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农家春早散文(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2:25:07 页码:11
农家春早散文(精选16篇)
2023-11-18 12:25:07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如何进行有效的辩论,让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农家春早散文篇一

早闻黄陵县田庄镇贾塬村之农家乐远近有名。无奈一直公务缠身,既无机会也无陪客前往享用之,直到上周六一大早妻妹张小敏自棋盘镇派出所驾车入城看望我们顺带过周末商计自身婚姻大事,才算有了真正前往赴宴的机会。

因小敏与前年所谈的白马王子吕涛已到了最后实质性的婚嫁论娶时刻,不日完婚。久恋磕绊多,反反复复几欲到了藕断丝连之地步。其实吕乃男人中优秀之优秀者,百里数一,无人堪比。只因小敏自身太漂亮也太任性,人里挑人,把眼挑花,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做姐夫的不能眼看着妻妹放着优者者不投其怀而丧尽佳缘,到头来以小敏之脾气,我乃吃不了兜着走耳,故而决心借赴宴为名努力撮合而成此美满姻缘。

由帅男吕涛驾车,我和妻女、妻妹一行五人直奔贾塬村而来。三十里的水泥路路程,不消一袋烟功夫已近于眼前。远远望去,一面猩红大招牌高高悬挂于路旁一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大有雄霸一方蓝天的苍劲古槐旁,上书:“贾塬村第一农家乐”。巨大的槐树下乃一字排开四孔石窑洞,皆为白石方块筑垒而成,朱红铁大门外两边红砖墙上是主家描画上去的拿手几道王牌名菜和当地绿色食品的原材料图片介绍云云。

我们一下车子,就见一个身着黄杏色古戏村姑打扮的妙龄女子一手牵一只威风凛凛、凶悍彪壮的大黄狗,一手端一盘红蕊蕊的西瓜袅袅前来。车内人看此皆惊,无一人敢下车。小敏丽容温怒,探出脑袋刚要发作,就见“村姑”嫣然一笑道:“客官莫怕,此乃大礼迎接贵客第一礼而已。”但见那大黄狗挺起上半身,一嘴按住车把,嘴巴咬住往下一拉,车门即开,狗长伸猩红舌头卧于门旁并未走开。坐前排的小敏哈哈一笑却怯懦着不敢伸腿下车,对“村姑”娇嗔道:“这为何故,看我们笑话吗?”村姑见状忙赔笑道:“警官小姐莫生气,此乃狗嘴开车门而已,但凡狗嘴能打开车门的,我们即免费送土产做的大菜一盘。警官小姐放心下吧,女士下车,狗舔脚面,男士下车,狗舔一下手背。下第一人,狗吠一声,跪一下,下第二人狗吠两声,复跪一次,以此推理,直到下完为止而已。”众人大笑而下,果然如此,一时热闹非凡,夹杂女人尖叫声于其中,一阵好不乐乎。

跨入院大门,我们即开始扫尘土、净衣裤、洗手脸、吃西瓜。先男后女,鱼贯而做。吕涛眼明手快,如同馆子里的帅伙计,自己扫尘土、净衣裤、洗手脸后却未吃瓜,折回来开始为小敏的娘家人—我们尤其当然重点是为小敏一人递毛巾、送香皂、擦雨露;而后拿西瓜,倒瓜皮,碎步迈着跑前跑后支应张罗,扶持得恰大好处,不但人不烦腻生厌,且觉爽心神佳,吕不可缺少了,这倒把个“村姑”插不上手,闲冷一旁了。

众人洗漱吃瓜完毕,“村姑”瞅住机会,赶紧示意我们近前欣赏石窑洞面墙图案。循着“村姑”纤手指望,但见四孔窑洞面墙的石板面上都是石匠以矬子搓出的浅浅细细斜纹,如同春季三月里的丝丝细雨从天斜降一般,整块一个窑面墙中又夹刻着简单之高树身、丽花瓣和翘房檐一角,寥寥几矬子刻划过,就形态逼真,生龙活虎,惟妙惟肖,觉其中诗情画意浓厚,意境幽远而温馨,犹如一片茫茫而朦胧雨中的淡淡乡野之情景,看得人不禁感慨海角,遐思天涯,心旷神怡,沉醉其中而皆忘自身于何处。“村姑”见我们皆诧异异常,笑而柔道:“此乃自圣地延安高薪请来的能工巧匠按主家老爷子的意思刻画而就,刻搓功力非凡,这要追随到远古时期,我们陕北石匠刻搓工艺水平自秦汉时期…….”

在“村姑”声情并茂、引经据典的精彩演讲下,我们更是啧啧称赞,从中受益匪浅了。原来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啊!此四孔窑面墙乃西施、貂蝉、杨玉环、王昭君“四大美女”雨中漫步的故事图。这期间,吕涛和一个打扮成小生摸样的半老汉服务员汗流浃背的围着我们跑前跑后,撑伞遮阳,递毛巾擦汗,拿扇子生凉,又于窑洞里跑里跑出,端盘子上碗,在一声:“讲解完毕,欢迎各位客官窑内入座”的话语,一大八仙桌红红绿绿、热气腾腾的丰盛美宴已经摆满了。

开宴之前,我急忙跑到外面院子里的柳树下一个黑木太师椅上的老板---一个白发银须之老者说明此次前来赴宴之目的后,老人一抹白花花的大胡子“哈哈”一笑道:“先生此番成人美意,我老汉当自明白,先生算是来对喽,这远近百十里来客风尘仆仆赶来皆为三个目的而来:其一,我家有风味独特的天下闻名三大名菜系列;其二,我家娱乐班子能歌善演,又有能与客官们现场互动互演之绝活,尤其我家小女能现场题写藏名诗,客观莫不满意;其三,我家娃他妈乃闻名遐迩之大媒婆,但凡夫妻闹不合、恋人不能婚者、父子母女有矛盾者莫不经其一说即可就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人人回心转意,个个言归于好。先生真乃来对也。先进客座听我家小女所报菜名便可知其一二了。

窑洞窗前我入得座来,那个“村姑“抿嘴微微一笑,甜甜道:“各位客官,这是我家第一道名菜芦苇清湖鸳鸯鱼一盘。”众人看之,两鱼嘴对嘴,尾连尾,卧于红丝连连的酱醋清面粉淡拌下的粘汤里,宛如一对红帐下的卿卿我我的新人。

“各位,这是爱屋巢蚂蚁上树一盘。”众人再看之乃黄瓜片砌成的小屋,周围是粉条拌肉末…….

