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学农日记(优秀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5:37:31 页码:10
最新学农日记(优秀18篇)
2023-11-13 05:37:31    小编:ZTFB

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如何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现代人面临的难题,我们可以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希望通过这些范文的学习,大家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农日记篇一

今天,我们终于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学农活动。首先,我们要整理寝室。在整理时,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寝室,它很简朴,里面有5张高低床,10张板凳,一个柜子;天花板上只有一盏略显陈旧的灯;这两面通风,空气很清新,带有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就在这时,我们听见了哨声——这是集合的信号。于是我们扔下了手中的被套就下去了。“唉,还是回来再套吧。”我小声嘀咕道。

下午是我们花卉栽培的课程,前半截课呢,是关于各种花卉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是和各种花的习性、样貌和寿命有关。在课上,我一共回答了5个问题,还得到了老师的奖励呢——它是一小袋波斯菊种子,虽然这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这依然使我感受到了这份礼物的重要。

后半截课是实物操作,这节课主要是学习如何播种金鸡菊和把四季海棠移盆。第一步是配土,这个“土”可不是普通的土,它是由1份珍珠岩和3份泥炭搅拌后得到的营养土。完成这个营养土后呢我们就可以拿它来种植和移盆了。种植是先将营养土放入杯内拍碎它后继续加土,直到“浇水线”为止,然后在土上分开放上4片种子最后添上一层细土即可。

移盆则需要先将海棠从旧盆中取出,然后拍去它根上的泥,然后调整杯内营养土的高度,使海棠根茎交汇处与“浇水线”平行即可。

等我洗漱完后天已经完全黑了,旁边机场那飞机的轰鸣声,给夜附上了一层“工业时代”的气息。“真是完美的一天呢!”我躺在床上,脸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学农日记篇二

五下期末考试前,我和同学们参加了一次学农实践活动。我们坐着大巴,来到了这次学农的地点——洞桥营地。

今天是学农的第三天了,我们从营地走路到达了位于查口村的农业体验点。当地的爷爷奶奶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天下着雨,一路走来,我们的雨披雨鞋都湿了,连裤脚也湿了。休息了一会,爷爷奶奶就叫我们下地摘蔬菜了。我摘过草莓,还从没摘过蔬菜呢!

终于来到了农田里,地上一片泥泞。我一不小心绊了一跤,险些摔倒。我的鞋底沾满了泥,我连忙踩进一堆野草中。我小心翼翼地走进苋菜地里,奶奶用一口标准的富阳话提醒我:“摘苋菜的时候,不要连根拔起。要先用指甲将菜柄掐断,再用手拔起来。”我依样摘了好几棵苋菜,放进菜篮里。雨水滴在苋菜上,显得晶莹剔透,让人感觉苋菜十分新鲜。

除了苋菜,我们还摘了茄子、四季豆,挖了土豆。从农田里出来,鞋子上满是泥,走起路来沉甸甸的。奶奶教了我们几个擦去鞋泥的好办法:摘一棵无毒的植物,然后像抹布一样往脚上擦;或者,将脚伸进一个草丛中,然后用力摩擦,就可以擦去泥了。

回到家里,大家开始一起准备午饭。我们打算做一道葱香土豆饼。生的小土豆皮很难剥,我们先将土豆煮熟,皮就好剥多了,只要撕开一个口子,然后轻轻一挤,土豆的衣服就脱去了。我们一会儿就剥好了两大盘。奶奶示范了一个标准的拍土豆姿势:用刀的侧面,不偏不倚,不轻不重地将土豆拍成饼。我们排队一个一个拍土豆。有一位同学掌握不好力度,用力小了,土豆调皮地维持一个土包的样子;用力大了,土豆就成了碎末。奶奶就再次细心地教。他试了几次,终于拍出了完美的土豆饼。准备好椒盐和小葱,就可以起油锅了。先将灶膛里的柴火调小,把菜籽油倒入大锅中,然后将土豆饼一个一个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地煎炸。等一面略略焦黄了,就翻面。最后,撒上椒盐和葱花,用铲子搅拌均匀,香喷喷的土豆饼就可出锅啦!我和几个同学忍不住偷偷尝了一小块,嗯,自己做的,吃起来格外的香!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我从小就会背。通过这次学农,我体验到了食物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不能浪费。

