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在实验初中对外教研活动上的数学评课稿范文 初中化学实验课评课(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6:32:34 页码:13
在实验初中对外教研活动上的数学评课稿范文 初中化学实验课评课(五篇)
2022-12-27 16:32:34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在实验初中对外教研活动上的数学评课稿范文(精)一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学 院: 商学院工管系 课程名称: erp实务 专业班级: 07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姓 名: 王海峰 学 号: 20071217126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目的

通过综合实验,能进一步理解巩固erp理论,培养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实验操作训练,能将所学的erp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培养独立利用erp系统管理企业业务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企业实战本领。

2、内容及要求

内容:1、金蝶k/3系统概述

2、帐套管理

3、总账系统

4、报表与财务分析系统

5、现金管理系统

6、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7、应收、应付款管理系统

8、工资管理系统

要求:1、建立帐套并进行系统设置、设置用户权限和公共资料

2、会计科目维护、录入初始余额、帐套备份

3、录入记账凭证、凭证审核、凭证过账,核销业务往来

4、查看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进行银行存款对账、查询余额调节表、帐套备份

5、录入现金管理系统初始数据并进行系统设置

6、对欠款业务、收款业务、发生坏账、坏账收回等业务进行处理,进行往来业务核销,期末结账

7、录入工资管理系统初始数据,设置工资项目、定义工资计算方法、录入工资数据并进行工资计算,期末结账。

二、金蝶erp标准财务系统操作心得体会(800字)

通过该实验,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最后都得以解决。然而通过这些错误,使我对这些知识点更加印象深刻。

erp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通过对其认真学习,可以学习不少先进的管理思想。erp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其学习我感觉是对有些科目的一些回顾和综合,像会计学、管理学等。

之所以对erp的操作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关卡,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经验。通过对erp的学习尤其是上机实验我更发觉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弱,虽然理论上头头是道,可真正做到电脑跟前时,头脑反应速度似乎很慢很慢的,即便对里面的相关知识点都有相当的了解,操作起来感觉也是力不从心,这可能是与自己平时不注意锻炼动手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另外经验不足也是一个原因。

而在实验中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体验团队协作精神,从

而全面提高我们的经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

通过对erp系统的学习,我已经对其管理理念与具体操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上机课上我们重点学习了金蝶k/3的帐套管理,系统初始化,总账系统的业务, 现金管理,应收应付管理,工资管理等,下面就erp理论和操作进行简要总结.

首先介绍erp系统的有关概念: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

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的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他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 ,他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他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资源,erp技术集中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系统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应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的创造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的基石,他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erp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他不仅可以用于生产企业管理,而且许多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

erp系统具有集成性,先进性,统一性,完整性和开发性。

精选在实验初中对外教研活动上的数学评课稿范文(精)二

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校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

【实验装置】

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和绝对温度 之间的关系为

(1—1)

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而热敏电阻的电阻值 可以根据电阻定律写为

(1—2)

式中 为两电极间距离, 为热敏电阻的横截面, 。

对某一特定电阻而言, 与b均为常数,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则有

(1—3)

上式表明 与 呈线性关系,在实验中只要测得各个温度 以及对应的电阻 的值,

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线应为直线,可用图解法、计算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 a、b的值。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 下式给出

(1—4)

从上述方法求得的b值和室温代入式(1—4),就可以算出室温时的电阻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 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值,可由非平衡直流电桥测得。非平衡直流电桥原理图如右图所示,b、d之间为一负载电阻 ,只要测出 ,就可以得到 值。

当负载电阻 → ,即电桥输出处于开

路状态时, =0,仅有电压输出,用 表示,当 时,电桥输出 =0,即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之前,电桥必须预调平衡,这样可使输出电压只与某一臂的电阻变化有关。

若r1、r2、r3固定,r4为待测电阻,r4 = rx,则当r4→r4+△r时,因电桥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输出为:

(1—5)

在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时,非平衡直流电桥所采用的是立式电桥 , ,且 ,则

(1—6)

式中r和 均为预调平衡后的电阻值,测得电压输出后,通过式(1—6)运算可得△r,从而求的 =r4+△r。

3、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研究

根据表一中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研究桥式电路,并设计各臂电阻r和 的值,以确保电压输出不会溢出(本实验 =1000.0ω, =4323.0ω)。

