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 清华学霸励志演讲稿(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3:42:00 页码:13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 清华学霸励志演讲稿(九篇)
2022-12-27 13:42:00    小编:ZTFB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稿是进行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演讲的作用是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见解,介绍一些学习、工作中的情况、经验,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演讲稿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20xx年,1920xx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0xx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0xx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0xx年秋开办研究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学校藏书400余万册。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马寅初、陈寅恪、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xx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从建校初期就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面临世纪之交中国迅速发展的机遇,清华大学正向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20xx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0xx年 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0xx年 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xx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xx年 建立医学院

20xx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xx年 原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信医院(原酒仙桥医院)和玉泉医院正式并入

20xx年4月正式挂牌,分别成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

20xx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好了,校园概况这么多,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周边的景点,我们看前面的这块石头是三峡石。

这块巨石贵韵。

我身后是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春天的春。公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从此伦为荒岛100余年。直到1979年 ,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这栋雕像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至尊孔子雕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运过来的,它的意思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前面的亭子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吴晗先生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苏俄已被同学们戏称“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文革”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迫害,1969年惨死在狱中,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这位基础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像,并且修建

了“晗亭”这两字是邓小平亲笔手书的。

“荷塘月色亭”是为纪念朱自清而建,他毕业于北大哲学系,1920xx年应聘清华执教,先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图书馆长、朱自清写过很多散文,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述近春园的景观,这篇文章用描写了一幅清有美妙的画面,“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添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这一切都反映了他当时苦闷、孤独的心情。1948年他因贫病交加而去世。临终时他还嘱咐家人,不要政府派给的廉价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宁死不买美国救济粮”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厅内悬挂的”荷塘夜色“四字是来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的笔迹。对面山上的零零阁,是20xx年竣工。所以叫零零阁。近春园是清华师生休闲的场所。

现再给大家10分钟照相。

我们现在去参观清华园区,

大家左侧这两栋楼是第一,二教学楼,分别建于52、54年,是苏式建筑风格,里面有大小教室数间。现在人在使用。

礼堂西侧市科学馆,建于1920xx年,初起是理科实验楼。20xx年物理系在此办公,现在这里面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文革时期也被破坏,去年刚才新装修。

最北边这个雄伟建筑是清华的大礼堂,使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之一,建成于1920xx年至今为止已经87岁了,他是一座罗马史和希腊式相混合的建筑。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位于清华大学大中心,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个是当时国内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建礼堂时,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由美国设计师莫非设计,一砖一瓦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他一模一样的建筑,很多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我们人在此举办各种各样活动。

大礼堂东侧建筑物i是水电水利系,毕业于此。

南侧的同方部也是清华早期建筑之一,还长期用作8月27号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两字与字《礼记》,“同方部”是指“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1936年在此为鲁迅先生举行过追悼会,闻一多,朱自清都发表了演说。现在是清华校友办公室。

清华学堂是清华第一栋教学楼,1920xx年竣工,96岁了的德国古堡式的古堡式建筑,门上端“清华学堂”四字是清朝军机大臣那桐所书。20xx年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一、赵元任在此办公。1946年作为建筑系的专用关,梁思成为系主任,现在是清华研究生院办公室。

日晷是1920级的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部是中国古典计时器,圆盘中央的不锈钢针,圆盘中央的不锈钢针指着地球的南极北极,圆盘上面刻着十二个时辰,圆盘下面也刻着十二个时辰,春分以后看太阳照射圆盘上面的不锈钢针的阴影计时,秋分以后看圆盘下面钢针的阴影计时。没有太阳是旧物作用,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语言”四字,是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的校风。就是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少说多做,发扬实干的精神。

东面的石头上的八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20xx年,梁启超先生以《君子》在大礼堂给清华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两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天一样,刚健不已,自强不息,努力进取,也应该想的一样柔和,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留传。

现在介绍到此,现再给大家10分钟照相。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二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一年一度秋风劲,又是洋葱飘香时。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我们又站在了新学年的起跑线上,就要匆匆投入到新的工作和学习中来了。在这里我代表学校,衷心祝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在新的学期里,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并借此机会,向各位同学致以新学期的希望。

一、要文明,不要粗野

尊敬师长是文明,目无尊长是粗野。友爱同学是文明,恃﹙shì﹚强凌弱、打架斗殴是粗野。珍爱生命是文明,自我摧残是粗野。弯腰保洁是文明,随手乱扔是粗野。要文明用语,不要出口成“脏”。希望大家反思自己的言行,提倡文明,拒绝粗野。

二、要感恩,不要怨恨

羔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要感恩祖国。是祖国的强大,使得我们有尊严。是祖国的富庶,使我们生活得幸福。不要因为暂时的贫富差距或其他的不满而产生怨恨。要感恩父母。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是父母的辛勤劳动,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不要因为一件小事没有满足而产生怨恨。要感恩老师。老师对我们的爱,叫做师生情。这种情是人世间最严肃的感情。是老师的默默辛劳换来了我们的不断进步与茁壮成长,也换来了人类文明的勃勃生机。不要误解了老师的严格和严厉,从而心生怨恨。要感恩同学,要感恩一切帮助过你的人。

