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6:44:30 页码:10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实用10篇)
2023-11-18 06:44:30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在表达方式上做到简明扼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篇一

《大众哲学》这本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指出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感想有共通点,但同时又有差异。“哲学思想是人们的根本思想,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世界一切的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这就是哲学的真面目。”;第二部分讲述从现实生活中人们四种不同世界观谈起,把世界观归结成两大类:观念论和唯物论。指出:“世界上找不到第三类的哲学,即使有,也只是把两类拉连一下,弄得一半是观念论,一半是唯物论,也并不是纯粹的第三种东西。”;第三部分讲述“认识论”,论述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真理的客观性问题,尤其是强调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主要讲述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五大范畴。

《大众哲学》是我们老百姓都能接受的哲学,是中国人应该认真学习的著作。本书以大众化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事例,简明扼要而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原理、认识论内容和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范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一扫旧中国哲学界沉闷的空气,深得广大知识青年的喜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大众哲学》讲的是哲学与生活问题。以前的我总以为哲学是抽象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而《大众哲学》让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相像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其实哲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哲学的踪迹。”语言浅显易懂、道理简单明白,但表述的内涵却很深刻,不仅给人予一读即懂的感觉,而且使人豁然明朗,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到处都包含着哲学的道理,只要我们细细想,就能认识它。第三,必须以中国人最熟知的事实为内容,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建构。理论的具体化,就是根据实践的客观现实来对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对于中国人而言,马克思主义是舶来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实现两个融合:与中国的文化语境相融合,与中国的现实语境相融合。什么是哲学?通俗地说,哲学就是事物内在的道理,是事物中包含着的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接受的道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通篇贯穿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但并没有长篇大段地引用马克思的著作和语录,而是以当时的中国人最熟知的岳飞之死、孙悟空七十二变、义和团、抗日战争等中国化的事例为内容,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果。这样的方式方法,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

《大众哲学》这本书善于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联系起来,运用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这样,哲学的观点就更容易渗透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从而让人们真切的体会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举个例子来说,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这就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这句话的错误和荒谬。可是按照以前教材对唯心主义的泛泛解释,我们对唯心主义其实并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也就无法感受到它的错误所在。以前曾听说过唯心主义最终导向了宗教,可我却不以为然。然而,这个例子生动而形象,我顿时醒悟,原来,唯心真的可以引领人们走向宗教。

正因为这本书的哲学和生活联系一起,得以实现大众化。对广大青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也间接的将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入他们的心灵深处,并引导他们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书中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俗易懂,而不是深奥晦涩。艾思奇用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解释哲学原理,例如用“照相机”作比喻来说明“反映论”;用卓别林和--的区别来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很形象、很直观。

读罢这本书之后我不仅对哲学是什么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有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深入的认识,这不仅能增强我个人的修养,提高我的逻辑性,思辨性,整体性,也坚定了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此书通俗易懂,每个高深的哲学知识都是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来的,用人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事例来剖析哲学道理,但其又不失哲学的根本,启发群众自身的感悟来学习哲学。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篇二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的各级指挥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而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

1933年12月艾思奇在上海《中华月报》第二卷第一期的文章“二十二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中写道:“哲学是文化现象的一部门,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社会的文化。”[2]而创作于1934年的《大众哲学》作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新文化的特征。《大众哲学》内容、语言和形式都是为大众服务而精心设计的。

一、紧扣时代主题。

《大众哲学》不仅在实践依据方面立足于当代,而且在理论深度上也具有当代的特征。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同志在30年代为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原在上海出版的《读书生活》第一、二卷(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连载,题为《哲学讲话》。后出版单行本。1936年印行至第4版起改名《大众哲学》。到1948年12月,共印行了32版。创造了中国哲学出版界的一个奇迹。这本马克思主义的“入门”书,启发了千万颗苦闷彷徨的心,许多青年人在它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就是背着《大众哲学》奔赴延安的。《大众哲学》为什么会受到读者如此热情的欢迎呢?正是因为其内容、形式、语言都充分地考虑到了受众的需求。

艾思奇抓住了大众读者的困惑所在,在书中尽量引用和大众的读者息息相关的事例,把当时国家的形势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紧紧连在了一起。即使当今时代的人读起这本书,也能通过它很清晰地明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怎样的危难形式,当时的中国民众面临怎样复杂的斗争形势,对当时的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

