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优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0:33:33 页码:14
最新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优质18篇)
2023-11-10 10:33:33    小编:ZTFB

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总结自己的表现。总结要简练明了,突出重点,不要过多废话。通过阅读下面一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怎样写出一篇完整的总结。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一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感受这些方法的现实意义。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解决生活问题。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1、体育室花19.4元买来一筒羽毛球,每筒12个,平均每个多少元?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讲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算钱时可以保留几位小数,为什么?

2、引入: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1、学习例12(1)。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计算。

(3)汇报:2.5÷0.4=6.25(个)。

(5)小组讨论:根据实际情况,这里需要准备几个瓶?为什么?

(6)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7)演示多媒体课件,验证结果。

(8)小结:在这道题里,应用我们以前学习的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能解决问题吗?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不满5也需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进一法”。

(9)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像这样的情况吗?请你说一说。

2、填一填。

列式为:210÷40=5.25≈()辆应用()法取近似值。

(2)把一包150千克的大米平均分成每袋40千克,需要准备几个袋子?

列式为:150÷40=3.75≈()个应用()法取近似值。

3、学习例12(2)。

(2)要求这个问题,要用什么方法列式?怎样列?

(4)小结:在这道题里,出现了满5也要把尾数舍去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5)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像这样的情况吗?请你说一说。

4、选一选。

(1)做一套衣服要用布2.5m,现有30.5m的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列式为:()。

a、30.5÷2.5=12.2≈12(套)b、30.5÷2.5=12.2≈13(套)。

(2)同学们把75.5厘米的纸条按每6厘米裁成一段做圆环,这个纸条最多能做成几个圆环?列式为:()。

a、75.5÷6=12.58≈13(个)b、75.5÷6=12.58≈12(个)。

5、学生看书本p33的内容,质疑。

6、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有的时候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也有的时候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总之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1、p33“做一做”的题目。

2、p35第7题。

3、大家今天的表现真不错,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个漂亮的地方。(出示漂亮的桂林山水的风景)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游览吗?这里有一种既开心刺激又经济实惠的游览方式——“乘坐竹筏游漓江”。请看:(1)一个竹筏一天租金220元,可乘6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后,学生列式解答,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这里用了什么方法取近似值,为什么。)。

(2)我们班有47人,准备乘坐竹筏游漓江,已知每个竹筏可乘6人,得租几个竹筏?(学生列式解答,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这里用了什么方法取近似值,为什么。)。

(3)同学们,朴实的桂林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一个个精美的竹筏,为桂林的旅游事业争光添彩。我还了解到了一个信息:做一个竹筏需要10根竹子,请问96根符合要求的竹子能做几个这样的竹筏?(学生列式解答,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这里用了什么方法取近似值,为什么。)。

(4)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课本p35第6、8、9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二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整数除法和乘法的知识来解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一分、拿一拿,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探求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了解分数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实际问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的转化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

全班展示、交流不同的折法。

出示作业纸上的苹果图:

要求学生将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写出一份占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两份占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并将苹果总数的涂成红色,苹果总数涂成绿色。

2.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板书课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是学生在基本掌握了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后而进行的综合练习,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按比分配问题有不同解法: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份数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乘法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现在教材一般用第二种方法为主,因为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分数乘法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的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伸。在教学中,一是要注意发挥练习课的检测评价功能,主要检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思维发展的水平;二是要注意发挥练习课激励功能,因为练习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应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是要注意发挥练习的思维训练功能。思维训练离不开数学的学习,而数学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的训练,在训练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笑笑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和未读页数的比是1:3。

问:你能变换一种说法吗?

问:如果笑笑继续读,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设计意图】。

回顾前面的比、分数之间的关系。

2、看图说话。

盐:

水:

问:通过线段图你读出什么信息?

现要调制这样的盐水140克,需要盐和水各多少克?

独立思考。

归纳:这是一个基本的把两个量的和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应用题,即和比分配。

和比分配。

140÷(1+6)。

一份的量。

小组讨论。

120÷4×(3+2+1)。

一份的量。

独立思考。

480÷3÷(9+7)。

速度和。

一份的量。

问题:

1、比较2、3题有什么共同点?

