当然地睡到了妈妈的大床上。电视太无聊,我和妈妈就闲聊了起来,我问起妈妈幼时的故事,妈妈告诉我:“大概在她四五岁吧,姥姥为她做了一双新鞋,又白又结实的鞋底,鞋面是红色的,上面还绣着一些花鸟,她十分喜欢,舍不得弄脏了,所以她搬了一张凳子坐在上面,整整坐了半天。当姥姥回来的时候,发现她坐着没动吃惊地问:“怎么不出去玩呢?”她说:“我舍不得弄脏鞋子呀!”姥姥说:“你这个小姑娘,鞋子穿着本来就是要在地上走的,总是要弄脏的嘛,出去玩吧。”这时,妈妈才极不情愿地站起来,小心翼翼地走,她走一步,就翻起脚底来看一下,走两步就看两下,惹得姥姥“哈哈”大笑,笑出了眼泪。这时,我听得捧腹大笑了起来,妈妈也“嘿嘿”地笑了。

妈妈又说起了小时候吃杨梅的事。以前乡下一般买不到水果,那是我姥爷去东北装氨水顺便带回来的。妈妈回忆起了儿时的事情:妈妈小时候,农田里缺肥,每年总有一批生产队的顶梁柱出船装氨水为农田积肥,那氨水怪味熏天,呆在船上那可不是什么好滋味!再说每天在风浪里颠簸,没有过硬的架船技术和强健的体魄是想都不敢想的,姥爷是当时生产队里最壮实的劳动力,那种在风浪里跌爬的活他几乎是年年参加的,当然可以多得几个工钱补贴补贴家里的生活。妈妈记得姥爷出船回来最好的礼物就是那一篮子杨梅。那是熟透了的杨梅又大又圆,红里透紫,紫里发黑,可甜啦!煤油灯下,妈妈他们母女三人围着那杨梅篮子,边挑边吃,每次挑选总是挑最黑最大的,吃得嘴里流出了那红黑的汁水,吃得染红了牙齿。那是妈妈有生以来吃过的最甜的杨梅,这时,妈妈的口水已从嘴角里偷偷得流出来了,我“哈哈”大笑了起来,妈妈也“呵呵”地笑了起来。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比起妈妈小时侯的生活,有天壤之别,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对得起现在的条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过去的故事篇四

转眼间,真的只是转眼间,我们就从懵懂稚嫩的顽皮孩童,变成了翩翩少年。而当我们被老师领进校园的那个情景,却依然萦绕在脑海。回首过去的六年,有曾因没考好而伤心地落泪,有曾因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兴奋地扬起笑容……一切的一切,都太多太多。我们在数学题中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在阅读题中字斟句酌;在完形填空中一一对比。45个活泼可爱的精灵,在朱棣文小学里,一步一步,迈上了成长的大道,奏出了青春的旋律。

我们即将要毕业,即将要离开学校,离开洒过汗水的操场,离开奋笔书写的教室。然后带着自己的目标与梦想,奔向另一所学校。

作文课上,老师总是教我们写文章,写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憧憬、自己的风格。写了六年。六年的时光,足以改变许多。稚嫩的笔风也渐渐变得成熟,变得唯美。六年的成长与蜕变,让我们的文字更动人。于是,毕业前夕,我们有了这本自己的文集。它不仅记录了我们的成长过程,还承载着我们的梦想。

回首过去的六年,我们思绪纷飞,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一路欢笑。过去不管成功或失败,都已经过去。虽然美好,但不能停驻。立足今日,我们擦亮眼睛,走过昨日逝去的岁月,点燃新的希望,放飞新的梦想,在日子的隧道中穿梭。

成长的路上,你我有约,让我们一起等待青春破茧成蝶!

