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道德修养的如何写(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2:07:01 页码:7
2023年道德修养的如何写(大全9篇)
2023-11-11 02:07:01    小编:ZTFB

总结是对某一事物或经历进行透彻思考和整理的过程。如果我们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总结范文展示了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总结方式和手法。

道德修养的如何写篇一

积极投身到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来,努力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创新思维,在解放思想中拓宽视野,在解放思想中难题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一个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必然是一个明辨是非、严于律己的干部,是一个品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领导干部必须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注意防微杜渐,拒绝灯红酒绿,坚持择善而交,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作风,以高尚追求树立良好形象。

有人给为官者作这样分类:清官无私,庸官无才,昏官无德,贪官无耻。这话说得很是精辟。清官不是做了官后才清廉,而是首先具有无私的品格,然后为官才清正廉洁。同样,贪官也是抛弃了做人的廉耻之心,才在官位上贪得无厌,以权谋私。不同的官品,是由不同的人品决定的。石家庄建委干部郭光允向中央纪委举报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市建委主任李山林破坏建筑工程市场的违纪行为,这意味着他要冒着假如举报无果,必将遭到报复的风险。这种浩然正气,有私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是要常想立身之本。要守本分,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水准。好人不一定能做好官,但要做好官必须先做好人。一个让党放心、让组织满意的领导干部,必然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干部,是一个明辨是非、克己慎行的干部。领导干部的能力可以有大有小、职务可以有高有低,但是千万不能降低自己做人的标准。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二是要常修为官之德。为官之德,集中体现在为谁掌权和如何用权上。作为领导干部,什么时候心里都要装着一个“公”字,把职位看成报效祖国、奉献人民、服务社会的平台,要多考虑工作,少考虑一些个人得失。有了这样的精神境界,我们就会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就会有团结共事的气度和雅量,就会有干事创业的胆识和毅力。

三是要常思贪欲之害。领导干部掌握的权力比别人大,面临的诱惑比别人多。对此,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耐得住寂寞和清苦,守得住原则和底线,这非常关键。要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办的事不办,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交的朋友不交,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要切实加强对手下人、身边人和下属的教育、提醒、约束,做到防微杜渐。

四是要常怀律己之心。既要重大节,还要慎小节,心中始终绷紧廉洁自律弦。对领导干部来说,小事、小节并不小。同样的事别人能去,我们就不能去;同样的牢骚别人能发,我们就不能发。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不少人犯错误,都是从小节上被打开缺口的。领导干部要注重生活细节,自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尤其在独处时能够谨慎不苟,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之内与八小时之外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越是在个人成长、进步顺利之时,越要头脑清醒、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克己奉公。

敬爱的党组织:

高校面对的是经历过“煎熬”,“过五关,斩六将”,“那高三不是人过的日子”的莘莘学子,我们中的许多人载着童年的梦想,进入大学这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感到陌生的象牙塔,盘算着成为“天之骄子”,唯我独尊。而在大部分学生中,学文科的看重文学历史,学理科的注重数理化,学艺术的在乎美学。对于道德的重要性,我们中的许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种观念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身为当代大学生,我想我是有权利、义务来谈谈自己的观点的。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修养中存在的不足。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动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是自律的,不具有强制力。不讲道德的行为仅受舆论的谴责。社会不良风气的暂时得势,更容易在可塑性很强的大学生身上得到演绎。传统的道德观是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存在的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注重个人的修养。在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上,是力求人人皆为尧舜般的圣人。当然,“损己利人”的道德不符合现代人性的基本要求,因而,无论何时都是不可能加以推而广之的。我们不否认这种“圣人”般的人物是存在的,但毕竟是极少数的,我们对那些极少数的英雄人物的讴歌与大力赞美也恰恰说明了这种道德资源的稀缺。只有人人都能做到的道德才有推广的可行性,而损己利人的道德只可提倡决不能当作标准和规范来普及。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又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出现了“生理早熟,心理晚熟”,在道德层面上已经很脆弱,更不可能如此这般。否则,效果适得其反,他们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束之高阁,你提倡你的,我依旧这般我行我素。事实是,过高的道德标准,由于难以实现,只会让大学生置之不理,从而逐步恶化,甚至导致道德的缺失。就道德而言,它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也有高低之分和先进落后之别。现实生活中,既有道德高尚的“忘我”之人,即损己利人之人;也有道德一般但遵纪守法的“利己”之人,即不损人而利己之人。若不顾道德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一味用统一的,高标准,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去苛求不同行为的主体,则只会使道德虚化。因此,我们必须寻求结合点,找准切入口,正确定位,才能做好工作。

就大学生而言,当然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然而事实即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在校大学生,与其将其当作道德完备的“天之骄子”,不如将其当作道德尚不完备的普通人。《大学生行为规范》等有关《规范》的相继出台,对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了一条康壮大道和行动指南。当前,虽然我们把大学生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有些还是面面俱到,但不等于从此就没有了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但是有法制作为有力的“他律”对于大学生违法的遏制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也应当树立起足够的信心。

2.教育内容的缺失,情感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学校和家庭教育问题中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就是过度竞争和过度物质化,

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情感的荒漠化。所谓荒漠化,是指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或技术等某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忽视了丰富的情感世界,主要表现为情感冷漠,对人缺乏同情关爱之心,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后果。这是相当危险的。

