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3:59:29 页码:7
最新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优秀16篇)
2023-11-20 13:59:29    小编:ZTFB

人生是一本书,总结是书写人生时必不可少的一页。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范文中提出的总结方法和技巧对我们进行总结时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一

摘要:美国的师范教育经历了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及综合大学教育院(系)三个阶段,这种演变蕴藏着一些规律,对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师范教育于19世纪初叶在美国崭露头角。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先后经历了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院(系)三个时期。

(一)师范学校时期(1823―19世纪)。

1823年,在一些美国教育家考察了法国、普鲁士等欧洲国家开办的师范学校后,建立了美国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后来学校的创办人赖括伦德・霍尔(reverend)把开设的“学校教育”讲座内容整理出版,此书成为美国师范学校的第一本教材,被各地师范学校采用。1839年,美国第一所州立师范学校在马萨诸塞州莱克星顿市建成,东西部各州相继仿效,或由政府设立,或由私人设立。这些学校除向未来教师灌输读、写、算知识外,还指导他们学习教学艺术,理解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师范学校招收初等学校毕业生,修业年限不一,短期的仅数星期,长期的是两年。自此,初等学校师资的培养有了正式机构,这是美国师范教育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到1875年,全国已有95所公立师范学校,分布于25个州,共有学生2300人。

(二)师范学院时期。

大约在19前后,师范学院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取代了师范学校。19世纪后半期,即南北战争(1861―1865)以后,美国由农业型经济向工商业经济过渡,城市化进程迅速展开,急需中等水平的实用人才,中学生人数猛增,中学教育逐步大众化,师资培养成为急切问题。1893年,纽约州奥尔巴尼市(albany)首先把原有的师范学校升格为州立师范学院,招收中学毕业生,修业两年。其它各州纷纷向纽约州看齐,师范学院逐渐发展。这是美国师范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三)大学教育院(系)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的师范学院已失去它在师资培养中的优势,据20世纪60年代统计,师范学院仅培养全部中小学教师的20%,私立高等学校培养的师资占32%,公立高等学校培养的师资占48%。

美国综合大学和其它普通高等学校有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传统。1832年,纽约大学首开先例,为中小学教师开设教育哲学讲座。1850年,布朗大学设立师范教育部,创综合大学设院系培训中小学教师为首例。此后,一些州立大学亦效法布朗大学,成立师范教育部,以后又逐渐更名为教育系。

师范学院转为综合大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高等学校人数剧增是促成师范学院转为综合大学的直接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的军人大批复员,他们中的许多人重返学校接受教育,致使原有的学校拥挤不堪,为应付这种情况,各州或把师范学院扩充为文理学院或综合大学,或将原师范学院改编为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或文理学院中的教育系。其次,从师资培训本身来看,美国公众和教育界对进步教育运动的批判,是促成师范学院转为综合大学的学术原因。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顿时举国震惊,科学家痛责以往教育培养的教师,业务粗琉,根底薄弱,无法奠立青年一代的科学基础,大声疾呼,要改弦更张。他们认为,美国教师所受的训练偏重教材教法,忽视普通文化知识养成,导致中小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必须改革师范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全国师范教育专业标准委员会相继召开会议,使师范教育工作者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同意把学术标准与教育专业训练作为师资培训的两个重点,为师范学院向综合大学的转变提供了依据。另外,师范教育内部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展的教育改革,为师范学院向综合大学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正是以上原因,美国的师范教育迅速完成了从师范学院向综合大学的过渡。

二、几点启示。

首先,我国师范教育历史悠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然而现行师范教育体制却也存在许多问题,面临重大挑战,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召唤,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固守原有体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取缔师范学校,增强师范学院的学术性。逐渐完成从师范学院向综合大学的过渡已成为一种必然。

其次,教育学科必须改革。展望未来,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已刻不容缓,教育学科的改革更是当务之急。

美国师范学院原有的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学法、教育。

行政、教育史、教育哲学、比较教育以及相应的见习、实习等。科目臃肿、教材贫乏、内容粗浅。其改革趋向是强化专业知识的教学,减少叠床架屋的教育科目;在教育科目中大量淘汰空泛无用的教材,简化见习、实习,慎选学养优良的教师任教。我国的教育学科一般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材教法,及相应的实习见习。科目种类及学时都不多,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内部的改造。教育学课程是教育学科中问题最多的,自然成为改革的重点。其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不切实际,内容空泛、落伍,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评估无力等。目前的教育学教材体系大致上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教师论、管理论等,虽面面俱到,但无实际内容。改造后的教育学应大力删减基本理论,增加教育测量与统计、教育评估、电化教育等实用内容,至于“教学论”等可完全并入各科教材教法之中。

再次,教师职前培训及在职进修成为急务,随着师范学校的取缔,师范学院向综合大学的过渡,教师的职前培训成为必然。综合大学毕业有志成为教师的人应接受一年左右的培训以获教师资格,同时在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还要不断接受培训以胜任教职。除此以外,提高对师范生的要求,提高教师待遇等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取人之长,才能补己之短。当然在取人之长时,还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正如杰佛逊所说,各国教育样板都是须经我们权威慎加选择的,其中对我们切合的资料,在用以建立机构时,应选取其适合我国社会状况的内容,还应按其优异性和可接受性的大小予以适度地推广利用。美国师范教育的经验我们不能照搬照抄,但却给予了我们不小的启示。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二

摘要:学分制是一种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教育管理制度。美国的学分制又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学分制,对于美国学分制管理历程的研究对我国高等学校学分制的进一步实行提供借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的学分制共经历了从自由学分制管理到限制学分制管理,再到完全学分制管理的阶段。整个过程表现出美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我国应该从教育理念、政府方面、学校内部都进行改革,不仅保障学分制的实施,而且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关键词:学分制自由学分制限制学分制完全学分制自主性。