三、要守纪,不要散漫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希望大家以规范守纪为荣,以散漫违纪为耻,自觉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把握和控制自己的言行,在家做个好子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将来做个好公民。

四、要自信,不要自卑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才干,更需要自信。或者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第一秘诀。不自信的人往往自卑,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自卑的人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同时伴有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自卑是一个人葬送前程的第一杀手。我们要自信,不要自卑。

五、要勤奋,不要懈怠

勤奋的名言很多,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对成功的共同认识就是,要勤奋,不要懈怠。在我们当中肯定有勤奋者,但懈怠的人也不少。如果说学习成绩=智力+动力+毅力。“智力”是基本上没什么区别的,“动力”靠我们的学习愿望激发,“毅力”指持之以恒,勤奋刻苦。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缺少什么?

六、要诚信,不要虚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求真知,做真人,讲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讲诚信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不可能有成功,不可能有事业。作为学生,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犯错不承认等等,都是诚信缺失的表现。希望大家不要将这些不诚实的毛病带到新的学期,要诚实做人,诚恳做事。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亦厚德载物。”120xx年前,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借用《易经》中的话激励清华学子,对百年清华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老师们,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本学期,省级人民政府将要对民勤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督查指导,这是民勤教育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仅关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且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它有利于规范学校的办学方式,提升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资源,让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程度地享受到祖国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成果。这样的好事大事,需要老师们同学们同心协力,把它办好做好。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但是不学无术,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人怎么能够创造未来?大教育家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意,好行小惠,难矣哉!”意思是说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整天和大家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样的人很难造就。也就是说,就是孔子重生,对这样的人也无法教育。再看看我们周围的同学,这样的人少吗?这就是现实,薛百中学的现实。怎么办,要看我,看你,看我们大家。

我们应该树立一个信心:我能,我行,希望同学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信心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要。我们读书学习,需要有决心、有信心、有行动。如果我们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将永远做不了学习的主人,而只会产生厌倦心理。只要大家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耐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观察,勇于探索,主动学习,那么就会发现这辛苦中有无限的甜蜜,付出中有更多的收获!

我们应该培养一个习惯:自觉自愿,希望同学们成为“守纪的模范”。

学业进步,贵在自觉。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在老师的指引下,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我们应该创设一个环境:文明有序,希望同学们成为“文明的使者”。

我们的校园充满生机活力,文化氛围浓厚,现代教学设备日臻完善,所有这些都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和爱护,确保校园文化设施,整洁完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去寻找答案。每个班级都是学校的缩影,每个学生都代表学校的形象,同学们要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采摘花草,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和杂物。在校外遵守交通规则,不进网吧、游戏厅;在家尊重父母;在社会,做一个爱国爱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优秀公民。

“万类霜天竞自由”。老师们、同学们,人生不应该成为时间的简单重复和更迭。开学了,新的学年,新的挑战, 也许你跑的不是最快的,但我希望你是最坚持的一个;也许你跳得不是最远的,但我希望你是最用力起跳的一个;也许你的思维并不是最敏捷的,但我希望你是最认真思考的一个;也许你的成绩没有排在前列,但我希望你是最努力的一个;也许你不太会表达,但我希望你是最真诚的一个;也许你才能不多,我希望你是最用心的一个。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软弱的追求,它证明了力量的有限;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浅薄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老师们,同学们,新的学期带给我们新的希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满怀美好的憧憬,肩负厚重的使命,我们全体师生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发展的火热事业中,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为薛百中学的明天努力奋斗方不负如歌年华,浩繁盛世!

谢谢大家!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三

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是一所著名大学,如果我要问你,清华大学的历

史,你应该就说不出来了吧。那好,我现在就告诉你。 1920xx年,农历六月初四,成立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

1920xx年,农历四月初一,清华学堂开学。 清华大学的创建时期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20xx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

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20xx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0xx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0xx年更名为

“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清华大学的发展时期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清华学者, 清华大学 校园风景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

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

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竺可桢、段学复、在1999年被授

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0位功勋中,有9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xx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

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0%为清华大学校友。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抗日战争爆发后,清

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

实际主持校务。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

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

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

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1949年后,校长梅贻琦等人随国民政府迁往中国台湾。清

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

1955年,梅贻琦在新竹主持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沿用原校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两校

往日渐频繁,“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20xx年,两岸清华大学还将共同举办“百年校庆”的相关活

动。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1934年6月,清华的院

研究所、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同时吸收

内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

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界、教育界强烈否定。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

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他提出“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

作五

十年”口号,激励清华人至今。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 从1953年起率先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让优秀学生党员“双肩挑”(专业学习和政治工作),延续