“这是我家第二道名菜连理童子,这是我家第三道名菜貂蝉望月,这是我家第四道名菜贵妃醉酒,…….

八道菜名报下来,我们连连咂舌,食欲大振,开始摇摇欲试了。小敏听的脸蛋红扑扑,笑盈盈的有点娇羞,看其极乐意的样子,我是个眼色,吕涛会意,忙站起身道:“敏姐敏妹一路皆辛苦了,涛弟微献薄酒先敬两位如花姐妹,再和梨花般漂亮的小侄女干上一杯,诸位如何?”言罢即立身满杯敬上,小敏深处纤手欲接之,但见我老婆眼色微制止,尴尬中反素手为上拢了拢额前飘逸的一缕秀发,讪讪而慢慢坐下对着吕涛媚笑曰:“涛哥你做错了呀?我们家一家之主乃大姐夫,哥不先敬家主,我等何敢而为之?”小女笑嘻嘻地本来也欲端饮料杯一饮而尽,看此拖三慢五之情景也立刻转喜为怒道:“涛叔本不该敬她,皆为同辈罢了,本应我当之,我这里先干为净哈。”一语未必,一杯早已见底。

小女举动惹得妻子、妻妹哈哈大笑,吕尴尬半日,面红,站而傻笑,以眼问我如何下续?

我急忙道:“二位妹妹乃花中之魁首,家中之宝贝,女士优先,理当先汝耳,再者,我们小女不也须眉不让已经不是自先干了吗。”

“张哥此言甚是,我学小佳磊,先干为敬,姐妹理当随。”语罢也一杯见底。

小女见我夸她就得意洋洋地大声道:“爸妈若能如当年洞房花烛夜似地喝个交杯酒,身体力行,效应树立,起个模范带头作用,不怕我小姨她不喝涛叔的敬酒和碰杯酒。”言罢咯咯笑得浑身乱颤。

“真是没大没小,嘴巴净胡说了,回去看我不收拾你才怪。”老婆有些尴尬,娇面含粉,详装生气。我赶紧迎合道:“小女所言有理,我在此借花献佛,先敬夫人小妹各一杯,再和夫人喝个交杯酒,重温当年花烛夜之景,亦实也不为过。”

“真是越大越没出息了,亏你也和你二杆子的女儿一样说得出口来。”老婆更好似有些难为情,娇羞的'鼻尖都是细细香汗,面如桃花,腮如粉杏,一副梨花带雨的样子。

小敏也含羞微笑的盛开桃花,媚眼似喝醉酒般一样朦胧好看。她盛情难却,站起婀娜娇躯和吕涛隔桌碰杯饮尽。

酒过三巡,我知道小敏乃最爱听军队战事最爱唱军歌的女中豪杰人物,恰巧哦,吕涛乃退伍军人。为迎合小敏的喜好,吕涛详细讲了他从未讲过的其于大兴安岭森林扑火救人的故事。吕涛说的在场的人人感动,不由敬重吕涛乃品质高贵,情感深沉,责任心强之正人君子者。此时,农家乐家主在我事先授意下,指挥全家一戏班子三四人坐站于窑洞深处,拉胡吹笛着,开始了自开场吕涛第一杯敬酒起的自编自演歌唱会,把每一个敬酒言行的后面,都安敬酒顺序去引出一个小故事一个当地传说一个暗藏的哲理,听得我们不由得暗暗吃惊,觉得这家农家乐真是名不虚传的绝硬的第一农家乐了。小敏是何等绝顶聪明之人,不但听出其全部含义,也深知此行赴宴的目的,只因错断此宴乃吕涛暗破费心思张罗之结果,不由更对吕涛感激一层。两人不免的开始卿卿我我,黏黏糊糊的又说又笑着,好不快乐。

一曲曲唱后,已是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凉风徐徐了。看着大家兴高采烈,心满意足,意味犹尽中,齐声赞叹贾塬村第一农家乐饭菜好、人缘好、特色好,给了每一个人一样的感受,那就是你乐、我乐、大家乐。

村姑莞尔一笑道:“最后就是我为大家现场做写藏名诗的结尾曲了。各位客官安先女后男顺序报的名来,我了可信手拈来送与各位如何?”在一阵巴掌声中,我的藏名诗乃:张臂揽月志云天,新军异起撼高塬,平生定创宏伟业,青云直上做高官。看老婆的乃为:雨中红花对,情缘雨丝牵。笔名周佳磊,实乃不简单。看小敏的是:张家碧玉藏,英姿不需让。敏捷才情高,王子堪配郎。小敏一看那顿时羞红了脸,手拿警帽热烫烫地回首含情脉脉地斜瞟了吕涛一眼,娇柔地一笑低下了头。再看了小女和吕涛的,都是祝贺小女高考中状元,吕涛得到娇美娘子的祝福语而已,感觉实在不怎么地。

日暮途中,听着前面座位上妻女嘻嘻哈哈热烈交流此次感受的高兴样子和后座小敏吕涛那窃窃私语,相依执手的爱恋模样,我的心深深地醉了。

农家乐,农家乐,它不仅乐在了其美食中,更乐在了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的功德无量上。不禁暗暗赞叹一声“天下第一农家乐,当之无愧呀。”

农家春早散文篇二

当我走过哪些留有岁月印痕的方块青石,我仿佛看到了600年前土司岁月的沧桑,哪些依山而建,风格各异的吊脚楼,在深情的展示着土司岁月的爱恨情仇。时光沉淀着酉州的文化、民俗、历史和土家族特有的建筑风格,留给我们今天的就是一座书写着整个土家传奇的博物馆。

酉州古城,与桃花源为邻。2200年前建县,当年,古城周边各省结合部的百姓纷纷涌来,或进贡土司,或来告状衙院,或来赶集,或来交易。使得古城车来人往,商铺林立,那是何等的繁华与富饶!宛若清明上河图的原型。

三月的阳光从花间散落下来,从吊脚楼上落下,斑驳的投影散发出古木的芳香和花朵的芬芳。遥想千年前陶渊明老先生是否也坐在那吊脚楼上,一边品酒,一边看着东篱之下的菊花而诗兴大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当朝重臣、湖广总督、大学士张之洞来酉阳主考期间,见古城日益破败,不胜伤感,便在风雨飘摇的吊脚楼上,为古城题写了“酉州”二字,以期盼古城能有涅磐重生的那一天。

陶老先生一生淡泊名利,铮铮铁骨,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将他的诗和远方,都藏在了那世外桃源里。而今天,我将踏着三月的暖阳,去轻轻叩开桃花源的大门,去追寻陶老先生的诗情书卷。

