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模板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1:00:38 页码:7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模板11篇)
2023-11-24 11:00:38    小编:ZTFB

艺术是一种灵魂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感受到美的力量。写作需要锻炼,只有不断练习才能进步。想了解总结的写作规范和技巧,不妨先看看下面的一些范文示例。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一

很长时间,我一直在外地漂泊,在北方就呆过两年,接触过很多给我提供过帮助的人,但我习惯用北方人的称呼:“大哥“、“大姐”、“兄弟“,而很少称呼“师傅”的,原因在于,“师傅“的份量太重。

这种重量,一直积淀在我的心里,以至于风轻云淡的清晨或月朗星稀的夜晚,我常常想起他们,那些曾经相处过、比我年长,手把手教我如何生活、如何工作的师傅。

让我把时光倒回到31年前。那时我青春年少,激情飞扬,带着刚走出校门的喜悦和梦想,想象着宜昌的安静和三峡的灿烂,带着憧憬、希望、躁动和不安,一头扎进群山环抱的三斗坪航道站。那是一个没有电脑、电视,缺少书籍的年代,生活的枯躁和无味,完全可以想象。

就在这个时侯,一条船上的几个男人,闯进了我的生活,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位名叫望运全的航标员。

航标艇7个人轮流做饭,我刚从学校上船,啥都不会。望师傅每天早晨6点提前起床,帮我生煤炉,下面条。中午教我切菜、做饭。像自己的兄长,呵护着我成长的每一步。航道站每天晚上,都要开作业会,总结当天的工作,布置第二天生产,师傅是兼职安全员,可他比谁都认真。没正确穿好救生衣,用车不当,查航不及时,靠离码头擦碰,更换电池不符合要求,标志不够清洁等等,他都要说,都要管,极其认真,经常为一件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事后,我悄悄的问师傅:干吗那么认真?他却说:我是安全员,不是官,但是我要管,否则,我就不干!

于是,我从师傅那里,明白做事的道理:要干,就要认真,就要干好,哪怕是对待每一件小事。

后来,由于季节变化,我在一马路修船的时侯,感冒高烧39℃,烧得昏天黑地,那个时侯,特別想家。师傅帮我熬生姜水,下面条,然后一步一步的、艰难的把我背到当时十三码头的长航医院门诊部,师傅当年已有40岁左右的年纪,两鬓泛白,已经不再年轻。步伐蹒跚的背影,至今仍然定格在我的心里。若干年后,每当我散步走到十三码头,我仍然能想象出当年师傅背我的`情景,仍然能感觉到师傅肩上的体温和热量。

于是,我又从师傳那里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善待朋友,善待同事,尤其是要善待年轻人。你自身的一个细微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善举,都会在他们年轻的心里,种下幸福的种子。

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长了,我和师傅无话不谈,更多的时侯,师傅把我当着兄弟、当着亲人,一起移岸标、扯杂草、捆锚石、量水深、刷油漆,一起逛街买菜,一起理发看电影,生活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单调,快乐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在我刚刚开始习惯了航标员生活的时侯,上级抽调一批学生到安庆二处学习疏浚工程,为正在建造的抓扬8号、9号,准备建造的吸扬8号、9号,培养后备船干。我带着不舍与遗憾,离开了三斗坪,离开了我的师傅。

后来,我在三峡大坝截流之前,出差到了三斗坪,在师傅家住了一夜,一起喝酒,一起回首往事,一起想象着未来的生活,一直聊至东方破晓。再后来,三峡坝区很多人移民去了外地,我就再也没有了师傅的消息。

随着如水的岁月,漫漫的带走我年青的光阴,但永远带不走我对师傅的眷恋。一个人一旦真诚的、力所能及的给予身边的年轻人,一句安慰,一段搀扶,一句激励,或许会温暖他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种温暖,就像冬日的阳光,无私,欢快,舒服,温柔而又和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为何不做那一抹阳光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二

下山要下得漂亮,你不肯下来,结果可能摔下来。

20xx年,邓亚萍应邀造访阿里巴巴,会见了马云。一位是叱咤风云的世界冠军,一位是誉满全球的商界名流,两人都对对方的成功经历产生浓厚兴趣。邓亚萍关心的是互联网,而马云感兴趣的是乒乓球。

马云是一个乒乓球迷,他问了邓亚萍一个很专业的'问题:打乒乓球时,如果没看清对方发球是哪种旋转时怎么办?邓亚萍说:高手过招,都有这方面的绝活,比如,有时看球的走向,就能判断球旋转的方向;有时通过看球的商标的运动方向,也能判断旋转方向。马云说:问题是,我不是高手,如果这两种方法都掌握不了,那该怎么办?邓亚萍想了想:如果看不清,那就只有用重板,以速度克制旋转。我最初的打法就是这样,后来它也形成了我的球路风格。

速度克制旋转,这是马云与邓亚萍短时间交流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第二天,马云就将它用到企业管理上了。那一次高层例会上,马云特意引用邓亚萍的观点:人经常会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知如何决断,其实这时候,信念最重要;让信念强大,让它成为重板,事情就会按重板的方向前进,这与佛学中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道理是相通的。

