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9:09:52 页码:11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实用16篇)
2023-11-24 09:09:52    小编:ZTFB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理解其中的意义。总结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总结范文中提供的经验和教训可以避免我们重蹈覆辙和犯同样的错误。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一

关于农村风光的作文:山里人家。

汽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开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北山盘前村。质朴的村民一见到外乡客人,都会热心地一一搬如家里的椅子、板凳,忙着招呼不停。

这里的村民世代以种植高山蔬菜为主,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各种蔬菜。阳光下,一株株西红柿伸展着腰肢,茎很细,绿色的大叶子有点像桃子的形状,茂盛的枝叶下结着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果实,如同小姑娘圆润的验。那光洁透亮的表皮,好像你稍微碰一下,火红火红的果汁就会流出来,让人馋涎欲滴。两个一伙,但个一群的西红柿沉甸甸的,一阵风吹过,个个像羞红了脸的小姑娘,忙拉过绿叶遮住自己的脸。

北山种得最多的当属白萝卜,远远望去,那些修长而茂盛的叶子犹如葱郁的灌木丛,看不到一点儿杂色,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听村民介绍,这儿的萝卜不仅无公害,而且肉嫩汁多,可以当水果吃呢!难怪有那么多的外地客商慕名面来呀!

村边的水渠里常年流淌着清澈甘甜的山泉,饮一口,沁人心脾,那滋味,比超市里任何品牌的矿泉水都好喝。水渠旁种着无数的大树,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般大小的'光斑,五彩斑斓。树上的松鼠在上蹿下跳地嬉戏,快乐地“吱吱”叫唤。林间最热闹的莫过于那些伶俐矫健的叫不出名儿的小鸟了,唧唧喳喳,在稀稀密密的枝头卖弄歌喉;有时在杂草间蹦跳乱啄一阵,见得人来,又忽啦啦一齐飞去。于是,那里瞬间又恢复了宁静。

山里人家,真像是意蕴万千、令人百看不厌的山水画呀!

【王老师的话】。

山里人家太美了!小作者撷取自己看到的几个田园风光画面,通过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语言,让景物、人物、动物相映成趣,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意蕴万千、令人百看不厌的山水画。

写法上仿中有创,创意无限。按时间的顺序描写农村风光,阳光下,蔬菜鲜美,泉水甘甜;夕阳下,炊烟袅袅,喝酒乘凉;景美人欢,好一派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景象!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二

河越来越瘦,成为溪;路越来越窄,不能驶车,只供人行;水牵了路走,路与水或平行、或交叉,曲折延伸;山鸟鸣叫,制造着幽深与宁静。我明白自己是真正地置身于山里了。

山很高,太阳仿佛小了好多,更减了它的热度。很难见到有规模的村落,那些屋舍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芝麻,在山的褶皱里零星布置。行走在逶迤的山路上,间或就碰上了独门独户的人家,房前屋后,全被开垦,种上椒蒜韭瓜等蔬菜。饮水是买来水管,深埋地下,接通屋后的山泉,水往低处流,这才是真正的“自”来水。从衣着打扮和说话腔调上,他们立即判断出是山外来的客人,便很热情地请到家里去,沏茶、敬烟,摆出吃的零食玉米花生等。虽然山很深,且住得过于分散,但高压电线和电缆还是架进来了,家家都有电灯电视电话。

有九户十户聚居一处的,便是山里一个很有规模的村落,一道很诱人的风景。这样的村落往往就是山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政治是村民自治委员会。经济是脑子灵醒之人开的小店铺,店铺主人千辛万苦从山外挑了油盐酱醋烟酒糖等货物进山来,方便了山里人,自己也赚了不少钱,由于经常外出,且带回来不少山外的新鲜事,就成了山里的人物,经常被人嘴上说来道去。文化是学校,沟沟坎坎的娃子都要到学校来学文化。这一切就使得住在村落里的人脸上多了几分自豪。但绝大多数人家是独门独户,或踞于山腰,或卧于山脚。

逢年过节,村落里就要热闹好多,譬如鞭炮,这家放,那家放,这种气氛就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更何况村委会和学校门前的场地里总有人在谈笑,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小店铺门口。有些踞于山腰上的人家与村落两厢对望,想着村里快活的情景,心就像头小鹿在“嗵嗵”直撞。终于不顾了山路的曲折,要往村落里去。最爱去的就是小店铺,那儿人最多,新鲜事也多。说得高兴了,几个人凑了钱,买了饼干和酒,吃将起来。店老板是女的,发黑面嫩唇红齿白心明眼亮。男人又到山外挑货去了,几个人酒喝到七八分,就贼了胆儿和老板娘说些很荤的话。老板娘就胸脯挺得好高,笑脸扯了声儿俏骂,骂者心里快活,被骂者心里亦舒畅。眼里的青山像在酥酥地颤,脚步也轻浮起来,再不能喝了,还有好长一段山路在脚下呢。

常常是山腰间的人家可以相望,这家喊一声,那家便可以听见。但想串串门可不是件容易事,山里有句话叫“望山跑死马”,眼瞅着近,脚走起来可远呢,足要花上小半天时辰。

春天是美丽的季节,山里的春天就更美丽。杜鹃花开了,红艳艳的,漫山遍野,衬了青山似火燃烧。还有白的梅花,静静地绽放在溪水边;偶有小风吹过,便依依飘落,逐流水而去,若诗若梦。许多说不出名的鸟儿在山林里呼朋引伴,宛转啼叫不绝。溪水亦较冬天多了几分灵性,水声潺。常常是晴不了几天,雨就来了,或急或缓,山色空鳎“一条界破青山色”,那是山间挂着的瀑布。

山里的特点是田少,户均不足半亩;但茶叶多,每户人家少则十几亩,多则数十亩,山民就是靠了这茶山过光景的'。茶山上多半要种些玉米、芝麻等农作物。山外最忙碌的是秋收,而山里最忙碌的却是采茶。对山里人来说,采茶是收获的季节,但也是劳苦的季节,山里有句俗话说:“假忙除夕夜,真忙采茶时。”

每年采茶季节一到,山里就要涌进不少山外人,都是些中年妇女,她们是被请了进山采茶的,由于山里茶叶多且要赶季节,山里人不得不出此办法。采茶者按斤两得报酬,多劳多得,人人乐得欢喜。每日里茶采得最多,且长得最俊俏的姑娘是谁?是山腰上一户人家一个叫云儿的青年女子也。她家请了四个山外人,一位中年妇女多长了个心眼,暗地里把这个云儿瞧了个无数遍,前瞧后瞧上瞧下瞧,觉得怎么瞧都顺眼,心里就埋下了一个念头。采茶季节过后,山里就来了个白脸后生,穿戴齐整,说话有腔有调,一看便知是一个山外后生。他一路打听一个叫云儿的姑娘家住哪儿。山里人立刻明白了这个后生的来意,嘴上就说:“这云儿要离开山里到外面去过热闹光景啦。”

到了云儿家,后生自报家门说了自己是曾在他们家采茶的某某妇女的儿子。云儿父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就高声地唤云儿来招呼客人。叫了好几声,云儿才出来,含了一脸的羞,一双纤手给后生沏了茶。后生心里“怦怦”跳,边喝茶,边不住地瞅云儿。四只眼睛就碰撞了,都迅速地低了头,但两颗火样的心里都有了情意。后生走了,从那天起,云儿就经常失眠,心再不能像往日般宁静,水流花谢这寻常景物在她眼里都似乎有了绵绵情意。后生当然又来了,曲折的山路阻挡不了心中的爱情。后生把云儿家当成了自己的家,砍柴、劈柴、挖茶山,样样活儿干得很卖力。云儿父母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一桩亲事就订下了。偶尔后生就在云儿脸上热热地咬一口,云儿嘴上骂一句:“你真坏!”甜蜜却滋润了一颗火热的女儿心。

云儿要嫁了。父母亲舍不得云儿。云儿也舍不得父母,舍不得那山、那水、那人。虽然住得分散,但前来贺喜的人还是不少,众宾欢也。“人活闹市鸟活林”,醉意上来了,都道云儿命好,能嫁到山外去。山外多好,门前就是大马路,大马路上车来车往。云儿听着心里喜欢,但看看生养自己的父母,看看那一道道爬过的熟悉的山峦,一时心里生起万般依恋,就缠着父母“咿咿呀呀”地哭开了。

云儿走了,她在山里人的万般羡慕中走到山外去了,做了山外人的媳妇!