3教育方法的不当。

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育方式方法的讲究也体现了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效率。良好的教育方法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既不利于教育者传授知识,又不利于大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良好的品德,修养。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十年改革的最大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使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结构知,情,意,行诸要素辨证协调发展,从不平衡到比较平衡,还会出现新的不平衡,如此循环反复,以致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社会性,整体性,长期性,集体性,反复性,延续性等等特点。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就不难发现:大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如忽视思想品德的实践而片面的注重课堂的理性教育,脱离现实社会进行思想品德说教,空谈大道理,企图通过一两次讲座就想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实现个性教育而牺牲集体性教育等。将思想道德教育仅停留在喊。

口号。

凑热闹摆架子没有真正唱响主旋律没能做到真抓实干落到实处即真正进课堂宿舍入心入脑。

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长期以来,德育在实践中往往过于简单化,缺乏实效性,如在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评价学生的优劣;在德育的内容上,一直局限在人才培养的政治素质方面,把德育简单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这样就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在德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将道德作为纯观念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脱离了大学生的道德基础和生活实际;在评价方式上,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这些使学生无法找到道德理想和现象的结合点,无法产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也就无法认同、接受。

随着全球经济化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形成,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先进科学技术的崛起,面对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青年学生如何准确把握前进的方向,搭准时代的脉搏,怎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之才和可靠接班人,除了遵纪守法外,在自身来说就要以社会主义道德观规范自己,从自律的角度管好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大学生。青年大学生要以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来指导自身,以规范的道德体系来约束自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规范。

1.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把握人生成才的方向;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也才能正确对待成才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境遇,不断排除成才道路上的障碍,勇往直前。

2落实《学生校园行为规范》,优化校风,班风建设。

风气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3],它对于处于这个风气中的群体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风气也是依托于群体而存在的,它的形成受制于群体之中个体的行为,思想等,风气是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行为风尚,是同学的思想作风,行为修养,治学态度,守纪观念以及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来管理人,从而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来自这种良好风气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良好的风气对于大学生的行为道德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校园行为规范》的学习,也不能有所懈怠,而要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落实,制度上保证,效果上体现。我们应该自觉抵制校园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真正把《学生校园行为规范》落到实处,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必有其内因和外因,外因透过内因影响其行为,虽然一个人的具体行为是由内因决定的,但内因的形式有赖于外因的长期作用。加之大学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相对来说外因对他们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正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很大程度上是受所处的环境形成的。由此可见,人的良好的道德心理也是人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作用以及舆论导向下逐步形成的。一个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大学生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和道德品质,反之,也会让人精神颓废,意志消沉,道德沦丧。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吸引力强,形式多样的学术,科技,教育,文艺和娱乐活动,把道德修养和智育,美育,体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活动中规范自己的道德体系。可以依托共青团,学生会,班级,社团等组织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积极性,主动性。

4学习优秀党员的优良作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党建建设,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工程,真正让学生党员起到先进性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加入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党的事业需要青年,青年大学生更需要党,青年大学生需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要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也需要一个正确的领路人和领导者,历史选择了共产党,这就是我们应该仰赖的领导者。我们可以通过党建咨询,党章学习小组,团组织生活和政治辅导员的个别谈心等形式的活动的开展,了解党的性质,历史和现状,激发对党的热爱,在政治上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深入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真正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未入党的门,先做党的人”。学习优秀共产党的感人事迹,如学习任长霞在她的身上那种一个共产党员坚定贯彻“三个代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的人民公仆的典范。人民,人民在前,人民为人民。活着,她是一面旗帜;逝去,她留下一座丰碑。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奋发。

5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这一“第二课堂”的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也是规范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要走出校园,走出社区,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走向基层,到工厂,农村去,到工人农民群众中去,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和就近企事业单位签署长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组织一系列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脚踏实地、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眼光放远、心胸放宽,竭诚服务,甘于奉献,为个人的成长进步、为将来的建功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践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奉献自己的爱心,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与阅历,进一步提高自身觉悟意识与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规范,自我完善。

大学生道德修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加以研究,道德修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吸收新的经验,不断充实新的研究成果,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大学生道德修养这一系统工程必将取得长足的成效.

人是自由的,但又要对自己的命运和道路做出选择。那么回到那个问题: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样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我离开人世的时候,我会说,我把全部的生命与精力献给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信仰,这就是动力。一个人若没有了信仰,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就不再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信仰就是旗帜,信仰就是方向。那么作为我,该拿什么作为自己的信仰呢?我成长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年代。这是一个宏伟的时代舞台,也是我的舞台。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应该面对未来,坚定信念,把自己的理想与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紧密联系。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人生与共产主义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只要有了这个信仰,那么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会不改初衷,矢志不渝。只有在为这个远大理想的奋斗过程中,我的生活才会有方向,事业才会有坚定的基础,人生才能无憾。这不仅是对党员的要求,也是最高层次的人生境界。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在批判社会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我们应当学会善于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自己,然后再想想我们何不也拥有了一份飞蛾对油灯的那一份执着?十九年的人生岁月就这样度过,我渐渐从中悟到了人生有了信仰的那份幸福与无悔。这种信仰就是共产党!

