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镜泊湖游记 镜泊湖游记作文500字初三(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04:34:19 页码:11
镜泊湖游记 镜泊湖游记作文500字初三(6篇)
2022-12-25 04:34:19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镜泊湖游记(精)一

1、了解镜泊湖景色形成的条件和景物特点。

2、让学生体会“奇”在何处。

3、学习按景物的不同特点,领会镜泊湖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犝馐且黄阅读课文,在教学中运用“读一读、说一说、填一填、议一议”四步进行教学,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灵魂”的教学思想,整堂课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课堂上让学生全体参与,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一)读题、解题

你想知道什么?

春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有什么奇观,有哪些景点,各景点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二)讨论

1、镜泊湖在什么地方?

2、它是个怎么样的湖?

3、它有什么奇特的景色?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

2、说一说

(1)说说课文中神话故事的梗概。

(2)神话与现实生活的相同点是什么?这个湖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3、填一填

牬说中()是罗女的从天上掉下来形成的。

4、议一议

(1)文章引用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再转入镜泊湖,从传说中怎样表现人们对美好品质的赞美。

(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传说镜泊湖是红罗女的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形成的。

(三)学习第二、三段。

1、默读第二、三段

2、说一说

(1)这一段的第一句话与下面的两句话有何联系?(总分关系)

(2)第三自然段中主要内容是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层来写?

3、填一填

(1)镜泊湖位于(),是因为()形成的。因为()所以称为镜泊湖。

(2)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和(),它的自然朴实表现在:除了有精致的别墅外,这里只有()的、()的、()的。它的奇丽多变表现在:四周(),有的()、有的(),湖心(),湖中(),美不胜收,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镜泊湖的()美。

4、议一议

(1)文章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镜泊湖景色的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2)第二自然段介绍镜泊湖的什么?第三自然段概括介绍了镜泊湖景色的什么特点?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

(1)说出这一自然段中景点名称、位置、景点奇特的地方。

(2)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结冰?它与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3)说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瀑布的动态美。

3、填一填

牭跛楼瀑布奇特的地方是(),课文从()和()两方面写出它的美。

4、议一议

描写瀑布气势和美景的?

(五)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

(1)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

(2)说说本段中各景点名称形成的条件和景物?

3、填一填

律林是指(),它形成的条件有:

(1);

(2);

(3)地下森林()物产丰富,林中有种类繁多的树木,还有()和()。第五自然段是()描写。

四、小结

1、体会动静描写手法。

2、引导学生、总结全文。

对镜泊湖的介绍,说明了它的景色极其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赞美之情。

2023年镜泊湖游记(精)二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通过阅读,体会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

师生共同查阅镜泊湖的图文、音像资料。

1课时

一、激趣质疑,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4·《镜泊湖奇观》。看了这个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

2.看了这个课题后,你还想知道什么?

如: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样的?

镜泊湖有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

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

(师小结:对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对提不到的问题进行点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形象感知,一边看镜泊湖的录像,一边听读课文,—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读文感知,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刚才提出的问题分别能在哪几个自然段解决。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情。

1.自主读书,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懂课文。

2.小组交流,将你读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将你没有读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小组同学讨论,研究,合作学习。

4.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理解适当的进行点拨、指导。

动态静态美相结合:将镜泊湖景色的静,吊水楼瀑布的动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动静结合这种描写方法所体现出来的美。

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去解决。

四、激情朗读,升华情感。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适当指导朗读方法。

板书:

形成:火山喷发

24*

镜泊湖奇观

瀑布:从不结冰

森林:火山口里

2023年镜泊湖游记(精)三

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生读)

(生读完后,叫一学生站起来)问:你听了这一自然段,知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吗?

第二自然段交给你们同桌之间去学习。一人读一遍,然后再商量一下,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看哪一对同桌完成得最快?

1、谁接下去读第三自然段。问: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板书:镜泊湖

让学生动笔画出第一句话的两个词(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指导朗读。(最大)

2、读着读着这句话,你读出什么问题来了吗?