学农日记篇三

今天,是我们第二次在学农基地里学农。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我在学农基地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明媚的阳光照在了我们同学们的身上,一阵阵微风吹散了我们的炎热,一条小河在我们身旁“叮叮咚咚”的流着。

今天早上第一节课是果树栽培。我的到的任务是挖沟渠。我拎起锄头,一把砸了下去,锄头深深的嵌进了泥土里。我用力一拉,把土拉出了地里。渐渐地,我身旁的土越堆越多,时不时还有蚯蚓还有冒出头来,似乎在对我说加油。

我用尽了力气,向专跟我作对似的,像千斤顶一样,一直不肯出来。老师走过来对我说:“用杠杆原理可以省力。”我听了,茅塞顿开。一翘、一拉,一下子就把石头拉了出来。我连用了这个方法,不仅省了力气,还可以提加工作效率。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中午了,我也累得筋疲力尽。我们依依不舍得离开了这片金黄的土地,回寝室休息了。

学农日记篇四

今天是学农的第二天,内容相比昨天真是“回归主题”。马上就要去挖番薯了,寝室里,我正拼了条小命地穿雨鞋。“走啦!集合了!”窗外伙伴们叫着,催着。胖胖的番薯小可爱,我来啦!

走在去番薯田的路上,我的耳畔回响着出门时老爸的调侃:“你爷爷可是农名行家,这次学农你要是连个番薯都挖不出,可千万别跟同学说我是你爸!”哎!我的心真是沉重,这可怎么办呢,与农民相比,我连个菜苗都认不出,好比“一字不识”。

戴上手套,抄起小锄头,我努力地保持平衡,战战兢兢地踩在土坡上。5号号码牌,哦,这下面就藏着我可爱的小番薯!那叶子细细的,长长的,干巴巴地露在外面,弓着腰,弯着身,在那么寒冷的空气中颤颤发抖。

“许依然!”这一声河东狮吼,似一颗炸弹滴溜溜地滚在我的脚边,这声音像一道晴天霹雳炸得我措手不及。定了定神,我回头瞧见自己干的好事。富奕珈面呈菜色,她的头发上有着番薯的茎,身上全是颗颗泥土。“这……是我弄的?”“不然呢!”一声尖叫划破天际,我连忙点头哈腰的'道歉。

不能往外扔土,我的力气便又小了三分。“呼……呼……”当腿因蹲着而感到不可忍受的酸疼麻木,背上的热汗浸透了衣服时,我终于把一串番薯的上半部分挖了出来。最麻烦的是,怎样才能把番薯完整地带出来呢?这让我觉得像面临了一个世纪难题。是挖?是拔还是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继!续!挖!脚边的小土坡越积越高,身下的坑越陷越深,我的心就像被人硬生生地揪出来,放在熊熊烈火上烤着。朱清影脚边带着尘土,一蹦一跳地扑过来,“咦?许依然,你还楞在这儿干嘛?快把番薯拔出来啊!”说完,她便我行我素地似一个侵略者般甩出拽牛的力气“摧毁”着我的番薯。what?她,她竟然连根拔出来了!我顿时眼睛发亮!

哦!我可爱的小番薯们!

学农日记篇五

今天是我们学农的第三天,一大早,太阳刚刚出来。我们就去了我最感兴趣的一个项目——野炊。

一到那儿,从来没有烧过饭的我十分恐惧,然后听到我的任务是负责食物,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等同学把鱼鳞全处理干净以后,我就开始给鱼做全面解剖了。

我拿起剪刀,围着鱼的肚子笔直的减下去。突然,一股黄绿色的液体从鱼体外排除,我还隐隐约约的看到了鱼的肠子。我马上躲开,相见了鬼似的。只见液体像油一样缓缓的流了下来,还略带腥味,十分恶心。