然而我知道,我自身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跟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始终坚信,“在人类的事物里有股潮流,洪水般的潮流奔向财富。如果一个人被这种潮流所抛弃,他的一生注定黯淡无光,凄惨悲凉。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海洋中漂浮。我们必须跟随潮流,随流而动,否则我们将失去人生的际遇。”人生的机遇只会钟情于准备充分的人,而一丝一毫的倦怠都会令人生的际遇与自己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因错失阳光而流泪,更会因错失繁星而追悔莫及。只有在挫折面前重整旗鼓,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不温不火,戒骄戒躁,才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迎来撕破迷雾封锁的曙光,看到希望。残缺不是一种过错,而是一种成熟的美,没有失败的惨痛经历也不可能珍惜成功的弥足珍贵。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应该有破旧迎新不拘旧矩的魄力;作为一名想要入党的同学,我应该有与时俱进开创进取的精神;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更应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在新时期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年轻的我不但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肯挤肯钻,更要学习齿轮的品质,虽小却至关重要,没有大张旗鼓的浮夸,却能默默无闻地一丝不苟,举重若轻;虽有棱有角,却能与周围紧密咬合,没有精于世故的圆滑,却有刚性,有韧性,正直不阿。

如何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让自己更加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以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一份贡献,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寒假这段时光,我查询了相关资料,并就根据这些资料总结出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感想和看法,向党组织汇报如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支柱,担负着艰巨的任务。

就目前而言,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让自己在各方面都不断提升。在如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我结合自己自身的感受,觉得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我们才能进一步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实践。思想指挥行动,是行动的基石,是迈过一切非共产主义暗礁的原动力。只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正确引导我们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中不断前进。

2、积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知识是革命的本钱,而且学生的本职任务就是学习。只有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才能把知识较好地应用于实践,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过去,我们在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作斗争时,所欠缺的正是全面的知识体系,包括中西方各行各业的知识,才会在战斗中没有时刻保持优势。而现在,我们有强大的知识作后盾,中国自然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3、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大学是一个微型社会,生活在此间,需要我们有完善的思考模式和坚忍不拔的品格,才能顺利通过这次“仿真”的训练,在以后的真实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身的缺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正真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当然,由于自身的不足和接触党先进思想时间较短,我还有很多方面不能深刻地理解和体会。但我不会因此打退堂鼓,相反,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发奋学习消化党的先进性,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争取早日达到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

尊敬的党组织:

近期,我所在的党支部开展了以“加强道德修养,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民教师”为主题的党课学习,旨在强化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从而使教师更好的为学生及学生家长服务。这次党课令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是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从思想上不断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觉悟,行动上努力实践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人。做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一个有理想有目标肯进步肯奋斗的青年。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人民教师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党员,则更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以良好且浓烈的校园文化与学术气氛陶冶和塑造自己。

当代人民教师是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奠基石,人民教师应自觉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三个代表”,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着社会的重任和责任,努力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崇高历史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

我认为如果要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和业务素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我立志将自己培养为一名双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不仅要认真学习与应用好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好相关专业的知识,以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完善知识结构,并利用这些知识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第二,教师党员在认真学习和积极宣传党的先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发挥榜样作用,勇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能够以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都是身份来带动周围的教师和学生积极听从党的领导,学习党的政策,践行党的号召。

第三,教师党员要密切联系学生,学生家长等群众,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热爱和关心集体,顾全大局,树立榜样作用,带动学生和其他教师共同建设好集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第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为人民服务指的就是为学生们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党员要从点滴做起,吃苦在先,享乐在后,遇到个人与学生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先人后己,从而提高党和党员在学生们心中的影响力。

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高等教育事业得以长足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市场,面对竞争,各高等院校纷纷采取不同形式,对现行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和教育,但从就业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用人单位最看中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因为素质是底蕴、是,只有高素质,才能转化为高能力。大学生要能够参与社会竞争,适应社会要求,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能够脱颖而出,就必须从以往的片面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转到同时注重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轨道。一般认为,人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大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品格素质是关键,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就是这几方面综合水平的衡量。大学生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需要具备的特定品质。大学生基本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几个方面。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于:1、动力不足,缺乏恒心。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2、缺乏奉献精神。在父母身边生活惯了的学生们,容易形成“小皇帝”脾气,因而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奉献的习惯。必定导致成年后的敬业精神匮乏、社会诚信形象不佳的情形。背离了职业人才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3、缺乏正确开展社会交往的能力。有的学生霸气十足,举止不雅,破坏公共秩序、语言粗俗,容易被宿舍排斥;有的学生性格孤僻,自制能力差,不善于交往,缺乏宽容与合作精神。4、缺乏自理、自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基本功不扎实,专业素质不高,实干能力欠缺,被动应付现象突出,主动参与能力较差,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5、身体、心理上的问题。许多学生身体状况不佳,身体瘦弱,近视眼较多,有许多学生体育成绩一般或勉强过关,心理比较脆弱,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全面培养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入手:

从近几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等方面。(1)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表现在政治立场、观念方面的远见和洞察力,还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2)事业心和责任感。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强调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希望并要求毕业生把选择的工作当作长期追求、投入的事业,要与单位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职业和临时落脚点。惟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潜在的创造性,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这是创业者应有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坎坷,这就需要毕业生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干才,能踏踏实实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2.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多,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多,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的知识程度高、内容新、实用性强。(2)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要做到围绕自己选择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形成知识系统。(3)要有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4)要有创新能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当前,在社会就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一味地指望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位置已不太现实,社会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自主创业,也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位置。有不少大学已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科技创业。

3.身体、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人们普遍认为德、才、学、识、体是人才的内在因素,而体是最基本的东西,是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同时,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物质生活的悬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不协调等,无不冲击青年学生的心灵,引起了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这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不利于就业求职。因而大学生必须加强心性修养,提高心理素质,要能正确评价自我,胸襟开阔、豁达大度、积极乐观;要正确对待挫折,克服期望值过高的心理,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要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心理调试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高素质人才必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里所说的专业基础是全面的,全面的专业基础应是指融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广博的学科基础知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融会贯通的综合知识结构,才能透彻地研究高深学问,这本身就是一种素质。精神是素质的内在本质。大学生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必须遵循政治和道德的规范,没有政治和道德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社会和人所处的群体不能容许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坚定的政治目标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是精神的最高形式。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素质高必能力强,在一定意义上讲,能力是衡量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人的才能与从事的活动的关系表现在,如果人的才能与活动要求相符,并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反之,才疏学浅、能力较差的人,做事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吸收,但决不是知识的堆砌,而在于知识的运用。

