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北国的秋散文如何写(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9:54:30 页码:9
北国的秋散文如何写(优质8篇)
2023-11-18 19:54:30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能够让我们对自身的成长变化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总结要紧扣主题,突出重点,避免在总结中出现无关紧要的东西。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写总结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北国的秋散文如何写篇一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调房里。冷饮不但消不了暑气,反而会伤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饮品。一杯热茶喝下去虽会出一些汗,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清凉。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远些。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1、夏季三伏天吃什么:莲子。

入伏后多吃莲子可祛火,热天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易烦躁、伤心。莲子芯的味道虽苦,但可清心火,还有降血压作用,适宜体质虚弱、心慌、失眠多梦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结、腹胀者,最好少吃。

2、夏季三伏天吃什么:绿豆。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的功效。对于因三伏日晒导致的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或出现红疹的人,吃绿豆可缓解症状。但需注意的是,有四肢乏力、腹泻等症状的老人、儿童则不宜食用。

3、夏季三伏天吃什么:生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三伏天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三伏天喝姜茶的最佳时机也来到了。生姜4片,大枣4枚,红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一杯温胃散寒的姜枣茶就沏好了。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现在也似乎越来越流行。姜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夏季三伏天吃什么。

4、夏季三伏天吃什么:河蚌。

中医认为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a、b1、b2,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5、夏季三伏天吃什么:姜。

盛夏来临,不少人会食欲不振,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度夏有一定益处。夏日人们好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很容易引起伤风。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6、夏季三伏天吃什么:苦瓜。

苦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钙、铁等,苦瓜味苦,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苦瓜能泄去心中烦热,排除体内毒素。苦瓜最好的吃法还是凉拌,凉拌能够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

有关于三伏天的古诗词。

1.销夏。

白居易.唐。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2.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3.集元刺史句咏寒亭。

杜子是.宋。

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

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

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

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

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

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

漫歌无人听,有酒共我倾。

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4.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宋。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5.似贤斋竹。

宋?曾几。

大暑不可度,小轩聊复开。

只消看竹坐,不必要风来。

岂待迷时种,何妨腊月栽。

叶端须雨打,有句索渠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北国的秋散文如何写篇二

如果,我有足够的金钱和足够的时间,我不会把金钱用于购买昂贵的衣服,首饰,女人的化妆品,我会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租一间房子,只要房子里,有一张可以安睡的床,一个可以透过阳光,星光的木窗,还有一个可以读书写字的地方,足矣!

在房子的周围,有我喜欢的青山绿水,有我喜欢的淡淡的野花香。房子外面有一道栅栏,栅栏上缠绕着紫藤,开出一串串的紫色花来。

我会买许多我喜欢读的.书,以前未曾读过的中外名著,西方哲学,古代历史,现代小说。

这样的生活,尤为惬意。

可以读读书,写写字,还可以泼墨山水,倾心这逍遥的世界。

人,无论你怎样的荣耀,怎样的平凡,最终,我们都要化成泥土。

心,如果能反璞归真,那才是莫大的幸福!

喜欢过这样简约的生活,远离红尘烦忧,心贴近自然。

禅茶一味,素食为佳,足矣!

闲时,抚琴而歌,写诗作画。

夜晚,邀月对饮,邀风舞蹈。

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游弋云水间,快乐似神仙。

北国的秋散文如何写篇三

这个冬天,太阳暖暖的,暖暖的太阳总是灿烂地微笑着。

这个冬天,我的一位最尊敬的大哥义无反顾地将88岁的老母接回家,便放弃所有的“应酬”每天乐乐呵呵地为母亲做饭听母亲翻来覆去地“唠叨”,小心翼翼地给母亲洗脚捶背,默默地感受母亲阳光般的心灵世界——那是一个孝子的拳拳感恩之心。我为之而感动更为之而妒忌,因为,在我18岁的时候我的年仅40岁的母亲就病逝了,从那时起那些所有所有的“美好”都化作梦中那一串又一串苦涩的泪珠。于是,总是痴痴地在心里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这个冬天,远在重庆江津中山古镇,随着一位87岁老人的去世,那个曾经感动全国的“爱情天梯”的凄美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绝唱——上世纪50年代,19岁的农家小伙子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带着4个年幼的孩子私奔至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自己开荒种地,自给自足,繁衍生息。为了让心爱的人出行安全,他一辈子都在实现一个愿望——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石梯通向外界。整整56年,铁铣凿烂了20多把,他硬是一手一手凿出了6000多级的阶梯,那阶梯的每一级台阶都不会长出青苔,因为只要下雨过后他都会仔细用手擦拭,这样一来就不会滑……这6000多级的石阶被人们称为“爱情天梯”。而他,也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老翁。后来,他们被一个户外探险队发现,被媒体采访成了“名人”。每每人们问起,她都感慨万分:“我心疼呀,可他总是说,路修好了我出山就方便了。其实,我一辈子也没出过几次山……”她摸摸老伴手上的老茧,流着泪对山外的“凡人”说。

