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0:28:55 页码:8
最新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精选10篇)
2023-11-18 10:28:55    小编:ZTFB

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管理金钱,实现财务自由和稳定的生活?总结可以从各个领域中获取灵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不同的经验和观点。

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篇一

我有一个热爱奇石的姐姐,她不仅对奇石情有独钟,诗文也写得非常棒,而且对书法也有见地。

奇石姐有一个非常,叫:卧石(东方卧石),就因为她热爱奇石,连名字都起得那样奇特。

奇石姐嗜石如命。无论春夏与秋冬,刮风下雨天,只要心情好,都会约上几个石友,一起出去捡石头。汗水浸湿了她额前的发梢,一滴滴汗水滴落在眼前的石头上,印出清晰的图案。可她却无暇顾及,依然挥舞着手中的小耙,扒拉着一堆堆乱石,寻找着自己称心的宝贝。

奇石姐每捡回一块石头,都会将她洗干净,一块块脏兮兮的石头,经水一清洗,各种花纹、图案尽现眼前。奇石姐看着一块块石头,就瞬间诗意大发,每一块石头,都会抒写一首诗文。她的诗文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奇石姐在捡石的过程中,体会着生活的乐趣。既放飞了心情,又增长了见识;既锻炼了体魄,又有意外的收获。倒腾着一块块石头,累,并快乐着。

这就让我想起了老舍先生写的《养花》,最后一段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奇石姐何尝不是呢?硕大的石头,一块块要运回家,运回家还要倒腾好几遍,这不知要出多少力?流多少汗?可她全然不在乎,依旧以石为乐,生活乐趣多多。

我很欣赏奇石姐的心境,有一种豁达、脱俗的心境。总是一副乐不思蜀,怡然自得的心态。这种心态令人垂暮。现实生活中,有如此心境的人,确实不多见。

在我的印象中,奇石姐总是一副慈善的面孔,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她不温不燥,待人和气,和她聊天,有一种沐浴阳光的感觉。偶尔听到她的声音,如潺潺流水,清脆明净,分外诱人。

我喜欢听她朗诵诗文,那声音更是美妙动人。她自己精心纂写出来的诗文,经她亲自朗诵,别有一番风味。此情此景,一直深深地印刻在脑海,经久不衰。

书法,也是奇石姐的最爱,稍有空闲,她都会舞文弄墨,提笔写字,写出的字苍劲有力,有青松不倒的气势。

奇石姐,早已在我心里刻下深深的烙印。她待我如亲妹妹那样热心,我有烦心事都会向她倾诉,而她却不厌其烦地给我开导,直到我心结全部打开为止;她还时常给我指导诗文,俨然像一位老师,却没有老师的那种严厉,倒有几分大姐姐般的慈爱。她对我这个妹妹从没嫌弃过,总是给予各种无偿的帮助,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奇石姐,我为有这样一位姐姐,打心眼里高兴。

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篇二

把姐姐送上回家的长途车后,我回到出租屋,立刻进入葛优躺模式。

手机来了信息:弟,你书桌的桌垫下面我给你留了一点钱,姐也没有多少,不然就多给你留点了。我从沙发上跳起来,在桌垫下找出了铺的整齐的三千块钱。拿着这三千块钱,心里一阵喜一阵忧,喜的是这个月的伙食费和信用卡账单可以对付一下了,忧的是姐姐回去后不知道要怎么在牙缝里去省这笔钱了。

姐姐小学毕业后,因为家里没有能力同时供两个人读书而被迫辍学,在小工厂做工,小小的年纪累出了一身的病,父母这么多年来也是一直的自责和懊悔。后来二十多岁,姐姐嫁给了邻村的穷小子,也就是我现在的姐夫,姐夫当时候家徒四壁,用三间破旧的瓦房迎娶了姐姐。姐夫的父母在姐夫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他母亲改嫁后又有了子女就断了和姐夫的关系,不闻不问,他父亲则是带着小老婆终年不回家,对姐夫也是不管不顾。

姐姐和姐夫婚后一起努力,也算是盖起了楼房,并且有了大宝,因为姐夫要出门打工,姐姐一人住在家里有些害怕就搬回了我家和我父母一起住,也方便相互照顾。

二胎政策开放后,姐姐又生下了二宝,儿女双全,姐姐也算是人生赢家了。可是由于小时候的劳累造成体质弱加上两次剖腹产造成的身体亏损严重,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我父母就一边工作一边帮衬着照顾这娘三。也许没做过父母的人不能体会到这份差事的辛苦,记得有一次回家,大宝让我搂一晚上,一晚上闹腾了几十次,第二天我晕晕乎乎的,重重的黑眼圈,从那以后再也不领这份差事。

