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露从今夜白散文(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4:22:04 页码:8
2023年露从今夜白散文(大全9篇)
2023-11-18 04:22:04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挖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写总结时,要注意客观公正,对不足之处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思。小编整理了一些总结的范文,供您参考,或许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露从今夜白散文篇一

再次提笔的时候,冥冥之中感觉到生疏与隔阂般的迷离,毕竟自己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真正的接触到敏感的文字。说来惭愧,匆忙奔波的自己竟也缺席了颇多的文字盛宴。

一切都来的很突然,不禁意间,曾经懵懂的少年也将要真正踏出大学校园,走向社会这个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的大千世界。

自己是一个恋家的孩子,打工的日子很辛苦,每天都是12个小时,有些时候真的无法承受,但每每想起曾经走过的岁月,自己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厦门的日子里,有说不尽的感慨:每天的工作都见不到太阳,一直待在生产车间,带着帽子,口罩,武装的像是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打工的苦,辛酸只有自己明白,只有自己默默承受。

自己工作的地方,靠近厦门的机场。每天早上走在上班的路上,总是会看到几架飞机起飞……记忆里的自己从未近距离的看到飞机,想起儿时和同伴仰头看着飞机掠过长空时,兴奋的欢呼,嘴角不禁露出丝丝笑意……有时也会在深夜,望着闪烁着信号灯的飞机发呆,想象着如果自己是坐在回家的客机是多么的幸福。

安妮说:孤独是空气,你呼吸着它而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两个月的假期,就这样泛着潋滟的柔情,偶尔也会激起层层涟漪,便随之悄然消逝……但唯一令自己欣慰的是,自己还有文字作伴,每天晚上10点下班,回到宿舍,便会陶醉在优美的文字里,沉迷于那些情感充沛的意境里,感到莫有的放松和淡然……抽象的文字,华丽的辞藻,天马行空的思维,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

后记:这是一篇凌乱的文字,没有任何华丽语言的修饰,只有自己释然的思绪,随风飘逸……就像文章的题目,一切都是空白的回忆。

露从今夜白散文篇二

山上的野菊花在绽放。一点点,似金星闪耀,明灭之中诉说着生命的律动;一簇簇,如钢炉倾倒,炽热的铁水带着欢笑四下飞溅。但毕竟已是深秋,太阳的脸色渐失红润,风儿带着丝丝凉意,吹落了枝头最后几片枯叶,吹厚了人们的衣着服饰。朦胧中,远处传来冬的脚步声。

时间随墨香飘散,愉悦跟笔尖游走。

四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而我在这四个小时中,因专注于笔墨的提顿缓疾,恍然自失。心驰神迷间,突觉时空也许是凝固,也许是消散;现实与虚幻的距离,竟只有眨眼那一瞬间的间隔。身如雕塑,只剩手的力道,腕的扭转;气若游丝,似睡非睡,只剩心的跳动,胸的起伏。身心之外的'一切一切,在这片刻中荡然无存。体会到的,唯有那“神游凡尘外,心在天地间”的洒脱与静美。

事后,面对黑底白字的帖本,以及自己白底黑字的练习,我傻傻地坐着,脑中一片空白,有着一种蝉挣脱皮蜕之后,既精疲力尽的平静,又跃跃欲试,展翅腾飞而去的萌动。我在想,弈者的黑白对决,平静中硝烟四起,激起多少人的豪情,但失之于工于心计;正邪的黑白碰撞,刀光剑影里,更多的是充满杀伐与血腥,使多少家庭因此伤痕累累;昼夜的黑白更替,日月星辰变换,实属人力所不能及,纵然你有许多无奈;唯有眼前的黑白流转,尽在你的掌控之中,在笔走龙蛇,墨舞山水的同时,它带你走进另一方晴空。在那里,你在有无间,世界在有无间,只留下黑与白的翻飞与唱鸣。你什么也没有,而你仿佛又拥有一切。――“不图为书之至于斯也”。

当我从沉思中走出来,看窗外,秋雨仍在飘落,秋风仍在游弋,野菊花仍在绽放。打开窗扇,空气中有种独特的香味四散开去,那是墨香和菊香的合奏。天空似乎在为这香味渐渐放晴。