学分制以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显著特点,被认为是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教育管理制度。

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humboldt,wilhelmvon,1767-1835)在自己创办的柏林大学中推行选修制,标志着学分制萌芽的产生。虽然学分制的萌芽产生于德国,但这种制度的改进、发展和逐步推行却归功于美国。因此,对于美国学分制管理历程的研究对我国高等学校学分制的进一步实行提供借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自由学分制管理阶段(1872年~20世纪代)。

1.自由学分制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学分制是选修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872年,艾略特作为选修制的积极倡导者,在他的倡导下,德国的选课制被引入到了美国高校。可是,面对选修制的进一步推行所带来的如何计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的问题,学分制应运而生。

由于美国各个大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标准不同,学分制的发展非常缓慢。1884年,哈佛大学规定全部学年中都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并且取得学士学位必须获得18.4个课程。1878年,密执安大学引入选修制和四年内毕业制。1893年,华盛顿大学实行学分制,规定各学年课程的必修量。同年,耶鲁大学对第二学年全部课程进行了量化规定,要求实行“3个小时课程”。19,宾夕法尼亚大学首次引入学分制,规定毕业要求的是60学分。其中,1学分等于在1学年内每周授课或者朗读1小时,每周实验课2小时。19,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开始运行学分制管理,规定获得硕士学位所要求的学分为27学分,博士学位则要求72学分。

2.自由学分制管理阶段的特点。

(1)统一化。自由学分制管理阶段中,各个高校都基本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统一规定了获得学位所必须要的学分数,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阻碍了优等生的发展。

(2)忽视了课程的组织化。自由学分制管理阶段,每个学校都规定了毕业所需要的课程数与学分量,因此,导致了学生以修满学分为目的,选修一些各不相干的学科,获得零碎的知识,而忽视了主修课程领域的相关系统的知识。

(二)限制学分制管理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

1.限制学分制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初到一战时期是美国大学结构趋于完善时期。这一时期,美国开展了大学课程改革运动,对自由学分制加以限制。

20世纪20年代,各个大学开始引进独立学习模式,但是,1940年以后才得以在全国推广。独立学习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批准下,不受组织计划的限制而进行的专业性学习。它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过在具体实施当中,各个学校却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学校把独立学习当作是一门课程,计算学分;有的学校把独立学习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估的方法。

随着独立学习的引进,高等学校开始针对优等生开设荣誉课程,授予荣誉学位。这种荣誉学位的候选人要在导师指导下多做工作,并且有减少课程的权利,可以从毕业规定的课程中减去二个课程,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做独立研究。当学生注册荣誉课程时,就会收到一种大纲,说明在两年内所要修读的范围,以准备参加毕业年的最后考试。学生在最后学年参加最后考试的成绩是决定一个学生是否可以得到学位的唯一标准。各学院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自由。荣誉学位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刺激,但是同时也加大了优等生与差生之间的距离。

20世纪30年代,大学课程实行统考制,考察学生对系统课程知识的了解与把零碎的课程内容组织成为系统知识的能力。统考制是针对自由学分制阶段所带来的零碎课程知识的问题而实行的改革措施,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注意力从各门独立的课程转移到主修领域上,检验教学的效率,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

为了避免学生自由选课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帮助学生整合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进行选课,美国各大学引进英国的导师制,采用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保障了学分制的有效运行。

2.限制学分制管理阶段的特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不管是独立学习的引进,还是荣誉课程的开设,都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研究,强调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性。

(2)重视知识系统性。针对自由学分制所带来的知识支离破碎的弊端,各高校开始实行统考制与导师制,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课程,把注意力转移到主修课程的领域。

(三)全面发展的学分制阶段(20世纪40、50年代~现在)。

1.全面发展的学分制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美国高校的大面积扩招,吸入了各个不同阶层的大学生。为了能关注到各个不同阶层学生,以前主要以时间和地点为关注点的学分制有了新的发展,它的职能也有了改变。在此阶段,对于学分制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一是对成人以前的学习经验或生活体验成果进行评价进而认定学分的方法。这是依据考试或审查而获取学分的方法,就是指不接受传统的课堂教育而参加全国大规模的公认的考试机关提供的各种能力考试,从而取得学分进而获得学位和其他资格证书的形式。

二是提供以校外教育为基础的校外学位课程。这是根据审查而获取学分,以与之相关的多种多样的实践形态而存在,是对成人以前的工作和各种活动的经验进而认定学分的形式,这是大学为了吸引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改革方法。

2.全面发展的学分制管理阶段的特点。

全面发展的学分制管理阶段的特点就是关注了成人之前的经验,把成人之前的学习经验以及生活体验成果都纳入到了学分的评定当中来,大大扩大了学分制的评定内涵,更进一步关注到了不同阶层的学生。

从美国学分制管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学分制管理是一种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强调统一性,到强调主体性;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评价方式的一元化,到多元化。美国学分制作为世界上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学生的高度自主而凸显其优越性,其中不乏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美国学分制管理的发展过程,是越来越凸显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从人的个性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无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培养统一规格的观念,因此我们应该及时的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将每个学生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的发展欲,理解尊重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空间,充分调动人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二)构建适合学分制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资源。

1.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

首先,政府作为职能部门,应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政府力量应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为学分制的发展提供契机。

其次,社会劳动人事制度是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人才之间的一种调节机制。而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的人事制度表现出明显的僵滞特征。因此,政府应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把选用人才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企事业单位,取消毕业生就业时限和地方户口保护制度,公平竞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学分制的改革提供外部保障。

