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0:45:26 页码:8
2023年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精选18篇)
2023-11-24 10:45:26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为自己的成长做好铺垫。总结对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关于总结的经典名言,它们能够激励我们思考总结的重要性和方法。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一

从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感到数学教学越来越难,其中应用题更是一个是个难点。有些同学对课本上的习题难以理解,而无从下手,只要一结合实际情况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就说明数学教学必须生活化。

首先,数学科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课的学习又是为生活实际服务的。在学习中学生既要熟练地掌握运算顺序,又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时有关的路程问题、工程问题、储蓄问题、打折问题都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当我们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去理解,学生就能感到很容易而且有很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创新。课本上的思考题,往往是一些具有较强分析能力的学生才能做出来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经过点拨提示也可能做出来。

不论学生从哪个角度,运用哪种方法,根据哪种推理,都是创新能力的表现,一定要鼓励。教师还可让学生在家里、学校、社会上看到的、帮助别人做过的较难计算的题,作为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沃土,使学生的思维向着灵活性、开放性、求异性、创新性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这一章时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出一些模型比如投掷篮球、喷泉、桥拱的外形,从中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化难为易,使学生轻松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不会感到数学的枯燥无味。

再次,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自编生活习题,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仅巩固了对应用题的理解,而且还收集到各个方面的知识,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总之,可以通过对数学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二

春天来了,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养蚕。有一天,我在学校附近看见有1位老爷爷正在卖大小不同的蚕,放学后,我就买了6只蚕宝宝,每只3角,共花了3×6=18角=1元8角。第二天,我发现:6只蚕宝宝大约要吃12片桑叶,蚕宝宝渐渐长大了,胃口也越来越大,1只蚕1天要吃4片桑叶,所以每天共放进4×6=24片桑叶。

大约15天后,蚕宝宝吐出了丝,形成了茧,好像一粒粒花生。10天后,蚕宝宝从“花生”里出来时,变成了白色飞蛾,飞蛾有1对触角、2对翅膀、6条腿。过了2天、1对飞蛾产下了100多粒卵,3对飞蛾就有了3×100=300粒卵,我太高兴了!

等来年春暖花开,我就拥有了300多只蚕宝宝,我一定会送给老师和同学,让大家与我共享养蚕的快乐!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三

可以记录在课堂上发生的事,在课堂上自己学到哪些知识,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哪些能力得到锻炼。

现在很多新授课上,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然后自己得出答案。如果学生把操作过程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知识升华。

评价自己做作业的态度,评价自己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是做得不够的。检讨题目错在哪里,怎样改正。这样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我们提倡课前预习,如对自己的预习情况用写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比如通过预习有哪些收获,哪些问题。在老师新授时有哪些问题需要弄懂,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让预习更有实效性。

让学生谈谈从数学故事中学数学知识的体会。

总结自己的答题情况,从中吸取教训,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1、写数学日记时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虚构,不能夸张。

2、尽量做到语言简练,不说废话。

3、形式多样化。

1、引导孩子写数学课堂上自己经历过的,印象深刻的内容。只有孩子自己亲自经历过的`,才会印象深刻,才会有内容可写。

2、引导孩子找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3、引导孩子写对数学最感兴趣的地方。

当我们把要求、题材告诉孩子后,先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写,这样才有新意,才能写出孩子的那一份童趣、童真。当我们在帮孩子修改时,也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修改。

总之,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语言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有条理,事后进行反思的习惯。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四

“起床啦!”随着妈妈的一声“起床大炸雷”,我极不情愿地睁开了眼睛,坐了起来,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下了床。

“马上去刷牙洗脸喝水,然后坐下吃饭。”“牙好好刷,那可是要陪你一辈子的”。妈妈一见我起来了,就开始“津津乐道”地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最简单地概况,那就是——唠叨。

吃完了饭,妈妈说:“今天我要早点出去办事,你8点半就去学写毛笔字吧!”我一听不高兴了,“我9点才开始上课呢!这么早去干什么?”妈妈可不管我,“把写字工具包拎上,我先送你上课去。”万般无奈,我只好拎着包,跟着妈妈走了。