2、第1题为什么不用这样做?

归纳:它们都是典型的和比分配应用题。

问题:谁有想法了?

95×2÷(3+2)。

一份的量。

问题:1、这和3、4有什么区别?

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有关比的应用题都是这样的。

独立思考,汇报自己的想法。

差比分配。

24÷(5-3)。

长与宽的差长与宽相差的份数。

一份的量。

归纳:典型的差比分配应用题。

对应量除以对应的份数就是一份的量。

问题:这和前面的应用题有没有区别?

(已知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部分比。

120÷2。

一份的量×3。

3份的量。

问题:谁有不同的想法?

120÷×。

(单位1是-------)。

120÷。

(单位1是-------)。

120×。

(单位1是-------)。

回顾:1、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的解题方法?

(先求一份的量,再求几份量)。

2、今天讲的应用题你认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3、你有什么收获?

挑战自己:

提示:抓住不变量。

和比分配差比分配部分比。

140÷(1+6)。

一份的量。

120÷4×(3+2+1)。

一份的量24÷(5-3)120÷2。

长与宽的差长与宽相差的份一份的量×3。

480÷3÷(9+7)。

速度和。

一份的量。

95×2÷(3+2)。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概念、作用、分类知识。

二、教学重点:

掌握应用文各类固定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

应用文写作中正确用词用句。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应用文的含义:

1、概念:

应用文是指人民群众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解决社会各种事务时,经常使用的、具有惯有格式的文体。它与人们的关系最为直接,使用频率也最高。

由于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复杂精细的社会生产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要求人们掌握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因此应用文体的种类也日益繁多,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同时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文秘工作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而文秘工作的中心工作就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使信息尽快的产生社会效益,完成这项工作的工具当然要靠应用写作,所以应用写作将对人们的工作效率和信息传播的价值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掌握各类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就成为文秘人员一项最重要的基本技能。

(二)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有无实用价值是应用文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明显特征。

2、真实性:具有真实广泛的内容,是应用文的生命。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3、对象明确:由于应用文中的每一个文种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所以对于确定的作者和读者来说是非写不可、非读不可的,否则将贻误工作。

4、格式固定:其目的是为了清晰醒目,便于使用,便于即时处理,充分发挥应用文的社会功能。

5、时效性:要求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快写、快办、快发,不允许任何拖延,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6、简明性:应用文要求简洁明了、干净利索,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必须字斟句酌,连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无误。所以应用文具有朴素平实的语言风格。

(三)应用文的作用:

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2、加强联系和团结,组织社会生产和协调人际关系。

3、总结交流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4、积累和提供历史材料。

应用文中有一些固定的文言词汇和句子,体现其准确性、简明性。

1、分类:

2、称谓用语:我、本、你、贵、该。

(1)自称:本、我、敝。

如“本厂”、“我校”、“敝公司”等。

(2)称对方:你、贵。

如“你局”、“贵公司”等。

(3)称他方:该。

级通用。

3、经办用语:经,业经。

表示经办工作处理过程已结束,表明处理时间和经过情况。

如:(1)经召集有关班委讨论,

(2)上述各款,业经董事会批准。

4、引叙用语:前接、近接、顷接、悉、收悉,敬悉等。

引叙来文时的用语:

(1)近接贵公司来函。

(2)你厂关于××问题请示悉(收悉)。

(3)来函敬悉。

5、期请用语:表示期望、请求。

如:“即请照办。希即遵照、请、拟请、希望”等。

例:(1)以上各点,即请查照。

(2)现将《规定》发给你们,希即遵照(执行)。

(3)请(希)即按有关规定办理。

6、表态用语:

有“照办、同意、不同意、可行、不可”等。

例:“对××问题,同意按来文意见办理。”

7、征询、期复用语:

征询用语:当否,妥否,是否可行,可否等。

期复用语:请批示,请核示,请回复,请指示等。

例:“上述报告,如无不当,请批示。”“上述处理意见,如无不当,请批转执行。”

8、综述过渡用语:有“为此对此、综上所述”等。

一般用在前文末或后文开头,起过渡作用。

例:(1)“对此,特提出下列意见”

(2)“为此,必须重申”

(3)“综上所述,要求””