2.完善学校学分制管理。

首先,合作是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校文化基础。美国高校学分制之所以在国际上得到一致的好评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合作文化”,即校外合作与校内合作。校外合作是指学校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社区教育以及各种工作场所的联系,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开展教学合作、资源共享、学分认定,共同帮助学习者完成特定的学业;校内合作是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建立高认同感的、互信、互助的合作关系。“合作文化”不仅使学校受到各种力量的支持,而且也有助于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保障了学分制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其次,建立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美国高校的学分制管理中,自主学习是其非常重要的的转变。学分制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鼓励学生的主动性。自主学习正是与学分制的这样作用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实施学习方案,确定学习进度。

第三,完善导师制度。由于考虑到高校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自我认知能力不强,美国高校中的学分制管理中建立了完善的导师制度,由导师来帮助指导学生选择课程,完成学分。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导师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学生们都基本上是盲目地选择课程来修满学分,背离了学分制建立的初衷,因此,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最后,应建立获取学分的多种渠道。美国任何学生除了可以在大学修得学分以外,通常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获取学分和学位,一是因学习之前所学的知识而获得学分,包括成功通过能力测试;个人生活和工作经历的价值;完成由工厂、政府、企业等机构提供的教育课程。二是采用非传统的教育方法,如函授学习;合作教育;学习契约;以及像电视一样的大众传播技术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高校学分制的进一步完善。而我国学生除了在校获得学分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什么途径。因此,美国的这一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校要真正实现学分制及其弹性学制,就必须建立多种渠道,使学生不仅仅再局限于学校内部来获得学分。

学分制作为一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的制度,有许多优越性。然而,我国由于生产力相对较低,高等教育发展较晚等因素,决定了学分制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虽然,我们不能照搬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管理制度,但是,我们可以合理利用美国的成功模式,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适合中国的学分制形式。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陶焕涌,陈跃玲.中、美学分制现状分析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三

上海港口协会赴美国港口考察团一行十一人,于11月24日至12月7日重点考察了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新泽西港和西海岸的洛杉矶港.

作者:何业钢作者单位:上海港协刊名:中国港口英文刊名:chinaports年,卷(期):2003“”(1)分类号:f5关键词: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四

时光荏苒,xx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作为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它充实了我的文化知识、改变了我的一些行为习惯,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自进入大学开始我一直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争取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上进,了解时事政治,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动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在学习上,凭着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我一向严于律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为把自己变成一个掌握现代信息和职业技能的合格大学生,我牢固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工作上,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系、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外,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积极主动的完成本职工作,与同学老师相互配合,顺利的组织开展了校园企业参观和系列知识讲座等活动。

离开大学校园并不意味着我将结束自己的学习生涯,相反,它为我开启了另一扇求学的大门,即将步入社会大学的我,依然会孜孜不倦的学习,在这即将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刻,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文档为doc格式。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五

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和带动,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想。但近两年来,大量信息类公司纷纷倒闭或陷入困境,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急速下滑,又使人怀疑信息革命的高潮是否已经过去。冷静地分析,目前信息产业走入困境,主要是由于过度炒作以及股市泡沫破灭后投资者出现信心危机所致。就信息技术本身而言,现在还远未达到顶峰,而且正孕育着新的突破。

一是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正在孕育新的突破。

二是计算机技术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互融合,构成了以无线保真技术为基础的无线联网。它可以通过便携式电脑或其他运算器件随时随地高速联网而无需电缆,从而使个人拥有网络通信能力。

二、生物技术是否正在酝酿新的主导产业?

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方面,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谷物、大豆、杂交水稻等抗逆、抗病高产作物以及转基因动物等不断培育成功,是对传统农业的重大技术革命。在医药生物技术方面,基因克隆、细胞克隆、个体水平克隆等无性繁殖技术发展迅速;基于器官修复和移植的干细胞克隆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为人类实现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生物芯片方面,dna芯片成为生物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疾病的检测准确度和效率,为更快地发现一些疑难疾病带来希望。被称为“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结构图绘制计划已经完成。没有人怀疑,在各国大量投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之后,在生命科学中的疑惑被一个个破译和解答之后,将会形成一个巨大而充满活力的生物产业,并对环境、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三、能源技术为什么重新升温?

进入新世纪,能源问题研究又在全球范围升温。有学者认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科学问题大多与能源有关。能源技术的发展有四个重点方向:

一是化石能源,其核心之一是洁净煤问题;

二是太阳能与风能、生物质能,它们被称为三大可再生洁净能源;

三是电动汽车,着力开发污染很少、发展潜力巨大的燃料电池;四是核聚变,从长远来看,核能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核聚变将是核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能源问题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环境问题。

四、纳米技术何时取得革命性突破?

纳米本是一个尺寸的概念,但纳米科学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尺度上的深化,而是当材料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后,它所表现出的一些新奇的物理效应。发现、掌握、利用这些效应,可能会在信息、生物、能源领域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目前,纳米技术的发展有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发展微加工手段,对原子、分子进行加工,从而塑造全新的微观世界。

二是纳米技术可能引发相关领域的产业革命。比如,在材料方面,纳米技术可能使材料性质发生根本转化,如硬的变软,导电的变成不导电,无磁性变成有磁性等;在微电子学与器件方面,纳米技术可以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在生物和农业方面,纳米技术可制造新的化学药品,可对动植物基因进行改良。目前由于纳米科学和技术的概念突破还很少,其相应的产业革命还远未到来。但可以预料,纳米科学具有巨大潜力和美好远景,将给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新特点。

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既遵循过去的一些规律,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当代新科技革命表现为群体突破的态势,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蓬勃发展,这标志着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除了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纳米科技、航空航天科技、环保科技等也正在孕育一系列重大突破。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各种先进实验仪器设备的发展,为科研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也使科学技术正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向着最复杂、最基本的方向发展。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复杂系统研究已经列入科学研究的议程,如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大脑和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网络系统的研究,将对经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微观系统的深入探索,如对基本粒子和受控核聚变、基因、微机械、微加工和纳米材料等的研究,完全突破了人类的传统认识,可能引发全新的技术革命。

