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优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0:29:33 页码:13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优质19篇)
2023-11-18 00:29:33    小编:ZTFB

报告的撰写应该针对特定的读者群体,考虑他们的背景、需求和利益。在写报告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汇和句子。这些报告范文可以帮助您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为您提供了一些思路和观点。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实验教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局的指示和部署,特成立了镇宁自治县教育和科技局20xx年实验教学工作检查小组,于20xx年11月15~18日,对江龙、本寨、沙子、募役、丁旗和大山六个乡镇中心小学的实验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对抽到的乡镇采用调查实验开出率、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

(一)调查实验开出率。

深入班级与学生谈话、检查各班实验目录及进度调查实际实验开出情况。

(二)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根据该校三至六年级班级数或学生人数确定被抽学生实验的组数,一般每年级2—4组,每组5人,被检查到的学生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三)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

凡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此次检查的对象,具体形式是每年级抽取一名实验教师(担任科学课的行政领导必做)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四)召开座谈会。

实验结束,分别组织全校实验教师和相关领导进行座谈,反馈实验教学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一)总体情况。

1、实验开出率:各校均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但实验开出率较低,从拟定的实验目录来看,部分学校严重压缩学生分组实验,用演示实验代替或纯粹无实验。

2、实验完成情况:本次调研活动,共抽查学生人,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占,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占,完全不会做的占;共抽查教师人,能按要求完成实验的占,不能完成实验的占。

3、操作技能情况: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高低,部分学校教师相关学科的知识面窄,储备不足,极需提高。具体体现在:

(1)器材选用不当、不足。

a、《拓印树皮》实验,学生选用铅笔及油性笔效果不佳,换为蜡笔效果会更好。

b、《食盐、面粉、沙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三个烧杯大小不一,食盐、面粉和沙的取量不一,造成实验无法对比。

c、《观察蚂蚁的身体》实验,无器材控制蚂蚁的活动范围,造成蚂蚁到处乱跑,不便观察。

d、《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不能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光学实验盒”,自制教具不规范造成实验失败。

e、《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没准备投影绘图纸,直接在课桌上投影绘图,造成环境污染。

(2)操作不规范。

a、使用搅拌棒时,严重碰撞烧杯杯壁及杯底,并在没清洗的情况下在多杯混合物中混乱使用。

b、使用温度计时,不注意液柱是否断开,手心接触红色液泡造成读数不准确。

c、使用测力计时,对测力计上出现的两类刻度分辨不清,读数方法不正确(俯视或仰视)。

d、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机点燃。

e、《溶解的快慢》实验,用凳子脚压碎糖果,不规范。

(二)原因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重主轻副”思想的影响,多数领导和教师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师资队伍极不稳定,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往往是兼职的,教师工作量重,并且更换频繁,每一年对科学学科来说,新教师是难以把握学科教学理念的。

3、教学仪器闲置,教师很少用或不用。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二

题目——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调查报告摘要:

当前,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改革攻坚期和结构调整期,在资源配置、管理操作,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和谐的因素和问题。对学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为此,必须要深刻认识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报告正文:

一、调查目的为了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了解和谐校园文化对在校学生素质的影响,及学生管理中起到的德品教育的作用。从而,对下一阶段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层次的提升进行采取调查措施。

二、调查步骤与方法1.调查步骤。

第一步:设计开放式问卷,访问在校学生,了解他们对和谐校园的理解状况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的看法。

第二步:对信息与数据进行总结,录入数据,获取数据基本信息。

第三步:数据分析及相关建议,对录入的数据与提取的基本信息利用有效的统计手段进行分析,用数据分析所调查的问题,得到成果,结合自身调查实际,提出相关建设性建议。

2、调查方法。

调查形式一问卷调查为主,采用纸质问卷,涉及学生的三个方面的调查,一是基本信息调查:性别、年级。二是校园现状调查,包括自习环境、卫生环境、宿舍环境等。三是对和谐校园的想法调查。调查对象是囊谦三完小在校四、五、六年级学生,问卷收回二百份。为保证数据的代表性,选取二百份进行统计,男女比例1:1。

三、调查地点与时间。

1、调查地点:囊谦县第三完全小学。

2、调查时间:2013年10月15日。

四、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针对我校在校学生,意在调查当代学生对和谐校园的理解与建设意见,通过对问卷的数据分析统计,对我校的和谐校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调查的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组织生活三个部分。

五、调查分析。

(人事股)。

人事股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情况,教职工队伍结构、人员结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广泛收集汇总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教师编制++++个,其中,+++年省核定教师编制+++个;2006年省追加教师编制+++个,县追加教师编制++++个。

二、目前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管理、人员结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流动不合理。一是向城区学校挤。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工作环境的差别过大,使得一部分教师千方百计挤向城区学校。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流出较多,教学质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也加剧了教师老龄化的问题。二是向外地和外行业流。近些年来,许多农村教师想方设法通过调离、考研、考公务员、弃教从商等方式离开农村学校,造成优秀教师严重短缺。

镇教职工缺编严重。

3、现有的编制核定标准不适合山区、库区及一些边缘地区的实际情况。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逐步推进,各教学点的高年级逐步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地理位置较好的中心小学合并,原来的教学点客观上需保留中低年级的教学班,以确保低龄学生就近入学,方便就读。这些教学点分布较散、生源不足,按照现行的编制核定标准,造成了教师编制的供求矛盾。我县大部分乡镇均是山区、库区、丘陵地貌,以++镇为例,该镇共有教学点28所,在校学生1376人,共开设中低年级77个(班)。按1:25的编制标准,仅能核准教师编制55个,但77个年级(班)至少需要77个教师编制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年我县追加的++++个教师编制正是基于解决农村教学点教师紧缺的实际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一)对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建议。

充分考虑我县移民外迁的实际情况。++年是移民工作的关键年,将外迁移民++万人,随迁学生++++人,随迁教师+++人,其中县内安置移民总数达++++户++++万人,复建移民学校++所,需配备教师++++人左右。另外,绝大多数移民村非整搬整迁,仍有部分学生需就近入学。因此,建议保留随迁教师的++++个编制,通过招录补进新教师,以缓解移民带来的教师缺口。另外,农村学前教育、安保、校医等岗位也应拟定编制标准。

(二)对制定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的意见建议。

近几年来,由于大批校点的撤并,初中生、小学生皆向县、镇所在地和交通条件、办学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集中。寄宿制学校的快速发展,教职工配备短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寄宿管理上人员严重不足,教师的授课工作量和学生管理工作量逐渐加大,现有学校定编数已不能满足学校工作正常运转,因此,对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适当增加寄宿制学校的教职工编制是必要的,也是急需的。

为了了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发现学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特向学校做了关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状况的调查,为制订促进学校科研的相关政策,推动全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客观的依据。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我校教育科研发展的因素:

2、制度因素。学校没有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导致在具体实施中没能够“有法可依”。从而造成申报与不申报、研究与不研究、结题与不结题是一样的。

3、经费因素。目前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环境氛围比较良好,但科研经费不足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首位因素。如今年我校想申报的两个市级立项课题由于经费的问题破产了。

4、教师个人因素。教师表示自己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搞科研。而且教师们苦于不懂科研方法,也是影响教育科研发展的因素之一。影响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发展的因素依次有:“没时间”;“缺少方法”与“科研意识差”;职称到手,安于现状。其中第一位因素“没时间”的比例超过1/3。科研成果评价片面。什么才是真正的科研?很多教师并不了解,在他们的意识里,科研似乎就是写论文。这是因为,我们往往用发表了多少论文作为衡量教育科研工作搞得是否成功的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据。而学校之间的评比,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数量的多少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在这种评价制度下,教育科研的原本面目被扭曲了。

教师的教育科研缺乏理性的思考。教育科研选题盲目,模仿甚至抄袭他人的研究方案,不能根据学校实际选定课题和研究方案,是非科学非理性的。其主要表现在:

1、选题类型不当。从实际的需要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应以应用研究为主。而实际上,很多课题的选择缺乏理性的思考分析和实用价值,偏重于理论性和政策性的课题,其研究方案没有可行性论证和实际操作价值。

2、课题的选择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论证,选择的课题往往过大,超出了学校的能力范围,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

3、课题研究落实不到位,研究过程随意。申报课题时,往往由科研骨干教师一。

个人完成课题申报表,其他教师“挂个名”组成课题组。申报到课题后,不是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而是脱离课题研究计划,临时突击,致使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资料不全面。等结题时,寻找一些资料,由课题负责人完成结题报告。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两张皮”,导致很多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误解和轻视。

4、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较低是产生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许多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相关理论知识,不能规范地、科学地进行教育科研;不能正确选择适合本单位和自己实际的教科研专题;不会正确地填写课题申请书;不能按要求进行课题论证;不会正确地选择成果表现形式:对教育统计学的知识知之甚少,只满足于算术平均数的应用等低层次分析方法,不懂得标准差,标准分,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等高层次的统计分析方法。

5、科研手段落后。从课题报告的撰写到开题论证,从课题计划的制定到课题研究的真正展开,有着许多烦琐的“程序”。学校又缺少对教师这方面的系统培训,因此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经验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科研的质量可想而知。

6、科研重结果轻过程。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在研究中,教师要翻阅大量的资料用以指导自身的教育科研。而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仅仅局限于为写论文而写论文,成果的含金量和价值大大降低了。

从总体情况看,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中依次为:

1、缺乏专家指导;

2、科研经费不足;

3、上级无硬性要求;

4、升学压力大与缺乏动力机制。没有建立课题研究的分层的专家指导制度;缺少系统的有目的的研究规划;没有落实科学的管理制度,忽略了过程管理;对已经开始的课题研究,对承担者缺乏定期汇报的要求,缺少日常交流的平台。

教科研工作总结。

江洼口小学孙伯顺。

回顾本学期学校教科研方面做的工作,本人能踏实工作,根据教科室制定的教科研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促进提升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用敏锐的眼光审视自身教学。

任何伟大的研究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这是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很多人往往缺少的是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家庭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应该用明锐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个人专题研究,个案分析,撰写教学论文。

平时,我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从身边的教育教学实际入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在进行专题研究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本学期,个人的专题研究《新课改下小学英语的激趣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从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本学期撰写两篇论文。

三、扎实开展学科组活动;指导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听课、评。

课活动。

本人能深化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扎实开展一周一次的学科组活动;并把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传给年轻教师,指导其日常教学工作,他们虽然踏上工作岗位只有几个年头,但在我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分别参加了片级亮课活动并纷纷获奖。本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共听、评学校年轻教师的课20多节,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篇四:当今学校管理现状调查报告[1]当今学校管理现状调查报告利发盛镇中心学校姜思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

伟大的民族在变化中壮大,富强的中国在变化中强盛。如何让我们的少年在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中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社会。教育必须适应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今天中国少年的特点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子已经迫在眉睫。

当下提倡素质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则是课堂教育。课堂教育占据孩子十多年的时间历程,对孩子的成长几乎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引导好孩子这关键的十几年,让我们的孩子能保持想像力、创造力而不被课堂教育所泯灭,这将是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针对这一课题,我们开展了学校管理的调查报告。

1、教学条件得到改善。

一是,校园建设得到加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借助“逸夫资金”等项目的实施,争取多渠道、多元化的方式筹措校建资金,消除了危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到提高。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学校实现了联网,计算机数量逐年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大为改善。

三是,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教室的建设有所改善。近几年来投入不少资金用于实验室的改造,实验室装修一新,配备了标准的实验桌等实验设施,实验条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功能教室的普及程度有较大提高,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

2、教育投入逐年增加。

随着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拨放到位保障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

3、教师待遇得到保障。

政府建立了与其相适应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财政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的保障机制。不仅教育经费实现全区统筹,而且,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各项补贴、教职工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相关政策措施也逐步推进。

4、“两免一补”措施到位。

委、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采取多种渠道,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了减免、资助和结队帮扶等办法,使“两基”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两免一补”等资助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虽然学校近几年来取得了明显变化,但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学校的管理,许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主要问题和建议。

1、教育资源的不足。

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就以袁州区为例,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要入学,可学校的教育资源却远远根不上需要入学孩子的要求。一般来说教育局规定每个班不能超过五十个孩子,有的地区则规定不能超过四十五个。中国是美国班级孩子的数量的二倍。而现如今的状况是每个班级严重超越五十个的数量,基本上每个开学班级都达到七十几个孩子,甚至有些班级达到八十个孩子。学校教育原本是为五十个孩子的容量而建造的,可现在的状况是原本容纳五十孩子的地方现在要容纳八十个孩子,空间之狭窄让幼小的孩子也不得不身子挨子桌子坐在一起了。

2、教师素质在提高,却仍然存大较大的差异。

由于近年来,一些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选调进城,造成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缺乏,农村学校成为县城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基地,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常使农村学校因骨干力量的流失而元气大伤。一方面,要注重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在职称评定、聘任等政策上,向农村学校实行倾斜。

(3)合理进行教师结构调整。

学校小学英语、音体美教师缺乏,无法开课。初中数、语、外等主要学科教师明显不足,兼职或改行现象普遍,对教学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一方面是学校老师的大量不足,一方面则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无法解决。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域间的教师行业结构调整,鼓励、动员一部分过剩学科教师参加转岗培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录用,鼓励新录用教育工作者主动到农村学校进行支教。

3、授课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课堂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老师为主,以老师为权威,而这种教育模式就注定老师会打压孩子的创造力、想像力。老师出一道题,如果孩子的答案不是标准答案则会判定错误,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灵性就这样生生的被老师给打压下去,长大后还谈什么想像力、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如同没有一模一样的花朵。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模式来对待我们天性不同的孩子,课堂不是流水线不需要将孩子铸成同一个标准的模具,而需要我们的老师进行引导其正确的成长。