在阿里巴巴后来的发展进程中,马云不断拍出他的重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淘宝一分为三,开始接入地气,完成市场的逆袭;2012年,又将旗下六大子公司调整为七大事业群,同时,全集团22名中高层管理干部首推轮岗制,而他自己,则选择了急流勇退,并于作了辞职演讲。马云是这样解释的:我最好的黄金时间都已经过去,等于爬到山顶上往下走了,下山要下得漂亮,你不肯下来,结果可能摔下来。对于阿里巴巴,马云的见解更是独到:如果你真爱这个儿子,就让他独立。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如是评价:,中国4800家电商,只有马云赚钱。这一年,阿里巴巴在网上的交易额突破一万亿大关,马云由此被扣以万亿侯的称号。

即使是退居二线,马云也并没有闲着。有三件事情,他一直在做。一是战略决策方面,战略由董事长定,决策过程中有困难找董事长;二是专注企业文化方面的探讨,他说他有这个兴趣;三是人才培养,在他看来,这既是自己与阿里巴巴难含的情缘,也是人生后半程的重板。

永远知道重板在哪里,这是人生智慧所在。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三

散文,在我的心目中,惟有一个“美”字!我读过的散文作家寥寥可数,但他们风格又各自迥异。

飘逸如周作人,平淡如俞平伯;淡雅如董桥,激越如余杰,如此等等。

但不管是飘逸、淡雅,还是平淡、激越,我都认为是“美”的外在表现。

一,《蒙田随笔》。

蒙田的时代距我们已逾400多年。

但历史并不代表陈旧,蒙田的随笔以其厚实的积淀历久弥“美”,令我们后辈学人享用不尽。

尽管蒙田在随笔中一再强调“理性”,但我却觉得,蒙田是个“感性”的人。

从他的随笔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把他的思想提升到更高的理论高度。

他的文字在清雅中不失激烈的叙述笔调中,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让我们在事例中体味生活的道理,感喟人性的闪光。

在他的文字中,事例像水稻一样密植,让你在不经意间,已经尝到里知性的味道。

你不会感到他在说教、在数老皇历。

从他说引述的事例中,你会觉得世界何其丰富多彩!只要透过这些事例,你就会跟着作者“尝试判断”“深入自己的内心”,近而“平和执中”地“把自己摆出来”,作个“满意的自我判断”!

译者黄建华在序言中曾总结道,蒙田的随笔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作者所感觉的自己。

二,他所体会的众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

三,他所理解的当时的现实世界。

其实,抛开第三类不谈,就我所读,我觉得蒙田随笔之所以传之久远,是因为他的文字更多的关注的是人性中更持久的品行和生活中更平常的经历。

如他“谈恐怖”、“谈悲哀”、“谈闲散”,这些所谈之事不正是人性中持久不变的品性吗?再如他“谈教育”、“谈婚姻”、“谈酗酒”,这些不正是我们千年生活一再争论和谈及的话题吗?而他所谈之事正好是译者黄建华所归结的前两类文字。

“死”怕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之一,正如爱情。

在蒙田的随笔中,“死”是个不避讳的字眼。

整本《蒙田随笔》,题目中出现“死”字的标题非常之多,譬如“哲学即学死”、“我们的感情延续到死后”、“面对死亡”、“谈死亡”“学会死”,在他的文字海洋中,“死尸”更是随处可见。

而作者一再谈及“死亡”,其意如何呢?我觉得可以用一篇文章的题目来回答:学会死!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拥抱了有限,我们有两样东西无从选择:生和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一出生时,就马不停蹄地构筑自己的死。

但是死并不可怕,如果人们一味地想着死亡,那么我们就会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连“生”都是痛苦的。

正如蒙田所说,丧生并不是坏事,谁领悟了这点在生活中就没有任何痛苦可言。

蒙田在“我的书”一文中如是说,我写此书的目的只为少数人,而不图流传久远。

有人认为,这是蒙田的“矫情”。

我并不以为然。

任何崇高的行为,如果附带上功利的目的,我想,它必不长久。

正如有的人想与历史同在而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一样,这种行为是可笑的。

只有“自然”才能永恒;只有“心如止水”,才必长久。

二,《瓦尔登湖》。

梭罗的《瓦尔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进行经济实验的始末,留给读者无尽的想像和羡慕。

张爱玲曾经在介绍梭罗的生平与作品时说,梭罗所以在瓦尔登湖进行经济实验,是要证明一项理论:人可以活地更简单,更从容,不必为着追求物质文明的发达,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

作者在《瓦尔登湖》中,以瓦尔登湖为中心,辐射到周围众多地方,描写了他“以兽为邻”,在“豆田”耕种,与“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诸多生活细节,最后作者又以“春”结尾,为我们开启了崭新生活的篇章。

梭罗的目的达到了,他在“结束语”一篇中,这样说到:“我很高兴认识了我的方位……”。

梭罗的散文清新淡雅,像春天吹过的清风,拂绿了我们干渴的心田。

梭罗生活的地方是瓦尔登湖及其周遭地区,但他细腻精致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他谈“瓦尔登湖周围的鸟”,谈“更高的规律”——他认为,从一个特殊的意义上说,他们(渔夫、猎人还有其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从个人的农事劳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类法则,令我们视野开阔,高屋建瓴。