到了写字的地方,不出所料,我是第一个到的学员。王老师直夸我,他笑呵呵地说:“季康啊,你这么早来上课,真勤快!”我一听,心情好了许多,心想:哎,早点来上课还能得到表扬,不错!王老师又说:“这样吧,你现在开始写,10点就可以下课啦!”我更高兴了,急忙拿出毛笔,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了起来。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10点一到我就下课了。和我一起写字的同学们见我这么早就“收摊”了,都大吃一惊,看着他们羡慕的表情,我得意极了,掩着嘴嘻嘻笑,拎着包下楼了。

妈妈来接我时,王老师特意又拉开窗户对妈妈说:“季康今天字写得很好,进步很大。”妈妈很开心,还给我买了三盒冰淇淋作为奖励。

今天的事就应了那句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以后我还要做一只“早起的鸟儿”。

br/>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五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数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和反思、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数学日记的培养应该从二年级开始,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对于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指导,我从“盲目”的试验到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数学日记的内容、形式也渐渐由单一到丰富,在实践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最初我只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数,孩子们多是这样的记录:

“爸爸今年37岁,身高1.75米,体重150斤。爸爸参加工作20年,早上8:30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爸爸工作很辛苦。”

“今天我们去香山了,先乘716路公共汽车,又换乘904路公共汽车,数字可以用在车牌上……”

孩子们给数字赋予了生活的内容和生命的活力。

孩子们识字不多,很多都是用汉语拼音写的,我细心地看,耐心地用拼音和孩子们沟通。一句贴切的评语,一张小贴画,鼓励着孩子们睁大眼睛寻找生活中的“数”。

“妈妈买来9个苹果,第一次全家吃了3个,照这样的吃法,剩下的苹果还能吃几次?9-3=6,6可以分成3和3,所以还能吃2次。”

我惊喜地发现,学生逐渐把自己在数学课上学习到的有关加减法的知识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看到学生的进步,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数学日记中记录你在生活中发现的与数学有关的事。

于是,学生的日记中便有了这样的内容:

“洗澡时,爸爸洗了30分钟,又给我洗了20分钟,加在一起是50分钟。如果我和爸爸一起洗,那就可以少用20分钟。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两个人同时干一件事可以节省时间。”

“以前我看见的拐杖是1个腿着地的,现在我看到的拐杖是3个腿着地的。因为1个腿着地的拐杖自己站不住,而3个腿着地的拐杖自己能站住,不容易摔倒。”

“我发现六边形比四边形更像圆,八边形比六边形更像圆。”

学生的日记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不仅知识丰富了,而且思考问题变得全面了。

学生的日记启发了我的灵感,于是我将记数学日记的要求提高为:用生活中看到的具体事情编写应用题,并想办法解答。

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头脑随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看报纸时看到手机的报价,他们会比较价钱的高低;跟妈妈逛街,看到玻璃门上的开关门时间,会去算一算商店的营业时间;看课外书时,发现“看10本书”和“看第10本书”虽只一字之差,在生活中表示的意义大不同,一个表示总数,一个表示序数,体会到一定要分清生活中的数学语言。

随着年级的升髙,我逐步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写数学日记的情况,提出新的要求,如,带着思考写数学日记。

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药的广告,先说多加6片,又说加量20%。我想20%就是6片,100%就是一瓶,一瓶中有5个20%,那5x6=30(片)。加上送的6片就是36片。这个药加量前是30片,加量后是36片。

读完这篇数学日记,我真的特别兴奋。通过一则小小的电视广告,学生却敏锐地发现了隐藏其中的数学奥秘,用自己的方法——“份的思路”解决了在六年时才会学到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最重要的是她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这种习惯和能力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再如,用“梳理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梳理”使思维条理化,提高概括能力。

 

这是学生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单元后,自己对整个单元知识的整理,值得一提的是,她把长方体、正方体有关的计算公式放在一个表格里,对比着进行整理归纳,不仅可以展示出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也是她对数学“简洁美”的一种感悟。

做一件事情容易,但难的是持续地做一件事情,怎样才能坚持写数学日记呢?