9、结尾用语:

指一般函件或公文的结尾处用语,如:“为要,为盼,为何、特此通知(通报)”等。

例:(1)“望给予接待为何(为惑)”

(2)“请拨冗函复为盼”

(3)“务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执行为要”

(六)应用文的句式:

1、句中介词结构较多。

如:“有关问题”、“关于通知”、“根据文件”、“为了,特制定本计划”

2、句式多为叙述句和祈使句,不同感叹句和反问句。

3、修辞方法几乎不用。

【教学过程】。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五

1、在自主探索中探究出两步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两步除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活动,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1、用两种解答方法解答应用题。

2、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口算练习卡片、投影仪等。

一、复习。

1、口算:13×690÷380÷5÷340÷4÷548÷(2×4)。

4、引出课题(板书:连除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形成策略。

1、探究例4的解答方法。

(1)读例题,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思考讨论。

2、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3、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4、引发思考,巩固解题方法。三、巩固提升。

1、独立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2、判断题。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

在课堂中我注重学生解题策略的讲解,用线段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用不同的说的方式展示自己,如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每列出一个算式,就要求说出求的是什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完整性,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六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9至120页内容。

2.使学生在自觉整理复习知识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会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1.每名学生收集统计图或一些分数表示的信息;

2.每名学生制作一张日历卡。

3.收集本学期与生活应用有关的题型。

入学是为了用,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数学知识都帮你解决了哪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1.拿出收集到的与生活应用有关的题型,四人小组人单位,互相交流;

2.个别上台汇报结果。

让学生拿出收集到的统计图或分数表示的信息,在小组当中交流。请个别学生上来汇报自己的.成果与心得(你收集到的是什么数据,从这些数据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拿出日历卡。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只能横着框。尝试完成。用投影配合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说出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哪几个?它们的和是多少?(让学生迅速动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汇报)。

2.再任选几个整数,分别写出用这几个数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并求出每组真分数的和。(每人选两个整数,并写出用这个整数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再求出和。)。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任何一个比2大的整数,用它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一定是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学会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用投影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位置感与方向感。】。

读题,理解题意。学生尝试做游戏。

要想取胜,可以倒过来推想(自己最后一次取之前,应该留几根给对手)。

指出:每次取完后,留下的火柴根数必须是4的倍数。再次尝试游戏。

说说取胜的策略。

【设计意图:游戏中学,游戏中发现规律,远比在枯燥的笔算中要有效果。】。

小组交流。

汇报结论,注意表述的正确性。

分组课后完成测量、计算。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七

1.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求一个树比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

2.学生能够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经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发现和探讨问题,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灵活解答。

一.巧设铺垫,激趣导入。

1.创设情景: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兵,谁呢?(请出小记者)现在我们来做个现场采访:在前面所的知识中,你感觉哪部分知识比较难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与小记者产生共鸣,从而引出“应用题”)。

2.设疑:小记者请求大家来帮助他如何理解、掌握应用题?

3.小记者设问探讨:解答前面所学的分数应用题关键在哪?(学生自由探讨,发表意见,引出找关键句、找单位“1”及数量关系,也可画线段图理解关系)。

4.小记者示题:说出下面各题的单位“1”及数量关系。

(1)一些奖状,发了3/5。

(2)已经看了全书的1/8。

(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7。

(学生自由口述,选择喜欢的题目解答)。

引出“刚刚的3句话,在应用题中是作为什么部分?(关键句)。

5.示问:除了刚刚的几句关键句,你能找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用过类似的话?又如何找出单位“1”及数量关系(学生自由探讨,根据学生回答选择适当的关键句写在黑板上,为后面服务)。

二.探索交流,建构新知。

(一)自由构建新知。

1.设疑:一道完整的应用题除了关键句,还需要什么部分?(学生交流,引出“条件、问题“)。

2.编题:那你能否选择自己喜欢的关键句,补充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并思考如何解决?我们分小组比赛,看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有新意,可邀请我们的小记者和老师一并参与(分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犹如一枚枚石子投入蓄势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积极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行云流水般的分数应用题教学全无例行公事、思路闭所,空间狭小之嫌。正所谓“灵感总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提出一个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为有意义。这一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通过动脑编题——动手写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作比赛,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了发现、掌握新知的方法。

