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各种恐龙的英文名字 各种恐龙的英文名字图片(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02:53:27 页码:10
各种恐龙的英文名字 各种恐龙的英文名字图片(四篇)
2022-12-27 02:53:27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种恐龙的英文名字(推荐)一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黄龙。现在由我为大家介绍黄龙。

黄龙,位于潘县境内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山下,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同九寨沟景区一道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黄龙沟长约7公里,景区段4.7公里,宽约1-2公里。景区海拔3145米-3575米之间,纵坡平均降为8.7%。黄龙景观的形成与从沟顶端分水岭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关系。泉水富含碳酸钙类,它顺坡漫流而下,没有固定的河床。溪水在顺坡而下的过程中,碳酸钙物质逐渐沉淀,形成了以乳白色和淡黄色为基调的钙化景观。上段和下段因坡地较平缓,碳酸钙流泉遇阻沉积而形成层层叠叠如玉石砌成的池子,地质学上称为泉化台。黄龙沟的中段是一条约1.5公里长的坡状乳黄色钙化沉积带,称为“金沙铺地”。黄龙景观以雪山和森林拱卫着无数形态各异的钙化彩池为主要特色,人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彩池的艳丽奇巧,只好尊奉它人“人间瑶池”。

黄龙,过云人都称之为黄龙寺,因为明朝时驻松潘兵马使朝觐在沟内修建有改善龙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庙。现前寺已荡然无存,中寺仅剩凤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是古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窟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所以本导游还是称之为“黄龙”风景名胜区。下面我们开始黄龙游览。

黄龙沟口经过的这一条小河就是涪江的源头。过涪源桥,沿着林间小道进入沟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组梯级水池,被命为“迎宾池”。它由100多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彩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间石径环绕着池子曲折盘旋,把游人迎进景区,又把游人送往景区深处。池子周围古树参天,群花争艳;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玛瑙铸成,玲珑剔透。池中清水,湛蓝透绿。阳光透过树隙照在湖面上,变幻着黄、绿、蓝各种色调。微风吹过,池中泛起阵阵彩色涟漪,格外清艳动人,这便是人们赞叹不已的“黄龙彩池”的第一处景观了。

告别迎宾池,踏上用木头搭成的人行栈疲乏上,但见左前方一铺碧水从密林中冲出,又从高约10米,宽约60米的崖沿上飞泻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几经跌宕,形成数十道梯级瀑布。有的如帘瀑高挂,云蒸雾腾;有的似断线珍珠,串串滚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视出了金黄色为基调的钙化结晶面,使瀑布更显得富丽堂皇。如遇朝阳中落日余辉的点染,瀑布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铺呈在我们眼前。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飞瀑流辉”。瀑布顶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与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观。飞瀑是那样的辉煌、奔放,彩池则显得分外宁静,恬静。它们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组成了一道动静和谐而完美的风景线。

缓缓地走过“飞瀑流辉”斜坡,徜徉在五颜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觉到了黄龙沟第二级台阶前。横亘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宽约40余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钙化层似围幔、似悬瀑,十分壮美。崖壁表面溪水漫 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飘飘洒洒地铺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黄色的池盆里。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级约1米,宽约1.5米,洞前帘瀑似串串珍珠悬垂,洞内景物隐约可见。进洞1米处这密密麻麻的钟乳石挡住了去路,还没有人去探测此洞到底有多深。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是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当地藏民传说它是古时候仙人们净身的地方,因取名“洗身洞”。传说,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须先赤身裸体进洞净身,就像汉族地区流行的斋戒前必须沐浴净身一样。这“至圣至洁”的洗身洞,由钙化物质结晶而成,足在洞内让自然流淌下来的泉水洗涤,可以洗刷掉过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获得圣洁的身躯。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当地藏民中又传说不育妇女进洞洗身后可喜得贵子。此传说颇富吸引力,因而进去尝试者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中国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不过我奉劝各位,身体不壮实者千万不要轻易进洞去试,因洞内虽然洁净,但潮湿、阴冷、寒气逼人,经不起此“考验”者,不但达不到“净身”的目的,反而会遭致疾病缠身。

翻越钙化崖壁,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状钙化景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金沙铺地”的钙化流。它长约1500米,宽100米左右,据有关专家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色彩最丰富的一处。坡面的岩溶层凹凸不平,色调以金黄色为主,间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绿色板块镶嵌其中。坡面上荡漾着一层薄薄的清流。由于 水流受坡面鳞状的钙化层而形成变幻莫测的银色涟漪,好似金河泻玉。零零散散生活在钙化坡地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丛,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风、劲流抗争,诉说着景观的古老历史。爬上金沙铺地顶端,俯视整个钙化坡面,竟是两侧低、中间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鳞状,宛如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在坡面。到此,诸位一定已经想到,关于“黄龙”的传说故事,不正是源于这条坡状钙化流吗!