二、创新文章形式。

初识哲学的人往往会被它的玄奥深涩吓倒,从而放弃进一步的探究,更何况对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大众。当时中国的许多年轻人看到十月革命的胜利,于是自觉地拿起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理论武器,想让它在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作用。可无奈于虽然抱着极大的热情读了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但由于作者是外国人,又没以中国的革命实际为例,所以读时一腔热情,过后都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而且对于当时未具备哲学起码常识的人是很难接受的。于是艾思奇大胆创新,对于每个问题的论证过程都贯串了小标题的形式。该书有五大章,二十二节,每节均有标题以及解释性的大标题。每章各节的大多数段落前有一方小框,框内简略归纳该段落的内容。“这一特征是最富有创新和重要的。读者很少会看到有两整页长的内容。对阅读技巧不高或时间有限的读者来说,该书的外形不像哲学书的外形那样令人害怕。相反,《大众哲学》的外形是简短精练、便于间断地阅读。”[6]每个小标题对所论述的问题起到概括归纳的作用,逻辑严密,论证层层深入。读者可读了一段文字论述后又看看小标题的归纳,这样,就给没受过任何抽象思维训练的读者降低了阅读的困难,唤起了阅读热情。以免读过去仍旧一头雾水,一片混沌。无疑,《大众哲学》外形上的新鲜和简洁对它受欢迎起了很大作用。

三、直白、生动活泼的语言。

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它的火力就打不到敌人。为达此目的,文学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源泉[1]。

《大众哲学》所论证的哲学问题艾思奇都设计了生动活泼、简明易懂而又很能吊足读者胃口的语言来描述。

如,“两军对战”、“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天晓得”、“原来是一家人”、“用照相作比喻”、“是朋友还是豺狼”、“无风不起浪”、“谈虎色变”、“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等等。

其次,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哲学并不神秘”、“不是变戏法”、“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在劫者难逃”、“卓别麟和--的分别”、“没有了”、“追论雷峰塔的倒塌”、“岳飞是怎样死的”。这样的构思,让读者一看题目,就有产生疑问,激起了读者强烈的求知欲。这也是此书引人入胜,赢得众多读者群的原由。

总之,《大众哲学》贴近时代的内容、独特的语言、别出心裁的文章写作形式,使它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心。这一现象启发我们不断思索当今文化传播的形式。哈贝马斯认为,传播是一种以理解为导向和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沟通社会一致性为基础,致力于达成理解,形成非强迫性的共识[8]。所以,为使大众欣然接受,热烈拥护,无论电视、电台、各类书刊,都应紧扣时代主题,创新传播形式,抛弃生硬、刻板、装腔作势、高高在上的姿态,使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这样,文化传播事业定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篇三

以前的我总以为哲学是抽象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而研究哲学更是被我认为是戴着厚厚的眼镜的老学鸠才能做的事。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过“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哲学里的术语。可是当时我们就像听天书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于什么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是无从知晓。到了中学我们正式开始触到政治课,然而,面对教材哪些专业而晦涩难懂得词语时,我感到的是无比的纠结和烦恼,一句话看上好多遍才能懂更是让我对哲学产生恐惧的心理,并由衷的抵触。

前一段时间有人向我推荐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不得不承认,刚一听到要读有关哲学的书,那些痛苦而恐惧的学习哲学的经历顿时于脑海重现。可是看了《大众哲学》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相像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学的人所造成的。”他说哲学之所以显得高深,是因为哲学家们故意这样表现,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许很多哲学家都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就故意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使一般人很难以理解,这样自然就会感觉哲学很深奥了。

艾思奇作为一位革命战士,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中国现代史上、中国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上,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方面,其历史地位,应该说已得到了公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艾思奇,他的历史地位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众哲学》时期就已经奠定。以后的年代,作为战士与学者,艾思奇仍然在继续的奋斗中,这是历史,这一段历史已经写进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当代史中,也写进了现代和当代哲学史之中了。

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笔法,运用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这样,哲学的观点就更容易渗透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从而让人们真切的体会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举个例子来说,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这就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这句话的错误和荒谬。可是按照以前教材对唯心主义的泛泛解释,我们对唯心主义其实并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也就无法感受到它的错误所在。以前曾听说过唯心主义最终导向了宗教,可我却不以为然。然而,这个例子生动而形象,我顿时醒悟,原来,唯心真的可以引领人们走向宗教。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哲学不仅是为了看清世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改变中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那种认为哲学已发展到极致的理念可以说是可笑而幼稚的,因为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发展的科学。可是中国有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把什么都形式化,如政治课。每个学生纯粹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政治,其创新从何谈起?尤其是哲学。我从前非常讨厌政治课,因为教条式的背诵是我最讨厌的事,填鸭式是教学方式更是令我苦不堪言,可是后来在生活中我对哲学有了深深的体会,有了对哲学的思考,从而有了困惑,从而有了学习哲学的欲望。我始终认为学习就是学会思考,我希望中国多一些思考者,实干家,少一些形式主义者。