至今。

当时的清华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同年,清华着手进行“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

的教学改革,按计划培养技术人才,从学分制转为学年制,学制延长,建立教学大纲,翻译大量苏联

教材,

加强基础课,聘请苏联专家讲学。1955年后,增设实验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

学等新技术专业。1958年后,开展教育领域“大跃进”。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教

支援农业,清华师生承担了密云水库、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实践工作。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

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高校院系调整前后,清华大学院系的变化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

工程

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筹)、

人文

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

术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等,以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xx年9月28日成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同时撤销

该建制)、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

工、

文、法、医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

学。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

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

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事年表 1920xx年 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设立,清华园校舍开始兴建,招考第一

批庚款直接留 美生,录取梅贻琦等 1920xx年 招考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竺可桢、赵元任等 1920xx年清华学堂成立 1920xx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0xx年设立大学部 开办国学研究院 1920xx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20xx年设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 1920xx年 留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大学部第一届本科生毕业

1930年 设立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研究院,全面招收各科研究生 1931年 梅贻琦任校长 1932年设工学院 1933年开始招考留美公费生; 设心理、社会、地理三个研究所

1934年 在江西南昌设立航空研究所,

在湖南长沙成立无线电研究所 1935年 因不满日军于冀东成立伪政权,由清华学生为主要领导

“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 1937年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在清华园复员开学 1949年 梅贻琦校长出走美国设农学院 1952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58年 增设工程物理、工程力学系,恢复化学工程系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失去正常教学及科研秩序 1970年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 1984年设立研究生院成立经济管理学院 1985年复建理学院建立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 1993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复建法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xx年成立土木水利学院成立公共管理学院 20xx年成立医学院 20xx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xx年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和玉泉医院) 20xx年成立航天航空学院 20xx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xx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xx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 20xx年成立环境学院,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现在,大家对清华大学有什么了解了么?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四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令当代学子魂牵梦绕的一流学府———清华大学,参加了“清华大学—武威市中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学习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8天时间,但通过体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汲取名校丰富的知识营养,使我体会深刻、受益匪浅。

清华园位于京西北,北四环路与圆明园路交汇处,向南步行10分钟,是全国另一知名学府—北京大学;向西步行15分钟,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历史记载,明朝时这一带是一片园林区,清华园原是圆明园的一部分。

清华园里处处都是文明的气息。无论是在教学区,还是在生活区,时时都是宁静祥和,井然有序。清华校园很大,初来几天不识路,总会有人热情地为你指路。遇到年少的清华学子,总是把我们尊称为“老师”,尽管心里有点虚,但面子上还是蛮受用。在食堂就餐,尽管偌大的餐厅高峰时有几千人同时进餐,但从不喧哗,且整洁、有序。在课堂上,如果同学们偶有倦意,教授们马上会讲个小笑话,播个多媒体短片,或者玩个小游戏,既为你提神,又让你受到启迪。可以说,清华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与启迪。

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他们个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论精深,每个人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从而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时时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享受豁然开朗的喜悦。

这次学习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宏观经济、招商引资、城市化和城市规划信息化管理、现代服务业、新闻媒体和危机公关、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党建工作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中青年干部来说,特别是对于教育管理者的我的确是一次高层次、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全新的知识拓展机会。通过聆听资深博导教授、名家大师们的精心授课,不管是从理论到实际,还是从耳闻到目睹,无不使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9个专题讲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提升领导综合能力的盛宴。特别是那些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专家教授,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他们能抓住重点,层层剖析,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他们的授课使我掌握了更多的领导技能,从而使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果断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学习期间,我们深深感受到,无论是坐在安静的课堂还是徜徉在美丽的校园,所到之处无不渗透和折射着浓浓的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不管是聆听教授们授课还是路遇行色匆匆的学子,无不体现着清华人的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风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成为国家栋梁,社会英才。清华人之所以长期蜚声中外,就是在于这不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我想这便是清华魅力所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给人以行动的力量,给人以前进的勇气,给人以成功的信心。对我工作的启迪主要有:一是工作中要有激情与思想。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做到激情不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你我他。二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和声音表达自己的理念,与全校师生共同开启学校美好远景,提升感召力。把握机遇,质疑现状,促进合作团结,更新学校。关注收获,培养后继人才。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四是建设健康校园文化。文化是无形的,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良好的学校文化比说教更有效。校园富有朝气,让教职工有充分的更高的期望,改变学校面貌,改变其价值追求,改变一个学生更高的理想和人生目标。让师生更添智慧,适应学生,学生才能适应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更会符合目标性,符合规律性。学校更具美感,员工非常和谐,即善待师生,崇尚宽容,善于妥协,学会善待,追求高尚,淡薄名利。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五