20xx年12月的一天傍晚,看完庄稼归来的他突然昏倒,她绝望地站在“爱情天梯”的最顶端,对着山下凄厉地呐喊,而后不顾一切地冲下山去,雨夜里,湿滑的天梯上,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尽管如此还是无回天之力,在他弥留之际,她拉着他的手一起回忆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生活,一遍又一遍哽咽着唱着他们最喜欢的山歌《十七望郎》:“初一早起噻去望郎,我郎得病睡牙床,衣兜兜米去望郎,左手牵郎郎不应,右手牵郎郎不尝,我又问郎想哪样吃,郎答应:百般美味都不想,只想握手到天亮。初二……”。情真意切荡气回肠感天动地。

这个冬天,“老妈子”追随与之撕扯一生的.“小伙子”去了,7个儿女将他们安葬在一起,人们相信两颗彼此相爱的心从未停息,那份纯美的爱情最终化作了通往天国的“爱情天梯”,成为永恒——我想每一个了解到这场旷世绝恋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孟姜女哭长城、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无不会对那神圣的爱情充满美好的向往。

这个冬天,在我的身边,一个叫燕子的女孩幸福地恋爱了,不知她是否做好准备,对未来对命运是否充满信心,面对父母的期盼朋友们的祝福,却时常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羞涩……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爱情不是始于山盟海誓,而是缘于当初的牵手;爱情不是肢体空幻的冲动,而是心之所属的执著;爱情不是浪漫时光的陪伴,而是相濡以沫的平淡;爱情不是为了言语的承诺,而是真诚用心的付出;爱情不是在乎由青发变白发的历练,而是在于那份不离不弃的坚守——那是一种感动心灵的震撼。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感动与被感动着——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或平平淡淡或轰轰烈烈——为人民的幸福而感动,为阳光的恩泽而感动,为英雄的义举而感动。

感动相对幸福短暂,但是比幸福容易得到。我们的生命少不了感动,是因为感动能够让我们记住过去体味现在憧憬未来。不是吗?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关心,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也许都会让我们得到一份与众不同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浪漫。所以我们不必去思考生命缘于何止于何,只要正视拥有的时刻——握一缕阳光,感动于它普照万物;吸一口空气,感动于它支持苍生;拥一捧清水,感动于它是生命之源。

感动是一种发现,于人于自然;感动是一种感激,于理解于关怀;感动更是一种动力,于思想于志向于行动。

因为感动,人世变得脉脉多情,多姿多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天地泣鬼神——“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爱人情人的关怀令人感动——“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友人兄弟的思念令人感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感动,山水变得情深义重,缠绵悱恻。江山如此多娇,人心因而宽广博大,在自然的滋泽下成长,纯洁无瑕,清丽脱俗。因为感动,所以感激所以回报。因为感动,所以幸福所以友爱和谐。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底流动……”,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是幸福的善良的纯洁的。

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一颗发现感动的心。发现感动,是一种能力,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这种能力时,我们的社会将会温暖如春。

当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么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

北国的秋散文如何写篇四

――题记。

肃然着,窗外的叶静静的飘零,散入这冷雨之中,吹打着干枯的树干。无情的,冷艳的,孤傲的,却也是致命的一击。终于,生命消逝,彻底消逝。

街头的小贩此时亦越来越少,这孤风带走了夏季的燥热与苦闷,而所谓的天高云淡,只是诗人笔下的画意,那瑟瑟发抖的路人脸上,是昭然若揭的无奈。

绝情的,绽放着的惨白一点一点吞噬着这可怜的秋,最后一笔,是孤独。看!山光秃秃,路默默然,在风中,在雨中,只是静立着,没有生机的大地,是死亡了的。

可这没有生机的大地,在这个季节也写满感动与充实。

早出晚归的人啊,那忙碌的脸上写着安详。春华秋实之后,给予了丰满的爱,温暖小屋内没有一丝豪华,却写满了质朴。亲情勾勒出的山水画,填充着这个寂寥的`世界,装点那如画江山。