这本书收到许多读者的好评,我认为其原因第一是紧扣民众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来引发哲学思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最关心的政治问题是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在谈到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时,艾思奇在谈了“悲观主义、宿命论、唯物主义、享乐主义”的世界观之后,进一步以抗战的“速胜论”、“亡国论”和“持久战”三种不同的“抗战观”来延伸分析“世界观”问题。这本书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即适应了青年们在外有强敌侵略、内有激烈斗争的条件下,迫切要求科学思想的指导的需要。而当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担当起这一任务。第二是因为他所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观的前提,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它把青年引向进步、引向革命是顺理成章的。第三是因为这本书的风格对广大青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入他们的心灵深处,并引导他们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而这又同艾思奇同志的为人治学十分相似。他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学风,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书中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俗易懂,而不是深奥晦涩。艾思奇用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解释哲学原理,例如用“照相机”作比喻来说明“反映论”;用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区别来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很形象、很直观。

读罢这本书之后我不仅对哲学是什么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有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深入的认识,这不仅能增强我个人的修养,提高我的逻辑性,思辨性,整体性,也坚定了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此书通俗易懂,每个高深的哲学知识都是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来的,用人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事例来剖析哲学道理,但其又不失哲学的根本,启发群众自身的感悟来学习哲学。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篇四

花了两三个小时大致看完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作为上个世纪30年代少有的写给大众的通俗读物,《大众哲学》这本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著作,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据说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

为什么说它能影响几代人,大概因为这是一本真正启蒙的、写给大众的哲学读物。

小学的时候学校曾经推荐读过一套书,叫《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是一个外国作家写的。

硬壳装帧,翻开以后是铜版纸和精美插画,文字在中间穿插。

内容自然不可能是马哲的辩证唯物论,到是生活中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譬如什么才是正义,什么才叫幸福等等。

当时的我囫囵吞枣几天就读完了,那套书也许是我哲学启蒙的第一步吧。

现在若让重新翻一遍,说不定还能得到些新的启示。

在充斥“思想斗争”的年代,无产阶级政党需要一本给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的指南。

至少,是让那些在砖一样厚的学术著作中淹没的浅显晓畅的道理摆出来让大家都能看明白。

不管是哪一种目的吧,我认为《大众哲学》都是成功的。

它的成功在于理论的通俗化。

而这种哲学著作,现在似乎又有了被艰涩学术著作所淹没的趋势。

所以这本书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很珍贵的。

浏览这本书目录的时候,我就已经产生很强的“亲切”之感了。

学校学习的政治教材也许就是以这本书为蓝本的。

全书分为五章,分别从哲学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相关哲学范畴五个方面编排。

看这些内容本身是不新奇的,书中解释了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也不忘抨击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公式主义、教条主义等等错误的观念。

艾思奇用生活化的例子,也用了很多当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的革命证据,佐证了这一大众哲学之所以成立且没有纰漏的论述。

虽然这本书没有严谨的论证思维,但它内容和逻辑上的布置是符合大众的认识逻辑的。

当时的大学生读完这本书,被形容为“在皇宫里的金色梦被打断了,不愿睡下去再做梦,而跑出去冒刀枪、水火和风雪。”“醒过来”“发觉教科书对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毫不中用”。

若果真如此,这本启蒙书到真的发挥作用了。

它的启蒙性不在于一下子所有人都让马哲成为解救他们于水火的至高信仰,而在于让学生这个最纯粹也最重要的群体有了认识当时他们所处国家和所处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那些处于知识饥荒的普通人来说,这本书虽不是玉液琼浆,却也无异于是“一张能填饱肚子的大饼”。

然而,现在的学生读这本书有什么感受呢?《大众哲学》,就是大众都普遍接受的一门哲学。

但是这门哲学产生的时期和现在大不一样,它还是属于大众的哲学吗?艾思奇在他的书里说:“革命政党都需要有唯物论的哲学基础。”所以那时为了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的政党需要一个站得住脚的革命理论,而一切相反的、对立的理论都要被消灭。

