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3:19:46 页码:9
2023年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优秀10篇)
2023-11-12 23:19:46    小编:ZTFB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做出努力。写总结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言简练,尽量避免冗长的描述。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给你的总结写作带来启发。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篇一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诗的小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述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本诗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幺: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篇二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以为流觞曲水(退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

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

聊乘化以归尽(顺应)。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

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

策扶老以游憩(拄着)。

退而论书策(竹简)。

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

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

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

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

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

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

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

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

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

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

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

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

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

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

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

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篇三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篇四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3、五采(“采”通“彩”,五色)。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3.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

余: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道:

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有:

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

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名词)。

漫: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2、其远古刻尽漫失(磨灭,动词)。

居:

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乘:

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或: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极:

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视:

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坐: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始:

余始循以入(开始)。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1、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3、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4、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5、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6、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7、中谷绕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篇五

叙事诗是通过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进行抒情的诗歌。它融虚实与抒情为一体,诗人的思想感情不是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具体事件、任务、环境的描述,融化在其中得以抒发的。叙事诗的诗人应具有对生活高度概括的能力,以简洁、精炼的手法显示生活的本质,具有典型性。叙事诗可分史诗、故事诗、寓言诗、英雄颂歌、诗剧等。

乐府诗类名。始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如长孙无忌、刘希夷等,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被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作品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杜甫所作如《兵车行》、《丽人行》等,用乐府诗体制描写时事,做到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后来,白居易、元稹等发扬了这种写作方法,同时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颇多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七言错杂运。

放在著作正文之前,说明写作宗旨、经过、内容、体例或对著作发表评论的文字。又称绪、前言。序一般由作者自己写,也有请别人写的。序要求言简意赅,讲真话,避免应酬客套之语。

诗体名。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这类诗歌的基本特点是:篇幅一般较大,内容较为充实,保留了汉魏乐府诗的叙事特点,用韵自由、音节、格律不限、平仄不拘;句式灵活,富于变化,一般以七言为主、杂以三、五、九言。人们称这种从古诗演化出来的,以长歌浩叹为主要牲征的诗叫做歌行体。标志着这种诗体正式确立的代表作是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刘希夷的《代悲手白头吟》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篇六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2.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4.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二、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一词多义。

(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b如怨如慕(副词,像)。

4.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

(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4.变式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篇七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

《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

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

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

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

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几点规律:

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三、分析两个特别的倒装句式。

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2、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由于诗歌表情达意和句式平仄对应等方面的需要,诗歌中有些语句常常打乱正常语序,文中这两个句子就是这样的。在讲课时,由我提出这个疑问来,让学生自己探寻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倒装句式,很有意思。

第一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倒装句,因而在译文时应译为:“(我的)门虽然有设,却常常关闭着,(因而,我)每天在园中走一走,自成一种乐趣。”第二个句子是定语前置的倒装句,所以在译文时,要译为“既要探寻幽深曲折的沟壑,又要经过高低不平的山丘。”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篇八

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

2、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

1、阴: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

2、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

余始循以入(开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

3、望: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

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十五日)。

4、坐: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坐在)。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

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

5、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向西;向东。名作状)。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照,名作动)。

1、阳谷皆入汶(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今义:阳光,表面上)。

2、至于泰安(古义:由"至"和"于"组成,到达。今义:表另提起一件事情)。

3、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用语)。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

2、余所不至也(判断句)。

3、(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句)。

4、多松,生(于)石罅(省略句)。

5、余始循(之)以入(省略句)。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篇九

直译为: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解释为: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予:我。左迁:贬官、降职。古代尊崇右,以右为比较尊贵的地位,而将贬官、降职多称为“左迁”。九江郡:本为隋代郡名,唐代暂改为浔阳郡。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司马:州刺史的佐官,实际为闲职。

这句话交代了时间、地点及诗人的贬官身份。

直译为:我离开京城调到外地做官已经两年,心境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个歌女的话所触动,这天晚上才觉得有被贬谪的意味。

解释为:出官:京官外调。此处有被贬谪的意思。恬然:安然的样子。斯人:指琵琶女。迁谪:贬谪放逐。

琵琶女的话触动了诗人的情绪,“情动于中必发之于外”,诗人因此有了创作的冲动。

直译为:我和主人一同下了马然后上船,举起酒杯想畅饮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

解释为:“主人下马客在船”此句为互文手法,意为,我和客人一同下马,然后上船。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为管乐。琴、瑟、琵琶之类为弦乐。

诗人写临别饮酒无音乐的遗憾,由此引出琵琶女的出场。

直译为:那声音一会儿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似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解释为:间关:鸟声婉转。花底:花下,花里。滑:流畅。幽咽:形容遇塞不畅的水流声。

诗人把难以捉摸,难以用语言表现的音乐给形象化、具体化了。

直译为:一曲弹罢曾让琵琶师们佩服,梳妆好了常被同行歌伎嫉妒。

解释为:善才:又作“善财”。唐代段安节《琵琶录》记载,唐元和年间,曹保的儿子曹善才精通琵琶,后人用“善才”称技艺高明的琵琶师。服:佩服。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用作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

诗人在这里表现了琵琶女年轻时候的色艺双全,与后面的琵琶女悲惨的命运进行对照,更能引发人们的同情。

直译为:同样是沦落天涯遭遇不幸的人,今天既然相逢在一起,何必要曾经互相认识呢!

解释为:天涯:天边,这里泛指各地。

琵琶女凄悲的音乐和悲惨的身世强烈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那根寂寞、伤感的神经,同情琵琶女的同时也自伤身世并与其有了心灵的共鸣。

直译为:在座的谁的眼泪流得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了。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赤壁赋篇十

1.分层背诵法(在翻译全文基础上理清内容层次背诵)。

2.思考提问法(预习,不会的重点字、句圈出来课堂提问)。

3.语意推断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旧知识)。

4.对应翻译法(力求将所有能译出的字词落到实处借助工具书,人名、地名、国号、官名等保留)。

5.归类积累法(主要是词汇的积累,有针对性的搜集、归类、比较、整理、积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