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云南的风俗(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0:45:42 页码:11
云南的风俗(汇总8篇)
2023-11-11 00:45:42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阅读时可以尝试多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技巧。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拓宽思路,丰富写作的内容和形式。

云南的风俗篇一

云南大理白族的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大家想了解一下云南大理白族春节风俗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风韵,同时又受到汉文化的深远影响。作为夏历新年的春节,在很早之前就已传入白族地区,至今已成为白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当北国还在春寒料峭之时,“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大理,山茶、梅花早已怒放争春,桃花、梨花也都次第吐秀,苍山洱海间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大理古城里,家家户户都把盆景摆在门前,搭成一座座“花山”,大街小巷百花尽放,整个古城香风满道,花气袭人,令人如醉如痴。

白族是最喜欢热闹的民族之一,一年中各种节日不断,数量之多,不亚于中西节并重的香港。著名的节日有三白街、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蝴蝶会、浴佛节等。这些节日代代相传,历史远久、民族风情浓郁,热闹异常。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白族春节的序曲在腊月底就已开始,主要活动是杀年猪,腌制腊肉、火腿和白族风味食品“猪肝鲊”。大年二十九全家打扫卫生,清除当年的年画、对联等。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也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大年三十早上写春联。白族很早就使用汉字,写对联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是我国著名的对联之乡。不仅村中的长者都能写出工整对仗、意境高雅的对联,家家户户的人都以贴上自编、自写的对联为荣。更有趣的是借用汉字写成的白语对联。中午,白族主妇到村寨中的本主庙里祭祀本主。本主意为“本境之主”,是村寨的保护神,也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到了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席上一定要有白族特色菜“酸辣洱海鱼”,表示年年有余;用糯米糍粑蘸糖吃,表示来年生活甜蜜。晚上,白族妇女要准备好第二天的菜肴,并将家里的水缸挑满水。按白族春节习俗,初一全天不能再动菜刀、挑水和扫地。男主人则在火塘边用砂锅炖肉。夜深了,全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在温馨和喜悦中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初一的当天,按习俗不能到别人家,但可以到外面玩。早上起来,白族主妇先在院子中祭拜天地,再到堂屋中祭拜祖先,最后到大门口拜祭,之后方可出门。吃完元宵,大人小孩便纷纷出门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到处鞭炮齐鸣,村村寨寨响起了欢快的白族唢呐,小伙子敲着八角鼓,姑娘们唱着白族调,打着霸王鞭,在村寨中心的大青树下且歌且舞。群众组织“洞经会”、“莲池会”引领舞龙队伍和财神走街串巷,各家各户争着把龙和财神请进家中歌舞一番,以讨吉利。每当财神唱出吉利的祝词,人群中就爆发出“谢金口”的欢呼,一时鼓乐齐鸣,村寨中处处洋溢着欢乐和喜庆。

初二这一天,可以走亲串友,小孩子们终于盼到亲戚朋友给的压岁钱了。这一天的白族习俗活动丰富多彩。白族春节习俗中,腊月里结婚的新人要去拜望男女双方的亲戚,俗称“请新娘客”,各家亲戚要送给新娘子各种礼物。洱海附近的白族当天往往成群结对到洱海东岸的青山村观看古老的白族宗教祭祀活动“上刀梯”。在十几米高的梯子上面,绑着数十把锋利的钢刀,刀口朝上。巫师手抱公鸡,赤脚爬上刀梯顶端,口中念念有词,向四方祭拜,祈祷四时清吉。巫师回到地上,手脚均毫发无损。海东各村则盛行赛龙舟。远处三塔挺立,苍山含黛,山顶积雪和山腰的玉带云相映成趣,在碧波万倾的洱海上,点点龙舟如在画中。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白族民间传统节庆火把节。这是白族人民秋收前夕预祝丰收和祈祷安康的祭祀活动。一进六月,人们就准备节日用的火把,以八尺许长的小松木或易燃杂木扎破加楔晒干备用。节日这天,白日众人集会杀牲祭龙王,各户人家宰红、白大公鸡祭献雷神,以求风调雨顺,无病虫害,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到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前点火把,村寨一片光亮。群众打起火把到田间游巡,以示烧灭虫害,庄稼茁壮成长秋来丰收。然后火把集中村口路旁,两炬相架一炬,依次架排若干炬,开展群众性的跳火把竞赛,谁跳的高跨越炬数多,谁就是好汉。节日夜晚,不论男女老幼都兴用火把来跨一跨,周身绕一绕,表示烧邪除秽身体安康。借助火把,各户人家在门口摆设小桌,上面放置一碗清水、一碗油炒饭、一支鸡腿,由一长者端坐门中央“喊魂”。并将全家人五月端午系戴的五彩“魂线”取下焚化,祈祷家人的魂魄趁烧邪除秽吉日都回家来附体,合家体健安康。节日夜晚的白族村寨,束束火把熊熊燃烧,人群欢跃。人们祈祷吉祥安康,预祝庄稼丰收,一片热腾光明的景象。

