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班公开课甜甜的糖果教案(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3:59:00 页码:10
2023年中班公开课甜甜的糖果教案(汇总8篇)
2023-11-10 23:59:00    小编:ZTFB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掌控,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教案的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更是对教学过程和教材的评价,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想要编写一份出色的教案吗?不妨参考下面的范文,寻找灵感和方法。

中班公开课甜甜的糖果教案篇一

1、学习按数量取物,复习4以内的数数。

2、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1、幼儿用书。

2、小盒数只(里面放着不同数量的糖果),贴有点卡的熟料袋(同幼儿人数),串珠积木(替代糖)。

3、动物图形卡一套,糖果图卡若干,小狗头饰一个。

1、游戏“神秘盒”。教师晃动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有几颗糖?幼儿猜几次后打开盒子,取出糖果,请幼儿数数到底有几颗糖。幼儿练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数量,并说出总数。

2、请小动物吃糖。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小动物图卡,在每个动物图卡下面摆上数字卡片,请幼儿根据相应的数字给动物送糖果。

请幼儿听教师敲小铃,按铃声给动物送糖。

3、游戏:小狗糖果店小狗开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忙,小朋友来帮小狗装糖果吧。

教师示范,提出装糖果的操作要求:每人先拿一个熟料袋,数数上面有几个点子,就往里装几颗糖果(积木代替)一边装,一边数,最后说:我装了x颗糖。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问:你装了几颗糖?为什么装了x颗糖?

请幼儿把糖送到“小狗糖果店”。

买糖:请一名幼儿头戴小狗头饰当糖果店售货员,另外幼儿做顾客,顾客说出“我买x糖时,小狗找出相应的糖果袋给顾客,并由全体顾客检查(点数)是否正确活动反思:原教案设计本身就是循序渐进,从集体学习到个别学习,再到个别操作,因此对活动我没有做出修改,在出示小动物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数数动物总数,然后小结“最后一个数就是所有小动物的总数”,给幼儿一个正确的概念引导,在出示数字环节,考虑到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我是依次出示的顺序,让每位幼儿感知数字的字形,从而达到认识数字的目的,本活动巧妙之处就是在第二环节的第二步骤,教师交换数字,然后留下几颗糖果,然后让幼儿思考该怎么送糖果,涉及到数的增减,可能是4以内的数量比较少,所以对孩子来说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在操作数学书本时,很多孩子则错误百出,我反思到一个可能糖果样子比较难画,即使老师做了示范,幼儿也不能马上学会,一个是因为幼儿不理解图意,不知道每个小兔碗里应该补齐四颗糖果,老师虽然做过解释,但幼儿仍不能马上理解,不过我对正确率没有做硬性规定,因为本身小班幼儿对数的增减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中班公开课甜甜的糖果教案篇二

1、学习双脚起跳用手摘糖果。

2、体验和教师、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长绳3根。一根不挂任何东西;一根挂着自制的“超级大糖”,一根挂着真正的`糖果。

1、情景引题。(出示挂着超级大糖的绳子)快来看,那儿有什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摘到糖果?请个别幼儿示范摘糖果的各种方法。

2、幼儿练习双脚起跳。

教师示范双脚起跳。(重点指导屈腿和摆臂)。

请个别幼儿演示规范动作。

教师在适宜的高度拉一根长绳(不挂物),请幼儿练习双脚起跳触物的动作,并根据幼儿练习情况逐步增加长绳的高度。

3、幼儿双脚起跳摘超级大糖,比比摘得多。

5、请幼儿品尝自己摘下的糖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醒幼儿将糖纸放在蓝内。

中班公开课甜甜的糖果教案篇三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认识汉字红、黄、绿。

2、有参加涂色活动的兴趣,并能大胆涂色。

1、每人1套(红、黄、绿)蜡笔、每人一张糖果涂色操作纸。

2、彩色包装糖果若干、糖果头饰一个。

3、汉字红、绿、黄。

4、布置红黄绿糖果的家。

1、教师以糖果姐姐身份出现,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带上糖果头饰)。

快来拿糖果吧。看看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糖果,告诉你的好朋友。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糖果的颜色,认识汉字。

“谁能大声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糖果。(红、黄、绿)红色糖果我们送它字宝宝红(出示汉字红)黄颜色的糖果送它字宝宝黄(出示汉字黄)绿色糖果送它字宝宝绿(出示汉字绿)认读汉字红黄绿。

3、送糖果宝宝回家。

现在糖果宝宝需要休息一下,我们把糖果宝宝送回家吧。看,这里有红黄绿宝宝的家。你们帮助糖果宝宝送回家。幼儿操作帮助糖果宝宝按颜色送回家。

4、教师讲解涂色方法和要求。

看,这里有许多糖果宝宝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我手里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油画棒(红)找到和油画棒一样颜色的纸然后给后面的糖果宝宝涂上红颜色。