姐姐因为原本身体就弱,生完孩子后长期的睡眠不足,身体警告越来越明显,后来因为疼的厉害到县城的医院做了检查,发现有肾炎的倾向,母亲哭着跟我打电话说,很后悔让姐姐那么小就出力干活,落下了病根,当初要是知道这样,就算自己累死也不会让她去干活的,并且一遍遍嘱咐我一定要带她好好检查治疗。去年第一次检查后,发现结果还算好,医生说是长期劳累导致的,开了药定了复查的日期,并嘱咐一定要好好休息。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神大半年就没了,前几天母亲电话里和我说,姐姐最近腰疼的好像更厉害了,快要复查了,让我安排好工作时间带姐姐检查。

从家里来之前,姐姐问我有没有需要带的东西,我说别的什么都不要,就给我带一点自家腌制的小菜吧,吃粥还是挺好的.。等到我去车站见到她,我下巴都快掉了,她看着三个大包站在车站门口,怪她带的这都是什么东西啊,也不嫌麻烦。她说:一包里面是腌制的梅豆子,萝卜干,豆腐干,香肠和豆角,另外两个包是苹果,芒果,草莓和梨。还说芒果是她和母亲去市场连夜选的,草莓是当天上午和母亲去园子里摘的。我的天呢,难道我这里买不到?她笑着说,这里的哪有家里的好吃啊!

姐姐到我这边做了四天检查,鸡汤鱼汤排骨汤,各种炒菜,只要她认为能补的都给我做了,每天都是撑着睡得,和在家里的时候一样,刚刚称了一下体重,足足重了五斤,冰箱也被塞的满满的。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每次回家都会变胖的原因吧!

因为我住的地方离那家医院比较远,每天早上四点就出门坐上预约的车辆,赶去医院,到了医院,天还未亮,门还未开,门前早就乌泱泱挤满了人。每次缴费的时候,姐姐都要皱着眉头,又是几百块没了。我知道姐姐是在怪自己的身子,全家都看着姐夫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大宝在读书,二宝还要吃奶粉,虽然和我父母住在一起省了许多的生活开销,但是依旧很有压力。

我和父母也是无能为力。我在家里买了房子,一个月三千块的工资去掉两千多的房贷,还要交房租,加上之前也没有存款,每个月都是要透支信用卡来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洞。父母为了给我凑首付,东拼西凑,加上贷款,现在每个月也要还银行五千多,两个人也是一天不敢闲着。

今天检查做完之后,发现病情比上次严重了,我责怪姐姐自己不注意身体,现在严重了。姐姐委屈的说,带着大的抱着小的,地里的农活还要收拾打理,晚上想睡了二宝闹腾个没完,为了轻松一点,大宝早就让我妈带着了。如果当初没生二宝之前知道会这样,怎么也不会生了,现在生下来了,自己身上的肉啊,还能不去管啊。

姐姐临走的时候,给我做了一桌子的饭菜,嘱咐我记得按时吃饭,自己在外面照顾好自己。送她上车后,从车窗看着她,眼角的皱纹已经很明显了,皮肤也暗黄,可是姐姐明明只比我大三岁啊,我一直以为自己还是个孩子,姐姐不应该也是孩子吗?原来时间走的太快了,我把十几年前的某天当成了今天。

天已经黑了,对着夜空默默许下三愿:一愿亲友身康健,二愿亲友皆平安,三愿岁月能把亲友怜。

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篇三

我最初不能接受,时过境迁,回想起来,却觉得受益匪浅。这些年来,姐姐跟我说过许多"大道理",总是我最初不能接受,时过境迁,回想起来,却觉得受益匪浅。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还不懂恋爱是怎么回事,以为被感动就是爱情的时候,姐姐摇头说:不对的,首先你得自己快乐,并不是一味迁就牺牲才是对的。如果你自己不快乐,你就没法让别人快乐。那时候我以为这是很自私的想法,很久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自己快乐,就拥有很多正面的能量,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能真正带给别人光明的感觉。

那个时候我还小,受武侠小说和言情剧误导,以为初恋就该走到永远,以为那才是忠贞的爱情。姐姐说,你从小生活在那么小一个圈子里,才认识几个男孩子啊。该多走出去看看,认识很多人,多和不同的男孩子接触,甚至多谈几次恋爱,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到那时你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样的人。那时候我很反感这种想法,可是今天看来真的再对也没有了。

很久很久以后,姐姐跟我说:我知道家里都催你快谈恋爱。小城市的人,都觉得这个年纪该结婚了。你可别那么想。你只要做好你自己。人都有缺陷,你缺什么,就会急迫地想要什么,也许就突然对某个人特别着迷,但这种"急着想要"的爱情可能是病态的,因为你希望通过他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其实你该先让自己变得更完满,就不会急着要什么,就能自自在在地等着遇到那个真正合适的人。