走进景区,一片桃花林就那样突兀的'出现在眼前,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有喜悦有惊异。一条小溪慢慢变宽,以至于聚为一汪清潭,潭上有舟,与桃花一起倒影于水中,若天空之镜,纤尘不染。忽的一个天然石洞出现在面前,两边有石梯延往洞顶的太古藏书原址。洞前的水潭又在慢慢变小,到了洞底又变成了一条细细的溪流一直往里。

穿过石洞,“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竟然行走在了陶翁的理想家园里了。一路上,各色桃花次第开放,鸡鸣狗吠之声随处可闻。那潺潺的流水声,那种地的号子声,那小孩的吆喝声……一切都是那样的质朴,那样的超世脱俗。

再往里,便是潜村,陶渊明晚年名潜而得名,暗寓归隐之地。村落包括朝门、拙园、荷塘、菊园、归去来苑几个部分,布局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民居方式,拙园是归隐田园者待客、饮茶的地方,荷塘和菊园是观鱼、赏花的休闲花园,归去来苑则是生活起居和饮酒读书之地。所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陶老先生的理想,不在朝堂,不在五斗米。因为哪里可以容纳他的肉身,却储存不了他的灵魂。他的精神世界里,有南山、有东篱、有菊花、还有清酒,他把理想安放在了桃花园里。他用诗给桃花源加持了时空的光罩。所以历经千年,终被时空淹没,而流传出来的,也只有陶老先生的传说。

责任。

农家春早散文篇三

你的意志如此坚定,坚定到让我吃惊。

你真地决定要离开我了嘛,真的决定,要离开我了?

大概从我六个月时开始,你就陆陆续续地一个个地从牙床里拱了出来,我们就渐渐地长在一起成为一体了。

你我从小就在一起,算得上青梅竹马。一起吃过苦,一起尝过咸,品味过世上的酸甜苦辣,真乃莫逆之交。

我知道你的功劳大,你每天都不辞辛苦上下磨合,精心细致地把食物做成糜状,这样我的胃和肠道才能不太受累,食品精华得以充分吸收,使我的身体各项指标都维持正常,我明眸皓齿、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有一个棒棒的身体全都得感谢你的勤劳能干。

你的苦就是我的苦,你的痛就是我的痛,我从来都不敢怠慢你,我对你总是恭恭敬敬,用凉水怕冰着你,用热水怕烫着你,给你的全都是最高级的,小心翼翼地里边外边地全心全意地侍候着你,保护着你,只为了你能够在我的怀里多呆一天,亲爱的。

你肆意妄为,变本加厉,愈演愈烈,我敏感的神经受不了你的折磨,我的脸扭曲着,我的心在流血。你早已把我当成了你的玩物,你已经变成了魔鬼,全不顾我撕心扯肺地跟着你一起疼,痛到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是的,我承认,我对不起你,只是因为我的懒惰,有时还存在着一丝的侥幸。我一度疏忽了你,有时甚至忘记了你的存在,贪心地想享用一点硬硬的爽口的东西,这就引起了你的强烈不满,但你的意见我是听得。

只是这次,稍微坚硬一点的脆骨你就受不了了,大呼小叫地不依不饶地甚至把你自己也弄得开裂支离破碎了,你这不是自绝于我是什么,你说!

你是如此地无情,你的心真狠哪,全然不念我们俩一起五十多年的情谊,闹腾了半年多,我也因你的倔强执着而疼痛、发烧、打针、上火,过着痛不欲生的日子。

或许我不明白你的心,或许你已忘记了以前的情谊,你的心已如枯井,你对我完全失望,不想再和我一起共同打拼,合伙奋斗。

你是谁呢,你上辈子是我的爱人吗?不是,一定不是。爱我的人应该容忍我,原谅我,不会因我的一点小错而斤斤计较。

你是谁呢,你上辈子是我的朋友吗?不是的,一定不是。真正的朋友应该肝胆相照,两肋插刀;不是落井下石,尔虞我诈,夺路而逃。

你又会是谁呢,你上辈子是我的情敌吗?是的,一定是的,你不舒服就不会让我好过,你蹦着高地来折磨我,就是想来报复我,杀死我呢。

你到底会是谁呢,你是佩剑的刺客吗?是的`,一定是的,你抽出利剑在我的心上狠狠地划了一下,流下了深深的印痕,我的心很痛,它在滴滴答答地流血呢!

我真地不愿意以爱之名义绑架你,既然强扭的瓜不甜,那么好吧。咱俩说好了,明天,就明天吧,我将去牙医那里,先给你打上麻药,再把昏迷的你从我的牙床里用钳子使劲薅掉就是了,从此你就在我的身体里消失,我未来的世界里将会永远没有了你的存在。

但是,我会因为你的离去而倍受痛苦的折磨,我会心疼到流泪,也会感伤难受,以致于会做不了活计,吃不下饭,夜不能寐。你,狠心的,狠心的你呀。

时光真的不会老去,它永远安安静静地看着,看着我俩从出生到衰老的生长轨迹,直至我们死去。

哦,原来是时光这个家伙在作怪呀,这个坏蛋,它夺走了你我的童年,它见证了你我的成长,它抢走了你我的中年,在我年老的时候,又来把你撵走,唉,失去了共幸福同患难的你,让我情何以堪啊!如果人死后要把这一生的脚印全部拾起来,那么我的脚印里一定有你,里面满满地都是幸福和甜蜜,亲爱的。

临别之际,让我来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轻轻地唱,你慢慢地和。是否你还记得,那充满希望灿烂的岁月?你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但愿你会记得,永远地记着,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

告诉你吧,用不了多长时间,会有一个长得和你一模一样的东西来替换你,它会接替你的任务,帮我咀嚼磨碎食物,它也会真诚地对我,像你一样地爱我,只是它没有了生命,是个假的你。

你会有灵魂吗,你的灵魂会上天堂吗?如果你真的有灵魂,那么,奈何桥边,你愿意再等一等我吗?也许用不了多久,死去的我就会和你会合,不要走得那么急,我的小公主。

亲爱的,你能告诉我,到底是你负了我,还是我负了你呢?

