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9:46:48 页码:10
最新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优秀10篇)
2023-11-18 09:46:48    小编:ZTFB

写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过去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提高未来的表现。在总结中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以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关注。推荐大家阅读一下下面这些总结案例,或许对你的写作有启发。

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篇一

欢迎各位游客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起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青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婉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你的到来!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我就是今天导游xx,希望大家能玩的愉快。

我们先到从宜昌出发,先到西陵峡,西陵峡约长200多里,共为4段。现在我们在黄猫陕,山虽高,然不甚险,江水虽急,然不甚狭。三游洞在焉。三游洞者何?唐白居易兄弟和元微之,宋欧阳修和苏东坡兄弟,都到此地游历过,所以有前三游后三游之称。第二段是灯影峡。江北的山虽是险峻,都干枯无味。江南的山,玲珑秀丽,树木亦青葱可爱。第三段是空冷峡,山形水势,突然险峻起来,在江北那一面作为门的山崖上,悬着两块石头,一块像牛肝,一块像马肺。牛肝今日犹存,马肺已被外国人用枪打坏了。第四段是米仓峡,又名兵书宝剑峡,距离虽是不长,水势虽没有从前那么急,在山崖方面,却更加高峻。出了峡,山便低平,有一个小口,那便是有名的王昭君浣装的地方,叫做香溪。昭君村离此四十几里,在秭归县东北。杜工部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现在到了最有名的巫峡,犹如一段最奇险的最美丽的山水画。有名的巫山十二峰,便分布在大江的南北岸。

现在到了瞿塘峡。此峡最短,不过十三四里。山势较巫峡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因有夔门滟,堆阻在江中,水不得平流之故。

过瞿塘峡,北岸有一峰突起,树木青葱,玲珑可爱,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那一段古城刘皇叔托孤的悲惨的故事,就表演在这个地方。山顶上有一古刹,为孙夫人庙。

现在到了白帝城,我们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希望大家玩的愉快!

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篇二

据现存的“雷氏图纸”中考证,昌陵地宫结构比泰陵还要宏大,雕刻也十分精美,为“四门九券”,且有佛像经文雕刻。与现已开放的清东陵境内乾隆的裕陵地宫规模装饰相近。而裕陵地宫为现已考证的清帝陵地宫中最为壮观、珍贵的一座,既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同样昌陵地宫也具有诱人的魅力,券顶外的宝顶封土内也有石雕,其结构造型与陵寝宫殿的瓦脊、勾滴等相同,先按地面建筑的要求营造好地宫,然后再覆土掩埋。形成清代皇帝陵寝地宫结构中独具特色的风格。

慕  陵。

慕陵位于陵区的最西端,始建于一八三一年,完工于一八三五年,内葬道光皇帝及孝穆、孝全、孝慎三个皇后。慕陵建筑面积虽没有泰陵那样广阔,建筑也不如泰陵那样宏伟,布局更不如泰陵那样完善,但它那别出新裁的设计以及独特的建筑手法,却成为清代帝王陵寝中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

按照乾隆开创的父、子分葬,选定东、西的“兆葬之制”,道光皇帝应该在清东陵境内选选址建陵,所以道光于1821年即位后,花费了七年的时间在东陵的宝华峪营建了陵墓,但后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地宫浸水。于是道光皇帝便下令拆掉原陵,又于1831年来西陵祭祖之际亲自选定了一块高平之地—龙泉峪作为自己的万年吉地,第二次营建了陵墓。

这次建陵,道光皇帝一改其它帝陵的建筑特点,裁撤了石像生、圣德神功碑楼、方城明楼等项建筑,而且主体建筑的三大殿全部采用昂贵的金丝楠木制作,不施彩绘,保持了木本色。外面烫蜡。虽看起来不是那么富丽堂皇,但却赋予人们古朴,典雅的感觉。最令人惊叹的是在三座殿的门窗膈扇、梁柱、雀替、天花、藻井上布满了形态各异的木雕龙,尤其天花板上都以高浮雕的手法制成向下府视的龙头,有的地方还采用高出平面半尺有余的透雕手法。走进殿内,举目上望,但见龙头济口,张口鼓腮,栩栩如生。整个雕刻构思严谨,线条流畅,刀法娴熟,制作精巧,形象生动,充满着详和气氛,成为稀世珍品。使人仿佛来到了一座雕龙博物馆,难怪有人说:“慕陵是座雕刻艺术的殿堂”。