大学生在培养自身综合素质过程中可以从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入手:(1)充分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在内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2)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步入社会,能像一个社会活动家一样,正确、有效在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3)初具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加以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千头万绪、具体繁杂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4)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良好的决断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5)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划能力。大学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缓而不缀,既忍让又不失原则,沉着冷静、灵活应变地处理问题;适应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求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合污。

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实际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作用的发挥;策划能力要求大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抓住有利时机,把握有效空间,筹办和开展形式各异的介绍宣传和业务活动,使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6)锻炼自控能力。遇到不顺的事能否压下心头的怒气,冷静处理,是对大学生素质高低的一种考验,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错,导致工作的失误。素质发展的创新性要求,是当代人才素质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要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立足于现实的必备素质。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强烈的好奇心,细致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超前的预测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是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的个性张扬,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强化自我竞争意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性特点,努力挖掘个人潜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发展个人素质。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在整个大学期间,按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手。

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成为符合现代化企业所要求的一流人才,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时机,提前着手,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视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任务去认真完成。

一流的人才需要具备一流的素质。只有德才兼备,方可称为一流。所谓德,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所谓才,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一流的人才必然二者皆备。德才兼备的人必须具有科学、创新、平等、法律、竞争、民主等意识;必须具有健康的道德价值倾向和社会公德意识,诚实守信、举止文明、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必须是能力多元、素质全面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这个龙腾虎跃的时代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做为新世纪、新时期的一名有志青年,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修养”一词原意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马克思主义赋予“修养”新的含义,就是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这种教育和改造离不开群众的社会实践,离不开在实践中个人的主观努力。“修养”这个词,从广义看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从狭义看,“修养”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是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的。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作为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生,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人才的重担,因而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显得重要。孔子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见《大学》“大学章要者”)孔子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孟轲也是这样,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见《孟子》卷六,“告天下”)当代大学生,是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自觉、认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严格要求自己,必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守社会公德,还应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来激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今大学生应该怎样加强自我修养呢?

(一)认真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越彻底,认识越正确,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就越高,在修养实践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时地识别错误倾向,少走弯路,免遭挫折。修养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努力,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必须认真学好必修和选修的思想教育课程(即德育课)。还必须认真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学方面有关的知识如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社会学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等学科。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才不致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

想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例如担负党、团、学生会、系班干部职务,工作实践、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教育实习、专题报告会、讨论会、听录音、看录象、电影、开展书评、影评以及文娱、体育的比赛等。每个同学参加这些活动,既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又表现了自己的思想品德,可以从同学们的议论中得到大家对自己思想品德的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自己思想品德的修养。马克思曾说:“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象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页注)说明人象照镜子那样,要从认识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特别是一个健康的集体,对于培养一个人优良思想品德影响更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所学理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结合点,才能架起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多层次的立交桥,也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社会,丰富思想,坚定信念,陶冶品德。

(三)向先进人物学习。

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以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很有道理的。学习先进人物,可以从历史上学习,也可以从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大量英雄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更要注意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的精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发人深省。因为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差异不大,主要是努力程度的不同。

(四)掌握批评的武器,发扬“慎独”精神。

思想品德修养,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品德修养的过程,主要是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对自己要进行正确的评价,即正确认识自己有那些长处,有那些短处,有那些优点,有那些缺点。优、缺、长、短对一个人来讲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严于解剖自己,才能不断发扬优点,不断克服缺点。也就是说要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象扫把一样,经常打扫灰尘才能清除;而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则应抱着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诚恳指出。同时,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自己应该虚怀若谷,认真进行反省。在我们大学生中,一些同学沾沾自喜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对自己的缺点、短处不乐于别人指正,这是片面的,不利于思想品德的修养。修养贵在自觉,应提倡“慎独”精神。“慎独”语出《礼记·中庸》,原话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很警惕。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出人的灵魂。所以,君子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精神从防微杜渐,培养自觉自我改造精神来说是可贵的,是一种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的表现。

(五)思想品德修养同学习遵守校纪、校规相结合。

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修养,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动地指导修养,通过实践,检验修养的效果。而法律、法规,则是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去指导人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的修养,是对人们偏轨行为的制约。大学生在学校里,应该认真学习,模范地贯彻执行学校所制定的一切。

规章制度。

因为这些规章制度是密切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具体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为准则,是保证高校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促使大学生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方向健康成长的需要。

思想品德修养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就必须善于总结提高,很下功夫。思想品德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实践,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道德修养的如何写篇二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构成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能否够顺利发挥职能的重要条件。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校教师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在生活中,他们要处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系;在工作中,他们需要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师了解人性,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此外,认识人性,也是教师进行道德修养的思想前提,帮助他们思考人生,端正态度,增强道德修养的勇气。

1.人性的基本解读。人性可以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关于人性的说法,古代先哲有性本善,性本恶之说。现代观点认为,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全面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关于人性的来源,大家也有不同看法。人性内源观,强调发明本心,寡欲静心。人性后天论则强调外在环境和人为的作用。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会影响他的品性,这些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等。

