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路的散文简短(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1:19:25 页码:10
2023年小路的散文简短(模板9篇)
2023-11-12 01:19:25    小编:ZTFB

总结是一次回顾,是人生中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运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让总结更加生动有力。阅读样文的实用资源。

小路的散文简短篇一

十五岁那年,我带着一个少女的梦和对未来的憧憬走出了故乡的小路,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县城读高中,从此我便和这个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后的三年里,小路上经常留下我和妈妈的身影,扁担在妈妈的肩上颤悠,沉沉地压在我的心上。每当我坐在客车里车子缓缓地远走,看着妈妈孤单渐渐消失的身影,我的'鼻子总是酸酸的,眼泪在眼里打转,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好好报答父母。

三年匆匆过去,我的梦想破灭了,三年生活在我心中留下的是我一生难以磨灭的伤痛,前途一片渺茫,我好像走在漫无边际的沙漠上找不到方向,这段经历至今我仍不堪回味。故乡的小路上留下了我多少迷茫,无奈和悲伤,在这条小路上我多少次跌倒又多少次爬起。

故乡虽亲,可那里不是我的未来,凭着自己的努力,我在县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满意的工作,那种感觉真是欣喜若狂,我终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十九岁那年我遇到了x,这之后的八年内,故乡的小路上常常是我和x的身影,留在小路上的有失意彷徨也有爱情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就在这条小路上我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至现在的九年中,故乡的小路上又多了一串串笑声,那是我们的儿子在小路上奔跑雀跃,这条路上留下更多的是我们一家三口的欢声笑语。

路还是那条路,山还是那座山,小路已变成公路而后又变成了水泥路,山上的小树已变成了参天大树,故乡的亲人消失了许多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面孔,可我已从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变成了一个三十五岁的母亲,一个妻子,但永远不变的是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因为那里有亲人对我的牵挂和呼唤,有我童年的回忆,有许多我难忘的故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愿故乡的小路载着我的梦想和希望伴着我走过这漫漫人生之路。

小路的散文简短篇二

忽而,一大把松针滑过眼睛,我揉了揉被刺疼得眼睛,定了定神。噢,路—梦中妈妈消失的地方!噢,梦!我的嘴角浮出一丝微笑来。噢,我愿钟爱一生的路!

我曾经写过一篇涉及这条小路之美的大学入学感想。当时思修老师给我的评语的大意是,我太有文采、太会夸张了。我想那赞扬之后分明写着些“轻微讽刺”。我相信老师一定是认为我故用风雅之辞来形容平常之物因而缺乏所谓的“真情实感”。

那么,我要说,我很理解他的心情,也许我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文笔拙劣的诗人,满富诗情地写了些文字却不被人所理解,毕竟他不是我。我仍固执地爱着那条小路。纵使它的两旁没有落叶的银杏、法国梧桐、龙爪槐而缺少秋天的味道。我仍然爱这独特的美,这静穆的美,这典雅的美。此时此刻,若有人在我面前大谈那桃花如云的龙华、那柳浪莺歌的西湖、那六朝烟霞的秦淮、那漱玉泻珠的泉城、那五岳独尊的泰岱,我会一面谦卑地微笑,一面“持剑以待”只要一言伤及我眼前之景,我会立刻“挥剑求胜”。我不允许任何人用任何方式在我欣赏着这份美时“蓄谋”招惹我、迷醉我、颠覆我、挫败我。

现代生活容易使人们在茫茫人海、碌碌人生中迷失方向,甚至变得麻木不仁。眼前的美景直到用相机拍下来观赏后,才知道那是一份绝妙的美。他们宁可相信相机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正如梭罗说的那样,“大多数人即便生活在较为宽松自由的国度里,也会让无知和错误纠缠他们人生的始终,让虚无的幽怨和无休无止的粗俗活计占据着一生,甘美的生命果实却不能触手可及”。

我不禁对这个陶渊明式的人物顶礼膜拜。他在《瓦尔登湖》里说,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看着它的人可以测出出自己天性的深浅。这里我不妨说,其实宇宙中一切生命都是美的,它美不美还要看你自己的那天性。

