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扶贫带来的变化 扶贫带来的变化真实故事(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5:44:15 页码:8
扶贫带来的变化 扶贫带来的变化真实故事(3篇)
2022-12-27 15:44:15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扶贫带来的变化(精)一

一、深入贯彻学习省_相关会议、文件精神

_____党支部利用星期一学习日认真贯彻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和_委八届二次全会以及省_有关扶贫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积极参与单位的扶贫工作,为扶贫工作出谋划策。

二、领导重视,思想明确

根据_委、_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自对口帮扶_县____镇____村委会以来,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带领全单位干部、职工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投入到扶1

贫攻坚战中,尽力做好对口帮扶工作。_县____镇的____村委会是一个比较偏远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个自然村,自安排作为我单位的扶贫挂钩点以后,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入单位机关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完成,并纳入议事日程。调整充实了以_____为组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_____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_____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做到有领导抓扶贫工作,有专人负责落实,为开展好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认真研究,切实开展好扶贫挂钩工作

为切实开展好扶贫挂钩工作,单位领导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与____镇____村委会的村干部认真开展调查了解工作,了解当地自然状况,到村民家中进行贫困户调查,重点了解村民目前的生产、生活及青少年入学情况。通过开展调查了解工作,单位机关召开了全单位职工会议,做好扶贫工作动员,制定了扶贫计划:以中央、省、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决定为指导,以____镇____村委会现有资源为基础,解决温饱问题为目标,以农田基础建设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优势产业,坚持经济开发和智力开发相结合,变经济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并对以后的发展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根据____村委会的实际状况,我单位根据前些年制定了“一帮一”结对帮扶计划,根据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单位机关干部、职工每人结对帮扶一位贫困学生,并定期或是不定期到学生就读学校或家中开展帮扶工作,视自身能力尽力

为困难学生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部份困难。党员干部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分批分期深入到挂钩扶贫点,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尽力献言献策,多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四、重点分析,搞好扶贫济困工作

我单位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在带头做好扶贫济困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单位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带动广大职工切实做好扶贫难点工作。在扶贫资金方面,单位机关党员和中层干部每年要求每人深入挂钩扶贫点次数不得少于3次,切实为贫困学生送去温暖和鼓励。20_年,我单位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是安排10000.00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扶贫点的进村入户道路硬化项目;二是由单位领导率领全单位干部职工到____村委会看望并慰问了该村的困难户、贫困老党员和大学生村官,为他们送去了春节慰问金6400.00元和20床棉被;三是全单位干部职工个人每人每年出资100元成立扶贫助学基金,帮扶3名贫困儿童;四是给____村委会____村小组送去一副标准篮球架,价值9000余元;五是为扶贫挂钩点征订了《云南日报》和《文山日报》各一份,为他们送去精神粮食,切实为当地老百姓办了一些实事、好事,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一年来,全单位干部职工人人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团结向上的精神,克服困难,切实做好扶贫济困各项工作,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单位将严格按照_委、政府统一安排,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一如继往地抓好扶贫工作,做到真心扶贫,真心为扶贫点的老百姓做实事,同时还要做好“一帮一”结对帮扶工作,定期或是不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轮流到扶贫点开展帮贫工作,树立正确的目标、强化责任,同时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扶贫挂钩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为努力构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扶贫带来的变化(精)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积极协助村“两委”干部,深入到村组中宣传疫情动态形势,张贴防控宣传标语,耐心讲解防疫知识要点,疏导村民的不满情绪,组织人员每天开展消杀作业。并组建“村民联防联控微信群”,发动全村200余户村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微信工作群发布全国疫情动态和个人防护知识,并通过微信、短信和电话了解贫困群众在疫情期间的生活状况,为群众解答惠农扶贫政策方面的疑惑。巷口村干群齐心协力联防联控织密了疫情防控网,全村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没有出现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为村民按时开展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补齐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工作队对全村贫困户开展“回头看”,逐一上户找出不足和问题,根据排查问题,和村“两委”干部召开专题会议,对照中央巡视组对江西省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和2019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问题,全面梳理,举一反三,认领了四个方面9个具体问题,形成了整改任务清单,目前所有问题都已全部整改完成并销号。我们坚持以问题整改促脱贫攻坚,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联合村两委干部商讨解决,形成问题整改台账,做好脱贫攻坚硬件基础工作。

打赢脱贫攻坚战,十大扶贫政策是保障。一年来,我们为在家发展产业的20户贫困户申报了产业奖补13000余元,将在家务农的13名劳动力安置扶贫公益性岗位,发放岗位补贴50000多元。为36名在县外务工劳动力申请发放了交通补贴16800元,就业产业“两业”扶贫基本实现全覆盖,确保贫困户收入稳定。还落实了17名贫困在校学生的教育补助和雨露计划补助,为15人办理了特殊慢性病门诊证明,将21户31人纳入农村低保保障,保障了所有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巷口村在9月份顺利地完成了全省脱贫攻坚专项调查,考核指标实现了应选尽选,脱贫成效明显。

