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描绘冬天的北京的散文(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2:50:08 页码:13
最新描绘冬天的北京的散文(精选8篇)
2023-11-19 02:50:08    小编:ZTFB

总结是映照个人成长的镜子,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写总结时,我们需要关注于事实和实质,而不是过多的主观评价。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描绘冬天的北京的散文篇一

北京的冬天既不像三亚那样红花绿树,碧海如歌;也不象哈尔滨,整个城市被白雪覆盖,仿佛童话故事中白雪公主居住的城堡。北京的冬天有点尴尬。偶尔下点雪,过不了三五天,便化作黑乎乎的雪水溜走了。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倔强的支愣着。

而是那种沧桑老迈的暗绿。再加上从西北吹来的夹杂着无数灰尘黄沙的风,那些松柏树更是罩上了一层灰蒙蒙的外套,让人看了,提不起精神来。

用冻红的手指挑拣萝卜或者白菜的日子……我还容不得别人说北京不好,在我眼里,北京什么都好,说北京不好的人,要么就是被思乡病折磨的说胡话,要么就是欣赏不到北京的美丽。无论怎么样,我都替他们惋惜。

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等待那些枝头的小鸟,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嘀嘀啾啾的唱出思念,以及储藏了一个冬天的温柔。

描绘冬天的北京的散文篇二

北京的冬天又来了,北京的第一场雪却还没有来。我到北京过了四个冬天了,今年是第五个冬天。我记得前几年北京的第一场雪都来得很早,二0一0年十月底就下了第一场雪,下的雪不是很大。二0一一年是十一月十三号下的第一场雪,那是一场中雪,积雪盖满了屋顶和地面。二0一二年是十一月四号下的第一场大雪,这场大雪来的突然和猛烈,有的地方积雪达一米多厚,堵塞了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迫使北京市提早八天开始供暖。二0一三年过了十二月份没有下雪,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是在二0一四年的二月七号晚上下的。可是今年北京的冬天,十二月份都快过完了,还没有见到一点下雪的迹象。我是多么盼望北京下一场大雪,消除雾霾的危害,滋润北方干燥的空气。

说到北京冬天的下雪,不得不和我南方家乡的下雪联想起来,因为通过对比,北方和南方下的雪有很大的不同。北京下的雪难化,我记得在北京过的几个冬天,下下来的雪一般都要保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不化,特别是铲到路边的积雪,经过行人的踩踏,结实的像钢板一样,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是溶化不了的。而我的家乡南方下的雪,一般下的是松软的雪花,加之一场大雪以后,必是艳阳高照的晴天,二三天之后就不见了雪的踪影。那化雪的水滴声,象在下一场暴雨,响声震耳。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却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灾害气候变多,如台风、暴雨和雾霾频繁,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是相反的是,人们喜欢的.雪花却是越来越少了,越来越迟了。象我们南方,能见到一场真正的大雪很难得的了,一年上头下过二三场小雪那还是好的,有的年份看不到雪花的影子。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但我喜欢铺天盖地的雪花,留恋童年时代冬天雪花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兴趣,现在我总是在盼望雪花飞来的同时,也总是在记忆的光盘上,翻找童年时在冬天的雪地上嬉戏打闹的场景......

描绘冬天的北京的散文篇三

3、chapter1阿狸说这世界好宽让孤独好满chapter2阿狸说我和你在两岸但都要相信河终有尽头chapter3阿狸说如果不能哭就一直微笑吧chapter4阿狸说时间停止是因为时针爱上了分针再也不想分开就如同我爱上你。chapter5阿狸说我学会了带着面具微笑即使我并不开心chapter6阿狸说你永远看不见我眼里的泪水因为只有你不在的时候我才会哭泣chapter7阿狸说冬天就要来了所以要穿的温暖一些最少让别人看见你就觉得温暖chapter8...