隆恩殿后面的三座门由一架天然汉白玉石牌坊代替,牌坊正中刻有“慕陵”二字,背面刻有道光皇帝亲笔诛谕:“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尔。呜呼!其慕与慕也”。依清朝规制,帝、后陵名一般由后继皇帝钦定,但是慕陵名称却是道光皇帝生前亲自默定。道光十五年,他来西陵谒陵,顺便阅视了正在修建的陵寝工程,并赴隆恩殿至孝穆、孝慎梓宫前奠酒,而后立于月台上,仰望东北方感慨地写下了这道诛谕。道光驾崩后,咸丰即位,重读诛谕,见“其慕与慕也”一句,便心领神会,于是立刻命雕工把“慕陵”二字雕于牌坊之上。

无论从规划布局,还是建筑风格方面,慕陵处处体它的独到之处,成为清朝入关后皇帝陵寝建筑中的珍品。

崇  陵。

崇陵是中国封建皇帝最后一座陵墓,始建于1909年,完工于1915年,内葬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

崇陵工程是在光绪皇帝死后第二年才开始修建的,这与清朝建陵典制完全不符,大清皇帝在承袭了明代陵墓制度的同时,又不断完善陵寝制度,不仅活着的时候讲究安逸奢侈,而且死后在建筑陵寝上也要表示出至高无尚的尊贵地位。所以生前就选好陵址,并建好陵墓。

据考证,崇陵陵址是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选定并定陵名,但由于当时的清王朝国库空虚,外债累累,加之光绪和慈禧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陵寝的营建就不可能了。直到1909年,光绪死后第二年,崇陵工程才开始动工修建,其间又值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工程被迫停止。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向民国宣布退位时,向民国政府提出了八项优待皇室条件,其中第五条要求:“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付”。1913年春,民国政府根据这一条件,经协商之后立即拨款,并于1915年全部完工。

崇陵在建筑规模上比其它帝陵均小,没有大碑楼、石像生、二柱门等项建筑,但基本上沿袭了明、清两朝的陵寝制度,并集清代各陵的建筑经验于一体,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用料考究,主要建筑的三大殿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铜藻、铁藻木料构成,素有“铜梁铁柱”之称。隆恩殿内的四根明柱采用沥粉贴金盘龙装饰,为皇帝陵中的独到之处。檐下增设了通风孔,可使殿内空气流通,以防木料腐朽。就其建筑群体而论,设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宫殿四角设有散水坡,便于雨水的排放。明楼与三座门前分别挖砌了御带河,地宫内凿有十四个漏水眼与之相通,为地宫排水之用。

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篇三

1938年,一伙不明身份的军人盗掘了崇陵地宫,1980年由政府将其清理并对外开放。虽然崇陵地宫没有乾隆的裕陵地宫那样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但它却成为研究晚清皇帝陵寝地宫规制的实物见证。

昌西陵。

在清西陵境内共有三座皇后陵,分别为泰东陵、昌西陵和慕东陵,其中泰东陵,无论从规模、规制上都是清代后陵中的姣姣者,而昌西陵在这些方面却无法与之媲美,但它却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古建筑中只有两处回音壁,一处是天坛,而另一处以是昌西陵。

昌西陵始建于1851年,完工于1853年,内葬嘉庆的孝和睿皇后,清朝从康熙初期开始,皇后薨于皇帝之后,便另选陵址,不再合葬帝陵地宫,而且陵寝不再另立陵名,而按皇帝陵寝所处方位而定,因其陵寝在昌陵西侧,所以定陵名为昌西陵。

与其它皇后陵寝比起来,昌西陵的规制大为缩减。主要裁撤了方城明楼,缩减了隆恩殿和配殿的规制,隆恩殿由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改为单檐歇山,面阔五间,并裁撤了大殿及月台周围的石栏杆,不设丹陛石,配殿由五间改为三间。隆恩门也由五间改为三间,陵寝门的两个角门由带门楼改为随墙门,与妃园寝的园寝门一样。