在白族春节习俗中,白族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朝山会。大理鸡足山是佛教名山,全山共三十六寺,七十二庵,与峨眉、五台、普陀、九华齐名,为迦叶尊者道场。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涅盘后,其大弟子迦叶尊者来到鸡足山守衣入定,等待弥勒佛下界成佛。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为朝山会。虽是初春,但鸡足山上已是山花烂漫,春意浓浓。朝山者来到鸡足山,在各个寺院给佛像敬香供果,捐献功德。朝拜者最后要到鸡足山顶峰金顶寺,东观日出,西观苍洱、北眺玉龙,南看祥云,极目千里,但见春和景明,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春节前结婚的白族新人,也成双成对来朝山还愿,祈求生活幸福,爱情甜蜜。

云南的风俗篇二

我国的56个民族是: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云南没有的四个民族是:裕固族、东乡族、珞巴族、赫哲族。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构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正因: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一样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精选阅读(二):

云南的风俗篇三

云南省傣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代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哀”、“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午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物产丰富。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

傣族春节习俗: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云南的风俗篇四

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

2.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婚礼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即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

4.丢包。每年泼水节时,傣族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相对排成两行,女方把花包掷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装作不接花包,愉快认输,把礼物赠给姑娘,双双离场去倾诉衷肠。丢包时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动。

5.阿夏婚。云南宁蒗摩梭人旧时婚俗,“阿夏”系摩梭语,为“朋友”之意,男女双方不称夫妻而称“阿夏”,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交换信物之后即可偶居。

6.剽牛庆丰收。独龙族庆丰收的祭祀节日。每年秋季选择一天作为庆丰收日,剽牛仪式在村寨广场举行,由家族族长主持,将牛拴在广场的木柱上。

由一位青年妇女把一串珠琏挂到牛角上,经过短暂的仪式后,由一位姑娘将麻织物披到牛背上,最后由一位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将锋利的竹矛剽入牛心脏,众人欢跃而上,开膛割肉。随后人们欢呼跳跃,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共庆佳节。

特色习俗。

“鸡米礼”

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流行“鸡米礼”的风俗。鸡米礼分鸡米单礼和约米双礼两种。单礼为一只公鸡和一坛米酒;双礼为两面三刀只大公鸡,一坛米酒,一坛谷种。这是嫡亲或姻亲之间在出生、结婚、盖房时互送的礼品。

“赶摆黄焖鸡”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傣族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法,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假如买者恰好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阿巴多”

“阿巴多”是生活在云南红河地区的哈尼族青年互相表示爱慕,体现智慧、比赛烹调技术的酒节。多在农闲举行,由村里的小伙联合邀请邻村的姑娘参加,人数对等,一般二十人左右。宴会在一间大屋举行,男女相约配对入席,菜肴丰盛,必有一只煮公鸡。彼此敬酒对歌,相依相伴,直到天明。临别时小伙要给相好者送糯米饭和肉,并约好下次聚会的日期。

“杀鸡祭鬼”

景颇族历史上有杀鸡祭鬼的习俗,“鬼鸡”就是供祭献鬼后,景颇族人将煮熟的鸡晾凉后撕碎,在野外佐以剁碎的姜、蒜、缅芫荽、柠檬叶等相关配料,配入盐、味精、酱油等调料制成。为了能常常吃到这道美味,聪明的景颇族人将“鬼鸡”端上了饭桌,并作为款待客人的上好佳肴。

“鸡骨卜”