12、我问佛:为什么总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19、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悲惨世界》。

23、想把春天揉进汤圆煮给你吃然后连夜奔跑去我冬天的家乡——安东尼。

26、什么叫多余?夏天的棉袄,冬天的蒲扇,还有等我已经心冷后你的殷勤。——李碧华。

28、冬天花败,春暖花开,有人离去,有人归来。——韩寒《写给张国荣》。

30、“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

33、吃完了囤积的坚果,这可要怎么过冬。

34、不是所有的足迹,都要写成诗句。许多思念还有感激,都融化在来不及描写的时光里。

35、我要留一个没有你冬天的空白时光,没有忧伤。

36、寒冬夜深、一个人/寂静的街凉如水/若这城市霓虹不灭/我会选择一直走下去。

37、冬天就是一个我们懒床的季节。

40、“你是夏天,我是冬天.你是温暖的火炉触到了雪.可是你不知道,你是我在冬天看到的第一朵迎春花.——柳云龙《东风雨》”

41、时间以一种无声的脚步刷洗着人所创造的事物,使它从欢跃的春天,成为凋零的冬天。

42、在冬天的街道,众目之下跑出晚自习教室,用颤抖的手打开自行车的锁,整个人在夜风里抖。骑车骑到最近的一个公用电话亭,用省下来的钱买电话卡,给他打了一通长途电话。他接了,一句话也不说,我不知道说什么,我不懂得骂人放狠话,只是问他为什么。然后没多久,电话卡就爆了。什么都不必再说,默默回到教室,就像刚刚做了一场梦。

描绘冬天的北京的散文篇四

北京的冬天很冷很冷。

忘记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是什么时候降落人间的了,这个冬天似乎不太关注雪,也就搞不清楚这个时候是不是该下第一场大雪了。我想,雪来不来都不能阻挡冬天的脚步,那又何必空耗了情感切切地盼望呢,盼望太久便会生了失望出来。人的年纪越长,心态就变得越来越淡然,对世间万物便会少一些纠结,苦恼和焦躁也很容易得到平复。

这个冬天过去之后2014年便又成了生命里不可更改的的曾经了。想想年龄这个东西,似乎有点可怕。然而,因为可怕年龄就不会增长了吗?当然不会!那又何必在意呢,只有庸人才去自扰。随它去吧!

看着黄叶一片一片瑟瑟飘落,我知道,那是一个个生命在与这个世界做着最后的告别。其实它们同我们人类是一样的,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从小小的芽孢开始,便与这个世界结了一份难解之缘。你能说的清是它们装点了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绚烂了它们的生命吗?说不清的。缘,总是妙不可言!

每一处闯进视野的风景,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每一件铭刻于心的事,都是和你有缘的。所以,接受,坦然地接受,可能是我们与之相处的最好的方式,也是使我们安心的最好的理由。

你来,我定会迎接你;你走,我定会送别你。因为,所有的到来和离开,都是我们每个人生命里的必然。

秋天走了,所以,冬天来了。相信不久后的一天,雪还是会来的,因为它本就属于寒冷的季节。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因为冬天的到来本就是要告诉世人,每一个寒冬的怀抱里都藏着一个温柔妩媚的春天!

春天来了,你就只需化作彩蝶在花丛间飞舞;夏天来了,你就只需撑开花伞在绿荫下漫步;秋天来了,你就只需登上山巅远眺漫山红叶;冬天来了,你就只需围上围巾,戴上手套,在冷风中让自己绽放成一朵傲霜的花!

北京的冬天确实很冷,这个冬天过后,的确又是一年。那就在心里点燃一簇思想的小火苗,在心里构思一篇不老的童话吧!