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是一所著名大学,如果我要问你,清华大学的历

史,你应该就说不出来了吧。那好,我现在就告诉你。

1920xx年,农历六月初四,成立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

1920xx年,农历四月初一,清华学堂开学。

清华大学的创建时期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20xx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

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20xx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0xx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0xx年更名为

“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清华大学的发展时期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清华学者,

清华大学 校园风景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

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

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竺可桢、段学复、在1999年被授

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0位功勋中,有9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xx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

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0%为清华大学校友。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抗日战争爆发后,清

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

实际主持校务。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

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

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

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1949年后,校长梅贻琦等人随国民政府迁往中国台湾。清

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

1955年,梅贻琦在新竹主持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沿用原校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两校

往日渐频繁,“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20xx年,两岸清华大学还将共同举办“百年校庆”的相关活

动。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1934年6月,清华的院

研究所、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同时吸收

内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

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界、教育界强烈否定。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

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他提出“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

作五

十年”口号,激励清华人至今。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

从1953年起率先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让优秀学生党员“双肩挑”(专业学习和政治工作),延续

至今。

当时的清华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同年,清华着手进行“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

的教学改革,按计划培养技术人才,从学分制转为学年制,学制延长,建立教学大纲,翻译大量苏联

教材,

加强基础课,聘请苏联专家讲学。1955年后,增设实验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

学等新技术专业。1958年后,开展教育领域“大跃进”。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教

支援农业,清华师生承担了密云水库、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实践工作。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

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高校院系调整前后,清华大学院系的变化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

工程

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筹)、

人文

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

术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等,以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xx年9月28日成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同时撤销

该建制)、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

工、

文、法、医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

学。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

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

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六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它所在的地区是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最早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这里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把熙春园分为两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为近春园,东边的一部分仍旧叫做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这就是“清华园”这个名字的最早由来了。

而要说到清华大学的建立,则是和一起重大的国耻事件——八国联军侵华相联系的,所以老一代的清华人都把我们的学校称之为“国耻纪念碑”.

1920xx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惨败,于1920xx年与八国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加在一起为9.8亿两。当时的美国政府分得了3200万两,折合美元为2400万元。

后来美国政府觉得赔款“实属过多”,所以决定拿出赔款的1/2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1920xx年,中美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美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部和外交部的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那桐批准,于1920xx年开始兴建校舍,1920xx年,第一批校舍建成,1920xx年4月29号学校开学,取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清华大学最早的历史纪元了。 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

,校园占地约450亩,全校师生只有1000多人。直到1920xx年,清华学校才开始招收大学本科生,当时设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研究院三个部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渡。1920xx年成立“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开始得到长足的发展,1920xx年,清华大学最后一班留美预备生毕业,结束了我们的留美预备学校的历史。 1931到1937年是清华大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当时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名主治校,而且还建立起来了在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这一时期被清华人称为“黄金时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北平非常不平静,很多大学开始南迁,清华大学首先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又迁到昆明,与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西南联大也坚持了8年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却是清华历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如最早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政宁、李政道,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是毕业于西南联大时期;著名的民主人士闻一多、吴晗等,都在西南联大任教。当时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正是这四个字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取。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清华大学才迁回清华园复校,当时只设了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共26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发展工业的号召,调出文、法、理、农四个学院,其中文科基本上都并入了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理科并入了北京大学,其他的院系则成立了一些新的学校,比如现在的北京农业大学

就是我们的农学院分出成立的,还有总理温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就是当时清华大学地质系分出后成立的,还有因为神州五号升空而名声大噪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是当时我们的航空航天系分出成立的。当时的清华大学,只留下了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文科、经济和管理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xx年,在教育部批准下,我校成立了医学院,20xx年4月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xx年5月18日,清华大学恢复了航空与航天系,并将他扩大为航空与航天学院,它的首任院长是神州五号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1952级校友王永志先生。

清华大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13个学院,53个系,成为了一所具有文、法、理、工、医、经济、管理、航空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全体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是:到20xx年百年校庆之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在荒岛)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到同治年间,同治皇帝想重修圆明园,因此拆除了近春园的所有残存建筑

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圆明园没有修成,而近春园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现在一提到荒岛,清华人都知道是这个地 方。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现在树立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雕像。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如我们所熟悉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等。

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府运过来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此外大家身后的这块纪念碑和对面山坡上的零零阁也都是清华的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礼物,在清华大学像这样的小纪念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两个清华大学的著名人物,第一个是吴晗先生。吴晗是清华大学1934届毕业生,在校时因为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戏称为“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文革”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严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惨死于狱中。后来,清华的师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亭内匾额“晗亭”两字是1984年邓小平亲笔手书。

与晗亭相连的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的意思,临漪榭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在我们正前方的这座亭子,叫做“荷塘月色亭”,关于这个亭子,还必须提到一个人,它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作家朱自清。朱自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于1920xx年应聘来清华执教,前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系主任、图书馆长等职。