(二)探讨交流新知。

1.交流展示成果:选一些小组向全班交流。

根据小组的汇报,选出一些典型的题目(多媒体)适时展示,全班共同交流。

例如:一些奖状共15张,发了3/5,还剩几张?(发了几张?)(发了的的比剩下的少几张?发了的比剩下的少几分之几?)。

示问:对刚刚那小组的成果(题目),你们会帮忙解答吗?(全班尝试解答,请部分学生板演)。

2.交流:“还剩几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介绍方法:

(1)根据数量关系,总共的—发了的=剩下的,总共的×3/5=运走的。

15—15×3/5。

=15—9。

=6(张)。

(2)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分析:结合线段图理解“把什么看作单位“!”,运走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各是哪部分?怎么表示的?)。

15×(1—3/5)。

=15×2/5。

=6(张)。

整个方法介绍过程中,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点拨。

3.小结:刚刚由于全班的共同努力,我们自己的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了,真是聪明!看来我们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解答刚刚那一小组的题目的,说说你比较喜欢那种。(自由发言)。

那对于刚刚的方法还有什么困惑的吗?提出来大家共同解答。

(三)灵活运用新知。

2.学生解答剩余的题目,拓展、巩固对新知的理解。(自由发言、交流)。

4.小记者兴致昂然,想展示一下自己学到的本领,请其余同学出题来考他。(学生出题,视平台展示)。

4.创设情景:小记者解答有困难(数量关系出错,对应分率出错)请同学们帮助解答。

突出强调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理清数量关系,理清对应分率)。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表现颁发奖状,与我们的例题浑然一体,学生兴趣昂然激发了学生后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设立小记者遇到困难,突出强调今天所学的知识的重点。这一活动,还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再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了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

小记者出题:看同学们表现那么棒,考官做的那么溜,也想当会考官,你们敢不敢应战?(多媒体演示出题)。

我设计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是为新授部分服务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课一开始,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说说学习方面比较困惑的知识话题导入新课,从“解答应用题关键所在”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他们被浓浓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2.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小组自由选择喜欢的关键句编题并思考如何解答。学生通过合作探讨交流,得出解答的方法。从自己质疑——解疑问——汇报交流,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双基训练扎实。教学中设置了许多开放性问题,拓宽了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学习的课程渠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3.注重学习的开放性,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整个学习过程,从问题导入,引出新知,到自由探讨新知,解决问题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形成,真正主人教师只是参与其中,从而引导和辅助。学生是整节课引发的一环有一环,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性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八

《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三单元49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比的应用》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现实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后,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将平均分与不平均分份数的知识联系和应用起来,使学生完全能找到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教师只起到启发,点拨和深化引导的作用。

1、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

六年级共有38人,其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7:12,男,生是女生的人数的,女生是男生的人数,男生是全班人数的,女生是全班人数的xxx。

2、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哪些数学信息?请你读一读。(课件图片出示)。

(1)地球上的淡水含量与地球上水总量的比为3:100。

(2)安利洗涤剂与水的正常比是1:8。

(3)我们喝的鲜橙多中橙汁与水的比是1:9。

(5)妈妈做米饭时米与水的比是1:3。

(5)一种咖啡奶,咖啡和奶的比为2:9。

3、生活中平均分配的问题:

学校把种植42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六年级人数相等的两个班,怎样分配才合理?

师板书:按比例分配。

【设计意图】学生能从三个例题中体会平均分配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一)理解比例分配的意义。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二)学习例2:(出示例2):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请同学在练习本上尝试解答一下,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生汇报:不同做法的两名同学到前面板演,并要求板演的学生说出这样解答的道理。

解法1:总份数1+4=5解法2:总份数1+4=5每份是500÷5=100(毫升)浓缩液有500×1/5=100(毫升)。

浓缩液有100×1=100(毫升)水有500×4/5=400(毫升)水有100×4=400(毫升)。

答:浓缩液有100毫升,水有400毫升。

4、提问:这两名学生解答的是否正确,要求学生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

5、比一比: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可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总结:

方法1是按平均分的份数进行计算的:先算出每份的体积,再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

方法2是按分数的意义进行计算的:先找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

6、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提问后老师总结:把计算出来的浓缩液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是否等于500;也可以把计算结果去比,看是否是1:4。

强调:检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他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帮助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三)老师总结并强调计算方法:首先看清题里的条件给的是哪几个量的比再看题中给的量是否是这几个量的和,而后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四)质疑问难。

四、巩固新知反馈练习,

(1)填空:

1)把20根小棒按2:3的比例分成两堆,一堆()根,另一堆()根。

2)把20根小棒按1:3的比例分成两堆,一堆()根,另一堆()根。

(3)生活中的问题。

要求:独立完成,请学生口头说,教师板演,并说清“比”是怎么得来的。

【设计意图】此题为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个变式,解答开始上课时的疑问。引导学生找出部分量的比。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五、谈收获,课堂总结。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硝酸及其应用。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而高中阶段学习的元素化合物主要有: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镁、溴、碘等众多的物质。硝酸作为含氮物质在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且硝酸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强酸之一,掌握硝酸的性质及其应用是必要的。本节的教学在了解硝酸的氧化性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浓、稀硝酸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不一样。

2、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随着硝酸浓度的变化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物也发生变化。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根据所学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来了解硝酸的氧化性,掌握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辩证法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3、教学的重点、难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重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知道了硝酸是常见的氧化剂,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因此通过引导学生从硝酸的应用入手探讨硝酸的性质。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化学研究的方法论为指导,采用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研究讨论——结论——应用的边讲边实验的实验探索方法进行施教,主要侧重于实验探索、对比分析、归纳概括。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具有说服力。教学时,应该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一些富于启发性的思考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的效果。

简明扼要地从解释谚语雷雨发庄稼的道理引入。

(二)硝酸的性质:包括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硝酸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根据实验提纲进行实验操作,简单描述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硝酸的化学性质:重点学习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十

李娜。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的应用》.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1)3月12号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88棵小树苗的任务分给六年级的每位同学,怎样分配才合理?(平均分配)。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样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2、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该怎样分?

自学提示:(1)可列表或画图。

(2)联系比与分数的关系,将本题转化成相关的分数应用题。

(3)你还有其它的什么想法,用你的方法试试吧!

3、小组合作、4、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5、解题思路:

(1)明确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2)计算总份数。

(3)根据具体数量与对应分数的关系解题。

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解答。

三、达标检测。

1、填空。

(1)把60根小棒按2:3的比分成两堆,一堆有()根,另一堆有()根。(2)把60根小棒按1:1的比分成两堆,一堆有()根,另一堆有()根。

2、实际应用。

3、拓展延伸。

把刚开始上课时老师留下的第二道题完成。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作业:

课后练一练的1题、2题、3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十一

这是由本节教学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对大量繁杂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方便的工作方法,它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在高中化学的第二章编排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能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立意更高些。

2.教学内容。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应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同时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并制作分类图。

(2)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建立分类思想,体会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体会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分析】。

本课题没有难点。

5.课时安排。

共1课时。

1.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其实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2.学生“生活概念”的分析。

分类法是研究和处理庞大而复杂的现实问题的最常用方法,联系实际面较宽,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生活概念。学生在预习时已经按照我的引导查阅了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生活基础。

3.学生“认知方式”分析。

学生理解能力基本上没问题,但是处理信息能力及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等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以获得发展为目的。我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中教师适时适量地加以提示,帮助学生在概念的框架下逐渐构建,对知识的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并将它合理化、理论化,在个体学习的条件下,再进行小组协商、讨论。经过小组成员思维的磋商,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活动探究式教学,学生采取小组活动探究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去学,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思敢思会思。

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思考,积极配合教师,改变“被动”“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充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这样,既活跃了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必要与快乐。

2.做高效合作。

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集体荣誉感。通过学生小组实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探究欲和操作能力。

3.议学会交流。

本节教材对理论教学的要求不高,学生应参与讨论,使具有不同思维优势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表达各自观点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4.乐乐于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学习,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材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展示图书馆、超市图片,图书馆里的图书、超市里的商品成千上万,为什么你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图书或商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探究活动1。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地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

学生分组活动:

在1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所知道的应用分类法的例子。

讨论分类的意义。思维的发散,让学生意识到分类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存在,明确分类的意义。引出本节课题。

探究活动2学生分组活动:

对下述化合物:

nacl、hcl、cacl2、cuo、h2o、fe2o3分类。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类的?在对这些物质分类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十二

转眼间,一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就结束了。纵观这半年来的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各种应用文的写法,更让我们对应用文的重要性有了深层的了解,可谓受益匪浅。

应用文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处理公共事务,以及人民群众处理个人事务使用的,具有直接价值和惯用格式的文书,是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应用文,比如书信、请假条、借条、通知、申请书、总结,都属于应用文的范畴。

在这个学期学习了应用文之后,有了许多收获,我们学习了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格式。比如报告、请示、批复、函、计划、总结、通知等一些常用文体的写法,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而通过《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学习后,对写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这个学期的应用文学习过程中,我慢慢了解了应用文这门学科,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

1.要研读教材中的内容,关注教材中的细节。通过研读应用文教材,熟悉应用文的大体内容,对书本章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查漏补缺,纠偏固体。熟悉以往使用过的文种,对于忽略或根本没想到的问题要全面掌握,也要争对平时模棱两可的知识点,弄清它的正确做法,巩固自己的知识点。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十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科书第100页例1及相应的内容。

1、在本单元前几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基本上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是要理解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对单位“1”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难以理解。因此,教学中应把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作为重点,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掌握所学。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时要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重点要放在单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

1、通过说一说,分一分,涂一涂,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单位“1”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借助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使学生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难点:从分母和分子的意义这一角度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答题纸,小棒。

师:你想到的这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平均分、分数线、分子、分母、分数的意义。师选择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受整体由“1个”变“多个”

(1)、用课件展示教材第100页的例1右侧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2)、现在你又想到了哪个数?它表示什么意思?

(3)、师:涂色部分是四个正方形中的几份?这样的一份还能用分数表示吗?

2.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课件出示六个苹果,动态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学生观察图后集体交流(一共有6个苹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有2个苹果)

(2)提出问题:如果把这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的意思吗?(说清楚分母3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

3、回顾建模。

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顾总

结: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完整的物体

或者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三、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1、“均匀地分”。

(1)提出要求:老师给大家准备了12个苹果,

请你也来平均分一分,想一想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拿出答题纸,分一分。

(2)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

(4)对比提升。

课件出示所有的分法,追问:“都是1份,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预设: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

2、“创新地画”。

(2)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预设:因为都是把整体平均分成了2份,取其中的1份。

师:哪儿不同?

预设:总数不同,每份数也不同。

四、闯关游戏,加深理解。

第一关:“准确地拿”。

第二关:“独具慧眼”。

五、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1、引导学生回顾反思: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师给与评价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十四

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19,20页“比例的应用”。设计背景。

本节课主要是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比例。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四年级时已经学习过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也是本节课的重要学习基础。这节课的学习既要帮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思维过程,也要引导学生理解“根据比例的意义写出比例,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和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物物交换”是人类使用货币的开端。“物物交换”的情境蕴含着按一定的比例交换的数学关系。教科书通过创设“物物交换”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再次呈现学生多样化的思考,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整节课“寓算于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新知、学习新知、掌握新知,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经历用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

教具准备练习本、课件。过程预设。

活动。

(一)“物物交换”,提出问题。1.介绍“物物交换”的背景知识。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用一头羊换一把石斧。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就从“物物交换”开始。

2.呈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并尝试提出问题。

(二)尝试解决,体会联系。

1.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把你的想法记录在草稿本上。

2.交流各自的想法,体会“物物交换”过程中。玩具汽车数量与小人书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

1/4。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四种思考方法。方法一:14÷4=3.5,3.5x10=35(本)。

方法二:10÷2=5(本),14÷2=7,5x7=35(本)。方法三:4个玩具汽车=10本小人书,14÷4=3„„2(个),2个玩具汽车=5本小人书,10x3+5=35(本)。