姐姐还说,像我这样的人,习惯于迁就别人,习惯于付出。但这样很容易在恋爱中迷失自我。姐姐送我一本书,《爱他也要爱自己》。那书有点罗哩罗嗦,我也没耐心看下去。但经过了为恋情患得患失的苦恼,我也渐渐接受了这种观点。首先要有自信,自尊,自爱,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才不会过分依赖于恋人,或者说不会试图通过恋情来证明自己,以弥补自己自信心的不足。有自信、能做好自己事情的女人才是最有光彩的。这样,恋人也会更尊重你,而且他会感到自在,不会觉得被活活缠死了。

大概是去年,姐姐跟我说,很多人,都把别人当一个身份、一个角色看,比如父母、上司、另一半。以父母为例,我们往往一直看到是他们作为父母这个身份,看到的是他们作为孩子的保护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和外在形象,而不是他们真实的喜怒哀乐、担忧恐惧。我们也在潜意识里期待父母满足完美父母的形象,如果有偏离,就会失望或抵触。所以,我们往往并不真正了解父母。

姐姐说,应该试图从理解一个真正的人的角度来理解他们,就会更宽容,也相处得更好。这个想法,直到我和爸妈为一些事产生摩擦之后,我才开始渐渐理解,也明白过来,父母和任何人一样,需要鼓励、需要真正的安慰。

姐姐有了孩子之后,读了很多育儿的书,也有很多体悟。她对我说,很多做家长的,看见小孩子发脾气,就批评孩子。其实,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权力,也应该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不开心。有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只是需要懂得怎样正确地表达,不伤害别人,又能表达清楚,以便双方改进关系。很多大人都不会呢。

我后来想起来,在我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少跟我分享他们的烦恼。我一直很奇怪,在我家这么一个很民主也很和谐的家庭,我却始终不愿意跟父母谈我的烦恼,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需求。经姐姐那么一说,我才明白,是因为父母几乎不在我面前表达负面情绪,所以我长大了也是报喜不报忧。

彼此都以为这是关心爱护对方的表现,但这样的交流却不完整,缺乏深入的相互理解,彼此的关心反而导致了很多误解和冲突。不止是大人和孩子之间,或许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不应该回避负面的情绪,而是试图用正面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

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篇四

我第一次见到姐姐时,被她的美貌惊了一下,当时的脑子里一个念头出现,粱羽生小说里的女主人公。粉面桃腮,樱桃口,蛾眉微蹙芳自来。那时十六七岁的我天天沉醉于金庸、粱羽生的小说中,刚好看完了一本《书剑恩仇录》。

姐姐是上我的四大伯家时,被我遇见的,四大娘是她的表姑,公公的表妹。

后来在四大娘的介绍下,我和姐姐成了一家人,没有订婚的我,和姐姐上了一次省城的商场,我记得好像叫秋林公司,姐姐给我买了件非常漂亮的水粉色的衬衫,一条黑色的长裙子,还买了一双黑色的跟不算太高的瓢鞋,又买了一块黑白相间带条纹的布料,后来被我做成了一套西服,都是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

姐姐自己也买了件蓝色带白点的纱衬衫,还有一件网衫,姐姐当时还说,钱没带够,不然也会给我买件网衫的。

在我结婚之前,姐姐结婚了,嫁到了街里,去送亲那天,姐姐的婆家还给了我一个大红包,我真的没想到。

我结婚后,姐姐就有了外甥,一个和姐姐特别像的小男孩。我在没有生儿子时,看姐姐家的宝宝很小,可当我的儿子出生后,看姐姐家的外甥的脸变大了。我当年生儿子时就是坐姐夫拉毛鸡的车去的,一共折腾了姐姐姐夫两三回,那时出租车很少,几乎在乡下打不到的。

姐姐是个富贵命,我想如果是古代,姐姐可能会被选进宫中,当娘娘的。说姐姐是富贵命是有根据的,姐姐手上一到春秋就会痒裂,不能沾冷水,所以秋天姐姐几次想帮我,我怕姐姐的手会犯病,没让她来。姐姐对我的关心和爱随时都会出现,她会让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姐夫来帮装车,还会让外甥来帮忙的。而且在姐姐嫁给姐夫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商店,门市房,后来在街里又开了浴池。