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肯定都读过朱自清写的散文,像《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写近春园的景观。1920xx年7月 由于蒋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心里非常不平静,当时他就写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并且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实际上,这一切都折射出了当时他苦闷和孤独的心情。 朱自清于1948年8月因贫病交加而逝世,临终之前他还嘱告家人,说他已经签名拒绝“美援”,因而不要再买政府配售的廉价美国面粉,毛泽东称颂他“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亭内悬挂的“荷塘月色”四字是来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集下的手迹。近春园一直以来都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休闲场所。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也是清华大学早期建校的地方,还是清华景色最美的区域之一——清华园了,在这里汇聚了清华大学几个时期的建筑,而且很多建筑在20xx年的时候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华学堂是一栋德国古堡式的建筑。清华学堂是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校舍中的主体建筑,建于1909到1920xx年,建成后作为学生教室。学堂总面积约为4650平方米,大门外正上端书写的“清华学堂”四字,就是清朝末期军机大臣那桐所书。1920xx年起,学校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聚,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为这所楼房增添了新的文化色彩。解放前和解放初,学校的总领导机构基本上都设在这里。后来,以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进入此楼,清华学堂成为该系的专用馆。现在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办公楼,研究生的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清华的首期建筑除了清华学堂外,还有一处就是二校门了。二校门是清华最早的学校大门,始建于1920xx年,门上端大理石上镌刻着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 1933年,清华住宅区进行扩建,校园围墙外移,新建了西大门,从此,习惯上称原大门为“二校门”

这就是二校门这一名称的由来。十年动乱期间,二校门被当做四旧而被彻底破坏,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尊很大的毛主席塑像,80年代拆掉。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一些校友的倡议并集资下,经学校同意依照片重建,终于在1991年恢复了这一个校园文物。现在二校门已经成为了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来到这里的师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大礼堂、科学馆、西区体育馆和图书馆被称为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建于1920xx年9月,建成于1920xx年3月,一共耗时3年,它是一座罗马式和希腊式相混合的建筑,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看上去非常的庄严雄伟,而且它又位于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所以一直被清华的师生员工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建筑面积为184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个,是当时国内高等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可容纳全校一切人员聚会。大礼堂建成后,很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很多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这里仍然是学生们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每年清华学生学士学位的颁发也是在这里进行。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组来到清华大学演出,就是以大礼堂为背景的。

在建大礼堂时,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他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美国设计师设计,建筑大礼堂用的一砖一瓦也是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再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现在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它一模一样的建筑。 大家左边的这2栋楼,分别是第一、第二教室楼。第一教室楼建于1952年,一楼是两个大阶梯教室,二、三楼也有大小教室数间,刚建成时是全校的主要课堂之一,到现在仍然是学生上课自习用的教室楼。

第二教室楼建于1954年,里面有三个大教室和一个大会议室,一直以来就是学生上课自习的场所,学校的很多会议、活动也是在这里进行。实际上,第一、第二教室楼代表了50年代清华校园的苏式建筑风格。

在清华还有很多的小纪念物,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日晷了。这是1920级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部是中国古典计时器——日晷的造型,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这是1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大学的校风,就是鼓励清华的同学们少说多做

发扬实干的精神。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简单的计时器,它是根据太阳光对一个倾斜的指针所产生的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一般都是把一个不锈钢的指针装在一个石刻的圆盘的中心,再将圆盘斜卧在一个平台上,南高北低,使指针的上端正指北极,下端正指南极。圆盘的上下两面各刻上12个时辰,当太阳正南的时候,针的投影正好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时。每当春风以后看圆盘上面的影,秋风以后看下面的影。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20xx年,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给清华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像天的运行一样,刚劲强健,风雨无阻,不受外界的干扰。人也应该像大地一样柔顺,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流传。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七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学校藏书400余万册。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马寅初、陈寅恪、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__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从建校初期就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面临世纪之交中国迅速发展的机遇,清华大学正向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8年 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__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__年 建立医学院

20__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__年 原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信医院(原酒仙桥医院)和玉泉医院正式并入

20__年4月正式挂牌,分别成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

20__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好了,校园概况这么多,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周边的景点,我们看前面的这块石头是三峡石。

这块巨石贵韵。

我身后是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春天的春。公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从此伦为荒岛100余年。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这栋雕像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至尊孔子雕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运过来的,它的意思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前面的亭子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吴晗先生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苏俄已被同学们戏称“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革命”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迫害,1969年惨死在狱中,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这位基础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像,并且修建了“晗亭”的。

“荷塘月色亭”是为纪念朱自清而建,他毕业于北大哲学系,1925年应聘清华执教,先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图书馆长、朱自清写过很多散文,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述近春园的景观,这篇文章用描写了一幅清有美妙的画面,“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添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这一切都反映了他当时苦闷、孤独的心情。1948年他因贫病交加而去世。临终时他还嘱咐家人,不要政府派给的廉价美国面粉,称赞他“宁死不买美国救济粮”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厅内悬挂的”荷塘夜色“四字是来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的笔迹。对面山上的零零阁,是20__年竣工。所以叫零零阁。近春园是清华师生休闲的场所。