根据桥式,预调平衡,将“功能转换”开关旋至“电压“位置,按下g、b开关,打开实验加热装置升温,每隔2℃测1个值,并将测量数据列表(表二)。

表一 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电阻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表二 非平衡电桥电压输出形式(立式)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的数据

i 9 10

温度t℃ 10.4 12.4 14.4 16.4 18.4 20.4 22.4 24.4 26.4 28.4

热力学t k 283.4 285.4 287.4 289.4 291.4 293.4 295.4 297.4 299.4 301.4

0.0 -12.5 -27.0 -42.5 -58.4 -74.8 -91.6 -107.8 -126.4 -144.4

0.0 -259.2 -529.9 -789 -1027.2 -124.8 -1451.9 -1630.1 -1815.4 -1977.9

4323.0 4063.8 3793.1 3534.0 3295.8 3074.9 2871.692.9 2507.6 2345.1

根据表二所得的数据作出 ~ 图,如右图所示。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所得的线性方程为 ,即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

4、实验结果误差

通过实验所得的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根据所得表达式计算出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测量值,与表一所给出的参考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如下表所示:

表三 实验结果比较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参考值rt 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测量值rt ω 2720 2238 1900 1587 1408 1232 1074 939 823

相对误差 % 0.74 0.58 1.60 0.89 4.99 6.20 7.40 8.18 10.00

从上述结果来看,基本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变小,但是相对误差却在变大,这主要是由内热效应而引起的。

5、内热效应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利用非平衡电桥测量热敏电阻时总有一定的工作电流通过,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大,体积小,热容量小,因此焦耳热将迅速使热敏电阻产生稳定的高于外界温度的附加内热温升,这就是所谓的内热效应。在准确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时,必须考虑内热效应的影响。本实验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6、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很明显的可以发现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而且随着温度上升,其电阻值呈指数关系下降。因而可以利用电阻—温度特性制成各类传感器,可使微小的温度变化转变为电阻的变化形成大的信号输出,特别适于高精度测量。又由于元件的体积小,形状和封装材料选择性广,特别适于高温、高湿、振动及热冲击等环境下作温湿度传感器,可应用与各种生产作业,开发潜力非常大。

参考文献:

[1] 竺江峰,芦立娟,鲁晓东。 大学物理实验[m]

[2] 杨述武,杨介信,陈国英。普通物理实验(二、电磁学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大学物理实验》编写组。 大学物理实验[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4] 陆申龙,曹正东。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实验教与学[j]

精选在实验初中对外教研活动上的数学评课稿范文(精)三

仪器分析

李志红

张xx宇

xx年5月12日

(1) 掌握研究显色反应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4) 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5) 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在未知式样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通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

(1)入射光波长: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 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的合适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

(2) 溶液酸度:选择适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测离子和显色剂,测其吸光度,作da-ph曲线,由曲线上选择合适的ph范围。

(3) 干扰。

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颜色应当稳定足够的`时间。 干扰的排除:当被测试液中有其他干扰组分共存时,必须争取一定的措施排除

2+4邻二氮菲与fe 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稳定橙红色配合物。配合无的ε =1.1 ×10l· mol ·cm-1 。 配合物配合比为3:1,ph在2-9(一般维持在ph5-6)之间。在还原剂存在下,颜色可保持几个月不变。fe3+ 与邻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蓝色配合物稳定性教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加入还原剂使fe 3+还原为fe2+ 与显色剂邻二菲作用,在加入显色剂之前,用的还原剂是盐酸羟胺。此方法选择性高br3+ 、ca2+ 、hg 2+、zn2+ 及ag+ 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相当于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 、zn2+ 、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

1、 仪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

500ml容量瓶1个,50 ml 容量瓶7个,10 ml 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 ml 移液管1支,滴定管1 支,玻璃棒1 支,烧杯2 个,吸尔球1个, 天平一台。

2﹑试剂:

(1)铁标准溶液100ug·ml-1,准确称取0.43107g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定量转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盐酸羟胺溶液100g·l(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溶液 1.5g·l-1 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5)醋酸钠溶液1.0mol·l-1μ-1

1.准备工作

(1) 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 配制铁标溶液和其他辅助试剂。

(3) 开机并试至工作状态,操作步骤见附录。

(4) 检查仪器波长的正确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 铁标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3417g铁盐nh4fe(so4)·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

3 .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波长取两支50ml干净容量瓶,移取100μ g m l-1铁标准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后在两个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2min后各加入1.0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40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50ml的容量瓶7个,各加入100.00μɡ ml-1铁标准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别加入0.5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选定波长下测定并记录各溶液光度,记当格式参考下表:

5.铁含量的测定

取1支洁净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铁未知试液,按步骤(6)显色,测量吸光度并记录.

k=268.1 b= -2.205 rxr=0.9945 conc. =k xabs+b c = 44.55mol ml-1

6.结束工作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插头,取出吸收池, 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一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仪器并放回原处.