记得我有一年在二商店门口卖福字对联,也是我第一次出去卖东西,和二妹妹挨着,她会帮我一些,当时的天冷得手脚都冻木了,姐姐家那时有了自己的商店,她天天起早贪黑的在商店里,非常辛苦。太阳快落山了,姐姐来到我身边,看我穿得太单薄了,让二妹妹帮我看一会,领着我上了她家的楼,给我找了一件她新买的羽绒服还有几件厚厚的羊毛衫,说在外面冷千万别冻着,别为了挣钱,把身体弄坏了不合算。姐姐在所有的姊妹们中是最不会用言语表达情感的一位,但她对所有的兄弟姐妹付出的是最多的一位。最有姐姐胸怀和爱的,保容,护蔽,奉献所有的词汇都可以用上。

在我三十岁之前,家里的衣服全是姐姐给我的,有的她都没有上过身的,她每次给我衣服都会打电话问我,嫌不嫌弃。还说这些全是自己几乎没穿过的,连两个妹妹她都没给。姐姐知道我也非常爱美,但又舍不得花钱买时兴的。当时家里不是十分宽裕。还有姐姐常夸我,像个大学生,就是头几年,总说。我当时笑着说,大姐,我都四十多了?还像?大姐也笑了,像,真像。

姐姐是最具有东方美女的全部的,她从不用浓妆来涂抹,从我认识她到如今有三十年了,她依然那么美,一点没变,脸上还是粉面桃色,不用妆饰,而且还没有一条皱纹。她比所有的妹妹都年轻,两个妹妹常问她有什么秘诀,二妹妹总说大姐吃唐僧肉了。姐姐会微笑着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天生的吧。

姐姐对我的情有很多很多,我不想写在纸上,会留在心底,永远的不会忘记。

一个家族是由许多的姓氏组成,从一个个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到可以心贴心的,没有隔膜,彼此相亲相爱,需要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心,?包容,心里眼里不能光有自己。做事行事之前要考虑一下别人,不管这个人是谁,都不要去伤害他,因你在害别人的同时,你也不会快乐的。

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篇五

在去青海湖的路上,我停在了赞布林卡,走进宫殿,看见小小的酥油灯,友人说,赞布林卡是世俗了的佛教圣地,失了庄重,也没了高僧坐镇。但我拿出那张快泛黄的照片,走出大门,望见低低的宝塔,我看见她笑着向我走来,穿着长白色裙子。

我重走你的路,重走你的喜怒哀乐,还有带一缕清香,洗涤我们种下的罪果。

很多年后,我回村子,姐姐走的很平静,平静到我后知后觉,一封信,还有一笔钱,我记得看见钱的那一刻,我嘴角里的苦笑和内心的疼痛喷涌,如洪流般撕碎了心脏。

姐姐如愿的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而我努力的学了一年,因为没学的那两年,还是考上了市里一所普通的中学。

二娘入狱过后,姐姐变了,她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没了以前的欢乐笑脸,常常在夜里哭泣,也常常,在我入睡后坐在我的床边,直到第二天早晨,我发现她瑟瑟发抖的身躯,皱着眉头的脸紧闭双眼,双手抓着被子,时紧时松,时松时紧。

我们坐车去市里的那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资助我们的爱心叔叔在车站举着写着我们名字的白色画板,我看着诺大的城市,高楼大厦,还有拥挤喘着气的人流,然后转过脸看着姐姐的背影。

我想起6岁时的那天夜里,柔和的月光漫过田野,我跟在姐姐的身后,她转过脸,将长发扶至耳后,清澈的眼睛闪着光,她说,“洋洋,我们一起考上大学好不好?”

我说:“嗯,姐去哪就去哪。”

我突然想到什么,望着姐姐的背影泪水就不住的流淌,我大声喊道:“姐。”

姐姐转过头,苍白的脸色,木讷的神色变得有些惊讶,“怎么了?洋洋。”

我走过去,牵上了姐姐的手,“我以后叫你奎因好不好?”

姐姐惊讶的神色没有消退,“你爱叫啥叫啥啊。”

“不,不是那个,奎因,我是说,你再也不是我姐了,永远,永远。”

你不再是我的姐姐,当初的我是那么的纯真幼稚,我以为,我可以保护心爱的人。但我到最后,还是成了那个抛弃你的人,虽然你原谅我,容忍我,但我的罪,却在青海湖湛蓝的湖水里显得那么浑浊不堪。

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篇六

儿时瘦弱的背上常常驮着弟弟,手里牵着妹妹,去河边打猪草,瞅着邻家的的阿妹被姐姐小宝贝一样的护着,我的小心思就不断的翻腾:有个姐姐该多好啊!