露从今夜白散文篇三

静静的夜里,听着音乐,很多话想说,但是好像浮于心面,无法沉淀,仅借助空间这空白的纸页,搁置这些灰尘满面的闲言碎语吧。

乡间的小路上,忽遇一白色的狗,对我们一阵狂吠。心里顿觉毛骨悚然,害怕它无法控制而伤害我们。妈妈和嫂子都捡起一根竹棍,使劲吆喝着狗,不是想打它,只是让它远离我们。我不以为然,只是拉着女儿,看着这狗。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觉得不应该和狗一般见识,亦或是感觉自己能用气势控制狗吧。但是这些都不怎么管用,狗还是紧跟着我们,并且叫得更狰狞。我曾记得有句话说过,人为什么会怕狗,是因为无法控制狗的思想,更不知道下一刻它会有啥行动让人无法应对。对于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贸然行事,遇事三思而后行。

快走到田埂上了,由于路很窄,嫂子走前面,妈妈叫我和女儿走中间,她走最后。不知道狗怎么瞬间扑了上来,咬住了妈妈的裤子。妈妈大喝一声,狗退后了,撩起裤脚一看,脚踝部分被咬了个洞,丝丝浸出鲜血。因为妈妈的脚踝骨部分基本没有肉,皮包骨头。

虽然后来我及时给妈妈处理了伤口,也注射了疫苗,但是我心里始终觉得有东西堵塞着,说也说不出的感觉。

衣服。

记忆中,似乎一直都没有给爸爸买过衣服。因为每次爸爸总说:“衣服多着呢,不用浪费钱。”我也就听话,从没有给爸爸买过衣服,也更不知道爸爸具体穿多大尺码的衣服。

爸爸快六十了,我们老家有个风俗,就是女儿在这时候要给父母买衣服作纪念。我估摸着给爸爸买了衣服回家,爸爸羞涩的笑着。不过t恤太长了,妈妈叫我拿去换一件合适的,爸爸连忙说:没事,没事。

第二天,我抽空去换了t恤回来,再次让爸爸试穿一下,我怕又不合身。当爸爸穿上t恤,我伸手帮爸爸整理了下衣服,不知道怎么的,手触及爸爸干瘦的身体,感觉好空。我没有敢抬头看爸爸的眼神,因为我不知道我好久好久没有这样和爸爸接触过了。空得让我感到羞愧,躯体仿佛刹那间凝固了。

乡间的夜晚早早地沉睡了,我百无聊奈的躺在床上,顺手拿出我带的书乱翻。

佛经上说,参禅就是照见自己的本心。境由心生,人处在生活中,生活处处是禅。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写不下去了,就此搁笔。

露从今夜白散文篇四

深秋季节,温度下滑的迅速,身上的衣物渐渐变得厚实起来。树叶开始飘落,大地从喧闹逐渐走向清净,农人的身影悄悄隐去,机器的轰鸣声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在远方,原野仿佛真的迎来一片萧瑟。北方,挟裹着一丝凉意的微风,轻轻吹来,让人心底有一点凄凉悠然升起。深秋,也许是一个让人悲愁却又伤感的季节吧。

周末,我信步走在原野的小路上,举目望去,却不见矗立在路旁柳树上的小鸟的唧唧咋咋,遥望河堤也不见那往日的羊群儿在那堤岸上悠闲的觅草,原野显得是那样的寂静,那样的空旷,那样的深邃与遥远。

小路伸向远方,我茫然的`朝那远方走去,豁然,一片墨绿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是什么,那是深秋的麦苗,那是与寒冷抗争的一点墨绿,每年的深秋她都会点缀着这片大地,装点着这片原野,让这里充满生命的气息,让这里墨绿如画。我顿足细细观赏,仿佛祖辈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这片农田上,这不就是祖辈劳作的地方吗,这不就是父辈挥汗如雨的田间吗。这里有他们的足迹,这里有他们的汗水,这里记载了他们不辞辛苦,辛勤劳作的日日月月,我思付着,眼睛仿佛有点湿润。