4、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篇五:学校管理体制现状调研报告。

学校管理体制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与思考xx县xxx小学。

一、基本情况:

1、学校: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92平方米,我校现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市校园文化aaa级单位、县级小学教学示范校。

2、3、教师: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工人1人,学生:现有在校学生866人,16个教学班,巩固率100%,学历达标率100%。按时毕业率100%。

二、学校管理情况:

1、教职工管理:

(1)干部:实行校长负责制、聘任制、任期目标制。校长是学。

校的法人代表,要按照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批示办学,全面负责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并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学校师生员工负责。

(2)教师:必须由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管理,特别是教师的录用、聘用、辞职、辞退必须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3)职工:与教师同等对待。

2、教学管理:

(1)建立高效运转机制。在科学办学理念指导下,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实现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管理机构,并对各类人员明确了职责,我们自编自印了《前进中的滩头完小——规章制度汇编》人手一册,发挥了制度约束人、机制激励人的功能。学校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处室、各年级职权分明,既齐心协力,又互相竞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们一方面抓硬件建设,一方面抓教学工作,形成分明的两条线、两个轮子一起转,实现了创建工作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双丰收。

(2)确立新型管理理念。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就是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中心,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爱师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为此,我校在中层以上领导中树立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教师”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了“校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学校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服务”的管理思想,紧紧围绕对全体师生的关爱,优化管理行为,提升管理的品质,努力营造“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人文环境,充分激发全校师生的潜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3)我们严格执行教育部制定的小学课程计划,开全课程,上足课时。在常规管理上,学校长期坚持严、细、实、恒、新,推出了教学管理的“四抓”新举措,即:抓教师备课,突出一个“实”字;抓课堂教学,突出一个“新”字;抓听课评课,突出一上“促”字;抓课后作业,突出一个“精”字。在质量监控上,学校开展了对教师的“五评”活动,即:社会、家长、学校、教师、学生的综合评价。对学生注重整体发展,突出特长,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新的管理举措,给教学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真正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搞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已在老师们中间形成了共识。

以验证升华。在“主题教研”中,我们还特别加强了教育机智的研讨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参与——互动”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从学科教学、课堂管理、实践活动、课外延伸等各方面谈自己的收获。“课题教研”即:以学校承担的实验课题为切入点,在大的实验背景下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及学科实际确立自己的探究方向和实验点,在扎扎实实的个体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实验的研讨交流工作,课题组每位成员在合作与互助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大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促进教师在教学领域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开创教学的新局面。

3、学生管理:

为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学校、少先队、班级相互协调、共同参与,形成网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突出以课堂为主阵地,抓好单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学校坚持一月一次的校会制度,结合重大时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制度,对学生进行学习、纪律、安全、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坚持集体站队放学,小组站队到校的制度,坚持每周五扫除的制度,坚持“两操”制度,各班坚持每周的班会制度和每月的主题班会制度。在学生的常规管理上,学校制定“班星”、“校星”评比制度激励学生争做“班星”、“校星”;坚持学校领导成员值周,教师轮流护导值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学生管理以少先队为主,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参与管理值日,对表现情况一周一汇总并在升旗仪式上公布,一月一总结评出学校先进班集体。

4、后勤管理:

总务主任负责学校的校产、公物、后勤管理。每期末,由总务主任会同班主任对所属班级处室的校产、公物、进行清理登记,并上报学校。对校舍、办学办公设备教师在校生活必需设备等,需要进行维修或添购置的,在每期末放假前向学校提出书面报告,由总务主任牵头,汇同校委会集体研究,根据学校财力,学校法人审批后,总务主任具体实施,对大宗物品的采购实行集体购置制度,上报有关校产、公物、后勤保障的一系列表册。为了强化责任目标制,必须加强管理,精心维护,保证现有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保障教学的正常开展。对管理不负责任,造成无原则性的、无正当理由的校产、公物遗失,损毁等现象,将实行责任追究制。

5、评价管理:科学评价,促进师生素质全面提高。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对于教师个人在本学年中取得的各种荣誉、成绩及教学研究成果、研究性过程材料,及时装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袋。实践证明“教师业务档案”不仅为开展师资培训提供可靠的信息统计,而且更能激励教师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

学校制订了业务检查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课堂教学等情况进行随时了解、掌握,检查后进行及时总结、反馈和矫正,通过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方法,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对学生学习情况,采取了平时考查、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地走向成功,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成才的信心。另外,平时各班及时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表现、行为习惯等方面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促进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三、现有管理形式的优点与不足:

当前在一些学校里,校风不正,教师无成就感,工作消极,人心涣散。从而进一步使教师素质降低,管理难度大,改革步履维艰;社会形象差,声誉差,口碑不好,学生不愿来,家长不愿送。

四、对策与建议:

建议1:推行“值日校长制”

目前学校人事制度开明,即使学校管理人员与学校骨干教师流失很厉害,但也为教师潜力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条件。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在学校实行“我搭舞台,你展才华”的用人机制。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如果道路通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益的方式。大多数人都有的欲望,关键是学校领导要将这条道路打开,让教师成长。要让他们自由地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要通过激发、帮助和鼓动性的领导行为创造有益教师实现自己的积极本能的条件。

为了改变传统教师考核为考核而考核的状况,学校管理者要强调加强教师职业功能的开发,通过考核激发教师潜在的能力。做到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最终的目的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除了广泛的宣传,还需鼓励教师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鼓动他们进行行动研究,并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帮助教师组织材料,包括组织他们写论文,参加校外的公开活动,促进他们的发展与成熟。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三

一、基本情况:

1、学校: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92平方米,我校现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市校园文化aaa级单位、县级小学教学示范校。

2、3、教师: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工人1人,学生:现有在校学生866人,16个教学班,巩固率100%,学历达标率100%。按时毕业率100%。

二、学校管理情况:

1、教职工管理:

(1)干部:实行校长负责制、聘任制、任期目标制。校长是学。

校的法人代表,要按照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批示办学,全面负责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并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学校师生员工负责。

(2)教师:必须由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管理,特别是教师的录用、聘用、辞职、辞退必须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3)职工:与教师同等对待。

2、教学管理:

职权分明,既齐心协力,又互相竞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们一方面抓硬件建设,一方面抓教学工作,形成分明的两条线、两个轮子一起转,实现了创建工作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双丰收。

(2)确立新型管理理念。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就是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中心,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爱师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为此,我校在中层以上领导中树立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教师”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了“校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学校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服务”的管理思想,紧紧围绕对全体师生的关爱,优化管理行为,提升管理的品质,努力营造“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人文环境,充分激发全校师生的潜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3)我们严格执行教育部制定的小学课程计划,开全课程,上足课时。在常规管理上,学校长期坚持严、细、实、恒、新,推出了教学管理的“四抓”新举措,即:抓教师备课,突出一个“实”字;抓课堂教学,突出一个“新”字;抓听课评课,突出一上“促”字;抓课后作业,突出一个“精”字。在质量监控上,学校开展了对教师的“五评”活动,即:社会、家长、学校、教师、学生的综合评价。对学生注重整体发展,突出特长,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新的管理举措,给教学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真正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搞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已在老师们中间形成了共识。

以验证升华。在“主题教研”中,我们还特别加强了教育机智的研讨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参与——互动”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从学科教学、课堂管理、实践活动、课外延伸等各方面谈自己的收获。“课题教研”即:以学校承担的实验课题为切入点,在大的实验背景下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及学科实际确立自己的探究方向和实验点,在扎扎实实的个体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实验的研讨交流工作,课题组每位成员在合作与互助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大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促进教师在教学领域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开创教学的新局面。

3、学生管理:

为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学校、少先队、班级相互协调、共同参与,形成网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突出以课堂为主阵地,抓好单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学校坚持一月一次的校会制度,结合重大时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制度,对学生进行学习、纪律、安全、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坚持集体站队放学,小组站队到校的制度,坚持每周五扫除的制度,坚持“两操”制度,各班坚持每周的班会制度和每月的主题班会制度。在学生的常规管理上,学校制定“班星”、“校星”评比制度激励学生争做“班星”、“校星”;坚持学校领导成员值周,教师轮流护导值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学生管理以少先队为主,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参与管理值日,对表现情况一周一汇总并在升旗仪式上公布,一月一总结评出学校先进班集体。

4、后勤管理:

管理不负责任,造成无原则性的、无正当理由的校产、公物遗失,损毁等现象,将实行责任追究制。

5、评价管理:科学评价,促进师生素质全面提高。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对于教师个人在本学年中取得的各种荣誉、成绩及教学研究成果、研究性过程材料,及时装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袋。实践证明“教师业务档案”不仅为开展师资培训提供可靠的信息统计,而且更能激励教师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

学校制订了业务检查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课堂教学等情况进行随时了解、掌握,检查后进行及时总结、反馈和矫正,通过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方法,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对学生学习情况,采取了平时考查、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地走向成功,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成才的信心。另外,平时各班及时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表现、行为习惯等方面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促进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三、现有管理形式的优点与不足:

当前在一些学校里,校风不正,教师无成就感,工作消极,人心涣散。从而进一步使教师素质降低,管理难度大,改革步履维艰;社会形象差,声誉差,口碑不好,学生不愿来,家长不愿送。

四、对策与建议:

建议1:推行“值日校长制”

目前学校人事制度开明,即使学校管理人员与学校骨干教师流失很厉害,但也为教师潜力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条件。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在学校实行“我搭舞台,你展才华”的用人机制。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如果道路通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益的方式。大多数人都有的欲望,关键是学校领导要将这条道路打开,让教师成长。要让他们自由地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要通过激发、帮助和鼓动性的领导行为创造有益教师实现自己的积极本能的条件。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为了鼓励教师敢于争先,展示。

才华证明自己的实力,学校管理者可以在校内推行“值日学校管理者制”。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可以采用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担任实习学校管理者,在为期一周的任期内,担任起学校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每周的工作安排、布置、检查及每周工作总结。这样就可以为教师创造民主开放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发展。通过“值日制”的实行,干群关系可以得到改善。还有效地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学校管理工作之中,充分挖掘了教师的潜能,成了青年教师成长,尤其是管理人才的茁壮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民主管理的一项有力举措。

建议2:规范教师考核。

为了改变传统教师考核为考核而考核的状况,学校管理者要强调加强教师职业功能的开发,通过考核激发教师潜在的能力。做到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最终的目的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除了广泛的宣传,还需鼓励教师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鼓动他们进行行动研究,并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帮助教师组织材料,包括组织他们写论文,参加校外的公开活动,促进他们的发展与成熟。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四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社区安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我县城市化建设进程,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强力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争一流。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我就当今社区社会的管理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走访、征求建议和意见、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充分听取驻区单位和居民不同意见。调研期间共走访驻区单位5个,居民16户50人,外出参观学习2次。在此基础上,本人经过认真梳理、总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信息。

金石社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5万平方米,拥有居民住宅楼54栋、2070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户即5132人。

金石社区现有在编工作人员7人,挂职干部1人,村官1人,劳动保障站3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30人(含预备党员3人),下设党小组13个,党小组长13人。居委会下设居民小组20个,居民代表51人,楼栋长20人。

金石社区物业:工作人员75人,其中园区主管1人,报修统计员1人,维修工2人,保安19人,园区保洁11人,楼栋保洁21人(公益岗),新市区养路保洁20人。

二、近年来社区工作运行情况。

(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金石滩街道办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辛勤工作,办事处现有15间办公用房,一大间集体办公用房和一间会议室,办公设备基本维持正常办公运转。金石居委现有办公用房7间,会议室1间,建有社区支部办公室、警务室、计生卫生服务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个标准社区“四室三站一场”还相差甚远。

(二)整合资源,合理划分社区。

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规定,与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辖区域与户数适当、界线明确、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2个社区居委会(金石社区、金海人家社区),9个居民小区。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金石滩街道办共有50名在职干部职工,由于年龄、文化结构的参差不齐,加之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区工作经验,制约着社区工作的快速发展。为了全面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办事处狠抓干部自身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促进的工作方针,组织全体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开拓了视野,明确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区各项功能逐步趋向完善。

社区的功能就是服务社会、服务居民,充当城市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工作实践,逐步探索理清了以县委政府领导,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总体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区各项功能,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保障等机制运转良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基本达到社区服务的要求,健全了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了“平安社区”、“文明和谐小区”系列创建活动。强化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美化家园,爱护环境,极大的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进了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合疗、卫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区旧貌得到改变,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金石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金石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要求金石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落实到金石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5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5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金石社区居委会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金石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金石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金石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金石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金石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金石社区居委会减负。

1、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开发区委办局在金石滩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金石滩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金石滩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

2、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这个理念是理顺街居关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权手续。

3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金石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二)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金石社区居委会经费由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石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金石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1、金石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3、金石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每年每个社区1万5千元基础上提高到3万元。

5、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经批准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精神,结合区域实际,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资的基础上,可由区政府或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年终奖励,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切实解决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保障委员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推动城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协调社区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大连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广大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连农村新社区建设,使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解析的金石社区,虽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区中心建设的整体,却反映了大连的基本现实。各地情况差异,发展程度不同,新社区建设措施和做法也不尽一致,但进展情况却令人感动振奋。

大连市于20xx年6月17日启动全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农村社区服务服务中心实施统一设计和标准。即每个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设标准每平方米不少于1000元。提升服务中心“一场九室二市”功能。其中有村委会办公室、党员和村民综合活动室、警备室、文化阅览室、医疗卫生室、农村物资超市、日用百货超市、司法调解室、学龄前儿童教育室、体育健身室、村级档案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等。齐全周到的服务功能将为广大农民提供贴心的服务。大连新社区建设正在储能蓄势,必将大踏步前行。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五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推进,越来越显示出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的发展,只有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实际,积极拓展业务,为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是当务之急,然而人才缺乏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xx公司的发展,时不我待,人才缺乏成为xx公司发展中一个严峻的难题。