人性包括多个方面的因素。尧谷子的十八型人格理论认为,从空间的结构看,人性的要素包含行为、形体、情感、精神、认知、目的、历史、未来、多面和多变十个基本层面。另有理论认为,在人性的大范围内,人性可以分为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两部分。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祖先刚跨入人类原始社会时就已经具有的各种本能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关系中必然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或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彼此关联影响,共同组成人性的一个完整结构。

2.认识人性的基本途径。人性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它有一定的复杂性。当我们在判断一个人时,不能单纯地根据某一事件进行判断。要想全面地认识一个人,是非常不容易的。通过对人性的基本了解,当我们做判断时,不至于太武断,处理事情也会更加客观全面。高校教师为了更好地完善自身,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认识人性。其中两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内省和慎独。

座右铭。

或人生信条。通过内省,教师能够根据这些准则、信条去改善自身行为,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高校教师的很多活动是单个进行的,能做到慎独,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对高校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它并无捷径可走,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在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地净化思想,规范行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当教师在处理学生事务时,教师不仅要在学生面前表达出真诚的态度,深切的关心。在实际处理过程时,不管学生是否在旁,也要一丝不苟,切不可投机取巧,敷衍了事,无故拖延等。无论事务是大是小,教师都要用心对待。不做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不道德的事,防微杜渐,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为人师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不可能在人格上没有缺陷,然而为人师表,在言行上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身正气。只有有一身正气,才能走的正,行的端,才能具有正义感。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身正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具有正义感的人,才能富于责任心,富于爱心和同情心,这样的教师才能对他的学生负责,才能爱他的学生,而且学生大都比较激进,在他们的感情世界里,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没有正义感的人。

二、谦逊豁达。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听去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将自己永远凌驾于学生之上。否则,师生之间的距离会日渐日远,甚至矛盾对立,这样在感情上也就无法沟通,教学脱节,而且只要谦虚大度的教师才能有着教学相长的原则,允许学生提意见,使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人格更为完善。

三、言行一致。这就是要求老师能够严于律己,严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够赢得同学们的信任,建立自己取得同学们的拥护,使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还应指出,教师必须对学生言传身教,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在为人出事上真正起到表率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职业情感是个人对待职业的态度。作为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爱岗敬业,立志乐道。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能专心地干教师应干的工作,长期下去自然是误人子弟。同时,教师要有职业自豪感。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其它职业无法伦比的。目前,国家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已深入人心。

道德修养的如何写篇三

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修养,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教师如何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文章内容。

1.忠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教师,忠心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忠诚于学校,只有当人民教师将“忠心”二字内化为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内化为对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持久的工作动力。

2.良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和调节机制。

“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国家给我们的那份报酬;要对得起上级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要对得起学生及其家长给予我们的渴望的目光。在有限的时间里,潜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将自己智慧与汗水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我们的良心才能坦然。

3.热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动力源泉。

作为教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之心,你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职责,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懂得教学艺术,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才能激发自己为这一事业忘我工作的热情,才能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其次教师要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三是爱同事。这样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5.雄心使教师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老师,如果有了雄心壮志,肯定会注重学习与研究,观察与思考、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实践,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6.虚心是教师进步的阶梯。

虚心学习是一个合格教师良好的品德,在师德修养中善于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才有可能成为师德修养良好的教师。

7.同心是教师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

教师应该树立校荣我荣的意识,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心情舒畅;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共同击破一个个难题;只有同心同德,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协调一致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造就素质全面、出类拔萃的人才;只有同心同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

8.耐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保障。

“耐心”如实反映出一个教师自我修养的程度。守住耐心,就意味着教师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不良习惯;就意味着教师能以一种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就意味着教师愿意给学生一种在成长过程中有人陪伴的安全感;就意味着对每一名学生都寄予期望,都不放弃。

9.公心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杆公平秤。

身为教师,也要时时牢记这一点,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带着成见去评价学生。

10.恒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试金石。

只要有恒心,相信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成功!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时时事事不性急、不气馁,力求耐心细致地教育和帮助孩子们,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更要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质,提升人格魅力,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1.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2.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居然唆使学生去说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3.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

当教师真的就是这样一份拷问心灵、磨练耐心的差事。似乎很苦,可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外界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去做,就一定能达到我们心中所追求的高度。

道德修养的如何写篇四

敬爱的党组织:

高校面对的是经历过“煎熬”,“过五关,斩六将”,“那高三不是人过的日子”的莘莘学子,我们中的许多人载着童年的梦想,进入大学这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感到陌生的象牙塔,盘算着成为“天之骄子”,唯我独尊。而在大部分学生中,学文科的看重文学历史,学理科的注重数理化,学艺术的在乎美学。对于道德的重要性,我们中的许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种观念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身为当代大学生,我想我是有权利、义务来谈谈自己的观点的。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修养中存在的不足。

1.道德修养滑坡。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动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是自律的,不具有强制力。不讲道德的行为仅受舆论的谴责。社会不良风气的暂时得势,更容易在可塑性很强的大学生身上得到演绎。传统的道德观是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存在的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注重个人的修养。在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上,是力求人人皆为尧舜般的圣人。当然,“损己利人”的道德不符合现代人性的基本要求,因而,无论何时都是不可能加以推而广之的。我们不否认这种“圣人”般的人物是存在的,但毕竟是极少数的,我们对那些极少数的英雄人物的讴歌与大力赞美也恰恰说明了这种道德资源的稀缺。只有人人都能做到的道德才有推广的可行性,而损己利人的道德只可提倡决不能当作标准和规范来普及。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又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出现了“生理早熟,心理晚熟”,在道德层面上已经很脆弱,更不可能如此这般。否则,效果适得其反,他们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束之高阁,你提倡你的,我依旧这般我行我素。事实是,过高的道德标准,由于难以实现,只会让大学生置之不理,从而逐步恶化,甚至导致道德的缺失。就道德而言,它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也有高低之分和先进落后之别。现实生活中,既有道德高尚的“忘我”之人,即损己利人之人;也有道德一般但遵纪守法的“利己”之人,即不损人而利己之人。若不顾道德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一味用统一的,高标准,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去苛求不同行为的主体,则只会使道德虚化。因此,我们必须寻求结合点,找准切入口,正确定位,才能做好工作。