一是加大帮扶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部领导协调下,新修了巷口大桥,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在供销社领导协调下,帮助巷口村向财政局争取资金2万元,用于拆除废弃木制蘑菇棚和废料清理,美化村庄环境,减少耕地占用,保障耕地红线。落实2万元驻村工作经费和3万元定点帮扶资金,减轻村级财务负担。完成巷口村东湖组下水道扶贫项目建设,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内涝排水难的问题;实施巷口村排灌站建设,解决巷口、潺陂2个自然村百余亩农田灌溉难题,保障农业生产。协助村干部做好原有蘑菇棚改造升级工作,发动10余户村民种植双孢蘑菇10000余平方米,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双孢蘑菇产业。

二是建强基层党组织,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我们高标准打造了巷口村党群服务中心,今年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完善功能布局,做好党建“三化”建设,配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核心作用,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完善村委会与福根智富家庭农场的合作协议,用好中央扶持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确保每年收益不低于5万元。巷口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村干部威信不断增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全乡排名一直保持靠前,巷口村党支部于2020年7月被评为“永丰县六好基层党组织”,圆满完成了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的整顿工作,成功地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三是积极参与抗洪抢险,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七月的一场暴雨淹了巷口半个村子和大片农田,很多村民家都浸了水,我们和村干部一起转移群众,到户上和田间地头核实灾情,组织村民开展灾后自救,修复水毁公路、平板桥等设施,帮助受灾严重的群众申请救助、申报保险,减少损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贫困户的农产品滞销严重,收入锐减,脱贫成效受到挑战。我们在上户宣传防疫知识的同时,注意收集记录贫困户家农土特产品滞销信息,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积极帮助他们销售。一年来,我们帮助张永君采摘、销售双孢蘑菇1000余斤,井冈蜜柚100个,直接增收4000余元;帮助刘勇元、陈书生等十几户贫困户销售蔬菜、土鸡、土鸡蛋、井冈蜜柚等农产品2000余元。

工作队在上门走访时用心记录贫困户家中的急难事,并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和村干部商量后将生活再次陷入困境的刘勇元一家3人低保提高保障标准,安排1个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帮她妻子办理慢性病门诊证明,报销异地住院医疗费用3万余元,帮她联系本市医院相关科室就地复查,免去长途劳顿之苦、减少医疗支出。帮助因交通事故赔偿不到位生活困难的江焕富申请司法救助36000元,新增低保保障310元/月。帮助常年在外务工的刘国英办理慢性病门诊证明、报销门诊住院医疗费5000余元。暑假为村里的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为贫困户子女补习功课,提高学习成绩。为边缘户刘庆仔安置公益性岗位,申请临时救济。

我们每天穿梭在村子里做着这些小事琐事,可是贫困户却记在心间,把我们当家人一样对待,让我们感受到了村民的淳朴和驻村帮扶工作的深刻意义。

脱贫攻坚工作即将接近尾声,然而驻村帮扶的步伐不能停滞,工作队仍将持之以恒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伍,让巷口村驰而不息走在全乡乃至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推荐扶贫带来的变化(精)三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市、县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在各相关单位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实施“集团帮扶,整村推进”,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安口镇吴坪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省、市、县精准扶贫会议精神,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制定最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下大力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

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并按照“规划到社、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吴坪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

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具体采取扶贫项目拉动、合作社捆绑发展、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二、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群众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村社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户的经济和产业健康发展起来。

三、吹“响”攻坚的号角,精准整合资源,打好连片脱贫攻坚战。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各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

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一、加强领导。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我们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重点要求要把全村贫困人口核实好,在核实贫困人口工作中,要把民政部门的低保人口衔接起来,通过认真相对比较,做好贫困农户的识别工作。

1、根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按照贫困农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2、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农户名单。并且通过村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

3、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

一是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按照省委、市的要求,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创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支撑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的要求,以改革统揽、开发扶贫、拔掉穷根为总攻方向,以“五个机制撬动五个力量”为总攻路线,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总攻目标,以“往前冲”的精神、“敢探路”的勇气、“一起上”的格局、“认真抓”的劲头为总攻要求来贯彻落实省委、市、县的要求。

二是构建“一套机制”, 即十子法。探索构建“十子”机制,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是瞄靶子,建识别机制。梳辫子,建分类机制。结对子,建驻村机制。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

三是突出“一个抓手”, 即抓手法。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四个具体”。

四是实现“一个突破”,即产业链法。要在产业链上发展,依靠市场激发内生动力上突破。通过产业链生成和发展要素的主动链接,链动农户、合作社、企业、基地核心要素和科技、教育培训、融资、特色品牌4个保障性要素,有效整合产业扶贫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民尤其贫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