位于金沙铺地下半段左侧的盆景池,是一组由近100个彩池组成的彩池部落。彩池随地势的起伏层层叠置,形态多变。但它们又是堤坎相连、碧水同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宛如一串串割不断。理还乱的多胞治。池畔翠柏挺拨,老干悬抓;池中灌木杂陈,花草伴生,又像一个个水中盆景。综景盆池群落,树水相映、碧水涟涟,确有诗一般的意境。

位于金沙铺地上半段左侧的一组池群,有大小彩池80余个,被名为“明镜倒映池”。因为池群紧靠沟边林区,由于水平如镜,远山近树,艳阳明月等世间景物,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倒映池中,任凭游客赏玩。因为有这样特殊的环境,游人除在池边尽情欣赏倒影美景外,还常常以水为镜,对镜梳理打扮一番,或用照相机镜头把水中景物和自己的尊容拍摄下来,对影成双,别有一番情趣。

离开明镜倒映池继续上行,过“迎仙桥”可见左侧又有一组彩色池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娑罗树丛中,因此命名“娑罗映彩池”。这里所产的娑罗就是杜鹃。彩池边的杜鹃品种据统计有20余种之多。由于杜鹃品种不同,花期也尽相同,花形花色各异。所以彩池边的杜鹃花从春天开到夏天,绵延不断,有的艳如桃红,有的素如白绢,妖柔艳美,尽映池中。秋天,经霜的红叶好似满天红霞倒映池中;冬天水竭,如玉的冰花与银装素裹的彩池融为一休,宁静而淡雅。

继续上行,请看,游览道右而又有一大片彩池群,不仅数量众多,且色彩缤纷各逞艳丽,被命名为“争艳池”。池群计有大大小小的彩池500多个,可说是黄龙沟规模最大的一级彩池群,也是黄龙钙化池景观中色彩最丰富的池群之一。为什么叫“争艳池”呢?说的是群池中无论从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不同角度去观赏,每个池子都有各自的奇特和艳丽之处,真有争奇斗艳的感觉。从池子的大小看,有大至数亩者,波光潋滟;有小如盆、碟者,玲珑精巧。从形态看,有的状若荷花,有的形似柳叶,千有效期万别,无一雷同。从颜色看,有的水色淡绿,有的水色乳白,或显出孔雀蓝、翡翠绿、鹅黄、淡金等斑斓色彩,晶莹剔透,艳丽动人。从质地看,有的池堤状如金盔,有的池埂亮如银鳞,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彩池中的水底世界更为丰富多彩,任游人去心驰神往地尽情欣赏这大自然造就的奇妙世界。

在争艳彩池对面的树丛中还有“琪树流芳池”和“龙背镏金瀑”等景观,因处于沟边偏僻处,离游览道远一些,所以游客很光光顾。从争艳池上行到黄龙中寺的一段是林莽灌丛,没有彩池景观。游览道上仅有宿云桥和接仙桥在迎送过往客人。黄龙中寺距沟口约3.5公里,距后寺约有1公里。这黄龙中寺原有弥勒、灵官、天王、大佛、观音等5座殿宇,均为单檐歇式造型,现仅存观音殿旧址1座,供上下游客休息之用。

离开黄龙中寺向黄龙后寺进发,可见路旁有两个较小的小池,一名“簸箕海”,与民间用的簸箕大小差多;一名“马蹄海”,比真马蹄要大好多倍。这两个黄龙沟内惟一的“海”的池子,其实应列入沟内最小的池子之列。它凭什么却得“海”了头衔?大家认真的端详一番便会发现个中秘密。原来,这两个池子虽然面积不大,却深不可测。按照民间的传说,水深的地方一定是与龙宫相通,或许是哪王开的一道门亦未可知,当然就应该叫“海”了。

簸箕海的西边林莽之中还有一群水池,取名叫“映月彩池”,因位于沟侧林阴中,水面平静,月影倒映,更显清丽明亮。但白天无月影可赏,所以游客多半是直上黄龙后寺游览“石塔镇海”池和“转花漱玉”池等景点。

来到黄龙后寺,眼一片开阔地,这儿应该算是黄龙沟最大一块平坦地界了。眼前的黄龙寺看上去已显得十分简陋,只寺门上方那条彩色巨龙十分醒目。门楣上一块古匾倒引的游人左看右看,不肯离去,似乎杨从中寻找些什么东西。待近前一看才知道,原来这匾额经过了一番奇特的艺术加工:你从正面看是“黄龙古寺”四个大字;从左面看则变成了“飞阁流丹”四字;从右面看,又变成了“山空水碧”四字,且书法雄浑俊美,题词寓意深刻。