就大学生而言,当然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然而事实即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在校大学生,与其将其当作道德完备的“天之骄子”,不如将其当作道德尚不完备的普通人。《大学生行为规范》等有关《规范》的相继出台,对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了一条康壮大道和行动指南。当前,虽然我们把大学生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有些还是面面俱到,但不等于从此就没有了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但是有法制作为有力的“他律”对于大学生违法的遏制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也应当树立起足够的信心。

2、教育内容的缺失,情感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学校和家庭教育问题中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就是过度竞争和过度物质化,

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情感的荒漠化。所谓荒漠化,是指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或技术等某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忽视了丰富的情感世界,主要表现为情感冷漠,对人缺乏同情关爱之心,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后果。这是相当危险的。

3教育方法的不当。

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育方式方法的讲究也体现了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效率。良好的教育方法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既不利于教育者传授知识,又不利于大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良好的品德,修养。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十年改革的最大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使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结构知,情,意,行诸要素辨证协调发展,从不平衡到比较平衡,还会出现新的不平衡,如此循环反复,以致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社会性,整体性,长期性,集体性,反复性,延续性等等特点。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就不难发现:大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如忽视思想品德的实践而片面的注重课堂的理性教育,脱离现实社会进行思想品德说教,空谈大道理,企图通过一两次讲座就想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实现个性教育而牺牲集体性教育等。将思想道德教育仅停留在喊口号,凑热闹,摆架子,没有真正唱响主旋律,没能做到真抓实干,落到实处,即真正进课堂,宿舍,入心入脑。

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长期以来,德育在实践中往往过于简单化,缺乏实效性,如在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评价学生的优劣;在德育的内容上,一直局限在人才培养的政治素质方面,把德育简单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这样就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在德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将道德作为纯观念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脱离了大学生的道德基础和生活实际;在评价方式上,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这些使学生无法找到道德理想和现象的结合点,无法产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也就无法认同、接受。

随着全球经济化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形成,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先进科学技术的崛起,面对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青年学生如何准确把握前进的方向,搭准时代的脉搏,怎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之才和可靠接班人,除了遵纪守法外,在自身来说就要以社会主义道德观规范自己,从自律的角度管好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大学生。青年大学生要以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来指导自身,以规范的道德体系来约束自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规范。

1.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把握人生成才的方向;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也才能正确对待成才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境遇,不断排除成才道路上的障碍,勇往直前。

2落实《学生校园行为规范》,优化校风,班风建设。

风气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3],它对于处于这个风气中的群体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风气也是依托于群体而存在的,它的形成受制于群体之中个体的行为,思想等,风气是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行为风尚,是同学的思想作风,行为修养,治学态度,守纪观念以及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来管理人,从而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来自这种良好风气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良好的风气对于大学生的行为道德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校园行为规范》的学习,也不能有所懈怠,而要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落实,制度上保证,效果上体现。我们应该自觉抵制校园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真正把《学生校园行为规范》落到实处,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必有其内因和外因,外因透过内因影响其行为,虽然一个人的具体行为是由内因决定的,但内因的形式有赖于外因的长期作用。加之大学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相对来说外因对他们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正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很大程度上是受所处的环境形成的。由此可见,人的良好的道德心理也是人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作用以及舆论导向下逐步形成的。一个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大学生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和道德品质,反之,也会让人精神颓废,意志消沉,道德沦丧。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吸引力强,形式多样的学术,科技,教育,文艺和娱乐活动,把道德修养和智育,美育,体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活动中规范自己的道德体系。可以依托共青团,学生会,班级,社团等组织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积极性,主动性。

4学习优秀党员的优良作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党建建设,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工程,真正让学生党员起到先进性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加入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党的事业需要青年,青年大学生更需要党,青年大学生需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要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也需要一个正确的领路人和领导者,历史选择了共产党,这就是我们应该仰赖的领导者。我们可以通过党建咨询,党章学习小组,团组织生活和政治辅导员的个别谈心等形式的活动的开展,了解党的性质,历史和现状,激发对党的热爱,在政治上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深入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真正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未入党的门,先做党的人”。学习优秀共产党的感人事迹,如学习任长霞在她的身上那种一个共产党员坚定贯彻“三个代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的人民公仆的典范。人民,人民在前,人民为人民。活着,她是一面旗帜;逝去,她留下一座丰碑。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奋发。

5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这一“第二课堂”的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也是规范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要走出校园,走出社区,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走向基层,到工厂,农村去,到工人农民群众中去,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和就近企事业单位签署长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组织一系列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脚踏实地、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眼光放远、心胸放宽,竭诚服务,甘于奉献,为个人的成长进步、为将来的建功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践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奉献自己的爱心,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与阅历,进一步提高自身觉悟意识与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规范,自我完善。

大学生道德修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加以研究,道德修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吸收新的经验,不断充实新的研究成果,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大学生道德修养这一系统工程必将取得长足的成效。