在那时人民群众巨大的革命热情下,没有人会质疑这一点。

但是当现在的我们,翻看政治教科书上的文字,看到对形而上学等荒谬的曲解后,心中还是不免要产生疑惑,因为这种将对方推向极端并导出对方之谬误的逻辑看起来不怎么可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了这个世界,而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生活的国家和社会、思考和质疑的权利,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

如果我们不功利地把政治这门课当作参加高考的科目来看待,《哲学与生活》这个分册到底应该教什么内容或许才是现在教材编写者应该开始思考的问题。

《大众哲学》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是真正的、在黑暗中照亮前进道路的革命的火炬。

也许,现在的我们,也应该重新思考我们的处境,和我们能为此做出的改变。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篇五

“哲学”一词在普通人心中常是神秘、生涩的代表。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我认真读过的第一本哲学书。(妈妈问:《苏菲的世界》不算吗?嘉说:感觉那不能算是一本哲学书)。作者艾思奇用直白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哲学世界的概况。

唯心论分为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前者认为人的精神主导一切,后者认为有一个“绝对”精神在主导一切。而神学认为有一个上帝在主导一切。两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且,这相似之处在于对世界的看法上的相似。所以我们也可以从认识世界的角度去考量唯物论和科学的关系。

首先是认识物质运行的规律。唯物论的基础就是物质独立存在,独立运行。机械唯物论认为事物的变化只是机械变化,即数量变化与位置变化。但唯物论的辩证法道出物质的变化更多的是物质内部的变化,兼以外力的作用,且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外力下会有不同的变化结果。科学中也是如此。比如水凝结成冰,就既不是数量变化也不是位置变化,而是它本身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实际上也是它受到的热量减少,运动变慢,受到相互作用,从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变成冰。所以从这点来看,唯物论和科学是紧密联系的。

可供讨论的还有认识方法。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唯物论的认识是累积感性认识,加以分析,达到理性认识,总结出真理。而科学也是如此。

如此看来,唯物论和科学确实有密切联系,既然科学是我们要坚持的原则,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辩证唯物论就需要我去好好学习。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篇六

在毛概老师曹根记的极力推荐下我买了艾思奇着的《大众哲学》这本书,并带着半信半疑的想法开始了对哲学的学习。没想到这本书很快就打动了我,并深深的吸引了我。作者用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让人很轻松地就能读懂。原来,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哲学思想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和看法,学习哲学能让我更好地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方法论是哲学的核心,回答的是人们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联系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大众哲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哲学方法论的典范。它的思想方法特点突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哲学走出哲学家的殿堂,让普通人都能看得懂,并指导自己的人生、工作和生活,这是《大众哲学》的思想方法特点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艾思奇用最适于中国民众的思考方式、最普通的中国文字、最直白的中国语言来表述深奥的哲学理论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大众哲学》中一些观点、提法,今天看来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其核心价值取向却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一、现象和本质我们在网上也时常看到某某学生开着豪车上学,某某学生的官儿父母开着公车接送小孩等新闻,这些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透过这些现象不难看出一些实质的东西,它是官位思想的副产品,更是有权集团利益受保护的具体表现。

二、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所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形式和内容的内在关系,首先表现在内容的优越地位和决定作用上。因此一定的内容要求一定的形式,并且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它所要求的形式。

三、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一个原因可以引起几个结果,一个结果也往往由几个原因所引起。

四、偶然性和必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可能性与现实性决定了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它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篇七

经济学基础我们首先完全理论接触经济理论的必经之路,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深入改革的道路越走越宽,对于经济规律的认识必须科学严谨有持续性,要从经济规律的自然发展上系统性的认知,结合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和研究。

研究西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把握西方社会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社会的特点,对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西方国家经济模式是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架构的,国家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设置的。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探讨国际经济问题主要也是以经济学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与国际经济机构的建设,掌握其运作模式和共同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方式。我国要加快市场改革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经济学,只有了解西方强国的经济理论政策及经济发展依据,掌握他们的经济运行规律,研究他们的经济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真正做到知已知彼,才能促进市场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我国如何建立和完善市场建设,这些问题,需要有经济学这样比较成熟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经济学探讨的理论问题恰恰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经济发展不同水平条件下,如何发展我们的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一些思想理论和政策工具就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在微观经济学中,探讨了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对我国资源有效并合理的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在宏观经济学中,探讨了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的研究实际上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经济调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国内经济学实践现状。