教师示范涂色的方法:左手按住纸,右手拿着笔顺着从上往下的来回涂,把整个糖果涂满,不留白。

5、幼儿涂色,教师帮助个别幼儿完成。

6、说说自己涂的是什么颜色的糖果。大家把自己作品成立出来。最后一起品尝糖果。

中班公开课甜甜的糖果教案篇四

目标:

1、知道天冷了要保护好自己的双手。

2、能掌握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准备:

1、每人一张白色的信封。

2、用信封制作出的手套几幅。

3、油画棒、小剪刀每人一套。

过程:

1、引导制作手套的兴趣。

(1)做手指游戏。(小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来做一个手指游戏,请小朋友和老师一样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做.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哗哗哗。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嘭嘭嘭。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啦啦啦。小小手指就是我,我在敲锣鼓,咚咚咚,锵锵锵,,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手套)那小朋友猜一猜这漂亮的手套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信封)那这些手套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信封来做出漂亮的手套。

2、明确制作方法。

(1)明确剪刀所剪的地方,(信封一边是封着的,可不可以把手伸进去呢?不可以,我们剪的时候要把开着口的地方对着自己,然后用勾线在信封的下边画上一个半圆形,半圆要画在边上,不可以画在中间和上边,要不然我们的拇指就出不来了,画好以后我们用小剪刀把我们画的半圆剪下来。

(2)小朋友看这幅白色的手套和这些用油画棒画出来的手套哪一幅漂亮?(油画棒画出的手套漂亮)小朋友们看老师做出来的手套是两面都有漂亮的图案,你可以先用勾线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鱼、动物等,那么现在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发白色的信封,小朋友们可以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手套,等一会我们就可以戴着自己设计出的手套做游戏了。

3、幼儿作画。

选择自己喜欢的.式样,画出自己的手套,老师重点指导幼儿使用剪刀,剪出手套中露出拇指的地方。

4、让幼儿戴着自己设计出的手套做游戏。

活动反思:

充分体现了《纲要》中的“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我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中班公开课甜甜的糖果教案篇五

1、幼儿有兴趣看看、说说、尝尝不同的糖果,了解各种糖果的名称和特征。

2、引导幼儿尝试按某一特征将糖果分类,培养幼儿的判断、分析能力。

3、让幼儿懂得多吃甜食容易蛀牙,要从小保护牙齿。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前带孩子们参观过超市的糖果柜。

幼儿分四组,每个幼儿一个小篮子:

第二组:不同形状的糖。

第三组:软硬不同的糖。

第四组:不同形状、颜色的糖。

幻灯片(不同的糖果)。

课件:《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活动重点:了解不同糖果的名称和特征,懂得多吃甜食会蛀牙。

活动难点:按糖果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1、师:前几天我们一起去了超市,你们有没有看到糖果宝宝?多不多?它们一样吗?

2、你们看到了哪些糖果宝宝?

3、观看幻灯片,了解不同的糖果。(根据幼儿讲的常见的糖果)。

1、让幼儿看看说说自己篮子里的糖果。

师:现在请你们看看篮子里有哪些糖果宝宝?它们长的怎么样?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软硬来表述)。

2、现在我们和糖果宝宝玩个游戏,给它们分分家,想想看可以怎么分?(让幼儿自由交流)。

a)老师提醒幼儿按照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比如可根据颜色、形状等。

b)让幼儿尝试按糖果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提出建议)。

c)请幼儿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

1、请幼儿讨论糖果怎么吃。(让个别幼儿示范)。

2、幼儿自己撕剥糖果(包装纸边缘为齿形的糖果)。

1、请出蛀牙的小朋友让大家看。

师:他的牙齿怎么了?为什么会蛀牙?我们应该怎样做?

2、观看课件《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在开展主题娃娃家的过程中,有好多孩子拿来了许多色彩鲜艳的糖果纸,花花绿绿的糖纸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这么多漂亮的糖纸真好看,可以做什么呢?天天说:“我吃过糖,很甜的,我们自己来包糖果。”于是我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在区域中投放了孩子收集来的糖果纸以及彩泥、装糖的小瓶。

一连两三天,孩子的兴趣非常高,他们坐在那里一直是意犹未尽的包着糖果,天天一边包一边说:“这是大白兔奶糖,这是话梅糖。”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在比谁包得多?时不时会告诉我,他们包了很多糖。期间孩子是非常享受包的过程,当然看到自己包的成果,他们是非常开心的。