寺前左侧一片杜鹃花丛中一地洞口,外貌不扬,深入洞内,方知里面别有天地。它便是有名的黄龙洞,又名佛爷洞。黄龙洞的大小深浅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游人足迹所至约有100米左右,洞内有潺潺清泉,百态钟乳。进洞10米后,空间逐渐增大,并一间宽50余米、高20余米的大厅。厅内套有无数小洞。沿大厅右侧天我石级而上,可见3尊高1.2米的坐佛;另人宝莲灯一盏,以及势欲腾空而起的数条白龙。据考证,佛像建于明代,由于数百看碳酸泉水的浸淋,塑像表面已蒙上一层淡黄色钙化晶体,不知情者,还会误认为是大自然的杰作。不过,像这种天人合作的艺术珍品,在世界上也确实少见。溶洞顶部还有石幔、石瀑、石吊灯等玲珑精致的石钟乳,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每年深秋至次年初春,洞内泉水分别变成了冰笋、冰林、冰幔、冰瀑等自然奇观,又成洞内冬景一绝。

黄龙寺后一大片灌木丛上方,还有一组艳丽奇绝的彩池群,计有大小彩池40余个,也是黄龙沟海拔最高的一组彩池,名为“石塔镇海”池,池群后人们称之为边石坝的台地上,池坝形态各异:有弧形、有扇形,还有裙边形等,参差错落,层叠而上。似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言的诗。池水的色调亦随水底沉积物和池坝颜色有深浅而变得多姿多彩。当阳光高照或白雪掩映的时候,池水会变得更加艳丽动人,勾起游人无限情思。最叫人称绝的是在两个较大型的彩池中间,分别有两尊石塔和石层露出水面,下半截已被钙化沉淀物淹没。据考证,石塔和石屋都是黄龙寺遗物,说明这组彩池形成的年代并不长,但眼前场景却给人一种神秘、久远的印象和云雾仙宫的感觉。可能是因此,人们称黄龙彩池为“人间瑶池”,像天上的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正是:瑶池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处寻?可偏偏在黄龙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了。这便是黄龙景观的圣洁迷人之处。

在石镇海池上部约100米处还有一奇特的彩池。池面约有2平方米左右,绿树掩映,碧水涟涟。池水自行旋流,水面泛起圈圈涟漪。如向池中投以鲜花、树叶,甚至硬币,你们会随着碧水旋转不停,慢慢沉入池底。这旋转的水流是怎么形成的?大家仔细观察就知:池底有一股泉水涌出,泉水冲出地面的方向正好与池壁成一定角度,泉水随池壁旋转,带动池子里的水跟着旋转,因引出现前述奇观,“转花漱玉池”的名称亦因此而来。

黄龙沟景区的程就此结束。各位如兴致尚浓,可登上后面的玉翠峰顶鸟瞰黄龙全景,将“玉嶂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的奇特美景尽收眼底。黄龙后寺左侧高坡上建有一观景台,登台暸望,黄龙后寺及石塔镇海全景一览无遗,是拍照留影的理想选择。

下山时我们可从黄友沟左侧森林中开出的游览便道和栈桥下沟去,不仅可以换一个角度欣赏黄龙彩池美景,更可尽情地吮吸森林中富贪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它会给您疲惫的身躯注入新的活力,让您带着兴奋与满足离开这难以忘怀的“人间瑶池”。

各种恐龙的英文名字(推荐)二

1、龙兴凤举:比喻王者兴起。

2、龙蟠凤翥:指贤者遁世归隐。

3、画龙刻鹄: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4、龙断可登:指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5、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6、龙潭虎窟: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7、龙精虎猛: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8、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本事,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9、攀龙附骥: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

10、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11、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12、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13、真龙天子: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

14、龙战虎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

15、龙跃虎踞:比喻超逸雄奇。

16、龙骧虎步: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17、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景的不一样而变更。

18、龙盘凤翥:比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亦比喻书法笔势飞动。

19、凤毛龙甲: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20、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21、画龙点晴: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资料生动有力。

22、龙楼凤池:指禁省,皇宫。

23、龙蟠虬结:犹言旋绕纠结。

24、凤翥龙骧:形容奋发有为。

25、龙蛰蠖屈:比喻隐居不仕。

26、龙章凤彩:不凡的仪表风采。

27、龙盘凤逸:比喻怀才不遇。

28、鳌愤龙愁: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29、神龙失埶:比喻失去权位。埶,同“势”。

30、龙拏虎跳:犹言龙争虎斗。

31、龙吟虎啸: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32、虎据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33、龙飞虎跳: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34、鱼跃龙门: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35、凤舞龙飞: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36、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37、烹龙煮凤:比喻烹调珍奇菜肴。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

38、龙睁虎眼:形容蛮横霸道。

39、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40、龙跃鸿矫:比喻高举远逝。

41、酒虎诗龙: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42、龙御上宾: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同“龙驭上宾”。

43、乘龙配凤:比喻得佳偶,结良缘。

44、龙驰虎骤:指群雄逐鹿。

45、鱼龙变化:指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46、龙荒蛮甸: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47、龙驹凤雏: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48、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49、活龙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50、龙断之登:指谋利求财。龙,通“垄”。