在《瓦尔登湖》中,许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让人陶醉。

他在描写“湖”时这样写到:“湖是一道风景中最美丽、最富表情的姿容。

它是大地的眼中。

湖边长在水中的树木犹如纤细的睫毛,是湖岸的饰边。

而四周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悬崖是他垂悬的眉毛。”如此富有诗意和浪漫的描述,令我们读者也情不自禁地喜爱上了瓦尔登湖。

在整部《瓦尔登湖》中,自然——一直是他写作的背景,以大地为席,以苍穹为盖,梭罗在广阔的天地中像农夫一样耕种、收获,他很高兴,他说:古老的诗歌和神话至少表明,农事是一门神圣的艺术。

把滋养和抚育我们的农事当做一门艺术来雕琢,对梭罗来说,这岂不是正中其下怀吗?在从事农耕的过程中,梭罗仍不忘“阅读”。

即使在19世纪梭罗也感慨道:他们深信一本《圣经》的智慧就足够了,余生便在简易读物里荒废天赋、单调地生活。

在商品大潮的汹涌翻滚下,现代人的心灵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

物质的丰裕,精神的赤贫。

我们的胃囊一再填充,而精神的领地却时时荒芜着。

读读梭罗吧。

他会把你带入一个我们所抛弃而对我们来说又异常重要的自然的境界。

学学梭罗吧:崇尚简单,发掘人性。

听听梭罗的忠告: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

灵魂的必需品,金钱一样也买不到。

这样的忠告如梵音,于我们无异于醍醐灌顶。

徐迟说:“这是一本寂寞的书,恬静的书,智慧的书。”让我们暂且避开闹市、远离尘嚣,追随着梭罗的足迹,去品位寂寞,感受恬静,聆听大师的哲音。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四

自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坐在妈妈的膝头认识了麻将,也逐渐认识了麻将桌前人性的卑劣与贪婪。在麻将桌前的灯光下,犹如魔咒笼罩着的麻友们面目狰狞,或捶胸顿足或意气风发,赢的满面红光想再接再厉,趁运当头大捞一把,输的期待下把能时来运转扭转乾坤。若真是时不与我万般无奈下,最起码也可以少输当赢挽回些许损失。于是赢的还想再赢,输的也想起死回生。打发了多少白日黑夜的美好时光,也换回了几多懊丧与追悔。流失的`不全是生命,还有那换不回的人生风景,都消逝在了你来我往手起牌落,看似无穷无尽的延绵岁月里。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认为我要告诫的是的害处,警告那些堕入赌海甘愿沉溺的芸芸众生,不!不是的,这些大道理无处不在,人人明白却又睹若无形。且我也不是佛祖,没有当头棒喝点化世人的能力,苦海无边也只有愿回头者才能回头,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对输赢的几点看法和人生的些许感悟:

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今天我想说人生的输赢也如麻将,挖空心思想要得到的终究要离你远去。万般无奈想要避免的迟早要降临在你面前,太盼望赢的时候就注定了输终将陪伴着你。赢得壮怀意兴时却不知输已悄然而至;这难道不妨若人生的际遇,赢的时候犹如人生的顺境,似乎一切皆可予取予求,却不知他人正在设阱陷伏,想要在关键时刻绊你个人仰马翻,恨不得你从此一蹶不振再无还手之力。输的时候意志消沉,只期望好运能至赶紧摆脱困境力挽狂澜,但赢的人却掩嘴偷笑,想你得意时的种种丑态,觉得终可以一舒胸中闷气赶狗至穷巷,要治你于死地而后快。这便是人性!这也是牌理。没有永远赢的牌,更没有无往而不利的人生,想赢就要先做输的准备,人品与牌品的好坏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只能在输的时候见真章。在逆境的时候,意志消沉的怨别人恨自己,甚而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你,如果你放弃了、逃避了、那么你的牌局就早早的收场了,但是如果你选择了、面对了并且接受了,那么生活的逆境终可以如昨日蒙蒙秋雨,被岁月漂走的是凄冷寒苦,留下的就是风和日丽。

牌局里没有永远的输家,生活中自然也没有一贯的顺遂。输多了会有赢的时候,逆多了离顺也自不远,即是输赢不由我,顺逆且随他,心中常存“和”,麻将自然才能“和”。赢时多想输,顺时常怀逆,苦难也就不过是你人生中的一道风景线。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五

光阴荏苒,不觉老之将至,常不由自主陷于沉思。人这一生该用怎样的词语涵盖?包容进一切的一切,用“味道”两个字最恰当。

你过得有没有味道?也就是说有没有滋味!人的一生要分为好几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滋味不尽相同。有人一生可能就一个味道,有人却是五味杂陈。感受了过多不同寻常的滋味,方能体悟真正的人生。