拜拜了你,我的痛了半年、如今又破碎了的牙。

农家春早散文篇四

当家家户户用拧好的稻草绳,把菜地里的大白菜,捆扎严实的时候,我会感觉到农家人的冬天就要到了。

江汉平原的冬天,江河湖面吹起的阵阵寒风,刮在人们的脸上,吹进人们的家里,显得有些阴凉。

早晨起来,太阳照射在大地上。晶莹剔透的霜花,粘附着嫩绿的麦苗、油菜、路边的枯草。好像给整个村庄釉了一层浓浓的乳白。荷塘里,昔日绿莹莹的荷叶,根根枯管,片片残叶。荷塘边的杨柳只剩下光溜溜的枝干。一头老水牛悠闲地嚼着喂给的草料。

江汉平原的冬季,“干湖底”的日子,晴朗的天气较多。人们总会盼望下雪,哪怕只下一场,也会冻死不少的害虫,疏松一下土壤,期盼来年有一个好收成。

冬季是农闲的季节,田活收掇完毕,五谷归仓。壮年男女外出打工,春节才能回家过年。在家的妇女们,看护着上学的孩子,照料着老人。也日夜想念着城里打工的男人。

早饭也比农忙时晚了许多。暖洋洋的太阳,把呀呀学语的孩童和老人叫了出来,嘻闹玩耍,在吸着旱烟的老人面前晃来晃去。

原来的冬季,妇女们会趁天晴,去准备一些过年时“熬糖打豆腐”所要用的原辅材料。用大麦把麦芽生出来后晒干,把黄豆簸得籽粒干净,也会买些石膏块放在家里。最令人难忘的,是做炒米的糯米饭,用木甄蒸出来的,吃起来又香又甜。

现在到处都是超市,什么都能买到,省掉了很多。

但每年的腊货是少不了的。冬至数九,过了冬至,腌鱼、腌肉、鸡鸭、香肠……晾晒在屋檐下。当你走进村庄,腊味飘香,太阳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这些腊味,翻年后,外出打工的总要带走一部分。留下来的腊味,在家里的'人,一直可吃到来年的麦子黄。

农闲的冬日,如在元旦节,腊月逢八的这一天,都是农家人吃酒的好日子。年轻人带着孩童吃完喜酒回来,总要带一些“狮子头”丸子、金黄的油炸鱼给年迈的老人。时而还会听到阵阵鞭炮声和地方花鼓戏的演唱。喜庆的空气,便在整个村庄弥散开来。

冬天里的乡村,曾经是我生活过的地方,令我思念。我追忆,却无奈——“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农家春早散文篇五

几场温柔的春,唤醒了家乡的大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总是默默的,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人间。但只要仔细听,仍然能听到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像轻抚古琴奏出的舒缓曲调,如梦似真,余音袅袅。漫步雨中,抬眼远望,眼前俨然是一幅青黛淡远的水墨画。这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哦,直下得天地间潮潮湿湿,清清爽爽。这是上苍送给早春的一份珍贵礼物,在早春来临时,便洗刷出一个干干净净的世界。

湖堤内是一方方蟹塘。沟渠纵横,如条条玉带缠绕周匝;池水波平,似片片明镜在苍穹下晶莹耀眼。蟹塘里,家乡勤劳的蟹农已在劳作了。忍不住走近他们,热情好客的家乡人,立刻和我攀谈起来,原来他们正在栽水草。“今年春早,要赶快把水草栽好。天一转暖,螃蟹就要出来觅食,水草就能派上大用场了。”他们纷纷介绍,充满着无限的憧憬。“还是正月里,就要劳作,很辛苦吧?”我不无关心地问道。“为自己做事,哪来辛苦?农事要赶农时,误了期限,后悔莫及。”朴实的话语中蕴藏深深的哲理。“人勤春早”,家乡的人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名言。

农家春早散文篇六

烟花三月江南好,细雨霏霏柳丝绦,遍地金黄油菜花,水乡园林翠竹摇。

这次去江南的目的有三:一是赏油菜花,二是品小桥流水园林景致,三是看婀娜的翠竹。在泰州兴化我们观赏了水乡奇观千垛油菜花海,到扬州瘦西湖品味了园林的巧夺天工,去镇江拜访了金山寺的历史厚重,下来要去探寻的就是宜兴竹海了。

行前做了功课。得知宜兴竹海在华东面积最大,地域横跨江浙皖三省,是人们推崇的赏竹首选地。

擦着宜兴市的边儿南下,当觉得公路慢悬回转,当路边写着与竹相关字号的农家乐渐渐集中增多,当看见层层竹林漫铺山野的时候,宜兴竹海就要到了。临近景区,山坡及山脚h湾楼影幢幢,从外观猜看,各种档次的宾馆、旅店、农家乐比比皆是,上下左右的停车场见缝插针,这架势,无言说明了人们对此地的趋之若鹜。

跨过一座玲珑桥迎面便是景区大门。抬眼望,砖垛石墙圆木结构的框架大门,有世博会中国馆外形的韵味。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题写的“宜兴竹海”四个大字镶嵌其上,字体纤瘦如竹倒也恰如其分,吴老乃宜兴人氏,大家题字实至名归。

进得门来竹影丛丛,前方不远树木花丛中一块卧石分外抢眼,上书:“江南竹海”描红大字,落款是唐家璇乙丑年腊月题写。

再往前行视野开阔,巨大碧绿的斜坡草坪就像展开的书页,上面等距种植的花木呈现出紫褐色的“宜兴竹海”四个方块字。草坪的前方是绿色琉璃装饰的宫殿式建筑,悠悠江南景,大气中国风。

贴近山前,竹海迎面走来,巧就巧在山前地势洼下,精就精在地面凹下处就势出现了一处大水池。池中间是一座小岛,盆景花草点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硕大的紫砂壶端立在一块方石上,背景是池壁立围上有九处龙首在吐水。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处微缩的盆景,一个点睛的提示,宜兴不仅有竹海名胜,更是紫砂壶的故乡。

午餐时听饭店的老板讲竹海甚巨,上去乘缆车为佳。“听人劝吃饱饭”,也罢,就这样好了。离缆车站还有段距离,于是坐上了短途的观光车,这一坐不打紧,沿途的景致撩得人追悔莫及。竹影万杆匆匆过,一路暗香入怀来,风吹竹曳婀娜动,要想停车师傅怪。直到抵达缆车站,众同伴还是频频回首不忍释怀。