现再给大家10分钟照相。 我们现在去参观清华园区,

大家左侧这两栋楼是第一,二教学楼,分别建于

52、54年,是苏式建筑风格,里面有大小教室数间。现在人在使用。

礼堂西侧市科学馆,建于1917年,初起是理科实验楼。26年物理系在此办公,现在这里面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革命时期也被破坏,去年刚才新装修。

最北边这个雄伟建筑是清华的大礼堂,使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之一,建成于1920年至今为止已经87岁了,他是一座罗马史和希腊式相混合的建筑。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位于清华大学大中心,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个是当时国内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建礼堂时,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由美国设计师莫非设计,一砖一瓦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他一模一样的建筑,很多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我们人在此举办各种各样活动。

南侧的同方部也是清华早期建筑之一,还长期用作8月27号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两字与字《礼记》,“同方部”是指“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1936年在此为鲁迅先生举行过追悼会,闻一多,朱自清都发表了演说。现在是清华校友办公室。

清华学堂是清华第一栋教学楼,1911年竣工,96岁了的德国古堡式的古堡式建筑,门上端“清华学堂”四字是清朝军机大臣那桐所书。25年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

一、赵元任在此办公。1946年作为建筑系的专用关,梁思成为系主任,现在是清华研究生院办公室。

日晷是1920级的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部是中国古典计时器,圆盘中央的不锈钢针,圆盘中央的不锈钢针指着地球的南极北极,圆盘上面刻着十二个时辰,圆盘下面也刻着十二个时辰,春分以后看太阳照射圆盘上面的不锈钢针的阴影计时,秋分以后看圆盘下面钢针的阴影计时。没有太阳是旧物作用,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语言”四字,是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的校风。就是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少说多做,发扬实干的精神。

东面的石头上的八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梁启超先生以《君子》在大礼堂给清华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两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天一样,刚健不已,自强不息,努力进取,也应该想的一样柔和,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留传。

现在介绍到此,现再给大家10分钟照相。

几经周转才来到清华大学,并与春春汇合在清华西门,门口的石狮子好像已有一段历史了。自然拍照的异常之多。走入门中是长长的道路通向幽深。现在是旅游期各式各样的人多来于此四个轮的,二个轮的车辆,来来往往,熙熙攘攘。与菜市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不是很喜欢喧哗之处。

向前走到几经曲折来到一片宽阔的草坪之前。后面有一座很像欧洲古堡的建筑物,听旁边旅游团的导游解说是清华大礼堂。它有着圆圆的顶。在我看来有点像高仰的头颅,下面的线条显得十分简洁。和草坪前端的好似日晷的东东显出的又是两个极端,看样清华之门也遮不住大礼堂羞红的身姿。侧面墙上布满的爬山虎也是惧得不敢前行。

是美的东西,人们都会坐下来,慢慢的欣赏,当然除非那美丽尤物是第三者。但时间已不允许我们停留片刻,我们好似前路探索的冒险也,一面为沿边的景致流连,一面却又为了前进而奋斗。

走不了几步便看到了闻一多先生与钟亭一齐耸立,逐向前寻其路。未知同与都何人,汝知安否?

渐渐地我们迈向了幽深人烟开始疏少了,映入眼帘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是环绕而建的俱有淡淡法国古典建筑风格的,窄长的窗子由上至下顺下长长的乳白色的窗帘,有着垂空的长廊和中间欧式的喷水衬着三层的图书馆,这里的阶梯都像深藏于酒库中的久酿,愈是年久就越发的香醇。都淹在书香中多年了。突然爱上了这时里,当然这也是红色的,红色与绿树相衬在这里似乎不显得老气,而是一种幽静的享受。

我是不喜欢红色的,因为它太过火热,在周边易被烧炽,而这里的红由于日久而显得沉稳了许多,看了格外舒服,于是深深的陷了进去无法自拔。

于是对这里的红色于法式风格迷醉了。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八

同学们:

金秋时节,xx级新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走进清华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健康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

今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共3300多人,其中有500多名保送生,有260多名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文理科前十名,包括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超过三分之一省份的文科第一名。

新生中女生占31%,过去清华的女生比例比较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体在五分之一左右,近年来女生比例基本稳定在大约三分之一。

今年新生中,有少数民族同学264名,占总数的8%。此外,还有国外留学生和港澳台生共计425名。在座的同学们中,有一些同学来自贫困地区、地震灾区,或因为其它多种原因家庭经济有一定困难。

