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秋雨后的早晨抒情散文通用 初秋的雨后清晨文章(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09:20:47 页码:9
秋雨后的早晨抒情散文通用 初秋的雨后清晨文章(5篇)
2022-12-26 09:20:47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秋雨后的早晨抒情散文通用一

秋风蘸着秋雨,把它的镰刀磨得削铁如泥。于是它将那些秋天的叶子割下,铺成了秋天的地毯。

雨静静地下着,没有一丝杂音。不带任何雨具,在雨中轻轻漫步,那是别有一番情味的,这个时候我总是一个人独自体会生活的情调,我总感觉得只有在秋雨的凄清中人才会感觉到真正的清爽。雨滴凝而不化,牢牢地沾在发丝上。一个人走在校园的小径上,倒是关心起花木来了。

雨不出声地下着,花木更是润泽了,叶尖上、脉络里散发出与它们一样朴实的光泽,高高挺立的广玉兰宽大的叶片上弥漫着一层湿气,那绿绿的叶子像是流光的翡翠,美极了。雨点轻吻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水底的青苔柔柔的摇曳着它们独特的舞影。凉凉的雨渐渐下大了,打在水塘里,那声音像碎玉落在盆子里,这样的季节里总给人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萧瑟。偶尔有几声鸟鸣仿佛天籁之音,似乎在为雨伴奏。你听,雨声好像那淡淡的愁怨,悠悠的在小径间流淌,向每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渗透,它打落了枝头的红花,柔柔的花瓣堆积在地上,时而被风吹起,时而随雨水一片一片地飘零远方,像波涛中无助的孤岛。

望着这绵绵不断的雨丝,思绪也像雨水一样融入了茫茫的`天地间。秋雨仿佛将我与世隔绝,空旷中只剩下蒙蒙的天、蒙蒙的雨、蒙蒙的地完全没了自己。

只有徜徉在花木的世界里,思想才是真正属于自己,我的心被秋雨润的更清净了。

这时秋虫呢喃,花木缄默,偶尔来一阵秋风摇落几瓣叶儿,坠向尘埃,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一个人静静聆听自然的私语,被重染得疲累的心灵被洗刷的重新回归平和。

初秋的细雨带着几分淡淡的秋意几缕疏疏的凄清,让人在平和静谧中找回自己,于是再没有秋的落寞,不要再说秋风萧秋雨哀愁。

有关秋雨后的早晨抒情散文通用二

秋风瑟瑟,细雨飘摇。打湿了校园走廊上的栏杆,遮挡了奔跑行人的视线,地面一潭潭的积水反射着刺眼的月光。雨点滴落,如同蜻蜓点水般荡漾起层层涟漪,月光破碎成点点星光。夜,依然是朗朗的读书声。灯光微弱,映衬在每一个莘莘学子的脸颊上,会发现鬓角下的一丝汗珠,闪烁着熠熠光辉!

他们放声的朗读着,置身于智慧的光圈中,仿如形成了一个小世界,不断的吸取着知识养份。当他们累了,会说说笑笑缓解一下,彼此互相鼓舞着。我有些羡慕,羡慕他们的张狂、肆意,在高三紧张压抑的日子里痛并快乐着。

每当看到他们如此,我会有几分落寞。曾经,我也是那里面的其中一员阿!然而,现在的我,堕落、颓丧,黑暗的光圈将我置身于夜的某一角落,我再也无法和他们融在一起了。

有时,我也会捧起智慧的书囊,去试着大声放读,但总是记得半生不熟,且很快就会忘记,或许是我不够用心吧!渐渐地我厌烦了,不再愿去拿起书,我退缩了,成了一名还未参战的逃兵了。在同学们朗诵之余,我在某一角落默默地写下这篇文章,用文字来遮掩我内心的不安。

面对未来的人生,我将会何去何从呢?是碌碌无为,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这我无从知晓。过去的辉煌已成往昔,梦想已被我亲手湮没。茫茫然,沧海桑田,哪里会有我自己的一片天。似水流年,青春易逝,我不得不去思索。

半笺残殇,拈一片花瓣,残留着待尽的芬芳;秋风细雨,拂一片落叶,承载着清晰的纹络;朦胧人生,似南柯一梦,挥霍着残逝的流年。

突然间想起了很久以前在书上看到的一段话: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所经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当暮年时,你回过头,慢慢地细数着人生的过往,你不会觉得惋惜与后悔,因为你曾经努力过,活出了价值,即使没有好的回报,但也是人生中最精彩,最值得回味的路程。想到这里,我心里一瞬释然。

风儿轻轻掠过,有些微凉。秋雨还在不断拍打着,但显然变得柔和了,朦胧的月光依旧是那样耀眼。我拾起了久经没碰的书籍,轻轻地朗读着,正如我悄悄的归来!

有关秋雨后的早晨抒情散文通用三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近日来淅沥的秋雨让气温变得清冷了不少。在山林中,秋雨经风一逗引,又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人间。

踏着那幽静的小路,嗅着雨中泥土的芬芳,我跟着微风的呼唤,打着雨伞走到山林里去。

在微风中,在秋雨下,山间的色彩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有金黄、鹅黄;有枯黄、焦黄;也有来自常青树那沉稳的墨绿。在秋雨的滴答声中,无数小水滴在地面上汇集成一个个小水洼。那如明镜一般的水洼中,倒映出的淡黄,黄的可爱,黄的迷人,黄中还透着一点水波的粼粼,透着一点动人的生机,为这悠悠山林增添了些许灵动的色彩。

绵绵秋雨还在下着,细密的雨丝从天空中落下,和着微风吹在脸上,只觉得眼前被蒙上了一层蝉翼般的薄纱。甜滋滋的雨丝落在我的嘴边,冰凉凉的。渐渐的,渐渐的,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滴雨,与微风共舞,与云层并肩。我顽皮地蹦跳在树叶上,不厌其烦地洗去叶子上的尘土,从叶脉到叶尖。我又跌进水洼中,惊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雨渐渐的从线状变成了水滴状,一滴滴的雨点儿打在石头上,打在叶片上,滴到水里……奏起了一首《山间交响乐》。

叮——咚——滴——答——

这一阵阵美妙的声音,一首首好听的乐曲,一幕幕多彩的画面,在我心中流动,留下深深的印记……

有关秋雨后的早晨抒情散文通用四

读秋雨的书,如同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加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风土人情。

秋雨的心是年轻的,却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所以他的人生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是沧桑的,他对待敦煌文明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尽全力保护但却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是有她既定的命运也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

第一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是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他的思牵千载,行云流水的记录,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是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而后接触到他的另几本着作,如谈史谈鉴的《山居笔记》、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以及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还有类似回忆类的封笔之作《舍我一生》。读完后,总想写点什么,却一直未敢动笔,只怕自己的看法大为浮浅,甚至落入俗套,而今下定决心来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许多的借鉴意义。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

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是最重要的。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

余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非常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

有关秋雨后的早晨抒情散文通用五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