对于一名数学教师而言,具有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阅读学生数学日记,让我也逐渐开始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从思想、行为上,我越来越重视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学生感觉教师很重视,自己就会更重视。

低年级:以激励为主要目标。数学日记这样的作业没有明确的评定标准,所以在低年级时,我的标准是写了就好。

有的孩子的数学日记是用拼音写的,我也用拼音为每篇数学日记写评语。评语主要的目的是夸奖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问题问得好,有数学头脑!”“老师知道你不仅是个会观察的孩子,而且还是个富有爱心的孩子!”

中年级:对数学思维方式的引导。有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需要有一种评价方式来得到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可,我对数学日记的成绩评定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选用“星级”来评定成绩,“5☆”为最高成绩,“3☆”为合格。评语不再是简单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方向进行引导。如:“不懂就问,做得好!”“从平凡小事中找数学,可见你是个细心的孩子!”“应再多举几个数,就更加有说服力了。”“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真有办法!”

高年级:继续沿用“星级”来评定学生数学日记的品质,并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师生和生生间的互评,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兴趣,在阅读同学撰写的数学日记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启迪新的思考。

为了持续激发学生记数学日记的热情,我请优秀数学日记的小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选读自己的作品,并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开阔思路,或请他们到低年级同学班中进行展示,增强自信心、自豪感。

为学生出《数学日记专辑》,在班中传阅,写读后感言。我发现,传阅学生自己撰写的《数学日记专辑》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是非常大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互相启发,开阔学生的思路,客观认识自己的水平。

从“不想写”到“我想写”

“真的是他吗?”我惊喜地叫了起来,当我看到久违的名字时,心猛地揪了一下,往日的一幕一幕在脑海中浮现:“赵老师,小浩没写。”“还是他没写。”“只有小浩没写。”

虽然我也多次找他谈话,引导他,读其他同学的日记给他听,但他仍旧一句“我不想写”便不再讲话了。

我找到他,与他对坐:“这回怎么愿意写数学日记了?”

“我想写!”

“为什么呢?”

“我觉得数学日记真有意思,您看连李清怡家吃苹果的事都能帮我们学习乘法……”他兴奋地说。

数学日记让学生们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了课堂,又把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燃起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没得说”到“主动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已经根深蒂固地留在了每个孩子的心里。

我在教学二年级“找规律”时,有学生自己举手说:“我发现这个规律和我们平时每周换座位的方式是一样的。”“我想到了玩滑梯,第一个小朋友滑下去了,就到最后去排队,然后第二个小朋友滑下去了,也又要到最后去排队,就是第三个小朋友打头儿了……”孩子有感而发的稚嫩话语令我吃惊,也令我欣慰。

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初步感悟到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体现了一定深度的数学发现、数学应用和数学思考的水平,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五年级,我请学生写一写“数学是什么”。看到学生的理解,我惊呆了,原来“数学”在他们的心目是如此色彩斑斓:

“数学是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

“数学是战友、是朋友。”

“数学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数学就是生活。”

“数学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桥梁。”

“数学就是由‘伤脑筋’到‘想明白了’的过程。”

“数学是一个个的楼梯。”

“数学是一本书。”

“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

我惊叹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数学学习过程的感悟,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诠释,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和学生们一起用数学眼光的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逐渐加深了我对数学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素养。

通过数学日记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困惑以及“盲点”“误区”,更有利于我的教学有的放矢。

还可以巧妙将“数学日记”变为教学资源。例如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之前的日记中写道:

“还有一种循环小数,是小数部分的每一位都不一样,永远除不完,例如38.2÷28=?这道题的得数还是循环小数,用计算器算得1.364285714,这也是一种循环小数。”

真是循环小数吗?我把这个问题放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循环小数的特征,这样的“好问题”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啊!”