路边的小草叶尖上正泛着太阳在露珠里经营的斑斓,它正在向你昭示,生命的美正是那平凡中自然而然的演绎。你不需要再用任何背景去装饰它、用任何工具去雕琢它,它只需要向你展示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向你抛出那连绵不绝的生命之绿,就足以让你心灵为之震撼几百年。

走在那浓阴掩映的路上,我时常会仰起头来凝望,于是一份崇高便从心底油然而生,然后弥散在整条路上。那些松枝,那些叶子在静谧中透出一份对生命的全知,它不用像别的树木那样为了花谢花飞而伤神或欣喜,他宠辱不惊地站在那里,安静地对着你微笑,让你从它的生命历程中找到坚强,找到安闲,找到诗意。它宛然成了传统的中国女性,典雅、端庄、朴素、娴淑,让你感觉到你和它的'心靠得很近,很近。

我不敢再在这里停滞,我的心正战栗不已,我还怕我会上前去给那草、那叶一个深情的吻,于是他们便像含羞草一样收敛起来,我甚至还怕我会控制不住那颗贪欲之心而将它们折回寝室独自占有。我不想破坏这份美,就让他们永存心间吧。

当然我更喜欢在听着钢琴弹奏的曲子时访问它。那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像一个裸体的婴儿扑入了母亲的怀抱,灵魂的愉悦就是这样的。此时,你像徐志摩在《翡冷翠山居闲话》里说的那样,严格地为己极端地自私,只许你体魄与心灵与那些草木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跳动、起舞,幸福的乐章悠然响起。

我现在意识到我已在长期的心灵矛盾中找到了一份平衡感。生活时,不忘脚踏实地,闲暇时不忘归还赤子之心、追求性灵的愉悦,二者兼有之何乐而不为?性灵与生活或许是矛盾的,但正是因为矛盾,才让二者各彰其美、各显其价值。所以,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还要尽量抽出时间去学汇路散步。徜徉在那条小路上,我感觉到,我已不仅仅是我自己。

小路的散文简短篇三

人的一生都是在路上不停地行走。有路的地方,没路的地方都一样,如果需要,就一定会经过。只是有路的地方走得容易,没路的地方相对艰难。路是在脚下,也在人的心中。

家乡的那条小路,至今还记忆犹新。无论是村里,还是在村外,所有的路段都有我小小少年时的足迹。在老家的村子里,同样也有一条与村外相连的小路。这条路把村子东西两端连得很紧,中间的多条分支又延伸到各家各户的家门口。孩子们天真好动,在这条路上跑来跑去,忙的都是玩。在弄堂里捉迷藏,在小巷里斗地主,在树荫下喊蚂蚁,玩得格外的开心,只要不是胡闹,大人们也不阻拦。

老家的村子很特别,房屋都是紧紧挨着建的,很少留下空隙。只是在门前都留有一条宽宽的过道,方便行人过往,各家的过道紧密相连,便成了村里的小路。山里人很客气,邻里之间串个门、打个招呼,有了这条小路就很方便了。晴热天,不用戴笠遮太阳。阴雨天,无需伞挡风雨,仿佛在室内一般,用不着担心会被雨水湿了鞋。村里的小路都是由青石板铺成的,走着舒服又不滑脚。有趣的是小路到了出村口,这时退几步在远处看,怎么看都像一条山涧溪流,顺着深深小巷从村里流出来。流过村前绿荫,流入田间地头,流出崇山峻岭,来到山外的平地,也许这就是千年古村的古风留存。

老家深处大山,是个群山环抱的秀美山村。在那困难时期,家里正赶上城市人口下放,不得已我和姐姐跟随母亲回到了乡下生活。到了老家才知乡下生活更加不易,山里人绝对没有香喷喷的白米饭吃,每日的三餐都是啃着红薯当饭吃。在粮食十分匮乏的年代,无论吃的是啥,只要能填饱肚子其实也是很满足的。在大人看来,回到老家,孩子们不挨饿,心里也就踏实了。

村里条件差,上高小需到山外的公社所在地小学就读。通往山外的路,崎岖陡峭,山高林密,行人稀少,还常有野兽出来觅食,吓着路人,何况我们都是才八、九岁的孩子。遥遥十几里的山路,这让大人很不放心,每次出门上学,都是捏一把汗。那时读书的人太少,村里唯有我们班级的几个孩子才有念书的强烈愿望。于是几个怀有同样梦想的小伙伴正好结伴同行,每天行走在透着微微曙光的家乡的小路上。