51、老迈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52、龙盘虎拏:虬曲苍劲的样貌。

53、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54、龙肝豹胎: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55、日角龙庭:旧时相术家指天庭隆起为龙庭。称之为帝王的贵相。

56、托凤攀龙: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57、龙翰凤雏:比喻杰出的人才。

58、龙翰凤翼:比喻杰出的人才。

59、凤表龙姿:形容英俊的仪表。

60、凤舞龙蟠: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61、龙姿凤采:形容姿态风采非凡。

62、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63、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一样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64、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65、飞龙在天:比喻帝王在位。

66、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67、配套成龙: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68、龙江虎浪: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69、放龙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70、酒龙诗虎: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71、龙雕凤咀:比喻辞藻之美。

72、屠龙之伎: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73、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74、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75、龙楼凤阙:指帝王宫阙。

76、一龙一猪: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77、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78、虎略龙韬: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79、亢龙有悔: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80、龙楼凤城:犹言龙楼凤池。指禁省,皇宫。

81、烹龙砲凤:①比喻烹调珍奇肴馔。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亦作“烹龙庖凤”。亦作“烹龙煮凤”。

82、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83、龙腾虎踯: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

84、龙拏虎攫:犹言龙争虎斗。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85、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齐。

86、成龙配套: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87、龙腾豹变:比喻议论风发,能言善辩。

88、人中龙虎:比喻人中豪杰。

89、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90、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91、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92、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93、土龙刍狗: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94、蛟龙戏水: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简便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95、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96、龙雏凤种:指帝王后裔。

97、龙兴云属: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98、游云惊龙:形容书法精妙。

99、龙章麟角:比喻珍希,不凡。

100、尸居龙见: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101、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102、掷杖成龙:后以之为典,借指还乡。

103、白龙鱼服: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104、火龙黼黻: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105、龙盘凤舞:比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

106、凤附龙攀:指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

107、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108、矫若惊龙: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109、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110、神龙马壮:比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111、青龙金匮:指六辰。指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

112、矫若游龙: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113、雀马鱼龙:泛指珍禽异兽。

114、龙生九子: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115、虎窟龙潭: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116、描龙绣凤:指精美的手工刺绣。泛指古代女红。亦作“描鸾刺凤”“描龙刺凤”。

117、扳龙附凤:指依附龙凤而升空。

118、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119、鼎成龙升: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120、鱼升龙门: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121、龙多乃旱:比喻人多互相依靠,反而办不成事。

122、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123、鱼龙曼羡:比喻世事变幻。

124、鹤骨龙筋:指瘦挺虬曲的样貌。

125、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126、龙蟠虎绕: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27、龙骧虎跱:雄踞的样貌。

128、盘龙之癖: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129、龙生九种: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同“龙生九子”。

130、凤骨龙姿: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

131、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132、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133、龙跧虎卧:犹言龙蟠虎踞。比喻山势逶迤起伏。

134、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35、炮凤烹龙: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136、虎变龙蒸: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137、砲龙烹凤: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也指一种肴馔名。同“砲凤烹龙”。

138、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139、龙眉凤目:形容贵人相貌不一样寻常。

140、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141、凤翥龙蟠: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142、烹龙炮凤: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143、龙神马壮: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144、虎斗龙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145、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146、乘龙佳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147、凤楼龙阙: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148、龙飞凤翥: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149、二龙戏珠: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150、龟龙片甲: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151、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152、跨凤乘龙: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

153、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154、打凤捞龙:凤龙:那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155、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156、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157、龙驭上宾: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158、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主角,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159、龙头锯角:比喻大胆冒险。

160、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161、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162、龙蟠虎伏:雄踞的样貌。

163、蛟龙得水: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164、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165、望子成龙:期望自我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166、炮龙烹凤: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

167、龙骧蠖屈:比喻随时屈伸上下。

168、龙阳泣鱼: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169、龙威燕颔: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170、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171、龙颜凤姿:指帝王之相。

172、攀龙附凤: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173、龙威虎震: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174、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175、龙章秀骨:比喻文章秀逸遒劲。

176、龙翔凤舞:犹言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177、砲凤烹龙: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②指一种肴馔名。

178、龙翔虎跃:比喻奋发有为。

179、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180、龙骧麟振:龙骧,昂举腾跃的样貌。比喻将军恩威兼备。

181、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182、人中之龙:比喻人中豪杰。

183、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184、烹龙庖凤:比喻烹调珍奇菜肴。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同“烹龙炮凤”。

185、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186、龙言凤语:比喻简便悠扬的音乐之声。

187、马足龙沙: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188、龙德在田: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189、凤翥龙翔:翥:鸟向上飞;翔:盘旋飞翔。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非凡。

190、鱼质龙文: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191、龙心凤肝: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

192、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193、龙跳虎卧: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194、流水游龙: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

195、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一样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196、药店飞龙: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197、群龙无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198、龙伸蠖屈: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199、画龙不成反为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200、凤子龙孙: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201、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202、龙肝凤脑: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203、龙楼凤阁: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统治者的巢穴。