1、《经济学》实践用书。现在的经济学实践用书一般是直接翻译过来的大部头,大部头不太适合国内高职高专使用,高职高专一般只安排一个学期,上半部经济学固然不好,上整册经济学,时间太紧凑,非常赶,难以完成实践计划;再有就是选择一些国内教师编辑的经济学书籍,部分教材错漏多,还有少部分教师加上了自己的理解,都没有假设检验过,难免有误导学生之嫌疑;另一方面经济学概念繁多,边际、均衡等等许多概念较为抽象,学生有时会感到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再一方面,就是教材知识点多、复杂,学生也感到压力大,如何把知识利用起来,也无从下手;教师要选择到难易适度、简明丰富的教材并非易事。

2、《经济学》案例实践。经济学案例实践,与其他课程应该有不同之处,经济学的案例讲解,不能简单理解成案例分析,更不能理解为举例实践,经济学来源于生活,可以更好的为实践服务,可以设置一个事件,一个今天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以学生为主,用经济学的知识去探究经济理论的价值。它也不是互动式实践,而应该是一种探索式案例实践,黄金价格下跌,我们教师是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均衡打破的原因,供求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才回出现短期均衡出现拐点。探究式案例实践,它有多重优势,经济生活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对于现实经济生活问题,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视角思考问题,提出学生自己的思想境界,研究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经济分析的能力和兴趣;同时,探究式案例实践不只是涉及到课程中某一章节的知识点,而是可能需要对几个章节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也能起到复习前面章节的价值,提高学习自主性。

3、《经济学》实践工具。我们知道多媒体实践的优点是使用便捷快速、易于拷贝和观摩,形式比较生动,其实多媒体也有它固有的缺点的,就是知识固化、信息量受到课本的局限,不能承载其它课本先进的知识,它不太有利于知识把握能力差的学生掌握经济分析工具。并非所有层次的'学生都适合以多媒体为主要工具,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名校,依然还是以黑板为主,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讲义、黑板也许更加合适,同时也是经济学实用性强的合理选择实践形式和手段的重要环节。

四、学生的知识结构。

1、《经济学》课程错误认知。部分学生以为《经济学》就是学习做股票,可以学也可以不学,对自己影响不大;加上同学们校园文化的传播,学生会想当然的认为经济学再怎么学习也学不好的,尤其是经济学内容体系庞大、流派众多,各种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各异,甚至相互矛盾,观点难以统一,实践必然感觉思维混乱,课程学习难以根本理解。

2、《经济学》基础较差。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普遍参差不齐,教师讲授边际、效用等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部分学生的思路还停留在高中学习阶段,每节课要有重点,要划出哪些是要背诵的,结论要有对错,在看到经济学没有确切的结论时往往就会失望而归,有时候,《经济学》的实践是离不开微积分和图表分析的,经济学会接触到非常简单的数字计算,哪怕是初等数学的极限计算,对于那些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在教授天书。

五、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实践问题的解决思路。

掌握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管理能力和基本素质,能在经济管理领域第一线从事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高等应用性管理人才。经济学基础是所有商科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先导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基于高职高专经济学课程实践现状,我们认为课程目标、实践体系与实践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应该进行思考和探索,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实践设计与实践方法。

实践设置首先要考虑积极的实践氛围,设置一些喜闻乐见生活趣事,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既生动又能揭示经济学原理,既形象鲜活又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每个原理观点都可以设置一个小生活趣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在课程实践进度计划中安排1-2次辩论赛,确定好辩题。在具体实施前告知学生辩题、辩论时间、辩论规则和考核方式等实践过程设计,并将辩论具体要求和辩论规则发到学生手中,学习完均衡分析后可以安排一次“黄金价格均衡分析”的辩论赛,从供求因素分析,正方金价上涨,反方金价下跌。当然观察法实践也可以考虑,可以带学生到就近的菜市做观察笔记,或者要求学生去超市做观察笔记,观察一周的菜价涨跌,看看进出市场人数与菜价的线性关系,可以得出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需求人数下降,价格下跌的经济学原理。

2.实践内容精选。

对于高职类学生而言,《经济学基础》的实践内容没有必要追求大而全,现在各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很多都在体系内容上与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教材并无二致,并不注重经济学理论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案例极其贫乏,应将实践内容根据后续学习的需要进行精简,淡化计算图表学习,强化应用性、实践性结合点的学习,实践内容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经济学原理,加强实践性引导,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熟练运用知识。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篇八

对我来说这是第二次读大众哲学,第一次源于教学的需要,而这次却是兴趣使然,听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第二次的通读果然让我有了不同的收获。