近几年,xx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迅猛,人才缺乏情况更为严重。国企人才缺乏一直以来都是老原因,一是对企业未来前景信心缺乏;二是对企业工作环境失望,个人成就感差,感到升职加薪机会不大;三是经济收入水平低。青年人才较注重实现个人价值,横向比较产生创造价值与相应得到报酬的不平衡;四是个人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善。

各部门都喊缺人,但是人到底是在干什么。有时候不是人数不够,而是素质不到位,素质高低决定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职称待遇问题对这个情况的影响很大,职称的评定、考核及聘任一向是各企业共同的难点问题,又要达到激励作用,又不能挫伤积极性,又要体现能者上,又不能不管是否专业对口都鼓励取得职称,这个平衡点非常难找。

厂内有部分老职工,技术过硬,为xx公司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职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理论知识跟不上,在评聘技术职称上出现困难。还有部分新职工因为现下青年人普遍好逸恶劳,考不上职称还老是对别人取得职称愤愤不平,投射到现实中就是消极怠工、更加不思进取,这都使工作质量和完成速度受到影响。

(三)人员增加渠道太少,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用人机制尚不够灵活,人才引进渠道狭窄,应思考下一步怎样着手改变人才引进机制。信息的传递具有延迟性,对信息作出反应也具有延迟性,而公司的发展是等不起这些延迟的。因此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等着总公司配给。

当前xx公司人员缺乏导致的工作问题表现为:(1)工作紧张,加班成为常态。

(2)学习专业知识须抓紧,但还是需要有一个过程;整个工作的来龙去脉尚需时日熟悉。

精品。

文档---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正确认识改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了解建设企业人才高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设一支适应经济发展、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对实现现代工业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此,构建人才工作平台,努力建成以优秀经营管理者、技术(学术)领军人、优秀营销人才和技术能人等四支队伍为核心的企业人才大军是xx公司当前人才制度完善的主要方向,这能为xx公司的发展提供重大促进作用。

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

精品。

文档。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六

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综合发展实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抓住机遇,创新机制、改进服务,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集聚能力,事关我县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大局,尤其是了解我县紧缺人才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意义更为重大。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由县发改局牵头,科技局、教育局、经济局共同配合,于5月8日至12日,通过走访座谈的形式,先后深入发改局、科技局、经济局、教育局、卫生局、畜牧局、农业局、林业局、规划建设局、环保局等部门,对我县紧缺人才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

总结。

如下: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紧缺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为:一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数量不断增多,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县进一步澄清底数,对空缺的岗位进行了有计划的招考,这些录用人员大多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县补充了许多优秀的紧缺人才,人才紧缺的状况得到有效解决;二是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原来中专、高中甚至初中毕业的干部职工,通过党校、函授、自学考试等绝大多数职工都取得了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文凭普遍偏低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三是克服了领导干部绝大多数从公务员队伍提拔的单一途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日益高涨。虽然我县的紧缺人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紧缺人才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照年报,结合各单位座谈情况,综合此次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我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总量不足。许多行业部门,特别是乡镇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存在有编制无人员的现象,许多单位每年申请招考公务员或事业人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仍然没有招考到人,造成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加重,部门之间工作任务分配不均。二是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工作人员原始文凭偏低,大多是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现有文凭,还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过去由于用人机制等原因,许多非专业技术人员被用到了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岗位上,半路出家,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从头来学,特别是有一两年的时间几乎所有应届毕业的中专生全部被分配到教育岗位上,这一部分人的特长没有发挥出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时间较长,甚至有部分存在闹情绪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

教学。

水平的提高。三是分布不均衡。教育、卫生、畜牧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但是许多部门,如:农业、林业等部门存在安排进去的人专业不对口,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质量的提高。四是人员编制少。许多单位存在编制限制过死,许多岗位需要设置专门的人员,但由于编制已满,增加编制又非常困难,所以出现了增加机构但没有增加编制,一人兼任几职的现象,工作任务繁重,不利于职工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2、人才外流严重,引进困难。目前,我们的专业技术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是由于发达地区高薪聘请,能提供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等吸引人才的优惠条件,使我县的一些年纪轻、层次高、潜力大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向发达地区,其中教育、卫生系统流失尤为突出;二是我们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虽然近几年县委、政府和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招聘引进大学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县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大多都不愿意回来工作,也不愿意参加我县的招考,不能有效的引进紧缺人才。三是许多技术骨干被提拔任用到领导岗位,而其他新招考人员进入角色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人才的衔接跟不上,导致科技队伍的力量有所削弱。

3、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措施不力。在这次调查中,座谈对象普遍反映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经费不足。许多科技人员接受过的专业技术培训次数少、时间短,成效不明显。许多单位想组织科技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但由于缺乏经费,使工作仅停留在想法上而已,没有得到最终落实。二是学习资料较少。许多单位学习资料很少,而科技人员所需的专业用书几乎没有,许多新的科技知识不能够及时学习补充。

4、重视程度不一,知识更新滞后。部门之间对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的重视程度不一,有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多方筹措资金,精心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快,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经济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是许多部门由于经费困难,思路不清、点子不多,导致应该进行的培训被取消或推迟,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培训,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同时,对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没有完备的培训制度和长远规划,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培训提高,知识逐步趋于老化。

主要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

1、思想认识不足。一是少数部门单位领导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远任务或软任务,存在着“写在纸上,讲在嘴上”的现象。二是科技人员的功利倾向不断增强。存在“官本位”意识,择业观落后。愿意到机关、事业单位,不愿到企业,愿意到国有企业,不愿到私营企业的思想比较普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明显增强,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把经济待遇作为确定自己职业的重要依据。三是机关干部思想作风没有转变。有的机关干部摆着“老爷”架子,存在“吃、拿、卡、要”现象,对专业技术人员不尊重,挫伤了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由于以上因素,致使相当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思想不稳定,“跳槽”到经济发达、政策宽松、经济收入高的地区。

2、经济相对落后。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规模小,科技硬件和软件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人员待遇偏低。据了解,我县的科技人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收入偏低,与县内公务员相比同等条件下工资待遇也相差很大。特别是紧缺人才,在发达地区的各种待遇都十分好,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专业技术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二是吸纳人才能力不强。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小,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导致对紧缺人才的吸引力小,人才引进和留住困难。

3、工作机制不够活。从调查情况看,基层反映对人才管理管得过死,对编制限制过于死板,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人才流动市场,没有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也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同样,本地有些部门某专业技术人员很缺,而该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其他单位却学非所用,不利于工作人员能力的发挥,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

措施与对策。

扩大总量,改善结构,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

1、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有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积极澄清底数,从本单位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出发,超前谋划,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引进所需人才,要注重引进高学历人才和目前紧缺的人才,改善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积极吸引本地籍大学生回乡工作。一是发挥大学生家长的作用,由家长做好劝说工作,希望子女回本籍工作,能在生活上予以照顾;二是有目的地到有关大专院校去看望本籍大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在春节期间,召开有关座谈会,希望他们回乡工作,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三是在引进应届大学生工作中,对本地籍大学生优先,因为本地籍大学生回本地工作,相对比较安心,且在住房等生活设施安排上比较方便。

3、在招商引资中,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把到本地创办企业的老板、管理人员和高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进客商、引进人才、引进资金的同时,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就学、本人评定职称等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环境。使招商引资工作既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扩大人才总量,得到双赢效果。

4、与科技单位联姻,共享人才资源。积极鼓励有关部门单位,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交流、合作,多向他们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必要时请上级科技人才到我县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培训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

盘活存量,大胆探索,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

1、进一步充实完善人才库。在原有人才库的基础上,每年要对学历提高、职称晋升、人事流动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充实完善人才库。同时,要发挥人才库的作用,将有关人才信息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通报,使现有科技人员能人尽其才。

2、充分挖掘现有人才资源潜力。通过教育培训、自学等途径不断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使现有人才通过继续升造来解决人才紧缺的现状。

3、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原则,打破部门、乡镇和企事业单位及技术职称的界限,允许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

4、深化职称改革。进一步淡化论资历、学历评聘职称的老办法,建立凭实力、凭业绩评定职称的激励机制。逐步实行“评聘分离”,按照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自主聘任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办法评聘职称。对已退休的事业单位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且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本人愿意、单位同意,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可以重新聘请回原单位继续工作,充分发挥其科技骨干的优势。

分类管理,加强教育,强化各类人才的培养。

1、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骨干队伍。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方式和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

2、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拓宽视野,不拘一格,公开选拔一批具有潜质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培养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努力拼搏。正确处理好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关系,创造各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

3、增加人才开发投入,强化人才管理。要安排人才资源开发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主要用于县“紧缺人才工程”人选的项目资助和补贴、人才培养、引进人才智力等开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投入回报机制。进一步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妥善解决人才流动争议,维护个人与单位的合法权益。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各项政策,定期进行检查督促,狠抓落实。

4、切实加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与有关院校合作联合举办各类学历的成人教育,鼓励中青年科技人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引进的各类专业人才和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要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更新知识。

物质保障,精神鼓励,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1、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要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以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2、完善科研成果评奖制度。要坚持每年评审一次,对取得重大成果的,要予以重奖。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专业技术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重要贡献,大力宣传优秀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及时表彰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3、重视紧缺人才参政议政。一是要通过召开紧缺人才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畅通紧缺人才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听他们对党委、政府工作意见、建议。二是建立专家咨询团,选择部分学科带头人或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作为党委、政府的“智囊”和顾问,参加决策前的论证会、协商会,为宏观决策提供咨询,既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又可增强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三是适当提高比例,推荐更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把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讨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科技人才制度,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关注科技进步,密切联系科技人才,与科技人才交朋友。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开展活动,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研究重大事项的部署、落实。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宏观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宣传、统战、人事、科技、发改、经济、财政、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和制度落实到位。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

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缓解人才紧缺现状。

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党政机关进人应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提出用人要求,及时上报录用计划,对于人才十分紧缺的单位,每年可合理安排适量选调生予以补充。适时出台《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坚持计划管理、考试聘用,加强对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管理,给予用人单位适当的自主权。对人员紧缺的岗位,特别是卫生、教育等系统要加大招考力度,增添新的力量,不断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淡化凭学历、论资历来评聘职称、评价人才的意识,严格职数管理,试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真正实现“评聘分开”,逐渐缓解我县多年来高、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少,中级人才多的问题。

3、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逐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学历、所有制成份等限制,加快完善“户口不转、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

4、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允许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人才与用人单位协商工资,鼓励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资金等要素参与分配、重奖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七

从时代的发展,符合并顺从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进行了实地调研,其中包括当地体育教学开展,师资配备,教学内容等调研活动,本报告就当地体育教学及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小学体育教育教育状态确实令人担忧。

1、学校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

4体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

体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欠缺,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体育课根本没有专业教师上,都是带其他科的教师兼。有的小学即使有专业体育老师,但也是一个人带十几个班,有时几个班一同上体育,好几百号人老师怎么能顾得上来?有人曾笑话体育课是“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都老师自由”。

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学内容基本没有什么改变,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没上课就已经知道今天上课的内容,毫无新意,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或者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考跳远,那就节节课都练习跳远,有一跳跳几年的现象存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出现在小学的体育课堂上,有的主科老师还会向体育课老师要课时,干脆占了体育课,改成了其他课节,遇到天气不好下雨下雪时,就直接在教室里上自习了,做一些与室内体育毫无关系的其他事情。

再则,小学校体育专职教师配备不够,在一个1000多号人20多个教学班的学校就配置2~3名体育教师,这种状态算是好的,剩下这些兼职老师,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学校评优评先,体育教师也往往被列出名单之外,由于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对体育教学工作缺乏热心,敷衍了事。例如: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

添置新器材的费用不到1000元左右,在一个1000多号人20多个教学班的学校就配置几个篮球,几副乒乓球,这还算好的,有的学校连一快普通的垫子也没有,许多小学校根本无力投资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面对这些,小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艰难。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严格的体育工作督导小组和评估体系。

制定有关体育教学文件,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水平。

2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

通过板书、广播和比赛等形式来宣传体育让更多的人认识体育,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更多的群体关注体育、支持体育,更重要的是有关领导和学生家长要更新观念支持体育工作,激励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职能。

3重视体育教育人才。

要为体育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还要提高教师福利工资,吸纳人才,利用人才,稳定高级人才的队伍,学校还应鼓励现有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学校体育发展要求。

4拓宽体育经费渠道。

陋的状况。

5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体育教学、考核,大家都重视体育教育,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从小学的实际情况看,要使田径、篮球、足球等这些竞技类体育项目尤其是体操项目类的器材达到标准,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可以大力发展一些易于开展的项目,还可以利用当地学校的地形地貌开展一些如:越野跑、定向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鼓励教师学生勤工俭学、自己制作简易器材,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地方教材。

学校可开发教育资源可以弥补当地学校教育资源的短缺。充分发掘现有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必有之路。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八

(一)普及程度。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8%;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3.62%;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2.82%;小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为0.11%、0.74%;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75%,18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6.78%。

(二)教师队伍。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94%;年以来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初中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全省教职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未出现拖欠现象。

(三)办学条件。全省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27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82平方米。d级危房全部拆除。小学、初中生均图书分别为12.36、15.79册。小学、初中。

教学。

仪器设备正在积极配备,计划国检前达到省定标准。

(四)教育经费。—年,全省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19%、16.72%、21.05%、17.8%,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21.55%、36.03%、32.56%、34.49%,分别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36、19.31、11.51、16.69个百分点;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733.17元、3395.54元、4126.95元、5011.76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999.36元、4052.02元、5366.32元、7423.16元;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436.96元、777.46元、1235.14、1850.49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554.62元、1001.05元、1630.56元、3447.57元。省本级做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五)教育质量。—学年,全省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8%,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6%。