204、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205、龙蟠虎踞: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206、骑龙弄凤:①比喻成仙。②比喻腾达。

207、龙腾凤集:比喻王业兴盛,英雄会合。

208、岁在龙虵:后指命数当终。同“岁在龙蛇”。

209、乘龙快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210、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211、龙争虎战: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

212、舞凤飞龙: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貌。

213、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214、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资料生动有力。

215、龙韬豹略:指兵法。

216、虎掷龙拿: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217、祖龙之虐: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218、踞虎盘龙: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219、匣里龙吟: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期望见用。

220、龙举云兴: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同“龙兴云属”。

221、龙骧虎啸:比喻气概威武。

222、乔龙画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223、事火咒龙: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224、禅世雕龙:指文章世代相传。

225、凤狂龙躁:形容心境烦躁,精神失常。

226、元龙高卧: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227、绣虎雕龙: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228、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齐。

229、雕龙画凤:刻绘龙凤。

230、盘龙卧虎: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231、龙腾虎掷: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

232、如龙似虎:形容勇猛有活力。

233、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234、凤箫龙管: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235、打虎牢龙: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236、直捣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向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237、龙骧凤矫: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

238、痛饮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239、龙门点额: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240、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241、龙举云属: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同“龙兴云属”。

242、龙首豕足:犹言牛头不对马嘴。指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243、龙腾虎踞: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244、前怕龙,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245、龙飞凤翔:①指帝王的兴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246、批逆龙鳞: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常以喻弱者触怒强者或臣下触犯君主等。

247、真龙活现:形容逼真。

248、龙跳虎伏:犹言龙腾虎卧。比喻笔势。

249、潜龙伏虎: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250、龙去鼎湖:指帝王去世。

251、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252、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253、龙翔凤翥:①比喻瀑布飞泻奔腾。②比喻神采飞扬。

254、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55、龙攀凤附:犹言攀龙附凤。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256、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我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257、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58、屠龙之技: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259、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260、攀龙讬凤:犹言攀龙附凤。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261、龙腾虎跃: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262、贯斗双龙: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263、凤髓龙肝:比喻珍奇美味。

264、龙血凤髓:比喻高贵的血统。

265、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266、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267、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268、龙章凤函:比喻文采炳焕。

269、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270、暴腮龙门: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271、龙幡虎纛:指将帅之旗。

272、龙翔凤跃: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同“龙翔凤舞”。

273、曼衍鱼龙: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戏节目。鱼龙:古代百戏节目。古代演出的杂戏名。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亦作“鱼龙曼衍”。

274、鱼龙百变: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275、鱼龙漫衍: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后多比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漫,通“曼”。

276、日角龙颜:旧时相术家指额头隆起为龙颜。称之为为帝王的贵相。日角,额角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

277、龙眉豹颈:形容勇士的长相。

278、龙腾虎啸:声势壮盛的样貌。

279、飞龙乘云:龙乘云而上天,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得势。

280、龙潜凤采:比喻英俊之士才能未展现。

281、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282、龙游曲沼: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283、龙荒朔漠: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284、龙拏虎掷:犹言龙争虎斗。

285、龙骧虎视: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286、附凤攀龙: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287、龙战鱼骇:比喻战争激烈。

288、龙行虎变:比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289、龙腾虎蹴: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290、龙章凤姿: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291、鼎湖龙去: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292、龙蟠凤逸: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293、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294、鱼龙曼延: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

295、龙虎风云:①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296、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297、活龙鲜健:形容健壮有活力。

298、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299、暴腮龙门:像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300、鳌愤龙愁: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各种恐龙的英文名字(推荐)三

裕达隆花园的设计,根据天然形貌,取材"出水神龟"的概念。原有的孤山,是神龟的龟身,三面环水,另堆土成龟头,龟尾是一道拱桥,春夏秋冬四厅,成为龟的四足,围绕神龟,隔水分别有内外各两环风景道,就是百树径、百花廊、百花路和百树路。园外是高下逶迤的脉山,起伏有致,大美中涵。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到浮戏山雪花洞来参观游览。我姓 ,很高兴为大家作导游服务,我会尽力为大家服务好,使大家游览愉快,不虚此行。

雪花洞景区游览面积是2.27平方公里, 以雪花洞为中心,周围的景点有仙女潭瀑布、黄龙潭、滑道、游船、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万年栎,还有自然风光香炉峰和金龟探月峰。

雪花洞位于海拔854.5米的金龟探月峰下,是大约5亿7千万年前汪洋大海中碳酸盐岩层里面的一条地下暗河。现已开发1180米,面积为4600平方米 ,洞中布满大面积奇特的钟乳石和岩溶学上特殊类型的雪花石。雪花洞分为三个大厅和一个雪花长廊。洞内常年恒温15.7℃。我们今天参观雪花洞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