过去的故事篇五

告别20xx,迎来的是20xx、伴随着跨年的倒数,心中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丝落寞滑过。

“16”岁了哈,好陌生的数字啊,奇怪,在数学题中不是经常见到吗?现在的我,害怕岁月的流逝,太多的事发生在20xx、第一次选择了自己该走的路,一路的辛酸与无奈,引起了很多朋友的争议,也曾想放手,但告诉自己不能输,学着不哭泣,将最容易被触痛的伤埋在内心最深处,等到一切都过去了,我将是重塑的自己。

我回答得很干脆,没有丝毫犹豫。其实心已经碎了,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所以想回避,我想挽留,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我付出的一切都成了泡影。我当初选择的时候,总是不知该如何走,勇敢了,尽力了,付出了,我甚至要将舞蹈放在首位,可是……我真的只能说再见了,也许永远不会再见。

过去的故事篇六

《过去的故事》是一篇记录自己打字故事的随笔,从学习机到电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向往,只为那心中的梦想。

我现在还是有一个梦:就是在键盘上运指如飞,十个指头各安其职,不看键盘,只是看屏幕上的offier页面,写自己喜欢写的文字。其实自己根本就不是那个打字的人,我也知道自己所需要写的文字根本不需要用打字的技术和速度在电脑上把它打出来。自己肚子里面的墨水也很有限,也不可能下笔千言,总要写写停停,有时候还要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写,或者检查一下思路,还要修改一下写法,写文根本没有像打一篇成品文章那样轻松自如。那些肚子里有货,没有想的动作,直接在电脑上运指如飞,每一天都在电脑上织就自己的文学梦的人,我想在现实世界中一定有这样的人,而这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梦想,我不是这样的人。我现在打这篇文,也是能用的几个指头数数也就三个而已,其他的指头也就是按住键盘不让它乱动而已。

我自从学会在电脑上操作运用之后,那些打字的软件我一次次地安装一次次地卸载,反反复复无数次,而我也总是没时间在某个时刻静静地练练打字的本事,让我的十个指头各安其职。我有时间,有时候会写点文字,有时候会在网上看点东西,有时候会在人家的文字后面写点东西——以前总是喜欢逛人家的qq空间,自从明白一些为人的经验之后,我就不逛人家的私密空间了。虽然也时不时说些不知轻重的话,人家愿意接受的时候我也感到交流的很开心,人家不高兴的时候我也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生气。

上网多年以后我也知道了:写作并不是我唯一的生活方式,写作之外还需要干点别的,这是我以前不懂的。但我也不是总是写写写,因为创作的激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会永远那么饱满。有的时候来了激情,会写个七八千字,失去激情的时候,即使那些创作情绪、那些动人的故事就在我的肚子里来回汹涌澎湃,我还是拿不出半点精神写出一顶点文字来表达我的才情。于是,许多时间里我都是浏览完新闻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之后,在搜狐、优酷上看一下自己曾经喜欢过的电视剧。

那年,妹妹从县城里回来,带回了从同学手中借来的小霸王学习机,在家里的电视机上学打字,这是第一次有广告上的东西来到现实生活中,来到我的面前。对于新奇的东西,我是不敢动也不敢摸,就看妹妹看一眼报纸,就盯着电视机屏幕,在键盘上运指如飞了,很是羡慕。那个时候妹妹说过她是在用“五笔字型”打字,但我真的不懂那是一个什么东西,键盘上的键子排布不是按次序来的,我也不明白怎么才能在电视机屏幕上把字打出来,而平时我写字都是在纸上用钢笔操作的,而我用钢笔写字的年数还没有多久,以前家里经济不富裕,能用上铅笔就不错了。