少年时有少年时的味道,青春期有青春期的味道,人到中年有中年的味道。步入老年便将各种味道揉在一起,合并成一个味道,那就是“老味”。人的一生把握品尝老味是必然的结果,是种体验和检验。老来的品味是一种至味、真味,会把玩儿当作是一种境界、一种洒脱,那是人生回归的“把玩”。

人生的味道及品味是不是可以改变呢?欲望在一定环境下能使人把原来的味道忘掉,从而更换新的味道。譬如一个从农村里走进城市生活的人,很容易并能很快变换口味,改变味道。住进城里愈久,改变就愈多。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当上了领导干部,也很容易很快把过去的味道忘记,甚至“脱胎换骨”的忘记。到暮年后,他不再能有原初意义上的老味,那是一种“质”的“变味”。

人与物是否处于同一道理中呢?物品容易变味,是因为封闭,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或是长期在一种环境,自身失去了抗腐性和免疫力?与其说人在新的环境里容易改变味道,不如说是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嗜欲在作崇。无论你离开家乡有多远,无论你变换了什么样的身份,最为家乡人赞叹、折服的是你没有变味,还保持了原来的“味”,原来的性情,这就是人常说的“看看,人家还是那老味儿!”

欲望会贯穿生命的全部,是活着的强劲动力,它来自外在精神和内在潜意识。一个有思想的人会在所有的欲望中选择出他自己喜欢的“我的”,提炼生活的至味。生活的本来面目是多滋多味的.,你喜欢的至味决定了你的品质。人们很容易满足并追求即刻的改善,膨胀如泡沫般丰富,特别是当长期缺乏、口中寡淡的时候,沉迷点点滴滴的甜吞蜜嗜,见新的亮的奇的东西急不可待,随手撷取,有点儿眼花,有点儿贪婪……而有些人,如我等过来者,总是容易满足,常常心存感激。我们对这个世界是感恩的,充满怜悯的,并深怀敬畏之心,态度谦逊,安于卑微,决不非分之所取,绝无迷恋之所贪,被生活的至味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六

現代的飲品可以說品種繁多、花樣翻新,只要你進入沃尔玛、北京华联等比較大的超市,或者各种档次的酒吧就可以亲身体验这种感受。中国人是世界最先饮用茶品的,因此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而繁衍出各异的茶类饮品。

时下茶叶专卖店里的普洱茶、龙井茶、铁观音、碧螺春等茶叶类的,街上的凉茶店,还有超市里冰红茶、绿茶,甚至娃哈哈最新推出无糖的“东方树叶”。这些似乎都与茶有关,但各自饮用方式不同,消费阶层也不同,关键在于口味的差异,其实有些已经跟茶饮文化脱离的一干二净,好比是同姓的异种孩子。

其中,冰红茶、绿茶、东方树叶等所谓茶饮料,只是有点茶味的饮品而已。其他诸如珍珠奶茶、速溶饮料等,虽然带有茶的名字,但往往不是茶味道,当然也永远不会留下茶香印象。

自从我离开大山的怀抱到城里工作,渐渐地疏远了山里的饮食习惯。走过不少的大街小巷,品尝过许多特色饮品,但所到之处却寻不到山里每个家庭都有的浓郁、苦而回甜的饮品—烤茶。

那时候农村家庭还很贫困,平时不是经常烤茶饮用的。必定是家里有尊贵客人或举行重大活动之时才会有老人们烤茶喝,茶叶熏香味弥漫着整个屋子,伴随着人们爽朗的谈话声、笑声直到月亮下山,只剩下火塘一片银白的灰烬。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爷爷经常带我去走上他的革命战友,每到一位战友家里拜访总是有烤茶享受的。一般是在吃饭之后,老人们多年不见,心里的话要相互倾诉较长时间,这样要烤茶来继续未了的话题。

在山区的各种民族农村家庭都要一个火塘,支起一个铸铁三脚架。然后选用较好的柴禾,有条件的话就选松枝来烧,将铜质或铁质水壶架在三角上烧水。接着将小陶罐用开水冲洗干净,从火塘里掏出红彤彤的炭火,再把小陶罐放在火炭上烤热直到小陶罐内壁水分蒸发、干燥为止,再放入茶叶,然后间隔性地抖动小陶罐使茶叶均匀受热而慢慢膨胀变得焦黄,并有茶香飘溢出来之际,将适量沸水冲入套管内,此时陶罐冒出“磁磁”声,很是能吸引孩童的好奇心。然后除去泡沫,再加入适量沸水后放在火炭上继续煮上一会儿就可以引用。

第一杯茶要敬给最尊贵的客人以表示敬意,那黑红的烤茶好比一份珍藏了多年的友情,呷一口,苦中带着回甜,加上了那种历经劫难后的重逢显得无比的.弥足珍贵,可以回味整个余生。那是我也就四岁的孩童,也不可能喝到第一道茶的,即使是好奇心认真纠缠爷爷也就只能享用到第三道茶水而已。爷爷说第一道茶太浓太苦,小孩子是不能适应这种味道的,只有历经风霜考验的上年岁老人才会品尝个中滋味。