抬头看天,天是那么地高,但并不阔,小伙子们心里便多了几分惆怅。但太阳总好像来得迟,去得早,山里的夜就仿佛长了好多。血性男儿的长夜是难熬的,耐不得寂寞的小伙子就常聚了,弄些酒菜大吃大喝,以遣长夜。有人说山里也要修马路了,众人皆齐呼一声,兴奋不已。又有人说前几天山里来了几个记者,对山里的一座祠堂非常感兴趣,还摄了像,据说要拿到电视台去播哩,其中就有一个人插嘴说起了一个女记者长得怎么怎么让人热血沸腾。还有人说新上任的镇长表了态,要在山里发展生态旅游,说山里的自然条件优厚,要让山里的茶叶和野菜卖上高高的价钱,要让山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啧啧,多美好的未来啊!说着说着,一个个激情汹涌,那酒就喝得愈发猛了。他们羡慕山外的大马路,羡慕马路上来往飞驰的摩托车。他们最恨又最爱山外的那些女子,装扮时髦,一对胸脯挺得好高,傲气十足,你越是看她,她越是不拿眼瞅你一下。山外的姑娘啊,你是山里男子的梦!

水田一少,所收稻谷就有限,人不食五谷不行,大米就必须从山外买了挑进来。勤劳是山民的本性,出去时他们都要顺便带些山里的药材竹子玉米之类到外面去卖,来去都不空肩。由于经年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奔波,腿脚自然抬得高,到了山外,道路平坦,但积习难改,依然抬高了脚步走,山外人就善意地笑山里人:“腿不用抬那么高的,摔不倒的。”山里人的脸就红了。

山里的野兽多,最害人的野兽是野猪,对农作物危害很大。山民常用竹子制作了赶野猪的器物,或挂于空中,或安置水边,夜里,那“卜、卜”的敲击声异常地响亮。水稻成熟和玉米打苞的时节,靠这竹制的器物驱赶野猪是不行的,因此晚上总能听到人的吆喝声和放大炮仗的声音。

竹多也是山里的一大特点。有的人家是“门前自有千竿竹”,春天的夜里,可以清晰地听见屋外透进来“卜、卜”的竹笋拔节声。山上的翠竹就更多了,成片成片的,不计其数。每年春天,那些新长出的翠竹绿得格外地深,就如一支支从地下喷吐而出的绿色火焰。山外有竹制器具厂,山里人每年都要往外掮出不少,但山上的翠竹仍是越长越多。

耐得寂寞的是青山,耐不得寂寞的是人。活着多好,在人世间蹦q就是快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人都不愿死,但耐不得寂寞的人最终要和耐得寂寞的青山永远睡在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伤心的事!

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某户人家的一位长者殁了,家中停放着一具漆得通红的棺材。真是分散中见统一,该来的亲朋立马都来了。最要紧的是乐队和道士,他们于山里的丧事不可或缺。乐队敲锣打鼓,道士就“咿咿呀呀”地唱那为死者招魂的令人哀伤至极的曲儿。唱到那九曲回肠处,闻者涕下沾襟,死者的儿孙哭得满地乱滚。一切闹过后,就八个壮汉抬了那棺材往山上走去,脚步沉重而缓慢,锣鼓声敲打成一片,生者哭天嚎地,死者浑然不知。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山上,就隆起了一座新坟。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三

天台,连绵起伏的山上,相隔不远就会有小山庄,有些小山庄只隔一条山岭呢。天台的山里人住的是小房子,房子下方是整修过的石头,上面是红红的砖块筑成的。走出房子放眼一片翠绿。有些房子三面都是爬山虎,一阵微风吹过,一墙的'爬山虎漾起绿波,煞是好看。还有些人家喜欢在屋前种些凤仙花、鸡冠花、大丽花……五彩缤纷,犹如画卷。

早上,大公鸡“喔喔”一叫,妈妈和孩子先起来了。妈妈忙着热饭热菜,让孩子吃饱先出门,因为从家到学校要走一个来小时呢。等把孩子送出门,妈妈又开始煮饭了,等饭熟了、菜炒好了,爸爸也起床了。爸爸吃完早餐就扛着锄头去田里干活去了。妈妈忙着喂鸡、鸭、猪,还得洗衣、织毛衣。

中午,种菜回来的男人都会从田里带几株青翠欲滴的青菜回来。每当夏天,家家户户都会把桌子、椅子放到枝繁叶茂的大树底下,一边听知了唱歌,一边吃饭,可美了!吃完饭后,大人们喜欢去旁边串串家门、聊聊天。聊过瘾了,再杠上锄头二进田。

傍晚,晚霞染红天空时,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背着书包,摘几颗野果边吃边走。爸爸、叔叔和爷爷有的牵着牛,有的挑着青菜,大家边说边笑,组成了一支回家大军。晚上,大家围着饭桌吃饭,大人们把在田里头的新鲜事述说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也会把在学校发生的事告诉大人,一家人其乐融融。

天台的小山庄,朴实无华,与世无争,让那些离家多年的游子每每想起,就泪湿满面……。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四

王教授通知我们返校。随着汽车轮缓缓滚动,我心里空荡荡的记忆像长了翅膀的小鸟,很快就飞回了前几天的港湾——赵家山小村庄。

我和杨麟搭伙走上了这个村子的山上,我们东奔西跑,好不容易打了几只松鼠和几只野兔。没有把握好时间,当我们要返回时已经是夜色茫茫了。以前我们没有走过山路,尤其是夜里。和杨麟商议后,只好借宿到当地农户人家里。可是我们的行李、包都在学校统一规定的那个地方,没有一分钱怎么住宿。杨麟说:“总不能在这山林里过夜吧!走,进小村里再说。”我们选择了路边的一户人家。我走在前边敲开了屋门,说明了我们是到这里采集动物标本的实习大学生,由于天太晚,迷路了,所以想借宿一晚,并特意强调了我们的行李和各种物品放在规定的地点,身上没有钱。大叔说:“看这说的什么话,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来住下,只要不嫌弃就好。”

这户人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叔让小女孩端来洗脸水说:“快洗洗,累了一天了。”

洗完脸,感觉舒服多了。大叔让上炕歇息。我们不习惯坐炕,只能在地上站着。大叔说:“坐着缓缓。”经大叔的再三劝让,我和杨麟不好意思地上了热炕。炕上物品很简单,一张竹席和几床叠得很整齐的棉被。

我和杨麟学着老大爷的姿势,吃力地盘着腿坐在炕上。想乘没开饭的空闲,将所有动物的名称记下来。可任凭我的眼睛睁多大,仍旧看不清在纸上记了些什么。听大叔说他们这山里长期电力不足,靠人工发电。现在刚入春,河里有冰消融的水,可以人工发电暂时照明。说是照明,也只能看见人罢了。听他们说,到了冬天只能点油灯了。

和大叔闲谈间,小女孩很腼腆地端上炕桌,大妈也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面条。望着面条上的葱花和扑鼻而来的油香,真让人流口水了。我连忙拿起筷子搅了搅,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很快两碗面就下了肚。大叔和大妈劝我再吃一碗,我才感觉到肚子此时巳饱饱的了。啊,谢谢!这么香的一顿饭。我问大妈这饭中的酸味为什么与众不同,大妈说:“这是我们山里人常吃的浆水面。”

一连几个饱嗝,心里格外舒坦。炕桌搬走了,大妈说:“我给你们收拾收拾炕。跑了一天了累了,好好地休息休息。”

对于住炕,我们生平还是第一次,也就只好顺从地让大妈收拾。为了不妨碍大妈收拾,我们便信步来到院子里。此时,外边的天和地好像连在了一起,漆黑漆黑的夜让人感觉很害怕。

院子里不远的地方有灯光,我好奇的摸索了过去,微弱的光亮下,大叔和小女孩在地上的一堆火盆旁,吃着用玉米面做成的糊糊。火盆内的'火苗旺旺的,映出小女孩红朴朴的小脸。我心头一酸,差点哭出来。难怪我和杨麟吃饭时,大叔大妈只张罗着我俩吃饭,没见他们动筷。刚才吃进去的饭也好像在肚子里怪罪我们。

乘没人发觉,我赶快溜进了主房,也就是农家人所说的上房。此时,杨麟已帮大妈收拾好了。大妈歉意地笑笑,说:“俺知你们城里娃住不惯,将就着吧!”