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文艺复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科学技术领域不断细分。但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组织更深层次的根本统一。在这个新的境界上,许多学科之间的边界将变得更加模糊。第一,科学和技术之间的高度融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更加迅速,逐步形成统一的科学技术体系。

在这个统一体系中,一方面,基础科学的作用日益增强,不断为技术进步开辟新的方向,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向应用开发和产业化转移;另一方面,技术发展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许多大科学工程越来越依赖于技术装备的突破。第二,数学和定量化方法的广泛应用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基本特征,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已从定性阶段全面进入到定量阶段。量子力学的突破使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应运而生,深化了人类对于化学、生物学基本原理的.认识。数学和统计力学的发展,结合大规模计算和仿真技术的应用,深化了人类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促进了地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向定量化的演进。第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今天,科技不仅在物质生活层面上支持和促进人和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精神生活层面上关注和推动人和文化的发展,从而给人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更加完整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的前途虽然取决于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但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无疑是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将建立在科技与人文两个车轮之上。科技创新、转化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原始性创新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

在19世纪,电从发明到应用时隔近3,电磁波通信时隔近30年;到了20世纪,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一年多。今天,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材料等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中间成果阶段就申请了专利,有些甚至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每5到7年速度就增加10倍,体积减小到原来的1/10,价格下降到原来的1/10。这充分说明,当前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日益模糊,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竞争已前移到原始性创新阶段。原始性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一个基础条件。

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日益紧密。

今天,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都具有综合性质,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资源问题等,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的范围,必须综合运用各门自然科学、各种技术手段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去研究解决。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尽可能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六

传统伦理观念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条件下正受到猛烈冲击.现代科技发展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着传统伦理观念.在当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现代科技发展与传统的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的`矛盾;高消费与幸福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它启示我们,伦理学研究应由传统伦理学转向现代伦理学;从民族化研究转向国际化研究;科学研究应融入伦理意蕴.

作者:李承宗作者单位:湖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长沙,410079刊名:唯实英文刊名:weishi年,卷(期):“”(2)分类号:b2关键词:现代科技传统伦理影响启示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七

[摘要]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超大规模中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山东济南历城二中在实践中建立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发展改革管理模式,克服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借助中国教育学会智力资源谋求教师发展;加强校本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由此突破了学校发展瓶颈。

[关键词]历城第二中学;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在校生超过5000人的超大规模中学,甚至个别巨型学校每个年级有60多个教学班。由于规模过大,一些学校在日常运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较为表层的问题有学生安全、学校日常管理、师资不均衡,等等;较为深层的问题则牵涉到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超大规模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深化教师专业发展为例,探讨超大规模中学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历城二中”)1958年建校,,李新生出任校长。他领导全体师生员工花了五、六年时间把历城二中建成了一所济南市的著名中学,初中部现有38个教学班,共有学生近3000人,高中部有72个教学班,学生约4200人,不到时间学生数膨胀了5倍多。学校规模扩大以后,原来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层级式管理模式越来越显得困难重重,不仅使政令通达缓慢或者失真,而且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个部的教师数量是过去学校扩招前的几倍之多,学校领导层无法及时做到与教师沟通。由于级部权力过小,因此难以根据本级部的实际来组织教研活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历城二中像许多超大规模学校一样,实行了扁平式的低重心管理模式。在研究了许多学校的扁平化模式之后,他们发现有些学校在实践过程中虽然解决了一部分过去层级化管理模式的弊端,但是却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如旧模式的惯性存在使得扁平化模式所要求的员工充分参与难以实现,因此导致在新管理模式下出现出现了新的扯皮现象;有些学校原来体制下的“三大处”(教务处、德育处和总务处)主任与级部主任经常发生冲突现象,降低了工作效率,等等。他们充分借鉴了其他学校的经验,不但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这些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最为重要的教师人心归属的问题。

历城二中以级部为单位设立5位副校长,即高一、高二、高三、初中部以及后勤分别设立一位副校长。以高中部为例,3位副校长同时兼任一个级部的主任,负责该级部的全面工作。每个级部设立3位级部副主任,他们同时兼任政教副主任、教导处副主任和团委副主任。除了负责整个年级相应处室的工作之外,每位副主任还同时负责该年级文科班或者一半理科班的日常全面管理。传统意义上的“三大处”则主要成为相应资料的收集、保管部门,也就是说变成了服务部门。为了给教师们做出表率,同时也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全校的副校长和级部主任还同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教一门自己专业的课程。如高二级部的副校长纪立孟,是高二年级的级部主任、高二某班的数学课教师和班主任。由于除一位校长之外的所有领导干部都既是一线教师,同时还是班主任,因此他们无论对于校级的各项工作,还是对级部最贴近教师和学生的各项具体工作都十分熟悉。这样既解决了有些学校的副校长难以在各级部之间进行有效协调领导的问题,又解决了学校规模太大所导致的信息难以充分流通的问题。副校长不需要开会或者调研就能充分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以及工作推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延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在历城二中的管理模式下,校长直接与副校长沟通,副校长直接与班主任沟通,平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会议,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对于班主任的管理,也是采取级部管理的方式,每周分年级召开一次班主任会,一些随机的问题随时随地就能得到解决。至于班主任的培养和提高,则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沙龙的方式来进行。

