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7:57:01 页码:14
最新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通用11篇)
2023-11-24 07:57:01    小编:ZTFB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与反思等要素。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科标准紧密结合;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一

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里人,一到了春天,总想尝几口野菜。不同的是,乡里人吃野菜就容易些,可随时到田里寻找挖回家。

最先吃到的当然是荠菜了。刚进三月,春风还显得(幼儿园教案)清冷,阳光还那么短促无力,田野里的油菜和麦苗还不是那么生机盎然,可此时的你,只要走进田野,你就可以找到荠菜的。

教案目标:

1、与家长亲自去找、挖野菜,认识几种常见野菜,了解其名称、外形特征、用途,体验与父母共同劳动的兴趣,增进亲子感情。

2、能合作设计出简单的野菜食谱,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烹制。

3、体验自己动手用野菜制作食品的快乐。

4、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设计一张自己喜欢的野菜书签。

教案准备:

1.物色好长有各种野菜的地方,准备挖野菜的用具:人手一只装野菜的小篮,人手一把小铲刀或者一把小剪刀。

2.与家长联系,为幼儿准备一双轻便鞋、一顶太阳帽。

3.提醒幼儿参与买菜做菜等家务,观看过家长制作的多样菜肴。

4.锅、铲、勺等烹饪工具,油、盐、酱、醋、甜酱等调料,鸡蛋、猪肉适量。布置书签展览。

5.压膜机一台,压膜纸若干。

教案过程:

一、亲子活动:一起挖野菜1.观看课件《好吃的野菜》,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挖野菜的愿望。

小朋友,影片中的野菜你吃过吗?他们看起来味道怎么样?

你知道这些野菜的名称吗?它们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老师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带你们去寻找这些野菜。

2.组织幼儿和家长到野外认识野菜、挖野菜。

(1)向家长、幼儿交代途中的注意事项。

(2)请有经验的家长分别介绍曲曲菜、蒲公英、荠菜、灰灰菜等各种野菜,观察了解各种野菜的生长特征。

(3)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挖野菜,学习正确使用铲刀和剪刀,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喜悦。老师轮流指导,与家长和幼儿共同分享经验。

(4)让幼儿把各自挖的野菜分类放好,集中起来,欣赏劳动成果。

3.韵律活动“挖野菜”。

小朋友,你们挖了这么多的野菜,心里一定很开心,老师为你们编了一首“挖野菜”的歌,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把你们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

4.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挖了这么多的野菜,一会儿我们就把这些新鲜的野菜拿到幼儿园,一起做成可口的菜肴,让大家品尝。

二、科学活动:美味野菜汤1.组织幼儿择洗野菜。

提出活动要求:小朋友择菜时,要把黄叶子择去,把根去掉。洗的时候要轻轻搓一搓,把土洗干净。

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择菜,一组洗菜。摘菜时注意将黄叶子择去,洗菜时要浸泡并清洗干净(教师在旁指导)。

2.制作野菜汤。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烹调:先放油——放葱花、姜——放入野菜——炒野菜——放水——水开后放鸡蛋(鸡蛋提前打碎)——放盐、香菜、味精——美味野菜汤完成。

3.师幼共同品尝野菜汤。

教师将幼儿制作好的野菜汤摆放在桌上,组织幼儿以自助餐的形式品尝野菜汤,体验劳动的快乐。

4.师幼共同小结:野菜很好吃,而且非常有营养,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粗纤维,我们以后要多吃野菜。

三、艺术活动:野菜书签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书签的兴趣。

师:小朋友快来看看我的书里有什么秘密?

幼:有个纸片。

幼:那叫书签。

幼:我爸爸看书就经常夹书签。

幼:我定的《幼儿画报》赠给我一个红袋鼠的书签。

小结:书签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可以用来做标记,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看书的页码,为我们节省时间。

2.欣赏书签展,交流、小结。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书签,你喜欢哪一种书签?为什么?

幼:我喜欢海绵宝宝的书签。

幼:我喜欢红叶的书签,原来叶子也可以做书签啊。

幼:我喜欢贝壳书签,真漂亮!

幼:我喜欢脸谱书签,因为我爷爷喜欢听京剧!

3.指导幼儿用野菜制作书签。

幼:想!