尽管昌西陵规制大为缩减,较前代皇后陵大为逊色,但也有其独特和值得称道的地方。

昌西陵有回音壁。和其它陵寝一样,昌西陵后围墙也是弧形墙在陵寝建筑中叫罗圈墙,就可听到很大的回声,其形式和原理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一样,因此人们把昌西陵的罗圈墙也称作回音壁。

除回音壁以外,这里还有一块回音石,那就是宝顶前面倒数第七块条石。站在这块石头上讲话,就能听到比原声大十倍或数十倍的回声,所以人们称它为回音石,这种奇特的回音壁和回音石现象的出现,是声学原理和古代建筑形式的巧合。声波的波长肯定小于围墙半径,声波以束状沿墙连续反射前进,使声音像打电话般清晰地传到对方耳中。

正是由于昌西陵的独到的建筑风格,使它对游人产生了无可替代的魅力,同时也对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不难看出,清西陵是一部清朝历史的写照,体现了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的最高水准,更是一部精美的艺术杰作,座座陵寝都反映出清朝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和风水文化。成为自然环境与陵寝建筑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

朋友们,我们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合作,请您留下宝贵的意见,真诚的欢迎您的再次光临,祝大家归途愉快,再见!

5

页,当前第。

5

1

2

3

4

5

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篇四

现在您前往的是昌西陵。昌西陵埋葬着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昌西陵是在咸丰元年,也就是公元1851年建的,在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完工。清朝从康熙初期开始,皇后死于皇帝之后,便另选陵址,不再与皇帝合葬,而且陵寝不再另立陵名,按皇帝陵寝所处方位而定。因其陵寝在昌陵西侧,所以定名为昌西陵。这里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跟我一起看一下吧!

诶,这位孝和睿皇后,可是清皇后生涯中最长的一位。孝和睿皇后出身在显赫的钮祜禄氏家族。钮祜禄氏家族是清代的名望大族,最早居住在长白山一带。由于钮祜禄氏家族的显赫地位,清代先后就有过六位钮祜禄氏皇后。孝和睿皇后就是其中一位。孝和睿皇后是额亦都的六世孙女,他的父亲,额亦都的五世孙恭阿拉曾官至礼部尚书,被封为一等侯。

钮祜禄氏在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1776年十月十日出生的,她比嘉庆皇帝小十六岁。在嘉庆做嘉亲王时,乾隆就将钮祜禄氏指配给他,封为侧福晋,侍奉嘉亲王于王府。嘉庆登基后,在册封孝淑皇后喜塔腊氏的同时,册封钮祜禄氏为贵妃,也是当时册封的唯一的一位贵妃。她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不仅是名门之后,而且秉性“柔嘉”,行为“淑慎”,辅佐治理内宫。嘉庆二年,也就是1797年五月,钮祜禄氏被册封为皇贵妃,掌管中宫,代行皇后职权,但直至嘉庆六年,也就是1801年四月她才被册立为皇后。

从1801年四月钮祜禄氏被册立为皇后,至1820年嘉庆皇帝驾崩,钮祜禄氏做了19年零3个月的皇后。如果从1797年五月代行皇后职权算起,她的皇后生涯就有23年那么久,是清朝二十七位皇后中,皇后生涯最长的一位。

钮祜禄氏还度过29年的皇太后生涯,在道光二十九年也就是1849年12月11日去世,享年74岁,是一位高寿的皇后。钮祜禄氏去世后,被尊为孝和睿皇后,其谥号全称是: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在咸丰三年,即1853年2月16日葬入昌西陵。

来,我们看看昌西陵的建筑,它既不像泰东陵那样宏伟富丽,也不如慈禧太后的定东陵那样豪华奢侈,它近似于道光皇帝慕陵那种典雅风格。隆恩门以内的建筑,从前到后一座高于一座。与其他皇后陵寝比起来,昌西陵的规制大为缩减。裁撤了方城明楼,于方台上直接建圆坟。缩减了隆恩殿和配殿的规制,隆恩殿由重檐歇山顶改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并裁撤了大殿及月台周围的石栏杆,不设丹陛石,配殿由五间改为三间。隆恩门也由五间改为三间,陵寝门的2个角门由带门楼改为随墙门,与妃子园寝的园寝门形制相同。尽管昌西陵的规制大为缩减,较前代各后陵大为逊色,但也有其独特和值得称道的地方。