我鼓起勇气,颤颤巍巍的伸出手,伸进鱼的肚子里,慢慢悠悠的淘起来。只见一颗红色的东西被我掏了出来,突然,一股血朝我喷来,血像调色盘一样,把整一条鱼染成了红色。一阵阵刺鼻的味道股了出来。我使劲忍住,几次之后,一条鱼肚子里被掏空,只剩下几条血丝挂在其中。我看着我那血淋林的手心里想到:这一条鱼平时看上去很可爱,可没想到身体里却这么恶心。简直就像经历了一次噩梦。使我永远无法忘记。

经过整整一个上午,我们这组成功烧出了五个菜。个个都很美味,个个都具有特色。虽然我的手到现在还有淡淡的鱼腥味,但却为我们组献出了一份力,这件事我永远都无法忘记。

学农日记篇六

今天,是我们“学农”的第一天,早上同学们背着旅行包,提着旅行袋,兴高采烈地上了车。一路上歌声、欢笑声充满了整个车厢,在歌声中车到了目的地——“农校”。

到了宿舍后,八个人一个房间,上、下床,我被按排在下床。我先把床单铺在床上,然后把枕巾铺在枕头上,刚想套被套只听一声口哨声,该集合了。我们走了大约七、八分钟的路,来到了“水稻研究所”参加开学典礼,开学典礼上老师讲了关于“学农”的.要求,我都牢记在心,在掌声中开学典礼结束了。

中午,吃完饭回到宿舍,我继续套被套。原以为套被套是件容易的事,可谁知道我把一个被角塞进被套里,却怎么也找不到另一个被角,就这样套过来又套过去,结果被子和被套缠成了一团。此时,我真想大喊一声:“妈妈快来帮帮我!”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套完了被套,却已累得够呛。想着妈妈平时给我换被套时,我总是嫌这嫌那的,老是要求妈妈重新给我换一个,现在想想,我真后悔,今天,我套一次被套就累得精疲力尽,可想而知,妈妈平时是多么的劳累。此时,我暗下决心,以后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做。

通过“学农”套被套这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妈妈平时做的家务看似轻松简单,做起来却是多么的牢累复杂。回家后,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以后让女儿来帮您吧!”

学农日记篇七

今天是学农的第四天,明天就要回家了,我有些不舍,是啊,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早上起床结束了头疼的跑操之后,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个项目:豆腐制作。老师在门外先给我们分了六个小组,一进教室门,我们就看见墙上写着“做人要像豆腐一样方方正正,冰清玉洁。”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豆腐的小故事,随后就开始教我们制作。首先,把洗好的豆子放进石磨里,一边磨一边放,将磨好的豆汁和其他小组的合在一块儿,再将其倒入锅中,煮一会儿,再将煮好的豆汁倒入大桶中,然后老师叫了我和其他四名同学上去帮忙,四名同学撑起一张大网,盖在锅上,我负责把豆汁倒入锅中,透过网来过滤掉豆渣,再将过滤好的豆汁煮一会,就成了新鲜美味的豆浆了。随后老师又将另一锅豆浆制作成了豆腐,撒上了调料,味道别提有多好了。

吃完午饭后,我们开始了第二个项目:消防演练。老师先给我们看了四个小短片,讲述了一些消防知识,随后开始了实践活动。首先,老师让我们扑灭煤气罐上的火,老师先将煤气打开,再用火机点燃,火就升了起来,随后老师拿了一块湿手帕,将其拧干,再搭在手上,迅速盖在喷气口上,再扭紧阀门,火就被扑灭了。老师让我们自己操作时,没有一个人赶上的,知道一个同学试完之后,草陆陆续续有同学上去,也有同学阀门拧错了位置,或直接喷了出来,差点烧着同学,辛亏老师将火扑灭,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接下来,老师又教了我们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下,在看准气压表,当气压合适时,再拔开安全栓,对准火焰,就可以喷了,老师找了24名同学上去演示,到我的时候,我一下子把火扑灭了,我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但光阴似箭,演练也结束了,同学们也下课了。