乘缆车观竹海也是一大享受。随着缆车的腾空,最初的心还是揪揪的,缆车匀速缓行,视野慢慢的适应。俯视,竹冠簇簇随风摇曳遮蔽山体;平视,乌泱泱叠翠,竹杆一闪竹冠一晃匆匆而过;仰视,竹海漫漫腾上山巅直插云霄。在玻璃罐笼车里缓慢挪身环顾察看,竟然找不出别的什么树种,清一色全是竹子。偶从竹林的缝隙中看到躺在地上泛黄的或散放或成捆竹竿,无疑这是人工作为的痕迹。太密了,即使是修剪砍伐掉这些老弱病残的竹子,怎样才能运出去也是一大难题。操心了不是?随着缆车接口处轻微的颠簸就像换了一个档,前方的陡斜度几近垂直,缆车的底部几乎擦着竹稍前行,经过二十多分钟的空中之旅终于到了山顶。

离真正意义上的山顶还有段距离。小径回旋,层层叠上,竹稍触手,亲密无间。真正意义上的顶峰到了。

一介飞檐塔凌霄矗立,名字也是名副其实的叫凌霄塔。仰视塔尖,感觉塔在旋转,白云过隙,就像一群白鹤掠过。塔前有一鼓架,一大八小九面鼓栓绷其上,敲一敲,鼓声音阶高低振响,听一听,浑厚之音山巅回旋。登上塔层,只见竹海浩瀚随山势起伏,回首再看,远方山脚下一处小镇积木般精巧,一种山高我为峰的感觉由衷而生。

围塔基观赏一遭,缓下到一处平台,脚下呈现出字迹,说明地里位置及传说典故的文字,镌刻铺墁摊开在竹简书式样的地面上。简书上面还竖立着一块经过雕琢的润白色的石头,上书“苏南第一峰”五个描金大字,落款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

居家北方很少见到竹子,即使见到也是在公园的一角儿,庙宇的墙根。几天前在游历过的几处地方也看到几处成片的竹子,那兴奋劲儿就像南方人见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但比起宜兴竹海来简直是不在话下,其规模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可能是季节还早点儿,竹海还没真正地缓过劲儿来,竹冠竹稍黄色居多,但浸润的绿色清晰可见。即使这样已经足矣,北方的森林,南方的竹海,粗犷柔情各不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都是我们相亲相依的朋友。

依依不舍的返回,廉颇老矣,一行八人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是悠着点儿好。于是,再次乘缆车下山。

坚决得补上上山时候的缺憾。

哇,深入其中才真正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竹林竹海,郁郁葱葱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晕晕乎乎。走进竹林就像走进了竹栅栏,杆杆翠绿粗细有别,挺拔有之节节向上,柔嫩有之弯弧有度,疏密有之参差不齐,就连地上的竹笋都在招摇着生命的节拍。

竹林筛下阳光,地上碎金点点;微风摇曳竹林,显摆江南秀色。一行人在竹林间忘乎所以,暂且丢弃了花甲年龄,忘形在竹林间,隐藏在竹竿后,笑声在竹林间回荡,脚步在竹林间流连。或许心灵感应,就连地上的草都带着勾刺,真的,真得是带着勾刺,扯住裤腿不放。

竹林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变幻着色彩,竹竿一会儿绿了一会儿白了,身上的衣服一会儿是本色,一会儿是花斑。深切的感悟到,低近观看竹林竹海看的是本色本原,触摸一杆修竹摸的是自然、是江南。

曾在唐诗宋词里品味过竹子的有节虚心常青不凋,曾在画卷中欣赏过竹子的高德挺拔摇曳出声,曾在松竹梅兰中见过竹子谦谦君子模样。

我们来了,来拜访你了!

在游客休息区小憩,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想起了画坛画竹圣手板桥先生的诗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再见,宜兴竹海!

农家春早散文篇七

五一节到了,妈妈决定带我、郑佳欣、黄佑诚去乡下外婆家农家乐一天。

摸田螺。

丰盛的农家午餐。

外婆家的餐桌上摆满了可口的饭菜:有美味诱人的排骨黄豆汤、有香甜可口的糍粑、有肉质鲜嫩的白片鸡、有绿油油的肉片炒芦笋……真是色香味俱全,让人大饱口服啊。这一桌子的饭菜香喷喷的,盛满了外公外婆的真情和爱意,我们吃了这碗又想吃那碗,吃了一口又想吃一口,筷子不停地夹,嘴巴不停地动,乐呵呵的外婆不停地叫着:“吃呀孩子,多吃点……。”年老的外婆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端出一碗热腾腾的清汤,一会儿端出一碗山里的小笋干。总想着让我们多吃点。吃着这外婆用爱心做成的农家饭,我们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舒畅!真是热情的农家人啊!

快乐的农家乐生活就这样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农家生活就是这样的充满活力,这样的令人留恋,这样的令人回味无穷……。

农家春早散文篇八

祖母老宅有小院一方,院内四时小景各异,甚是讨人欢喜。

春日,众树嫩芽始发,星点黄绿引得灰雀驻足观望,叽叽喳喳,似在唤春。春燕往返,或掠于水面,或停歇树梢,或双双择地筑巢,好不忙碌!院内春兰、迎春、山茶不畏料峭春寒,纷纷展颜,各色花朵引人爱怜。

夏至,烈日甚毒,唯独院内清凉,皆因瓜藤爬架,成巨道翠屏,自成阴凉避暑妙处。藤上挂果无数,引人垂涎。翠屏外,蝉鸣不断,蛐歌不绝,众花亦是招蜂引蝶,余与小弟常扑之。

秋乃丰收之季,院内果蔬飘香。西红柿如羞涩孩童,低头不语;大枣似粒粒玛瑙悬挂枝头;秋柿、柑橘则如轮轮旭日,悬于枝繁叶茂间熠熠生辉……秋风飒爽,丹桂飘香,嗅之,沁人心脾。入夜,家人闲坐庭院,观星赏月,品食自栽蔬果,谈笑风生,天伦之乐也。四周萤火萦绕,如繁星坠地。余与小弟欣喜扑捉,纳于瓶中,似灯笼在手。

院内秋实之景至立冬便寂静而终。严冬,唯有一池红鲤闲游,余与小弟时常喂之。池畔翠竹林立,不畏严寒。另有腊梅数枝,立于院角,绽金梅无数,香气宜人。

小院如玉,乃家中至宝,祖父母挥其汗水,精雕细琢,方获辛劳喜悦之果。此乃吾辈幸福之源泉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家春早散文篇九

乡村中用篱笆墙围起的一个个农家小院儿已经有很久远、很长的历史了,一直长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时,还像歌曲《篱笆墙的影子》唱的那样长!那时我们这儿仍有很多的农户家用秫秆、苞米秆或是树枝围起的篱笆墙的院儿,我们这的人们给这样的篱笆墙统称为架障子。

这样的篱笆墙的障子,经历了一年的春夏秋的风吹雨淋后就已经破破烂烂了,特别是埋在土里的根部已经腐烂,这样到了冬天时家家户户的.篱笆墙的障子就几乎全破损,家家就只好把破损的障子当成柴火烧了。篱笆墙的障子一没,就出现了好几家,甚至是半个街人家的院儿都连成了一大片,这时看上去村里就更像个破大家似的破破烂烂的!