好了,您现在可以自行参观昌西陵。

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篇五

欢迎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观光!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西陵峡河口风景区。西陵峡河口风景区位于邓英峡和三峡大坝之间,横跨西陵峡两岸,交通便利。从宜昌市或三峡大坝经宜连公路陆路可达,经长江黄金水道水路可达。同时还可以通过轮渡到达南岸的石牌和三峡极地风景区。西陵峡画廊由“永远的西陵峡”峡谷风光、江南三刀、长江以北仙人桥和地质公园、西陵峡沿途栈道组成。以峡谷风光和地质公园为特色,是开展地质科学研究、书画观察、观光揽胜、三峡徒步旅行等旅游活动的绝佳场所。主要景观有震旦纪和寒武纪世界标准地质剖面、世界中国三峡石刻、仙人桥、天柱山、三岛等。西陵廊是三峡中最神奇、最壮丽的峡谷,所以北宋领袖欧阳修留下了“西陵山水甲天下”的千古绝唱,陈毅元帅也写下了“三峡强天下,请乘船游览,西陵是三峡,还浓得忘不了”的豪迈诗句。三峡大坝建成后,从三峡大坝到葛洲坝长达38公里的西陵峡将是唯一不会被淹没的峡谷。它将保留原有的峡谷风光,成为三峡永恒的风景,成为梦想三峡的天堂。20世纪20年代由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并命名的西陵廊北岸莲沱地区寒武纪和震旦纪地质剖面,是中国三大典型地质剖面之一,揭示了地球的古老奥秘。仙人桥是西陵峡最好的景点,它附近的峡谷段是三峡最窄的部分。两侧峡谷耸立,壁上千棱,深谷底捶岸,是欣赏三峡壮丽风光的绝佳去处。仙人桥,原名天生桥,位于河流北岸的悬崖上。它三面临河,在两座山之间的空中飞翔。据说是天上的仙女和人间的柴火兄弟一起升天时,仙裙形成的彩桥。“仙桥被白云覆盖,仙桥在凶水中。当你在这里航行时,你看不到仙女般的天空和蓝色的山峰。”宋代诗人田俊下桥,深悔山水险要,不见神仙。

如今已发展成旅游区,一尊雕刻精美的仙女雕像矗立在登高平台上,仿佛漂浮在空中,栩栩如生。站在桥上,西陵画廊自上而下尽收眼底,但你可以看到云与细浪,雾与轻纱,大长江,像一条带子一样游荡,成千上万的船只和柳叶。真的有白居易那种“路通天地,人续古今愁”的感觉;环顾四周,风景如画,东有石门天险,西有三座著名山峰,北有天柱山,南有岳明峡,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雷祖庙船出西陵峡,俯瞰西陵山,在王娘坡前绿树间。黄瓦白墙的仿古建筑是雷祖庙。雷祖寺,又名西陵山寺,占地1000平方米,高108米。它是为了纪念黄帝的妃子雷祖而建造的,1993年在西陵山重建。

丝绸在西陵。西陵疆域辽阔,自黄帝时代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古西陵,即以宜昌为中心的包括川东、鄂西、湘北、荆襄在内的一些地区。西陵峡以西陵山命名。西陵山是周霞(今宜昌)的一座名山,位于长江中上游的交界处。西陵山在宋代王村的《元丰九域志》中被列为周霞六大古迹之一。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山,娶西陵之女为雷祖。雷祖是黄帝的贵妃,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就有了天下。相传黄帝在与龙的战斗中南下西陵后,与当地村姑雷祖结了婚。雷祖美丽聪明,发明了养蚕、缫丝、纺织。他和黄帝一起,组织部落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培养和编织女性,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为了创建中华基金会,他致力于被后人尊为“第一蚕”。每年农历3月15日,是雷祖的生日,“蚕节第一”在雷祖庙举行,盛况空前。