(六)扫盲工作。15至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7%,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97.8%。

省经过实施“两基”攻坚,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省的“两基”指标,除仪器设备配备外,其他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国检的要求,有些指标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省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6.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13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二。初中阶段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7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初中阶段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48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台,在西部排名第二。普通初中超大班额比例5.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三。

与此同时,一些反映办学条件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与其他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如(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64%,比全国低3.03个百分点。(2)小学代课教师占岗位教师比例12.23%,比全国高出8.73个百分点。(3)小学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1.6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7平方米。(4)小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19.42%,比全国低35.2个百分点。(5)初中代课人员占岗位教师比例7.98%,比全国高出6.17个百分点。(6)初中阶段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34.60%,比全国低39.92个百分点。

“两基”工作是在自然条件艰苦、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础薄弱、“两基”工作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幸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全省“两基”工作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二、主要经验和亮点。

自年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年全省实现了“两基”目标,在工作中创造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基”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各州(地、市)、(市、区)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两基”攻坚组织机构,建立“两基”攻坚目标责任制。省委、省政府把“两基”攻坚作为全省重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在全省性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并通过调研、督查和牵线搭桥,为基层学校解决许多突出问题。省长骆惠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听取教育工作汇报,调研教育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亲自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两基”迎国检工作,要求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责,亲自部署,亲自抓好迎国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分管教育的高云龙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两基”迎国检汇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务必做好迎国检的各项工作。从1994开始到年,全省从省到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层层签订双线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乡政府,做到了一年一初评,两年一总评,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年起,省委、省政府将“两基”攻坚列入各州(地、市)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省对州(地、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各级人大、政协监督检查“两基”工作,促进解决“两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能,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全力推进“两基”攻坚,形成了党委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有关政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从年起,省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省、州(地、市)、县(市、区)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年400元,初中每生每年600元。年以来,省累计投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2.07亿元,其中年投入资金6.51亿元,比年净增4.77亿元,增幅达到274%。州自年以来自筹资金3100万元资金设立了州民族教育发展资金。州在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投入资金4500万元,用于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市从年起实施“学生营养工程”,市、(区)两级政府投资近500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每天早餐提供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9.2%、36.49%、36.96%、37.01%,在全省级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中名列第一。二是加快校舍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两基”工作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先后实施二期义教、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5.06亿元,改扩建学校2096所,累计完成校舍建设面积206.38万平方米。年,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省政府在国家支持省3.28亿元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又筹措3.28亿元,用于9个攻坚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了9个如期实现了“两基”目标。三是配置所缺的教学仪器。—年省级财政投入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电教设备等资金1.71亿元,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确保目标任务实现,省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筹措76亿元,其中省级补助35亿元,地方筹措41亿元,用于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建设。“xx”以来,市学校布局调整总投资14.8亿元,其中市、区投资达9.4亿元,与“十五”相比提高了64%。州州、两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三年内投资5.7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又筹措资金1.4亿元,用于新建学校的供水、供热、供电、操场、浴室、洗衣房等附属设施建设及校园绿化,配置食堂设备、学生用床、课桌凳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全州中小学办学条件。州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计划投入资金11.5亿元,由193所学校调减为39所,到底已筹措资金7.01亿元。州年落实资金15027.8万元,完成了包括州特殊教育学校等6个项目,有力改善了全州的办学条件。

书,逐户排查辍学生,初中阶段入学率由年的86.5%提高到年的99.74%,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内。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年,省落实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900万元,重点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市、格尔木市办学条件,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和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其中市解决3.5万人就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5%。三是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全省落实了国家提高标准的政策,州在全省标准的基础上每生增加到200元,同德在州标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0元,同时免除了全所有中小学生的作业本费。

(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教师数量不足。年省政府为九个攻坚一次性新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900名,缓解了教师紧缺问题。从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向40个(市)补充特岗教师4671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不足的矛盾。年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实施了师范生顶岗,先后组织3087名省内应届师范生到农牧区中小学校顶岗支教。年实施了教师见习岗计划,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了700名见习岗教师。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年以来共面向社会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6.54万人,扩大了后备师资来源渠道。近几年来,州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实施特岗计划和重点师范高校免费师范生等多种渠道累计新增教师800余名。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农牧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年争取国家项目资金800万元,省级下达培训资金1000万,培训经费、培训人数超过前四年总和。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省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同时,同步调整教师工资,做到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所查州、地、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长期在农村边远学校工作的教师。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编印了《省情教育读本》,人手一册,建成43个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制定了《关于“法律七进”活动、落实“法律进学校”的指导意见》。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省财政投入22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着重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市城西区行知小学办学理念先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行知精神,形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三是积极探索招生与评价制度改革。全省坚持小学、初中按片区免试就近入学,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免试入学,不断提高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配置给初中的比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七)加强扫盲教育,全面推进“两基”工作。一是加强扫盲工作的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二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扫盲工作顺利进行。年以来,投入扫盲资金来源1140万元,向每位扫盲学员免费发放扫盲教材等学习用品,将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光盘免费发放到乡镇成人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巩固扫盲成果。坚持把扫文盲与扫科盲、脱盲与脱贫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批组织扫盲对象和脱盲学员参加各种扫盲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牛羊育肥、家庭种养殖业、水果栽培、妇女卫生健康教育等实用技术培训,农牧民群众不仅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增长了致富本领。州年至年共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培训人数达39727人次。年,全省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内。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扫盲机构的评选中,省扫盲领导小组被授予国际扫盲奖中的“世宗王扫盲奖”,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三、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三个增长”计算不规范。教育费附加是国。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九

为了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促进全市教育事业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科学发展,4月8日至4月9日,市政协组织教育界部分委员和部分教育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在市政协主席宁文孝同志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市一中、五中、汉坝小学、市二小、三中、铝业学校、广武中学、**学校、连湖学校、光辉中心小学和蒋西小学等12所中小学,实地查看学校教那一世小说网穿越小说网网游小说网http://育资源的结构和分布情况,听取了学校的情况介绍,召开小型座谈会11场。4月9日下午,调研组又专题听取了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就全市学校布局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一、全市中小学布局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现状。

1999年,**市率先在全区各市县(区)完成了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任务。此后至2007年,在原有基础上,又不断地对学校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调整,包括高级中学建成使用和实现小坝城区高、初中分离办学等等。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5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1所,职教中心1所,12年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制学校7所,小学79所,幼儿园16所(含民办幼儿园9所)。在校(园)学生52139人,其中幼儿园(学前班)8290人,小学25550人,初中11538人,普通高中5068人,职业高中1693人。十年来,通过“普九”复查,教育强市强镇创建工作,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和“两基”迎国检,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也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适应日益凸现,不断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结构和布局就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师资,高中短缺,农村中小学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小坝城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上学难、上好学”的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区“超规模、大班额”现象普遍。

第五中学占地48亩,办学规模为30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人,平均班额67人,最大班级77人;市二小,占地16亩,原设计规模为18个班900名学生,现规模为32个教学班,在校生1900人,平均班额60人;市三小,占地25亩,办学规模为24个班1500多名学生,平均班额65人;汉坝小学占地18亩,办学规模为37个教学班,2184名学生,平均班额为59人。几所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远远超过了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发展,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包括饮水、上厕所等问题。

(2)城区以外部分学校生源不足,校舍闲置。

近几年来,小坝城区以外的中小学生大量流向城区,许多学校生源不断减少,造成部分学校校舍大量闲置的现象。如铝业学校,是一所12年制学校,占地108亩,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100人,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但生源不足闲置教室29间;市三中,是一所完全中学,占地83亩,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良传统,但现在只有25个教学班1200名学生,11间教室闲置;蒋西小学、渔粮小学办学规模太小,全校各40名学生,最小班级9名学生。

(3)师资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

多少年来,学校没有补充新的师资,造成大部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据不完全统计,40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队伍的60%以上,平均年龄为42—45岁,已经超过教育儿童的最佳年龄段。同时,部分农村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学科不配套问题突出,小学英语、音乐和美术等学科专业教师缺额大,长期影响正常教学,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资源重新整合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对部分学校包括校长教师和家长学生的眼前利益和情感产生一定冲击,校长教师考虑个人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家长学生考虑上学成本增长和安全问题,这些现实问题解决不当就会成为学校布局调整的阻力,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小坝城区需要新建几所学校,需要大量投资,落实资金的难度很大。

洪荒天子网游之一统天下莫问天光明猎人一剑惊仙重生之官道http://。

致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加剧了。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了扶持农村薄弱学校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没有从根本上遏制教育不均衡现象的蔓延。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也经历了类似过程。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布局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有效途径,关系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

2、全面规划,分类实施。

2008年市教育局制定了《**市2008至2012年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方案整体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从教育事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看,结合2009年国家出台的支持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补充、调整和完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新方案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五要素:一是学生来源及消长预测;二是学校规模;三是办学条件;四是师资学科结构;五是地理位置分布。同时要注意做到六个紧密结合:与即将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与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结合;与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与自治区学校建设“七个一工程”结合;与小坝城镇化快速发展结合;与**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建设结合。

(2)分类实施,争取三年内形成学校布局的新格局。

高中阶段。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逐步撤销三中高中部,合并三中初中部和培红小学,将三中建成九年制学校。逐步撤销铝厂学校高中部,迁建新一中,扩大高级中学办学规模,在县城建成两所各60个教学班规模的标准化高级中学。筹资建设职教中心二期工程,使职教中心尽早达到72个教学班规模。届时,普高和职高总班级数达到192个,可容纳高中在校生10000人,即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也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基础。

县城初中小学。新建四幼、五小和六中,在县城形成四所幼儿园、五所小学和三所初级中学的格局,以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结合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扩大学校规模,小学不少于250人,初中不少于1000人,实现每个镇一所标准化初中和一所标准化小学的目标,逐步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3、加快县城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进程。

县城初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大班额问题突出,要集中财力精力加快调整步伐。通过新建、扩建、置换等措施,新建一所初中、一所小学,消减五中、汉坝、二小、三小四所学校办学规模,化解突出的大班额问题,以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愿望。

洪荒天子网游之一统天下莫问天光明猎人一剑惊仙重生之官道http://。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十

(前言)当前国内侨乡留守孩教育情况。

一我县留守孩教育现状。

二我县留守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成绩处下游。

(二)性格心绪易波动。

(三)行为自控较薄弱。

(四)道德思想缺教育。

(五)社会适应极欠缺。

三我县对留守孩教育主要做法。

(一)立足学校教育,多种方式帮助留守孩。

1、建好“一个家”。

2、巩固“两个阵地”。

3、落实“三类帮扶”。

4、做好“四项工作”。

5、完善“五个结对”。

6、做到“六个结合”。

(二)强化“监护人”培训,积极发挥“第一任老师”作用。

(三)加强社会教育,全面营造适宜学习环境。

1、广泛宣传。

2、建立机构。

(四)完善沟通机制,合力取得新突破。

1、实施结对帮扶。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构建新型家校关系。

四下一步对留守孩教育的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推进留守孩教育。

(二)加强基础建设,显著改善硬件设施。

1、做好资金预算,推进“留守孩之家建设”

2、完善配套设施,建立“留守孩活动中心”

3、深化科学教育,建设社会实践基地。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十一

根据县文明办的要求,为切实抓好当前我镇边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镇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到茨竹坝村委会等部份边境村寨就当前边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麻栗镇当前边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美的精神风貌。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一个思路,树立一种精神。一直以来,我镇始终紧紧围绕“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主题,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立志脱贫奔小康的精神。确立镇机关为重点,农村村组为基础,点线面结合的战略发展思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农村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村这一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通过努力,我镇的精神创建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有友善、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良好道德风尚在全镇农村蔚然成风。

(二)抓实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当中,镇党委、政府从两个文明出发,坚持以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方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抓好“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创建活动,按照创“五好”,抓班子、抓队伍、抓经济、抓文明、促发展的要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委会班子以及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等基层组织建设。在镇机关站所大力开展“领导当楷模、机关作表率、基层树形象”以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农村开展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为载体的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实施亮化、绿化、美化、硬化工程,使农村呈现出文明、整洁、规范、安全、优美的精神风貌。推行门牌号管理制度,加强对户、院的管理,形成“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精神文明、公共事业联抓,科技文化联建”的格局。目前,全镇“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达280户,科技示范户27户,文明村10个(其中省级文明村5个,县级文明村5个),“五好”家庭85户,通过开展“建设文明校园”活动,使各中学、小学的环境有很大改观,开设了爱国主义教育,法律常识等课程。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三)抓科学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订《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读本》400余册,使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农村进村入户,在村民中入心入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和赌博偷盗行为。组织农民开展读书、用书活动,2004年以来共读书学习人数达1万余人,累计举办农函大126班,学员达6482人。此外,我们还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通过学习教育培训,我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紧及信息观念、人才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正在形成,学文化、学科技、学科技的热情不断高涨,科技意识明显增强,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开拓精神、有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迅速成长起来。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志觉得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次的村民小组更是谈不上开展活动了。

(三)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调查发现,较多农民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方面固然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及对策。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存的现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

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

素质。

阵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使人民群众能正常开展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投入力度,特别是应该在每个村民小组设垃圾箱或垃圾池,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五)要突出“乡风文明”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应立足现实、深入生活、依靠农民、服务农民,多用农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办法,增强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乐于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自觉投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以文明村创建”活动为龙头和载体,不断深化创建成效,同时,切实抓好城乡共建活动,动员、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与村镇结对子,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携手,共同发展。在各种创评活动中,充实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确保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到人,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真正获益。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十二