这种渴望跟着我慢慢长大。

1990年,结婚了,老公有个姐姐,我也便有了名正言顺的姐姐,我的大姑子。

姥姥抱着她回了家,从此做了舅舅和舅妈的女儿,我的公公婆婆成了她的父母亲。

婆婆有自己的孩子,当时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家里又多了一张小嘴,一年到头,姐姐难以看到母亲放晴的脸。

公公在河对岸的一所中学教书,因为家庭出身富农,他一生写过十几份入党申请书都被扣下,忧郁沉默的他任劳任怨,敬业教学。只有星期天,他才淌过那条河,回一趟家。姐姐总是站在远处,悄悄地偷看父亲一把抱着弟弟举到天上,和母亲寒暄。不过很快,父亲就会放下弟弟,满屋子找到她,从口袋里摸出两颗不知藏了多久的花生或者糖果,塞在她的小手里。父亲格外怜爱幼年丧母的女儿。

姐姐在母亲的冷漠和父亲的爱怜中,极早的懂了世事,小学毕业就辍了学。她谦让、忍耐、坚强,言语不多的她慢慢地用自己瘦弱的肩挑起一家的光景。父亲在家的日子,姐姐的头上会突然出现一朵小野花,偶尔伴着轻轻的小调,绽放少女的纯真而腼腆的笑脸。

17岁的姐姐带领一群姑娘去很远的地方修筑“七一”水库,冬天刺骨的寒风中,铁锹与冻僵的土地碰撞着“咣咣”的音符,冰碴粘在在裤腿和鞋子上,20多天奋战工地,不曾回家。姐姐铁一样的意志和那血一样的热忱,化作一张“三八突击手”的奖状,献给父亲。父亲抚弄姐姐粗粗的辫子,露出难得一见的微笑:爱抚地说:不愧是爸爸的女儿。

姐姐永远没有消闲的时候,白天工地上跟男人一样争先恐后,晚上在煤油灯下纳着堆积成小山的鞋底,三个弟弟相继长大,洗衣服、刷鞋子几乎都包在她身上。她默默的劳作,淡淡的接受母亲对弟弟们的偏爱。

那时候生产队送粪,是按立方记工分的。姐姐装了满满一平车牛粪,9岁的老公在车子后面推。毕竟是女娃子,在一道慢坡上,她弯着腰,头与地的距离几乎接近,肩上的皮带勒进肉里,两腿弓成一副使劲的雕塑,车子还是纹丝不动。她急了,顾不得雨一样流淌的汗,对老公埋怨地喊:“你怎么不使劲啊!”

从没受过姐姐的气,9岁的孩子立即“哇哇”大哭,转身跑回村子,状告了母亲。可想而知,姐姐不知怎样把那么大一车子牛粪送到地里,还不忘装回一车子新土,进门立即迎来母亲的叫骂。她默默的把拉回来的新土垫进猪圈,又装了满满一车子牛粪。她用自己薄弱的身体,挣满一个个工分,换成三个弟弟手中的学费。

老公每当忆起此时,总是责怪自己年少无知,被母亲惯坏,不能理解姐姐的苦,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姐姐出嫁后,还经常用灵巧的手给弟弟勾织新毛衣,做新鞋。我结婚后,老公一直穿着姐姐勾织的一件白色的毛背心。姐夫家庭不是很富裕,姐姐除了照顾多病的婆婆,供养姐夫的弟妹们读书。

1992年7月,父亲被查出骨髓癌晚期,我们辗转西安石家庄等地,最终医治无效。父亲去世那天,姐姐撕心裂肺的哭声,在炊烟弥漫的小村上空,经久不散。世上最疼爱自己的父亲走了。从此河畔的树下,父亲的坟前,时常多了姐姐伫立的单薄的身影。

我在基层上班的那年,生下了儿子。那时娘家母亲刚刚去世,寂寥的产房里孤独着我的哭泣,我想自己的亲娘,天国里知不知道我的凄惶。这时候,门口探出一个热汗汤汤的女人,姐姐走了很远的路,赶到了医院。

我永远难忘那个情景,姐姐坚持留了下来。昏黄的灯下,深深的夜里,别的病友酣然入睡,姐姐抱着儿子喂奶粉,换尿布,守在床头给我盖被子。这个跟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姐姐,甚至仅仅跟老公有一点点血亲的大姑子姐姐,在那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带给我亲人的温暖和感动。

儿子11个月了,能吃奶粉和一些饭,姐姐郑重地给姐夫说:这两年咱不种地了,他们俩是公家的人,咱把孩子带大。姐夫也是个憨厚的人,他们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在一个阳光暖暖的日子,把不到一周岁的儿子接回了那个不很富裕的家,寄养了四年。

从此无数个难捱的夜,姐姐披衣给儿子冲奶粉;在我们香甜的入睡,姐姐抱着发烧的儿子敲开医生的门;当我们开着车,衣冠洁净的奔赴上班的路,儿子尿湿了姐姐的衣衫;我们推杯换盏的酒餐外,姐姐一口一口喂着小儿,旁边是她早已放凉的饭碗。