“自然朴实”表现在“除了镜泊山庄……的林海”。这句话怎样才能读出自然朴实的味道来?想不想试一试?自由读→抽读→品读

“绮丽多变”表现在“然而并不单调……真是美不胜收。”

自由读→抽读→品读(读中理解“单调”、“美不胜收”)

3、师生合作赏读。

4、男同学自然朴实读第二句;女同学绮丽多变读第三句。第一句谁读好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合作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遍,好不好?

1、下面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如果老师读错了,请你即时纠正。我每读完一句,你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说出这句话的意思,越精炼越好,不需要举手,想好了的我一读完你就站起来说。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板书:吊水楼瀑布)

2、听了老师读,自己也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段中哪句话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请你把它画下来,然后读一读。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形、势、声联想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3、你能把这壮丽的景色读出来吗?请同学们大胆地试一试。

4、我知道我们班读书读得好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班里读书读得最好,请站起来读这句话。

点读——评读

5、其他同学愿意读这句话吗?(齐读)

6、突破“鲜明的对照”

是什么跟什么的对照?

对比读:女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的“只有峭拔……真是美不胜收。”老师读“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男同学读“顿时抛洒万斛珍珠……”

(1)第五自然段我想请没有回答过问题、没有站起来读过书的同学来读。

接着板书:

森林

的地森林

请你在课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师:昨天的地下森林长得郁郁葱葱,欣欣向荣,今天的地下森林长得郁郁葱葱、欣欣向荣,明天的地下森林也一定会长得——郁郁葱葱、欣欣向荣。因为它们充满了活力,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可是底下的林木却不在乎这谷底的阴暗潮湿,它们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小结:(指着板书由学生小结)

板书

师:我们这节课一共游览了三个景点,欣赏到了许许多多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这些美各具特色,你能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来提一个问题吗?(静态美、动态美)(板书:静、动、静)

这三个景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构成了一个美丽的风景区。现在请你来给这个风景区取个名,使人听到或看到这个名称就想去。

(板书:镜泊湖奇观)

招聘导游。

同桌合作说

2023年镜泊湖游记(精)四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就已经对镜泊湖有所记载了。我国满族人民很久以前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据中国史书记载:“周武王十五年(公元前1666年)和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654年),均有肃慎氏来朝纳贡。”西汉及晋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代的靺鞨,宋元时的女直,明清时的女真,都是肃慎族的后裔或支族。

解放后,考古学家在镜泊湖南端莺歌岭断崖袒露的红烧土层中发现了四口陶猪。经考察证明,这四件珍贵的艺术品,是莺歌岭居民——肃慎人制作的。

肃慎族创建大震国,于公元740年迁都忽汗城,四季通西南的高地上,城址在镜泊湖,可是当时这个地方不叫做镜泊湖而是叫做忽汗海。

其实历史上镜泊湖曾有过很多的名称,古称湄沱湖,汉书地理志称湄沱河。唐高宗永徽

二年(公元651年)称阿卜湖,又称阿卜隆湖,后改称呼尔海金,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称忽汗海。明志始呼镜泊湖,清朝称为毕尔腾湖。今仍通称镜泊湖,意为水平如镜。

从地理学的角度,镜泊湖的微风频率、静风频率只有30.3%,每秒风速在3.2米—2.7米,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9米,湖水常常水平如镜。

从民间传说讲,王母娘娘宝镜的故事。

每年的5月到9月,都会有很多人选择来镜泊湖镜避暑度假。镜泊湖被誉为北国的避暑胜地,塞北的苏杭。这也是有原因的,镜泊湖位于东经120°30′—129°30′,北纬43°16′—44°18′之间,中纬度亚洲大陆的东岸,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每年的5月—9月,这期间的平均气温为10—20度之间,最高气温不超过36.2℃,最低气温-36.7℃,年平均气温在3.6℃,年降水量506.44毫米,最长连续降雨7-8天,年降水日数为100天,雨季集中在

8、9月份。湖区降雨量不算高,但水分充足,属湿润地区。每年9月下旬开始下霜,无霜期150天。平均降雪日为10月19日到次年的4月28日,平均降雪期为172.7天。湖面自每年12月中旬开始结冰,到次年4月上旬开化,冰层平均厚度0.83米(83公分),最厚可以达到1.04米。因为镜泊湖的年平均气温较低,气候宜人,所以是避暑的好地方。

2023年镜泊湖游记(精)五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镜泊湖景区来游览观光!