下面,我们要经过的是一段长达57米的人工引洞。这段引洞是1984年开凿的。

碑林:首先我们看到的“井冈山碑林”五个烫金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他是江西东乡人,也是一位老红军。1998年去世。他的字体作为一种汉字字形己输入电脑,全球通用。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雪花洞的第一个自然大厅——迎宾厅。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大厅的自然景观都是钟乳石构成的,表面看上去湿淋淋的,说明他们仍在生长(因为钟乳石形成主要是依靠水分中的矿物质不断沉淀而生长)。据研究,它们的生长速度是一百年长一厘米。我身边的这块钟乳石形似磨菇,我们称其为磨菇亭,这类钟乳石是从地面向上生长的,岩溶学上称它为石笋。还有的是从洞壁或洞顶往下生长的钟乳石,被称为石钟乳;当石钟乳和石笋连结在一块的时候,就被称为石柱,如厅中的擎天玉柱。下面请大家通过灯光的打射来观赏迎宾厅内的自然景观。

现在我们已进入白云古洞景区一华里。白云古洞,是一组天然洞群的总称。景区内有九洞、三十六景。最大的岩洞是白云古洞,最小的是神蜂洞。三十六景有迎客峰、曲线天、莲阴寨、十瀑潭、大、小月牙天等等。整座山的特点是“山青水秀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集“奇、险、幽、秀”于一身,僧、道、尼同居一山。这里距第一景观迎客峰还有200米。白云古洞北有卧狮山、东有仙源山、西有莲花山,南有边墙山和笔架山。四面山峰环绕,面积八平方公里,全部景观游完大约4小时(可征求客人游览时间)。

首先,在大厅的帷幕之中,有一石笋形成的佛像。您看他一副主人公的姿态,好似在欢迎您的光临,他正是迎宾厅的主人,被称为迎宾佛。洞厅中央这根石柱直达洞顶,好似迎宾厅的顶梁柱,我们称其为擎天玉柱,据专家讲,这个石柱是经过二三十万年形成的,它的前方是一位笑口常开、大肚容世的弥勒佛。弥勒佛还是那副坦胸露腹、大咧不拘的样子,可能是因为他经常笑的缘故,竟把自己的嘴巴给笑歪了,据专家推测一百年以后,他的歪嘴吧在流水的作用下才有可能会被正过来。

九个景观节点为:轴线上的景观节点包括中俄友谊”、俄罗斯风情”、伟大中华”;而环线景点为华夏乐章”、万里长城”、乐山大佛”、航天史话”、对俄贸易”、卡通世界”。

这个地方是雪花洞的第二个大厅,也是雪花洞内最宽敞的大厅,高46 米,长55 米,宽35米。大家抬头仰望,在大厅的顶部有一个天窗,它就是发现雪花洞的原始洞口。它的发现者是当地的一位姓沈的农民。一九六三年他家盖房子挖地基的时候无意间挖开了这个洞口。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八四年这期间,游客们都是腰系一根绳子从这个洞口进来探险的。正因为这个洞口的存在,这个大厅便被称为通天大厅。(现在我们来观赏通天大厅的自然景观)。在通天洞口附近,由于常年流水,生长了许多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最为壮观的就是这组悬天瀑布,你看它洋洋洒洒,直泻而下,不由会让你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来。在它的下方,有两只层次分明的小螺号,其中比较大的螺号尖端好似一只小灯泡一样闪闪发亮。那么它是什么宝贝呢?请大家注意观赏我身边的这几块钟乳石,在我灯光的照射下,这几块钟乳石好似一盏盏漂亮的冰灯一样通体透亮,呈肉红色。在岩溶学上,它属于罕见的半透明状的肉色钟乳石。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玻璃晶体,所以表现出这个特性。在世界上所有开发的溶洞中,像这样透明的钟乳石非常少见。顺着灯光的照射,再看这个自然景观,它就是慈眉善目的百岁老寿星,老寿星的大驾光临惊动了雪花洞中的各路神仙,仙人们纷纷起来跪地参见。就连洞主雪花观音也慌忙起身相迎。而老寿星已经高兴的忘乎所以,把自己的龙头拐杖都扔到了一旁,这一组景观被称之为群仙拜寿。这都是意象形的,大家琢磨,是否有点神呢?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长达173米的雪花长廊区。

雨花台属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山岗顶部如平台,布满大大小小的砾石,它们都是在距今1200万年到300万年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由长江古河道的滔滔流水从安徽贵池以远的中下游搬运而来的,途经磨擦水蚀等天然加工,磨去了棱角,有的滚圆如卵,有的扁如圆饼。这些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灰岩等一类坚硬岩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类矿物质组成,由于所含矿物质成分不同,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有白色、乳白色、徽黄、深黄、红色、绿色、紫色和黑色等,且多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更显晶莹光泽,被称为雨花玛瑙。