到了晚上,我们又举行了篝火晚会,同学们齐聚一堂,唱歌表演,内容丰富,当结束时,我们个个累得精疲力竭,早早睡去了。

一天,还有一天,看来,学农生活真的要结束了。

学农日记篇八

下午,教官将我们带到了田边,望着已经收割过的田野,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奔去,我们边听边学,自己动手除起草来,不一会,草堆已经有半人高了,教官吩咐我们,说:“草已经除的差不多了,现在,你们将土慢慢翻一遍,只有在松软的土里才能种菜。”

听完我们才拿着小锄头,一下一下得翻土,我也不知哪来的力气,人家挖宽一米,我挖两米,但质量不咋的,教官对我说:“你慢一点,一下一下的挖,那么急干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田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埋头苦干的,有坐下来聊天儿的,更好笑的是,还有人挖了一个洞,教官批评说:“别人种菜,你种树啊?”大家乐翻了天,我们几个捣蛋鬼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经大家再三努力,把菜苗一颗一颗地插到土里去。待事情都做完了,再看看我们,个个都伤痕累累,不是手上磨出了水泡,就是脚上磕破了皮,但大家还是蹲在一旁乐呵呵地休息了。

学农日记篇九

今天是我们第三天学农,在小小的被子和老是会动的床垫中间,迎来了新的一天,灿烂的阳光从云端洒下,微风拂过,树木都在向我们不时地招手。我沐浴下阳光下,感到暖暖的.。而吹过的微风又使我们不至于太热。

没晒几分钟太阳,就去参加了今天的第一个重头戏––野炊,好容易忍住眼馋听老师讲完要领,我就立马跑去用砖头搭灶台。我们用来搭灶台的砖都是以前野炊班级用过烧过的,并不少。但都被烟熏黑了,我搭得手都黑了,手背上还擦掉了一小块皮。

搭完灶台,我又和同学们跑去洗蕃薯和芋艿了。脱去泥土大衣的蕃薯像一个穿着红衣服的胖娃娃,不小心被蹭破了皮的地方还隐隐露着红光。我越看越喜爱,要不是在同学面前,我可能把生的蕃薯也直接给吃下肚子去。我本来想烧柴火,但他们都不让我烧火。后来等了半天,食物终于被烧熟了。因为是我们自己生火自己烹饪的,所以显得格外香甜。

下午,我们去种植了果树。我们先去把果树周围的杂草给拔掉。我和几个男生在那拔比较高的草,我们不仅拔出了草,还“拔”出了许多蜘蛛、蚂蚁、蚯蚓、蜗牛、西瓜虫等和许多不知名的虫子。当我拔草快拔上瘾时却突然发现––树旁的草都被拔光了!拔完草,我们又在树的周围挖了一条“护城河”(里面没有水),在“护城河”里撒肥料,撒完肥料又用土盖住,然后再浇点水就行了。我想,浇水应该是帮助果树吸收养分的吧。

今天虽然干活干得很累,我们都是感觉累并快乐着。

学农日记篇十

今天我们过了相当充实的一天。

上午没我们的辅导员叫我们做滚灯,这是奉贤地区一项特色活动,也是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足以证明了滚灯的重要性。我们也是这项遗产的“继承人”吧!哈哈!我们做了简易迷你版的滚灯,是用六条有韧性的包装绳和橡皮筋组成。首先用五根绳子,一根叠一根,最终形成五角星形的滚灯的底部,然后用第六根绳子形成圈,将外侧的绳子围起来:最后,以波浪形的绳子用橡皮筋进行捆绑,形成一个五角星的顶部。如果觉得不对,可以进行检查。看着小小的滚灯,听着礼堂里的视频介绍。我很敬佩那位奉贤滚灯第一个——吴友根,正是因为有这写=些传承人,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发扬他们手中的财富,去找弟子传承,才能让中国许许多多的美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遗留千年,美名远扬。再想到,现在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只有几位,甚至没有继承人,这样的现状让人堪忧。入境社会利欲熏心,人心浮躁,大家越来越注重物质财富,而不是精神上的充实,所以许多人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看起来卖不了多少钱,就选择抛弃他,摒弃它。但其实它所含的内涵与它未来的价值不可小嘘。而后,我们又学习了果木嫁接,有许多种嫁接的方法,我们学习了其中一种最简单的一种。我们的知识又丰富了,学习不仅是书本上的,更应该有生活实际的。