金秋九月,潇潇暮雨。冰冷的夜里是父母声声的呼唤,雨水浸湿回忆,友情却是最浪漫的烘干剂,毕业季携手过来的哥们,仍在心灵中依偎。我们一直都未曾走远。

街头巷口的那棵银杏枯了,真的枯了。落寞的,感伤的纷纷涌上心头,久久不能散去,却见那一次次的感慨背后,终于伸出一双手。树被包裹着,成了最亮丽的风景线,这个城市有太多的凄风苦雨,只能用热诚的双手去温暖。

夜夜如**薄着的那一片阴云,终于化作秋雨。带走了最后一片落叶。已然落幕之后,剩下的荒凉延延无期,却是思家思友的最佳温度,那秋雨承载着多少的思念啊。

梦中的呓语还是多年以来的秋,那秋,那雨,那北国,终是念念不忘。

北国的秋散文如何写篇五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要在这不过百年的时光里,踏遍千山万水,历尽风雨云月,不论结果是否完美,但求一个无悔。

诚然,人生的意义在于亲自去经历岁月给予的涩与甜。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别人的经验说到底是别人的人生,自己的使命则需要自己去探寻。

有些人经历过爱恨情仇的苦楚,就不再轻易地交心,宁愿做一个无情人,独立于红尘外,淡看尘缘,悲喜随意。也好,然而经历以后,你才真正懂得了如何去爱,珍惜那个值得的人,傻过才看清人心,疼过才明白好好爱自己,爱那个对的人。

有些人经历过生离死别的悲痛,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自以为看透这俗世真谛,参悟菩提。其实啊,有些事是必然会经历的,而有些情感是你不得不承受的,经历以后,你才更加明白了要好好地活着,因为爱你的.人时刻在为你悲、为你忧、为你牵肠挂肚,唯有好好活着,才能让爱你的人安心。

也许你正在经历人生的迷茫、低谷、黯淡、烦扰,其实,你要知道,人这一生,哪有什么一帆风顺呢,不过都是在坚强地撑起生活这片天,因为你不坚强,谁也不会承担你的懦弱。

也许你正徘徊于孤寂、落寞、无助、彷徨,其实,你也知道,人生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啊,总有一段路是需要独自走过,总有一些悲欢是需要独自去品味,挺过,就是风景,回忆也便成了珍贵。

我喜欢说“相遇是缘”,茫茫人海,你我遇见,必定是前世有约,能够携手走完一程风景,便是莫大的缘分,若终究散落天涯,那也是命运的一段恩赐。铭记那些美好,不抱怨、不悔恨,缘来我喜,缘去不悲,善待自己的心,但求无愧。

爱自己,无关于自私,而是赋予自己灵魂的自由,做喜欢的事,见想念的人。就爱情而言,可以倾心付出,两情相悦,但若失了自我,那便算是辜负了自己。

人生时而就如这天气,阴晴忽尔间,活着,许是一份心态吧。健康地生活,悠然地行走,诗意地栖居,善与爱使内心丰盈,只消拥一颗云水禅心,无处不是明镜菩提。

这一生,若能怀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一段山重水复的路,优雅到老,那便是精致的人生。

我愿每个有缘相遇的人都能够拥有一颗欢喜心看淡得失,以平常心笑对尘事,以精致的状态去过好自己的当下,相信命运自有安排,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北国的秋散文如何写篇六

1、食醋一汤匙,倒入一杯冷开水中饮之,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2、奶酪、酸奶中含丰富的钙,可促进血清素的作用;含镁丰富的香蕉、燕麦片及茄子、番茄、芹菜也有助于睡眠。

3、洋葱适量捣烂,装入瓶内盖好,临睡前放在枕边嗅闻其气,一般在片刻之后便可入睡。

4、经常失眠者,用莲子、龙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有令人入睡的疗效。

5、临睡前吃苹果一个,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帮助入睡。

6、心虚、多汗、失眠者,用猪心一个切开,装入党参、当归各25g,同蒸熟,去药,吃猪心并喝汤,有良效。

北国的秋散文如何写篇七

祝饮十年寒窗苦,终得育人三尺方。八荒千里无觅处,手余书卷香。

北海北国三千里,千里何苦至远乡。舟车不歇三四日,方才入学堂。

海纳百川无一怨,白身焚香羡庙堂。赠吾七十剽悍将,自嘲讨饭郎。

国学妙语堂前列,求知不懈四处忙。周身前辈多指点,恰似刘关张。

际会风云龙乘,星月无芒人心慌。殊不知道不酬勤,莫年少轻狂。

学文知道书声琅,修身明德去岁长。滴水成针岂一朝,休贻笑大方。

校舍俨然扶摇上,春来碧树斗新妆。迷雾驭风千里去,一派新景象。

万里求知入学府,百人竞渡争前方。教育岂能有小事,几度当标榜。

古风今颂国际响,故事新翻师生唱。数载春秋身份换,倒成杀猪匠!