《大众哲学》作者艾思奇,20世纪30年代,他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普通人都能了解哲学的真谛,在上海出版的《读书生活》杂志中连载了近一年,因效果很好,后出版单行本,《大众哲学》的名字也是后来敲定的。本书一共五章,将哲学概念、哲学分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大规律、五大范畴用通俗易懂的话讲出来,给读者展示了一目了然的哲学世界,让普通人不再对哲学望而却步。艾思奇先生这种普慧的做法,对当时乃至现实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第二次读《大众哲学》我很兴奋,好像突然发现了光明的前途一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一直想把哲学的方法应用到我的工作和学习中,因为教育学生本身就是传承智慧,而哲学就是智慧的化身,在改造个人思想、指导行为规范方面既能提供世界观又能提供方。本书的作者应用了化繁为简的方法,将深奥的哲学原理经过通俗易懂的案例讲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信心倍增。比如第一章中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事例的分析,最后把枯燥的哲学概念顺其自然的引出来,告诉我们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思想方法;由此入门,再通过“两军对战”“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等俗语讲述了哲学的分类,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的哲学门派的区别,让读者认清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哲学;第三章到第五章同样是通过“用照相做比喻”“卓别麟--的分别”“是朋友还是豺狼”“无风不起浪”“追论雷峰塔的倒塌”“岳飞是怎样死的”“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等等家喻户晓的比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口中的原理通俗易懂的论述出来,收为己用。也许读者很难相信,哲学真的有这么简单么,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作者真是用心良苦,哲学理论再高深也是源于现实生活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会发展到现在普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不会有那么多人对马克思及其理论的高度认可。

教育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教给学生智慧,熟识生活的规律,争做生活的强者。即将过去的一个学期是充满疑惑和热情的一段时期,许多管理方法由不适应到适应经历了一段迷惑到明朗的过程;面对无数双求知的眼睛,深深感到身上责任的伟大,毋容置疑《大众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现实化、通俗化上起到了开拓性的意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真理,密切联系中国的生活实际,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方式,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深奥的哲理,相信将其引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定会为此付出努力,只不过任重道远罢了。

李公朴先生说“这是一本通俗的哲学著作,我敢说是可以普遍地作我们全国大众读者们的指南针,拿它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不仅如此,我感觉她更是一条让普通人学会智慧生活的捷径。因为专业的缘故,我高中时就非常喜欢看哲学的书籍,因为哲学本意是智慧的学科,哪有人不喜欢智慧呢!我期待着第三次读《大众哲学》。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篇九

在外祖父的极力推荐下我买了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这本书,并带着半信半疑的想法开始了对哲学的学习。

没想到这本书很快就打动了我,并深深的吸引了我。

作者用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让人很轻松地就能读懂。

原来,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哲学思想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和看法,学习哲学能让我更好地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一、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我们经常说的理论。

10月16日河北大学校园李姓学生驾车撞死人后不但不慌张,反而叫嚣“我爸是李刚”。

这一事件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普遍认为这一现象是对正义的公开宣战,是对道德的公开藐视。

同时,我们在网上也时常看到某某学生开着豪车上学,某某学生的官儿父母开着公车接送小孩等新闻,这些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透过这些现象不难看出一些实质的东西,它是官位思想的副产品,更是有权集团利益受保护的具体表现。

二、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所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形式和内容的内在关系,首先表现在内容的优越地位和决定作用上。

因此一定的内容要求一定的形式,并且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它所要求的形式。

三、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一个原因可以引起几个结果,一个结果也往往由几个原因所引起。

四、偶然性和必然性。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趋势是必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或可能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出现的趋势是偶然性。

农夫守株待兔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农夫犯的致命性错误就是把偶然性当成了必然性。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

可能性与现实性决定了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它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为此,我们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即可能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内各民族享有平等地位,为化解各种矛盾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保证。

当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只能分阶段有层次地循序渐进。

只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相信幸福快乐的和谐社会离我们不再遥远。

由此可见,哲学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

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我们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正确地应用哲学,辩证地看待问题,响应党的号召,提高自身素质,共建和谐幸福松原。

浅析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论文篇十

在教育部8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5号])》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师的培养关系着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进步与希望,国家对于教育的期望和重视最终体现在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优质的、一流的师资就成为教师培养院校的重要任务。“通过招生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五位一体’的深层次改革,构建起教师协同培养的新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解决了单一学校培养教师的资源限制问题;通过优质资源的本土转化,促进了区域文化融合,解决了单一体系培养教师的模式趋同问题;通过灵活多元的成长通道,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解决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脱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扩展价值。”[1]基于此,高等师范学校应开展高校教师进中小学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活动,从而形成教师培养新机制。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及任务。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教师[]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2]师资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何确保师资培养院校能够为各级学校培养出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高素质教师,就是需要探讨的。“教师教育问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破解“教育人才培养难题”,是扫清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障碍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提高全社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含量,提高教育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动力水平,从而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培养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是教育受到教育界关注的根本原因。