六年来,我与学生一起研究、共同成长,通过数学日记我们一同享受着学习数学的快乐。虽然每周至少要阅读85篇数学日记,并写下评语与学生沟通,但我乐此不疲。

“数学日记”记录了我和学生数学成长的足迹,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数学的烙印,“数学日记”让我和学生都更爱数学,更爱上了数学生活。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六

昨天学校月考,今天数学成绩正式出台了,我看到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平均分是95的时候,我心里很高兴。当时我在心里暗暗地说了句:孩子们,你们从来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对于这次抽考的题,全是基础知识。虽然校长让我负责这件事,但试卷是让其他学校的老师出的,我事先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题。即使在我分试卷的时候,我也没有看题。我想,我必须以身作则,否则我自己也会瞧不起自己的。其实,我心里是有把握的,我的`学生基础不错,对于学校的月考,不可能考不好。也许是因为自己心里有底,所以在其他老师对月考表现的紧张的时候,我能泰然自若。

虽然学生的成绩不错,但是我还是从中看到很多不足。比如:在计算圆锥体积的时候,有的孩子忘了乘1“3,还有的孩子单位没有统一。这说明学生除了马虎,不仔细外,还存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我经常对孩子说,会的题必须要做对,可是,每次考试后,总有一部分孩子因为马虎,不仔细失分。每当这个时候,孩子懊悔,老师遗憾成为每次都要上演的一幕后悔剧。

我相信:我的孩子永远不会让我失望的,在元旦竞赛的时候,孩子们就曾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但是我现在还是一刻也不敢放松,和我的孩子们继续在数学之路上奔走。争取在最后的毕业统考中,还能得到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七

生活中的数学需要我们细心发现,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数学生活日记容积与体积,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由于容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不少同学认为容积就是体积。其实,体积与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有区别的:

一、意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一个物体有体积,但它不一定有容积。

二、测量方法不同。求物体的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面测量它的长、宽、高进行计算,而求物体的容积则必须从里面来测量它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因此,对于同一个物体,一般地说,它的容积要比体积小。

三、单位名称不完全相同。体积单位一般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固体、气体的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相同,而盛液体的容积单位一般用升、毫升。

本文就是我们为广大同学准备的数学生活日记容积与体积,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学习起到一定作用!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八

今天,妈妈要上班,所以她让我去菜场买菜,中午自己做饭吃。

妈妈给了我一张20元钱,让我挑自己爱吃的。我先来到蔬菜区,见有一位阿姨在卖蘑菇。我想:家里有青菜,可以买些蘑菇来炒青菜。于是,我问阿姨:“这蘑菇多少钱一斤?”

阿姨笑眯眯的说:“这蘑菇不贵,2.5元一斤,你买几斤呀?”

“阿姨,我要两斤,那就是2.5×2=5元,20-5=15元。”我立即从口袋拿出20元给那位阿姨,并告诉她还要找我15元。

走呀走,我又看到了好吃的花菜,便迫不及待地跑过去问:“老板,花菜多少钱一斤?”

老板说:0.3元,你买几斤?”

我说:“买4斤,那就是0.3×4=1.2元。”我从口袋里拿出5元,告诉老板找我3.8元。

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了我爱吃的西红柿。于是我问奶奶:“西红柿多少钱一斤?”

老奶奶说:“2.8元一斤。”

我说:“能便宜点,2.5元一斤,行吗?”

老奶奶说:“好,没问题,你要几斤?”

我说:“三斤, 2.5×3=7.5元。”

我从口袋掏出10元,并告诉老奶奶要找我2.5元。

今天我的收获真不小,不仅学会了算帐,还学会了讨价还价。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九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没学好这门数学,以后损失的不只是这0.9元,或许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亿呀!

星期天上午,我和爷爷到藕塘的药店里买了两盒药片——胃尔舒两盒药一共44元,一盒22元,爷爷付给她一张50元,营业员找给爷爷6元。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爷爷还可以这样付:1.先给营业员40元,再付5元,找1元。2.如果爷爷有零钱,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通过这次陪爷爷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星期日,我和妹妹一起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包牛肉干、一瓶牛奶和一瓶汽水,一共花了10元。赵霖买了一盒饼干和一瓶汽水,一共9元钱。我们给了店主20元钱。店主找给了我们2元钱,我们正要回家时,赵霖说:“我还想买10粒泡泡糖。”我就把钱拿了出来,发现店主多给了我1元钱。我们回了过去把多找的1元钱还给了他,店主夸我们是个诚实的孩子,我们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十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评点:从小就具有环境意识,具有环境保护的精神是新一代公民的必备素质。你能利用数学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真是太有说服力了。)。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十一