长进学识别三日,高地远近换眼光。至宝奇珍皆在手,休管公子寥。

青松身正从无令,老朽盘虬无力嚎。佳酿陈年香益远,五年卧胆尝。

忽觉来此已八月,北国恰似北国香。何时醒来忽已忘,两者皆故乡。

北国的秋散文如何写篇八

文眼是指一篇文章中最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内容的关键语句,它是“神不散”的具体表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部分有八个自然段,写的内容较多,阅读时难以把握,但是这部分能起总领作用的只有一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就是文眼。如果我们找到了它,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写众多植物和令人生畏的小动物。

找准线索。

散文“贵散”,又忌“散”。一篇文章要写许多材料,怎样才能有机地把它们联结在一起呢?要靠线索。有人说、材料是珍珠,线索是彩线,珍珠经过彩线连贯才能成串。这个比喻十分恰当。我们在阅读散文时:先理清零碎的材料,考虑它是怎样组合的,怎样有条理地表现文中关键性语句所揭示的内容。如《藤野先生》两条线索:一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怀念、脉络非常清楚;还有一条内在线索,这就是贯穿始终的作者的爱国情感。在东京对“清国留学生”的表现憎恶,在仙台对日本学生的诬陷奋起抗争,对藤野先生不怀民族偏见的感激和敬重,在“看电影事件”后决心弃医从文,这些都清晰地展现出作者爱国主义情感发展的脉络。这篇文章看似散乱,可是读后却觉得珠联璧合。

欣赏语言。

散文语言最大的特点是优美,凝练。优美是指语言清晰明快,生动活泼,富有音乐感。凝练是指语言简洁准确,质朴自然。如《春》中的“闹”就用得很传神。春天到了,各种花儿争先开放,蜜蜂赶来嗡……地闹着,通过蜜蜂采蜜时的“闹”声读者自然会欣赏春的美,春的热闹,春的浓!优美的散文,在语言运用上都有独到之处,在阅读时要善于挖掘与体会。

散文。

阅读散文的目的是:把握作者的感情世界,接受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力和感情的熏陶,以得到思想的启迪和陶冶性情的美的享受,并从中学习借鉴一些写作艺术技巧。

根据散文的特点,阅读散文要掌握以下要领:

一、由意境探讨作者的真情实感。

散文的意境是散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生活形象交相融合,熔铸于作品中的优美的艺术境界。意境不是生活的重现,而是作者主观的“意”与客观生活的“境”的辩证统一,是散文作者理想的再现。因此,意境具有引人联想和产生共鸣的特征。阅读散文应当重视散文追求意境的艺术特点,从饱含作者的真情实意的艺术境界中,探寻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一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优秀散文。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发掘了平凡中的不平凡,以精细的笔触,对白杨的形象作了细致的描写:它的干和枝都是“笔直”的,所有的桠枝都“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没有“斜生”,更没有“倒垂”等等。这些描写都突出了白杨树“伟岸”、“挺拔”、“力求上进”的特征,突出了它作为“树中伟丈夫”的独异性格。整个画面洋溢着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精神。由此我们可以体会,作者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对西北高原上不畏风寒、傲然挺立的白杨树热情赞扬,并将它人格化,借以象征朴质、坚强的北方农民,象征敌后根据地英勇顽强、守卫家乡的抗日战土,象征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屈不挠、力求上进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全文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回荡着奔放的革命激情。又如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以议论为主体的哲理散文。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把画意、诗情、理趣融为一体。写湖景部分,充当议论的形象化论据,生动具体,一“衔”一“吞”,赋予洞庭湖以生命力,把山水写活了。它还从雨湖、晴湖、月湖的多个角度,构成形、声、光、色、味相映衬的图画,境界有虚有实,感情有悲有喜,风格有刚有柔,作者借助这种画意诗情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将哲理诗化,从而达到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文章对比地展开“悲喜”观与“忧乐”观的矛盾,最后阐明“先忧后乐”的主旨。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表达了古代进步政治家的伟大抱负,闪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光辉,对我们仍有现实意义。

二、理清线索,把握全文要旨。

如前所说,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在“散”的形态中还隐藏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晰的脉络,这是作者的思路在文中的体现。阅读时,寻找散文的串珠之线,理清文章的线索和脉络,有利于领略散文的结构,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精髓。例如,我们读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就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莲、菊、牡.丹的描述和对比,来托物言志,明说物理,暗喻人事。全文以“爱”字为线索,在花的品色、品性的对比中,以菊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逐层衬托出莲花的君子之美,也逐步揭示出人们“爱”的品德,作者赞美“君子”的高尚,慨叹“隐逸”的稀少,憎恶“富贵”的鄙俗,由花品出人品,深化了主题。