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及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河南省《实施意见》),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径,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林政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我省林权流转情况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省林权流转的基本情况。

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

《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

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四荒”的开发治理,农民投资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从开始承包几米的路段、河段,发展到承包经营一条路、渠或一条河段;从承包经营几亩、几十亩林地发展为买断几百亩、几千亩的荒山经营权;从小片荒山荒坡开发利用发展到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随着林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方式的不断更新,林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拓宽。《森林法》的修订、《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中央《决定》的出台,使林权流转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局面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林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1、拍卖。

拍卖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对林地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底价后,举行拍卖会,由买方竞价,报价者中标,与卖方签订合同(协议),出资买断一定时期的林地使用权或林木所有权,并在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自主经营管理,收益全部归中标人的流转形式。在拍卖过程中,允许各类投资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竞标购买,同等条件下本地人员优先。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比较受群众的欢迎。且这种形式转让,一般成交价都要高于底价,有利于限度地实现国家或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

2、承包经营。

承包经营是指按照有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由承包人按合同约定向发包人支付承包费用,取得林地使用权,自主进行植树造林、经营管理,收益完全归承包人所有的流转方式。承包经营中,承包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农户、法人单位或合伙组织。承包经营是起步最早的一种林权流转方式,也是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方式之一。

3、联合(合作)经营。

联合(合作)经营,是指由多个投资主体以土地使用权、林木经营权、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作为合作条件,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的经营方式。联合(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以联办合作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如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布朗李园艺场,经营面积1000亩,*市房产局职工王保宪以30万元资金入股,国贝石村以土地、劳动力入股,林业技术员以技术入股,建立董事会,联合经营管理。

4、林木认领托管。

所谓“林木认领托管制”是指:托管公司首先通过承包等方式取得国有或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然后面向社会吸引自然人(主要是城市市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自愿认领一定面积的林木,获得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再由认领者将其所认领的林木委托给托管公司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至采伐的一种林权流转形式。委托方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付款方式向托管公司交纳托管费用,托管方按照专业化水平对所托管的林木进行集约化管理,并确保林木生长量达到约定的蓄积,此种林权流转形式20*年起在我省新兴。

二、林权合理流转产生的积极效应。

(一)拓宽了林业投资渠道,增加了林业投资主体。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林权流转的加速,全社会投身林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亦随之高涨,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并迅速发展,林业建设资金的来源打破了过去长期依靠政府的局面,林业建设主体实现了由过去单一行业建设项社会多元化参与的转变。以桐柏县为例,1999年以来,全县非公有制林面积达18。5万亩,占全县五年来造林总面积的67%,参与经营的企业、单位、个人2452家,累计吸引投资3800余万元,占同期全县林业总投资的70%。

(二)盘活了林业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林权流转前,宜林荒地、四旁隙地等长期闲置不用,或分配给无力经营者,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形成死滞资产。同时,社会上一些闲散资金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因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林业上一些技术人员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没有施展的空间。通过林权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资产,富了群众,稳定了社会,发展了林业。

(三)扩大了有林地面积,增加了森林资源的总量。

投入的增加、资源的优化组合必然地带来了资源量的增加。仅就桐柏县而言,1999年的有林地面积为118万亩,目前,已增加14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从116万立方米增加到1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7.8%提高到42.1%。

(四)提高了造林质量,有效保护了资源。

显减少,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

林权的合理流转,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紧密结合。经营者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与林业科研单位建立协作依托关系,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林业科技进步,加快了林业科技建设步伐。如桐柏县,近五年来,共引进优良树种15个,良种接穗(芽)100万节,推广优良品种58个,应用新技术、新成果36项,造林成活率、良种率均在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非公有制林业,使经营者将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市场盔行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树种结构。在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对桐柏县的调查,全县依靠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脱贫致富的农户达2019余户,占全县脱贫农户总数的30%。

(七)开辟了一条就业途径,减轻了政府压力。

亩,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并在林间套种中药材及牧草,每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依靠林果业摆脱了困境;义马市煤业集团下岗工人王小锋,承包荒山1000亩栽植经济林,实现再就业,被评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好典型。

(八)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次金了区域经济进步。

通过林权流转,森林资源的增加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花卉经营等,陆续形成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灵宝市农民罗眼科,从1993年起承包荒山4万亩,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成了目前全省的连片杜仲基地。他依托西北农大等院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实行综合开发。罗眼科的兄长罗来科承包荒山6000亩,投资150万余元,嫁接梨枣、雪枣等15万株,成立了来科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种植、贮藏、销售一体化,现每年产干鲜枣10万余斤,产值达50多万元。

三、林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关法规政策相对滞后。

这里所说的相关法规政策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以建立具体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规范、引导林权流转行为为内容的法规政策,二是以森林资源合理保护利用管理为内容的法规制度。

第一个方面,1985年,国家体改委、林业部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中提出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规定“遵照林木所有权与林地使用权一致的原则,进行林木所有权及林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提出了林权流转的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实行家庭或联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等多种方式治理开发“四荒”,规定了对宜林“四荒”使用权的有偿流转。

1998年4月29日修改后的森林法,增加了第十五条,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采伐迹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同时指出“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以法律的形式,对林权流转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20*年,中央《决定》中也提出:“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应该说林权流转已是于法有据了。但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滞后,缺乏规范具体操作的行政法规,致使林权流转中还存在着操作普遍不规范等问题。

第二个方面,由于在林权流转中,大多数投资者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我国的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刚刚起步,现行的资源保护管理法律法规还不是建立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各项管理制度如采伐制度等还停留在旧有的框架内,造成林木经营者经营上的约束性,客观上对林权流转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执行统一的评估标准、方法,二是没有法定的评估机构,同时,国家关于评估机构、人员资质的现行规定也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在已经开展的林权流转中实施的资产评估,多为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合议性的评估,虽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合理性,但缺乏法定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转没有进行资产评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流失。如某国有林场,通过不很公开的协商,将本林场3500余亩林地全部承包出去,承包期20年。协议中将现有林木资源无偿交给承包方经营,待承包期满,承包方也无偿将林木资源交给林场。字面上好似等资源交接,但实际操作起来远非如此,林场现有林木资源,多为中、近熟林,其价甚巨。若采伐后转租别人耕作、木材收入和地租收入两得,快到期满时再造林,还场以幼林,则国有资产流失的结局不可挽回。

(三)操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在林权流转过程中,有的没有依法实行公开;有的发包时没有依法召开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有的合同条款不完备甚至是没有书面合同。不规范不仅表现在程序上,有些在实体内容上,也有不妥当甚至是违法的情况,如超出法律规定的流转范围实行流转、超出法律规定的权限约定双方的权利等。除了部分流转合同依法进行了公证以外,林权流转普遍缺乏监督机制。如在我省新兴的“林木认领托管”公司,在经营和宣传中,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实之词和误导之嫌,他们假借有关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名义,夸大宣传其经济效益,错误宣传《林权证》的性质和效力而分散委托人对托管协议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签定的合同中,有关条款不严谨、不完善,投资人一次性投资后,对公司执行合同情况缺乏约束与监督,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应对该公司可能出现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将可能酿成经济纠纷甚至社会事件。

(四)政府干预多,服务不到位。

目前,全省的林权流转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推动。有的地方对流转方式实行“一刀切”,强令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所有宜林荒地的拍卖,重数量不重质量;有的地方甚至对经营者种什么树种、林种作出规定、强行实施,侵犯林农经营自主权;有的地方随意撕毁原来的承包合同,强行将已经承包的林地收回,再进行“拍卖”。竞标者主要是本地农民。虽然也有跨区域投资者,但在流转规则、成交价格等方面,以县域为单位,各地存在较大差异,全省尚未建立信息丰富的交易平台从而培育流转价格具有参考意义的市场。

据了解,目前仅“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年9月1日成立)的经营范围中有代理林权交易的内容,尽管自行制定了《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实施细则(暂行)》和《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活立木托管暂行办法》、《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林权证明托管办法(暂行)》、《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信息披露规则(试行)》,但仍处于萌芽的状态。从长远来看,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进一步推进林权流转工作的需要。

四、促进林权合理流转的途径。

(一)在较高层次上完善相关立法。

如前所述,法律法规的滞后已成为林权流转中的主要问题,对投资者来讲,需要一个具备较强操作性的具体规定,进一步规范流转的原则、范围、方式、程序、监督、管理,进一步地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讲,需要明确其法定职责,确定其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和内容。而这些内容,从我国现行的有关立法规定和行政管理要求来看,不是哪个部门或地方政府文件所能够规定的,有些内容甚至是地方性法规也不能作出规定的,如前所述的流转范围问题、资源评估机构及人员资质问题、采伐管理问题等,必须通过修改《森林法》或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才可得以实现。

(二)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各种形式的流转,都应当建立在科学规范的评估基础上,合理确定底价,才能保证流转依法有序进行,实现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一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参数表和各主要临终的评估细则,规范和完善评估技术、评估方法;二是要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资质认证办法,解决目前有关资质规定与实际工作要求相脱节问题;三是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队伍建设,满足工作需要。

(三)搭建林权流转平台,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交易市场。

要真正将林权流转推向深入,就应该在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发展的前提下,限度地引入市场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运营的要求,结合森林资源资产的固有特点,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市场,一是要有大量能够在价格上进行量化的待转林权;二是要有畅通的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三是要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林权流转中介机构的建设等;四是要有完善的市场距督保障机制。

奎年来,我县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与兴林富民相结合,成果巩固与产业培育同步,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发展现状。

1、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00.65万亩,其中有林地68.43万亩、疏林地3.6万亩、灌木林地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0.02万亩、宜林地17.6万亩。按森林类别分商品林43.43万亩,公益林57.22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10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8.49%。干杂果产业基地建设顺利,现有干杂果总面积17.5万亩,其中柿子13万亩,核桃2.6万亩,红枣1.9万亩;干杂果总产量7万吨,产值7000万元。

2、第二产业基础薄弱。

在干杂果深加工方面,建成年产柿饼500吨的加工企业1户、小型加工厂3户,建成柿子醋生产线一条,加上农户采用简易手工自发加工部分,据统计,全县每年共加工鲜柿13000吨,市场销售鲜柿45000吨,还滞销12019吨;随着柿树产量逐年增加,柿子滞销现象将越来越明显。木材加工业底子单薄,全县木材加工业仅有49户,主要有带锯解板15户,寿木加工25户,原木经营4户,农具配料加工5户;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精加工产品主要是梨枣木工艺制品,如擀面杖、捣蒜窝、拐杖、碗、酒杯、麻食板、茶叶筒、调料盒等生活用品和神仙葫芦、木猴等旅游工艺品,但设备简陋,技术和工艺落后,各类产品档次低,不具备规模生产,年经济效益不足500万元。原木材年销售200余万元。全县第二产业年产值700余万元。

3、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良好。

近年来我县以“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开发大市场”为理念,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激活市场、强化两翼”的发展思路,以历史文化、休闲养生、自然观光、乡村旅游为重点,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森林旅游产业开发焕发出勃勃生机。五年来,我县相继投资5.53亿元,实施了大佛寺景区改扩建和周边环境治理、紫薇山公园、泾河防洪景观带、公刘教稼苑景区、泾河龟蛇山大峡谷漂流、程家川古民居、侍郎湖生态休闲景区、拜家河观光农业长廊等十项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县林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目前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步伐虽然较快,但经济效益依然偏低,仅为8000余万元,人均272.1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

二、存在问题。

1、森林改善环境能力低下。

目前我县森林林木多为近十年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保存的中幼林,虽然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变,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但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能力还不能充分发挥,水土流失治理进度仍然缓慢,人居饮水严重不足。

不齐,未能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3、林业资源开发层次较低。

森林旅游业开发水平较低,正处在起步阶段,综合服务设施还不健全,难以吸纳外地游客来彬观光旅游。木制旅游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现有的均是一些小型加工企业,没有先进、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粗糙单一,难以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

三、几点建议。

1、狠抓森林抚育工作。

对于目前建成的中幼林积极开展抚育工作,应通过对森林合理抚育,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抗逆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进一步提高森林生产效能和生态服务功能,控固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狠抓依法治林工作。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制度,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树立执法,提升执法效果。全面监督重点区域的森林资源管理,加强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核查,准确把握森林资源信息动态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有效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引导、扶持产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是成立专门的柿子产业机构,采取招聘考试、竞争上岗的办法吸收一批有专业知识、有工作能力的大学生或抽调现有技术人员,组成彬县柿子办。选派专业人员出外学习有关柿子深加工的先进经验,为柿子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针对我县柿子园的经营现状,积极实行流转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地处山沟里的原属一家一户所有的柿子树及集体所有的柿子园承包给善于经营、有能力作务者,走集约化的路子,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组织。

在群众生产方便、热情较高的村,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果民,进行户间联合,组建专门经济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规模生产,进一步培育优势产品,寻找和开发市场,以经济组织形式应对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市场。

一、全县非公有制林业基本情况和基本经验。

***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是个平原农业县,辖13个乡。

镇,耕地面积84.2万亩。土层肥沃深厚,气候温暖湿润,境内河流众多,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林地构成主要是果桑园、林场、苗圃地和农田防护林,没有自然林和原始林。近年来,经过县委、县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努力,我县的林业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近两年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非公有制林业得到迅猛发展,个体造林人数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增大,造林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截止底,全县非公有制造林总面积达到8.89万亩,其中用材林2.11万亩,经济林2.7万亩,公益林面积3.6万亩,其他0.46万亩;全县造林大户100亩以下的12个,面积0.25万亩,其中用材林0.03万亩,经济林0.13万亩,公益林面积0.09万亩。非公有制林业占全县林业的98%,在我县林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投入方式主要是个体经营者自筹资金,共投资2717万元,就业人数32人。总结所取得的成绩,我县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经验是:

(一)全面落实林权制度改革,提高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非公有制林业不仅在我县林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大户承包方式有所增加,但主要还是各家各户平均到户的责任制形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为促进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形成全民都来发展林业的大好局面,我县按照“明晰所有权、搞活使用权、放开经营权”的思路,对全县宜林沟、路、渠、堤滩采取拍卖承包等形式落实产权,实行“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的政策,逐步建立起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林业特点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开发经营林业,实现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对承包后的林地颁发林权证,明确权属,同时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在简化转让承包手续、扶持信贷资金、减免部分税费等方面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并保持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把利益限度地让给承包者。目前,卜集乡、胡集镇、肖云镇、司马镇等乡镇100以上承包大户12个,共承包河堤、林地2500亩,收回承包费200多万元。林权改革的落实,充分调动了群众投资投劳、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了非公有制快速发展。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对我县的林业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发展思路和目标,明确了工作措施,制订下发了《-林业发展规划》、《林业生产意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以及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实行了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重点项目,乡镇领导包村队,乡镇干部、村级干部包路段、地块。层层落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都在自己的责任工程里挂牌立标,示范带动。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出本乡镇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工作措施,为全县林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一是各级领导带头宣传,切实转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观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乡镇领导逢会必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宣传林业,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新时期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大势所趋,是加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由林业部门组织每个乡镇扎制宣传彩车,组成宣传车队统一在全县进行巡回宣传。同时,利用过路横幅、墙体标语、印发宣传材料和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各乡镇采取召开动员会、乡村干部会、群众代表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植树造林是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

伐,大力发展民营林业,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在唐王村对外承包700亩农田发展速生丰产林,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发展林业的新路子。大力发展林业第二、三产业,以鸡黍镇的张寨、刘楼等村为重点,发展锯材加工46家,家具制造厂50家,竹材及制品销售点12个,年产1.35万立方米的纤维板生产厂2个,年产0.27万立方米的胶合板生产厂1个。注册资金达到了700余万元,解决就业人数达500余人,年上交利税13.2万元,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对林业的认识不足。

由于林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有些群众只看到眼前利益,对林业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缺乏发展林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规模小,投入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我县非公有制林业大多是个体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和分散化的经营方式,一般规模较小,投入少,加上当前贷款难,贷款期短,从而使一些造林户还未得到林业开发的回报时,就疲于还贷,生产持续投入难以为继,使林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与现代林业规模经营不相适应。

3、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

有些经营者采取自然放任的粗放经营方式,“靠天长树,自然成材”的作法较为普遍,树木生产缓慢,低产林比重大,有的形成了残次林,降低了林地的直接经济效益。

4、技术网络不健全,先进科技成果应用率低。

林业主管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健全技术网络,技术指导和服务滞后,一些林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得不到及时全面的推广和应用,使造林成效受到一定影响。

5、缺少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低。

境内缺少大型的木材加工、果品加工企业,缺乏林业发展的拉动力。

三、林业部门需要做的工作。

在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在引导、规划、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一是搞好规划设计。在林地落实产权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对承包的宜林地进行逐一丈量、确权发证,并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规模效益。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搞好树种引进工作。要根据社会对良种的需求,进行名、特、优、稀经济林树种和用材绿化树种的引进、繁育、示范和推广,做好金太阳杏、油桃、日本甜柿、丰水梨、雪枣、杨树107、108、、三倍体毛白杨等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增加我县优质树木品种,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科技服务。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实行果树保护地栽培,进行高密度定植优质早期丰产技术研究,逐步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林牧、林菜、林菌等多种形式间作,以短养长,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电视讲座、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指导,提高果农的管理水平。

四、今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为使非公有制林业部能够得以稳步健康发展,必须遵循。

1、突出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地位,营造发展氛围。

要广泛宣传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整个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非公有制林业在造林绿化、发展经济、促进改革、保持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使全社会形成共识,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2、落实林业政策,为非公有制林业拓展空间。

制定优惠政策是非公有制林业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认真落实林业政策是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推动林业产业化的动力源泉。要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利用竞标拍卖、承包、租赁、返租倒包等形式,公开转让林地使用权,并制定保护林农权益的相关优惠政策,使林地使用权和活立木可依法流转、继承,确保经营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效益,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十三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居民对城市中开放空间的需求也呈现出了新的问题。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提供一个愉快的和自然的环境,但同时改善城市地区的生活质量,并承诺基本的环境功能。经济效益也提供了可能增加吸引力的地方做生意,生活和工作。然而,尽管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在城市发展,居民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但是通过我们对天嘉公园以及同等级公园林园做出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中可以看出,居民的行为与城市开放空间存在的一些相互联系的现状问题,根据发放的问卷和与居民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位居民对城市的开放空间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意见。

一、调查的社会意义和目的。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大规模的盲目开发,建筑的密集化,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景观的日趋恶化,城市的可利用土地与空间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相对越来越少。如何合理保护与再生城市开放空间,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以长春市天嘉公园为例重点研究居民的行为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关系。

二、调查对象及现状。

2.1调查对象。

天嘉公园属于社区型公园,主要为附近天嘉水晶城以及附近居民所使用。

天嘉公园南起西安大路,北到新竹路,东起青浦路,西至青溪路,占地21.3万平方米,面积在长春各公园中名列第6位。

2.2调查现状在设计上,长春市天嘉公园设计独树一帜,利用现有的地貌,重新规划土地,把公园设计成地势起伏、高低错落的丘陵型公园。另外,公园建设的同时还配合串湖改造,公园内污水净化站投入使用后每日可处理2万吨生活污水。

天嘉公园不设栅栏,不收门票,是个开放式的公园。公园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各设一个大门,在西北和西南各设一个小门。公园内不设大型游乐设施,全部以景观建设为主,用料全部取自天然的木料、石料,贴近大自然。栽种杏树、云杉等十几种树木,还设置了木制休闲椅、凉亭等,并建设有一处健身场所。形成了以自然山水植物景观为主,集生态、游赏、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垂钓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性公园。是情侣约会的好去处。

天嘉公园污水处理厂。

天嘉公园景观。

三、调查分析。

3.1问卷调查分析(1)性别与年龄构成调查分析。

本次调研共调查了25个在公园活动的游人,饼状图中显示0-19岁的游人占总人数的8%,20-29岁游人占12%,30-39岁游人占12%,40-49岁游人占24%,50-59岁占4%,60-69岁游人占16%70岁以上游人占24%。

根据调查表可以看出0-19岁的游人相对较少,20-29岁的年轻人还是占一定比重的,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多,30-49岁的中年人几乎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50岁以上退休人口居多,50岁以上的游人占总调查人数的几乎一半,其中70岁以上的人数最多。

可见中老年人去公园比较多,因为中老年人退休人员很多,时间也相对比较充裕,所以我们应该在公园里多加一下中老年人活动的设施,为更多的中老年游人服务,另外也有一部分年轻人群体,所以在公园设计时也要考虑到年轻人的活动类型,适当打造一些适宜年轻人娱乐的项目。

从调查表可以看出男女人数差不多相等。见图(3.1-。

1、3.1-2)所示。

(图3.1-1)(图3.1-2)。

(2)每周去公园的频率分析根据性别与年龄构成分析我们得知来公园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的比重最多,这些年龄段的人多数是企事业单位人员或是退休的人,他们空闲时间较多,所以很多人每天都坚持去公园,每周2-3次的约占总人数的30%,每周3-5次的约占总人数的25%。每周去一次公园的人最少。见图(3.1-3)。

(图3.1-3)。

(3)季节与时间段分析。

从我们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每天16:30-20:00这个时间段游人最多,所以傍晚这个时间段是天嘉公园游人高峰期,其次是4:00-8:00早上这段时间人比较多,主要是晨练人群,8:00-16:30这个区间还是有一少部分人在公园里活动,到16:30-20:00到达高峰期,在20:00以后游人又逐渐少了下了。

从季节上看,由于长春气候的影响,春夏在公园活动的人数比秋冬要多近一半,在4:00-8:00和16:30-20:00这两个时间段上人数差异最明显,16:30-20:00这个时间仍是高峰期,二秋冬季节20:00以后几乎没有游人在此。见图(3.1-4)。

(图3.1-4)(4)职业调查分析。

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去公园的人群中,退休人员以及其他职业人员最多,其次是企事业人员和个体经营人员,学生较少,而且通常在晚上到公园活动,而教师最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退休人员以及其他自由职业者的时间较为充裕,去公园的几率比较大。见(图3.1-5)。

(图3.1-5)(5)对于什么样的公园更吸引游人的分析。

在我们方发放问卷、与游人交流得知,绝大部分有人都喜欢到景观好的公园去,其次人们对公园的人气和卫生也有一定的要求。公园是提供大众享受、休养、游憩之用,为保持都市居民之健康,增进身心之调节,提高国民教养,并自由自在的享受园中设施;兼有防火、避难及防止灾害之绿化地。根据游人为我们填写的调查问卷,我们得出的柱状图可以直观的看出上述分析。见图(3.1-6)。

图(3.1-6)。

(6)游人对于公园设施种类需求调查。

在我们调查与访问的人群中,游人们对公园绿化地面的要求最高,要求增加较大广场的人占总人数的12%,要去增加小型广场的人占15%,要去增加小亭子大的人占15%。要去增加座椅的人占15%这说明在公园的设计和改造中应该更多的设置绿化,在满足绿化率的基础上再增加广场小亭子等设施,而座椅和路灯属于公园的必要设施,据游人反映公园南面的路灯较少,座椅还是太少,需要增加。见图(3.1-7)。

图(3.1-7)。

3.2同级别公园对比分析(林园)。

林园位于长春市绿园区基隆南街,长春市天嘉公园540米,同属于社区型公园,主要为周围的居民服务。

在我们的调查与观察可以看出,现在的林园正处于修建的工程中,许多的设施比如:公共厕所,座椅、路灯等设施都很不完善,根据我们调查的常在林园锻炼的游人介绍,林园的公共厕所常处于关闭的状态,给游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林园由于施工的原因,路灯也很少,为了验证游人所说,我们将林园的调查安排在晚上,根据自己切身的调查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见图(3.2-1),在19:00左右,太阳下山之后林园几乎没有行人,而在同一时间距离较为近的天嘉公园正是人流聚集的时间。通过调查访问我们得知,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林园中路灯的缺少而造成的,很多游人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很多游人选择了距离相差不多,但是人流量相对较多,设施更为齐全的天嘉公园作为晚间锻炼的场所。

季节与时间段分析(林园)季节与时间段分析(天嘉)。

图(3.2-1)。

林园与天嘉公园虽然同属于社区型公园,但是却属于完全不同风格的公园。园林注重原生态是典型中国最古老的公园,整个公园绿树成荫,采用最原始的土路,很少有人工铺设的路面,打造出一种原生态的公园形式,更多吸引了5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到此处练剑,打太极,做一些舒缓身心的运动。而天嘉公园是典型的现代开放式公园,现代的铺装,大大小小的广场,尤其到了夜晚,在广场上有很多跳舞爱好者们自发形成了不同的群体。沿着公园的最外围有专供快步走人群设置的流线,宽敞的马路,足够多人并行。对于两个公园我们都做了关于什么样的公园更吸引游人这样一个调查,调查数据由图(3.2-2)可知,无论在哪个公园,更多的人更倾向于景观较好的空间作为他们放松,休憩的地点。

图(3.2-2)。

四、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1调查结果。

针对天嘉公园的调研与林园的对比,我们初步了解了社区性质的公园对于居民行为具有哪些影响。

首先,对于此类公园,由于它的服务半径较小,一般吸引来的多数人群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多数的游人都是按照就近的原则,到最为方便的公园休息娱乐。只有很少一部分距离此类公园较远的游人选择到此处游玩。

其次,对于同等级不同公园的不同人群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对于社区性质的公园,更多的人都希望它的景观能做的很好,他们更希望能拥有舒适且安静的休憩环境。

最后,通过对游人调查发现,对于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公园,存在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4.1-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首先是对公园卫生的要求,游人对此意见也最多,天嘉公园的水质问题需要有关部门来治理,我们拍摄到了向河中排放污水的照片,对于一个公园,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个水清景美的美好环境,还有游人反映公园垃圾多清理工作不完善,这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次对公园硬件设施提出的要求,有游人反映广场上的亭子不挡光,白天没有地方遮阴,树太少,草地秃,绿化不完善,广场小,活动空间不够,尤其是在游人高峰期时间。公共设施不完善。座椅少,公园南面路灯少,娱乐设施少,运动设施不完善。这些都应该适当增加和完善。

最后是公园的管理不够完善除卫生需要定时清理外,公园的设施也需要定时维护,保证游人的游玩需要。有游人反映有取水车到湖边取水,且时间不固定,对游人的活动造成了一定干扰,并且不能保证游人安全,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取水,尽量选择游人最少的时间段,把对有人活动的干扰降到最小。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十四

为了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促进全市教育事业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科学发展,4月8日至4月9日,市政协组织教育界部分委员和部分教育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在市政协主席宁文孝同志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市一中、五中、汉坝小学、市二小、三中、铝业学校、广武中学、**学校、连湖学校、光辉中心小学和蒋西小学等12所中小学,实地查看学校教育资源的结构和分布情况,听取了学校的情况介绍,召开小型座谈会11场。

4月9日下午,调研组又专题听取了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就全市学校布局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一、全市中小学布局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现状。

过“普九”复查,教育强市强镇创建工作,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和“两基”迎国检,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也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适应日益凸现,不断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结构和布局就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师资,高中短缺,农村中小学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小坝城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上学难、上好学”的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区“超规模、大班额”现象普遍。