公园、动物园的花草树木、各种动物,玩具物品、设施,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马路上次栉比的建筑等,这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环境,都是教学数学的好材料,充分利用这些环境展开教学,就能有效的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比如,孩子对秋天的落叶非常感兴趣,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讨论、思考想出了用几何图形在树上贴标记来区分落叶和非落叶树的方法;在分组实地探索中,又通过个人观察、小组合作交流、集体分享等形式积累了计数、分类、方位等数学经验。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习惯,努力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小学生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过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看着有点难,和以前学习的不一样,开始有点失去兴趣了。在教学本节时,要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这些物体。让学生通过自己从生活中拿出一些这样的物体,让他们自己去感知,意识到没有这些物体是不行的,在生活中不仅有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也是生活中常见到的。

学以致用,注重课后延伸,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数学”,并将它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十二

上午体育课,我们与四班进行了一次四百米跑的比赛。

自己十分紧张,这是第二次与四班较量了,第一次四百,我仅跑了第三名,四班占了一、二名。自己心里是没有底的,压力比在班里跑大了许多。

但追上谈何容易,自己放慢速度、均衡呼吸时,前方还有两人。我想超过去第二名,但不敢,也没有多大力气冲到前面了,才跑了一半,接下来一段路要想跑下去,一定要保存体力。

我对第二名穷追不舍,两人差距了半米的距离,自己却怎么也追不上他,我快他快、我慢他也慢。

自己早已经筋疲力尽了。在弯道时,本想着一口气超越第二,但一发力,腿却已经用不上多大的劲儿了。最后一百米,自己可以说是撑着跑完的,三人差两秒钟,我一分四十、第一名一分十二。

这次比赛,我是以失败告终的,但也让我切实体会到了正如老师说的那:“不要只把眼界集中于班内,年级、全校、市级,都是目标,眼光要长远。”

这次比赛,自己受益良多,再加强一些锻炼,相信会赶上第一名的!

p>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十三

对小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学时我们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发思考,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5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 “一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牢固。

如在教学低年级应用题“一本书已经看了45页,还剩28页没看,求这本书有多少页?”学生要通过逆向思维,然后用加法来解决。这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学生来讲,无疑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可让学生分析想象思考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要适时加以“生活化”的点拨:随手拿起一本书,加做翻阅动作,边说已经看了45页,捏着剩下的部分说还有28页,怎样知道这本书有多少页呢?稍停片刻,我用稍夸张的动作把看过的和剩下的两部分页数合起来成整本书,这一简单的动作演示展现了生活画面,激活了“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顿悟,很快理解了其中的数学关系,正确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学中教师适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教育教学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一些“生活”问题,让学生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

例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要求学生利用“轴对称”这种特性自行设计一个图案来布置本班教室,进行成果展示。这时学生的创新火花不断闪烁,创造出了一个个眼花缭乱的图案。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深刻的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通过演示、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在活泼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获取数学知识

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里有一句名言:你看见了的,就记住了;你做过了的,就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演示操作、动手实验、动态表演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学生思维。比如,(1)讲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让学生用四根相同的火柴摆一个三角形,学生摆不成,为什么呢?怎样的三边才能构成三角形呢?(2)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我设计了折纸游戏与乘方的奥秘,一张0.1毫米厚的纸,对折20次,相当于多少层楼高?我抓住时机提出“乘方”。(3)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测量三个内角,计算三角形内角和,再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看看拼在一起有何特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得出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

(4)讲“二次函数的性质应用——图形面积的最值求法”时,给每位同学发一根60cm长的铁丝,请学生弯成一个矩形,问谁能弯的面积最大?(5)教学路程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遇”“追及” “相向”“同向”这些概念,我用flash课件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这些概念。对于环形跑道中的相遇问题,我请两位同学在跑道上演示相向而行相遇,同向而行追及,使静态的应用题变为动态的亲身体验,借助学生的生活体验,化难为易。像这样,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演一演、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在活泼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获取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倡导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比如教学总体、样本时,我布置课前作业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书面问卷、调查走访等形式了解:我市某高中、某小学以及我校的各年级的'学生人数,视力低下的人数,并计算近视率。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展示调查成果,并适时提出问题:“可以调查全国中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吗?”于是引出“总体、样本,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统计问题。