所以那时每年一到开春地化通了时,家家都要架障子,即便是有的人家的界墙是用石头砌的,但院儿里种菜的园子也得架障子,这是为了防止自家或是邻居家散养的鸡、鸭什么的进园子祸害。记得那时我们这儿的各个村里看不见谁家有安装铁大门的,那时最好的大门是用木板或是木棍弄的,也有的人家大门是用秫秆勒的,更多的人家就干脆没有大门,院儿就常年那样敞开着。那时的人们常这样说:反正家里也没啥值钱的东西,到了没粮食吃的时候就连老鼠都饿跑了,别说是小偷了。

如今星星还是那星星,月亮还是那月亮,可如今的乡村啊为啥就变了样?家家漂亮的住房农家院儿安上了阔气的铁大门,当年用篱笆墙围成的破破烂烂的农家院儿的影子再也没影了!

农家春早散文篇十

大山深处有人家,人间烟火不间断。

今年“双节”前夕,我受母亲的委托,将自家侍弄的葡萄送给一位最亲密的远房表叔。表叔也是我多年的朋友,由于都占了点“文字”的边缘,我们已经成为“忘年交”,那种亲密无间的情谊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我骑着电动三轮车,经过小镇的十字路口,往东走,在普兰店市第九中学边陲有一条羊肠小道,我径直走了进去,山路很陡峭,我骑着车子缓慢前进,当走到半山腰时,便来到了表叔的家。正好表叔往下走,他看见我来了,是那么得高兴,帮助我推着车子,在通往他家的坡路上,表叔铺了几块三差不齐的石板,车子便在他家的门口停了下来,我来过好几次他家了,没太注意观察。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再次走进这个农家小院,别有一番风味,心中产生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观察着,体验着。这是一座真正的农家小院,六间瓦房,两个门,墙面上都是用混合泥刷成的,没有格外的装修,窗明几净的塑钢门口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房前面有个不高不低的台阶,台阶两边还有用白钢做成的扶手,上边有个小门,出入自如,台阶的边上都镶上了白白净净的护栏。院落的两旁都盖上了偏厦子,一些防水的物品都放在里面。

我观察着,体验着。这是一座正宗的农家小院,在通往台阶的小径上,都是用石砖铺成的,一米多宽,走上去,轻轻的、柔柔的,好像灰色的地毯,一种亲近的感觉油然而生。小径的左边种上了向日葵,矮矮的秸秆,绿蓝相间的盘子下坠着成熟的瓜子。小径的右边都是萝卜、白菜、香菜等常用的绿色产品,绿油油的一片,一切都是那么丰收在望。

表叔是个半拉农民,曾参了军,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在小镇政府里当过文秘和文化站站长。还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如今,都成家立业,在大连住进了楼房。表叔退休后,一直在家里守护着自己的田园风光,何不乐乎?!

这就是大山深处的农家小院,四周群山怀抱。从表叔微笑的脸上,我读懂了他今天的幸福生活!

农家春早散文篇十一

我算得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也一直生活在农村。因此,多少年来,我对于农村的生活,常常是因熟悉而眷恋,因眷恋而深爱着。而就在这眷恋与深爱之中,最令我感到欣慰的,就是在农村里生活,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院。你可别小看这个小院,它可是让农家人留下欢声笑语、快乐与幸福最多的地方。

每到冬去春来,冰雪融化,在北方的农家小院里,就会盛开着各种的花:梨花开了,白的如雪;桃花开了,粉的可爱;杏花开了,艳丽多姿。那一树一树的花儿,五颜六色,芳香怡人,开在枝头。有的满面含羞,宛若少女;有的婀娜妩媚,令你遐想;有的风姿绰约,春意撩人。除了这些,还有房前屋后的花花草草,该开的也都开了,该绿的也都绿了,它们彼此间相互辉映着、衬托着,就如朱自清在他的《春》里写到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清晨踱步在院中,到处都是鸟语花香。真可谓是花开满院迎春来,东风阵阵沁心扉,让你足不出户而之春了。

伴随着春夏交接,到了谷雨前后,农家人逐渐进入农忙的季节。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时的农家小院也和田间一样,到了播种的季节。朴实的农家人过日子,素有勤劳俭朴的习惯。随着忙完田里忙家里的同时,人们常常喜欢在自家的小院里,忙里偷闲,整出一块空地,将它弄得松松的、软软的,然后再浇水、施肥,种上些蔬菜。什么黄瓜、西红柿,还有豆角、韭菜之类的。这些既是人们爱吃的,也是易管理的,只要精心照料,过不了多久,各式各样的蔬菜,就会发芽,出土,茁壮地成长起来。这样,农家人的吃菜问题,就可以自供自足了。而且是随吃随摘,多会都是绿色的、新鲜的。

如果到了蔬菜生长的旺季,你可别小看这小院中的菜不多,仅靠自家是吃不完的。这时,邻里之间还可以互相赠送,交换着吃。你来我往,从彼此间的和睦相处之中,传递着友爱,加深着那份浓浓的乡情!

春去秋来,秋天是农家人最忙的季节,也是小院里最热闹的时候。因为刚从田里收回的庄稼,一时无处归置,就只好先放在院子里。成捆的谷子垛成垛,成堆的玉米堆成堆。还有花生、红薯,到处都是。最刺人眼的,是那垛在屋檐下的望天椒,青色的'叶儿,早已干透、脱落,那茎上的红辣椒,倒更显得鲜红、诱人,就在那一直睡着,还顾不上被人理它。

除此之外,若等来天降瑞雪,这时的农家小院,又会是另一番景色。一切都披上季节的盛装,变成了银装素裹。在那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里,多是属于孩子们的乐园,他(她)们忙着堆雪人,打雪仗,玩得最是开心,全然忘却了冷。

农家春早散文篇十二

月初,我回家休息,一到家,妻子迎上来满脸笑容地对我说,我们也分田到劳,包产到户了。我只是冷冷地问了一句:“我们分到多少?”