爷爷离别战友家的时候,战友也不例外地送上一包茶叶作为馈赠的礼品。回到家以后,爷爷在看书读报之时偶尔也会烤上一小陶罐的茶叶,一边看报一边品尝那浓郁的茶水,然后讲述一些革命年代的剿匪战斗经历,伴随着那股烤茶的熏香融入我稚嫩的心灵,让我永远也无法忘记老人严肃而乐观的样子。

有一次爷爷教我如何烤茶,他认为烤茶看似简单,其实想要把茶叶烤到恰到好处的程度却不容易,好比一个人要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完美极致需要掌控事态发展的每个细节一样,细节直接影响着结果成败。当然,还是孩童的我也只能完成从开水冲洗陶罐到烤干的前奏过程而已,到放茶叶、烤茶叶、冲水等细节都是爷爷自己完成,然后他只赏赐给我一杯第二道茶,未成年仍然无法喝到第一道茶,心里老是挂念这第一道茶是啥味道而纠结。

在我大学毕业的前一年爷爷因病不治而逝世,家里借口说怕耽误我的学习而没有通知。当我回到家里看着爷爷空荡荡的大床,书包里装着几个苹果和一袋装的老山绿茶,本想晚上给爷爷烤上一壶茶做孝敬的,那情境真使我的心里装着一杯又浓又苦的第一道烤茶,在青涩的年龄就让我呛得无法咽下,当晚我在爷爷的坟头摆上了一罐熏香的烤茶。

今夜,当我打开电脑写下这篇短文之际,回首往事而潸然泪下,掐指一算爷爷也离开了人世整整十八年,这是他老人家当年做冤狱的年数,相信比第一道烤茶的味道还苦涩,但结果是甜的,终于能与家人团聚,亲自搜集完整证据后站在法庭上为自己据法辩护而推翻了历史冤案的荒唐判决,赢得应有的荣誉与待遇。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七

回想起往前的些许年头,生活圈总离不开它的踪影,它长得一副呆木若鸡且又臭又硬的样子,却总隐藏在带有泪水的笑容里,一副轻蔑的鬼脸透过世俗的空气,窥探着人们内心的挣扎与彷徨,它就是万恶之源魑魅魍魉的麻将。

讨厌它的原因很简单,脑袋瓜子笨拙,不会。但不是所有不会的,都会去讨厌它,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时间,三是真有时间也犯不着如此跟自己过不去。反过来说,麻将真真就那么好吗?糟蹋所剩的日子不说,勉强把坐月子里的女人也教坏了,要不然小孩为什么轻轻松松的便能掌握打麻将的技巧,上桌子就是门清自摸,原来是从小就被这样的氛围给熏陶出来的。学习上不去,把把将将胡而且全中鸟,倒是一点不含糊。倘若麻将真能让小孩带来福利,那也是和小伙伴蜗居一窝,偷着抽烟嚼槟榔,空气里乌烟瘴气,灯红酒绿的糜烂生活作为福利一样的如影随形而来。你不信?没人让你信,因为信不信由不得你不信。

总有些多嘴的又会问了,那几个大人打打麻将又怎么了。你打就打呗,那是属于你中国公民的权利,不过,也别太把这权利当回事,若桌面上的毛爷爷多了起来,局子里的大门是随时为你敞开着的',进去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虚度光阴,那你算是找对地方了,而且连打麻将开房的钱都给你省着,想尽情的在里面挥霍,大可以和兄弟姐妹在里头醉生梦死,时间长了,或许还会催生出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真就像他人说的那样,小赌怡情吗?一天埋头于麻将桌上,小孩回家没有热饭,丈夫回家没有热茶,妻子回家没有好脸色,家庭况且不能正常运转,一个公司一个单位一个社会,也可想而知了。

老年人退休无事,也不可打打麻将吗?远的不说,自家的拿出来抖索两句,想必是有些发言权的。麻将桌上坐久了,老年人容易腰酸背疼脚抽筋,偶尔头晕眼花也是再正常不过了,辛苦了大半辈子,没必要在这上面把身体给搞垮了。平时闲来无事,种种花遛遛狗,要不带带孙子什么的也比这个强啊。一个好的心态,一个和谐的邻里关系不是在麻将桌上能够培养出来的。

麻将,你激情澎湃的窜入我们的生活,谈不上让你灰头灰脸的走,最起码你有多远跟我滚多远,太平洋的距离够吗?要不然再把印度洋借你使使。去毒害大洋彼岸的美国吧,他们国家的银子也有印着毛爷爷的,外汇收不回来多大个事儿,把麻将传染过去,连本带利的给咱中国拿回来。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八

题记:彳亍(chichu):意为慢步走,走走停停。

小孩子的心智成长就像一个孩童独自远行的踟蹰。

凌晨,透过房间里狭窄的木窗棂,窗外麻麻白,房间内除了窗口处有点亮,其余昏暗一团,看不清房内杂乱的物品。天气有些清冷,父母未起床,一个愁眉苦脸的小女孩,捧着本用黄皮纸包裹的一年级的语文书,磨蹭着床沿,赖着,哭丧着脸,不肯上学。母亲披着上衣,半倚在床上,就着一点朦朦胧胧的亮光,一字一句地教,“红灯停,绿灯行”。小女孩伸出笨拙的小指头,指着页面上花花绿绿的字,神色拘谨地跟读着,脸上挂着未干去的泪痕。母亲教了十几遍,小女孩还是哽哽噎噎,看着笨拙的小女孩,母亲摇摇头。