躺在炕上,心里很不是滋味,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身旁的杨麟也许已做梦了,嘴里时而说着呓语。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见大叔大妈及那个小妹妹轻手轻脚地进来,没开灯就躺下了。听着他们均匀的鼾声,自己却在享受他人皆睡我独醒的孤独,这在家中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笫二天旱晨,杨麟推醒了我。睁开惺松的眼,才发现炕上只剩下我这个懒虫了。身旁的一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而我这边杨麟和我各一床被子。在我和杨麟躺过的地方竞也铺着一条棉被,而他们一家三口竞盖了一床被子过了夜。

一个标本也没打着,已是太阳普照大地了。肚子也不争气地叫起来,只好和杨麟下山。在半山腰上,我们遇到了大叔家的小妹,手里提着一个小罐,背着一个布袋。小女孩老远就喊开了:“大哥哥,我娘叫你们吃饭哩!”我“嗯”了一声,几步跨到了小女孩面前,笫一眼就看到小女孩罐里的面汤。她笑嘻嘻地对我说:“我给我大(爸)送饭去,你们回家去吃饭吧。”

我拉过小女孩,想看看她布袋内的东西,可她硬是不让。我认真地说:“你不让看,我们就不去吃饭。”

许久,我们没说一句话,想着走着,挪着似有千斤的步子。“先天乐天派”的杨麟也耷拉着脑袋。

进了村庄,大妈早巳在门口张望着,看见我们就端出洗脸水,一边问:“饿了吧?”我连忙说:“不饿。”其实肚子早就唱空城计了。

大妈端上三个烙好的油饼和凉拌的野菜。我让她坐下吃时,她却推辞说自己吃过了。嚼着饼,肚子乱叫的感觉没有了。我慢慢地吃着饼,难以下咽。大妈又端上鸡蛋汤。看见我们只吃了一点饼就问:“怎么,不好吃?”我和杨麟异口同声地说:“太好吃了!”“好吃就多吃点。”

和着眼泪吃着饼,喝着汤,也吃完了在大妈家的最后一顿饭。

离开这个偶然借宿的山里人家时,我深情地望了一遍又一遍,努力地把这户人家的院落、房屋刻印在脑海里;把淳朴、热情、好客的大叔、大妈、小女孩也刻印在未来的生活中。

汽笛已把我从远方的记忆中拉回了现实,车轮已经驶过了关山、小村庄和赵家山。再见了——大叔、大妈、小妹!再见了,赵家山的一切。“愿好人一生平安。”

自从那次实习后,我时常想起赵家山的野兔、野鸡、草房、山坡,但更让我想念的是大叔、大妈、小妹妹,香香的浆水面、烙饼还有冒着热气的洋芋(土豆)。

不知道他们现在真的能好人一生平安么?我一直在挂念着。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五

我,是一个侦探。为了追捕罪恶307我不得不在山里过日子,不过,一切都能够习惯。我在这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他们多的,甚至让我在这里说不清要写谁了。哦,对了,罪恶307和小动物的故事你们一定没有听说过吧:

在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半的时候,突然我在门口发现了一只小小的仓鼠。这只仓鼠长的非常好看,耳朵大大的仿佛一把大扇子唿扇唿扇的,看上去非常机灵。眼睛像一对黑色玻璃球似的,迷茫的看着我。我想他一定是受伤了。

我立刻加快了脚步,不会再看回家的路上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了。枯枝败叶铺满了整条山路,我才上去那清脆的声音,都没有让我注意。我马上跑到了家门口,仔细一看,原来是它的腿受伤了。我立刻捧起它,刚刚回家,连衣服都没来得及脱,就马上跑到医药箱里找药。虽然药不多,但是像我这种在山里面过日子的侦探来说,足够我吃个一年半载的'。我找出了酒精、碘酒和绷带,我没有学过医生,但是对付这种小小的擦伤还是足够的,因为毕竟侦探是很危险的一项工作,必须会一点点医术,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给小仓鼠缠完绷带,我心里就踏实了。小仓鼠恢复得非常的快,一会儿就已经活蹦乱跳的了。我不知道小仓鼠是否善解人意,但是我敢于尝试。我给他讲故事。不一会儿,我就睡着了。“mrhuhao,给起床了。”我懒得答应了一声。?谁在说话,“是我。”what,仓鼠说话。mrhuhao,是我仓鼠。

这时电话响了,局长对我说:“你现在马上归局!”我愤怒不已马上回话:“我不干了!”

我在山里又住了三年,可是食物药品全都没有了。我第一次感觉到死的恐怖性。

可是,每天我的房门口都会出现一些食物,或药品……。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六

驶过一道道蜿蜒曲折的山路,一座古朴的村落展现在眼前。这里空气清新,青山环绕,流水潺潺,让人心旷神怡。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横穿整个村落的那条小溪了。溪水清澈见底,时不时有几只鸭子在水里玩耍、嬉戏,还不时还把头扎到水下捕鱼。河两岸有几棵饱经风霜的香樟树,在天空中画出优美的曲线;婀娜多姿的垂柳在风中摇曳着长长的柳枝;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向人诉说村落的美景。

勤劳的山里人家,总爱在院子里收拾一片菜园,种上青菜、羊角葱,它们一个个挺直腰板,露出灿烂的笑颜,与古朴的院落相呼应,构成一幅别有味道的乡下风景画。

山里人家还喜欢在门前的空地上种几株花,迎春花、月季花等,还有叫不出名字的花,像一个个小灯笼攀爬在院子的围墙上。它们争先恐后地开放,娇艳中带着几分调皮,惹来阵阵蝶舞,显现出一种独特的农家风光。

山里人家,依山傍水,听鸟鸣溪唱,看花开花谢,无论是春夏秋冬,总有一番独特、迷人的风景。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七

当时的山里,男勤耕、女勤织,自耕其田,自食其力,大都是靠劳动发家致富的,都很传统的家庭。这个勤劳俭朴的'家风,是山里人一代代传下来的,他们生活过得十分如意。有一个五口之家,他父亲70多岁的人了,他50岁才生下儿子,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亦见子见孙。作为一个老人这时多么振奋、喜悦呀,他的老伴心中也像雨后的小溪,清新鲜活跳跃,喜气盈满了整个厅室,真是养得一子贵,何用子孙多。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儿孙贤。

翌年的春天,老人他眼看自己儿女都十分孝敬,孙子读书又好,他放心了。他十里高山观景站得高看得远,打算自己老俩口应该享清福了,应该都出外玩玩了。但是他不休息,也不愿放下锄头,仍在忙碌着,如种蔬菜、除草、放牛等,他老伴也总忙个不停,纺纱之类活,或洗碗扫地的,按他们话说过去是:劳心劳力,现在是劳力不劳心,干干活当游戏一样,对身体有好处。一年四季全家人总是忙忙碌碌的,生活过得很安康。其儿子为人随和,他是一个十分争气的人,相当勤劳肯吃苦,可以说终年一直干着,就是专心用在劳动生产上,如脱了毛的鞋刷倒是有板有眼,劳动上他总想比别人胜一筹,他对劳动己是巴掌心里长胡须是个老手行家了。平时靠的是一勤二俭,没有吃好,没有穿好,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在山林田埂中劳作着,家中养猪、放鸭、哺鸡、纺纱、织布,则全由媳妇一手操作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全家每人像罗汉菩萨个个都挂着笑脸。