(1) 在选择波长时,在440nm——450nm间每隔10nm 测量一次吸光度,最后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试剂未摇匀,提供的λmix=508nm,如果再缩减一点进程,试齐充分摇匀,静置时间充分,结果会更理想一些。

(2) 在测定溶液吸光度时,测出了两个9,实验结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原因:

a、配制好的溶液静置的未达到15min;

b、药剂方面的问题是否在期限内使用(未知)因从溶液显色的效果看,颜色有点淡,要求在试剂的使用期限内使用;

c、移取试剂时操作的标准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个人移取试剂。

在配制试样时不是一双手自始至终,因而所观察到的结果因人而异,导致最终结果偏差较大,另外还有实验时的温度,也是造成结果偏差的原因。

本次实验阶段由于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终结果不精确。

(1) 在操作中,我觉得应该一人操作这样才能减少误差。

(2) 在使用分光计时,使用同一标样,测同一溶液但就会得出不同的值。这可能有几个原因:

a、温度,

b、长时间使用机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 在实验的进行当中,因为加试样的量都有精确的规定,但是在操作中由于是手动操作所以会有微小的误码率差量,但综合了所有误差量将成为一个大的误差,这将导致整个实验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码率差。

在配制溶液时,加入拭目以待试剂顺序不能颠倒,特别加显色剂时,以防产生反应后影响操作结果。

(1) 溶液显色,是由于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选择的结果,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如:入射波长,溶液酸度,度剂使用期限 。

(2) 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无关,不同浓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强烈,吸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该部分波长的光的吸收的程度来测定溶液的浓度。

(3) 此次试验结果虽不太理想,但让我深有感触,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不少试验操作方面的知识。从无知到有知,从不熟练到熟练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精选在实验初中对外教研活动上的数学评课稿范文(精)四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实验装置】

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和绝对温度 之间的关系为

(1-1)

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而热敏电阻的电阻值 可以根据电阻定律写为

(1-2)

式中 为两电极间距离, 为热敏电阻的横截面, 。

对某一特定电阻而言, 与b均为常数,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则有

(1-3)

上式表明 与 呈线性关系,在实验中只要测得各个温度 以及对应的电阻 的值,

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线应为直线,可用图解法、计算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 a、b的值。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 下式给出

(1-4)

从上述方法求得的b值和室温代入式(1-4),就可以算出室温时的电阻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 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值,可由非平衡直流电桥测得。非平衡直流电桥原理图如右图所示,b、d之间为一负载电阻 ,只要测出 ,就可以得到 值。

当负载电阻 → ,即电桥输出处于开

路状态时, =0,仅有电压输出,用 表示,当 时,电桥输出 =0,即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之前,电桥必须预调平衡,这样可使输出电压只与某一臂的电阻变化有关。

若r1、r2、r3固定,r4为待测电阻,r4 = rx,则当r4→r4+△r时,因电桥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输出为:

(1-5)

在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时,非平衡直流电桥所采用的是立式电桥 , ,且 ,则

(1-6)

式中r和 均为预调平衡后的电阻值,测得电压输出后,通过式(1-6)运算可得△r,从而求的 =r4+△r。

根据表一中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研究桥式电路,并设计各臂电阻r和 的值,以确保电压输出不会溢出(本实验 =1000.0ω, =4323.0ω)。

根据桥式,预调平衡,将“功能转换”开关旋至“电压“位置,按下g、b开关,打开实验加热装置升温,每隔2℃测1个值,并将测量数据列表(表二)。

表一 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电阻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表二 非平衡电桥电压输出形式(立式)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的数据

i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10.4 12.4 14.4 16.4 18.4 20.4 22.4 24.4 26.4 28.4