下午,我们去了桃园,为桃树除草。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用锄头镰刀各期对桃树的有害的杂草。阳光明媚,虽然北风呼呼的吹,却吹不灭我们的热情。

今天,又是快乐的一天。

学农日记篇十一

迎着和煦的春风,踏上乡间小路,带着满满的好奇心,为期4天的学农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4月8日上午,经历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青岛市中学生学农实践基地。提着行李箱的我们,初次踏入8个人的寝室。大多数的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出门,过独立生活。怀着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和独自出门的新鲜感,我们在学农期间的课程也随之到来。

学农的课程十分丰富,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有面艺、厨艺、茶艺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有果树管理、种马铃薯、种豌豆跟农业劳作有关的课程;还有野炊等野外实践课程。

我们班的课程项目有野炊、面艺、酿酒、果树修剪、种马铃薯和厨艺。

在这些活动中,我记忆最深刻的当属野炊了。

野炊,顾名思义就是去野外生火。马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地瓜和花生,让我们自己用锅和砖头,木头将它们烤或煮着吃。我们分了4个小组,我在1组。我们的小组长单煦给我们分配了任务,我和佳姐垒灶,刘书昀和李欣欣捡干草,孙满江接水刷锅,单煦和吴长春、金炳成、孔祥生去找木头。我本以为垒灶台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不就是找几块砖头随便堆一堆嘛,太简单了。但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这垒灶的学问可大了。既要看好风向还要保证锅再垒灶上的稳定性。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灶台终于垒好了。我们将干草放在灶底,点燃,加柴。我们准备煮花生,烤地瓜。煮花生的过程还好,就是加水加柴。但是烤地瓜就比较复杂了。我们将地瓜用较细的木棍串起来,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那里的火比较旺盛,地瓜会容易熟透。即使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熟练,但是还是遇到了麻烦。因为在山上风力比较大,我们离灶台又近,导致我们的双眼都被浓烈的烟雾熏出了眼泪。虽然过程十分的艰辛,但是我们的地瓜和花生都非常的好吃。

野炊过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除了胜利过后灿烂的笑容,因为如此,我们的地瓜和花生在我们的嘴里也觉得格外香甜可口。

通关这次的学农实践活动,我增强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相信我们一定会带着这股韧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拼搏向上!

学农日记篇十二

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崇文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来到了桐庐市神仙洞学农基地。

神仙洞是个十分美丽的地方,那儿依山傍水,周围到处都是农田,一条条田埂就像大地的经脉,纵横交错。田中还开着叫不出名的紫色野花,一片一片的很显眼。

学农日记篇十三

今天,是我学农的第一天,最有意思的就是下午的野炊活动。

中午吃完饭,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谈论起野炊的事儿。我在家里就像一个“小公主”,什么事儿也不干。更不要说做饭了。这次可要不做饭还要高难度的野炊,还要自己生火,这一听,不禁让我胆战心惊!

到了下午,那些会做饭的同学胸有成竹地上了“战场”,而我们这些什么都不会做的同学,只有在旁边打下手。大家都热火朝天的忙着,大厨为我们烹饪这一道道美味佳肴,切菜的同学这在努力发挥自己的刀法,生火的同学熟练地操纵着火候。我洗好米也不空闲,帮忙洗碗,打扫阻力的卫生,帮大厨运食材,发挥出我最大的本领。“快洗!快洗!”组长发出命令。我和林晶宇把袖子卷起,冲着一大堆盘子发起进攻。

我们先在盘子里倒上洗洁精,在用清洁球死命的擦,一点污渍都不放过。再用清水不停地清洗。洗完后,把干净的盘子运到桌子上,给大厨用。

一盘盘美味佳肴出现在我们眼前,吃着自己做的饭菜,有说不出的甜味。这次野炊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品尝到父母的辛苦。