这是一条走出大山的家乡小路,也是一条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家乡小路。山外的世界一定很精彩,想到这些也就无所谓害怕了。时光如逝,如今梦想成真,家乡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那条家乡的小路,都已变成康庄大道。铁路、公路齐刷刷挨村而过,楼房排排而建,家乡面貌焕然一新。老房子不见了,而家乡的那条小路,也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少时青丝满头,如今白发上头,五十年前的家乡面貌,已变成了家乡记忆。

家乡的那条小路,究竟起于何时已无从提起,也没人能说得清。但可以肯定,是一代一代家乡人的勤奋努力,用块块青石板铺砌而成的。虽说不够平坦,但够踏实安然。山里风清气正,从家乡那条小路上走来的人,始终会提醒自己要行正走稳。每走一步,都会掂量,一半放脚下,一半留心中。人生之路,有的很精彩,有的很坎坷,有的只需踏着别人的脚印前行,有的则要自己不断地探索着向前。人生的路很长,也很短,关键是在态度。只有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的人,人生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小路的散文简短篇四

阿超不喜欢务农,他迷恋上了做生意,每到赶集日他就挑着一副担子守在小路交汇处,把一些农民的物品如水果、蔬菜低价收过来,再挑到集镇上高价卖出。这生意没有多大的赚头,他便在称上做文章,尤其是在卖出时在称盘下粘一块磁铁,利润就翻了倍。但久而久之就被人发现了端倪,有不怕事的人便会厉声指出来,但乡下人都憨厚,一边说阿超不厚道,一边又说另一人太计较:人家一个生意人,不搞两个还图个啥?“老实”在这里就成了一位大度的母亲,任由“狡猾”这个顽童调皮着。几年下来,阿超居然挣下了一座新房。远远近近的人们议论阿超,嘴里挂着的都是阿超的“聪明”。

可是阿超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村里新来了一个小媳妇叫素英,长得最为水灵,阿超挣了两个钱,见自己的媳妇与素英相比天上地下,心里就有了些想法。见素英路过,他便故意把扁担横在路上,让素英从扁担上跨过去。素英不知阿超心里的鬼主意,听从了阿超的话,阿超却突然踩住扁担一头,扁担另一头翘起来击打在素英的裆部,素英差点被绊倒,忍住疼痛恨恨地瞪了阿超一眼。阿超嘿嘿嬉笑不停。

阿超见一切风平浪静,胆子更大了起来,有一日他居然以水果相赠为条件,要素英陪他睡觉,素英受了侮辱,哭着回去告诉了自己的丈夫。她丈夫还是个愣头青,找到阿超,把他的称杆掰断了,用他的扁担把他的水果全砸烂了,扬起扁担问阿超要不要命?阿超被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对素英无礼。村里人知道这事后,都对阿超嗤之以鼻,阿超的生意从此清淡下来,被迫转移到其他地方谋生去了。

乡村人可以原谅你的小聪明,但绝不会原谅你的胡作非为!

小路的散文简短篇五

故乡的印象,人各不同:是北风呼啸中的低矮茅屋,是村头摩天接穹的虬曲古树,是清朗夜空的如镜明月,是溪上卧波倚澜的石拱小桥……而我对故乡印象最深的,是那条贯通全村、蜿蜒曲折的小路。

小路从村中穿过,朝着南北方向扭动着腰身。您可别小瞧这条晴天土飞扬、雨天稀泥淌的小路,它可是全村的交通大动脉,连接着村外的阡陌田亩,连接着外部的精彩世界。牛铃叮当的四季晨昏里,故乡的小路,不停地上演着村民们劳作的忙碌、收获的喜悦。

小路向北探身,变得愈来愈瘦,挤进邙山谷壑,成为蜿蜒小径。小时候,我顺着这条山路,进山割草、放牛、砍柴,从大人们口中,知道了不少古代名人:东汉皇帝、曹魏皇亲、唐朝王子、司马家族,还有乐不思蜀的刘禅,满怀亡国恨、愁似一江春水的南唐后主李煜。从那时起,知道了家乡洛阳,还是中国著名的风水宝地呢。