自现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产生之初,“师范性”就是师范教育的主要特征,而实践性培养作为“师范性”的集中体现历来也是师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从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师范人才的培养中始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性培养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协同教育以提升教师教育培养的质量、带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调整教育研究的服务面向三位一体的共同体创新能力为核心,形成“教育高地、科研阵地、培养基地”,将协同教育的协同主体打造成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的平台,并围绕这一特征设计新型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汇聚创新要素,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协同发展。

(二)协同教育提出的任务。

1.开展协同地区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均衡发展。

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内部均衡发展,而且也包含着义务教育对县域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适应的外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质在于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从义务教育发展的事实来看,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加剧了义务教育的内部不均衡。关注内部均衡而忽略外部均衡问题,则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会丧失其社会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境,需要将内部师资培养均衡与外部师资使用均衡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

2.协同开展师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研究。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协同主题发展的平台,开展师资培养学院和师资使用学校有效教育教学研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新课程、积极倡导规范办学行为与减负增效提质的今天,如何坚持“借助教学促进学生(师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师资培养院校课堂有效教学培养的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评价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是协同主体的基本研究任务。

3.协同开展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研究。

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探索推进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由县(市区)级或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区域内的校长、教师有计划地在不同学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任教,目标是促进区域内校际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通过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而要切实落实这一制度,则需要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政策体系,人事制度改革,消解利益冲突,健全监控机制等方面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制度创新。.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及机制研究。

(一)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

协同教师培养是指将教师教育的院校师资和中小学学校教师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使得培养师资的教师能够了解其培养的对象在实际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境中的真实状态,以及培养的对象为更好地实现工作的目标所必需的的知识和技能,以期望提升师资的实践教学的能力。鲍嵘在《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文中提出:“对教师来说,教学就像一条实践的河流,河水是流境。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理论的或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一个教师在教学现场如何有所行动的问题。教师职前教育应把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与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重的培训内容,并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课堂管理、语言与备课技巧等进行训练。”w这样使教师培养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更明确。当前师资培养的缺失就在于培养计划和培养活动的针对性不明确,培养师资的教师不了解其培养对象将来的实际工作情况,如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单位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状况了解得不够深人,对于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中小学学生的本质属性、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掌握得不透彻,甚至从来不去关注中小学的各方面的工作,结果就是师资培养院校和使用师资的学校相互脱节,严重影响到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影响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机制研究。

师资培养院校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形成教师培养、培训及使用一体化的机制,共同商讨和确定协同培养教师的内容及培养的方式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往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形式,课程的设置更多的受到来自于社会、课程专家、文化传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课程设置的主体和课程实施的主体以及课程结果的体现的主体都是不统一的。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培养的教师,在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多方面的,如不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教师自身的专业性发展的基本缺失等。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形式,采用反推法来设置课程。比如小学教师的培养,通过到多所小学走访和做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当前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师资培养的院校里设置模块化的课程,需要哪方面的就来学习和训练哪方面,使得师资的培养更加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中的资源都可以作为学生培养的可利用的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51到多所学校进行调研,明确各级学校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就师资培养所需的课程资源听取一线教师或学校校长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师资,学校中的教师、教科书、学生、教师和学生的经验经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加强建设,使之在师资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

2.组建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建设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

当前中小学中建立的教学团队对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均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给培养的学生树立团队的思想。基于此,作为师资培养的单位必须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对师资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良好而有效的团队建设,对于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团队建设还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确保师资培养的过程精确化、有效化和时效化,确保师资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促进培养单位师资的专业发展,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师资培养的任务。

除了在师资培养单位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为了确保师资培养的高质量,还需要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也是协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使得校内校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师资的培养发挥作用,便于师资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必须是高规格、高起点、高要求和高效益。在师资培养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职责,要形成实践教学基地专人负责的机制,对于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所有实践环节,必须经过师资培养单位和实践教学基地严格的科学的考证,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师资培养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要紧密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结合学生社团的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和培养是当前师资培养的一致做法,还要紧密结合实践领域内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开展社团活动,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紧密结合,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来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的不足,是非常有效的教师技能培养方面的措施。舒尔曼指出:“培养专业人员不能只是简单地把他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是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判断,即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通、批判、发明,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专业工作所需的临床知识。”[6]师资培养单位要结合实践单位的需要来建立并形成相关活动的政策和机制,对于活动的实施能够给予相关的信息指导和经费保障,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和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协同师资使用学校,在广泛吸纳相关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共同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从当前教师的录用和使用方面来凸显并提升对师资培养单位的影响的力度和影响的作用。建立师资培养单位联合师资使用学校共同评价的体系,实行评价方面的“双导师制”,对于师资培养的有效性的指导性将会更加明显。