回头望去,那片墨绿依然生机盎然,我的心有点震颤,这是深秋吗,这是冬天的前奏吗,一片墨绿让我思绪万千,我似乎有些醒悟,我知道了自己以后的路该怎样不停地奔走下去。

露从今夜白散文篇五

白露的夜晚,月上东山时,我又一次忍不住习惯性地走向古镇的边缘,沿着秋浦河河堤独自散步,企图走出古镇的喧哗与热闹。一个人走在月光下,走在河堤上,与静静流淌的河水并行。静静地谛听,堤岸草丛里秋虫的呢喃,如清露滴音,自然,悠扬。这样纯净的虫鸣,我喜欢!它是天籁,它是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静静地凝视,在月光下,白日里目极的远山,此刻却遁隐在茫茫的夜色里,河面上笼罩着一片如缕如纱的雾霭,隐约可见对岸的白面山山体模糊的轮廓,岸边沙地上黛黑的丛林也益发朦胧,朦胧在如水的月光下。月到天心,风来水面。天上一个月亮,皎洁如玉;水中一个月亮,静影沉璧。月光,漂洗着我淡淡的心绪。于是,我陡然觉得今夜,白露始开的今夜,的确不同寻常。

白露,让秋天,秋天的夜晚,变得益发清朗与魅惑,让秋月,在它透明的眸子里,洒下诗意的光辉。在夜的甘露的滋润下,在月光下,稻子的丰稔,棉花的绽笑,还有野菊的芬芳,全都朦胧在我的眼里。

如痴。如梦。我。踽踽独行,在秋浦河堤,湿润的夜气笼着如水的月光,濡沫着我瘦削的面颊,夜露也悄悄地打湿我的脚背,秋凉袭人。但我却似乎确凿得到了某种心灵的抚慰,让我的内心感觉到了缕缕暖意,这或许是缘于常常散步期间的'因缘吧!

这因缘,也许是因为家乡的缘由,也也许是家乡秋浦河流淌的浪漫诗意,总之,我一时说不清。我只觉得,今夜,白露初来的今夜,不同于以往,她是神秘的,她是魅惑的。行在河岸上,月光一片,雾气一片,缭绕着河床,影影绰绰,浮动着,又虚静着,给这个白露的夜,平添了几多神秘。秋浦河的两岸,远与近,明与暗,浓与淡,简直是一幅印象派的名作,要么就是一首朦胧派的诗歌。

是啊,白露,有月的白露,秋浦河岸上的白露,于我,是人生中的美遇,我以为!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在奔波,为生活,为俗事……我们也许忽视了许多来路的美丽,但在白露里,我们也似乎才意识到一年的时光必定是有限的,节令告诉我们,时候已然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天了。

岁月匆匆,时序轮回。然而,人生短暂,时光的刻刀,总会刻入我们的额角;岁月的霜花,总会染白我们的头发。这一切,让人在感觉不可思议的同时,还分明有着一股淡淡的伤感!在白露的夜晚,远离蛊惑的街灯,一路,我挽我的臂膀而行。于是,我骤然觉出这样的夜是属于我的宁静,白日里的喧豗与疲惫,此夜,尽在灵魂里宣泄。白露的秋天,流淌着明晰的诱惑,我喜欢!

因为喜欢,不善写诗的我,也因白露而萌生一缕诗情,于是,就有了小诗《白露》:

露从今夜白散文篇六

坐在溪边长长的石凳上,听风声。秋风荡来,满溪飘着桂花瓣,小溪载着点点黄色的香,慢慢地,慢慢越去越宽,越去越遥远。我喜欢这个慢节奏和这个没有结局的画面,在这里,人的所有心思似乎都能找到寄托的位置,眼前的一切都与心情呼应。

然而我听到的不是声音,而是内容,是一串串与我心绪有关的汉字。也许就是回忆、失落、愧疚、期待;当然还有内心那些不便启齿的清愁罢。此刻这一切都借着静静的风、悄悄的落花瓣泛着淡淡的香。

我设想,如果我能回到很久以前那一个字都不认识的空白处,我将用怎样的方式来描绘这么淡定的欢乐和沮丧。也许拿着绣绷、彩线坐在秋季的窗边,也许清清嗓音唱支山歌响彻边城,也许的抑或变作一夜幽梦醒在日出时分,抑或化作一抹泪痕风干在微笑的脸庞,抑或,抑或幻作一只孤雁倦飞在云际,在天边。

我失望了,我听不到自然里纯粹的声音。不管这秋风多么悦耳,它都是随着我的经历而改换节奏,是我坐在这温柔的溪边,淡看落花流水,历数春夏秋冬,不堪美好流逝的心境的缘故。

一对年轻的伴侣,肆意地坐在我的身边,同一条石凳上,男的向小溪扔去一个石子,女的伸出双手接着落花,窃窃私语之后,突然起身,愤怒地各奔东西。这个桂花飘香的八月,你又做错了什么?!凭什么,在这样的光阴里他们那么任性和随意。