这种模式还为教师创造了榜样。在历城二中,工作量最大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求付出不讲回报的也是领导干部。他们坚信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领导付出了,教师们就能跟着付出;只要教师们付出了,学生们就能跟上来。在新的管理模式下,由于副校长不仅直接在年级工作,而且与教师们一样担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因此他们更多地以同事的身份出现在教师之间,他们组织的教研活动或者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就更容易被接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科层权威所导致的逆反心理。

历城二中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学校领导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扩大教师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因为作为忙碌的普通高中领导和教师他们的交往圈有限难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李校长在谈到当初的决策时说:

“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教师们与这些教育界的大家零距离接触,扩大他们的视野。我们这里的教师,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就不可能迅速转变观念。我们不可能自己联系专家来校讲课,因为一来我们不认识那么多专家,二来我们自己也没有精力做这件事情,所以我们就想到借助于专业研究中心的力量。”

在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组织机构的安排下,学校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大型的学习活动。一开始的时候,活动主要集中在转变教师的观念上,请来的专家多是著名教授、校长或班主任。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非常明显的转变。有些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但是却感到比较困难。这时,学校领导根据教师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开始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一些全国著名的学科教学名师来到历城二中,先给教师做报告、上示范课,然后听二中的教师讲课,再进行点评。用教师们的话说,就是“手把手地教”。

教师们还经常与外省市一些比较著名的中学的同行进行深度交往,例如,定期互访,互换教师或者中层干部一小段时间,派教师参加外校的高考研讨会,等等。这些深入交流互访使教师们开阔了视野,激发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尽管历城二中花大力气借助中国教育学会的资源来提高本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尽管专家们专业水平非常高,也十分敬业,但是他们与教师相处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行之有效地转变他们的观念或者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专家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鸿沟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够跨越。而且,教学这个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它更加需要专业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品、道德和风度。在这方面,历城二中在校本情境中,通过以下三种做法努力解决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问题。

第一,鼓励各种教学改革实验与研讨。课堂教学不同于学校管理或者工厂流水线,可以规定一个模式或一组数据大家照着做。教学更多的需要启发、点燃与对话。正是基于对教学特点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高效课堂的追求,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历城二中从开始用“研讨课”的方式来进行校本课堂教学诊断与改革。校长亲自组织有关学科教师去听课,如果发现某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高,那么第二天立即再组织更多教师去听这位教师的课,课后大家一起分析这位教师课堂之所以高效的原因。通过研讨课,高效教学的一些理念就可以渐渐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体现出来。历城二中的“研讨课”,其实就是一种临床督导法。

校长以临床督导法改进教师的教学,若要取得最大成效,则不能只限于改进他们的教学行为,还得改变他们的教学态度和信念。历城二中把外来专家的报告和公开课与本校自行组织的研讨课结合起来,就是一种既改变教师的态度与信念,又改进其教学行为的尝试。

第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20后随着学校规模急剧扩大,新招聘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这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他们制订了细致的措施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手把手地教他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除了集中的严格入校培训外,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青年教师听课汇报制度”,定时间、定地点找分管领导汇报听课感受;每位青年教师都有在日常教学中结对子的师傅。副校长纪立孟说:“我会有计划地听各科新教师的课,听完后都要很真诚地跟教师谈,手把手地教,过一阵子再追踪听课,如此重复很多次,直到这些新教师找到了上路的感觉。”

历城二中还通过每年一度的“十佳青年教师”和“教坛新秀”的评选以及普通话比赛有效地培养青年教师。

第三,对教师实施情感领导。由于历城二中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寄宿,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安全、生活、心理等方面花费的精力大,情感投入多,但是他们的收入在本市教师中却不是最高的。虽然如此,最近几年却很少有教师离开,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历城二中的学校领导对教师实施的是情感领导方式。李校长对自己和对几位副校长都要求“谁当校长,谁就打头阵”。正因为领导全身心投入,兢兢业业地发挥带头作用,二中的校训“人生在勤”才能够深入师生内心,学校急速膨胀却没有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滑。除了带头作用,领导们还特别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一位从外地调入的教师写道:“三年来,无论是工作调动、家属的安排,还是在生病最困难的时候,都是学校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也常怀感恩之心,工作中增添了无穷的动力,我的行动也感染着我的学生……虽然身在他乡,但我真切的感觉到学校便是我温暖的家。”

萨乔万尼曾指出:“在最成功的学校中,教师都有一种强烈的共同体观念和一种共享的使命感。教师有时间共同规划和交谈,互相观察对方的教学工作,并共同反思他们的实践。换言之,他们有强健的专业人员共同体的支持,而且这些共同体与高水准的学生成就联系在一起。”历城二中采取种种措施促进教师深度专业发展的实践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这是学校进行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堂上,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决定着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度和宽度。历城二中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校本管理创新案例。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八

为推动市民农园的发展,日本特别组团到欧洲的德国、英国、瑞士、荷兰等国考察,返回后积极推动立法工作,终于在1990年9月颁布了《市民农园事务促进法》。该法较为突出的特点是:。

规定市民农园的农地可以租借,借地期限一次可达5年,并对租借期内的租金、地上物及设备、所有权及使用权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农园里允许设置移动性露营帐篷、简易住宿设施、停车场、自来水与用电设备、农具陈列室及活动中心、小朋友活动用绿地广场等;农园内的农地,平时可以委托出租农地的农民照管,并付给适当代管费用。产品收获后,也可委托其邮寄到家,以达到扩大产品流通,增进情感交流的目的。

(二)丰富观光农业的内容。

观光农园。一般流行于城市近郊,主要是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园、茶园等,让游客自己亲手摘果、摘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生活乐趣。在日本,采用发达的农业栽培技术培育出一些名、特、优、新的农作物品种非常普遍。在观光农园里向人们展示先进农业高科技和优质农产品,一方面开阔了旅游者的眼界,另一方面也发挥了现代农业宣传教育功能。