雷祖联合黄帝统一中国大业。她夜以继日地工作,全身心投入其中,最后死去。她在南岳衡山雷祖峰前病逝,途中与黄帝南巡过度劳累。黄帝封她为“始祖神”、“道神”,人们尊称她为蚕桑纺织业的守护神。

西陵山,雷祖圣地。早在宋代,碑刻就被列为周霞的`历史遗迹,明代的西陵山是一棵参天古树,西陵山寺在当时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古西陵山是祭祀轩辕黄帝贵妃西陵的女儿雷祖之圣地。然而,西陵山的祠堂在1940年6月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摧毁。无情的历史,写下了被蹂躏的土地、被屠杀的人民、被炸毁的祠堂的深仇大恨,给我们一个警示,要永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

随着改革开放和民族运动的蓬勃发展,宜昌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恢复西陵山风景区和建立雷祖祠的议案。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西陵地区和西陵妇女的考证工作日益深化,报刊杂志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双方共赢。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西陵风景区建设规划,并于1993年2月正式破土动工。

1994年7月,西陵山风景区一期——雷祖庙竣工。雷祖寺,纪念性建筑,占地925平方米,建筑面积1217.27平方米。从外面看像三层,其实有四层,多层重檐,棱角分明;从下到上,身高26.53米;二十四组风铃,以翘角悬挂,随风飘动,声声于天外。

现在我们来到了雷祖庙的一楼,在那里我们向雷祖堂致敬。在大厅的顶部,有精美的绘画和宏伟的龙凤图案。在它的下面,有8组16个斗拱和28个冯丹,代表着黄帝的后代。踏入大门槛,抬头就能看到五颜六色的牡丹花,预示着中华民族的昌盛;画出来的藕溢出香味,代表了中国孩子的高贵品质。大厅中央有一尊雷祖像,高6.3米,由重庆美术学院根据明代以前绘制的雷祖像进行再造。雷祖手里拿着蚕茧,两个丫鬟,一个拿着金梭,一个送丝。雷祖善良端庄,仿佛在给艺术大师教蚕。

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篇六

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193公里。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瞿塘峡。

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它应该也是雄伟险峻的一个峡。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燮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右边的名白盐山,不论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瞿塘峡虽短,却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古人形容瞿塘峡说,“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巫峡。

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巫峡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清人许汝龙“巫峡”诗中说:“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这里群峰竞秀,气势峥嵘,云雾缭绕,姿态万千。

白帝城。

重庆市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西首和库区腹心,东临三峡大坝,西靠重庆,南连张家界,北接西安,是渝东、陕南、鄂西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幅员面积约为4099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是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和绝世奇观天坑地缝所在地。

白帝城历史悠久回味无穷,在奴隶社会时期,这一带曾是巴、蜀两国的领地,并于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16年)建为夔子国。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设县、设州、设路,这里一直都保持着行政和军事的显赫地位。唐时设夔州府,辖十九州县。宋时置夔州路。奉节在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建为鱼复县,时我国早期所建县邑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唐贞观23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夺”的忠君爱国思想而改为奉节县沿用至今。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刘禹锡等都在此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因此奉节又享有“诗城”的美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境内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长的天井峡地缝、世界级暗河龙桥河、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的瞿塘峡,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胜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永安宫、诸葛亮的八阵图、瞿塘峡内的摩崖石刻、悬棺群等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分别以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为中心的两大特色旅游区。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准备改线的210国道和渝巴高等级公路在县境内纵横交错,并背靠206国道、318国道、县内通车里程6000余公里;黄金水道长江横贯县境43公里,港口年货物吞吐量400多万吨,居重庆市第二位。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将两大特色旅游区连贯成有机整体,可进入性很强。纵有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天坑地缝世界奇,绝世景观任君游。奉节这块旅游热土,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落成,正以崭新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宽松的环境,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及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研探险。

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篇七

长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三峡是世界上唯一集通航、发电和旅游的大峡谷。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由宽谷和狭谷组成。三峡指的是狭谷。瞿塘峡全长8公里,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镇。巫峡全长45公里,西起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镇,东至宜昌城区南津关,全长66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峡。三峡的特点是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奇。