按照统计,清华每年有大约25%的同学家庭经济困难,其中占学生总数10%的同学特别困难。对于所有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将通过助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一系列措施给予资助,昨天已有一些同学通过“绿色通道”完成了报到手续,实现我校“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郑重承诺。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清华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勤奋学习,奋勇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如今,这么多优秀学子汇聚在一起,为大家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每个人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继续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绩。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新起点。如何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争创新成绩?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发扬:

第一,打好基础,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家知道,清华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本科生和预科生,通过广延名师,给予学生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

正是得益于在清华获得的“为学”与“为人”的“厚基础”,再经过国外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训练,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才并回国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急迫需求,清华提出“红色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特别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的“重实践”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传统有机结合,使广大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大展宏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高手”。

而且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求创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清华的学习中,既要扎实、认真地打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又要积极动手、动脑,把握好各类实践环节。

更要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与能力。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从以老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到自己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思考,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二,学好专业,全面发展,追求和谐。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宽的要求。我们常常说要求大家“全面发展”。

今天,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全面发展已不仅仅是指“德智体美”,而且也包涵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所需要的更多知识与精神素养,这是新世纪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

十年前,清华大学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创并实施了“绿色大学”示范工程,通过“绿色教育”的课内外教学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通过“绿色科研”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通过“绿色校园”建设生态和谐的良好育人环境。

记得有一次,我接待日本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先生,他向清华师生演讲时,以自己家里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例子,说明他如何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后来的宴会上,他又问我: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我当时没有向他全面介绍我们学校的有关工作,我跟他说:您刚才说自己开车上班,选车的首要标准就是要节能减排,这确实很好,不过我们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估计节能减排贡献更大吧!

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路途多远都骑车前往,但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的是,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行动中去,共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将来走上社会,更要成为节能、环保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模范。

第三,深入了解国情,具备国际视野,明确历史责任。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学们将要参与的一系列国庆教育和庆祝活动,正是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国情的机会。相信大家在这一过程中,会更加深切地感到,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与我们的国家密不可分。

我们的许多前辈师长正是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祖国的深挚热爱出发,承担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要更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还必须放眼世界,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

学校正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大力推动学生海外交流与合作。去年,学校公派出境学生达多人次,通过“海外名师讲堂”、“优秀新生海外研修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暑期研修计划”,以及联合培养、联合学位、交换生、合作研究、海外实习和暑期学校等一系列境外学习环节,构成了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在座的同学来说,我们力争在近几年内,让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具有海外学习或交流的经历。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良好条件,积极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营养,胸怀天下,服务祖国。

同学们:再过两年,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你们将亲身经历这一难忘的时刻。

希望大家切实践行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行胜于言”的校风,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积极参与校庆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向百年校庆献礼!

今天在座的还有一些同学的家长和亲属,我们也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以各种方式,关心清华的发展、支持清华的建设,共同为清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清华学霸的高中经验总结演讲稿范文范本九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它所在的地区是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最早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这里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把熙春园分为两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为近春园,东边的一部分仍旧叫做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这就是“清华园”这个名字的最早由来了。

而要说到清华大学的建立,则是和一起重大的国耻事件——八国联军侵华相联系的,所以老一代的清华人都把我们的学校称之为“国耻纪念碑”.

1920xx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惨败,于1920xx年与八国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加在一起为9.8亿两。当时的美国政府分得了3200万两,折合美元为2400万元。

后来美国政府觉得赔款“实属过多”,所以决定拿出赔款的1/2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1920xx年,中美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美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部和外交部的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那桐批准,于1920xx年开始兴建校舍,1920xx年,第一批校舍建成,1920xx年4月29号学校开学,取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清华大学最早的历史纪元了。

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校园占地约450亩,全校师生只有1000多人。直到1920xx年,清华学校才开始招收大学本科生,当时设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研究院三个部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渡。1920xx年成立“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开始得到长足的发展,1920xx年,清华大学最后一班留美预备生毕业,结束了我们的留美预备学校的历史。

1931到1937年是清华大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当时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名主治校,而且还建立起来了在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这一时期被清华人称为“黄金时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北平非常不平静,很多大学开始南迁,清华大学首先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又迁到昆明,与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西南联大也坚持了8年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却是清华历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如最早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政宁、李政道,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是毕业于西南联大时期;著名的民主人士闻一多、吴晗等,都在西南联大任教。当时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正是这四个字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取。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清华大学才迁回清华园复校,当时只设了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共26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发展工业的号召,调出文、法、理、农四个学院,其中文科基本上都并入了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理科并入了北京大学,其他的院系则成立了一些新的学校,比如现在的北京农业大学

就是我们的农学院分出成立的,还有总理温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就是当时清华大学地质系分出后成立的,还有因为神州五号升空而名声大噪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是当时我们的航空航天系分出成立的。当时的清华大学,只留下了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文科、经济和管理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xx年,在教育部批准下,我校成立了医学院,20xx年4月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xx年5月18日,清华大学恢复了航空与航天系,并将他扩大为航空与航天学院,它的首任院长是神州五号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1952级校友王永志先生。