今天的同学聚会中突然听到你离婚的消息。我因此独自来到这条小溪边,看桂花落下的迟疑,听香气弥漫的风声中,是否也夹着叹息。你重新回到了单身年代,我想你一定累了,可能是选择了一种真正的纯白,一种不要言语不要文字的独白,在那里你也许真的可以享受一个字不认识的安宁。

当你的心地如一张白白的纸张一样纯洁无暇时,当你看着我在文字的内容中忧郁和挣扎时,也许你会孤傲地对我笑。面对你的沉默,我必然会将书里的情怀向你逐一诉说,包括秋虫的哀鸣,落花的惆怅,以及我在秋天里让风吹乱长发的流浪。

在我的书里,有几页无字的空白,据说这样的纯白便是佛心般的胸怀,是芸芸众生无言的心海,是情缘不再而永恒的爱,因此,我此时此刻必然坐在这边城,这溪旁,看花谢、花飞。

露从今夜白散文篇七

您是一个普通又平凡的人,您是一个任劳又任怨的人,您是一个善良又可亲的人,您是一个让我多次泪湿双眼的人。

您的身影在我眼前浮过,一个个动人的画面,一幅幅暖心的伟图。

还是我刚记事的时候,晚上您总是借着灯光,哼着小曲,坐在床边缝缝补补,还时不时把针在自己的头皮上划拉两下,您说这样针就可以更尖了。我边听着那不是动听的歌,边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一下子就美美地睡着了。

后来,您的女儿长大了,上学了。从开始每餐必回的小学,到一周二次的初中,再到一月一次的高中。日子一天天地过,我一天天地长大,离开您的时间也一天天多起来,恍惚中我居然没有注意到您也在一天天地变老,不知什么时候,您的脸上长出了皱纹;不知什么时候,你的身体不再那么挺直。

一次偶然,就是这样一次偶然;高三那年,同往日一样,骑着自行车上学去的我,一个扭头,看到远处有个模糊的身影,站在塘边那棵苍老的杨树脚下,显得那么单薄,那么无力,那么不舍,那么牵挂。就是那个让我熟悉的身影,就是那个给我安全感的身影,就是那个使我温暖的身影,顿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让我不敢更不忍再看下去,拼了命地踩着自行车,飞一样地逃离。

毕业后,女儿带着一颗无奈又自责的心,踏上了去远方的列车,开始了异乡的漂泊。离开了熟悉的城市,离开了温暖的`家人,离开了渴望的学校,离开了遥远的梦想。二个月后,第一次打电话回家,听见您温柔又平静的声音“先芹,自己在外照顾好自己,不要省吃省用,妈在家等你回来;”我是哽咽着回答“妈,我晓得了!”

在外的日子很是孤独,很是难熬,我也一直在坚持着,因为想到家人,想到您。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习惯地忘记了当初离开的悲痛,习惯地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习惯地放纵了自己的原则。随波逐流,没有追求,没有目的,更谈不上理想和抱负了。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步入了相亲的行列,看着自己不认识的脸孔,听着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说着自己违心的话语。不过,我看到您和爸很是放心,因为我可以留在您们身边,因为他看起来人老实,还因为我没有更多的意见,顺理成章我成了人家的老婆。出嫁那天,您没有更多的话语,没有更多的动作,基本上都是站在那里,我知道,我懂。我不敢和您正视,因为我怕看到您的表情,您的眼神。当我踏上了婚车的刹那,再也忍不住了,任凭泪水肆意地流淌,它毫无顾及地打湿了我的脸,弄花了我的妆。害怕,无奈,不甘,不舍,统统涌上我的心头。

再不久,妈妈的女儿,也成为了一个妈妈。女儿真的长大了,升级了。慢慢地体会到做母亲的不易和辛酸,慢慢地更加懂得您的心、您的苦,也慢慢地离你更远了。

还清晰地记得正月我过去看望您们,晚上睡觉您总习惯地把我那冰冷的双脚放在您的怀里,您还对我说“我们比你们禁冻,你皮嫩,怕冷!”听着说了多少遍还觉得窝心的话,只感觉一股暖流从脚心一直向上窜,流进了我体内的每一个细胞,让我久久不能入睡。当您熟睡后,我也紧紧地把您的双脚放进我的怀抱。

妈,虽然现在女儿不在您身边,但我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您们。每每晚上,我总是会透过窗户,看月光下的夜空,您们的身影就会在眼前浮现,那么清晰,那么亲切。我就会设想远方您们的动作,您们的话语,您们的表情。您们是不是偶尔也会在同样一片天空下想念着远方的女儿。

妈,养育我们三个,辛苦您了!妈,又是您的节日了,女儿祝您“母亲节快乐!平安幸福。妈,我爱您!”