清晨的教室里,小女孩拘谨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如钉了钉般,一挪不挪,眼腈只敢盯着自己课桌上摊开的语文课本,余光不敢斜视,觉得自己是又矮又笨旳大白菜,与教室里整排整排郁郁葱葱朝气勃勃的小树苗格格不入。她小脸红扑扑的,心忐忑着,脑袋低垂,双臂护着书本成圈像围城一样,生怕同学们发现了她的秘密,会戳着指头大声笑话,让自卑的她无地自容,恨不得打一个地洞,钻到脚底下的美国去。

她的同桌流利地朗读着,不大一会儿就背会了,开始和后面的同学探讨用手翻绳的戏法。小女孩拘谨地坐着纠结着,一遍遍,咬着牙齿嚼着舌头拼读,颦眉扭曲着脸,读错了一个音,又把课文从头到尾咬牙嚼舌一遍遍地纠正,费了浑身的劲,花了老半节课的时间,不到两行字的“红灯停,绿灯行”的`课文,才不会读错音。

渐渐地,教室里琅琅地读书声稀了,悄悄话语声多了,再渐渐地,太阳升高了,冬日的晨曦斜斜照射进早读的教室,可以看到光柱里翻飞的微尘,教室里打闹一片。一个俊俏的男生借着管纪律的特权,蹦上讲台,拿起讲台上的教鞭,扛在肩上,把手搭在前额,右腿抬起,颈伸缩着,装着向前眺望地模样。他背靠黑板笑嘻嘻地面对全班同学,阳光照在他俊俏的小脸上,非常顽皮,他大喊一声:“俺老孙来了。”逗得全班同学开心得拍桌打板,笑得人仰马翻。

但小女孩就是笑不出来,苦瓜着脸,嘴里念叨着她的课文。

不一会儿,在家里忙活完的原老师来了,宣布早读放学,孩子们轰的一声,欢呼着四散回家了。

上课的铃声又“铛铛”地响起。小女孩忐忑不安,老师教的课文不会读,怎么办呀?她愁的低垂着头搓捏自己的衣襟角,心惊胆战。课堂上她挺直着腰,坐得端端正正,眼睛正视黑板,盯着老师不放,害怕一溜神,老师讲到哪,跟不上,脑子里像断麻团团糟。并且敏感地她也害怕坐在后面同学的嘀咕声是在嘲笑她“嘿,这都不会。”她坐在座位上,头都大了,身子虚浮,不敢分一丝神。

课间,孩子们一窝蜂涌向操场,满院子的孩子们忙着跳房子、跳绳、踢毽子、抽陀螺、滚铁环、传电的游戏,在阳光里蹦蹦跳跳兴高采烈。小女孩不敢出去,她怕一蹦跶,还没记在脑子里的东西又蹦出来了。除非是装着去厕所,低着头在去厕所的路上慢慢地随上厕所的人流放松下。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敢下位,不敢与人搭话,她怕别人问她,你会读吗?她坐在座位上,扯着袖囗上的线头,抿着嘴,一页页地翻自己的课本,较量着上面和自己不稔熟地字。

这种天天自卑的心态,忐忑不安的学习状态一直持续到小学三年级。

学习对于有些小孩来说,就像春天的栀子花,一到时令,绽放枝头,暗香浮动;对于有些小孩来说,就像竹子的成长,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才能破土成笋。

三年级的时候,笨拙地小女孩顿悟了开慧了。凭着识几个字,开始翻父亲的书橱,拉母亲备课的抽屉。趁着课间溜回家中。捧着砖头一样的《西游记》《武松打虎》《岳飞传》《三侠五义》等书籍,坐在抽屉旁的地上,囫囵吞枣地读起来。

渐渐地,小女孩发觉读书原来真不是一件难事,她不怕老师提问了,因为她毛茸茸的脑瓜会思考,能用稚嫩的声音大声说:“人也是动物的一种,只不过是高级动物。”害得原老师朝她呆愣着回不过神,而后挠挠后脑勺笑笑,不置一词。

对学习,小女孩不再自卑,但她心底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并不是很聪明。

小女孩心里知道,她能在课堂上驰骋,是因为无数次的练习才垒起了自信。对于游戏和唱歌,她还不能熟练地操控,那只自卑的小妖又开始在体内嚣张跋扈。

操场上,女孩们在跳绳子,只见小女孩笨重的像一只来自南极的企鹅,双脚一顿、身子一蹲重重地跌下来,一只脚又踩在绳上,只好沮丧地换别的玩伴玩了。

教室的走廊上,四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在出手心手背,分边玩踢毽子。三个小女孩都屏住气息,生怕和小女孩分在一边。抽到小女孩一边的嘟嘟囔囔地自认倒霉。小女孩瘸手瘸脚,颠着身子踢,踢不到三个,人就站不稳,毽子飞了。同伙的女孩面色愠怒,囗里说着埋怨的言语。再后来,逢到踢毽子,稍微有些肢体动作的游戏,没人要她参加。她只好尴尬地站在旁边手足无措垂涎欲滴地看着。