“一共贰亩伍分。”她边回答,边为我拿过一把扇子。

看她这高兴劲,我想,分田到户,实行包产责任制,对她有什么好处?包产后,她的担子可不轻呀。

“一个女人,还要带一个孩子,这地怎么种?我这点工资赔赔够不够?”我的眉头锁得更紧。

她见我满面愁容,忍不住笑了。“看你这个样子,真没有出息。人家分田,喜气洋洋。可你象个倒楣曹操,怕帮我种地是不?”

“我又不是名门贵子。也是农村出身,种地怕什么?我就是怕你弄不好,赔!咱的秧莳好了吗?”

“你说啥,秧莳好没有?要是没有莳好,我能在家歇着,来接待你这个大官大福的大丈夫?”

妻子打了一把伞:“走,请官人去视察一下我的责任田。”

我们夫妻双双来到了田头。我一看,平整的田,笔直的秧,不深不浅合适的水;田埂上新种的豆,井井有条。

“这就是我们的责任田吗?

“没你的份!”

我看着她的眼睛,由衷地说:“你真行。”她脸上飞起一片红晕,白了我一眼。

吃过晚饭,合家三口在露天乘凉,我叫妻子谈谈分田到户的好处。她一边给我和孩子扇风,一边羞答答地讲:“怎么?你想考我,还是想写小说。”

“那来的话,我想叫你给我开通一下,我们单位还有几个象我这样的小顽固呢!回去后也好宣传宣传呀。”

“包产到户,千条好,万条好,我说不上。但心里总觉得,包产到劳,比大家在一起混工分要好得多。

“责任到人,自己田里的.生活,自己心里有数。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安排自己的工作,需要早点上工就早点上工,可以早点休息就早点休息,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干起活来也认真。总比过去那种上工人等人,干活人看人,下工人追人,评工人气人,要好得多吧。”

我看着她,简直被她的口才惊呆了。她说的全是合情合理的话,完全把我说服了。在朦胧的夜色中,她的脸异常地动人,眼睛里闪着一种异常美丽的光亮。

我说:“我发现了新大陆。你什么时候学过演说?我们恋爱的时候,你可没有交待清楚。”

她拧了我一把,又把扇子倒过来打我。夜空中洒满了一片笑声……。

真的,“包产到劳,联产计酬”,我从妻子的一番朴素的话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农家春早散文篇十三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来了,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还在恍惚之际,妈妈神秘兮兮地笑着说:“待会儿,我们去洞桥买秧?”什么,一大清早去买秧,我的脑袋里冒出了好几个问号?最后,我再三请求,老妈才告诉我,现在这个季节是种秧的好机会,不热不冷,非常适合小苗的生长。我明白了,不去外婆家,为的是不错过种秧m的好机会呀!

过了不久,我们买回来了冬瓜秧、茄子秧和番茄秧。来到田里,我拿起锄头像士兵似得向一块块松软厚重的田地发起进攻。我的“无敌锄头”一刀刀地砍下去,好多蚯蚓宝宝蠕动着身子慢慢地爬了缋础n蚁渤鐾外地想着,这么多蚯蚓一定会种绾妹绲摹o胱畔胱牛竟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真应景呀!劳动,劳动,收获到的不单单是果实,还有知识!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呢!

农家春早散文篇十四

大年,带着铺天盖地的架式而来,特别是具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能力很强的乡亲们,更会把迎接新年的气氛弄得热烈隆重,在对传统节日的崇拜中,尽可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淋漓尽致。大年的味道遍布了神州大地,角角落落里都呈现出节日的气氛。城市里是以装扮的风景,夜晚的霓虹灯作为炫耀或者显摆节日气氛的资本,而广大的农村则是以温暖的亲情,友情彰显节日的特色。

我的老家在甘肃庆阳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素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华民间艺术文化之乡”的美誉。乡下的年味不仅仅体现在各家年前极致的美味准备上,更多的是四处泛着一股淡雅的书香味。有些沿承几千年的文化民俗在这个小山村里继续前行,说是迷信,不是迷信,应是一种道德文化的延续,也是根植于人们心中的一种信仰。

大年三十早起的第一件事情,应是辞旧迎新开门红,爆竹声里争好运。农家院里谁炮早,明朝定会福临门。于是,争先恐后,鞭炮开门,我尚在梦里陶醉,山村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就已拉响繁华的序幕,这边山头燃放鞭炮,那边山谷就有回应,爆竹声穿越在凌晨的寂静中。接下来,各家各户门前开始挂上红灯笼,灯笼里面安上灯泡,灯笼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夜夜都要有光明。贴春联,贴门神,贴福字更是增添喜庆,家家户户凡是有门的房间两边墙壁上都要根据房间用处的不同贴上相应内容的春联,并且各个门上请来尉迟恭和秦叔宝,守护着一家人的安全。有些人家剪纸手艺特别好,窗户贴上象征幸福与希望的剪纸。吃过中午饭,第一件事是去山村庙宇上香,有些人单挑半夜上第一柱香,听说是有求必应,我是没有去过的,但我觉得这至少是一种向上向善的信仰。第二件事是去拜家谱,祭先祖,这家谱上面记载着数十代人,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姓氏,清一色的男姓,家谱我是见过的,祭拜我是没有份的。不过,这至少是忠孝的传承,这也是自觉不自觉的一种民俗文化。

大年三十为了迎接新年,不管是贴对联和门神,还是拜神祭祖,都是根植于百姓心中的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们老家这个村社,地理位置有些尴尬,于是,年轻人一个个争相外出,只剩下一些扎根太深难以挪动的老人守着这一方山水,平日里,乡村里更多的是孤独与寂寞,就连过年,也稍逊于其它村社。与我们相邻的这两个村社就很不一般,一家组成了社火队,另一家又联合村民集体放烟花。

与我们庄相邻的南庄,组建的是社火队。中午饭过后,暂时可以消停,于是,我和孩子们去看社火队的彩排,因为大年初一正式要去山神庙拜神,然后上街上户表演,驱邪接福。我和孩子们来到排练现场,毕竟是村民们的自发组织,没有资金做基础的道具,略显寒酸。没有高骁,没有舞狮,但是作边身边的文化,倍感亲切。社火队里有一个仪程官(民间称为说诗的),如果到单位或居民家中拜年时,仪程官就随着锣鼓点子说4句一首的祝辞,一般都是因单位性质职能不同或居民家庭的情况不同而现编现说。耍社火时,主要靠的是演员的动作表演,并配以旌旗、仪仗、锣、鼓、铙、郄等,规模浩大,场面热烈壮观。