再比如:在函数教学中有一道选择话费方案的题目。我布置课后作业指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请你结合实际设计一个合理的节省话费的方案。”课后学生很有兴趣地进入学习情境。在小组展示成果时,学生的设计方案包括:分钟通话费、包月通话费、网内通话费,如意通、神州行等问题,设计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问题之新颖,令我不敢相信。像这种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主的作业既是一种生活实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深入生活实践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能力,使数学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要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驱力。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创设不同生活环境,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思考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小狗汪汪过生日”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讲小狗汪汪过生日的故事,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许多的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由于电教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来模拟或再现生活场境,营造氛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如在教学《6和7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利用媒体播放《五指歌》的视频动画,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从歌中进一步巩固了对1-5的认识。这时教师引出了今天的新内容6和7。学生由于有了“兴趣”,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很自然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学习更为主动、积极。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十四

让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引领教学,是现代教学中最迫切的需求。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我认为,如何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更合理地处理好身边的实际问题,正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与课题。

按照国家教育大纲,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使学生从生活中领悟数学知识的魅力,反之加深对数学学习的理解,也就是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在现实教学中,不少学生和家长反映不少数学教材知识死板,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同时也有知识死搬硬套,不注重教学方式的少数现象。

如何才能数学与生活更加紧密结合?就是要把数学教材中枯糙乏味、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进行还原,用更具生活化的语言和故事进行教学,或转化成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

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不少学生和老师甚至家长,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学习是为了考高分,而不是为了应用。为了改变这一错误认识,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设立更多生活情境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详尽地掌握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

2.提高学生数学意识,培养生活观察能力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等知识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回家测量家人的身高,并到课堂上一一说出谁更高,并计算出平均身高,自然而然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十五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可操作性才会强。如在乘法后,我进行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创设情景如下:学校要举行春季运动会,其中有个项目是班级接力,需要每班出4男4女,全年级8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接力赛?创设的生活情景,不仅向学生传授了数学基础知识,解决了实践问题,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例如“我的问题银行”“家中的数字”“家中的周长”“生日派对方案”“我的设计”“走进银行”,分别针对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这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活动,不仅是对课堂学习的拓展延伸,而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开辟了广阔天地。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入实践生活,充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智力开发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知识背景点出发,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把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展现出来。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展示出学生买文具、买衣服、买食物……各种生活购物场景,引发学生的极大的兴趣,再问:“我们购买东西都需要用什么?”这时学生就会大声地回答:“人民币。”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这个过程中,常见的生活场景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发现数学巨大的实用价值。

再联系分别针对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专题活动,“我的问题银行”“家中的数字”“家中的周长”“生日派对方案”“我的设计”“走进银行”,使学生在各式各样的实践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利器,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巨大动力。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三个小动物骑着不同形状轮胎(圆形、方形、椭圆形)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同学们兴趣十足地猜着谁能拿第一,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争论达成共识。学生从鲜活的生活化情境中,得出圆的中心就是圆心。而在学习了小数乘法后,我设计了一个“上街购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家长,有50元人民币,到街上应怎样购买物品?要从哪些方面考虑购买呢?学生在探讨的时候,发现了生活中的交通,物品的品牌、价格等,也考虑到家中的实际需要等。

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真实再现了现实生活,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1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1个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在“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向课内汇集”这样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1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1个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在“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向课内汇集”这样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学中的生活,进行情感的熏陶。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热情的牵着孩子们的手,正确引导孩子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

在教学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时,我首先出示情境图:小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请你帮助小华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少块瓷砖?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我又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验证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让学生举符合要求的例子。学生在独立举例后,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从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规律的乐趣,树立了探究数学规律的信心。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十六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一、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硬币、扣子、文具盒、书本、七巧板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联欢晚会是一件足以使同学们快乐的事情。面对着邻近毕业的六年级的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周末我们要开联欢晚会,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晚会购物方案设计在同学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晚会购物做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结合生活实际,探索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当学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老师带学生来到操场,指着高高的旗杆问:“这根旗杆有多高?”勇敢的同学大胆估测:10米,15米……大多数同学则摇头。有同学提出:用一根绳子送到顶端,从上往下量。有的同学建议: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和活动中,利用“同一时间里,旗杆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的知识,得出了旗杆的高度。