后来妹妹到了济南,在家书上,她说她在传呼台工作,打字效率很高,一分钟130左右。于是,前人殷鉴,我也想学学打字。

我也看到我的好友——徐也在家里练打字,而且颇有心得。于是,我在春天的时候用卖糖葫芦的收入买回家一部学习机,插上卡,连上电视机就可以在电视机前学打字了。

刚开始学打字,我看说明书上的打字规则真的如读天书,没有人给我讲解一下,唯一能有心得的徐,总是藏藏掩掩,告诉你学习的方法不是那么痛快,人家在那边练习指法的痛快,我在这里什么都不懂,学习机到家好几天了都不会用,心里的不痛快可想而知。有一天我都把学习机包扎好放进箱子不准备再学了,自认为自己没那个天分。在徐面前使颜色,几乎要和徐断交,徐才透漏一点学习的密窍:先学五笔一级字库,什么“一地在要工,上是中国同……”一定要记住这些字在哪里,哪个手指按哪个键位,背口诀不是白背的。练一级字库我练了两三个星期,打字游戏也过了三关,就开始迫不及待地进入二级字库的学习,这个时候就开始背字根表,我这时候的记忆力就大不如往时了,那些“王旁青头兼五一……”的口诀我真没背熟过,但我知道了这些键目都在哪里,然后就是开始学习拆字,左右上下结构的字就容易理解一些,学间架结构的时候我的日常思维在拆字原则理解上、游戏卡拆字设计理念上就产生认知上的错分歧,至于那些词组很容易入门掌握。三哥还给我送来一本五笔字库教材,加上那部学习机的说明书上的`字库,我每天都在电视机上操练五笔字型输入练习,一个月下来,我打字也能渐入佳境。那时候我真的爱学习啊,学不会、掌握不好学习技巧,自己对自己的智力都不满意,急溜溜的,还想借物撒气,还好,我也没扔什么,也没摔坏什么,自己的东西我自己珍惜着呢。

妹妹回家来探亲,看了我的学习机,说我买的学习机已经过时了,那些学习卡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许多拆字原理都不准确了,使用那些拆字原理再拆现在的字库,就容易出现拆字错误。可那时是在农村,有个学习机就不错了,能不能用上电脑打字还是两说呢,至于电脑在农村里都很少见!妹妹在学校里学微机的时候,也是有课的时候才让动机器,平时都在纸做的键盘上敲字!

那时候县城里也有了网吧,但负面消息很多,作家们也在说在电脑上写作怎么怎么丢东西了,我就以为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在纸上写自己的文字好一些。至于qq聊天更是绯闻缠身,许多人被网友骗的案例,让我谈网色变。

我2000年夏天去的密山打工,2002年第一次到网吧里上网,和一个姓徐的网友聊贾平凹先生的作品,我打字很慢,用的是五笔字型输入,很长时间不摸键盘了,记忆有些生疏。然后我在2003年春天第一次在济南一家三联家电下属安装空调的网店里看到真实的电脑台式机!那些286/386的机器,动不动就卡,我还想着靠自己的那点粗浅的电脑知识怎么怎么地呢,说三道四的,人家求我帮忙看看电脑怎么才能不卡,我都不敢伸手;2007、2008年我在国美送货的时候,我送过许多联想台式机,也想买回家里一台电脑,可是七八千的价格自己真无力操作。还听说电脑买回家还得安网线,没有网络也用不上电脑。安网线又得一大笔钱,能用上电脑前后费用得一万块钱左右!我想还是算了,我看别人玩电脑吧!那时候我看人家有一台电脑,真是很羡慕的。

我在保险公司学习的时候,同班生有一个人拿了一部戴尔笔记本出现,让我羡慕不已。老师讲课也是用的联想笔记本,那时候我真的想自己也有这么一部笔记本。振宝买回家第一部电脑也是笔记本,华硕的,自己不知道怎么摆弄,也怕自己一时出错,这么一大笔钱就白瞎了,还谈什么试试手呢!2009年春天我的第一部笔记本到家,我依然不会使用我的电脑,我还以为要用电脑必须要学会五笔字型呢。我都在中山公园买回家好几本五笔字型学习的书准备重新学习,结果直到现在我都没看一眼这些书。