小路向南延伸,听乡亲们讲,可以走进隋炀帝时兴建的西苑遗址;可以走到女皇武则天时的皇城天街定鼎路;可以一直走上比作天河津渡的洛阳桥。后来求学洛城,方知此言不虚。

我的人生之旅,就是顺着故乡的小路一直南行,进入洛阳城区。大学毕业后到外地工作,虽说多年来已习惯异乡风月,但家乡的小路,仍不时闯入思乡梦中。听说这些年河洛大地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也非常想回家乡,再走一走故乡的小路,重温那纯真浓郁的乡情,便毅然踏上了千里归程。

按照售票人员所报的站名,怀着忐忑的心情,我走下汽车。古人说“近乡情更怯”,此时的我,一颗心狂跳不已。举目望去,映入眼帘的情景已非昨日。飘逸着儿时梦想、印有少时足迹的小路不见了,代之以一条宽阔的公路,贯通村庄,一直延伸到邙山。路两旁屋舍俨然,小楼矗立,商店饭馆,驻足其间。那五颜六色的广告招牌,向我讲述着故乡的变化,洋溢着鲜活的都市气息。

正在不知所措时,碰巧来接我的二叔赶到。我埋怨他为啥不早些告诉我家乡的变化,也不至于归来不知路,倒似他乡客。二叔嘿嘿地笑着说:“是乡亲们想给你个意外的惊喜。”说完,便开怀大笑起来。笑声里传递出的乡情,还是那样地纯、那样地亲,一如当年和乡亲们在故乡的小路上相遇。

故乡的小路,虽已在繁华中隐去,但它像铮铮作响的琴弦,永久地感动着我的心灵,时时流淌出乡情的音符。

小路的散文简短篇六

我的故乡刘家湾,是一幅定格了的水墨画。蔽日的浓荫里,六十余户人家,高高低低的房子,围绕着小山岗,形成了一个半圆,像一只弯弯的牛角,因此叫刘家湾。因为故乡面临波光粼粼的湖泊,祖上便在弯字旁加上三点水,变成了湾字。

就这样一条小路,却凝聚着故乡人许多顾盼许多希望许多悲欢离合。姑娘们从这条路上嫁出去了,媳妇们从这条路上娶进来了,学子们从这条路上走向外面的世界,小伙子们从这条路上闯荡去了......于是,小路既是相送子女打拼未来的寄托,更是牵肠挂肚盼望归来的希冀。每到旁晚,尤其是逢时过节,村头的老枫树下,总有拄着拐棍的老人、蹦蹦跳跳的小孩以及父亲、母亲的惊喜和惆怅......

走在这条小路上,有时觉得很窄很窄,而有时又感到很宽很宽,可以看着庄稼由青变黄、河水由枯到盈,可以看到东边像金字塔一样的冷冷山那是故乡的标志,出远门回来,看到冷冷山,家就不远了。冷冷山的背后,群山隐隐,烟锁雾罩,曾经给过我无限神秘的遐想。北边是大洼口,相传,那是秦始皇赶山填海的鞭痕。西边是越走越高的山岗。南面呢,就是三面环水、云蒸霞蔚的浮山了。

小路,始终是弯弯扭扭的,像在行走。青青的远山,也在跟着,我们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那形状都是一样的,村庄也在行走,走大了姑娘小伙子,走老了叔伯大婶,今天东家盖了新房,明天西家添了宝宝,腊月一过,村里总会多几个少妇,少了几个大了的姑娘。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意,抑或是疑惑,人长大了为什么就要走呢?而且走得义无返顾,我真佩服那些姑娘们!而那些小伙子,不知怎的,娶了媳妇就疏远了我们,疏远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有的很快就另立门户了。

村庄就这样不断地变化着,房子在变,人的心事也在变,有时变得很陌生,仿佛是被小路牵着,走进了一个新的领域。起先,无论是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还是叔叔婶婶们,都是那样亲近,一边和别人说着话,一边搂着我们,毫不隐讳自己说话的内容,很透明,给我们以知根知底的感觉。可渐渐地,就像隔了一堵花玻璃墙,模糊了,跟小时候捉迷藏一样,靠猜。是我的心情复杂了,还是他们看我们长大了,开始回避?有时,还真的有些失落感。