我的婆婆有高血压,前一段时间头晕无力。她跟姐姐的感情显然停留在称呼上,而对我们则疼爱备至。婆婆没有读过书,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农村妇女,她只清楚姐姐曾经是大姑子的女儿,20年的养育相处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可是姐姐来了,她硬是把我们一个个赶走,让我们安心上班。

婆婆体态肥胖,姐姐担心血压不稳,坚持不让她下床乱动,大小便都在病房里。她床前床后陪伴了母亲20余天,同病房的一位永兴老人羡慕地说:还是有个女儿好。其中有一天,姐姐因孩子有事她回了趟家,下午突然狂风大作,雨不停歇的下了起来,临近晚上,姐姐打着伞,合着一身的泥水,步行了十几里,来到了医院,又开始了忙前忙后的伺候母亲。

姐姐就是家乡山野的一朵小花,她孤独的生长,卑微的绽放,从不与娇艳的月季争享阳光和春风。她默默的向上,坚强的挺立,把一缕清香回报给生她养她的土壤。

转眼姐姐已经临近花甲,岁月把艰辛和操劳镌刻在她细密的皱纹里,她浅浅的笑和单薄的背影,是我记忆中不朽的风景。这流失的时光啊,莫要带走姐姐的俊美和健康,让我们永远拥有这样的姐姐。

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篇七

这种长在南方的植物,没见过,可是这个名字却神奇地驻扎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有动摇过,原因是齐豫唱的那首《橄榄树》歌曲,三毛作词的。当年初次听到,哭得眼泪鼻涕一把一把的。于是,我知道了撒哈拉沙漠,知道了三毛与荷西轰轰烈烈的爱情。

远方的橄榄树,梦中的橄榄树,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追求和向往。他也是,小小的年纪,心里便埋下了橄榄绿的影子。

上初中的张振,说他讨厌学习,讨厌没完没了的作业,每次放学回家,老妈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了吗?你写完了吗?”好像这世上除了作业,没有其它的事儿了。难道活着就得写作业,不停地写作业吗?他觉得好累,好累!

长大是张振最为期盼的事儿,最好长到十八岁,因为国家法定,十八岁了才能去当兵。当兵多好,既能保家卫国,还能光宗耀祖。不是说是金子都能发光吗?他认为自己就是当兵的料,只要进入部队,保准能当一个好兵,一定能像金子那般闪闪发光。

他说将来高中毕业,能考上大学就上,考不上的话,当兵是最好的选择,不能和父亲那样做一个矿工。挖矿,太危险。每次爸爸出门去挖矿,老妈都烧香拜佛,担心的不得了。虽然说现在科技发达,矿下作业,安全基本有保障,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电视上还是不断的有事故发生,想想都害怕。

过罢年,十五岁,是男子汉大丈夫了,要顶天立地,敢作敢当。他寻思,什么时候能和妈妈坐下好好谈谈,别再逼他学习了。

看着站在眼前腼腆的小男孩,我想不到他竟有这么多的想法。他的絮叨,像一道钟声震在我的.脑海里,敲碎了我积蓄许久的家长意识。曾经,我也是这样的一个母亲。现在,还有多少类似相同的家庭正在重复同样的话题。

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望子成龙固然没错,但是拔苗助长有啥意义?古人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生道路千万条,总有一条适合孩子。

这个名叫张振的孩子,一个特别爱幻想也是一个有自主思维的小家伙。言语里,他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也有担当和勇气。可爱的是,还有一大堆的天高云淡,甚至把自己想成了奥特曼,随时可以变出一把ak—47冲锋枪,雄赳赳气昂昂。

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不正好符合十几岁孩子的心理吗?

他们畅想未来,勇于追求,但是又带着好奇和梦幻,一系列叠加起来,便成了实际和不实际的结合体。矛盾、纠结、冲动、理智……所有的一切,组成一个最频繁的词汇——青春期。

我给张振说的是,不想学习,即便是当兵,也只是一个兵,不能当一个出色的兵。金子想发光,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这需要知识的武装。

他笑,咧着嘴笑,那笑像冬天的白雪,纯洁到无色……。

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篇八

今年15岁,她一头乌黑的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那白里透红的脸蛋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透着聪明伶俐。

这几天,姐姐嘴边总挂着两个字:“减肥!”她一有时间就上网查关于减肥的方法,不过妈妈说姐姐身体本来就不好,还减肥。所以妈妈把电脑上了密码,于是姐姐改成去跑步。但是我觉得胖一点没什么不好,还显得可爱一些!