学农日记篇十四

今天又是一个美好的一天,只是天空不作美下起了雨,但没关系,我们继续进行精彩的活动。我们冒着大雨,一路走到了“饮乐园”。“还是原来的景色!”我时不时放出声来。我们很快到了大鹏底下,教官先给我们介绍这里,并告诉我们生火用的材料。首先这个锅很脏要清洗,我们要用刷子把锅刷几下,刷好的锅里面要用铲子铲掉。之后教官告诉我们生火要用这三种木头去烧。松针,木棒和木板,一定要先用松针,松针它身上有油易燃,点燃松针后再放入木棒,最后放木板。随后我们开始做饭了,我们先把米和菜洗干净,放入米之前一定要把锅洗干净。接着我们把洗好的才放进去,锅盖盖上。生火!说干就干,火点燃了,等了半小时左右,我们的豆饭终于好了,我们就像饥饿的狼一样狼吞虎咽,品尝我们的劳动成果。虽然豆饭的水太多了,都粘粘的。但是吃起来香喷喷!

短暂的午休后,我们当了一回森林医生。我们跟着教官经过一座茶园,那里的茶非常多。慢慢地,我们走到了森林。那里杂草丛生,有非常多的二氧化碳,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教官先告诉我们看病需要的工具,铁榔头,虫药,胸经尺。治病前,教练叮嘱我们,必须治有颜色标记的才能去治。我们马上四处分开,去找十棵树。不一会儿,我们看完了10棵树。

今天真是一个美好的一天,不仅吃自己烧的饭,还给大树治医。真是收获多多!

学农日记篇十五

为了准备晚上的篝火晚会,我们小队都来到小溪边,三五成群地拾干材,由于我们的小溪是块风水宝地,不免会有其他队的人来“串门”,但是这里是草丛很深,又是春天,大家都怕有蛇,但还是有几个胆大的在前面开路,我和三队的方宇杰打着头路,他左我右,迈着大步向前走。这时,他那边找到了一堆枯柴,我便前来助阵拾材,走到他旁边时,不禁大叫一声,只见一条蛇“唰”的窜了出去,那条蛇比手臂长一些,手腕那么粗,深绿色的,头圆圆的`,活像一只勺子,身体像一条麻绳,扭着s型,及其恐怖,一下子钻进绿黄色的草堆里,不见了,把大家惊出了一身冷汗,大家的行动更加的小心了。

学农日记篇十六

今天是学农的.第二天。

早上没睡醒就要起床、去跑步。我不太有力气,但老师要求的事怎么能不做?不也没什么病,无法请假,还有老师规定明天起就要提早十分钟起床。我受不了!这六天就像六年那样度日如年。没办法,只好服从。我思考了许多,老师是为我们好,跑步可以增强体质。既然来了,就要服从老师。在与别人生活的环境中,要学会适应新环境,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我知道不可能在哪里都随心所欲,只有学会适应才能找到满足感。

下午做机械加工时感到很棘手,但老师耐心地教我,我第二次做错时他还没有不耐烦,我很感激。

学农日记篇十七

早早起床,准备好后,let’go!向镇上迈进!

呃……40分钟的山路把我的豪气全都消磨了。终于到了镇上。所谓的镇上,也就是一条街道通到尾,周围有很多小商店。

我和孙一路上聊天,把她晾在一边了。多少让我有些愧疚,于是到了镇上我问了她很多问题。比如多久来一次镇上,一般干点什么,都有什么地方玩等。后来在路上大概碰到熟人了吧。她停了下来和那和蔼可亲的叔叔聊了一会儿,噼里啪啦说了n多,很抱歉我一句都没听懂。依稀听懂了几个关键字:“下田”,“拍照”,“城里”,“农村乡下”……大概就是要我们记录下我们这些城市小孩在农村里的生活吧。我装模做样地点点头,她也敷衍了几句就赶快抽身走了。