描绘冬天的北京的散文篇五

乘21路公交车,经阜成门外大街、学院路到花园西路。车上的人没有前几年那样拥挤,没有大声喧哗,彬彬有礼中可以看出乘客的文明程度。下车左拐到花园东路,右拐到龙翔路,沿途见不到扒了建、建了扒的痕迹,似乎让人感到“面貌依旧”。我想记住这条街道的特征,似乎只有武警歌剧院是唯一的标志。街道上的行人并没有西安多,不算宽的街道中心有街心花园;机关的院墙外边也种满了花草和树木,不知名的一蓬蓬树枝上结满了绿豆粒大小的红果,晶莹剔透;迎春花似乎开始孕育牙包,天空是蓝的,太阳暖暖的,让人感受不到冬天的寒意。

下午我到阜成门外大街国宾馆去了一趟,无所事事,即在龙翔路、学院路和花园路上闲逛,问及普通门店的商品和食宿价格,基本和小县城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水果和蔬菜甚至还要低;大商场的价格有点让人咋舌。北京是一个有极大包容量的城市,各种人群的生活方式和要求标准不同,这里都有他们充分展示才华和生存的空间。

颁奖会议由组委会主任蒋建伟先生主持,原中国散文学会主席林非致词,获得一等奖的是丹增、梁晓声、原野、徐怀中等七八位中国文坛的名流。这些获奖作品均由北京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进行配音朗诵,给我的感觉是,评奖工作做得细致、公正,有说服力,自己虽然屈居二等,也亦心悦诚服。

文学泰斗林非、中国文联、作协副主席丹增、著名作家梁晓声、鲍尔吉、原野等名家都非常谦虚、和蔼可亲。许多入会作者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签字,他们很爽快地答应了,一个都没拒绝。“大家”的风范大概就显现在这平静、细致的生活情境之中。

写了几十年的'散文,也为不少朋友写过散文评论,对散文创作和散文理论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听了几位“大家”的讲课,特别是林非老师深入浅出的现身说教和蒋建伟先生《漫谈中国散文》,让人受益匪浅,许多观点、认知让人从心底引起震颤。

旅德歌唱家孙禹调侃地说:“喜欢散文的是达人,写作散文的是智慧人,不喜欢散文的是残废人。”这说明散文创作亦是一件艺术水准很高的智力活动。林非先生认为:“散文创作应把握四点要素。一是要有生动鲜明、形象真实的细节,细节的取舍决定作品的成败;二是要有自由平等的创作心态,好的心态才是真正的文明;三是要有真挚的感情,谦和、诚恳的情感是散文的精神灵魂;四是文字要有讲究,要有创意和个性,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有独特的见解。看待作品要用‘拆卸枪机法’,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才会创作出善良、高尚的作品。”

丹增也认为,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作者带着真挚的情感和心态写,作品才会让读者产生共鸣,才会起到教育人民、宣传、鼓动人民的作用。

蒋建伟先生将我们送上车,当我在灯火阑珊中告别首都的时候,我亦感悟到,真诚、求是、创新、个性化,也许是做人和为文的真谛。

描绘冬天的北京的散文篇六

雯月阑珊,那倦发如风的男子,为谁盼穿一帘寒宵?朦胧里,总有一双含泪的眸,颔首凝视那裙裾翩翩,盈盈而至的倩影,柔指香凝,绢丝如涟,似一朵腊梅初绽,伴霏雪嫣然轻过,娇然腆起。我眸中穿梭的星晕,还有你眼里剔透的晶莹。千番醉意,顷刻,卷动漫天月华。

百转千回。柔情,如歌;诗意,如梦。听风过,浮云娴。遥望,那古老的传说里,是谁曾翘首凝睇。聆听,有那诗笺上的轻怜,呢喃着浅浅的呓语,清晰而久远。俯首,弄琴。轻拨,心爱的吉他,弹奏一曲浅蓝色的浪漫。此时的红尘,因你我而慈意洇生。

关于相思,如诗,呤然。你是花么?我愿是蝶,于你的蕊间痴然的舞。玉樽空对月,此情谁与共?你的婉柔,你的雅儒,让无数个羡颜一一醉去。你诗笺里的柔情,一若我梦中的幻觉,亦都在此刻悄然弥漫。缱绻依依,相思绵绵。何不让此刻就驻足在那冰清的雪原,在料峭里翩跹,染了雪花的清香,于你我无尘的心空,倘佯。

七年的旅驿,很长,很长。我依然在那约定的路口,等你,很久,很久。你未来,我不敢老去......