方法四:4个玩具汽车=10本小人书,8个玩具汽车=20本小人书,12个玩具汽车=30本,2个玩具汽车=5本,12+2=14(个),30+5=35(本)。

3.请学生介绍每种方法的思考过程,并强调尽管思路不同,但各种方法都围绕玩具汽车个数与小人书本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展开。

活动。

(三)引进新知,拓展策略。

2.学生尝试列式,并说说写出比例的主要根据。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四种思考方法:方法一:4:10=14:x。方法二:10:4=x:14。方法三:14:4=x:10。方法四:4:14=10:x。

3.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列出比例的主要根据是什么?主要是“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10本小人书,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戈本小人书”这两句话。

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的想法可能是两句话中玩具汽车与小人书之间存在相同的比例关系,也可能是前后玩具汽车个数的倍数关系与前后小人书本数的倍数关系是一致的。写成比例的形式就是汽车1:书1=汽车2:书2或汽车1:汽车2=书1:书2。

4.学生独立解比例。

4:10=14:x10:4=x:1410:4=x:144:14=10:x解:4x=140解:4x=140解:4x=140解:4x=140x=35x=35x=35x=35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

2/4。

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

活动。

2.组织交流。第一小题说出每一步骤的依据,再次明确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转化成方程解决。第二小题写成分数形式的比例求解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内项的积、外项的积”实际上只要“对角两个数相乘”即可。然后,再引导学生把戈的值代入比例进行验算。

3.教师小结解比例的基本方法:关键是根据“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写成等式,再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活动。

(五)课堂作业,深化认识。第1题。

1.学生独立审题,完成两个小题。

2.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不管怎样变换思路,都要清楚列出的比例是否合理。6:2=15:x,x=5。

1.让学生根据情境直接写出比例,并求未知数;(1)1:4=x:84,x=21;(2)4:10=x:250,x=100。

2.反馈时,教师改变其中一个比的前、后项,让学生辨析是否合理,进一步明晰列比例时要符合比例的意义。

第3题。

3/4。

x=60x=2活动。

(六)回顾梳理,总结收获。

今天这节数学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实施要求。

1.将解比例的学习融人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本节课主要学习解比例的方法,但没有纯粹地为了学方法而教方法。而是创设了学生比较喜欢的“物物交换”问题情境激发思考,在学生经历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之后再介绍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新知在学生体会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生长”。为此,要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更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根据哪几句话列出比例,这样的比例又是怎么想到的,“理”说清了,“法”也就自然生成。

2.解比例的前提是正确列出比例,关键是“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的应用。将解比例与问题解决相结合,前提就是学生能否正确列出比例。之后解比例的关键是“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的应用。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说理训练,不管是比的形式还是分数的形式,都要讲清楚根据什么将含有未知数的比例转化为方程。完成解答后,还要加强代人法验算能力的培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另外,教师要注意自己出题时要明确两个比是相等的,不需要学生先判断两个比是否相等的过程。

4/4。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十五

有些好的教学片段,往往在不经意间被你瞬间捕捉。而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必须有教学理念的支撑,教学方法的落实,学生思维的启发。

比例分配应用题刚上完。我对此有些想法,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积累一点有用的东西,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一、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导课问题有价值。我处理如下,有45只苹果分给六(1)班的男女同学,你们自己打算怎样分。这样的问题比较开放,不以条条框框限制学生思维,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体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过程,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引导问题有价值。如能否根据比例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来解决比例分配应用题等。问题必须提在点子上,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解释问题的解决。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就在于师生之间的解释清晰明了的程度。

二、营造机会,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联系导课问题,营造机会。抓住按男女生人数来分作为契机,六(1)班男生21人,女生24人,以班级实际联系比的知识,让学生自编符合课时要求的应用题。拉进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启发学生思维,创造距离机会。

三、提供线索条件,让学生尝试摸索。

如比例分配应用题解答方法不是一种,赛一赛谁的方法多,并给自己的方法取个名好吗?再如男女生人数比是7比8,你知道了什么?也可以接着给予提示。教学就是要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思考、讨论、想象。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方法。

四、倡导学生相互解释,验证方案地可行性。

现在的学习,是多渠道、多元化、提倡终身学习的学习。学生最终必须得依赖自己,而不是教师,因此他们不得不学会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尽量避免教师的绝对权威,判断学生的是非。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应用一些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来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