长江三峡大坝就建在西陵峡的黄牛峡中,距葛洲坝40公里,距南津关38公里。大坝把西陵峡切为两半。上下两半各有三个小峡。从东边南津关算起,西至明月湾称黄猫峡,又称宜昌峡,长约17公里;明月湾西至莲沱称灯影峡,长约8公里;莲沱西至三峡大坝称黄牛峡,全长15公里。这三峡的特点是:黄牛雄、灯影奇、黄猫壮。大坝以上又有三个峡,从下到上排顺序是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全长6公里。

过去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是著名的“鬼门关”,《话说三峡》中介绍的著名的礁石“对我来”,青滩、泄滩、腰叉河、“莲沱三漩”等激流险滩等都在西陵峡。如今随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兴建,危险航道已彻底改观,这里已经是三峡中一级平湖,是一级浅水平湖,未来三峡大坝以上将是二级深水平湖,最深处可增加110多米。西陵峡两岸是以石灰岩为主的地貌,有丰富的溶洞资源。从南津关至莲沱,据不完全统计有大小溶洞174个,其中较大的有石龙洞,黄颡(音:桑sang)洞,三游洞等,有许多还末开发。如莲沱对岸的“三把刀”景观,是像尖刀一样刺向天空的三座山,在w型的山坳中有一溶洞,可容纳1000多人,至今道路未通,游人难至。西陵峡中从明月湾至黄牛峡的两岸裸露的是由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典型的震旦系和寒武系的地质剖面,在世界上仅有两三处,是地质学者必到之处。这里就是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规模世界性的标准地质剖面,它的种类之全,类型之典型是世间少见的,堪称天然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之父李四光曾到此考察,观察确认了标准点。他对石牌的灯影石十分惊叹,并发现了南沱冰川地貌,证实了第四纪冰川在中国存在的论断,他还为黄牛岩地质隆起带取名黄陵背斜。此后,他写出了《新华夏海之起源》的论文,于1948年在伦敦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上宣读,轰动了伦敦及国际地质界。

西陵峡是一个神奇的大峡谷,它不仅以绚丽的山水风光和原始的自然生态而流传于世,而且以悠久古朴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工程而闻名于世,西陵峡曾上演了许多人间奇迹。

西陵峡上筑起了两座长江大坝,创造了水利史上的多项世界记录而成为中国自大禹以来的治水之大成者。

西陵峡是轩辕黄帝正妃嫘祖的故乡,大禹是嫘祖的玄孙,与嫘祖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大禹在长江治水树立了第一块丰碑。地下考古发现证实这里在6500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曾先民居住。爱国诗人屈原是喝峡江水长大的,民族和亲的伟大使者王昭君就是喝着香溪河的水走出三峡的。西陵峡孕育了中华祖母,三皇五帝的治水领袖,世界文化名人和中国美人。

西陵峡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曾发生了多次改朝换代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战争。秦国白起攻楚、吴蜀夷陵之战、晋吴夷陵之战完成三国归晋、隋朝杨素灭陈朝之战建立隋朝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石牌保卫战中国军队阻止日军西侵的脚步,它们创造了峡谷水战的著名战争文化。

新中国的三代领导人都到过西陵峡,对水利工程倾注心血和对移民安置带来关怀。孙中山将。

西陵峡列为救国方略的重大战略开发地。毛泽东千古绝句“高峡出平湖”成为西陵峡的建设蓝图。这里是得到新中国领导人关注最多的地方。

西陵峡是中华理想美梦成真的地方,还是科学的课堂,奥秘的宫殿。两岸的山体就是一部地质的天书,记录着地球10亿年的变化,裸露着由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典型震旦系和寒武系地质剖面。生活在1亿4千万年前的与恐龙同时代的国宝中华鲟为什么能射过第四纪冰川的灭顶之灾而活到今天?三峡工程的冲沙防震等14道向全国求解的难题究竟是如何求解的?无穷的奥秘和在呼唤着我们。