道德修养的如何写篇五

身为祖国的花朵,许多中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当前所应该完成的任务,没有良好的道德与自制力。如何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呢?现谈一谈自己的拙见。

在社会上,青少年也有属于自己的义务。首先得爱护公物,这件事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却有深厚的实际意义。第一、公物并不是私人的,能够不损坏不属于自己东西的人定是品德高尚的人;第二,只有做到不损坏公物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公民,这对以后的发展是很有用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做到要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这也是一个人道德的体现,有一句话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只有做一个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在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不仅要在这里好好学习,聆听知识的声音,还应该把这里当成锻炼道德品质的地方。学校里每个班都有几十名学生,每天难免不产生许多的垃圾,可是许多同学要么是视而不见,要么是踢一脚,继续走。这时候就是考验你道德的时候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它们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因为班级其实就是你的另外一个“家”,只有保持这个“家”干净整洁,我们才能有好的心情学习,才能使自己的品格得到升华。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制力。不畏时代潮流的冲击,长大后做一个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的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道德修养的如何写篇六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形式,既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又反过来积极的影响社会,表现出巨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文章内容。

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最起码要非常明确哪些应该多做或做好,哪些应该少做或不做。而这些,在各种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我们时刻在规定范围内做的更好,那就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师德修养在不断提高。

爱岗敬业需要教师自觉的践行。爱岗在践行过程中体验,敬业在践行过程中展现。教师的高素质是爱岗敬业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有激情、有责任心、有智慧。一个有激情的教师,能使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感受到向上的力量。有责任心意味着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体现在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敬业、投入;对学生负责,体现在对待自己的学生坦诚、友善、包容、公正;对学校负责,体现在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把自己的行动看作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自己的价值实现融入学校的发展之中。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能以激情燃烧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责任心滋养责任心。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区别于其他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师爱的基础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尊重学生人格是施爱的基本要求,也是获得学生的爱的基本途径。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以及尊重学生的选择与判断。师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心与学生的心融为一体。不管生活中有多大困难,见到学生就什么都忘记了,不管心里有多少愁事,投身到学生中间天一下子就晴了,不管自己已经是多大,在孩子中间总觉得年轻。可以说这样的老师是境界高的老师,现实中也不在少数。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能以激情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能以智慧感化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能以责任心感动学生,促进学生的完善。

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深刻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不足,克服缺点,完善自我。

1.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所讲授的专业知识,挤时间加强专业性知识学习,孜孜不倦,刻苦钻研,苦练专业知识基本功,使自己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分辨这门学科上的复杂问题,对新形势下的研究课题有所研究,直接参与到重大课题研讨之中去,具备足够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合理而完美的知识结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精通所教专业,知之甚多,真正成为高师,才能教出一批合格人才,受到社会、家长及学生赞扬,才能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做出成绩。

2.要有广博丰富的多种学科知识。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相互影响的趋势,各学科内部的专业知识也出现相互渗透的走向。因此,教师要想把自己担任的专业课知识教好,就要钻研本学科之外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多种学科多方面知识,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师工作的特殊要求。

3.要不断更新理念、掌握新教法。教师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继往开来的人,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开拓者,不断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按新课程标准大胆执教,从电子计算机中获得大量教学信息和数据,制作多种教学。

课件。

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这是科技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

道德修养的如何写篇七

敬爱的党组织:

一个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必然是一个明辨是非、严于律己的干部,是一个品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领导干部必须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注意防微杜渐,拒绝灯红酒绿,坚持择善而交,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作风,以高尚追求树立良好形象。

有人给为官者作这样分类:清官无私,庸官无才,昏官无德,贪官无耻。这话说得很是精辟。清官不是做了官后才清廉,而是首先具有无私的品格,然后为官才清正廉洁。同样,贪官也是抛弃了做人的廉耻之心,才在官位上贪得无厌,以权谋私。不同的官品,是由不同的人品决定的。石家庄建委干部郭光允向中央纪委举报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市建委主任李山林破坏建筑工程市场的违纪行为,这意味着他要冒着假如举报无果,必将遭到报复的风险。这种浩然正气,有私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是要常想立身之本。要守本分,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水准。好人不一定能做好官,但要做好官必须先做好人。一个让党放心、让组织满意的领导干部,必然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干部,是一个明辨是非、克己慎行的干部。领导干部的能力可以有大有小、职务可以有高有低,但是千万不能降低自己做人的标准。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二是要常修为官之德。为官之德,集中体现在为谁掌权和如何用权上。作为领导干部,什么时候心里都要装着一个“公”字,把职位看成报效祖国、奉献人民、服务社会的平台,要多考虑工作,少考虑一些个人得失。有了这样的精神境界,我们就会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就会有团结共事的气度和雅量,就会有干事创业的胆识和毅力。

三是要常思贪欲之害。领导干部掌握的权力比别人大,面临的诱惑比别人多。对此,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耐得住寂寞和清苦,守得住原则和底线,这非常关键。要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办的事不办,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交的朋友不交,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要切实加强对手下人、身边人和下属的教育、提醒、约束,做到防微杜渐。

四是要常怀律己之心。既要重大节,还要慎小节,心中始终绷紧廉洁自律弦。对领导干部来说,小事、小节并不小。同样的事别人能去,我们就不能去;同样的牢骚别人能发,我们就不能发。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不少人犯错误,都是从小节上被打开缺口的。领导干部要注重生活细节,自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尤其在独处时能够谨慎不苟,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之内与八小时之外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越是在个人成长、进步顺利之时,越要头脑清醒、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克己奉公。

