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孔子礼乐治国思想探析兼论以文解文阅读法人教版高一必通用(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9:16:22 页码:7
最新孔子礼乐治国思想探析兼论以文解文阅读法人教版高一必通用(3篇)
2022-12-27 19:16:22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孔子礼乐治国思想探析兼论以文解文阅读法人教版高一必通用一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翻译】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三、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翻译】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五、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最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六、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翻译】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七、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翻译】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八、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翻译】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十、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翻译】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十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翻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十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十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十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十五、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翻译】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最新孔子礼乐治国思想探析兼论以文解文阅读法人教版高一必通用二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答: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答: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答: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答: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答: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答: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答:“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答: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答: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答: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答::“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答: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答: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答: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答;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答: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答::“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答: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2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答: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5、见得思义。

答: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2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答: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

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答: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

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2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答: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2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答: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答: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3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不安。

最新孔子礼乐治国思想探析兼论以文解文阅读法人教版高一必通用三

周: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张:亲爱的家长朋友、老师们、小朋友们!

合:大家下午好!

周:9月28日是我们的至圣先贤孔子诞辰2567周年的纪念日。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在小太阳国学馆举行“纪念孔子诞辰,弘扬国学文化,诵读国学经典,立志学习圣贤”的纪念活动。

张:现在,我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周:第一项:全体肃立,奏唱国歌。

张:来宾介绍:( )

周:第二项:由请徐园长讲话。

周:第三项:由请国学讲师梁发财老师宣读祭文。

张:第四项:礼乐诵读环节

1、《弟子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我们把它作为一种礼仪和行为规范来学习。今天在孔老夫子诞辰之日,国学馆全体幼儿及老师们为孔子诞辰献上礼乐,并和礼乐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悌》。

2、周:我们倡议一种精神,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张:我们倡议一种情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周: 我们倡议一种和雅的风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合:在20xx年9月28日人类教育家、中华民族先师——孔子诞辰2566岁仁寿之日,谨以我们至诚的《论语》诵读之声去传承伟大的文化经典!由请国学讲师梁老师领读《论语》章节。

张:第五项:向孔老夫子行拜师礼、献礼、献花。

1、由请国学馆教师代表献礼。

2、由请总园教师代表献礼。

3、由请嘉宾及家长代表献礼。

4、由请李园长、梁老师行拜师礼。(三拜:一拜明志、二拜修身、三拜治国平天下。

5、由请徐园长、林园长行拜师礼。

6、教师行拜师礼(五人一组)。

7、由请嘉宾行拜师礼。

8、由请家长和孩子行拜师礼、献花(四个家庭一组,依次由:朵朵班、苗苗一班、苗苗二班、芽芽一班、芽芽二班、豆豆班)

周:第六项:茶敬亲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做在当下,让我们的孩子体会尊敬双亲,尊敬师长的严肃性与重要性。首先,茶敬双亲:请各班幼儿以正确的姿势、端正的心态向双亲敬茶……接下来向双亲三鞠躬行礼……;下面茶敬师长:请幼儿代表向老师敬茶并表示感谢………幼儿向老师三鞠躬行礼……..

张:第七项:朱砂启智:朱砂启智又称“开天眼”,即在孩子额头正中点上朱砂红痣,其寓意着孩子从此以后能够眼明心亮。下面由请徐园长、林园长为幼儿代表开启天眼,并送上祝福!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美丽人生”望各位与书为友,与经典同行!去开创自己美丽的读书人生吧!今天的纪念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