我现在依然用的是三指禅,依旧用的搜狗拼音输入法,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拾起来当年的状态,可以在电脑上盲打,可以在电脑上运指如飞,这些做梦的话永远是做梦时的话,我永远不是一个打字员,永远也做不了一个录入员,我只是在电脑前做一个勤勤恳恳的写文的人,直到写出来一本可以让自己有一份尊严的书。

[

过去的故事篇七

失败伴随着成功,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整天胡思乱想,把没有价值的东西也记存在头脑中,那他或她总会感到前途渺茫,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头脑中储存的东西予清理,把该保留的保留下来,把不该保留的予以抛弃。那些给人带来诸方面不利的因素,实在没有必要过了若干年还值得回味或耿耿于怀。这样,人才能过得快乐洒脱一点。

众所周知,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你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你首先必须尊重别人,多记住的优点,而学会遗忘别人的过失。其次,一个人要学会遗忘自己的成绩,有些人稍微做一点成绩傲起来,沾沾自喜,这显然是造成失败的一个原因。成绩只是过去,要一切从零开始,那样才能跨越人生新的境界。同时,一个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应该看作是一件微不足道小事,以至于遗忘。这样,你的处事之道方能获得他人的赞许。

人生需要反思,需要不断总结教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要学会遗忘,用理智过滤去自己思想上的杂质,保留真诚的情感,它会教你陶冶情操。只有善于遗忘,才能更好地保留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过去的故事篇八

9月3日,首都北京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阅兵,我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收看阅兵仪式,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爷爷。

从我记事时起,爷爷的故事伴随着我成长,爷爷讲故事的情景也经常在我脑海中回放。

“1931年,日本鬼子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奉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就攻占了东北三省。从此,日本对我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略、蹂躏、摧残……”爷爷深沉的语气犹在耳畔。

“我是1932年出生的,我的童年,是在日本鬼子侵略战争中度过的,颠沛流离,吃不饱,穿不暖,历尽苦难,真是苦不堪言啊……”

“面对日本鬼子的疯狂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民奋起抵抗,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像戴安澜,杨靖宇,赵尚志……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我也很想上前线去打鬼子,可是我还小,我就想认真读书,等长大后,努力为国家做事!我九岁才开始勉强读了四年零十五天的书,因为战乱、家贫,我不得不告别学校。”想到这里,我犹记得爷爷眼里噙满了泪水。

“经过14年抗战,新中国成立后,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1954年成为土门河小乡的书记员,我边工作边学习,逐步获得了中专文凭,先后在税务部门、银行系统从事过会计工作,最后选择长期从事农村金融管理工作,这一干就是四十年啊!我见证了旧中国的积贫积弱,也见证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

“孙子,你要永远记着: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我们要学会感恩,将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如今,我渐渐长大,也逐渐懂得了爷爷讲的那些故事,可是爷爷却已病逝,成为了我永远的痛。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过去的故事篇九

有谁听过《流着眼泪吃肉》中小六的经历:他一个人在五平方的地下室住着,每天凭着三蹦子来维持生活。儿子因病去世后,他依然乐观、坚强地活着。

生活就应该这样吧,即使面对挫折坎坷也应该乐观地活下去,因为只有克服这些磨难才会使生活变得更美好。正如那句话:每一个人都好像是一个攀登者,在攀登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意料之外的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可是只要我们坚持面对那些意料之外,就会攀到山顶,看到美丽的风景。

我有一个姐姐,她的父亲病逝了――当时她还是高中生,面临的是高考,这是决定她命运的考试。可她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对生活丧失希望、对高考丧失希望,她知道一直悲伤下去有什么用呢?生活还要继续,我们没有魔法,不能让死者复活。悲伤可以有,但悲伤过后,我们需要振作起来,继续乐观地生活。姐姐曾和我说:“我虽然失去了爸爸,但我还有妈妈,还有亲戚和朋友,我们要继续生活下去!”