从选材上说,糖果作为科学学习的内容载体,十分吸引幼儿的眼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十分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水平的。从教学过程看,教师不断引导幼儿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等多种感官参与,逐渐让幼儿主动去发现糖果形状、颜色的不同,软硬的不同及口味的不同等,激发了幼儿对糖果认识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从教师自身来讲,面对小班幼儿,语言应该更童趣、亲切些,这样才能更好的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中班公开课甜甜的糖果教案篇六

1.能两手较协调地揉搓橡皮泥。

2.学会在球体上安装小棒。

3.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一、猜一猜,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看,老师的口袋鼓鼓的,里面会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听,还有声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二、观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点。

三、制作棒棒糖。

先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两手对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小球,咦!老师把它按一个漂亮的小尾巴,这样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棒棒糖,老师很开心。现在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做,在动手之前老师要说下游戏规则:

(1)、做手工时小嘴巴不能发出声音,要安安静静的。

(2)、不能抢别人手里的东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幼儿橡皮泥要放在手心里,两手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要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的球)。

3、咦!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举起来,看看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的,你们的没有小尾巴,现在请石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览会。

老师请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拿上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看看他们做得是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师觉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师:小朋友今天开心吗?

幼儿:“开心”。

教师:小朋友有了开心的事情呀,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下面让我们拿起棒棒糖送给小(1)班小朋友,让他们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心情。请小朋友到石老师那去排队,一起出发吧!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中班公开课甜甜的糖果教案篇七

1、学习用语言描述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表达自己对糖果的喜爱。

2、欣赏糖果美丽的包装,尝试用糖纸制作漂亮的小物件。

3、愿意与同伴分享糖果。

周二:艺术《棉花糖》。

周三:语言《云朵棉花糖》(脱班)。

周四:健康《摘糖果》。

周五:科学《小狗糖果屋》。

1、学习用语言描述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表达自己对糖果的喜爱。

2、愿意与同伴分享糖果,知道不乱扔糖果纸。

1、幼儿用书。

2、幼儿自带2——3种不同的糖果来园,

1、提问,引发幼儿吃糖的回忆和感受。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糖吗?吃过哪些糖?看到过什么糖果?自己最喜欢什么糖果?

2、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幼儿从带的糖果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糖果。

请幼儿介绍最喜欢的糖果,幼儿阅读用书第13——14页,自由交流。

教师小结:有各种各样的糖果,如棒棒糖、棉花糖、跳跳糖和巧克力糖等,有大的,有小的,有硬的,有软的,有不同颜色的、不同味道的等等。

3、尝尝糖果。

大家一起来吃糖。剥下的糖纸请幼儿拿在手里。

提问:你吃的糖是什么味道的?糖在嘴里有什么变化?

幼儿同伴间相互交换糖果,知道不乱扔糖纸。

讨论:什么时候不能吃糖?

4、布置糖果屋。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糖纸布置一个糖果屋。

中班公开课甜甜的糖果教案篇八

1、了解棉花糖的制作过程,认识棉花糖的特性。

2、乐意参与手工活动,尝试运用棉花粘贴的方法表现“棉花糖”。

1、挂图2号。

2、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支水彩画笔(记号笔),一把剪刀、一支固体胶(胶水)。

3、棉花若干,教师刨好的蜡笔屑若干。(各色颜料每桌一盘、棉签)。

1、提问引题。

小朋友,你们见过棉花糖吗?为什么取名叫棉花糖?棉花糖吃起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棉花糖是用棉花做起来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挂图和视频,了解棉花糖的制作过程。

结合挂图、视频进行讲解。

3、教师示范做棉花糖。

今天我们用棉花来做各种各样的棉花糖。讲解:首先是在白纸上画出棉花糖的形状,接着把画好的形状沿轮廓线剪下来;然后在图形中均匀地涂满胶水;再把把棉花均匀地粘贴图形中,这样棉花糖就做好了。

4、幼儿学做棉花糖。

幼儿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如何均匀地涂满胶水,如何把棉花均匀地粘贴在图形中。

完成作品的幼儿可以在棉花糖上撒上蜡笔屑,用手轻轻的搓揉,把白色的棉花糖变成彩色棉花糖。

首先活动材料的选择上和原教案有一定的改变,把固体胶改成了胶水,因为用固体胶的话黏贴的牢度不理想,棉花容易掉,第二个把蜡笔屑改为了颜料,让幼儿用棉签来涂抹到棉花上,棉花糖这一课题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并且通过观看视频,直观感觉上更觉得棉花糖的神奇和美味,为了提高孩子的构图能力,我没有事先框死轮廓,而是在示范中讲解画法,虽然有些孩子画的形状比较小,但是我启发他可以多画几根棉花糖,出来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大多数孩子能自主完成棉花糖轮廓的构图,本次美术活动在动手能力上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大的提升,不仅接触了多样的绘画形式,打轮廓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