彝族把鸡奉为神鸟,作为沟通人神之间、天人之间的桥梁,把鸡头、鸡嘴、鸡腿骨作为卜卦的重要参照物,认为鸡是最灵验的禽鸟,可预知未来。

彝族每举行一种祭祀,取米一升,升上置一鸡蛋,亦有于身旁系一雏鸡者,其最重要之卜法,即为鸡骨卜。

彝族婚丧嫁娶,走亲串戚,节庆盛典、起房盖屋都少不了鸡,并用鸡进行占卜,也把鸡视为神鸟,能预知未来,有鸡骨卜、鸡蛋卜、鸡头卜、鸡舌卜等。彝人认为命运与鸟有关。

白族。

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待客交友的基本礼仪。擅长制作的美食有乳扇、生皮、雕梅等。最盛大的民族节日是“三月街”。

尼族。

主要分布在元江和澜沧江之间,服饰以黑为美,各地区有差异。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名族,擅长各类乐器、舞蹈、民歌。比较有特色的民居是“蘑菇房”,另外哈尼族非常善于利用梯田种植水稻,他们的精神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千年不变的辛苦劳作,改造者大地山川的面貌,可以说有哈尼族的地方就有梯田。

傣族。

很多学者常将傣族分为水傣、旱(汉)傣、花(腰)傣,其实这是错误的,傣族只有一个种族,只是因居住地不同,服饰和生活--惯稍有差异而已。

傣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因此为成年的男童都要到出家受沙弥戒,三、五年后可还俗,未出家者将会被视为未成年或者没教养。

傈僳(lisu)族。

主要居住在怒江一带,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

傈僳族还是一个非常重恩情的民族,传统节日“刀杆节”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位对傈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傈僳族人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位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

云南的风俗篇五

云南少数民族工艺品源远流长,它以自然界中的材料、图形、色彩等资料为基本创作要素,以衣食住行,祭娱节礼等资料为创作目的,蕴涵了各民族文化、宗教、习俗和地域等方面的信息,它是云南各民族艺术与生活、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云南独特文化的载体,具有珍重的价值。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云南民族民间工艺艺术种类繁多,由于历史、生活环境的不一样,云南各民族间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风俗习惯、艺术爱好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异很大,故而不一样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民族工艺也迥然不一样;同时,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源于生活,它的出现是以满足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原发性劳动行为。生活在山村里的各少数民族也许根本不了解什么是艺术,但他们这种朴实的创作思想却是现代一切艺术设计的雏形,如布依族的蜡染中,就有化圆为方,变曲为直的设计方法,把自然形态规律化,这种艺术创作方法与现代造型设计观念如出一辙,极具艺术研究价值。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云南少数民族工艺品的造型、款式和图案等资料是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及艺术审美的体现,反映了各族人民特有的审美观念、信仰宗教和风俗习惯,其图案纹饰、色彩配置皆有民族文化背景。如苗族妇女服装上的三道横线,就代表了该民族历史迁徒的路线;同时,云南民族民间工艺还是云南独特文化的体现。首先,不一样的生活环境给予了云南各少数民族不一样的创作素材及创作源泉,故而每一个地区的工艺都有着本地区独特的地域环境特征,如哈尼族服饰中的短裤、绑腿就是对其居住地--热带或亚热带高山地理环境的反映;其次,由于云南各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不一样地区、不一样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民族民间工艺水平也有所不一样,这些工艺间的差异从必须程度上体现了云南地区的经济分布状况;而一些属于原始文化阶段的器物及工艺技术,则是我们研究远古人类征服自然、创造工艺产品过程的重要依据,是云南历史发展过程的形象载体。

云南的风俗篇六

云南省白族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

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龙画凤,坚固结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远近闻名。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要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等。

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云南的风俗篇七

昌宁红茶其外形条索肥嫩重实,色泽乌润光泽显金毫,具浓郁的栗糖香,叶底嫩均厚实,滋味鲜美浓醇,汤色红艳明亮,回味绵甜悠长。昌宁红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昌宁红茶产于云南省著名红茶产区———千年茶乡昌宁。选用经出口产品基地备案的高山无污染、有机生态茶园的老树茶青为原料,延用古茶人的采摘工序,精选老树茶旗茶青经传统功夫红茶工艺制作而成。

常饮昌宁红茶有清热解读、温胃养胃、清肝明目、软化血管、美容养颜之功效。20xx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昌宁红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云南的风俗篇八