清华大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13个学院,53个系,成为了一所具有文、法、理、工、医、经济、管理、航空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全体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是:到20xx年百年校庆之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在荒岛)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到同治年间,同治皇帝想重修圆明园,因此拆除了近春园的所有残存建筑

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圆明园没有修成,而近春园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现在一提到荒岛,清华人都知道是这个地 方。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现在树立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雕像。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如我们所熟悉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等。

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府运过来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此外大家身后的这块纪念碑和对面山坡上的零零阁也都是清华的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礼物,在清华大学像这样的小纪念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两个清华大学的著名人物,第一个是吴晗先生。吴晗是清华大学1934届毕业生,在校时因为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戏称为“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文革”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严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惨死于狱中。后来,清华的师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亭内匾额“晗亭”两字是1984年邓小平亲笔手书。

与晗亭相连的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的意思,临漪榭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在我们正前方的这座亭子,叫做“荷塘月色亭”,关于这个亭子,还必须提到一个人,它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作家朱自清。朱自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于1920xx年应聘来清华执教,前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系主任、图书馆长等职。

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肯定都读过朱自清写的散文,像《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写近春园的景观。1920xx年7月 由于蒋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心里非常不平静,当时他就写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并且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实际上,这一切都折射出了当时他苦闷和孤独的心情。

朱自清于1948年8月因贫病交加而逝世,临终之前他还嘱告家人,说他已经签名拒绝“美援”,因而不要再买政府配售的廉价美国面粉,毛泽东称颂他“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亭内悬挂的“荷塘月色”四字是来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集下的手迹。近春园一直以来都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休闲场所。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也是清华大学早期建校的地方,还是清华景色最美的区域之一——清华园了,在这里汇聚了清华大学几个时期的建筑,而且很多建筑在20xx年的时候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华学堂是一栋德国古堡式的建筑。清华学堂是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校舍中的主体建筑,建于1909到1920xx年,建成后作为学生教室。学堂总面积约为4650平方米,大门外正上端书写的“清华学堂”四字,就是清朝末期军机大臣那桐所书。1920xx年起,学校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聚,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为这所楼房增添了新的文化色彩。解放前和解放初,学校的总领导机构基本上都设在这里。后来,以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进入此楼,清华学堂成为该系的专用馆。现在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办公楼,研究生的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清华的首期建筑除了清华学堂外,还有一处就是二校门了。二校门是清华最早的学校大门,始建于1920xx年,门上端大理石上镌刻着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 1933年,清华住宅区进行扩建,校园围墙外移,新建了西大门,从此,习惯上称原大门为“二校门”

这就是二校门这一名称的由来。十年动乱期间,二校门被当做四旧而被彻底破坏,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尊很大的毛主席塑像,80年代拆掉。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一些校友的倡议并集资下,经学校同意依照片重建,终于在1991年恢复了这一个校园文物。现在二校门已经成为了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来到这里的师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大礼堂、科学馆、西区体育馆和图书馆被称为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建于1920xx年9月,建成于1920xx年3月,一共耗时3年,它是一座罗马式和希腊式相混合的建筑,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看上去非常的庄严雄伟,而且它又位于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所以一直被清华的师生员工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建筑面积为184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个,是当时国内高等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可容纳全校一切人员聚会。大礼堂建成后,很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很多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这里仍然是学生们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每年清华学生学士学位的颁发也是在这里进行。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组来到清华大学演出,就是以大礼堂为背景的。

在建大礼堂时,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他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美国设计师设计,建筑大礼堂用的一砖一瓦也是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再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现在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它一模一样的建筑。

大家左边的这2栋楼,分别是第一、第二教室楼。第一教室楼建于1952年,一楼是两个大阶梯教室,二、三楼也有大小教室数间,刚建成时是全校的主要课堂之一,到现在仍然是学生上课自习用的教室楼。

第二教室楼建于1954年,里面有三个大教室和一个大会议室,一直以来就是学生上课自习的场所,学校的很多会议、活动也是在这里进行。实际上,第一、第二教室楼代表了50年代清华校园的苏式建筑风格。

在清华还有很多的小纪念物,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日晷了。这是1920级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部是中国古典计时器——日晷的造型,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这是1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大学的校风,就是鼓励清华的同学们少说多做

发扬实干的精神。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简单的计时器,它是根据太阳光对一个倾斜的指针所产生的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一般都是把一个不锈钢的指针装在一个石刻的圆盘的中心,再将圆盘斜卧在一个平台上,南高北低,使指针的上端正指北极,下端正指南极。圆盘的上下两面各刻上12个时辰,当太阳正南的时候,针的投影正好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时。每当春风以后看圆盘上面的影,秋风以后看下面的影。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20xx年,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给清华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像天的运行一样,刚劲强健,风雨无阻,不受外界的干扰。人也应该像大地一样柔顺,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流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