三、协同教育培养教师遵循的基本要求。

1.师资的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当前的教师是作为应用型人才来培养的,既然是作为应用型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明确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需求的规模、人数、质量、类型和层次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师资的培养需满足师资实际的需求,如当前城镇学校的教师已经处于饱和的状况,但是在条件相对贫困的地区,教师数量和质量仍然比较低,所以教师教育专业逐步紧缩,也才开始培养“全科教师”。因此,师资的培养要避免盲目性,就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2.师资的培养必须以分类为指导。

分类指导作为师资培养学院的根本要求,是适应社会对高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的客观要求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协同的作用在于培养师资的单位和应用师资的学校相互协调、交流沟通、互派互访,培养师资的学院进人相关的学校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采取培训教师,理论讲座的形式;应用师资的学校骨干教师或学校领导进入师资培养学院来对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师范、专业引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知识的讲座或报告活动,使得师资培养学院全体师生能够对实践领域的相关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师资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3.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原则,其内容在于“三位一体两协同”的全程渗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教学实践一课外教学实践一专业实习(含见习)一-‘三位一体’”和“课堂理论教学与创新型实践教学相协同”“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交流培养相协同”——“两个协同”。该体系依托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以横向课题为牵引,增设贯穿大学四年的“课外教学项目实践”课程,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质资源,实现了从学习型向教育教学能力型、从单知识点向多知识点、从单一的课内向课内外相结合模式的转变,打造出“教学实践环节”多层次、全过程不间断的培养模式,使本科生通过接触课堂实际,经受教学锻炼,体察教育教学的艰辛和快乐,从而实现早进课堂、早进社会。

4.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深度融合。

协同培养师资的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渗透在师资培养的方方面面。不但要有一定的深度,还要有一定的力度。要建立和形成师资培养的真正“协同”,注重协同的实效,从协同的整体设计、协同实施的具体环节、协同过程中关系的协调、协同阶段质量和效益的评价、协同结束后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形成等方面,发挥协同主体各自的作用和职责,确保顺利实现师资的培养和应用。要实现学院和学校的深度融合、部门和部门的深度融合、个人和个人的深度融合,集中协同主体的所有的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使师资培养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协同教育作为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较新的做法在实践过程中的确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当然,任何时候人们对新生事物都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尤其是当新生事物打破原有的制度安排,调整既有的利益分配,改变固有的行为模式,人们往往就会因为长期形成的固化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对新生事物产生疑惑、观望、排斥甚至阻挠。所以,这样的认识过程也就往往是曲折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7]协同培养师资,必然能够为社会各级学校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教师,必须要不断巩固并发展协同师资培养的机制。

贫穷阶层则在权力阶层的挤压下,复制出贫穷阶层,使阶层固化,阶层流动减慢,社会丧失活力与公平。许多学者呼吁关注农村学生,政府也积极制定政策,提高部属高校农村学生比例,这样有利于加快阶层流动速度,使公平重新回到社会;但是这一行为触及到权力阶层的利益,使他们无法容忍,他们不仅会反对该项政策的实施,同时可能会借助这项政策获得更多利益,迫使政府制定的政策破产,不仅不利于公平的回归,甚至会加剧社会的不公正,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对此,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必须全盘考虑,尤其在政策实施环节,事先考虑到政策实施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和遇到的各种阻力,进一步完善该项政策,同时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政策进行评估,将产生的问题汇总,重新修订该项政策。另外,一项政策收效如何,不仅要看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还需要关注实施环节,加紧配套政策的出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权力阶层的恶,防止他们借助该项政策获利,促进阶层流动,使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吾文泉,徐文雅.反向歧视:大卫?马麦特《奥利安娜》和《种族》评析[j].当代外国文学,,(3):64.

[2]gross,o,ny.:prometheusbooks,1977.3。

[3]余海云.反向歧视[j].经济知识,,(12):40.

[4]付颖光.对反向歧视问题的法理分析[j].企业家天地,,(11).

[5]刘精明?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人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8):10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