由于散文的结构灵活,贯穿材料的线索也多种多样,因此,要大致了解常见的散文线索的种类。常见的散文线索的种类有: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物为线索;以作者的情感发展为线索;以时间、空间顺序为线索。有的散文是运用顺叙、插叙或倒叙的笔法来记叙人和事的。顺叙,是作者按照事件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自然时序”进行记述,作品的段落、层次与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插叙是指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将原来的叙述暂停下来而插入有关事件的叙述。倒叙是作者将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来,造成悬念,然后再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然后再写浦口送别的情景。这样的倒叙给文章增添了一层波澜。如此等等,在阅读时,要仔细分辨,把握其线索。对于那些线索含蓄蕴藉、隐而不露或时断时续的散文,这就需要反复阅读,仔细品味,终能找出线索,从而了解作者是怎样用一根思想的线,把散乱的材料串联起来,组成浑然的艺术整体的。

三、探求散文的旨意。

散文的作者为揭示散文的主旨,往往采用一字经纬的方法。一字经纬,就是由一字突出主旨,来结构全篇。清人刘熙载说:“揭会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又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眼”,即“文眼”,“神光”,即主旨。就是说:主旨凝聚的文眼,常常体现在一个关键的字、词或句。那么,阅读散文也应该注意寻觅“文眼”,探求作者所要揭示的主题。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一“乐”字作经纬,虽句句写山水,却句句记太守与民同“乐”,文眼闪亮,意旨显豁。可见,文眼是文中最富有表现力的、最有助于把握全文主旨和脉络的关键词、句。

散文的文眼没有固定的位置,阅读时需要仔细寻觅,以便了解文眼在文中的作用。例如明代徐宏祖写的《游黄山日记(后)》的文眼是一个“奇”字,设在篇首;高尔基的《海燕》的文眼在篇末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该句赞扬海燕在暴风雨前的勇敢形象,赞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文章的结尾点明意旨,使文章增加了深度和力度。凝聚全文意旨的词句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议论式的、有描写式的、有抒情式的。它们有的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思考得出来的真知灼见;有的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奥秘的真谛,暗示一定的人生哲理,歌颂真、善、美的崇高品质;有的文眼以警句的语句出现,发人深省。因此,寻找文眼,不仅起到帮助理解散文内容和主题的作用,还能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

四、领略散文的风格。

散文风格是指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是作家个性的表现。风格的形成,取决于作者的才能、气质、个性、生活经历和写作习惯、民族、地域等方面的因素。如果一个作者在写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表现出他的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又反复出现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那么,这个作者已经有了自己的创作个性,或者说形成了独自的风格。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他对于社会、对于人民、对于文学事业所做出贡献的标志。

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对风格的研究,曹丕《典论·论文》中用“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个性。他把“气”分为“清”、“浊”两类。后人加以解释,“清”即俊爽、阳刚;“浊”即凝重、阴柔。刘勰继承和发展了曹丕的理论,把风格叫作“体”。所谓“总其归涂,数穷八体”。这八体是: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古代文论不仅对风格类型分别进行了研究,而且对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特征作了细致的、形象的对比。例如,一般认为唐宋韩愈的散文雄奇奔放,柳宗元的文笔洗练,苏轼的散文富于变化。明代归有光的散文朴素简洁,清代姚鼐语言雅洁等。现代散文作家中,鲁迅的散文具有深刻、犀利、凝练、含蓄的风格,郭沫若的散文热情奔放,气势浩荡,冰心的散文清新隽丽,委婉柔美。当代散文家杨朔的风格是诗意浓郁、玲珑剔透,秦牧的风格是知识丰富,哲理性强,魏巍的风格是立意新颖,感情真挚,刘白羽的风格是热情奔放,气势磅礴等。由此可见,散文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阅读散文,不能不注意到作者的风格。了解和辨识散文风格有助于我们了解散文的作者,包括作者的思想、态度、人格,以及形成该风格的个人生活经历、传统师承和气质个性等内部因素和民族、地域、环境等外部因素。我们应当从风格各异的、优秀的散文阅读和欣赏中,汲取营养成分,受到散文艺术的熏陶。

总之,阅读散文,我们不仅要感悟出作品中激动人心的感情和它所蕴含的哲学意蕴,把握作品中的真、善、美,客观地评价它的思想意义,而且还要能感受到散文的艺术美,进而能客观地衡量和评价散文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收益的阅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