露从今夜白散文篇八

在乡村老屋,白土粉刷过的后墙上,并排挂着三个漆了边的木像框,比年画儿小几圈,里边大大小小排放着全家祖孙几代人的影像,没有一张全家福。

这样的像框,或大或小,在乡村,几乎家家都有,也只平常得很。

从我记事起,像框就挂在墙上,像片增增减减,变化不是很大。每年腊月打扫屋子,粉刷墙壁,蹬着小凳取下像框,墙上留下三个雪白的长方的像框印。前前后后,翻转着,小心翼翼地擦拭,生怕打碎像片前的玻璃,换起来颇费周折。有的人家,玻璃碎了裂儿,就粘上浆糊细纸条,拿黑扣子绷着。像框漆过不止一回,原先的颜色早已斑斑剥剥,看不出底色了。后来重漆门窗时,我妈拆下像片,框子重漆过,是黄色的,外边盖了清油,亮堂起来,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泛着金光。记忆里就那么一回,之后再也没有漆过油。

像片是清一色黑白的。我一直以为,那个年代,没有彩像,后来才知道,错,彩像虽少,但还是有的,就是贵一些。不过和现在的彩像不一样,相去甚远,是在底片上人工着色加彩的,有些唱戏描眉画脸的意思,像脸谱。黑白像片有黑白的好处,像动物的眼睛,看什么都一样,非黑即白。自然,也很像那个流逝的岁月。

像框里的像片,儿孙的多,一代多似一代,到孙字辈,从小到大,几乎可以编排成影集了。数我爷爷的少,只有那么几张,且年代相隔久远,又小又破旧,但人像还算清晰,黑白分明。点缀在三个像框的边角上,大概因为年代久远,形象有些怪异,不大合群,片子虽小,却一眼就能看到。

我爷爷的黑白像片,屈指可数,也就那么一把手的数。这大概和他所处的时代,或者说他本人的个性习习相关吧。爷爷比奶奶大不了几岁,基本算是一个年代的人,相对而言,奶奶的像片要多一些,特别是梳着个朵头黑先网罩着成了老太太后,像片更多,大多是抱着孙子孙女照的,慈祥温顺,满含笑意。我爷爷一辈子很少出门,除了年轻时去过邻县,步行一百二十多里,背着山羊皮行李卷送我叔叔念高小,再也没离开村子半步,常常讪笑爱出门的奶奶是游方猴。就这几张少的可怜的像片,也都是被照的,没有一张是他情愿的、主动去照的,从那神情姿态就看得出,躲闪,无奈,痛苦。在他看来,照像和响炮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是撒手扔钱,听听别人家响炮的声音也就算了,何必花那个闲钱。

我爷爷的像片,全是单身影像,且只有两张全身的,其余全是大头照,脑袋几乎占了像片的多一半。最大的两张只有三寸,也不标准,其它都是一寸的,有一张后来放大了,加了黑边,单独装在小像框里,放在堂屋供桌上,做了遗像,并没有入大像框。

最早的一张像片,是十二岁那年留下的,额头顶端刮得光溜溜的,爬着三条蚰蜒似地皱纹,一缕干黄的辫绺儿一直拖到脑后,瘦狗尾巴一样搭在肩背上。神态怯怯地,瞅着什么,大概是盯着面前那架喷火冒烟的老像机,怕嘭地一声连魂儿摄去。先天缺钙,后天不足,腿罗圈着。黑棉大裆裤一缀一缀,若不是扎着灰布绑腿,恐怕早掉到脚腕上了。牛舔鼻子山岭鞋头镶着云儿,脚显得异常大,和细脖子上干瘦的大脑袋一样,上摇下晃,风吹欲倒。只有胸脯上挂着的一只银锁,比鸡心略大的银锁,似乎闪着幽光。我爹后来常说,你爷爷是光绪爷手里的人,是咱家最后一个大清臣民,黄毛小辫子留到民国后才剪去的。那灰白的像片,扭曲着身子斜睨着一直看地的爷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实在高大不起来,虽然他很看好我。和我在小人书里看过的义和拳大师兄的像片不一样,唯唯诺诺,没有一点英雄豪气。然而,他毕竟是我爷爷,亲切,和蔼。我爷爷说,就这像片子还花了半斗黄豆呢,有啥用,想起来连肠子都悔青了。