(1)请幼儿分成蒲公英组、曲曲菜组、灰灰菜组、荠菜组、苦菜组、马生菜(马齿苋)组等几组,自由选择野菜。

师:请小朋友自己选择喜欢的野菜组,然后选择剪子或彩笔等工具进行制作,可以把喜欢的图案画出来剪下来,还可以用多个野菜拼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大家看一看、比一比谁的野菜书签最特别、最漂亮,还可以给你的野菜(幼儿园教案)书签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呢! (2)指导幼儿把选择好的几种野菜捋平,用工具进行绘制、裁剪,并摆出自己喜欢的造型,轻轻放进书里压平。

(3)教幼儿把摆好的野菜造型轻轻放进压膜纸,把压膜纸放平,放进压膜机进行压膜。

(4)野菜压膜结束后,指导幼儿沿边剪下野菜书签。

(5)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制作的书签,进行精品书签展示,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小朋友,拿着自己亲自做的书签,开心吗?

幼:开心!

幼:我的书签叫云宝宝书签,是用曲曲菜做的,我很喜欢它。幼:我的是奥特曼书签,是用蒲公英和灰灰菜摆成的,我的很厉害!

幼:我的是小兔子书签,是用马生菜(马齿苋)做的,看它多司爱!

(6)小朋友,现在我们自己制作了野菜书签,都非常漂亮,请你把书签夹在自己喜欢的书里,等再看书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了。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二

引导幼儿感知春天气候和树木、花草的变化,初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美。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和集体协作的能力。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活动难点正确粘贴画。

活动准备前经验准备:课前带领幼儿外出感受春天的变化;歌曲磁带《春天来了》。

物质准备:大背景纸一张;剪好的春天各种景色的小图片若干(太阳、云朵、燕子、布谷鸟、小草、各色花儿,柳树叶儿,迎春花、蝴蝶、蜜蜂)。

活动过程导入:

谈话:春天有什么变化?春天的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基本环节:

1、欣赏歌曲《春天来了》并讨论:歌曲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2、把春天搬到画面上:教师在背景纸上示范贴出太阳、云朵和小燕子;幼儿自选并说出所喜爱的景色图片,粘贴到背景纸上。

3、全体幼儿共同欣赏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评价。

结束:

和小朋友们一起将作品贴到走廊的墙面上装饰环境。

离园接待时幼儿带领家长参观作品,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三

2.画春天,说春天,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寻找春天。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

点击放大。

一、观察——寻找春天(可以课前进行)。

观察校园或公园:春天到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交流。

二、作画——描绘春天(可以课前进行)。

画春天,把自己观察到的最感举了的内容画下来。(可以是一处景物,也可以是一种动物,或一棵树、一片草、几朵花……)。

三、小组讨论——春在哪里。

1.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画,说一说自己的画是怎样表现出“春天来了”。

2.说说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来了。

四、展示作品——美丽的春天。

1.每个小组选一至两名代表,把全组同学的画展示出来,介绍我们眼里的春天——我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来了。

2.从各组的画中选出若干幅春天特征明显的作品组成一组画,请同学说一说春天什么样,春天美不美。

3.出示课本的插图,请同学说说图中小朋友眼中的春天和我们看到的一样吗。

五、布置作业。

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还有什么秘密没被我们发现。

板书:

学生的画:

学生的画:

学生的画:

柳树桃树蝴蝶、蜜蜂小朋友……。

小草……蚂蚁……。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四

1.能运用多种感官,有目的地感知春天来到时动植物的变化。

2.大胆的描绘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将冬天到春天的变化在画中体现出来。

故事:狐狸画春天、绘画用具每人一份。

1.教师讲述故事,突出词汇"种上、铺上、栽上、松土、施肥"等等。

3.讨论: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水、空气、太阳、花草树木等的变化)。

你在生活当中看到的春天是怎样的?你把自己眼里的春天描述给大家听一听。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请幼儿大胆的说出春天的色彩。

(绿色、蓝色、还有花朵的五颜六色……)。

2.说说从冬天到春天的色彩会有哪些变化?如果用颜色表示该用哪种颜色?

(枯黄的树木变绿了,是由褐色变成了绿色;草坪上的小草由黄色变成了嫩绿……)。

1.启发幼儿画出我眼里春天的变化,树木、花草、天气的变化等等,要求画面突出自己看到的某一事物的变化。

2.幼儿自由作画,教师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简单的评价。

绘画一直是幼儿的最爱,幼儿眼中的春天是五颜六色的。有几个小朋友画得特别好,有效地画出了天气的变化,会写字的小朋友写上了“冬”“春”,有人还将冬天变春天的过程用箭头表示出来,画面表达的意思一目了然。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并学会更细致的观察周围的一切。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五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1、小组交流: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

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

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较为浅显的问题,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暂时不做讨论)

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语句,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同学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感悟)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六

教学要求:1.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并注意说出春天的特点。

2.抓住春天的特点,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清楚。

3.说话时要大胆,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语句要完整。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二、说春天。

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喜欢?(请几个学生简单说)。

既然大家都说春天很美,那么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春天好吗?