民俗农庄。是指利用农村自然环境、景观和当地文化民俗,让游客自然地接触、认识和体验农村生活。在维护整体农村自然景观的原则下,仿建农庄小屋。民俗农庄设施虽然简单,却具有乡村特有的自然宁静的气氛,游客可以借此体会农村闲适的.生活,充分享受农村和平安宁的夜晚乐趣,体验其中浓厚的乡土风情。

教育农园。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体验书本知识的活动场所。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极具教育内涵,所以教育农园以接待学生修学旅行为主。

(三)创造优美的农村景观并保持完整的生态环境。

农业观光的关键是创造出美丽迷人的乡村环境,这种环境本身就构成了旅游吸引物。这种自然景观与生活景观交相辉映后形成的景观对农民来说是极其普通的,它却会给外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考虑开发农村观光时,创造这种乡村景观是非常重要的,但必须用地方特色热情接待外来的客人。

在日本,除美丽迷人的景观外,各种生物共存是农村环境的一大重点,需要创造出清澈见底的小溪,各种昆虫和鸟类纷飞啼叫的环境。完美的生态环境成了检验农村自然环境的清洁程度和在那里所产食品的安全程度的指标之一。当然,这种与生物的共生还构成了能够开展各种体验性活动的宝贵观光资源。

此外,挖掘与创造农村文化。除大自然之外农村的魅力还在于传统的乡村文化。在继承以往文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创造出新的农村文化,以新的乡村文化的魅力来吸引外来的旅游者,增强农村观光的活力。

日本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经验。

(一)政府的主导发展与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面临效益下降及产业职能转变的难题。为促使日本农业转型升级,调整经营结构,日本农林水产省致力于推动农业生产向观光旅游方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农林水产省先后采取诸多政策措施,例如,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都市—农山渔村共生对流活动”、“交流往来的日本”以及“绿色旅游”活动,推进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在政府主导责任上,政府主要担负技术支持、公共设施完善、财政支持以及国际合作等责任。

此外,日本观光农业取得成功与日本政府制定合理计划的支持分不开,以北海道为例,2000年制定的以建设具有活力的农村为主旨的“第三次北海道长期综合发展战略”,试图发展绿色旅游休闲农业来进一步加强城乡交流与互动,从而实现农业经营多元化战略。为保证该规划如期实现,政府于2001年开始连续出台一系列观光农业规划。政府的支持收效明显,例如,2006年北海道旅游休闲农业总收入为244亿日元,带动本地域其它企业增收553亿日元,对本地域经济总贡献份额7.3%。

(二)完善的观光农业法规体系。

日本观光农业法规体系是比较健全的。以《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粮食、农村、农业基本法》为依据,日本主要制定实施与观光农业相关的法律有:《旅行业法》、《温泉法》、《森林法》、《海岸法》、《岛屿振兴法》、《山村振兴法》、《旅馆业法》、《停车场所法》、《农山渔村余暇法》、《景观法》等一系列与观光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审批过程的程序、审核的标准,并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使条例的执行和管理顺利通畅,既保证了从事观光农业的企业依法经营,又限制了部分人借办观光农业之名进行圈地和违法经营。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对原《农业基本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及评价,于1992年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新政策”,其中,从完善农村定居条件的观点出发,将绿色观光业列为维持和确保各地区收入的重要政策;而且新农林预算也以支援振兴包括绿色观光业在内的新产业为目的,开设了“确立地区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结构事业”项目。1995年4月开始实施《农山渔村旅宿型休闲活动促进法》,规定了“促进农村旅宿型休闲活动功能健全化措施”和“实现农林渔业体验民宿行业健康发展措施”,推动绿色观光体制、景点和设施建设,规范绿色观光业的发展与经营。另外,《自然环境保护法》、《自然公园法》等也对绿色观光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

(三)科学的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规划。

观光农业旅游经济是综合利用当地资源,以当地自然、文史资源,以及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融合旅游、餐饮等综合经营的一种由农业延伸至服务业的新产业。为推进这种新型服务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通过地区广域联合的办法整合区域资源,对整合后观光农业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其中,以日本农林水产省开展的“一农村一景观”活动、大分县开展的“一村一品”活动为典型代表。日本各县市町村也充分整合各地农村周围的森林山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通过与民俗、观光农园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了观光农业的发展空间。

就发展观光农业的效果看,首先,观光农业的发展改善了日本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向服务业延伸,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使农民发家致富,观光农业的繁荣又能够吸引其他社会资本前来投资观光农业,使其成为日本的新兴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观光农业也促进了日本农村社会发展,激发农村居民的爱乡热情,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增进了城乡交流,给农村带来活力,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和进步;此外,日本观光农业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公共设施的完善和环境的美化等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文档为doc格式。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九

摘要:本文旨在对目前我国国内有色矿山开采科技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明确科技创新对矿山发展的重要性。利用定性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归纳、总结其中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本文发现由缺乏科技创新所造成了技术设备亟需更新,开采成本高效率低、现有开采设备技术能耗较高,排污量需进一步控制、矿山开采安全预警、保障技术系统需进一步升级等矿山发展问题。本文认为,科技创新具有使得矿山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高、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排放、为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等作用,对矿山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技创新;有色矿山;提高效率;节约能源;

可持续发展采矿业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来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中有色金属是各类工业的基础原材料,也是工业的坚强支柱。目前我国国内有色金属矿山主要采取的是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并且根据各个矿山的矿物储存情况、地质影响、地形地貌等情况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开采技术。我国有色矿山整体资源量较少,开采程度较深,这就要求有更新颖更有安全保障的技术代替传统技术。技术创新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矿山发展必须将科技创新放到首要位置,降本增效,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由缺乏科技创新所造成的矿山发展问题及分析。