除了身材,最让姐姐操心的就是脸上的痘痘了。最近一段时间,姐姐的额头上长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痘痘,简直可以和天上的星星媲美。姐姐心急如焚,让妈妈带她去看中医。妈妈说:“这个年龄长痘痘是很正常的,不用看中医。”姐姐见妈妈指望不上,就自己偷偷上网查“去痘小窍门”。她查到吃猪血汤可以去痘痘,就叫妈妈煮猪血汤给她吃。其实姐姐最讨厌吃猪血了,屏住呼吸,居然把一大碗猪血汤吃得见了底!遗憾的是,吃过之后并不见效。姐姐仍然不死心,四处向人打听。前几天她兴冲冲地提回家一个沉甸甸的袋子。我一看,袋子里装的全是什么“去痘洁面乳”、“神奇暗疮水”。晚上,姐姐仔细地阅读着说明书,小心翼翼地往脸上涂着、抹着。最后,她满怀希望地去睡觉了。

姐姐常说:“美丽是一辈子的事。”看来,姐姐的身材和战“痘”,也是一辈子的事业呀。

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篇九

盖房子欠下的所有钱,一直到零六、零七年,我们夫妻二人同去厦门打工,才彻底还清。

而我们的房子,除了内粉外粉之外,还有两个房间连地板都没有铺上。

姐姐看到我家的窘境,一直于心不安。她一直鼓励我们夫妻二人开店做生意,钱由她出,赚钱了给她分红,不赚钱只还本金。

可是我们两个都不是做生意的人,脸皮薄,又不擅长交际,加上胆小,总是怕赔了钱。到时候别说分红,恐怕连本都保不住。

姐姐万般无奈,只好让我们选择下下策:岀国挣钱。这样虽然投资大,但是在国外苦熬几年,也能攒一笔钱。

只是老公生来小胆,总是害怕不能过关浪费了钱。我也只好作罢,毕竟牛不喝水强按头也不行。

零八年,在韩国打工的嫂子鼓励我去韩国,我也很想为这个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结婚这么多年来,除了零六、零七年出去干了两年外,一直赋闲在家。可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行。

零九年春天意外怀孕,我决定将一颗不安的心静下来,好好在家待产。冬月初五的夜晚十点多钟,睡梦中的我一声咳嗽,导致羊水早破,我赶紧打电话给姐姐,说我要提前生了。

姐姐立马安慰我说:“妹,别慌,赶紧打车来县医院,我在医院门口等你。”

听了姐姐的话,我本来一颗惊慌失措的心立马安静下来。于是我便有条不紊地打电话叫车,顺便打小哥的电话叫他准备五千块钱陪我上医院,再打电话叫大哥来我家看孩子,指挥老公手忙脚乱地收拾着上医院所需的东西。

一切准备就绪,大哥、小哥和我叫的车同时到了,我们上车后一路急奔,赶到医院时用了不到四十分钟。嗖嗖的冷风里,姐姐正焦急地等在医院门口,完全忘记了这是寒冷的冬夜。

可恨的是医生以我预产期还差二十多天为由,不肯让我立即实行剖腹产,非要让我保胎。姐姐着急的和她们理论,也无济于事。我只好息事宁人地说:“姐,你和小哥先回去吧?到生的时候再打电话给你。”姐姐不放心地摇摇头,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她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边走边嘱咐我若有情况及时打电话给她,我答应了。

凌晨三点多钟,由于羊水流得太多,胎儿在腹中窘迫,我痛得死去活来,打电话给姐姐,她说:“叫文赶紧找医生剖腹产吧?我马上到。”还好手术及时,儿子顺利降生,虽然不到预产期,却足重七点五斤,姐姐和我们都长吁了一口气。只是这么一折腾,姐姐也是一宿没睡,看到我们母子平安,她疲惫却欣慰地笑了。

由于剖腹产失血过多,姐姐看着我腊黄的小脸,心痛地说:“这个月子一定要吃好喝好休息好,把亏了的血补回来,不然的话老了就受罪。”我虚弱地点点头。

姐姐看着我干裂的嘴唇,细心地拿棉签蘸水润了又润,因为没通气,医生说连水都不能喝。同病房的一个老人家说,拿白萝卜炖鲫鱼,可以助通气。姐姐一听,马上去超市买萝卜买鲫鱼回家炖汤,果然见效。

由于刀口疼痛,我无法自理,又加上不停冒虚汗,身上非常难受。细心的姐姐好像知道一切,一天帮我擦两次澡,换两次干净衣服,才让我不至于那么难过。

住院期间,姐姐不仅每天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送到医院给我吃,还嫌老公粗手笨脚地照顾不好儿子,就在家烧好艾叶水给儿子洗澡,说是可以祛风。一个礼拜里,姐姐在家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一下子瘦掉好几斤。望着姐姐慈爱而疲惫的脸,好几次我都流下幸福的眼泪,这一生,我欠姐姐的实在太多太多。