我们就这样懵懵懂懂地长大了,有的留在村里,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圈;有的走了,沿着小路,落户别的乡村和遥远的城市。我也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终于,我就要离开故乡了,当我踏上小路,才感到故乡的难舍,眼睛模糊了,不敢回头看,我想,那些伙伴们临走时的心情,大概也是这样吧。我这一走就是三十余年,其间,每次回到故乡,总有曾经的音容笑貌、慈祥的脸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总有曾经总是泪痕满面、灰头土脸的小姑娘、小男孩,漂亮了,英俊了......而小路呢,还是那样曲曲弯弯的。

然而,多年之后,当我再次回到故乡,却总也找不到那条逶迤于村旁、田野的小路了。我站在直达村口的乡村公路上,一遍遍地辨认着,草塘呢,我无数次光着屁股,以各种姿势凫水的草塘呢;那终年流水哗哗的丘缺呢,坐在青石板上,让清澈的溪水冲击着我们赤脚的丘缺又在哪呢......消失了,故乡的那条小路消失了。每当在外思念故乡时,跳进思绪的,首先是那条小路。小路像系在灵魂深处的一条带子,长长的,无论走到哪里,都紧紧的系着,从没有松开过,就像母亲的背带......

今天,故乡终于将那条带子收藏起来了,以公路的速度进一步缩短了与我们这些游子的距离。

啊,故乡,总是那样慈祥......

小路的散文简短篇七

那年,部队战备施工,连队的营房就建在天山深处的山坳里。三面环山,山坡上是零零散散的野杏树和白桦树,偶尔能见到几处牧民的毡房和毡房前袅袅升腾的青烟。

山坳里平时很安静,很少听见鸟儿的叫声,只有野杏树和白桦树下那顽强生长的小花小草能显示出山坳里生命的气息。连队离施工地大约有三公里,弯弯曲曲的小路,路的两边是红枫树,不算高大却枝繁叶茂,红枫树的左边有一条小溪,水面不宽却很深,水流湍急,清澈见底。秋天,红叶一片片落在小路上,也落在小溪里。我们班负责施工测绘,我是班长,平时就带着班里战士扛着测绘仪,背着干粮、军用水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行径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踏着红叶、踏着青草、听着溪流的水声。

记得刚进入山坳的第一天,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山里的太阳晚,群山挡住了地坪线,只有在山尖上能见到第一缕阳光,殷红色的,很美。阳光折射到小路上,清晨的枫叶泛着红辉。小路那头过来一个小孩,红装素裹,头上戴着一顶羽翎花帽,格外醒目。渐渐近了,就在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我终于看清了是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女孩,眉目清秀,穿着民族服饰,手里提着一个白色皮囊,是位哈萨克族女孩。我们不知道孩子那小小的皮囊里装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孩子去往何处,但每天清晨,当太阳照亮山顶的那一时刻,我们和红衣女孩总能在小路上相遇,无论风天、雨天。时间长了,小女孩对我们这些进入深山的大兵有了好感,常常回眸微笑,而我们这些年轻的战士却早已把女孩当成了亲人,小女孩成了战士们心中靓丽的风景。

秋天到了,山坳里更显清冷,小路两旁的红枫树叶子变红了,秋风吹过,红叶铺满了小路。小女孩提着白色的小皮囊,每天清晨我们都能准时在小路相遇。红叶中小女孩格外美丽。转眼间一百天的施工任务结束,连队将要离开山坳,回兵营冬训。部队走的那天,我们班没有按部队规定的时间出发,我们向首长提出要求,部队首长同意了我们班的请求。朝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又踏上了那条铺满红叶的小路,小女孩仍提着那小小的皮囊,穿戴整洁。女孩知道我们要走了,当她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突然停住了脚步,用生硬的汉语说了声:“叔叔再见!”我看见女孩的眼里闪着泪花,女孩哭了。