丽江,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是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云南丽江旅游的注意事及风俗禁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丽江处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527公里。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世界上唯一活着的东巴象形文字,仍具有母系氏族特征的摩梭人,玉龙雪山,虎跳峡……使丽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热点地区。1997年12月4日,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丽江境内山河交错、峰奇谷秀,天造地设的山川胜景,让人应接不暇。全区旅游资源覆盖面积为1033平方公里,有开发价值的景点有104处,其中最主要景区有两山一江一城一湖,即老君山、玉龙山、长江第一湾、丽江古城、泸沽湖。

1、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也很大。来丽江旅游,最好的季节是春夏季。随身携带品:短袖t恤、毛衣、外套、防晒品、雨具。泸沽湖位于群山之间,又有湖面调剂气温,气候冬暖夏凉,月平均温度都不到20℃,但是,前往泸沽湖旅游,最好的季节还是春夏季。来之前,最好查一下丽江天气预报。

2、 丽江日照强,紫外线强。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请戴上太阳帽,涂抹防霜,以保护皮肤。

3、丽江属高海拔地区(2400米),不宜剧烈运动,不宜饮酒,多食蔬菜、水果,以防发生高原反应(高山反应),建议带抗高原反应的保健品,以防万一;年老体弱者,还应备好常用药品、防晒霜及唇膏。

4、年老体弱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者不宜上雪山。

5、如有要徒步虎跳峡,一定要带全户外装备,药品等。建议多人前往。

6、爱好摄影、登山的朋友,请带好有关器材,注意户外保暖。7、请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和信仰,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8、爱护景区一草一木,注意景区环保,听从管理人员安排,有困难及时与管理人员联系。

9、自助旅游或参团旅游都很方便,但旅游旺季(特别是黄金周)用房及用车不但价格高而且紧张。

10、拍摄丽江古城的最好时机是在早上,古城之清幽及一米阳光之美景你可尽情收藏。想拍古城全景不一定要登万古楼,可以去文昌宫门口拍或者狮子山上的其他地方,效果都是相当不错。

11、传统景点玉龙雪山是要去的。夏天山上雪不多;每年1、2月份的雪景和冰川非常漂亮,雪山属于低纬度雪山,一般情况下无积雪,遇山下下雨,山上才会下雪。

12、拉市海值得一去,晴朗的日子在海边扎营观日出日落,场面非常震撼,摄影爱好者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才不虚丽江之行。

13、在森林中行走,要注意扎紧鞋带、裤腿口,最好在脖子上围一块围巾,遇到有飞蚂蝗落在皮肤上,不要用劲往外扯,而是拍打致使它脱落。还要注意观察蜂巢,千万不要惊扰蜂窝。

1、狗肉、蛇肉和蛙肉这几种肉是纳西人比较忌讳吃的肉类,不要在纳西饭馆或纳西人家里提出这样的要求。

2、吃鸡的时候,一般会将鸡头留给年长的人,鸡爪不能给小孩子吃,因为纳西族认为小孩子吃了鸡爪写字手会抖。

3、到纳西人家做客不允许踩踏饭桌的横档。

4、不要擅自进入女人和老人的房间。

5、在参加祭天活动的时候不要在场内讲外族语,大忌。

6、不要在河流中清洗污秽物。

7、参加纳西人的婚礼不要送只开花不结果的花。

1、注意保暖,自带一件比较保暖的衣服,长羽绒服最好。

2、在到丽江以前上网查一查自己喜爱的景点,安排好旅游线路。

3、到丽江旅游别买东西,丽江的'土特产比较少,很多都是与其它地方一样的。全国都一样,所以,你懂的。

4、自己出去吃,会吃得比较舒心和便宜。

5、别听拉客的黑导的忽悠,丽江的景区很难逃票的。

6、千万别在导游的安排下去骑马,那是丽江最大的坑。

7、如果时间充裕的话,除了雪山,丽江所有的景点最好骑小白和小黄去,既省门票又舒心。大概就这么多了,一月是淡季,可以省不少钱。丽江旅游大多数属于所谓的心灵之旅;首先来说丽江的景点,估计大部分人去丽江都会去的就是古城,束河古镇,玉龙雪山和拉市海;单纯的逛完这些地方3天充足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