像框另一个边角,有一张更小的,留着宽宽的白边儿。辫子已经剪去,黑黄的短发,大部分被毡帽盖住了。毡帽大概是紫色的,到了像片上,黑不黑,灰不灰,瓜壳似地扣在头上,苫住了半个耳朵。头,有些低垂,好像在看着灰土布长褂中间贴着的编号,号码是写在麻纸上的,相当清晰,是“1413”。像牢犯,我爷爷摇头,不是的,是照良民证像片。那神情有些麻木,但更多的还是恐惧,也不知是怕什么,按理那时已近壮年,正血气方刚。但实际上和留辫子的像片差不多,只是身躯略微大一些,粗壮一些。这张像片,是日本人强迫照的,挨门逐户地喊。奶奶说,你爷是顺民,早去排队等候了,啥时候也是顺民,缴税纳粮。他虽不情愿,还是随着人群到了大庙里,眼瞅着明晃晃的`刺刀,长长的步枪,胆战心惊,乖乖地照了。日本人的相机倒是先进,不喷火,也不冒烟,只听咔嚓一声,大刀砍头似地,就完了。一年到头,爷爷很少出门,良民证却一直揣在怀里。我爹背着我爷爷,随村人到几十里外小鬼子粮库偷粮,我爷爷知道后,吓个半死,但也吃偷回的半袋子小米。我反复叨念着像片上爷爷胸口贴的号,忽儿哑然失笑,号码的谐音很像“要死要米?”几十年后,良民证大概早丢弃了,或许藏匿在什么地方,墙缝还是砖下,我不知道,但良民证的备用像片还在,一直静静地镶在像框的底角。

最风光的一张,是戴大红花的劳模照。像片也是黑白的,但黑白更加分明。胸口上海碗大的花朵,是灰白的,我猜度,原本是纸扎的大红花,有些夸张。那年,爷爷头发已经花白,衬了报纸边儿牙齿咬了又咬的蓝布帽,遮不住鬓角的白发,一缕一缕圈曲着。白土布染过的衣裤,一看就不是胭脂煮染的,是泡在村东头发绿的蚂蝗水坑里,拿蛤蟆衣漂染过的,一云一云,黑白相间。衣衫和裤子皱巴巴的,像我爷爷一惯的风格,每每过年做了新衣,他穿不出去,太干净了,就脱下来,在土灰的炉坑揉一揉,抖掉上边的灰渣,才穿着出去。下地回家,随便卧躺,习惯成自然,没有一件平展展干净的衣服。鞋像新做的方口鞋,白布袜子尤为明显。鞋后跟来不及踩倒,有些僵硬,在地上没有踏实,本来弯曲的腿更弯了。我爷爷从入合作社起,到大炼钢铁,将家里的锅铲铁盆一件不剩地扔进队里土炉,六零年饿着肚子照样下地,之后几乎隔三差五地被评为五好社员,从来没有和队长、下乡干部,甚至普通社员红过脸,总是吃亏在前,遇事不言不语,被村里公认为三个半好人之一。我爷爷却说,好人是买的。这张像片,还有些笑意,但也不是那么灿烂。抱着奖状奖品,一个纸卷,一双雨鞋和一把铁锹头。

这是唯一一张放在像框上头的像片,和二孙子领五好学生的像片并排摆着。爷爷很是得意,说:“这才叫代代红。”

最后一张是大头照,免冠的,整张像片几乎是一个大脑袋。须眉皆白,头发全白了,稀稀拉拉,仿佛冬天荒野的枯草。眼窝深陷在满脸的皱纹里,很像一张苍老的猿猴的毛脸。目光浑浊,痴痴地,似乎在凝望着,又似乎什么也没有看。这是他最后一张像片,一寸的,背后打着方章,等身份证上用。然而,还没来得及领取身份证,他就仙逝了,享年八十四岁。弥留之际,他不无留恋地说:“我才正好活了。”他是指有白面吃,有下挂面卧鸡蛋,再也不用下地劳动,每天半前晌时,拄着杏木拐棍,到街口靠大青石晒暖暖了,这是多好的日子。咽气时,他还是放不下高桌下那一坛子白面,三束挂面,八颗鸡蛋。