西陵峡还是艺术的大宝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古往今来,文学巨匠,诗仙词圣在此留下数以千计的诗词。屈原、诸葛亮、郭璞、李白、杜甫、白居易、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三苏和南宋陆游、清张之洞及现代的毛泽东、陈毅、郭沫若等,竟相泼墨挥毫,化天地灵气为艺术瑰宝。此处还有巴楚民风民俗的乡土文化构成的一道清新的风景线。西陵峡是三峡神奇画卷中最奇特最精美的一幅,是三峡交响乐中最动听的篇章。

夷陵县令欧阳修曾写道:“西陵山水天下佳。”陈毅元帅也曾赋诗:“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今天我们就是按照陈毅元帅诗意,来乘船游,让大家对西陵峡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你将看到在岸上所不能看到的景象。当然你若还想看得仔细,你还可以上岸再游,那将又是一番趣味。

一、中华治水领袖大禹,第三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第四是民族和亲使者、中国美人王昭君;五是五大风景区:第一是以葛洲坝为代表的峡口风景区,第二是以自然生态和抗战军事文化为特色的石牌风景区,第三是以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华人书画石刻为标志的西陵画廊风景区,第四是以坝区极顶——黄牛岩观坝旅游和三峡历史文化集中展示为中心的三峡极顶风景区,第五是以三峡大坝为象征的坝区核心风景区。

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篇八

正面的隆恩殿是陵寝地面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为祭祀的主要场所。整座建筑建在巨大的汉白玉基座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盖顶,显得庄严肃穆。其建筑结构非常牢固,所有的木件全部采用卯榫对接形式,梁、柱、檀、椽结合不死板禁锢,有灵活移动的余地,具有很强的防震功能。在发生强烈地震时,榫卯之间具有活动性能,将外部力量缓冲分解,震后仍可恢复原位。因此雍正八年以来的多次地震和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都没使清西陵的大木结构受到显著破坏,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水平。

三座门也叫琉璃花门,中门比较高大,两侧墙上有琉璃岔角花和中心花,檐端用琉璃斗拱装饰。这种门占地面积较小,看上去显得较厚重,图案丰富,雍容华贵,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而且材料非常坚硬,耐高湿,有一劳永逸之功效。两侧分别接卡墙。阻隔南北,使宫殿区形成两层院落。清代建筑学家,不仅注重陵区单体建筑的形象与外观,而且更注重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组群布局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组群布局的实现依靠门户和墙体,将各单体建筑有效地组合分割,形成一个个院落,并将院落形成复杂的整体给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二柱门横跨神道,石柱上架额坊,建筑形式为斗拱夹山顶。作为方城明楼的屏障。清朝前五代皇帝陵寝都在三座门以后建二柱门,自道光以后则裁撤,因为建筑中缩短了三座门与方城明楼之间的距离。

石五供是一组象征永久性祭祀的供品。基座是由三块巨石雕成的须弥座,这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台基样式,上面刻有八仙、八宝、八卦、琴棋书画等图案,所有这些都象征着吉祥如意,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雕刻艺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明楼属于纪念性的建筑物,高高地耸立在方城之上,使人置身于仰崇桥山的氛围之中,它与朱红色的墙体、金黄色的瓦顶与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

当我们踏上明楼在向南方远眺时,心中升起一种无比自豪的感觉。正前方五里之外的东西华盖山,九龙九凤山形成的自然门户,郁郁葱葱的古松树弥漫于30里内外,座座殿宇、桥梁、门房、树木山川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气势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明十三陵大有过之无不及。清陵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所以英国著名科学家里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制式上是一重大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雍正在选定易州境内天平峪时,说这里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风水宝地。而历经180年,十四座陵寝完工以后,自然景观又加之人文景观,就形成了:“山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迄下山岗无数,如手之有指,每两岗之平坦开拓处诸陵在焉,花之瓣,笋之箨,层层包护”,的人间胜境,是“龙蟠风翥,源远流长,左右回环,前后拱卫,实如金城玉笋的秀美风光”。

朋友们,到次为止,西陵的参观就告一段落,谢谢大家的合作,请您留下宝贵的意见,真诚的欢迎您的再次光临,祝大家归途愉快,再见!