那时山林树木繁茂、翠竹连片“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竹笋尖出忙。”清明前后竹笋满竹林了,山区是竹的王国,这大山素以竹林闻名远近山乡,所以有人只一听到这山村鲜笋,更是刮目相看,墨鱼肉入口没刺儿可挑的,都争先购买了。

这30年来,全国奔小康,山里人皆走出山门,外闯世界,从工、从商、经营、办厂等。彻底脱贫,更大程度上走向致富路,打破了那小农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但一般老人仍依恋着山中的故土,守住一片美丽清幽的山林。自得其所,其乐融融。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八

磨到日头落。

三斗包谷磨成面。

烙饼喂婆婆。

磨呀磨,磨呀磨。

磨到大天明。

三石谷子磨成粉。

打糊喂孙孙”

每当我看到手磨在母亲苍老枯瘦的手中不停转动的时候,就想起这首古老的《石磨歌》来,并且想起关于手磨的童年往事。

我们深山老林里很少有水磨,千百年来吃米嚼面靠得都是石磨来磨。大圆磨是用牲畜或两人用力推的,大圆磨三尺过心,四寸多厚,加上巨大的磨盘,一副磨要占满一小间房子,村里房屋宽展的人家才有大圆磨的。小圆磨比大圆磨小得多,一尺五过心,三寸来厚,不用牛拉,一个人就用磨拐用力拉送,磨拐拉送的小石磨就叫“手磨”,山里人家家都有手磨。不过,山里本地并不多产手磨,要到一百多里远的地方去买,买后请来四个壮劳力用上一天一夜才能抬得回来。

手磨啊,你磨的是山里人艰难的命运啊!

我家的手磨不知磨了多少年了,爷爷磨过,奶奶磨过,磨沿都磨得锃锃发亮了。推手磨最多的人当然是妈妈了,她几乎天天都要推磨,小小的手磨不知磨去过妈妈多少个岁月年华!我们姐弟们也常常帮妈妈推手磨,到底推了多少次了,根本无法统计,更无法记清,反正童年的手掌曾一次又一次地磨出厚厚的茧子来。

我现在仍然清楚记得和妈妈一起推手磨的往事来。

那是苦难年月里的事儿了。大多数山里人在大多数时间里是吃不饱的,我家已有一天多没有米面下锅了。那天,妈妈步行二十多里到山那边的小姨家借来两升苞谷,妈妈一落屋就忙着推起手磨来,用最快的速度磨出包谷糁好给我们打糊糊吃。看到妈妈很累的样子,我赶忙抢过妈妈手中的磨拐。磨拐和我的双肩一样高,我只有把脚尖踮起才能把手磨推动。我坚持不让妈妈推了,妈妈就坐在高凳上灌磨,妈妈把包谷稳稳当当地一把把灌进磨眼里。粉粉拉拉的包谷糁儿从磨盘下挤出来了,包谷糁儿是我们全家人的生命,是我们全家人几天来最大的希望啊!可是,磨了不一会儿,妈妈竟打起盹儿来。我知道妈妈已经两天两夜没睡觉了,她比我们饿得时间更长。妈妈跑了几十里山路才赶回家来,身上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打掉哩,头发也没得及梳理。我用力地踮起脚尖推着手磨,妈妈用力地睁开眼睛灌上一把包谷后,又瞌睡了,妈妈太疲劳了。妈妈一年四季都没有好好睡过觉,屋里屋外的活路太多了,妈妈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我仍然一转又一转把手推推着,手磨因为空转,一蹦一跳地发出奇异的声响,我不能叫醒妈妈,但也不能让手磨停下来,怕这样停下来反而提醒了妈妈,妈妈睡得好香啊,身子直着,眼睛闭着,头有点摇晃,但手上的包谷握得很紧,妈妈、妈妈,你应该睡到床铺上去啊,怎么坐着就睡着了呢?但我还是轻轻地推着空手磨,我不想把手磨停下来。忽然,妈妈头一低,“嘭”地一声,刚转过去的磨拐正好打在妈妈的额头上,我“啊哟”大叫一声,妈妈这时突然惊醒过来,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呀,正推磨,咋就睡着了!”我忙停下磨拐,上去捂着妈妈的`额头说:“妈,你看,流血了!”看到鲜红的血丝从妈妈的额头上流下来,禁不住哭了,妈妈也用自己的手摸了一下伤口,说:“不要紧,不要紧!”说着,随手抓起一把包谷面摁在伤口上,又说:“不要紧,不要紧,明天就好了。”妈妈看到我流泪了,忙笑着对我说:“推吧、推吧,把它们推完,一会儿爸爸就回来了,弟弟妹妹回来就要吵着吃饭的。”我心里很难受,但我还是一转又一转地推着手磨,妈妈也就一把又一把地把金黄色的包谷粒灌进磨眼里,我的眼里虽然还有泪水,但朦胧的目光仍然看见黑色磨拐上妈妈的血液,鲜红鲜红!

手磨啊,你磨的是母亲殷红的鲜血啊!

手磨啊,你磨的是山里人长长的日子啊!

山里住着千万户人家,千万户人家有千万副手磨,千万副手磨永远地磨啊磨——。

磨出了眼泪,磨出了鲜血;

磨过了坎坷,磨过了苦难;

磨来了幸福,磨来了欢乐;

磨过了从前,磨向了永远。

橡木磨拐啊。

阳光下旋转。

一圈又一圈。

一年又一年。

青石磨盘啊。

一圈又一圈。

一年又一年。

圆圆手磨啊。

永远在旋转。

一圈又一圈。

一年又一年。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九

我的暑期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最令我难忘的是去杭州野生动物园世界。

进入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大门,我就被四周的各种动物的图片所吸引,我拍了几张照片,还摆了许多pose。接着就看到有许多保温箱,里面还有一些动物:变色龙、蟒蛇、金蟒蛇、小鳄鱼、白蜥等。

再往里走,就到了马戏团。走进马戏场内,中间有很大一个圆盘,旁边都是一圈围栏,圈内还有假山,假山上面还会流水。突然,音乐响起,出来两个小丑,两个都吹着口哨,节奏都不一样。一个拿着小篮球,一个拿着网,他们吹口哨,看哪边手拍得响,他们就往哪边扔小礼物。热身运动后,出来了一群小猴子,它们骑在马背上,翻上翻下的,真好看!咦?怎么出来两只熊,它们是要打拳击吗?哈哈,被我猜对了。你看,一边是蓝方,一边红方,总共是四局。前三局,红方获胜,它已经是胜券在握。第四回合开始了,红方一下子就把蓝方给打到了,当裁判宣布红方获胜时,蓝方很不服气是的,一个猛劲儿把裁判给打到了,你说它淘气不淘气?又出来了一只熊,它们来投篮了,结果一个接一个的投进去了,三只熊多不分胜负了。啊!怎么把表演场用网拦起来了?哦!原来是老虎来了。一群白虎,训兽师们让老虎跳圈、跨栏,老虎们是多么听话啊!又出来了四个小丑,他们踩着高翘跳绳,其中一个取笑另外三个小丑技术不行,结果那个小丑一跳,居然自己摔跤了。他让另外三个来帮忙,可是,另外三个都生气了,他试着自己翻跟头起来,可是怎么也起不来。他好像在撒娇似的,另外三个小丑终于肯帮忙了,一起把他扶了起来。这件事告诉了我们:要友好相处,团结一致。演出结束后,我带着不舍得心情离开了杭州野生动物园。

杭州野生动物园真是让我流连忘返,你觉得呢?赶紧去玩一玩吧!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十