其实姐姐一直是乐观的,在她父亲病重住院时,一家人愁眉不展,她却拿出自己节省出的5000元给父亲交了治疗费,还劝妈妈不要太难过。姐姐的乐观也一直影响着我,在我受到挫折时,她劝导我要乐观,要振作起来。

通过姐姐的话,我想到了自己平时的那些小挫折根本不算什么,生活总要继续下去的,不能因眼前短暂性的困难就失去了信心。我们应该乐观、积极向上地生活下去,把悲伤化为过去时,明天还是很美好的!

过去的故事篇十

那天送新兵时天空飘着雨,乡亲们脸上流着泪,心里滴着血。“因为当时装备十分落后,去了战场八成就回不来了。”但朱爷爷和几个同学还是毅然投笔从戎。

一路从临海急行辗转到丽水集中。朱爷爷被编入远征军教导第五一团一第五连,开始文化课学一习一和军事训练。朱爷爷说:“从来没有训练过的身一体要练铁杠,还要做各种运动,第二天身上的肌肉火一辣辣的,又酸又痛。”我在一旁静静地想:“我们军训时,一陽一光并不毒辣,可依然有很多同学中暑。军姿站立才三分钟,就觉得两一腿发软,脚下有上万只蚂蚁在爬,背越发直不起来,我们军训又可曾尝到这份艰苦的万分之一?”

抗日战斗中,朱爷爷的一个战友被弹片打中,没有药,牺牲了。说到这里,朱爷爷的眼睛红了。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英烈牺牲后亲人是怎样的悲痛欲绝。英烈啊,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你们依然视死如归。

抗战胜利后,部队令朱爷爷一队马上赶赴杭州。当时没有车,没有马,所有人背着背包、子弹和三天的粮食,有三十多公斤。每天要徒步行走一百八十里路,有一天甚至走了两百四十里路,到了一江一山,才坐上了汽车。两百四十里,那是一个我根本不敢想象的数字,我连背重一点的书包回家都撑不住啊!

一刹那,我觉得眼前的朱爷爷变得高大了。

走出朱爷爷的家,我的心热一乎一乎的,这里是英雄们一爱一国心意凝集,血泪写就,读着,思慕着。一陽一光洒满一身,英雄们,你们借着我的眼,瞧瞧这尘世的一陽一光。

一陽一光落下来,也必会使你更好地安息。

过去的故事篇十一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安静详和的夜里,妈妈总会与晚风和月光应和着,缓缓讲起那些过去的故事。

柔和的月光淡淡勾勒出她脸部的轮廓,长长的黑发随意散落在肩头,在黑暗中缓缓开口。“我小时候啊……”往往很快,我就会深陷进这个故事当中,心满意足地听完后,含着微笑逐渐进入梦乡。

妈妈讲过,她小时候上学条件艰苦,而她却很好玩,在操场上、田野里、小路旁整日整日地疯闹。可上了初中,她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因为当时,学校只允许全市美术第一才能进一步到师范读书,达不到要求就要回到乡下去种地。她怀揣着一个少女对城市的美好向往,开始婉拒来自同学的邀请,以放手一搏的态度开始拼命学习,什么困难也打消不了她学习的劲头。

有一次,她在舍友都睡了的深夜,于床头之间搭一块木板,在上面点一根小蜡烛熬夜学习,一个个字一道道笔画地把那些知识“吃”透。到凌晨时,她晕晕睡去,连蜡烛把床板烧焦了也不知道。终用自己的努力换取上师范的机会,赢来了我们家现在的幸福生活。

但到了我们这一代,却往往认为美好生活是随意来的,想要些什么东西,张口妈妈或者爸爸就能得到,哪里体验过社会的艰辛?哪里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我在听妈妈讲的故事后,一旦在学习中感到烦躁、起了抵触心理时,我就会放下笔,控制自己的情绪。妈妈教会了我怎么做,让我的未来会更加幸福、美好。

我一直相信:人生的剧本可以擦去不正确的,重新修改让它走入正确的轨迹,而那些夜晚妈妈讲过的故事,或许就是那块至关重要的橡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