这次说话有三个要求,请大家看着电脑跟老师读一读,然后请大家在说的时候记住按要求完成,比一比这节课谁最好。

春天是新年的开始,所以古今中外的人都赞美过春天,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吗?(学生说几个,教师板书一些)。

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词语和句子,帮助大家说好话。请大家看电脑,自己快速记几个,待会儿说话时用上一些你喜欢的。(学生看电脑,边读边记)。

现在你们看完了,就让我们比一比谁说的春天美,好吗?春天来了,我们去公园看到了什么?(用一句或几句说说,要按要求说。)。

大家刚才说得真好,看看电脑里老师还帮你提供了些什么?(学生看电脑,观察公园景色,然后同桌互说。)。

春天来了,我们在田野看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说,教师随时纠正。)说完后,再次看电脑,让学生互说。最后指名说。

春天来了,在我们身边,你们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教师给学生看一两张画面,让学生准备说话。)学生开始说话,教师随时指导。

在春天里,你除了刚才说的和电脑上看的以外,你还看到了哪些变化吗?(蝴蝶、青蛙、蝌蚪……)。

小朋友,你们把春天说得真好,那谁能给我们刚才说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看谁说的题目最好?(教师板书题目)。

三、指名说话。

小朋友,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说的春天的景色最多、最美,但要按要求说,好吗?(再看一看电脑上的要求,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从中选择自己想说的春天的某一地方,按顺序说出特点。)学生开始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四、指名说,师生评议。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七

1.加深对春天的认识,初步理解第一段歌词,学会跟唱。

2.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各种小动物的头饰,事前幼儿对春天已有过认识和观察。

2.幼儿坐到位后,请幼儿都互相观察一下教室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3.请幼儿说说听了这首歌曲之后感受怎么样?(幼儿自由回答)

1.教师再次弹奏歌曲旋律,请幼儿说说自己听了这首歌曲觉得怎么样?

1.教师清唱歌曲的第一段,请幼儿说说你听到些什么?

2.教师范唱第二遍,可以边唱边画;

3.教师边指图片边清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可以让幼儿轻轻跟唱;

4.教师带领幼儿边根据歌词内容边有节奏的朗诵1—2遍;

5.幼儿听音乐可以拍手轻轻的哼唱1-2遍;

6.在《春天》的伴奏下,幼儿做欢快动作。

活动延伸:建议带领孩子观察春天的动物,植物的变化,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

3.加深对春天的认识,初步理解歌曲内容,学会跟唱歌曲;

4.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头饰,事前幼儿对春天已有过认识和观察。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八

1、幼儿年龄较小,观察事物时集中时间较短,认识事物直观现象较单一。

2、由于幼儿想象能力较差,通过直观学习认识更多的关于春天的新事物。

1、让幼儿能通过学习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指导幼儿认识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2、关于春天的有关儿歌。

一、开始部分。

1、儿歌《老师老师我爱你》。

2、儿歌《公共汽车好》。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让幼儿仔细观察图,并说出图中“都有什么?”引入课题。

2、师讲解图中内容,让幼儿理解。

3、请一名能力强的幼儿上来试讲图中内容,幼儿讲的不准确的地方,师给予补充。

4、请幼儿集体讲解图中内容。

5、师朗诵关于春天的儿歌。让幼儿学习并感受春天的特点。

6、带幼儿走出教室观察春天的特征,并给与予适当引导,让幼儿更深刻体会。

7、唱着春天的歌曲走回教室。

三、结束部分。

师总结春天的的特征,加深幼儿对春天的理解。

四、延伸部分。

让幼儿在回家的路上寻找春天。

现在正是绿意盎然的春天,所以我特意把认识春天这节课在这个季节学习有助于幼儿更直观的认识春天,理解春天,生活中去发现春天的特点。

在本节课中,我先以图导入,让幼儿在图中寻找春天,对春天有个基本的认识,接着让幼儿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儿歌,加深幼儿对春天的理解,最后带幼儿走出教室,把图中及儿歌中的春天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幼儿更直观的认识、理解春天。拓展内容让幼儿观察课堂中没有讲到和观察到的春天的特点,让幼儿全面理解春天。

本节课中,大多数幼儿兴趣浓厚,对春天认识的比较全面,并能表达清楚。但个别幼儿不善于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差,导致幼儿对春天认识不够全面。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平时多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九

目标:

1、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喜欢春天。

2、在表现春天的活动中,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准备:

1、布置一块有关春天的大的背景图。

2、春天景物的范例(小燕子、小青蛙、迎春花、桃花等)。

3、各种表现春天的手工材料。

4、事先带领幼儿感受春天。

活动设计:

一、导入活动:

二、观察引导:

提问:

2、为了让幼儿感受自然美,教师的语言应体现美的情趣和情感。如春天来了,小草钻出泥土,来看看美丽的春天;河水哗哗地唱着春天的歌;层层波浪跳着春天的舞;桃树说:“春天是红的。”迎春花说:“春天是黄的。”柳树说:“春天是绿的。”小朋友,你们说春天是什么颜色的?燕子飞来告诉大家:“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等。

三、画一画春天是什么样的。

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春天的事物画出来。

2、把画出来的事物沿轮廓线剪下来贴在春天的大背景图上。

3、引导幼儿用一句动听的话来表达你的喜欢。

四、欣赏美丽的春天:

幼儿和同伴说说自己的作品,欣赏别人的作品。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十

1.乐意学习歌曲,体验歌曲的旋律之美。

2.尝试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在音乐与表演中感受春天的美。

3.理解歌词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学会表演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课件准备:《春来了》儿歌音频;春天景色插图;《春天》歌曲、伴奏音频。

一播放儿歌音频《春来了》导入活动

一年有几个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哪里看起来特别有春天的感觉?

二引导幼儿欣赏插图根据插图请幼儿说一说你看到的春天有哪些景色?

三播放歌曲了解歌曲内容并学唱

1.播放《春天》歌曲音频,根据歌曲音频依次出示图谱,熟悉歌词内容。

2.播放《春天》歌曲伴奏音频,学唱歌曲3~4遍。

四播放伴奏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来做动作。

2.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3.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带着动作进行表演歌唱。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找春天教案集合通用篇十一

教材分析:《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和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强烈呼唤。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巡弋、不速之客、祈盼”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热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方法:本诗的教学,不宜逐词逐句讲解。“读”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手段,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朗读指导,一是要注意将读、想、说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读、想想、说说、读读。二是要允许学生采用多种读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最后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表达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少地方还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那里的孩子们正急切地祈盼着和平,祈盼着和我们一样拥有这样美好的春天。今天,就让我们来为他们发出呼吁,一起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板书课题)。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划记下来多读几遍。

2、生字正音: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带读并及时正音。

3、字词质疑:指导理解“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等词语的意思。

4、指名学生逐节朗读诗歌,互相评价。

三、分层品读,感悟入情:

1、快速默读1-4节,找一找作者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用圆圈圈出来。

(指名答,相机板书: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2、在你们心目当中,大海原本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描述一下?

现在的大海成了什么样?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带着感受读一读第一小节:“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这究竟是为什么?”

(指名读-评价-赛读-齐读)。

3、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2-4小节。

(战舰和水雷、坦克和大炮、导弹、地雷——战争)。

是什么破坏了蔚蓝色的大海?——战争!

是什么破坏了金黄色的沙漠?——战争!

是什么破坏了蓝得发黑的夜空、绿茵茵的草地?——战争!

5、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的内心除了可惜、痛心之外,还有些什么样的情感?(愤慨、不解、憎恨、控诉……相机板书)。

谁能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1-4小节?

(指名读-评价-男女生合作读)。

6、罪恶的战争不仅破坏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也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灾难,尤其是那些战火中的孩子们,成了无辜的牺牲者。(课件出示“战争中的孩子”相关资料)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面对这些可怜的孩子,你有什么希望和祈盼?自由朗读第5小节,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读:抓住“祈盼”这个词语,读出强烈的期盼之情。)。

(师生合作读)。

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生:“让战火中的孩子……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7、同学们,想想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希望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拥有什么?请模仿以上句式写一两句。

例如:有一个家庭,温馨的家庭,

不被轰鸣的大炮拆散!

8、多么美好的愿望呀!我们还希望战火中的孩子……。

(齐读)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思考:诗歌最后的一个标点——省略号,你觉得省略的是什么?(省略的是美好的、无限的希望,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和平”)。

9、带着对和平的祈盼,对战火中的孩子们的祝福,齐声朗读第5小节。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了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2、把你们的感受和体会融入到诗歌当中去,用你们富有情感的声音表达出来吧!(全体起立,配乐朗诵全诗。)。

五、拓展延伸:1、出示课后阅读链接《儿童和平条约》,介绍背景: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自由朗读,交流体会。

3、小结:这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老师想借《儿童和平条约》中的几句话。

送给你们,“孩子们,我们现在的努力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为永久的和平。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板书设计: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大海。

沙漠                         控诉战争。

夜空     本来……可是……   祈盼和平。

草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