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区由三部分组成,位于牡丹江市的西南面,总规划面积1726平方千米,是东北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镜泊湖南北长45千米,最宽处达6千米。水面95.3平方千米,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湖水南浅北深,最深处62米,最浅处只有1米。在历史上,镜泊湖曾有“忽汗海”的名称,至明代始称镜泊湖。

镜泊湖主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有:气势雄浑的吊水楼瀑布,奇丽壮观的地下森林,盛衰疑迷的渤海古国遗址等。镜泊湖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湖,民间有红罗女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它东有老爷岭,西靠张广才岭,镜泊湖就像一面明镜,镶嵌在两座山岭之间。湖面延绵百余里,又称为百里长湖。20__年,镜泊湖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关于镜泊湖的成因大致是这样说的:距今4700年一8300年前,在今天的宁安县境内,地壳运动十分强烈频繁,发生了5次强烈火山活动,熔岩冷却后,像一座巨坝,把上游牡丹江水高高拦起,形成了熔岩堰塞湖一镜泊湖。镜泊湖由于是由牡丹江被阻塞而形成的,故其形状仍保留一些河道的特点,它不像一般的湖泊,或呈圆形,或呈半圆形等,而是像一条宽窄相间的绸带一般,嵌在群山之中,江水从断缝裂隙冲出,形成吊水楼瀑布。吊水楼瀑布其长达45千米,最宽仅6千米,最窄处不足1千米,上游有来水进入,出水可通过吊水楼瀑布,向下游流去;因受下跌水流冲蚀,瀑底形成直径70米、深60米的圆形水潭。

风光秀丽的镜泊湖婉如一颗璀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缰上,它以独特的朴素无华的自然美闻名于世,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人。

镜泊湖,历史上称阿卜湖,又称阿卜隆湖,后改称呼尔金海,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称忽汗海,明志始呼镜泊湖,清朝称为毕尔腾湖。今仍通称镜泊湖,意为清平如镜。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即宁安市西南5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区110公里,它是大约一万年前,约在第四纪的中晚期火山爆发,玄武岩浆堵塞牡丹江道而形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泊。湖深平均为40米,由南向北逐渐加深,最深处达62米,湖身纵长50公里,最宽处9公里,最窄处枯水期也有300米,全湖分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个湖区,总面积90。3平方公里。

由西南至东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型,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却犹如八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镶嵌在这条飘在万绿丛中的缎带上。这最著名的八大景是-吊水楼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和老鸪砬子。镜泊湖原始天然,风韵奇秀。山重水复,曲径通幽。动人的传说,更为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吊水楼瀑布。瀑布幅宽约70余米,雨水量大时,幅宽达300余米,落差20米,水潭深60米,叫“黑龙潭”。每逢雨季或汛期,水声如雷,激流呼啸飞泻,水石相击,白浪滔滔。吊水楼瀑布的形状好像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湖水在熔岩床面翻滚、咆哮,如千军万马之势向深潭冲来,然后从断岩峭壁之上飞泻直下,扑进圆形瓯穴之中,潭水浪花四滅,如浮云堆雪,白雾弥漫;又似银河倒泻,白练悬空,水声震耳有如雷鸣。每逢晴天丽日,光照向瀑布,会有色彩斑斓的彩虹出现。

冬季枯水期,瀑布不见了,却可以观赏到另一番景致。在溶岩床上,游人可发现许多被常年流水冲击的熔岩块因磨蚀而形成的大小深浅不等的溶洞。这些溶洞,犹如人工凿琢般光滑圆润,吊水楼瀑布十分别致。凡到此游览者,无不惊叹其壮美的景色。诗人曾为它留下“飞落千堆雪,雷鸣百里秋。深潭霞飞雾漫,更有露浸岸秀”的优美诗篇。