我们来到雪花洞前,在灯光打射下,洞壁上好像堆积了片片鹅毛般的雪花,在岩溶学上,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类型,因形似雪花,所以被称之为雪花石,雪花洞便由此而得名。雪花石主要是生长发育在含水相对均匀、透水性良好和富含孔隙水的母岩上。从雪花石的纵剖面特征来看,雪花石可分三个层次:一是紧贴母岩的具有圈层构造的松散皮层;二是长在皮壳之上的各式“雪花状”方解石晶体;三是生长在石珊瑚和石葡萄的表面。其主要是通过毛细作用形成针状、芝状的文石晶体。文石是不稳定的矿物,它会转化为方解石——即雪花石的第二种类型石葡萄。在1963年雪花洞刚刚被发现的时候,洞里所有的雪花都非常洁白,表面皆是毛绒绒的形似味精状的透明体,灯光一照,闪闪发光。可是自从洞口打开以后,由于洞中大气成份有所改变,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雪花石表面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碳化和风化,我们现在看到的雪花石表面已经起了变化,亮度有点减退,但仍不失雪花的风采。雪花石的自然形态是多样性的,特别是这种葡萄状的石花极为罕见。1992年10月28日,中国地质岩溶研究所长朱学稳教授考察雪花洞时说:“我已经参观了西方二十二个国家的一百多个溶洞,像雪花洞这样奇特的石葡萄还是第一次看到,经过化验,发现石葡萄里面含有二十八种微量元素。”

现在,请大家继续观赏雪花石的第三种类型——石珊瑚。石珊瑚好似海底世界的珊瑚礁一样,一团团、一簇簇堆积于洞壁之上,在一个庞大的海底世界组成这座美丽的珊瑚岛。在珊瑚岛上有一只凶猛的大鳄鱼,这是由碳酸钙化学沉积物钙板构成的象形景观。在鳄鱼下方还有同一成分形成的另一幅自然景观——一条活泼可爱的小带鱼,正摇头摆尾地在溪流中游戏玩耍,此景名称为带鱼戏瀑。更让我们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功的恐怕是这只缩头缩脑的小乌龟了。小乌龟也是由洞顶滴水形成,据专家研究,它从形成到现在已有十几万年的时间了,我们称它为万年神龟。

在这长达173米的雪花长廊里,自然景观千姿百态,造型各异,大家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认真观看,可以说一步一景,景景不同,既有南方溶洞的特色,又具备自己独特的魅力,不愧是中原大地的一大奇观。

请大家抬头观看,这个意象很像一顶草帽。它在岩溶学上的名称是天窝,天窝的形成是离不开水的,因此说雪花洞的前身是条地下暗河。

大家跟随我灯光的打射可以看到这里自然形成的九条龙,虽然它没有北京九龙壁那样形象,但却显示了大自然的魅力。

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请观赏我们右边洞壁的壁流石。因为它的上部紧挨洞 壁,下部悬空,形似布幔,所以被称为石幔。石幔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往下滴水,形成一座石笋,有人说这个石笋像大象,有人说更像牦牛,那么它在您的审美观中到底像个什么呢?

我们看到的这些钟乳石晶莹剔透,冰清玉洁,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它们的尖端不同程度地遭到了人为的破坏。这根比较粗壮的钟乳石,专家们曾作了研究,它根部的年龄是十二万九千年,尖端有九万年。随着灯光的打射,我们继续来观赏钟乳石的另一种形态——鹅管。鹅管里面是空的。它有两个特点:一、非常脆弱,手一碰即断;二、生长速度惊人,如果洞内生态环境没有破坏,一年可长3—4厘米。有的壁流石长势好、下部悬空多,如果我们用手轻轻敲打,就会发出“空空”的响声,这种壁流石我们称其为回音石。

我们在地面上见过的塔可能很多,那都是人文景观,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塔却是滴水形成的一座透明石塔。请看,这座石塔玲珑剔透、层次分明、冰清玉洁、美丽诱人,能在这里看到它,真是三生造化。

现在,请大家观赏蛇化石。大家通过我灯光的打射可以看到这条蛇化石是断断续续,盘曲在石壁之上的,有1.5米长。那么这条蛇是怎么进来的呢?据专家推测,蛇是从雪花洞的原始洞口掉下来的,随水流到这儿,死后,释放出有机质,吸收矿物质,经过钙化,形成化石。至今为止,在世界上已开发的溶洞中,尚未发现过动物化石,蛇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世界岩溶学上的一项空白。

这一部分是1996年对外开放的,破坏和污染程度比较小,雪花石看起来更加密集、洁白、完美。经过考查发现这部分雪花石现在生长的情况也是最好的,据研究,它们的生长速度大约是六十年生长一厘米,比钟乳石快,但形成条件一是必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下空间;二是岩石具有极高的透水性;三是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压力。因而,目前全世界只发现了两个雪花洞,这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在遥远的加拿大。