(第一首)。

夕阳西坠隐群山,晚暮炊烟渡水澜。

白鹭回巢勤展翅,飞鸿远旅影孤寒。

高楼悬月夜风冷,薄雾腾星幻梦船。

凝露浮光化彩蝶,瑶弦天籁舞乡关。

——七律.岭南夜。

(第二首)。

青山白雾绕琵琶,野店炊烟接彩霞。

白练轻歌飞雁远,绿林弦曲渡寒鸦。

清风皓月拂湖岸,莹露晨曦披碧纱。

金笛旅船逐水浪,桃源琴曲步天涯。

(第三首)。

袅袅升腾的炊烟,

在这秋风里,

随风舞着,

是通向远方的天梯,

是这片山村醒来的烽火。

远处崖壁间,

咕咕鸣唱的野鸽子,

此起彼伏的叫着,

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几只不安分的野鸽子,

飞落到房顶,

狠命的啄食着,

农家晾晒的玉米,

尽情的享受着,

玉米的金黄清香,

那丝偷食带来的快感,

随着野鸽子,

那灰褐色的小脑袋的,

上下起伏,

表现的淋漓尽致。

丰收带来的喜悦,

在鸟与人之间,

早已变得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那片宁静,

那片祥和。

(第四首)。

树影斑斓曲径阴,

啁啾小鸟唱丛林。

藤缠古柏藓苔绿,

云落高峰涧谷深。

野叟门前编竹器,

老妻院内养家禽。

农闲青石摆棋子,

兴至邀松酒对斟。

(第五首)。

袅袅升腾的炊烟,

在这秋风里,

随风舞着,

是通向远方的天梯,

是这片山村醒来的烽火。

远处崖壁间,

咕咕鸣唱的野鸽子,

此起彼伏的叫着,

在这个早晨,

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几只不安分的野鸽子,

飞落到房顶,

狠命的啄食着,

农家晾晒的玉米,

尽情的享受着,

玉米的金黄清香,

那丝偷食带来的快感,

随着野鸽子,

那灰褐色的小脑袋的,

上下起伏,

表现的淋漓尽致。

丰收带来的喜悦,

在鸟与人之间,

早已变得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那片宁静,

那片祥和。

(第六首)。

燕子斜飞人家,

炊烟零乱,

柳絮飘飘,

蔚蓝的天空中,

淡淡的流云丝丝缕缕,

随风飘洒,

好不惬意。

满山的叶子少了绿色,

或淡黄或枫红,

溪涧蜿蜒,

是镶嵌在山间的银链,

在这动静的变换中,

绘成了一副,

绝美的山水画卷。

杂乱无序,

随山势而建的村落,

稀疏的隐在沟壑里。

偶尔几声鸡叫,

打破了山野的宁静。

沿着,

蜿蜒崎岖的山路,

过了,

石头垒砌的石桥,

映入眼帘的是,

村口那盘石碾,

碾盘硕大光滑,

碾磙用木框匡着,

那早已磨得,

光亮的木棍扶手,

不知留下了,

多少双手的纹路,

记忆了,

多少人的岁月沧桑。

(第七首)。

蝉鸣白雾杏林昏,蝶吻山花野露浑。

溪水随波弦韵曲,红枫逐浪谱心痕。

高山大海明珠艳,云彩桑田蓝玉魂。

万物蒙恩云水路,千帆入画浩乾坤。

——七律.秋景感怀。

(第八首)。

清风杨柳吊枝平,泉水廊桥春暖生。

野径吹茵峡谷去,华亭游客戏林莺。

山花粉蕊吐虹彩,劲竹随风弦韵鸣。

琴曲高山畅碧水,征程沧海渡尘惊。

(第九首)。

夕阳西坠隐群山,晚暮炊烟渡水澜。

白鹭回巢勤展翅,飞鸿远旅影孤寒。

高楼悬月夜风冷,薄雾腾星幻梦船。

凝露浮光化彩蝶,瑶弦天籁舞乡关。

——七律.岭南夜。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十一

下雪了,没有风,雪花漫天飞舞,不急不缓,如絮、亦如棉,把整个城市笼罩在雪雾里。没有北风的雪天很美,雪花悠然的地飘着,城市在慢慢变白,灰茫茫的雾帘,锁住眺望的视线,城市景物淹没在雪中。在东北,雪是这个季节的主角,没有雪,冬天就没了风骨。今年冬天雪也是比往年多,小雪节气刚到,雪又应景地来了,铺天盖地地来了。入冬后的几场雪,都很温婉,稳稳当当,扑簌簌地降落,安静的能听到雪落得声音。

走在这样的雪天里,总会勾起一些回忆,也许是触景生情,一些经年往事,总会在脑海中浮现。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来到这座城市二十六年了,时过境迁,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故乡的冬天还如旧时模样吗?记得山里冬天格外的冷,入冬后大雪就会接二连三地下不停,直到大雪封山,万径人踪灭。

同在东北大地,也许因地域所处经纬度的差异,气候变化就不一样。

我现在所居住的地方,要比故乡的气候稍暖一些。或许因此原因,山里的雪天就没有城里的雪天含蓄,每一次降临都来势汹汹。灰蒙蒙的天,像一下子与地面拉近了距离,呼啸的北风在旷野中,似脱缰的野马,对着所有阻拦它的障碍物,发出一声声怒吼。北风卷着棉花般得大雪片,横冲直撞,肆意乱飞,远山隐没在白茫茫的雪雾里。大地村庄,开始变白,人走在雪地里,睁不开眼,雪打在脸上很疼,凉的刺骨,像针扎一样。风大雪狂,山里人,下雪天,都不出门,也不上山打柴,坐在热炕上,享受这份难得的安闲。

下雪天的村庄是沉寂的,村路上没有行人,看家的狗儿趴在窝里不出来,家家关门闭户。男人们有的躺在自家热炕上睡大觉,农人一年到头,闲的时候太少了,难得天老爷给个机会休息。有的找几个情投意合的,聚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或是坐着热炕头上,聊聊春种秋收的庄稼事,农民的话题永远离不开土地,土地是维持生计的根本,离了根本,农民也就失去了农民的意义。这都是年纪稍大一些的人。

而女人们在这样的雪天里,年轻的女孩子,聚到一起,织毛衣,绣鞋垫,说着心事。山里的女孩子,都盼着能走出去,不再耕田种地,穿得漂漂亮亮的,像城里的女人一样,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就是能嫁到城里。媳妇们在家里扒玉米,缝缝补补。她们已为人妻、为人母,所有梦想在现实中破灭,已经认命了,只能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小孩子屋里屋外地忙乎,铁锹、扫把,仍在院子里,堆起的雪人,东倒西歪,浑身沾满了雪,手套湿透了,棉鞋里灌满了雪,大人喊都喊不回来。直到孩子的妈发怒,冻得鼻涕流到嘴里的孩子,才会不情愿地,乖乖回屋,脱了鞋趴在热炕头。

也有手巧、手勤的男人,赶上大雪天,坐在家里的火炉旁,编土篮,(平时用的筐)土篮可以卖给煤窑,两只土篮能换五块钱,一个冬天也能换几百块钱,这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山里人,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些钱积攒下,用来购买下一年的种子化肥,山里人不管做什么,到头来还是围绕着土地打转转。山里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平地只占所有土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那些山坡地,一年年被雨水冲刷的,土少石头多。总所周知,没有肥沃的土地,长不出好庄稼。春种、夏锄、秋收,这三季,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忙下来,收获的粮食,除去人的口粮和畜禽的饲料,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变卖。所以,冬天里,村里人都在想法设法赚点钱,为来年开春多打算。

雪后的早晨,万籁寂静,几声狗叫在村子的上空回荡。整个村子仿佛被大雪掩埋一样,山白了、路白了、家家户户的院落白了,一座座低矮的草房,戴上了白帽,像一个个大蘑菇,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村庄里,只有黄土墙还保持着本色。一扇木门被父亲推的吱嘎、吱嘎作响,大黄狗,听见门声,在狗窝里抻伸懒腰,摇着尾巴,钻出来。小花猫优雅地走在雪地上,印出一朵一朵梅花。父亲扫雪,挑水,我在屋里做早饭,大雪过后的天空格外高远,空气也格外清新、通透。

白色屋顶,有袅袅炊烟升起,让银装素裹的村庄,有了烟火气。雪地上吱嘎的脚步声,是村里人担着一挑子水踏出的声响。几十年如一日流淌不息的老井,冒着白雾一样的水气,彰显出一种不老的情怀。再大的雪、再寒冷的`天,也凝滞不了泉水的喷发。这眼冬暖夏凉的泉水,滋养着世代村民,自从这个山沟里有人烟那天起,那眼泉就已存在,它见证了一村人的悲欢离合,见证一个村子的繁荣与衰败。担回家的水倒在水缸里,水缸让父亲在冰天雪地往返五趟,才能满足它,父亲头顶的棉帽挂了白霜,跟着父亲的大黄狗的胡子也挂了霜。