昌   陵。

昌陵位于泰陵西侧1公里处,葬有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自1796年开始修建到1803年峻工,距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

昌陵是东、西陵中较有特色的一座,是研究清代陵寝制度不可多得的实物见证。在清代所有陵寝中昌陵是唯一一处由太上皇选定的陵址。1796年,乾隆在当满了60年皇帝之后,履行自己继位之初的诺言,让位于嘉庆,自己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并根据自己曾有谕旨:“嗣后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西陵界内分建”。把自己在泰陵西侧1公里处选定的陵址赐给了儿子嘉庆。这对嘉庆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殊荣,同时也体现出太上皇的威严。

嘉庆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五代皇帝,为乾隆的第十五子,37岁继承皇帝位,但仍由乾隆皇帝训政。嘉庆四年,太上皇驾崩,此时40岁的嘉庆才有了实权,而大清帝国也已从鼎盛的巅峰跌落下来,开始走下坡路。当时清王朝已危机四伏,内创累累。嘉庆皇帝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励精图治,革除弊政,全力维持祖宗留下的基业。但却墨守成规,遵循守旧,所以一生中没有什么特殊的政绩,昌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造起来的。

尽管如此,昌陵的建筑规模与规制仍能与泰陵相媲美,除没有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和七孔桥外,其它建筑的种类与式样均等同。而宝顶比泰陵宝顶还要高出数尺,圣德神功碑楼与隆恩殿也比泰陵的更为壮观。

昌陵隆恩殿的地面更独具特色,全部采用珍贵的紫花石铺墁。紫花石,产于河南,每块62厘米见方,呈正方形,磨光烫蜡,不滑不涩,缝细如线,平亮如砥,石面呈黄色,缀以天然形成的紫色花纹图案。其状如竹笋、似春蚕、若芙蓉、像绒球,千姿百态,在阳光照耀下,似满堂宝石,熠熠生辉,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昌陵有“满堂宝石”之称。

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篇九

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强烈推荐外国友人到长江三峡游览风光,而且告诉外国友人我国最值得观赏的景地莫过于此。是什么样的风景至使余秋雨赋予三峡这样的.评价?是什么抓住了他的眼球?我们大家今天都很荣幸地来到了此地,可以大饱眼福,欣赏美景,共同探索三峡之美。

在三峡长达七百里的地界里,两岸都是高耸的山峰,没有一点儿缺口,真是活像母亲紧抱着孩子,不留一点儿缝隙,生怕孩子摔了掉了。那山峰连绵不断,直插入云,与“屏障”极像,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见太阳、月亮挂在天上的。

三峡之美最主要的是水之美,水之美又着重体现在四季不同的景象。夏季之时,水势浩大,水流迅疾,真好似一匹脱缰的野马,奔流不息。这里正处在河流汛期,河水暴涨,奔放湍急。这是三峡之——奔放美。

春、冬两季时,三峡之美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那碧绿的清潭,平缓的河流,回旋的清波,水中的倒影,奇形怪状的松柏,飞流直下的瀑布,真是构成了一幅山水清幽美景图。这是三峡之——清幽美。

秋季之时,每每天刚晴,在下霜的早晨,三峡总会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水柱石寒。在以前,还可以听到高处的猿猴长长呼啸,哀转久绝,闻者落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就提到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现在,踞的是我们不可能再听到了,这还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虽没有了猿声的伴随,可三峡依然能够体现出三峡之——凄凉美。

夏季的三峡水像健壮的汉子,奔放豪爽,勇敢刚强。

春冬的三峡水像羞涩的小姑娘,清秀俊美,安静清幽。

秋季的三峡水像孤独的老人,寂静孤僻,凄凉悲惨。

三峡之美体现在各个地方,一花一草,一树一石。朋友们,去发现它的美,探索它的美,美,就在你的身边。

三峡西陵峡导游词汇总篇十

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00余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叫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自上而下,共分4段:香溪宽谷,西陵峡上段宽谷,庙南宽谷,西陵峡下段峡谷。沿江有巴东、秭归、宜昌3座城市。

西陵峡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北岸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南岸有“灯影峡”等。

西陵峡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对川江航道的多年治理和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后,水势已趋于平缓,然绮丽景观如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