那些诗笺,已堆积的很厚。诗笺里的柔情,恰似冰清的雪,纯净的白,依若曾经清澈的记忆,携着淡淡的墨香,染尽寂寞。这一切,都只因那第一次的邂逅,是擦肩而过么......

开始已成旧事,结局何时来临?亦或是天意。穿过我的寂寞你的诗,岁月用它的冷酷演绎了一个悲伤的传奇。红尘情事,或许原本就是这般凄凉?擦肩而过的瞬间,是否已然定格成恒久不变的结局?以诗为弦,是否只能弹奏曼妙的梦境惊醒后那段忧伤的断章?只待花事凋零,只待月华瘦尽,空落一地残阳......

长夜漫漫,我的胸膛,还留着拥你入怀时的那缕销魂的暖。但今时,命运哦,你就怎么舍得让一个寂寞的诗魂从斜阳直到料峭的晨曦,于雪中,在风中,孤独伫侯,随又一段忧伤的诗行而挥泪如雨!

红尘往事,依旧缈如海的彼岸。只你,却始终不曾走出我的'梦。梦有多长,你就离我多远......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愿醒来。我愿长眠不醒,我知道,只要有梦,就会有你......

一枕悠长的梦,只为守着那一段不愿舍弃的尘缘。徘徊的思绪,于冥想中痴痴怀恋一道旖旎的风景,只因,那里寄存着你给我的每一点每一滴渴怜的温柔。如今如今,我是否只能抱着那些厚重的诗卷,听任,忧伤倾城。剧情是否在此谢幕?你我其实早已明了,却不甘心,就此拉上最后的那道幕帘。

好想好想,有那么的一刻,苍天会再次为我心生怜惜,让我在梦醒的那一刻,让你走的不是太远,好让你在不经意间回眸的刹那,看到我眼中痴然焚烧的期盼。你踏着款款的温柔,一步,一步,轻轻走入我滚烫的怀抱,让我疯狂又贪婪地捕捉你的芳香,让你灿烂的笑,再伴我红尘一段......

今夜,抛去满腹的寂寥,卸下所有的羁绊,只一心一意的,想你。记忆深处那些残缺的片段,逐渐连的清晰,穿尘而至。墨香悄然盈路,有一阕柔词,轻轻吟出一段完整的传奇。如果你愿意,请让我将所有的诗笺一页一页的折叠,郑重地放于心灵最隐秘的深处。然后,让我们期待,有一天,你我同醉彩云间,共吟那首冬日恋歌,携手,走向梦的彼岸......

描绘冬天的北京的散文篇七

冬天是白色的宁静的,虽然白色总感觉那么凄凉,也让冬天充满寒意,但它就像天使,给人以种宁静的美,也给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河水慢慢停下了匆忙的脚步,为了不吵醒进入梦乡的小鱼,缓缓的流淌着。不知他的内心是否也被冬天侵入,寒冷了呢?还是依旧保持着温热。身旁的.伙伴都已离去,只留的自己一个人默默叹息,呆滞的望着渺茫的天空,心中满是说不出的无奈与孤独。只有守候在自己身边的那几颗木讷的石子,唯一的交流方式也只有两眼相对。

今年的初冬缺少了雪初冬一直等待着冬天的第一场雪他的初恋,一零年已将结束雪还是没有来她静静的守护着,等待着……在以往的飞雪中回想着雪飞的舞姿,放逐自己那冰冷的身体。