她能做的游戏就只有传电了,那是一大群小孩,分成两伙,各自倚着院墙一边为阵地,只要忘命地奔,不要被对方的人抓住就行。抓住了也没关系,倚在敌方的院墙边,把手伸得长长的,等同伙的人奔过触拍到你的手,你就得救了,可奔回自己阵地的院墙。这个游戏没有明显的胜负,只要奔个不停就行,并且它以救人为荣,所以你被抓了,正好给勇敢者证明自己的机会。

一次“六一”儿童节,学校里要选拔会唱歌的学生去中心小学表演节目。一群黄毛丫头站在绿伞般伸展着枝桠的喜树底下,围着原老师叽叽喳喳,活脱一群刚来到春天的雏雀儿。原老师坐在凳子上拉着手风琴,优美的旋律像泉水一样叮咚叮咚流过每个女孩子的心底,泛起阵阵涟漪。小女孩们把原老师重重叠叠围成圈,个个跃跃欲试。原老师让她们依次用稚嫩的童音唱上一段儿。小女孩站在圏外腿打抖,紧张地搓着双手忐忑着,两眼惊惶不安地四处张望,等最后去唱。

一位叫霞的女孩,性格泼辣开朗,她开腔一唱,小女孩们都睁大了眼睛,惊呆了。清脆悦耳的歌喉合着原老师悠扬的琴声,恍若春天里,清晨的森林中,黄鹂在树梢上婉啭啼鸣,一束阳光照进清幽的森林,露珠在碧叶上晶莹欲滴,万物摇曳晨风和着节拍协奏。

一天,小女孩去霞家玩,霞住在院落的前面一排,是新造的青砖大瓦屋,屋前铺了平整的水泥晒场。还没进屋,就听到屋里传来霞在学校里唱的歌。进了厅,小女孩望见涂红漆描花的高香几上摆着一台长方体亮锃锃的四个高音嗽叭的录音机,刚才的歌声就是从这里传出的。

小时侯的小女孩是没有机会去尝试,长大以后,在友人的鼓励下,小女孩重拾起了跳绳踢毽子,在不断地练习中,她发觉自己并没有想像中旳那么笨拙,她又尝试着拿起了球拍,也无站在球台前恐惧万分的窘状。

经年以后,当小女孩阅读着托马斯?摩尓的《少有人走过的路》,才知道,自卑是人的天性之一,谁都不可幸免的心路历程。

成长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它噬虐着小女孩的童年,使她不得释怀。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九

麻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工作之外,放松的一种娱乐方式,但要把它做为赌博那是万万不得,是坏是好,取决于个人该怎么看待!但是做为赌博,把赌博麻将时的精神用在工作中对待,相信大家的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阶梯!

我们来分析麻将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麻将第一点:讲好晚上8点钟三缺一,通常很喜欢打麻将的人提前还是落后了?答案一定是提前。为什么要提前?因为落后了位置就不是你的了,所以打麻将第一点叫从不迟到。

引申:下次遇到工业品的大客户,我们要记得,我们不迟到,要迟到应该让客户迟到,让他产生一点点内疚,这会来的更好。

麻将第二点更加值得学习:本来讲12点结束,然而麻将过程当中,你会不会刻意地在乎温度高了一点?湿度大了一点?噪音大了一点?环境好不好?你会不会刻意地在意周围的环境?一般不会。医院里很多的老头老太太得了脑溢血、脑中风很多是打麻将打纸牌打死的,连生命都不要,所以打麻将第二点精神是不计较环境。

引申: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产品好,服务又好,而且价格最低。正因为是有这个问题,所以才有我们存在的价值。

麻将第三点:现在有没有练到麻将牌摸一摸,看都不看,就能区别一饼跟九饼?相信大家打麻将到一定程度都会摸的出来,所以第三点叫专心跟专业,摸一摸就知道应该怎么做。

引申:对自己从事的行业熟悉后,通常说熟能生巧,你的业务会做的比较顺,

麻将第四点:本来讲好12点结束,结果输钱的你,通常会会不会怪别人?通常手气不好、运气不好、花钱消灾、下次再来吧。所以你发现你太厉害了,懂得四个字“自我负责任、不找理由、不找借口、输钱是自己的问题”。

引申:销售做的好跟不好,也是跟自己有很大的问题。

麻将第五点:本来讲好12点结束,输钱的你输的眼睛通红,这个时候要不要结束?不要结束!通常都会说再来一圈吧,来了一圈发现还是你输,再来一圈,麻将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输家不开口,赢家不许走”。赢家怎么好意思走呢,只好陪着别人继续来吧。从2点到4点,一直打到了6点钟,直接上班去了。所以麻将行业最后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四个字叫“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用拿破仑讲的叫屡败屡战、直到胜利。

同样的方法,能把麻将用到销售上面,相信大家搞定更多的工业产品的客户,让你的销售可以迈上一个事业的顶峰,也会变的非常的能够踏上一个更辉煌的境界,能够从菜鸟到了中鸟、到了老鸟、一直到最后成为遛鸟境界的人。

imsc语录:

因此我们总结:如果能够把麻将应用到销售里面,只要人在桌上、赢钱就有希望。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十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会打麻将,但是我不喜欢打麻将!