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时,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情境,要求学生在玩游戏中记住自己赢的次数和输的次数,然后导疑:“5可以表示赢了5次,如果输了3次又应该怎样?”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议论纷纷,教师则适时点拨,接着在交流讨论中选取大部分学生认可的方法,输的次数表示“-3”,这种从熟悉的小游戏导入,让学生探讨如何记录输赢的结果,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有了迫切需要学习负数的欲望,最后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表示意义相反的例子,感知负数在生活中实例的意义。有的学生说:“今天的温度降低2度,可以记作-2,昨天的温度升高5度,可以记作5。”有的学生说:“电梯上升10层,可以记作10,降下6层,可以记作-6。”还有的学生说:“我爸爸今天发奖金得了300元,可以记300,我妈妈买衣服花了190元,可以记作-190。”……让学生经历了负数产生的过程,并用学过的正整数和新认识的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生就是这样借助生活经验,亲身体验了负数的产生过程,体验到了学习负数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较抽象、较枯燥。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上课开始播放字母歌,学生跟着轻唱,接着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用到字母的地方(中央电视台是cctv,德克士是dicos,扑克a代表数字1、k代表数字13……)学生看到生活中这么多地方都用到了字母,说明字母的用处非常大。接着师生一起说儿歌《数青蛙》,边说边出示图片: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脚;二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脚……如果我们继续数下去,能数完吗?(不能)那么儿歌有什么规律呢?小组合作交流一下,(嘴的张数=青蛙的只数、青蛙的只数×2=眼睛的只数、青蛙的只数×4=腿的条数……)如果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那嘴的张数、眼睛的只数、腿的条数你会表示吗?(嘴的张数是a,眼睛的只数是2a、腿的条数是4a)那么,儿歌现在就可以说成是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通过字母的引入,我们把那么长的、数也数不完的儿歌都概括出来了,说明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多。这样引入很自然,学生接受起来也很容易,而且印象深刻。

再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量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估测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应用题,可以去统计本校学生人数以及男女生比例;学会计算图形面积后可以算―算自己房间的面积,以及所用瓷砖的块数等。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情感的熏陶。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也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热情的牵着学生们的手,正确引导他们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

如在教学数学图形的对称性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实物,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用多媒体展示一台台大吊车,展示美丽、雄伟的大桥,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神奇与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十七

在数学教学中,单纯用课本中的概念去教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往往花费很长时间,学生也不能完全理解。而在数学教学中导入生活实际,以学生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生活现象或事实为例,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知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数学的魅力。

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比如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知道时间的用途,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又如,在分发作业时,让学生进行分配,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计算。

数学教学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规律,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事实、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应用,增进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在进行队列操练时,根据男生、女生或个子的高低,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所处的位置,从而对学生生行分类、排序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在回家时统计自己周围的门牌号码,从而让学生认识各种物体所处的位置,认识方位,“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等,同时也使学生对数字的排序或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

数学生活日记如何写篇十八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索,就必须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春节即将就要到来,爸爸妈妈需要准备很多礼品,于就是,我们一家人准备去逛超市。来到超市,琳琅满目的零食摆在我的面前,我恨不得将它们全都买下来。

就在这时,妈妈说:“一人只准买100元的零食,只能少不能多,如果谁超出100元,谁下次一样零食都不能买。”我和弟弟听后都感到100元实在就是太少了,根本就不能满足我们两个人的欲望。但就是没有办法,突然我的脑袋里出现了这样的一道数学题: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和。我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整个的计算过程,发现能够先将我和弟弟的100元相加,这样我们一共就能够买200元的零食了,等到家后平均分。我讲这个锦囊妙计告诉了弟弟,弟弟听后觉得这个计策不错,于就是我们用这200元买了好多零食。

结账时,妈妈好奇的问我们俩:“你们怎样买那么多零食,也没有超额?”“不告诉你。”我们俩笑着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乐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