儿子的出生,带给我们喜悦也带给我们提心吊胆。儿子因为早产,又加上我的体质本来也不好,所以儿子三天两头感冒发烧,上医院也成了家常便饭。

从此姐姐的家,成了我的旅馆也成了我的避风港。儿子一感冒发烧,在镇上看不好,我便拖着儿子去县医院。每一次姐姐都早早等在医院门口,帮我找医生开单拿药,然后陪我在输液室给孩子挂吊瓶。

第一次看护士将针扎在儿子的脑袋上,小小的儿子没哭,我倒“哇”的哭出了声,心疼儿子,也自责自己没有照顾好他。

姐姐搂着我,轻轻拍着我的后背,说:“莫哭莫哭,孩子没事的,打一针就好了。”虽然很担心儿子,但是姐姐在我身边,心里踏实,就仿佛自己身上有了无穷的力量,可以抵抗一切苦难。

因为姐姐家离医院近,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没选择住院,而是输完液就走了,第二天再来看。这样既省了住院费,又可以在姐姐家吃上可口的饭菜。只是苦了姐姐,既要忙里忙外又要照顾我们。

儿子三岁以前,隔个把月就上医院一次,姐姐和姐夫从来没有厌烦我们,总是让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虽然儿子的病让我惶惶不安,可姐姐的关怀体贴却让我心安。让我在凄惶无主的日子里,妥贴安暖。

姐姐短篇散文通用篇十

儿子五岁以后,身体才渐渐强壮起来。感冒发烧减少了,我的心也安稳了。

看到慢慢长大的两个孩子,想到自己逐渐老去的年纪,觉得这样下去,光靠老公一人挣钱养家,恐怕房子永远也无钱装修,而且也没有余钱存下来为两个孩子的将来做准备。

于是那个偃旗息鼓的出国梦又苏醒了,我决定趁还能挣钱的年纪出去苦几年,为孩子也为自己不留遗憾拼一次。

和姐姐商量,姐姐开始不同意,一是儿子还小,二是我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三是我父母年事已高。所以她并不赞成我出国,但是看到我家中的实际情况,她只好说:“你安心去吧?家里有我和你哥他们,孩子和父母我们都会帮你照顾好的。”

我知道姐姐说到做到,所以便安心地出国了。

去年儿子要上一年级了,姐姐说:“县城的教育质量肯定比镇上好,把两个孩子都转到县城来上学?房子住我的,孩子的学校我帮你解决。”

于是,老公便带着两个孩子搬到县城,住到姐姐家的学区房。节假日,或者姐姐家煮了好吃好喝的,便打电话叫他爷儿几个去她家打牙祭,给他们无尽的关爱。

姐姐还带孩子们爬西大山,参观烈士陵园,去将军山看桃花,去红廉园赏荷……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感受家乡如诗如画的美景。

每次看到姐姐发来的照片,孩子们开心快乐的笑脸,姐姐温柔慈祥地注视他们的眼神,总让我有一种泫然欲泣的感觉。我知道姐姐在替我尽一份母亲的责任,以另一种形式的陪伴,来弥补孩子们缺失的母爱。

对父母,姐姐一直付出的比我多。四季衣服,甜品零食,嘘寒问暖,姐姐总是做得尽善尽美。

父母的生日,姐姐会提前下去帮忙打理,毕竟父母老了,从前总是在家的我一手操办,现在的我在万里之外,姐姐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责任,好让我放心。

去年爸爸五次住院,除了早餐是小哥在医院门口的早餐店买以外,另外两餐都是姐姐做好姐夫送到医院里。

我知道,姐姐所做的一切,都是让身在异国他乡的我安心。而我在国外若有什么风吹草动,姐姐便时刻提醒我说:“妹,你要照顾好自己,早点回国,钱重要,但身体更重要。”

我知道,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都是姐姐的放不下。

这世上有一种爱,叫血浓于水;这世上有一种温暖,叫姐姐。

姐姐就是那个像父母一样,怕你冻着饿着,怕你苦着累着的那个人。

姐姐就是那个像父母一样,无论你长多大,在她眼里永远都是孩子的那个人。

姐姐就是那个只要你岁月静好,我愿意为你负重前行的那个人。

如果有来生,姐姐,我愿我们仍然是姐妹,只是下一辈子,让我做姐姐,让我好好疼爱你,让你尝一尝被人呵护关爱的幸福滋味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