玩麻将,其实就是在玩人生,玩麻将,其实就是在玩生活。如果我们身边没有朋友的话,那么就打不成麻将了,打不成麻将了,生活中似乎就会失去一项最能消磨时间偶尔还能赢钱的活动了。如果有了朋友,有了麻将,我们又会费尽心机千方百计想阻止朋友和牌,自私自利之心在麻将台上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

我个人认为,打麻将输了钱,输掉的不仅仅是钱,输掉的还有在难得轻松境况下的心情。同样,打麻将赢了钱,赢到的也不仅仅是钱,还有那份在消遣过程中的美妙心情。人生的过程,从某种意上来说就是不断博弈的过程,我们渴望胜利,渴望成功,胜利与成功的大小不一样,但是结果肯定是一样的。只要是胜利,不管是大胜还是小胜,都能让人心情愉悦;只要是成功,无论是大成功还是小成功,都能让人心花怒放。

公众号:寒星独步。

散文阅读随意人生篇十一

曾经听到一个培养过奥运冠军的教练说过这么一番话:技艺达到一定程度,就是一种感觉。就比如打乒乓球,一个出色*的运动员,往往不是靠眼睛看球,而是凭感觉接球。要知道,有时候,球的速度让你没法完成用眼睛判断它来自哪个方向,然后将这一信息迅速传回大脑,大脑再指挥握乒乓球拍的那只手拦截这一系列程序。

这两天很烦闷,高考结束了,学校也没有别的事情,高三教师基本上不到校了。而我除了日记以外,别的是一概不想做。妻在临潼小学办的商店我也懒得光顾。本来想翻看着自己的.日记,读一读一些作品及理论文章,找一点灵感,写一篇反映中年教师生存状况的小说,现在也搁浅了。我这个人偏偏不爱打牌,不会打麻将,也不喝酒,兴趣索然,只能独自来到学校,一个人坐偌大的办公室的电脑前,玩起了刚学会不久的“蛛蛛纸牌“的游戏。尽管我只是个新手,可在这一段时间却如此勤奋;坐在电脑跟前,不知不觉地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尽管我常常失败,可正因为失败,才让我离不开电脑,总在等待胜利的喜悦,也许借以冲淡这段时间的晦气。

别人教给我一些诀窍,我也在尝试,可总找不到使用这种诀窍的条件。有时候,条件在我犹豫之中一闪而过,我才遗憾地回味着它的背影。可当我采用一种诀窍来对付牌局时,却恰恰弄巧成拙,等来的又是失败。

尽管这样,我还是常常一个人到办公室玩游戏。渐渐的,在失败中,我逐渐学会应用同事交给的一些诀窍,比如,刚开始打牌时,不要怕杂色*,因为以后有机会重新整理牌局;只要能连成一串的,就不要怕杂色*,这样的牌,只要有机会,调整得非常快。我现在逐步摸索出一种感觉,知道什么情况下胆量大一些,放心地摆牌,也常常能预感到尽管现在出牌不太顺利,虽接近尾声,桌面的牌还那么多,但是胜利的可能性*很大。而这种预感,不是用道理能说得清的。在以后的几天里,我赢牌的次数明显的多起来了。可能在别人眼里属于微不足道的胜利,末流的牌技,可在我这里,却足以让我欣喜若狂,忘掉烦恼。

“熟能生巧”,这句话谁都懂。可很少有人弄得这句话沉重的分量。有时候,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却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体悟出来。仅仅从理论上懂得道理,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只不过造就了一个空头理论家而已。你懂得,并非你接受;你理解,并非你会应用;文章中的海誓山盟,生活中并非坚如磐石,一看就明白的,可能你连它的皮一毛一还未了解清楚;读了很多写作技巧一类的书,并不代表你就是一个作家,可能连一片像样的文章未必能写得出来。

感觉是什么?感觉是实践与积累的痛苦蜕变,感觉是智慧的结晶,感觉是“熟”中生出的“巧”,感觉是才艺的至高境界。没有实践与积累,没有智慧,没有“熟”,没有才艺等作铺垫,是没法理解感觉的。脱离了这漫长而又痛苦的铺垫,幻想着一把抓住感觉,那只会是痴心妄想。

人生贵在积累、贵在实践,空谈技巧,只能助长浮夸之风,是起不到任何实质性*作用的。缺乏一定的积累,一定的实践,技巧永远是一件精巧的摆设。只有多一些实践,多一些积累,技巧才能转化为能力,技巧的价值才发挥出来。

学生如果浸泡在阅读的海洋里,啜饮着精美的文章,何愁找不到做题的感觉呢?没有一块好“锦”,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绣花体验,是绝对不会“锦上添花”的,要知道,积累与实践,远比技巧重要。

这不就是前人总结的学语文的方法吗?多么朴素的感觉呀!

2007年6月15日于临潼中学语文组办公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