现在我们来到了地下森林景点。此景点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千米处,海拔1000米左右。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里的火山口共有10个,从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千米、宽5千米的狭长带上。它们的直径在400米至550米之间,深度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口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站在火山口顶向下看,只见陡峭的内壁上,林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地下森林”。地下森林中蕴藏着丰富资源,有红松、黄花落叶松、紫椴、水曲柳、黄菠萝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芪、三七、五味子等名贵药材,还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贵山珍。

现在我们来到了镜泊湖景区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潮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唐代都城遗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处遗址是中国唐代的黑水秣賴族为主体建立的区域性民族政权渤海国(公元698—926年)五京之一的上京龙泉府京府所在地。同时,自渤海国三世文王大钦茂时期之后(约755年),曾两度为渤海国王都所在地,先后长达160余年。

渤海国全盛时期,东至日本海,南接新罗,西接契丹,北至黑水,西南接唐,全境达5000余里,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历史上誉为“海东盛国”。这里当时是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所灭,遂建东丹国辖原渤海国疆域,仍以上京龙泉府为都,改名为天福城。二年后,公元928年,东丹国南迁,随将上京龙泉府焚毁。渤海国都城废弃湮灭十多个世纪,虽经千余年风雨剥蚀,但城垣、宫殿基址、禁苑址、寺庙址都保存完整,仍然辉映着唐代渤海国都城建筑昔曰宏伟壮观的风采,昭示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各位游客朋友,镜泊湖旅游景区还有许多景点可以观赏,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讲解到此,谢谢大家的合作。

2023年镜泊湖游记(精)六

1、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峭拔”、“万斛”、“黝黑”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真切地感受镜泊湖到底“奇”在何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稳重的好词好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镜泊湖的“奇”。

一、复习旧课,激趣导入。

1、出示“奇观”,同学们,什么叫奇观?以前我们学过一些描写的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又来参观一处景色壮丽,堪称奇观的地方,那就是镜泊湖。(板书题目:镜泊湖奇观)

2、快速阅读课,提出预习要求。

3、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自学生字新词。

5、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把课文中讲到的镜泊湖主要景点的名称画下来。

6、集体订正,检查预习情况,质疑。

二、抓住重点,直奔中心。

再读课文,思考:

(1)镜泊湖有什么特点?

(2)课文重点描写了哪几个景点?适当圈点记录。

(一)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表现在什么地方?绮丽多变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3、出示镜泊湖美景。指导学生边观察边听录音,体会领略这美丽的景色。

4、小结:这一段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这一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是静态描写。课文重点抓住了两个著名景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学习第三段

1、自学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2、看有关录像,想象景点特色。并理解下面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3、描写瀑布的特点:“泻入”表现水流急促的样子和流向。“蚀成”表现了时代久远,慢慢腐蚀的过程,联系上下文,也显示了水的冲力。“跌”水从上往下落。用“跌”加强了突然的特点。

4、(媒体出示)“……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势如千军万马……。”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它的意思,体会它的好处。

5、怎样说明瀑布的温度?

(因为它地处北国,当地气温极低,它不结冰断流,就成了奇特希罕的景观了。)

6、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结冰?这与瀑布飞流直下有什么关系?

7、齐读课文,体会领略美景,总结写法上的特点。

8、总结学法:读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9、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意思,读读体会好处,领略美景。

10、了解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三)、小组讨论,运用学法,自学第四段。

1、集体订正,质疑。(媒体出示重点词句,加以理解)

2、指导朗读。

3、纵观全文回顾第一段镜泊湖多美啊!关于它的传说也非常美丽、动人,你知道吗?其实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

4、这么美丽,这么壮丽的景色,大家喜欢吗,还想不想再去?

5、看录像,听录音,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体会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6、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观察校园一角写一篇文章,注意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