16亩,原设计规模为18个班900名学生,现规模为32个教学班,在校生1900人,平均班额60人;市三小,占地25亩,办学规模为24个班1500多名学生,平均班额65人;汉坝小学占地18亩,办学规模为37个教学班,2184名学生,平均班额为59人。几所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远远超过了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发展,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包括饮水、上厕所等问题。

(2)城区以外部分学校生源不足,校舍闲置。

班1200名学生,11间教室闲置;蒋西小学、渔粮小学办学规模太小,全校各40名学生,最小班级9名学生。

(3)师资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

多少年来,学校没有补充新的师资,造成大部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据不完全统计,40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队伍的60%以上,平均年龄为42—45岁,已经超过教育儿童的最佳年龄段。同时,部分农村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学科不配套问题突出,小学英语、音乐和美术等学科专业教师缺额大,长期影响正常教学,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

题,家长学生考虑上学成本增长和安全问题,这些现实问题解决不当就会成为学校布局调整的阻力,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小坝城区需要新建几所学校,需要大量投资,落实资金的难度很大。

二、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建议。

1、充分认识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洪荒天子网游之一统天下莫问天光明猎人一剑惊仙重生之官道http://。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十五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工作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作出相关重要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作为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对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促使我们对当前农村教育现状作出认真的思考,努力研究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探索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尽快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调研坚持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

这次调研的内容是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是农村中小学的校舍、设施等基本情况;经费来源及支出情况;中小学教职工状况。调研采用点面结合、自下而上的方法,按办学条件选取有代表性的中学、***小学、**小学三处,先由被调查学校按照调研内容填好表、写出调研报告,再由乡教办进行复调,认真分析本乡教育现状,对本乡中小学教育作出客观公评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乡地处县城南部,是典型的农村山区乡镇,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经济欠发达,全乡现有中小学*处,其中初中*处,小学*处,在校生****人,其中中学****人,小学***人,教师***人,实现“两基”后,我们立足本乡实际,大力发展教育,,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1、校舍、设施等基本情况,(1)校舍情况。全乡现有校舍***间,学校布局调整后,大多数学校是**年校舍改造和**年两基验收是建设的,校舍状况良好,无危房存在,需修缮的有*间,其中办公室**间,上课教室***间,功能教室**间,其它用房***间,从校舍来看,除了**小学为联办小学由原来的*处合为1处,校舍不足需新建;**小学属薄弱学校需改扩建外,其他基本能维持现状,但功能教室明显不足,除了中学、***小学、**小学有部分功能教室外,其余学校空白,需新建校舍**间,配备功能教室**间,投资大约15万元。(2)设施及仪器配备情况。投入明显不足,教育设施比较落后,阻碍了我乡教育的发展。学生课桌凳由于来源不一(70%为学生自带、25%学校配备、5%联谊单位赞助),造成标准不统一,有的达不到卫生标准,有的比较破旧,难以再继续使用;操场及设施,**处学校只有***处操场面积达标,5处小学无必要的活动场地,体育设施、仪器更是缺额较大,中学、石家河小学有部分体育器材能保证正常教学之需,其余学校只有几件,甚至没有,仅此一项,全乡尚需资金近20万元。教学仪器方面,仪器件数偏少,且分布不均,中学、***小学、**小学、***小学达标学校仪器配备较全,占全乡仪器总数的85%,其他学校只有部分教具箱,专用仪器较少;全乡图书不足5万册,中学、***小学、***小学属市规范学校,图书达标,其余学校均不达标,缺额1万6千册,所需资金10万元。全乡校舍、设施配备达到标准尚需投资75万元。

2、经费来源及支出情况。办公经费不足是农村中小学校的最大困难,经费来源单一,学校资金唯一来源就是杂费,****年---****年全乡共收取杂费379124元,实行“一费制”后收入更少,其他如上级拨付公用经费、办学单位投入、社会捐助、勤工俭学均为零。从支出情况看,出现了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现象,全乡用于年房屋修缮、日常支出合计*****元,超支近1万元,学生少的学校连日常开支都保证不了,只好勒紧腰带过日子,该买的买不起,该办的事办不了,由于资金短缺致使正常的教学用具短缺,教学条件改善不了,学校发展停滞不前,也导致教师培训常常延迟或者干脆不去,教师整体水平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不理想,办学条件和经费短缺,最终导致学校升学率低,成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原因之一。

3、教职工状况。全乡有中小学教师***人,其中,近几年来尽管乡教办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从全乡情况看,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结构欠合理的现状,(1)年龄结构:近几年来,由于党委政府压缩经费开支,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越来越少,加之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山区工作,纷纷留城或跳槽,致使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老、中、青比例失调,特别是小学中老年教师更多,从全乡看35岁以下教师67人,36---40岁28人,41---45岁40人,46---50岁65人,51岁以上教师21人,40---50岁年龄段教师占了近一半,教师高龄化致使观念难以更新,接受慢新事物,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育质量不好提高。(2)学历结构:全乡本科学历教师20人,占教师总数的9%,大专118人,占52%,中专或高中87人,占39%,从学历结构看,基本达到上级标准,但70%的教师是通过函授、“三沟通”取得相应学历,真正大中专毕业生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整体水平。(3)职称结构:全乡副高教师7人,中级(中一、小高)72人,助级112人,未定级31人。(4)能力结构:乡教办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千方百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动态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了培、管、树、推的管理方法,管训结合,以训代管,广泛开展了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学科基本功训练,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函授学习,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近5年来全乡参加县以上培训500人次,培训面达97%;到县外参观学习300人次;在镇外县内参加教研活动的人数400人次,教学成果比较显著,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在县级以上发表、交流论文200人次,县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110人次,其中国家级公开课5人次,省级2人次,市级3人次。

造成教师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1、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认识水平,职业观念是主要的主观因素之一,在调研中发现,有些教师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敬业精神不强,教学手段老一套,平时又不注重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严重;2、经费短缺,使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教师参加必要的业务培训学习;3、拖欠教师工资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4、个别领导干部不重视,扼杀了教师的学习机会;5、信息相对闭塞,资源共享获取率低,许多学校缺乏相应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信息教育和远程教育与城市学校有天壤之别。

分析现状是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许多农村乡镇一样,我乡教育的现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沉重的。突出表现在:办学条件差,教育投入少,设施不齐全;教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且来源单一,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减少,“一费制”的实施,经费的唯一来源-----杂费也越来越少,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素质不高;城乡教育差别较大,造成了农村教育整体水平的滑坡。从我乡实际来看,全乡9处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有中学、***小学,其次是春蕾小学;能够维持现状的有**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其他学校校舍相对较差,生源少,投入少,师资弱。

几点建议:农村教育整体水平的下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严肃的话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又对我们新的明确的要求,把农村教育问题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办好农村教育,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1、要制定得力措施重点推进农村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2、建立“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综合改革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经济实力,为教育发展提高物质基础;积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农村教育,为经济振兴提供人才保证。3、要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搞好政策倾斜。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杂费收入保证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上级要按标准拨付公用经费,要坚决制止乱收费现象,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按时足额发放,否则,发展农村教育就是一句空话。4、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党中央已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本科化、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和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适应这种形势,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培训工作任务更艰巨,要切实转变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的现状,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差别大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压力感、危机感。5、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高学校品位,加大农村中小学校的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发展空间,积极创造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总之,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有利于缩小社会差别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把农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十六

目录。

引言1。

1广东同家科技孵化有限公司简介2。

2同家科技线上客户服务分析2。

2.1线上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与意义3。

2.1.1线上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3。

2.1.2线上客户服务的意义3。

3同家科技发展现状4。

3.1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5。

3.1.1现当代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5。

3.1.2电子商务企业从业人员现状5。

3.1.3电子企业行业分布情况5。

3.2.1同家科技面临的优势5。

3.2.2同家科技面临的劣势6。

3.2.3同家科技面临的机会7。

3.2.4同家科技面临的威胁7。

4同家科技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8。

4.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8。

4.1.1取缺乏服务意识,不注重服务细节8。

4.1.2人才匮乏,流动幅度大8。

4.1.3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8。

4.1.4还没形成科学的电子商务观8。

4.2相应的对策9。

4.2.1客户满意度提升10。

4.2.2改进问题,保留电商人才10。

4.2.3完善健全的相对应法规10。

4.2.4形成科学的电子商务观10。

5调研。

总结。

11。

参考文献12。

引言。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网上购物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费能力强的佛山人,在发展电子商贸的同时,也为佛山的生产企业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佛山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工业重镇,发展电子商贸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现代企业纷纷启动电子商务产业,融入电子商务产业,开创了新的发展前景,并跟进了时代的发展。

电子商务:禅南顺拥有将近90%的股份。从南海、顺德两个区域来判断,顺德区的电子商贸发展较为迅速,去年全年完成了2009亿元左右的交易,比上年同期增长25.48%;南海区的电子交易总额为1883亿元,增长26.38%;禅城区(禅城区)的成交价为1744亿元,比上年增加19.29%;三水区的电商市场(电商)有2448亿元,比上年增加21.78%;禅城等区,以21.78%的增速,吸纳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它们在佛山地区的发展中占据了89%的市场份额,是“领头羊”。

通过对同家公司目前所面对的各种压力进行细致的剖析,寻找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发展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根据整个行业的特征,对同家科技进行全面的总结,不断的改进,制定计划,争取最快的利润。

1.调研目的:了解和分析电子商务现状,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方法。

2.调研内容:本人在实习期间对同家科技日常运营进行了全面调查和了解。

3.调研对象:广东顺德同家科技孵化产业有限公司。

4.调研方法:资料收集、文献调研法。

5.调研时间: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

1广东顺德同家科技孵化产业有限公司简介。

广东顺德同家科技产业孵化有限公司,2018年03月06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工业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科技成果孵化服务;电器产品、电子数码产品、体育用品、教育装备、户外用品、家居日用品、美容护理用品、母婴用品(不含食品)、口腔护理用品、农产品、环保产品的销售及以上产品的技术开发、咨询、转让;经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商品信息与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市场营销品牌策划推广服务;创新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会议及展览展示活动;企业品牌管理及咨询服务;商业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电子商务运营策划及推广;除以上项目外的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除外。

刚成立初期主要是在阿里和抖音平台去维护客户需求,满足客户要求,最后达成成交,由于同家科技服务质量比较高,客户的需求量和成交数逐渐上涨。

与多个供货商一起,获取供货和渠道,进行线上营销。同时同家的“萌鲤美目仪”产品是有着自家工厂、源头直供、售后有保障。这也是同家最火的产品,至今年依旧火爆。往后会发展其他平台去推广,这款“萌鲤美目仪”在2019年首届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年会暨中国急诊技术大会推广,备受好评,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与品牌方联合开发,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得由国家卫健委牵头成立的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及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疗分会“战略合作伙伴”称号。

同家公司在2022年三月进行了一轮调查,协商后又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在拼多多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平台,这对于同家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此项赛道中,我们将会继续探索与发展。

2同家科技线上客户服务分析。

2.1线上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与意义。

2.1.1线上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

无形性。与实物商品相比,服务基本上是看不见的、抽象的。

2、区别性。差别是指不同于实物商品的品质,不同于实物商品,差别很大。

3、无法分割性。这种特性是指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都是同步进行的。顾客必须参与到产品制造中,才能真正地使用。

4、可贮存性。因为服务是无形的、无法分开的,因此,无法像实物商品那样储存,以便在未来出售。

提升顾客的感知能力,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提升顾客的主动追求,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使得服务效益提高。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为了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顾客是上帝”已成为企业营销行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小批量、多品种将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在网上销售的情况下,用户的访问量越高,消费者的购买也就越多。

2.1.2线上客户服务的意义。

打造一个店铺的外观。而网上购物,消费者会看见一幅又一幅的照片。因为他们对店铺的能力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常常会有一种疏远和猜忌。这时,通过网上客户的咨询,可以使商家的客户从客户的角度,有效地感知到他们的服务和态度,从而让他们放松戒备,从而建立起他们的品牌。

提高交易率,顾客不必怀疑自己的产品,他们只要确定一件物品和实物一样,就可以通过网上的服务来解决顾客的许多疑虑,从而促成买卖。

客户回头率,是指顾客在做一笔生意后,在顾客想要再买一件东西的情况下,他们会更愿意去找自己认识的人,这样可以增加顾客下次再来的机会。

顾客和行销一向是一脉相承的,把顾客服务的终极目的放在为整个公司的运作上,这样才能使服务工作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而非在市场中徘徊。

顾客的服务不但可以为顾客在售后的购物行为中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会让顾客在销售期间买东西,以保证整个购物流程的顺畅。所以,顾客的服务就显得尤为关键。

在有互联网的今天,我们的服务变得越来越普遍,更应该充分发挥顾客的闲暇时光,为顾客的服务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从移动商务的崛起到了线上与线下的全面整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发生了许多的质变和数量的改变。在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各种优惠措施下,网络购物已经成了我国网络产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大网络企业纷纷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服务和品质变得更加突出,甚至已经成为了发展的王者。在电商行业中,质量与服务的竞争关系到其经营的成功与失败。在更深层的层面上,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是电子商务的一项重要的竞争优势。而在这当中,电商的品牌质量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一个重视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服务的公司,必将赢得客户的认同与满意度,并将客户变成忠实客户和长期客户。

3同家科技发展现状。

3.1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3.1.1现当今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电商产业的不断壮大,其迅速发展也大大激发了企业界和个体在网上开展业务和就业的热情,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动机,其人数也在不断增长。截止2017年,佛山市电子商贸交易额已达63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35%;据统计,截至去年年末,佛山市有116,000多名员工,较去年同期增加19.6%,而通过网络贸易的间接带动的就业人口达到了三十万。