热力学t k 283.4 285.4 287.4 289.4 291.4 293.4 295.4 297.4 299.4 301.4

0.0 -12.5 -27.0 -42.5 -58.4 -74.8 -91.6 -107.8 -126.4 -144.4

0.0 -259.2 -529.9 -789 -1027.2 -124.8 -1451.9 -1630.1 -1815.4 -1977.9

4323.0 4063.8 3793.1 3534.0 3295.8 3074.9 2871.1 2692.9 2507.6 2345.1

根据表二所得的数据作出 ~ 图,如右图所示。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所得的线性方程为 ,即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

通过实验所得的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根据所得表达式计算出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测量值,与表一所给出的参考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如下表所示:

表三 实验结果比较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参考值rt 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测量值rt ω 2720 2238 1900 1587 1408 1232 1074 939 823

相对误差 % 0.74 0.58 1.60 0.89 4.99 6.20 7.40 8.18 10.00

从上述结果来看,基本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变小,但是相对误差却在变大,这主要是由内热效应而引起的。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利用非平衡电桥测量热敏电阻时总有一定的工作电流通过,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大,体积小,热容量小,因此焦耳热将迅速使热敏电阻产生稳定的高于外界温度的附加内热温升,这就是所谓的内热效应。在准确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时,必须考虑内热效应的影响。本实验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通过实验,我们很明显的可以发现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而且随着温度上升,其电阻值呈指数关系下降。因而可以利用电阻—温度特性制成各类传感器,可使微小的温度变化转变为电阻的变化形成大的信号输出,特别适于高精度测量。又由于元件的体积小,形状和封装材料选择性广,特别适于高温、高湿、振动及热冲击等环境下作温湿度传感器,可应用与各种生产作业,开发潜力非常大。

参考文献:

精选在实验初中对外教研活动上的数学评课稿范文(精)五

实验一、首饰加工设备及工具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首饰制作的基本设备。

2、认识常用首饰制作工具。

3、了解首饰加工材料。

二、实验要求:

1、通过对首饰加工工具、设备的观察,初步了解首饰加工制作的工艺特点。

2、初步了解首饰制作及生产环境。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认识首饰制作的基本设备

1)工作台 2)吊机(包括各种工具头、砂纸等)

3)抛光机(抛光布轮、抛光蜡) 4)超声波清洗机

5)压延机 6)批花机

7)滚桶抛光机8)喷砂机 2、认识常用首饰制作工具

1)焊枪(包括焊枪、风球、油壶、连接胶管) 2)焊台(耐火砖)

3)锤子:铁锤、胶锤4)砧铁

5)台钳6)戒指铁(戒指棒)

7)钳子:尖嘴钳、水口钳等8)锉刀

9)錾子 10)木夹

11)手柄 12)锯弓(包括线锯)

13)镊子、八字夹 14)铁剪

15)钢尺

3、观察首饰加工材料

1)砂纸2)抛光蜡

3)亚金4)铜板

5)焊料6)硼砂:助熔剂

7)稀酸:清洗氧化物、焊剂、油膏。(1:10)8)丙酮:清洗油渍和脏污

9)浮石粉:洗刷工件残留物 10)苏打:清洗残酸

实验二、首饰制作的锯功和锉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锯的操作方法。

2、掌握锉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掌握锯的操作方法。

2、掌握锉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 准备铜片

1)将大铜片剪成30×30毫米的小铜片2块,在砧铁上用打锤将铜片轻轻打平,并用平锉将铜片四边锉平。

2)用两头索上的钢针在两块铜片上(一块作阳模,一块作阴模)各画出边长为20毫米的正方形一个。

3)用吊机在阳模,阴模的相应开锯点钻孔。注意阴模的开锯点在放样线的内侧,阳模的开锯点在放样线的外侧。

2 安装锯条

4)根据锯条的长度调整锯弓的长度,并旋紧固定螺丝。

5)把锯条的一端固定在锯弓的顶部并旋紧,保证锯齿向外,并向锯柄一端倾斜。将锯弓的头部顶在锉板的中央,用肩部向前挤压锯弓,同时将锯条的令一端固定在锯弓上。安装好的锯条紧实并有弹性。