一月过去了,山里的青草开始长芽,零星的野杏树开满了朵朵小白花。小路两旁的红枫树渐渐长出了嫩嫩的小红叶,春风中沙沙作响。突然一个小战士在路边一棵红枫树上发现了一块小红牌,小红牌上用民汉两种文字写上了三个字“小红叶”。小红叶?我恍然大悟,听说哈萨克民族有个习惯,小孩出生时小孩的母亲第一眼见到什么就给小孩取什么名字。小女孩的母亲第一眼见到了红枫树?女孩出事了。通过打听得知,女孩名叫“克孜里”红色的意思。今年九岁,世代牧民,小女孩为了照顾另一家牧民残疾老奶奶,每天按时给老奶奶送鲜牛奶。就在我们离开山坳后不久的一个寒冷雨雪天,小女孩因病在送牛奶的途中跌进了路旁小溪。当人们找到时,小女孩已经遇难了,僵硬的小手里紧紧的攥着那个小皮囊。我们的心一阵阵颤抖,仿佛也掉进了那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小路的散文简短篇八

故乡的小路弯弯又曲曲,他洒下我们多少辛勤的汗水?晴天里,有我们耕耘的笑声,风雨中,又有我们相互依偎的身影。

二十年后回故乡,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引起我无限的感慨......

淌过弯弯的小河,翻过青青的山冈,一条小路弯弯又曲曲,一去一回总是把我伴陪。这条小路上,有我童年的欢笑,有我青春的梦幻,有我憧憬的未来。

这条小路上,有我的欢乐。向往,有我的追求。梦幻,有我的苦梦彷徨。

故乡的小路弯弯又曲曲,踏遍我们每个少先队员的足迹,红领巾从我们胸前飘过,欢蹦乱跳的队员嘴角露出甜甜的笑窝。

啊,多么天真。多么无邪,多么无忧无虑,多么勇往直前。

看,雄赳赳的红缨队伍多威风,少先队员小脸绷紧往上冲。

故乡的小路弯弯又曲曲,他洒下我们多少辛勤的汗水?晴天里,有我们耕耘的笑声,风雨中,又有我们相互依偎的身影。

不管是风沙漫天,还是骄阳似火,不管是落叶飘零,还是冰雪严冬阻挡不了前进的决心,到处都有我们悠扬的歌声......

当高中毕业证拿到的时候,我们个个都在期盼,期盼那人生的转折点,结果是有的欢笑,有的沮丧,有的.......

从此,踏上这条熟悉的小路,再也看不到那些熟悉的身影,听不到那欢乐的笑声,悠扬的歌声......

当我再次踏上这条小路,他的每一处都震撼我的心灵深处,我要沿着这条小路,踏踏实实走出每一步。

要让道边的垂柳露笑脸,要让岸边的白杨成栋梁,要让红领巾永飘扬,要让一代代幼苗茁壮成长!

小路的散文简短篇九

故乡大坡口村有条笔直的砂石小路,岁月流逝让它泥泞不堪,伤痕累累。每逢凄风苦雨的日子,它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拼命挣扎地呼叫:我已病入膏肓,好心的人们救救可怜的我吧!

走出家乡这片沃土的我,怎能忘记自己孩时就是在这里的'摇篮中啼哭,就是在这里母亲襁褓中绘制下一个个臭烘烘的地图。这里有我儿时的小伙伴,这里有养育我的父老乡亲。正是故乡的甘甜乳汁哺育了我,父老乡亲不向贫穷低头的奋斗精神,激励我发奋学习,考入西北税校,最终成为了百万个头顶国徽,蓝色海洋中的一员。听说家乡要修路,饱含着赤子对故乡的眷眷深情,我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一千元,毫不犹豫寄给了村委会,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

村中有个叫张光中的老人,家里仅有几十元的生活费,听说村里要修路,当下急得要命,不惜抹下脸皮跑了十几家人,凑了五百元,全部捐给了村里。村民们自发选出的几个代表,为如何筹集资金修路的事伤透了脑筋。他们将笑容挂在脸上,将泪水咽在肚里,跑到县里、市里相关部门求爷爷,告奶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筹集到了十几万元。是他们用春天般温暖的心,融化了故乡小路的冰雪;是他们用博大的胸怀,拥抱了故乡的这条小路。

故乡的小路,褪去的不仅仅是凹凸不平的旧颜,替而代之的是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这不仅使故乡的面貌焕然一新,更印证了故乡父老乡亲一心一意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