1.技术设备亟需更新,开采成本高效率低。

随着矿山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有色金属浅部矿产资源逐渐消失,因此矿山开采工作也逐渐向地下深入。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将带来更多的困难和成本投入。例如我国有色矿山目前采用的破碎机、皮带机。球磨机、浮选机、磁选机等矿山选矿器械常年消耗材料多,加大了投入成本,并且目前调速系统仍为“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虽然能基本满足设备的运行需求,但是却存在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弊端。诸如此类的系统、技术以及设备亟需更新,增加其中的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2.现有开采设备技术能耗较高,排污量需进一步控制。

矿山开采消耗能源无疑是处于行业前端,同时产生的废旧物、污染的数量也是需要得到妥善解决、有效控制的问题。虽然国内现有开采设备在功能上与国外先进设备不相上下,但是却产生了更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不仅仅是污染排放这一负面影响,还有恶化空气质量、加速全球变暖以及破坏生态植、破坏地表环境被等严重问题。矿山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眼前,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技术升级,解决能耗高、环境破坏这一问题。

3.矿山开采安全预警、保障技术系统需进一步升级。

虽然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矿山开采的一部分工作由机械代替了人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生产安全保障。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带有直接或隐藏危险性的工作需要人工操作,这就对矿山开采的安全预警、保障技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作业环境不断恶化,通风需求更难满足,矿山工人的工作强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更加加剧了安全风险的出现。因此矿山必须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进一步实现矿山开采的智能化、自动化以及安全化。

二、科技创新对矿山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

1.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使得矿山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高。

矿山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矿山选矿器械上的科技创新将降低我们对进口备件的依赖性,进一步改造、替换为国产备件,更加节省费用,降低成本。通过进一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运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意味着在保证了矿石提取精度、纯度和质量的同时更大化的`利用了现有资源,生产出了更多的产品。这不仅仅使得企业降低了成本,还使得产品提高了竞争力,在如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建立产品口碑,增强企业信誉。

2.科技创新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排放。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纳入了基本国策之中。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矿山必须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入自己的发展战略之中。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以及科技创新可以使得矿山降低能耗,优化采矿技术,促进资源回收利用。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矿石的损失率以及贫化率将的得到更好的控制。同时最大可能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植被的破坏,不仅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科技创新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目前矿山崩塌、土体滑坡、通风不畅等使得工人受伤甚至丧失生命的事故屡见不鲜,矿山安全已经成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矿山的安全工作首先要从开采工作的自动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方面入手,建立并完善目前矿山监测监控系统、矿井内的供水、通风系统以及人员定位,危险预警等系统。同时通过对网络云技术的升级,建立矿山设备运行数据库,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隐藏的机械故障并进行排除。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技术升级才能提高矿山的安全保障,为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厚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对于矿山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矿山开采企业应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解决现在面临的技术难题,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降低开采成本投入、能源消耗和员工工作强度,改善环境污染情况与员工的作业环境,增加矿山工作的安全保障。同时矿山企业应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所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不断向世界先进技术学习,坚持自主研发,用国产机械代替进口机械,降低对进口机械的依赖性。坚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为矿山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2]常红霞.实施科技创新掘金“城市矿山”——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渐入佳境[j].中国有色金属,2016,(5):58-59.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十

随着“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报告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样一种源自手工业时代的独特文化内涵。在这个消费至上的新时代里,面对着“短平快”模式下出产的工业产品,以及这背后所带来的社会资源问题,我们不禁深思,对于工业设计来说,工匠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而我们又为什么需要重新唤醒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

1概述。

其实,一些新锐的国内设计师已经开始关注产品背后的精神内涵,无论打开网页或是翻阅报刊,我们会时不时地看到这样一个词——“工匠精神”,从罗永浩创立并融入了情怀设计的“锤子手机”,到木墨,木智工坊等小众家具设计品牌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样一种源自过去手工艺人的独特精神。消费者看中它背后代表着的高品质产品,设计师则用它不断地激励自己精益求精。

无论怎样,“工匠精神”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大。对于创新时代的排头兵,设计师们该如何去理解“工匠精神”,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工作?特别是针对工业设计产业而言,“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当今这样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在下面的思考中,我将尝试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力求找到相应的答案。

2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

想要弄清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工匠,在汉字中,所谓“匠”,从象形文字的层面来说,外面的“匚”字旁代表盒子,而里面的“斤”代表斧子,结合起来讲就是放斧子等工具的盒子,表示从事木工,即匠字的本意。慢慢地,匠字被引申为掌握熟练技能的人,如“木匠”“皮匠”,或是指精巧的构思,如“匠心独运”。

可以说,过去的工匠,泛指的是具有巧妙构思并熟练掌握某种制作技能的人,他们担负着一件产品从构思设计到生产制作的一系列完整流程。

与批量化的机器生产不同,工匠的生产制作方式拥有其独特的近身性——他们和产品密不可分,关注着产生和制作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保持着生产的连续性,使得各个生产环节不会脱节。这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很难做到的,正是由于这种生产模式的影响,令工匠们可以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状态,而工匠背后的精神内涵也慢慢展现出来。

2.1工匠精神是对高超技艺的执着追求。

工匠对自己的技艺从来都是不满足的,每天的工作既是产品的生产制作,又是对自己技术的磨练和提升。新的产品和生产工艺于对工匠来说,都是一次又一次提升和改良技艺的机会。比如日本的小林研业公司,不起眼的打磨厂房中,出品着无数的宛如镜面般光滑的苹果ipod后盖,苹果公司之所以会将自己的产品交付给小林研业公司,就是看中了他们对高超技艺的执着追求。

ipod的后盖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只有0.5mm,而且打磨过程中稍微发热就会造成面板歪斜,这需要在打磨力度和角度上丝毫不差,小林研业的工匠们不断提升着打磨的技艺,最终,苹果公司以为需要两个月时间处理的ipod后盖在5天时间就完成了,而且个个符合标准,堪称研磨界的奇迹。