3 锯切

5)沿阳模线的外侧和阴模线的内侧进行锯切。

6)金属片平置于锉板上。用左手拇指在金属片上开锯位置抵住锯条。第一锯,锯子倾斜,有利于顺利开锯。

7)锯子垂直,沿线条平滑锯割。锯切到直角顶端,继续上下拉动锯条,但不向前行进,同时慢慢转动锯条。锯条转正,沿另一条划线锯切。

4 锉修

8)锯好阳模和阴模后,先锉阴模直至尺寸到位;再锉阳模,在锉修过程中反复与阴模比较,直至与阴模紧密吻合,没有明显得缝隙。

实验三、金属的冷作及退火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金属的冷作硬化。

2、练习焊枪的使用。

3、掌握金属的退火处理。

二、实验要求:

1、认识金属的冷作硬化。

2、掌握金属的退火处理。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金属的冷作硬化

1)取80×20毫米铜片一块,放在焊接板上,用焊枪加热至彻底变黑。

2)用镊子夹起铜片放入冷水中,观察黑色氧化物慢慢脱落。

3)用镊子从水中夹起铜片放入稀酸中浸泡几分钟,再用镊子夹起铜片在清水中漂洗。

4)用手指弯曲铜片,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5)把铜片放在砧铁上,用圆头锤敲打整张金属片。

6)再用手指弯曲铜片,金属变硬。

2、金属的退火处理

1)硼砂用水调成糊状,然后稀释。

2)用毛刷蘸取硼砂液,均匀涂抹于上述铜片的两面。

3)把铜片放在焊接板上,用柔和的蓝色大火从一端开始加热,直到颜色变红后上移火焰,使整片金属完成退火。

4)冷却到看不见红色,浸入水中,然后用稀酸浸泡几分钟,去除硼砂。

5)再用手指弯曲铜片,金属变软。

实验四、首饰制作的焊接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焊接技艺。

二、实验要求:

1、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焊接技艺。

三 、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检查油壶中的油是否合适(控制在油壶高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油管的接头是否严密,轻踩皮老虎是否漏气。

2、量好长度,30mm长2段,20mm长2段,用锯将铜丝逐段锯下。

3、将铜丝的锯口逐个锉成45°斜面,保证锯口两端面接触紧密,没有缝隙。

4、将锉修完的铜丝锯口对好,在焊瓦上用八字夹夹紧,用散火吹热,在锯口处点上少许硼砂水,再集中火烧至红热,点上焊料,任其自然融化,渗入并填满锯口。

5、将焊口处的突出物锉修光滑,保证与未焊位置粗细相等,过渡圆滑。

6、退火

7、用打锤轻轻击打矩形框的两个侧面,使侧面尽量平整。

8、用稀酸进行酸洗。

9、用锉刀和砂纸锉修、打磨焊接点及不光滑处,直至平滑光亮。

实验五、光身戒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首饰手工制作的基本流程,

2、熟练掌握锯、挫、焊在首饰制作中的应用。

二、实验要求:

1、进一步了解首饰手工制作的基本流程,

2、熟练掌握锯、挫、焊在首饰制作中的应用。

3、制作一个光身戒。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用指圈(戒指铁)量取所需指环尺寸。

2)按照量取的长度、合适的宽度在铜板上放样。用剪钳剪下,锤打并锉修,使其表面光滑。

3)退火处理金属条。

4)用半圆-平头钳夹住金属条一端,用力向钳子半圆一侧弯曲成u形。将金属条另一端也弯成u形,并使两端相对。使金属条两端对齐,用力使其重叠,然后拉回原位,使两端紧密贴合

5)硼砂用水调成糊状,涂在接缝的内侧和外侧。用镊子夹一小片焊料,蘸取硼砂,放在焊板上。将指环侧放在焊板上,焊接处面对自己,焊接口正中放在焊料上。

6)用焊枪缓慢加热整个指环,焊剂开始熔化起泡,然后加大火力,使金属变成深红色,焊料沿缝隙流动,成亮白色线状。

7)焊好的戒指趁热放入稀酸中炸洗,保持三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8)指环套在戒指铁上,用胶锤敲打成圆形。

9)先用锉刀锉修戒指两端面和内外圈,然后用1200#砂纸反复打磨,直至戒指内外表面光滑无痕。

10)根据个人喜好,用锉花,焊花,钻孔和锯纹等方法对戒指增加花色。

11)抛光。

(在实验六中进行此操作)

12)清洗。

(在实验六中进行此操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