身份证没有用上的大头像,放大后,加了黑边,做了遗像,一直供在堂屋高桌上。那张小像片,卡在像框的边角,有些歪歪扭扭,他叹口气,再也没有力量摆正了。

多少年过去,人去屋空,老屋东倒西歪,值钱的东西,后来包括不值钱的东西,像爷爷那枚枣木印章,也顺手拿走了,其它的几乎被村里人拿光了,连堂屋门都摘去了,唯独剩下后墙上的三个像框,没人要。风吹雨淋,木框油漆斑斑剥剥,许多地方窟窿眼睛,被蛀虫子蚀空了,快散架了。我最后一次回村时,在像框前伫立良久,想了想,还是摘了下来,取出像片,有的已经粘在背后的年画上,取不下来了。取下的叠在一起,装在一个信封里。时过景迁,这破旧的像框,真的没有合适的地方摆了。后来屡次搬家连那包像片,不知在哪一次搬家时丢失了。

那像框里的像片,渐渐模糊起来,唯独爷爷的五张小像,像爷爷的一生,已深深地铭刻并珍藏在我记忆深处,不时闪现着,难以忘去。像片是黑白的,和记忆中的景致一模一样,不像后来的彩像,色泽鲜艳。

露从今夜白散文篇九

在散文网做编辑的这些日子以来,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今天在审查文章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名为《爱情留白》的文章,文章所说明的道理是:爱情需要留白,爱情需要有彼此呼吸的空间,不能抓得太紧,即使你很爱那个人也要给他留一丝空间。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很多。

其实有很多人都犯了爱情上的同一个错,那就是忘记给爱情留一丝空白,才会导致爱情过早的被遏制而死。爱情就像手中的沙,如果子握得越紧就流得越快;爱情就像水中的鱼需要自由自在的呼吸,如果不能够正常呼吸鱼会死;爱情就像是空中的飞鸟需要展翅翱翔,如果不能高空飞翔它们迟早有一天会死,这便是爱情的法则。给彼此留一点空间,空白有时是爱情的催化剂,让爱情更加甜美。

在爱情里并不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东西给了对方,对方就会觉得你很爱她,相反这是个严重的错误。有的时候你认为最好的,你都给了对方而对方未必会喜欢;有时你为对方倾注出全部的爱,但对方未必会感激,反而会给对方增加无形的压力,如此以来对方便很想逃离你。这些情况都是常有的,爱情需要留空白,空白也是一种美,是一种无形的美,不要小看了空白美,不然很容易犯错的。

都说距离产生美,的确如此。朋友与朋友之间也需要距离,需要空白才能长久,当然空白不能太多了,那样的友谊同样也不会长久,反而会变得很淡很陌生。朋友之间相处起来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和朋友扯破脸皮闹翻,与朋友要学会容忍和包容。如果为了一点小事就和朋友闹得天翻地覆的,我相信这样的人是不会有长久的朋友,更不会有一个真心对待她的朋友。

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和朋友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留一点空白是美好的。并不是彼此之间亲密无间就会是最要好的朋友,再好的朋友也会有一点矛盾,留一丝空白,这些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了。朋友之间需要留白,空白是调节器,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美好。

亲人之间也是要留白的,也许亲人之间和别的人之间相处会有所不同,但是不要忘了亲人也是人。空白是常常存在的东西,只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因为有空白亲人之间的关系也许会更加的亲近,相处在一起太亲密了很容易产生矛盾,疏远一点点反而会彼此想念大家。矛盾是双方共同存在的,相互依存的,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留下一丝空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是极其微妙的。

在生活中,不只爱情、友情、亲情需要留白,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要留白。人初见之时总是那么的美好,相处久了矛盾就出来了。也许会为意见不和而争吵不休;也许会为小事情而大动干戈;也许会为彼此的利益而勾心斗角,如此以来一切都失去了初见之时的美好感。人们总是怀恋初见之时的美好,却忘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需要留白,这是便所谓的空白美。如果彼此之间都留一点空白,也许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

空白的作用很大,千万不要小看了空白美。空白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点美,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空白美,只要你去细心发现。留白在绘画上就是一种艺术效果,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大师。艺术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空白也是一种美,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多多运用空白来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