道德修养的如何写篇八

人所共知,中华民族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常把教师比作父母,可见教师的地位之高,多么的受人尊重。那么教师为什么受人尊重呢?因为他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试想,把一个幼稚、天然的自然人,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教师的职业的确是伟大而又神圣的。我们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培养我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教师,他们的确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从精神、灵魂上培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还因为教师是经师,又是人师。教师是人中楷模,职业要求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然而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而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尘不染”,敬业尽职,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很容易了。再者,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就上述两点讲,为培养一支师魂崇高,师能过硬,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教育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适应时代给予的任务,就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自身修养。工作中体会到,应首先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认识。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二、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

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师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用这些认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那样,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

教育实践是正确师德观念的认识来源,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正确认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和道德关系,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师德品质。教育实践还是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不是一时一事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探求,不断的认识,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

三、制定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增强自身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同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一样,不是无目的、无计划的,而必须有着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导。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指导整个修养过程的总目标是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它作为一面旗帜,为教师如何作人,如何胜任教书育人的责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和激励着教师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奋进。但是,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程是构成师德的各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原有的道德水平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性,使得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必然有着层次之分,每个教师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可行的目标,去努力实现自身师德从无到有,从现有层次向更高层次的攀登。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师德认识的提高、师德情感的陶冶、师德意志的磨练、师德信念的确立,还是师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是短时期的、轻而易举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求越来越高,永无止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太乙街办中心小学。

李楠。

2009年6月。

道德修养的如何写篇九

加强道德修养,不是说教的言词,而是具体的行动。加强道德修养,重要的是要勤于修德、自觉律己、自觉律德,把组织纪律、群众监督和道德要求化为自觉意志和信念,从人品道德、知识才能、工作态度和日常行为上注重人格的优化和形象的塑造。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文章内容。

1.学理明德。

勤于广学而增智,厚于深思而积德。加强理论学习,既是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的前提,也是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在xx大报告和近期召开的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总结。

大会上强调,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学习是人的终生课题,在学习中提高人品道德。要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紧密联系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学深悟透,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洞察社会、明辨是非、审视人生,从中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层次和道德水准。

2.自律养德。

加强道德修养固然离不开组织的教育和帮助,但归根到底还要靠个人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靠自觉的纪律意识、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都是自律精神的表现。对每个人来讲,如何强化自律意识,就是要做到“三慎”:慎始、慎终、慎独。就是第一次,结束的时候和没人监督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作为个人一定要慎言、慎交、慎行。

3.敬畏守德。

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如果心里“无所畏”,做事“无所惧”,就非常危险了。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xx年秋季开学典礼讲话中曾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这“三个敬畏”,对于做人、做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除了这“三个敬畏”外,最主要的还是要敬畏党纪国法。天下事往往成功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忧惧之中,败于疏忽大意、骄傲自满、放纵怠慢之下。这是被实践检验的真理。

4.仿贤育德。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古今中外,许多人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中,都注意给自己树立一种道德形象,以激励自己。中央文明办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从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方永刚,到舍己救人的模范军官孟祥斌,从忠诚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杨业功。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高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都值得我们学习。加强道德修养,就是要以这些历史先贤、道德楷模、身边典型为参照系,见贤思齐、仿贤育德,以“一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思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修养自己的道德和情操。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必须要到丰富的岗位实践中去培养和经受考验,这样才能不断以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觉悟参与实践,才能在工作生活中达到更高的境界。要坚持事业为重,自觉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道德修养要把本职岗位作为成就事业的平台,振奋革命精神,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拼搏劲头、忘我工作的革命热情、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毛主席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低劣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这些基本道理也都非常清楚,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很多高尚的、正确的东西没有在一些人的价值取向中占据核心主导地位,表现在具体工作生活中,往往呈现出“两面性”。现实中,一些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说到底,还是道德修养不到家,做人不够“真”,律己不够“严”。所以,加强道德修养和锤炼,关键还是要触及灵魂深处,警惕和防止“两面性”的问题。

1.坚定理想信念,警惕“双重信仰”

理想信念是“总开关”、“总闸门”。如果理想信念发生偏移,道德作风必然出现偏差。一个人信仰什么、追求什么,决定了他的脚步迈向哪、目标奔向哪。有的人表面信马列,实际信宗教,信迷信。也有的人嘴上说忠诚于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但实际上却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不清,或者产生怀疑的情况。这些问题,其根本的问题就是理想信念不坚定,而最终会走入歧途。

2.培养健康情趣,纠正“双重追求”

生活情趣是一个人道德品行、思想修养和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是检验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尺。情趣人人都有,但格调各有不同。高尚的情趣爱好,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增进身心健康;低级的情趣爱好,必然涣散斗志,消磨意志,使人道德滑坡。大多数的人都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而工作一段时间后,有的人盲目与其他人比较,越比心理越失衡,容易产生工作享乐两不误的错误心态,产生“高尚”与“低俗”并存的“双重追求”。可见,对个人的高尚情趣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

3.始终知恩图报,克服“双重心态”

“知恩图报”,是一句古语,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留下过不少佳话,像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的“精忠报国”等。邓小平同志有一句著名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不忘祖国和人民的养育之情,把毕生的心血都贡献给了生他养他的祖国。由此可见,知恩图报,是一个人确定价值取向和生活道路的道德出发点,也是成就事业的一种内在动力。但有的人,当组织提拔使用时,信誓旦旦不忘党的培育重用之恩,可一旦时间长了,就忘却了自己的誓言,忘却了党的恩情,反过来怨组织,甚至干出有损党和人民利益的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牢记人民的养育之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