接着我,孙,她和她弟弟去拍大头贴。她弟弟在我的.带领下,发展了一特殊爱好,并且将其发扬的极具我的风范——抢镜头!照片看效果的时候,孙和她就会惊奇的发现,后面或旁边会神气地多出一双手或一个头什么的。孙都快抓狂了,我和她弟弟到是玩的不亦乐乎。耍宝完毕,照片打印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其实我和孙来镇上的目的是要买零食。对于我们来说,没有零食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尤其在这里,吃睡都不习惯,买点零食回来也算是消遣吧。这里的超市也就是我们那边稍微大一点的杂货店的规模。我和孙想买的东西好多都没有。无奈,只好多买了点饼干。

在超市我们看到了她经常给我们吃的那种酸酸甜甜的棒棒糖,一毛钱一根,她爸爸每天也只带两根,我一根孙一根。于是孙抓了一大把。她的弟弟大概也有很多想买的,可是徘徊了很久还是什么都没拿,我们跟他说:“喜欢什么拿,我们来买单。”结果只顾着自己买,把他给忘了,回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两手空空,可是她却只买了一个西瓜和两个鸡腿,显然都是为我和孙买的。

被城市污染过的我们,自私已深深烙进了骨子里。

这几天,他们家的饭菜也越来越适合我的口味。记得刚来的时候,她家的菜又辣有咸,可是这几天几乎没看到什么辣椒了,因为之前我有跟他们说过我们不喜欢吃辣的。

我们缺少的,也许就是这种为他人着想的习惯……。

学农日记篇十八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翠苑二小四年级全体同学离开了父母的臂膀,离开了钢筋水泥的城市,来到了充满自然气息的德清中小学生实践教育中心参加学农实践活动。

第一天,我们一到目的地先换上一件迷彩服,放下行李就到农业园举行了简单的开营仪式后迎来了第一个活动——野炊。走进农业园,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一大片田地中有很多的农作物:有绿油油的花生、金灿灿的稻谷,还有白茫茫的棉花。我们兴奋的来到野炊一区,开始自己动手做午餐。老师先给我们每组下发了食材,大家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自制大餐行动。我们组共有九人,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淘米,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我的工作就是一伙夫,负责生火。千万可别小瞧这一工作,一桌好菜,可离不开他。今天可是让我好好体验了一回。从生火说起吧,我先往灶头里塞进几根木柴,点燃一根火柴扔了进去,不一会儿火柴灭了,我又点了第二根、第三根,火柴都是一会儿就灭了,木材柴仍然纹丝不动,一点没有要燃烧的样子。我皱着眉头,心里焦急了起来:“为什么点火也这么难,平时烧个纸不一下就点着了吗?今天是不是这柴太粗了。”我回头看了下另一组,他们在捡干稻草,我突然明白了,是少了助燃物。于是我也找了许多干稻草垫在木柴下,把点燃的火柴扔在稻草上,火一下就着了,草越烧越旺,红红大火引燃了木柴,我生火成功了。不一会饭菜香气四溢,吃着同学做的饭菜,我觉得特别好吃。

饭后,我们又在老师的指导下种油菜、拔萝卜、垦地、割水稻。时间飞逝,一下就到了晚上,我们还开了晚会,大家跟着音乐手舞足蹈,都玩得很开心了。晚上熄灯睡觉时,不时有虫鸣声在耳畔响起,伴我们进入梦乡。

第二天清晨,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就像闹铃一样叫醒了我们,初升的红太阳放射出温暖的光芒照耀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奔向田野。今天我们认识了棉花、种了花卉,还挖了花生和番薯。让我经历了人生中许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看到棉花,原来棉花是这么新奇而美丽。远远望去像冬天那一朵一朵的白雪落在枝头,走近一看,像一朵朵白色的玫瑰花。成熟的棉花从棕色的外壳里脱壳而出,雪白雪白的,摸上去软软的,令我爱不释手。

第一次挖花生,花生地里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在波涛翻滚。我冲进地里,拔起来一颗花生,连根带泥,哇!好热闹的一家子,一串大大小小的花生,有的分两节,有的分三节。虽然它们外皮上有许多的黄泥疙瘩,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的剥了一颗往嘴里塞。今天我领略到了丰收的喜悦,真带劲。

这次学农我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学到了很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增强了和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精心组织学农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