电子商贸的交易量和增长速度呈逐年递增趋势,是新兴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些增长的数据更是值得去了解到当今2022年的电商行业发展现状的数据达到什么新高度。同家公司创立于2018年,至2022年公司发展的状况到何地步,当中肯定会存在问题,既然有问题既要去解决。

3.1.2电子商务企业从业人员情况。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不仅网店运营、在线客服、艺术设计等岗位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相关行业如网络技术、仓储物流、网络模特、软件开发等岗位人才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随着佛山的发展,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资本市场更加重视并大力扶持电子商务,促进了广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在网上开展新的创业活动。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多。员工数量逐年增加。

同家科技在阿里的平台个组员的分工还是比较有明确性的。在抖音的平台仍在不断提升和摸索,需要跟上阿里脚步,同时我觉得体系仍然是不太完整化。需要进一步去规划,去完善在工作中的分工和未来的走向。

3.1.3电商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根据我们调查的1100多家电商企业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佛山电商交易市场的行业分布主要是:家电业13.5%,家电制造业10.3%,纺织服装业10.1%,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业9.4%,电子信息业9.2%,电子信息业9.2%,陶瓷卫生及其他建材行业占8.7%,机械设备行业占7.5%,塑料制造业占6.7%。

对此,据报告指出,在电务行业分布中,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纺织服装等大众化、需求较大的行业聚集的电商网站较多,应用的行业所占比重较大,此外,由于这些行业的消费者群体广泛,更多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直接进入,其次是电子信息等适合电子商务的行业。

3.2.1同家科技面临的优势。

1、公司具有较强的基础设施,并与多个企业品牌建立了合作的关系。

2、公司于今年3月份加入了拼多多平台,增加了一条新的轨道,方便了客户喜欢在拼多多下单的心理,该平台内部管理正在不断加强培训。

3、公司拥有一批具有现代电商认知和有一定的电商网店运营的知识的专业人事,为今后更多的团队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有良好的互动性:企业可以在因特网上进行交流、协商、签订合约,并将意见反馈至公司或商家的网址,而公司或商户则要根据顾客的意见,对商品种类、服务品质进行调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3.2.2同家科技面临的劣势。

1、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欠缺了点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2、搜索功能不完善,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在大量的网页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且以低价进行采购。这很大程度上与技术无关,更多的是网络商人想要维护其产品的隐私。所以,在网购的时候,他们必须一家又一家地搜索,直至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3、交易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仍然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在处理开放网络上的交易时,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已成为电子商务普及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调查公司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进行过在线调查,当被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在线购物时,绝大多数的人的问题是担心遭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用卡信息丢失。因此,一些人或企业不愿意使用电子商务,因为他们担心安全。安全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

4、实际上,网络交易中的安全问题同样涉及到人们的信用问题。要真正理解商业,就必须要有双方的通力合作和付出。未来的电子商业要求广大网民共同努力。

5、电子商务的管理还不够规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经营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经营模式日趋规范化。管理思想要涵盖企业管理、技术管理、服务管理等各个层面。所以,无法在上述领域中同时达到更加满意的规范化水平。另外,在电子商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环境。前台的网上交易平台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是网上交易的窗口。企业的后台运行与经营系统是企业成功开展网上交易所必需的,它直接影响着企业所担负的各项工作是否能够成功地达成。一个完整的后端体系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整体能力,其最终将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运营的效率和最后的利润。

3.2.3同家科技面临的机会。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目前市面上的交易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而它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购物。只要网络还在,人们的消费就会持续下去。

2、在社会中的机会,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国家要富强,不能落后于世界的步伐,那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的年代,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脑在互联网上消费。

3、在政治发展中的机会,从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财税信息化,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2.4同家科技面临的威胁。

1、信誉。

每个人都在问如何解决声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还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并创建了一些政府行业,如商业icp备案、在线交易担保中心、可信网站查询等。

2、物流。

随着我国的网络经济逐步走向完善,物流行业迅速发展。可以细数一下中国最近几年出现的几家大型的物流企业。有些大企业也开始进行自身的物流业,比如京东京东、当当的当当快递等等,其实,从我国推行“互联网”这个理念的时候,就能看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将“电视+网络”与“互联网”融合,但两者并不能完全替代。要成为具有竞争性的新行业。

3、安全,促进电子商务的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必须是安全的。当没有任何密码手段或密码不够强大时,黑客可以通过网络、公共电话网、搭线、在电池波的波段中设置拦截设备来拦截,从而获得秘密情报。同时,对数据流、方向、通信频率、通信长度等进行数据的综合处理,还可以推断出所需的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和企业机密。没有安全可靠的环境,电子商务就无法发展。

4同家科技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4.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4.1.1取缺乏服务意识,不注重服务细节。

同一家科技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组织结构不合适,对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网上服务中,服务意识缺失,产品中的问题实际上没有给客户一个好的回复。

4.1.2人才匮乏,流动幅度大。

最近这几月来,从面试到正式入职的概率太低,面试结束后,很少有人能真正留下来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归根结底,行业竞争仍然是人才竞争。

4.1.3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牵扯到参与的各方,也包括工商、海关、保险、税务、银行等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在规章方面,为防止无谓的烦恼,必须更加清楚地遵循规章。

4.1.4还没形成科学的电子商务观。

主要体现在公司没有真正认识到b2b电子商务的意义,对电子商务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或者理解过于简单。这导致缺乏企业电子商务的规划。一个公司更是需要长期的规划才能经营下去。

4.2相应的对策。

4.2.1客户满意度提升。

1、当你还是一个什么都做不了的新手时,你可以用微笑和温柔的声音打动别人。

2、客服他们在网上接待的客户的时候就得保持着十分的热情。

3、无论客户问什么问题,你都需要非常谦虚。尤其是措辞要恰当,不要强硬,因为顾客只能从措辞中感受到你的态度。这与作为朋友与客户交谈是一样的。

4、聊天时,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别低的位置,因为你是一个客户服务。与顾客建立平等的态度,然后表现出你的自信。只有这样,客户才会觉得你的建议和介绍是在你考虑之后才推荐给他的。这样,你就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4.2.2改进问题,保留电商人才。

2、建议与部分电商配套机构合作,寻求人才输送的人才招聘模式。

3、可以使用激励政策,目前,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采用基本工资加佣金的模式。对于有利可图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多少百分比的利润作为奖励。

4.2.3完善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

在电子支付安全,隐私保护,电子签名,商业合同认证,纠纷调解,网上防伪等方面,均能提供相应的游戏规则及系统参照座标。为此,亟待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税务制度。

4.2.4形成科学的电子商务观。

电子商务是以资讯网路技术为基础,以货物交易为核心的商业行为;还可以被解读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附加值网中进行电子商务的业务和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在网上开展的一切业务都是以它为基础的。

调研总结。

在佛山经济发展进入“消费升级”的新时期后,全市的网上交易市场持续催生了新的消费需要,掀起了一波新的投资热,为新的劳动力增加提供了新的途径。b2b模式将加速传统的制造业快速发展,而其在行业内的应用则更加突出。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网络交易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特别是在佛山这样一个传统的大工业大城市,面临着资源成本高,进出口贸易增速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的关键时刻,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创新,将网上贸易应用于实体经济,不仅可以激发广大的市场主体的热情,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推动佛山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电子商务在农村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市场的广泛应用,使得众多的传统企业都加入到了网络营销的行列之中,使得企业的网络营销人员数量快速增加。另外,伴随着网络商业的快速发展,新的行业也在不断地出现。如网络模特,店铺装修,淘宝文案,电商主播,买手,试探等。这种新的职业越来越多地与常规的工作方式相结合。调查显示,现在女性中最受欢迎的工作就是网络商业。

参考文献。

[1]王媛媛.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5):16-17.[2]贺宏宇,赵翰臣,金鑫泽,梁芸僮.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6):200-202.[3]陈湘青,郑佩琼.对佛山电商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商论,2015(06)::10.13395/.1009-0061.2015.06.004.[4]陈湘青.佛山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4(13):90-92.[5]陈湘青.促进佛山电子商务发展之宏观策略[j].电子商务,2015(03):16-17+:10.14011/.2015.03.009.[6]余萍,江佩怡.广东省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8(04):8-10.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十七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区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社区服务受到空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是一种非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在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xx年2月24日。

(二)调查地点:洛阳市涧西区一些小区。

(三)调查对象:小区里的群众。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网络文献调研。

(五)调查内容: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自己亲自到涧西区部分社区并对社区居委会的成员进行调查,发送问卷和询问其基层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我市社区在不断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调查城市社区现状和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精力不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目前社区承载量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地方政府及其只能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面和落实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等重要职能的发挥。而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的义务劳动挤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2、社区服务功能缺位,社会管理工作不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赖度越来越高。就我区的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社区服务规模、内容、档次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市场化”,将社区服务看做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区存在着“衣食住行无力管,升级达标使劲抓”的缺位、越位现象。

3、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虽然已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调查的所有社区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9%。素质结构不够合理,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相当比例;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社会工作知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仍然偏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加盟。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1、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2、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的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

3、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现实中在政府与居委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但是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政府对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等重要事务到居委会日常琐碎的宽广范围。

4、工作超标超限,浮于表面。各级政府部门的检查接连不断,一些社区居委会天天忙于迎来送往,介绍经验。而各政府部门有时把工作进社区当作工作创新、上台阶的突破口,对社区居委会自身的承受能力估计过高,使社区居委会超标准超负荷工作。

5、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现在社区居委会简单重复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区居委会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填写报表、资料汇总等简单事务性工作,工作量虽然大效率却很低。有的居委会配备了多台电脑,但是会操作使用的只有2-3人,造成了办公资源的浪费,致使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的窘境。

6、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四、建议和意见。

(一)社区治理社会化。

社区治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自治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它体现了社区成员的意识,反映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并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五是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二)社区治理专业化。

社区治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理,包括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广的行业覆盖面。许多的业务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专业化治理将是社区治理的一大趋势。目前,许多街道正在探索社区治理专业化。如社区的“便民服务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碰到一些服务项目解决不了,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达不到专业化,给办公自动化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相应采取了一些政策,组织20多名社区干部参加大学学习,提高其文化程度,对社区干部进行了计算机培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等等。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社区治理法制化。

社区治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关系,要搞好社区治理,必须依法律为准绳,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严格依法治理,才能体现社区治理的权威性,保持社区工作的协调性,这是社区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持以社区内部入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治理制度,为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干部的职责,社区与物业,物业与业主,社区与居民的一些制度规范不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缺乏法律依据,造成一些工作的扯皮、推诿,这些都是今后社区需要解决的。

(四)加强协调性。

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必须具备“利民”“便民”“乐民”等多项功能和与此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体系,保证社区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功能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社区组织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查学习,使我对社区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同时也熟悉到社区在社区稳定、环境改造、为民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五、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快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城市社区自治程度的提高,社区工作对各行业、各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社区自治管理和社区实际工作需要,社区的人才结构应该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组织能力,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为群众提高更满意、更优质的服务。

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建设一个基于中国优秀传统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理立德的现代文明社会,成为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从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加强对社区的管理,而且还要确定社区管理的目标定位并使之成为现实,使社区变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社区。因此,应在实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宗旨,不断强化社区的组织、协调、凝聚职能,将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有序、服务功能配套、治安状况良好、社区环境优美、居民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十八

西沿小学地处徐州市西南角西沿村的东北角,西沿村的南面和西面与安徽省萧县接壤,向南向西各有一条弯曲泥泞的小路与外界相通,向东是高低起伏的小山丘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延续到铜山新区,向西北只有一条宽约5米的水泥路与徐州市区相连,这条路是这里人们出行的重要通道,地处偏僻,交通十分闭塞。

由于这里地处偏僻、流通不便,对周围的村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这里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其他村较低,从出行交通工具方面自行车是这里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电车、摩托车还很少,也可见一斑。通往徐州市的公交车只有马庄矿31路一道,近年来西沿村到徐州市的私人小巴车由于经济收入状况不佳也是开开停停,到现在也完全停了下来。

西沿小学现学生来源有西沿村、马场村、姜楼村、东沿村、马庄矿等处,由于马庄矿的存在,也吸引了周围村镇及安徽等地的一些拾荒者,这些拾荒者的子女也在这里就读,学生人数较多,情况较复杂,学校工作量较大。

由于经济状况的制约,村对校也无资金投入,学校办学条件较落后,教师办公桌还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桌椅,桌面坑坑洼洼,椅子坐上去吱吱呀呀作响,教室、办公室地面凹凸不平,屋顶还不时有水泥、石灰等粉饰物脱落,有时稍不小心就会砸到或落个满身灰尘。

种种原因,老师们也很不情愿到西沿来工作,有条件的也纷纷从西沿校调出,师资缺失较严重,我校只有专职英语教师1人,2个英语教师要担任4个年级的英语课,还要担任班主任,可想工作任务之繁重。西沿小学教师配置少,年龄偏大,男女教师搭配不均,音、体、美艺体科教师缺失较多,专任教师的职称、学历搭配也不均衡。在此种情况下,西沿小学现任领导、教师克服重重困难,本着再苦再累也不能苦孩子,依然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可以说现任西沿小学的全体教师、领导是最辛苦、工作最认真、最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的教师群体之一。

经全校教师集体研讨,评议,特提出如下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能尽快解决一下西沿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全体师生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愉快的工作,快乐的学习。

2、合理搭配专任教师的配置。

3、县政府都能对本县地处偏僻,经济落后的乡镇教师绩效工资给以偏重倾斜,我们的领导是否也能对西沿小学工作的教师给以政策上的倾斜。

学校现状调研报告范文汇总篇十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19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19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据2019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19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19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19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19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19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9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