最后,针对自己不足提些疑问,希望我的教学反思上交后,帮助我解决一个疑问。再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1)、课文规定一课时的内容我能否分两课时上,比如情况出现在公开课。

(2)、方法多样化,是否能够照顾到后近生。

(3)、上课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有时学生的方法确实可行,但你不能很好的解释,该如何处理。

文档为doc格式。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十六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除法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板书的“变式”,启发学生找发现比中存在的数学规律,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并应用这一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学生已经认识比的意义,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已经掌握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学习。而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已经掌握了其形成的推理过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类比学习技能。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

1、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主要以商不变性质为主要切入口)。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找准整数比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十七

1.通过分析社会各领域的具体例子,理解控制的涵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控制的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控制,研究控制的兴趣与热情。

4.理解控制的含义。

理解控制的涵义。

理解控制的涵义。

提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重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好会考的复习准备。

[录像]通过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录像片段,引入新课。

用一些典型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控制是普遍存在,对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打破其神秘感。

现代社会中的例子:

生产、生活中的例子。

古代社会中的例子:

案例1:大禹治水。

请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大禹治水过程中,通过什么手段实现治理好水患的目的?

通过“疏通河道,泄洪为主”手段实现治理好水患的目的。

案例2:木牛流马。

请学生讲述《木牛流马》的故事:“(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据研究:木牛和流马是汉代独轮手推车的两种改进设计,通过改进使人的负重有所减轻。木牛是一种轮子稍小一些的独轮手推车,载重大,前由人拉、后由人推,运行较慢;流马载重小,轮子稍大一些,由一人推,运行速度很快。诸葛亮所说“木牛流马”应是比喻它们运行的灵便程度和载重量的大小:木牛行动较笨而慢,像牛;流马行动敏捷而快,像马。不是说它们外形像牛像马。

目的:帮助军队运送战略物资。

案例3:希罗自动门。

希罗自动门的相关材料见教参p66或江苏版p107。

希罗自动门说明了什么道理?

道理是:利用气压和液压动力装置,实现自动开门、关门。

总结:事物发展的结果可能是人们预先期望的,也可能与预期的目标不相符,甚至是不希望得到的。如果人们想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就必须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实现。

那么,运用什么手段来实现呢?

(引入控制的概念)。

控制是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方向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结合事例(用音乐喷泉的事例),重点阐明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课本马上行动。

控制事例。

控制的对象。

控制的目的。

控制的'手段。

电风扇扇叶转速快慢的控制。

电风扇。

调节速度。

换档。

音响的音量控制。

音响。

音量的调节。

旋钮。

燃气热水器温度的控制。

热水器。

调节出水口温度的高低。

改变燃气火头的大小。

用喷雾器喷洒农药。

喷雾器。

给庄稼治病。

操作喷雾器的手柄。

请同学们说说你在生活学习中所见到的应用控制的事例。

如:

学校:学校的音乐铃声、多媒体教学系统、足球场草地自动喷淋系统、体育馆的自动伸缩坐椅等。

家庭:冰箱、电饭煲、微波炉等。

社会: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电梯、程控电话交换机等。

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

人工控制: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旋转按钮打开电灯、驾驶汽车等;

自动控制: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等。

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控制分为: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子控制等。

按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

3、控制的应用。

控制的应用自古就有,并在近代得到迅速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通过事例说明控制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应用。

案例1:汽车自动化生产线。

案例2:农业现代化设施。

案例3:现代网络家电。

1、控制是普遍存在。要求学生能列举事例。

2、控制的涵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其控制的涵义。

3、控制的应用。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篇十八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使学生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

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由分卡片时所产生的问题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提出关于稀释液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稀释液”的意思。

2、利用课件出示例2。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引导学生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

(3)课件出示稀释液的配制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4)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

(5)小组讨论解题方法,然后进行汇报,并集体订正。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7)提示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3、 小结: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结构特点?怎样解答这样的应用题?

1、解决课前分卡片时所产生的问题。

2、课件出示练习题1,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练习题与例题

的异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练习题2,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比较本题与例题及练习1的异同,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解决,并引导学生自行检验。

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教师介绍“黄金比”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鼓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