冬天里,村子里那些年轻的壮小伙,身体壮实,有力气,冬天去离家十几里外的私营小煤窑做采煤工,那些小煤窑,都是用人力采煤、往井上面运煤,在井下用土篮挑,井口上有人用滑车再把一个个装满煤块土篮拉上来,这是一份既辛苦又危险的活计,村里得小伙子,都是在井下采煤、挑煤,私营老板为了降低成本多赚钱,井下安全设备不健全,安全问题被忽略,所以时常会有矿难发生。老人经常说,下煤窑的活不能干,那是吃着阳间饭,干着阴间活,四块石头夹着一块肉,一不小心就丢了性命。村里的年轻后生有几个,把生命断送在了黑洞洞的煤井里,可怜的父母,白发人送了黑发人,这个冬天给逝者的家人留下无尽的悲伤。

即便有死伤,可村里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去冒险,人都有侥幸心理,也是因为生活的困境所致。

年轻人后生,家里没钱,就娶不上媳妇,娶不上媳妇,就会被人看不起,在一些世俗理念的迫使下,人就会铤而走险。这就是山里人的生存环境,人在贫穷的环境里,为了更好地生存别无选择,大的社会背景下,人是改变不了环境的,只能去顺应。每天去煤窑上工,要往返三十几里地。寒冬数九,天刚放亮,后生们背起母亲给装好的饭盒出发了,零下三十几度的天,他们穿着笨重的破军大衣,脚上的胶皮乌拉,在雪地上踏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狗皮帽子,用不多时,就挂满了霜雪,就连眼睫毛都变白了。傍晚回来,衣服被汗水沁透,迎着冷风,可想而知,那是个什么滋味。一冬天里可以赚几千块钱,他们很的满足。这样能干的后生,会讨女孩子喜欢,所以,好娶媳妇。

冬天还是山里人上山打柴的季节,冬天要把来年一年的烧柴都备下,越多越好。

打柴的任务,大都落在了女孩子和那些年龄稍大的男人身上。靠山吃山,一村人的烧柴,全部来自山上的树木。虽然林业政策不让乱砍盗伐,可天高皇帝远的山里人,不理会什么林业法则,只知道,山上成才的树木,可以用来盖房屋、可以做棺木、还可以拉到煤窑去卖钱。抛出这些用途,就只能做烧柴。公社的林业站偶尔也会进山检查,也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家家的大柴垛拔地而起,足够烧上两年。

我记得当时我带着妹妹上山打柴,三九天,把十二三岁的妹妹冻的坐在雪地上哭,我还说她完蛋,现在想想,妹妹多可怜,大冷天手脚都冻僵了,那种滋味,成年人都难以忍受,何况一个孩子。可又有什么法子,山里的孩子,没有娇气的条件。

每天吃完早饭,背上斧子和锯,赶上牛爬犁,和村里同龄的伙伴们直奔大山。山里的雪大,山上雪深的地方能没腰,锯倒的树木,用斧子简单修理一下枝丫,从林子里拖到林外的山道上。雪深,树重,走一步退半步,一会更夫就汗流浃背。渴了吃几把雪,累了坐在伐倒的树上歇一会,然后继续。下午一两点钟下山,装好爬犁,吆喝一声,老黄牛,瞪起眼珠子,拉起那一爬犁柴,呼哧、呼哧,按原路返回。就这样日复一日,家里的柴垛越来越长,越来越高。

进了腊月门,天气会更加冷,老人常说,最冷不过腊月,最热不过三伏,这都是一辈一辈山里人出的气候规律。农民种地,是要靠天吃饭,老天爷要是风调雨顺,那就是个好年景。所以那些经历过岁月沧桑的老人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过完腊七、腊八,家家都开始忙年,这个时候,是女人们忙碌的时候,摊煎饼、烙粘火勺。煎饼要备足一个正月吃的。甜香的红豆馅用大黄米面包起来,拍成小圆饼,用锅烙出来,糯软,筋道,很好吃。一忙就是半个多月。至今还很怀念,那个忙年的过程,虽说有些累,但心里是美滋滋的。

腊月十五以后,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肥头大耳的肥猪,被抬出猪圈,铁锅里的水在沸腾……杀猪人,提着锋利的杀猪刀,在一几个男人的协助下,一刀下去,生长了一年多的肥猪当场毙命,退毛、开膛,个把小时,骨肉分离。屋里的几个女人忙着做饭,一锅猪肉炖酸菜,能够半村子人吃的。杀猪这天,左邻右舍,平时走得近的邻里,都会请来,酒足饭饱,各自回家安歇。剩下的杀猪菜,吩咐孩子,挨家地送过去,这是山人的风俗,一家杀猪,全村吃肉。留下过年的猪肉,放在仓房的大木桶里,用雪覆盖上,这样,肉可以保鲜,那是老天赐给的天然冰箱,冰箱里还有,大煎饼、粘火勺、大馒头……备下的年货都可以放在里面。

年前还要,扫房子、做豆腐、蒸馒头,一个腊月,都是在准备吃食。过年了,新桃换了旧符,新春伊始,万象更新,热热闹闹的年过完正月十五,就算结束。春天的在遥远的南方一路往北,这时候村里人趁着雪还没有融化,把柴垛封了顶,再把积攒了一年农家肥,用牛爬犁,全部运到自己的承包田里,为春种做铺垫。

雪在日渐温暖的风里消退,春风化雨,大地复苏,朝阳的山坡上,露出星星点点的绿,冬天退出了季节的舞台,山里人算是清闲的日子也过完。冬天走了,春天来了,就这样,年复一年,山里人在周而复始的轮回里,坚守者大山、耕耘着贫瘠的土地,过着清贫的日子,且又无怨无悔,自得其乐。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十二

山里人家啊,在浙江省泰顺司前的左溪村。四周环山,天然而自然所有建筑都是木质结的,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山里人呀,是一家以农菜特色餐厅在这里可以吃到好多当地特色小吃。特色菜,比如土鸡堡、口水鱼、千层饼、薄饼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他们的博饼和口水鱼了。我给你介绍下他们的口水鱼吧。他们用的是草鱼,也是泉水养的鱼肉质特别鲜嫩爽口,上面撒上一层蒜末、葱花、花椒、生抽、热油再淋上一道别提多好吃。

环境也特别美一入门远征有一堵又高又大的墙。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岩石。水常年不断的上面流下来。有时大有时想下面是人工挖的池塘和小静水路。下面铺满了鹅卵石,里面养着店里用的一些鱼,旁边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漂亮极了。最多是多肉包括围墙的四周,上面都种满了多肉,多肉长得又肥又大,这里多用是我见过长得最好的了。

旁边就是我们住宿的地方月蓝舍。住宿的地方内设有游泳池、烤架、摇篮、沙池、草地、花坛、躺椅环境非常漂亮。那是有八台可以供应水果,饼干,咖啡,各种饮品,还可以看电影。我们住宿的地方是一间套房,有三张床下面两张。木条置的围栏布,布沙发,茶具。立体小冰箱所有日常用品都是竹子做的。包括一些小物件,竹子做的小梳子,上面绑着红色中国结,又漂亮又喜庆。

如果你来了到这里,你一定会像我一样不想回家。这里不但空气好,吃的好,住的好,而且特别安静,是一个修养身心的好地方。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十三

每每行走在山间小道,听人间鸟鸣,看古木参天,便想起山里人家的种种美丽至极。

母亲兄弟姐妹颇多,姐妹便有六个,嫁得东南西北遍地。至于三姨,种种因由,嫁到了深山。

三姨的家,被我们戏称为“白云深处有人家”。车至山脚便无他路,只可步行。抬头,三姨家就在半山腰,看上去很近。若真要到达那儿,却足足有近一个小时的里程。若如我们这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人,一路的停停歇歇,更是不可计时的。只一条小巧山路蜿蜒而上,两旁树木阴暗幽深,又时有小小水流经过,若有心停驻,这边风景定当独好。

夏日,树影斑驳,绿意满眼,因为实在大汗淋漓,急着要到三姨家坐下喝口凉茶,竟也未曾好好欣赏绝好的风光。冬日上山,最喜,即使白雪漫天的日子,小路也早被山里人家打扫干净。朴实的山里之人,未必知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之理,却早懂得做“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之实。冬日里行走,总会停下脚步,静静的看这大自然的造化与恬静。又如同孩童般不时的去拨弄几块山下难得一见的冰柱儿,把玩一番,再塞嘴里一舔,冰冰凉凉又有一丝甜蜜,不由感叹一句“美景如此,夫复何求?”