再往前行,我们看到雪花石不但布满了两边的洞壁之上,还布满了洞顶及洞底,使您仿佛步入了漫天飞絮的冰雪世界。这些光彩照人的雪花石,玲珑剔透的石葡萄和肉红色半透明状的石钟乳,都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可谓是天下第一雪花洞。

各位游客,来到这里,雪花洞来路的自然景观到此告一段落,再往里面是未开发部分,回程路中还有两个景点,我们继续参观。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v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洞外的香客们等啊等啊,一直等了三天三夜,也没见卖醋的和卖饼的出来。大家七言八语,都料定他们准是出了事。为了后人的安全,众香客就七手八脚在洞里垒起一道砖墙。从此,人们只能游览外洞,里洞再也进不去了。

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参天耸立的塔松,它的旁边是一只兽中之王——雄狮。在雄狮的身后跟随了一对可爱的小狮子,雄狮昂首眺望、欲登塔顶。现在请大家来拜见一下雪花洞中的最后一位仙人——送子观音,她抱了个小孩,像是从天而降,给人间送贵子来了,我们能够不期而遇送子观音,可以说是缘分。

这个地方是雪花洞的最后一个大厅——洞天福地厅。我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这个大厅为什么叫洞天福地厅呢?请大家到这边来参观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刻有“洞、天、福、地”四个大字,大厅名字的由来就是根据这块石碑而起的。传说,参观雪花洞的第一位游客是我国历史上的道教鼻祖——太上老君。当年老君来到雪花洞中,被雪花洞的自然美景所吸引,乐不思蜀,感到此景不该人间有,原是碧莲玉笋宫,正迷恋于此间时,玉皇大帝召他回宫,他恋恋不舍,但又不能反抗,于是举起自己的龙头拐杖在这个石碑上面写下了洞、天、福、地四个字后飘然而去。自从老君在这个石碑上写下字以后,这块石碑也就有了一定的灵气。拍打石碑,就会听到空空的响声。许多人认为这块石碑是空的,其实这个石碑,一点也不空,经地质专家鉴定为音乐石。我们通常叫它吉祥石、好运石。

各种恐龙的英文名字(推荐)四

浦江的年,是要过得热热闹闹的,而浦江的人,大多是要照例回乡下爷爷奶奶辈的地方过年的。在炮火喧天中,浦江城区类似于空城。而又随着那一条长长的龙灯,人们陆续地归城,为新年画上了句号。

每年的舞龙灯,便是全浦江人的盛会。上到八十岁老太,下到垂笤儿童,无人不期待它的到来。元宵节前一天,便是龙灯盛会,他们从孝义之家郑义门开始,一路向城中进发,整整要舞个一天。乡下劳作的人们纷纷涌向县城,观看这场充满年味儿的表演,为了迎接这盛会,各单位提前开始准备筹划,忙前忙后。交警大队也纷纷开动,封掉城区主街道,用来舞龙灯,保证观看人群的秩序和安全。

龙灯的各段是由浦江不同的乡镇在不同的特色与文化下制作的,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再整合在一起,简直是龙灯艺术精华的大荟萃。黄宅是最大的镇,灯也照例是最豪华的,金光闪闲的龙头,中间缀着红色的鳞片,足足有两人高,头上还顶着一个大皇冠,威风凛凛,身后足足有二十三米长的龙身嵌着五颜六色的鳞片,随着舞灯人左右的跑动而在风中飞腾,活像真龙现世的壮观,时而上下摆动,像龙跃梭在海中的快活,时而又交叉飞舞,玩转新花样,打着圈圈,画着八字,令人叹为观止。

周围街道的人围了一圈又一圈,远远望去是一片乌压压的人海,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看到这巨大的龙灯,有如此精彩的表演,人群爆发出阵阵惊叹和喝彩,当真是热闹。

后面的龙灯大多以板凳龙的形式,郑宅镇的是风流英雄灯,有手提大刀,青衣红面的关公;有手持一壶酒,仰天长饮,衣袖飘飘的灰衫李白;有憨态可掬,肥脸大耳,令人发笑的猪八戒各式各样,栩栩如生,让人眼花缭乱,只能大喝一句精彩,也有前吴的迎会,会桌上尽是孩子,化妆成戏剧中小生、花旦、青衣的样子,或绑在龙灯台子的杆上,或直接立在柱上,做出各种造型,颇有些京剧的意味。还有一个孩子颠了半天竟睡着了,让旁观的众人发出一阵阵哄笑。

抬板凳的,不仅有身强力壮的男子,还有一队娘子军,都是各镇里自愿参加的,即便互相不认识,但却异常默契,没有先前训练过,却凭着一腔热情而舞着,团结且漂亮!整整一天,绕城下来而不嫌累,仍旧活力满满。

在一天的热闹中,迎龙灯谢幕了,但龙灯的传统文化并不会终止,而会一直传承下去,因为这不仅是新年结束的标志,更寄托了浦江人民对新一年美好的愿望和全县人民的善良、淳朴、团结。

舞龙灯,传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