每次耍社火的开始和结束,人们都要在村子附近的庙宇举行祭神集会,然后依次摆开阵势,由扮演青龙、白虎的二神在前面开道,关公、周仓最后压阵,社火队的人们,画上脸谱,身着历代服装,手持刀叉剑戟,几个大鼓齐鸣,震天动地,那四人齐敲的大鼓上面绘的是金色盘龙和八卦太极图,场面颇和古代祭祀礼仪相似。社火表演是一种哑巴戏,为了让人一目了然,其脸谱更为强调人物的主要特征,一般是专人专脸,如牛皋和周仓,额头上画有图案化的“牛”字和“周”字,又如著名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蜀国大将关羽为世人传颂,其死后被佛教神化,尊为“关公”、“关帝”,作为神灵来崇拜。关公黑红脸,个子挺高,手提一把青龙偃月刀,眼睛通常是微闭的状态。社火中由谁来扮演关公非同小可,这个人必须是最受大家尊敬,威望最高的。给他开脸化妆,一切准备完毕,最后勾点七星痣(“七星”即北斗星)。人们认为这是最神圣的时刻,因为一旦勾点了七星痣,神灵就附体了,于是大家对顶礼膜拜,农村妇女抱着孩子“老爷”(关公)摸顶,就是关公腿在孩子的头顶上绕一圈,乡下人叫“过关”,同时还争着将“老爷”脸上化妆的颜色(银朱)用手沾一点,抹在孩子的脸上,据说这样就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不招灾生病。社火队里还有一个老妖婆,扮相特别滑稽可爱,着装妖艳,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拿着笤帚,在社火队行进过程中,专门给路边行人清扫,凡是被扫过的人,必定是有钱给她,不知什么讲义,但这却叫做“破财消灾”。

南庄社火队里锣鼓喧天,北庄乡民心中怎甘落后,于是,大家自觉自愿集资放烟花,算是对新年最隆重的献礼。放烟花图的是热闹,况且在这偏乡僻壤,难得有这样的场面。大年三十晚上七点半放烟花,乡邻们扶老携幼七点二十基本上到达放花地点,我和孩子们也在其中。一路上的欢声笑语驱走了寒风的清冷,乡邻们的调侃打趣住满了山村的角角落落,平日里的忙碌在此刻早已抛在了脑后,有的只是开心与彻底放松。七点三十分准时点火,一树开门红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这树花开,没有高度,接着地气,更连着庄稼人的好心情,好日子。第二树花开惊艳四座,手机不停地来回穿梭,炮在高空响着霹雳,花朵盛放在夜空,五颜六色,千变万化,有时还带有几声尖锐的呼啸声,穿越天地,幻化成形,似流星,又似花环。忙坏了几百双眼睛,夹杂着几百人的欢呼声,好个火树银花不夜天,几百乡民同过年!花是开在天上的,笑声本是来自地上的,恍惚间,地上的人正在笑成了花,天上的花里住满了笑声,天地连成了一片花与笑声的.海洋。最后一树花开,金钱满枝,天上摇钱树,年降在人间,串串朵朵,洒落地面,预示着来年的生活财源滚滚来,狗年旺旺旺。

随着乡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要的满足不再成为必须,精神文化却在逐步搬上年夜饭的餐桌,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父老乡亲意识形态的转变。放得是烟花,凝聚得是人心,看到的是风景,留下的是美好,虽然美丽的风景终会散尽,但是记忆里永远住满温暖。

看完南庄的社火预演,领阅过北庄烟花的灿烂,回家享受一家人的团圆与温暖。瓜子摆在中间,糖果放在四周,看的是春晚,品得是人生,吃的是食物,咽下去的是开心。四季仍然是四季,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能感知身边的小幸福,那么每一天都是好日子,每一天里都能过出年的味道,每一年都会有每一天里的精彩。

年就是这样过去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年,太阳照样升起,我只是多了一些经历的积攒。时针敲响了零点时分,外面迎接新年的鞭炮开始遥相呼应,偶尔还有山头上冒出的烟花,点亮了夜空,刚刚沉寂的山村又在爆竹声里活跃起来,似乎多了一份对新年的向往与期待,年也只有在庄稼人的心里才会过出千百种滋味。

农家春早散文篇十五

种子如同婴儿吮吸雨露,萌发、生长,在烈日、风雨中渐渐成熟,这都离不开农家的每一次施肥、薅锄、除草。

踏着年轮的`痕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大山依旧,绿水仍存,父母的脸变皱了,那双粗糙的大手,也已瘦小许多。日子写在脸上,岁月记成历史。

我是农民之子,心里从小便记载着农家的艰辛。童年的时光在农田里度过,父亲背着我耕作,母亲牵着我做活。从山、石、田、土到另一个乐园,是父亲洒下的血,母亲流下的汗,哺育我长大的。

农家春早散文篇十六

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没有钟,妈妈起早看星星估摸着时间起来做饭,黍米饭是需要时间的,黑窟窿的就起来了,煤油灯的光很暗。我们睡得正香的时候妈妈自己一个人烧火。

从妈妈手里接过一碗拌好荤油的黍米干饭,大口的吃着,妈妈站在屋地下跺着脚,用嘴吹着哈气暖着冻僵的双手。喝几口妈妈备好的凉开水,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那时不知妈妈有多辛苦。

放寒假时暖和的天气和弟弟一起搂松毛。背着小花篓,装得满满的。打春时节天天刮着南风,河里的冰已经开化了,上面厚厚的一层冰,底下流水声哗哗作响,冰面裂开了几条大缝,这时的冰是酥得看上很厚是禁不住重量的。

背着满满的一篓松毛,走得浑身是汗,过冰时小心翼翼,弟弟先过了冰面,我小心地走着,走着走着噗嗤一声一只脚掉进冰里,鞋湿了,裤子也湿了,拔出一只脚,另一只脚有掉里了,河水钻进骨头里,浑身的.汗一下就凉了。

好不容易拔出来,快步往家走,妈妈早已站在大门前等着我们,看到我的情形快步接下背篓,拉着我进屋,脱下鞋棉裤,给我盖上了棉被,一会功夫烧了一盆热水给我泡脚,一边叨唠不该让我搂柴火。就是因为这次我落了风湿的毛病,后来一提起这事妈妈都会自责。

刚结婚那几年,冬天妈妈都会来我家小住几天,帮我把缺指漏洞的袜子一针一线的补好,双双套对放好。说这些补完的袜子暖和耐穿。

妈妈是伟大的妈妈,是冬日的阳光洒满我全身,塞满我的心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