山里人热情,若见你拎着东西上山,路上遇见,无论是认得着你或认不着你的,都会帮扶一把,憨憨的问一句:“你到谁家?我先给送家去。”若是你执意推脱,不好意思,他就又憨憨说上一句:“不要客气,你们难得来,这山路难走,我们是早习惯的了。”

“老师,你们来了,到我家坐坐。”到了三姨家,邻家阿公阿婆们便开始招呼。因为早已熟识,又常告诉他们不妨叫我名字罢,可他们依旧“老师老师”叫个不停,山里人家的那份淳朴与敬重,倒令我自己十分的不好意思了。

三姨更是喜悦,早早准备地道的农家美食迎接我们的'到来。家中的小儿总是惊讶于种种,以至于面对红糖生姜麻糍时不停追问:“妈妈,怎么这酱油竟是甜的?它是山里人秘制的吧?”引得旁人哈哈大笑。又有那爽口的油豆腐,脆巴巴的番薯干片儿,回家的辰光,便大包小包的带下山去。三姨的盛情难却,这更是山里人家的一份心意难得。

若能在那住上几宿,更是一番难得的情趣。

夏日,绝对是个世间无二的避暑胜地。入夜,听林间虫叫鸟鸣,听山涧流水潺潺,清风徐徐吹来,阵阵凉意扑面。少去了风扇摆头的吱嘎作响,夜晚的山乡更加静谧,只剩下安然入睡,美梦连连。第二天一早,朦胧之间,又闻得山里人们早已起床,叽喳闲聊,皆是农事为多。平日若是有人将自己惊醒,必是懊恼万分的,而对于山里人的如此早起,竟丝毫没有反感,反倒多了一分开心。听得出,因为我们的到来,他们已经在尽可能的压低了声音,怕扰了我们的清梦。

冬日,更是另有一番好景致。夜晚早早躲进暖和的被窝里,听雪粒子沙沙拍窗的声音,和着北风的呼啸,又闻得邻家阿婆追赶老鼠四处逃窜,吱吱乱叫,多是美妙。第二天一早起来,人们无事,又聚在一起,拿一破旧陶瓷脸盆,放一堆木材,燃起火,围坐一团,嘻嘻哈哈,谈天说地,羡煞旁人。若在别处,恐也是难得一见的。

山里人家世外桃源般的日子,且留一份念想在心间。山美,水美,人更美。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十四

一个寂静的,天上的繁星眨着自己迷人的大眼睛,为黑色的夜空增添了几分情趣。

在一户农家院里,时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引得人直流口水。

坐在清爽的院子里,微风悄悄地与白云咬耳朵。拂过一阵清风,一旁的柳树悉悉索索地自语着。“蛐蛐儿、蛐蛐儿”蝈蝈的歌声在这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亮。

拨开密密的的云层,将头探了出来,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又缩了回去。一会儿,又好奇地把整个身子从云层中挤了出来,被黑暗笼罩着的大地立刻披上了一件淡鹅黄色的大衣。

农家院里已是晚饭过后,主人正在厨房中洗着叮?碰撞的碗筷,哗啦啦响的水冲洗着主人手里的碗,碗立刻亮丽如新了。

一只猫地叫唤着,“喵喵!”因为它的主人刚刚赏给了它一条新鲜的鱼;一只狗愉快地喊叫着,“汪汪!”因为它的主人刚刚赠给了它一根带肉的骨头;一群鸡欢快地唱着,“唧唧,喳!”“叽咕,咕!”因为它们的主人刚刚送给了它们一大把脆脆的大米。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十五

十几年前,霖爸在云南认识了一个住在大山里的苗族朋友,我们叫他苗哥。回家后说起山里的贫穷,让我有点难以置信。在那几年里,我们每年都会给苗哥寄一点钱或者是东西。记得最清楚的是寄了一大包衣服去,结果就在收到的前两天家里小孩烤红薯吃把房子烧成灰烬,收到包裹后家里特别高兴,解了燃眉之急。这么多年过去了,霖爸念念不忘苗哥,虽然时时都有电话联系,但总想再亲自去看看。因我极不愿意坐车只好作罢。

随着霖儿的一天天长大,也该带他出去见见世面了。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终于踏上了漫漫旅程。

从下关坐车到巍山再到牛街,花了四个多小时。在牛街见到了早已等候在那儿的苗哥兄弟俩。在街上吃过午饭,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准备去叫车。谁知这里的路才修,极差,到江边二十公里,每人要100元。为了安全着想,霖爸决定走路。把东西装在苗哥的骡子上,我们出发了。

还没走呢,有一辆小货车要送货到公路边的一个小店,我们先坐一段路再说。在车的摇摆中,我们胆战心惊随着车辆摆动,路边就是悬崖绝壁呢,都不敢往下看。老乡们早就见惯不惊了,在车里说说笑笑,可惜说的话我听不懂。

从车上下来,我们开始了艰苦的跋涉。路程说起来不远,下山,过江,上山。天知道那是怎样的山,抬头望不见顶呢。土质和我们老家也不一样,地上全是小石子,走在上面,石子一滚一滑的,没走多远,我的脚上就起了几个大泡。所谓的路,就是下雨时冲出来的水沟。一边靠山,一边是悬崖。山里人太少,没有修路,几十年几百年,山民就走在这样的路上。霖儿很能干,一路兴致勃勃,根本没感觉到累,我真的佩服他了。在松树林里穿梭,霖捡了一根树枝做拄路棍。嘴里不停地问这问那,这一切,对他来说,太新奇了。

从午饭后的一点,我们像小蜗牛一样地爬行,省去沿途无数次的歇息,过江后霖就骑的骡子上山。快八点的时候,终于到达苗哥的家。

2.鸟枪换炮。

因为有了霖爸十几年前的印象,咋一看到苗哥的家,有点恍然如梦。橘黄的门,橘黄的窗,雕花的窗棱,漂亮的瓷砖地板,虽然墙壁非常粗糙,但仍是一幢漂亮的房子。

3.苗哥苗嫂。

早就听霖爸说苗族的女人特别能干,经过几天的相处,对苗嫂有了更深的了解。苗哥初中毕生,脑瓜特别灵,这在他们村并不多见。从长大成人起,苗哥就爱伺弄鸟。喂鸟,捉鸟,卖鸟一度成为他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我们去的不时候,要不就可以和苗哥一起去捉野鸡了。苗嫂性格开朗,总能听到她那爽朗的笑声。山里农活多,除了做家务,饲养牲口外,农活苗嫂也是一把好手。外出干活或是打柴,苗哥负责赶牲口,苗嫂就背着一大背东西。苗族人的背篓和我们不一样,只在中部套一根绳子,然后把绳子挂在头上,看着重重的背篓,我真担心头是否能承受住。

4.经济来源。

看着十来年苗哥家的变化,我和霖爸都惊叹不已。要知道从零开始到现在不错的生活,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这几年,政府大力发展烤烟,虽然以前也种,但没有形成规模,种,收,卖都没人管,现在统一规划,山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了。保守的`计算,一亩烤烟有三千多元的收入,山里地多,只要人勤快,家家户户都可以种五六亩,多的可达十几亩。苗哥家的地很多,远的都荒芜了,就种了家门口的几块地,今年种了六亩,这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山里核桃多,每家都有或多或少的树,一般也有几千元的收入。再加上种的红花,杂七杂八的果树,一片片的玉米,家里养的牛,猪,骡子,毛驴,山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5.聪明肯干的骡子。