凋落的雪花,像是我冻结的心,凋落,摔在地上,支离破碎。当雪弥漫的轻舞飞扬,我的忧伤,放肆成,满目的蝴蝶,落寞,却又翩跹。

冬天的太阳在中午时仍旧像一个火球一样,发着炙热的光,仿佛要把你的皮肤也灼伤一样,晒在脸上是飞蛾扑火般的疼痛。

描绘冬天的北京的散文篇八

对于冬天的向往,是我最近几年难以表述的心愿。给几个朋友说起时,他们都很惊咤,把“萧杀,寒冷,瑟瑟发逗,了无生机”等等这些词儿一股脑儿地抛给我,甚至有人一边瞪了眼,一边拿手背测我的前额:“没烧坏吧,你?”想想,也是这样的,枯了树叶的的枝干在西北风的呼啸中浊扬着狰狞,百草无力地葡伏在干硬的土地上任凭疾风吹打,那些百灵呀,燕雀呀早早就没有了踪迹,聒噪在耳际的只是些黑黑的乌鸦,喳喳叫的麻雀和瑟缩在别家门前的斑鸠,没有一点情趣。尽管是这样的一番景象,但是我依然驱不走心中对于冬天的渴望,究竟是为什么,自己也没有这个方程,是茫茫白雪下的山野?还是河道里壮观的冰凌?隐约间还知道,在冬天里,该是有一盆炉火在屋里的。

那年,父母落难,拖家带口把我们弟兄姊妹的年迈的老祖母辗转到一个小山村,在山梁间挖了几孔窑洞,一住就是十二年。是父亲的坚强和母亲的'温婉让我们就着高粱米糊糊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寒署。那个小山村的印象始终盘莹在我的梦里,不离不弃,出现最多的是那儿的冬天。弥漫的大雪,填满了山里的沟沟壑壑,孩子们裹着父兄的皮袄,把欢腾毫无顾及地贡献给了沉寂的山村,玩累的时候,便是窑洞里母亲用她的智慧堆积起来的火盆,让我们团团围在她的身旁,一起等待下工的父亲和哥哥姐姐回家来。然后就会在热灰中翻出几只烫手的山芋,捧在手心,缓缓凑到嘴边,轻轻吹一吹,再慢慢地掰开,一点一点分给大人和孩子们,刹那间,窑洞里就溢满了诱人的香味,窑洞外的冰寒被久远地抛在了天际。

那年,要转到县城去上学。很早就起来,搭了一辆过路的班车。雪已经停了好几天,但是公路上依然积着厚厚的一层,只有两道车辙向远方延伸。汽车艰难地爬过一座山岙,准备转弯的当儿,熄了火。看着一车人的沮丧,折腾了半天的司机无奈地笑了笑,说了句:幸运啊,事出在山高头了。几位像是很懂事的大人也说:就是,就是,不是的话就麻哒了(读liao)。我们怀着“幸运”不情愿地下了车子,和我一起转学的孩子们与几个急着去县城办事的人嘀咕了一会,让票员给欠每人退了五毛钱,便沿着一条小道从山沟向县城的方向走了去。大约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我们总算来到了一个叫“丁记二沟”的小山村,过了这儿,就再没有大山,离县城也就十来公里路了。但是在那晚,这样的“安全”感对我们几个精疲力尽的人来说实在算不上兴奋,我们几个学生的脑袋都快耷拉到了肚皮上,真是乏透了。拐了一个小弯,村子的最西边的一家人突然亮起了油灯,那股微弱的光芒就像一团浓烈的火焰,骤然间把我们这一伙人的心燃烧了起来,脚下似乎多了一些力量,速度不由得加快。走到跟前,我们看到门口站着一位大爷,瑟瑟地看着我们,说:你们从那里来呀,这么冷这么黑的天,啥事急成这样了?一位高个子走到老人跟前,把原委略略地给老人说了说,请老人给我们一点热水喝了暖暖身子好再赶路。大爷瞅了瞅我们,低声说:再着急也不在这一夜里,二十几里路呢,这几个娃娃怕是走不动了吧?都先进来,烤烤火,缓缓身子,五更的时候,队上的手扶也走县城,正好把你们带上,昂。我们相互间看了看,迅速达成了默契:听老人的。房子的门打开的一瞬间,所有人的身子,都像是缷下了千金重担,对着屋内的那盆火炉,软了下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