山里路不好走,就苗哥他们村来说,无论到哪个场镇都得走四小时以上,买东西卖东西就特别困难。以前贫穷的时候,全靠肩挑背磨。有了一点积蓄后,有的人家就买了毛驴,条件更好一点的就买了骡子。苗哥和他哥哥家都有骡子。去的时候,霖就骑骡子上的山。平时出去打柴或者是重活,骡子就派上了大用场。从山里出来,过了江上山时,我和霖都骑的骡子。骡子非常聪明,当它感觉背上的东西歪了时,就自觉的停下来,等主人扶正。刚开始,骡子总是停,我还以为是它累了呢。苗哥说是人坐歪了,骡子害怕把人摔下来,就停了。果然,当我调整后,骡子又前进了。在陡峭的山路上,骡子稳步前行,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坐在骡子的背上,心里有点不忍,害怕压着它。苗哥说骡子驮上二百五六十斤也没问题,掂量了一下自己的重量后,就心安理得地享受了。

6.烤烟。

烤烟虽然能卖不少钱,但种烟是非常麻烦的。种的具体过程我不知道,但我亲眼见了采收。每株烟最下面的叶子不能要,有经验的烟民能一眼看出烤出来的烟是第几张叶子。从地里把烟采回来,用棍子和绳子把烟编好就进烤房。一轮烟要烤九到十天,温度要掌握好,白天晚上都不能离人。每年的烟要烤六到七轮,两个来月都不能好好睡觉,辛苦不言而喻。

7.热情好客的山民。

听说苗哥家来了客人,村民们抽空就来看看。苗哥总是得意地介绍:“这是我重庆的小伴(就是朋友的意思),专门来看我的。”霖爸因不是第一次去,其中不乏老熟人,自然和他们热络起来,顺便给我当翻译。村民们热情的请我们去做客,我们也毫不客气地吃了他们的核桃,喝了采摘的绿茶。

山里人家,朴实无华;山里生活,如诗如画。

后记:

1.整理电脑时,看到写的一篇文章。那次,我们在苗哥家玩了十来天,体会到了山里人的淳朴热情。听说这几年苗哥苗嫂到江苏女儿家带外孙去了,只留小来一人在家。路,经过无数次的绕道,终于修到了距苗哥家不远的山顶。不知啥时候我们再去看看。

2.那次出门,我最直接的反应是晕车瘦了七八斤,创下工作后的最新记录,霖父子俩笑称:“有神奇效果的减肥药。”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篇十六

生在这穷山僻壤,也长在这穷山僻壤,日子吗,一直过的平淡而无奈。意识中,这里贫穷、落后、愚昧;再就是整日里的唠叨和无休止的劳碌,似乎没有什么赏心乐事。可是,据说这里的自然却是丰富的;只是早已习惯于这里的平淡,对自然如何丰富也就从没有留意过。其实,自然的美与不美是人们的主观意念所在,为生活所累对自然究竟怎样美法也就从没有欣赏过。

旷野。

农闲时节,天气一天冷似一天,日子倒也清闲了许多。于是,四五个人聚在一起下棋、打麻将或玩扑克,兴尽之后便是不着边际的闲侃,只是日子一久便也渐渐地烦腻了起来;有时候也会拢起袖子,缩着脖子在那山脚下弯转的山路上转悠,只是西风如刺往往连眼睛都难睁开。更多的时候,一个人赶着十数只山羊在沟边或山洼间游荡,于是山野便由绿而黄、由黄而褐,最后变成茫茫一片灰白,而日子也一如既往的平淡。如果有一天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起鹅毛大雪来,想来原野该是茫茫一片雪白;这时候,山野的草木都会给披上一层厚棉被,就连山谷中那一丛丛尺来高的權木林也会给厚厚地裹上一层。这下定会把人们给忙坏的,院子里的雪要一堆堆地堆起来,雪地里还要扫出一条条路来,只是脚底下总还是湿漉漉的。其实,有雪的日子倒也不乏情趣,只可惜今冬怕是不会有雪了。

有一次我要徒步赶上十数里山路去一个地方。早晨起来,打点停当之后,喝上一杯浓茶,嚼了一点干粮,之后便把身躯裹进大衣匆匆上路了。出了家门以后,脖子始终缩在大衣的绒领下,可是,清晨刺骨的寒风总是时不时地挤进来刺得人刀割般难受。当我赶了数里山间小路之后便到了一处大川道,踏上了石子铺成的公路。这时候背风而行,脸上也不觉得太冷了。正走间,无意中向公路边的山野匆匆一瞥,只见公路一边是一咎咎干皲的山地;而另一边却是一望无际的旷野,旷野里一个个人工挖成的四方土坑错落有秩地排列着,坑里一米来高的树木密密麻麻、一望无际,而坑与坑之间的空隙却杂章丛生,虽然草木早已干枯,但那枯草和林木覆盖着的山野却使我看到了真正的旷野,较之周围那白茫茫的山地似有无限生机,这便是人工创造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然。那里山雀不断地喜逐其间,乌鸦也时不时地叫上几声,田鸡快捷的身影掠过那一带山谷远去,兔子也蹦蹦跳跳地越过一个个四方坑向远处的山腰爬去。看着这一切,眼前的荒野似乎一下子变得活了过来,渐渐的绿树成荫了;于是我深感庆幸,终于能享受到与禽鸟和睦共处的快乐了。

阳光从这里漏下来。

其实,近年来人们都也渐渐地重视起林木的栽植了,多数人家的附近陡峭的耕地和山涧沟洼都已林木成片了。只是幼小的苗木也许刚能给春日灰黄色的大地增填一丝丝新绿,而在夏日骄阳的炽烤下却显得格外柔弱,往往一到中午那嫩绿的小叶片便拧成一节节小绳子蔫蔫地垂在枝间。可是,那密密砸砸的嫩枝却也挤成一大片一大片深绿,给荒凉的山野涂抹着盎然生机。

秋去冬来,天气变冷了,树叶也一片一片地变黄、飘落,给林间草丛灰褐色的画布上涂抹着块块斑黄。偶尔一阵冷风吹来,树上仅存的几片枯叶便从枝间飞落,在空中打着转儿,然后落到衰草枯叶间,伴着枯枝“嘎吱、嘎吱”的摇摆声飘来荡去,最后便没入枯草丛中去做那个悠长的梦了。

有空的时候,一个人赶着那十数只山羊在那早已成林的山谷间游荡,一有风来,阳光便从那疏密相间的枯枝间漏下来,冰凌一般碎碎的、冷冷的。于是便把双手装在拢起的袖子里默默地望着那一片林地,只见羊儿懒懒地徜徉其间,漫不经心地捡拾着躺在枯草间的'落叶,十分惬意地咀嚼着,还时不时地望着远处。信步林间,脚下枯草败叶厚积成堆,把坑峁不平的林地铺得一如平地,踩上去软绵绵的,但走起来却深一脚浅一脚,歪歪斜斜。其实,在沉寂的日子里,赶着羊儿在这样的山林里,晒着这样冷冷的阳光,踩着歪歪斜斜的步子,看着羊儿静静地啃着干枯了的草叶,心里什么也不想,这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享受。

太阳不断西斜,树木的影子被拉得越来越长,显得更加瘦骨嶙峋了。忽然两只喜鹊觅回家来,“喳、喳、喳”地叫着落到那棵大树上它们的窝棚边,翘着尾巴窥视着地下,还不住地蹦来跳去。而当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突然一阵冷风吹来,把最后一抹阳光一下子刮得无影无踪了。在冬天的日子里,没有了阳光的时刻天气一下子会冷上几倍的。风从山脚下吹来,带着几声唿哨掠过这片山林,迎面扑来一阵冰凌般刺疼的寒冷,直灌进头发和衣领里,冷得人直打哆嗦。

这时候,路上几乎没了行人,而只有几群暮归的羊群,挤成一团匆匆归去,留下白森森的马路冻僵似的拉直在寒风中。而北风过处卷起路边厚积的尘土和蒿草,扬起一抹尘芒沿路奔驰而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