2.2工匠精神是对产品完美细节的苛求。

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说过自己最反感的一句话就是“差不多就行了”,所谓工匠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对产品品质和产品细节的近乎偏执的追求,每个工匠对待产品都一丝不苟,即使是最细微的地方也要仔细考虑,以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比如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为了把食材最鲜美的那一刻奉献给顾客,在制作寿司时会根据食材的不同特点甚至顾客的不同身份作出调整,比如为女性顾客制作的寿司就会稍微小一些,为上班族顾客制作的寿司米饭就会压的紧一些,方便他们用筷子食用,对于左撇子的顾客他还会把寿司摆在顾客的左手边方便取用,这些对细节的专注将工匠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2.3工匠精神是对产品发展的'深入思考。

工匠们的工作看似单一,但实质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注意着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对产品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正是保持产品延续性的最直接途径。

日本京都茶叶筒制作企业“开化堂”有着百年历史,其铜质茶叶筒产品前后需要100多道工序完成,且对气密性的要求非常高,深受大众欢迎。

第六代传人八木隆裕则在父辈的基础上积极求变,他联合京都其他五家手工老字号成立“日本手制”品牌,并推向国际市场,产品种类也面向世界各地的消费群体,比如利用开化堂茶叶筒优良的气密性,制作满足西方家庭保存需求的意大利面储存筒。

这种改变并非仅是开拓市场,而是仍是以产品为本,在满足更多人群需求的同时,保持自身产品的延续性。

可以说,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自己平凡工作表现出的崇高敬意,一方面,工匠精神决定了工匠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苛求完美,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也为消费大众带来了品质优良,富含感情,经久不衰的产品。

3为什么工业设计需要“工匠精神”

工业革命爆发以来,大机器迅速登上历史舞台,人们迫不及待地将它引入至产品的生产环节中,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在那个物资贫乏,供小于求的时代,机器生产的标准化和高效率令企业家看到了这里面隐藏的巨大能量。

但对于手工匠人而言,机器批量生产的引入将曾经的“制作”过程硬生生地拆分成“设计”和“生产”两个环节,就像包豪斯的莫霍利·纳吉说设想的那样,通过电话以及一些辅助工具就可以将设计传给工厂让其加工制作,而这个我们现在看起来很自然的过程,却是反工匠体系的。

这使得批量生产的产品失去了制作者的近身特性。有时为了迎合机器生产的高效率,设计师不得不作出妥协,对产品作进行简化,以便它能够更快地推出市场,刺激人们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但这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社会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这种快体现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谋求利益,更多的企业家开始追求所谓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的“短平快”模式。

一方面,利用拙劣的设计手段提升产品附加值,鼓吹消费主义;另一方面,不断推出换代新产品刺激再消费,促使人们丢弃还能够使用的旧产品。

正如飞利浦设计思想中提到的那样:“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对身边产品不用过多关注的社会,一个‘用过即弃’的社会。”

看看我们的身边,大量快速消费式产品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设计新潮,价格低廉,但做工粗糙,材质低劣的快消服装;虽然款式多变,但结构简易,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快消家具等等,这些产品数量巨大,却功能相近,款式相似,它们存在感低,难以引起人们关注,除了刺激人们消费外似乎一无是处。同时带来的,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消耗和严峻的环境问题。

意大利设计师giovannoni曾呼吁:现代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少”而“精”的产品,这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手工艺人开始重新关注现代设计背后的工匠精神,并将重点重新转移至产品本身的设计品质上来。

换个角度看,就像现在大行其道的“慢生活”理念一样,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里,能够摒弃一切干扰专注于做一件事的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反速度的存在,这也恰恰迎合了现代人们厌恶快节奏生活,向往享受生活细节的心理。

4结语。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和设计师来说,缺乏深入思考和文化内涵的简单直白的潮流设计、高效却低质的生产方式、缺乏产品延续性的开发模式已经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同时,快速消费模式使得市场堆积了太多的相似产品,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消耗。

种种原因都迫使我们必须进行转变,因此,唤醒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改善产品的设计生产模式,拉近用户和产品间距离,追求工业设计的伦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十一

[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欧洲面对日益凸显的不适应性,开展了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博洛尼亚进程”。这次改革对欧洲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人均教育资源短缺、学历泡沫、就业率低迷等现象。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可以参考“博洛尼亚进程”在加强校际合作、资源共享、学分转换体系、师生人才流动机制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启示。

欧洲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于1088年诞生于意大利,开创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先河。20世纪末,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打开国门,加强合作。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欧洲高等教育改革拉开帷幕。“博洛尼亚进程”成为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有力武器,也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重要启示。

一、博洛尼亚进程。

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资源。20世纪末,欧洲高教发展遭遇瓶颈,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等一系列问题,欧洲各国教育部于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发表《博洛尼亚宣言》,提出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博洛尼亚进程”。“博洛尼亚进程”旨在建立开放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在欧盟27个国家之间建立统一的、可以相互比较的学位体系,促进师生和学术人员流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重塑欧洲大学的辉煌。

二、“博洛尼亚进程”的评价。

“博洛尼亚进程”申明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最初仅有几个学校参加的势单力薄到后来众多学校纷纷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不断发展、完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广泛实施。通过一系列整合欧洲高等教育资源的改革措施,最终建成了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一)“博洛尼亚进程”改革成就。

1.改革学位体系,打通欧洲高等教育体制。

相通的学位体系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先决条件。欧洲各国高等教育背景、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以“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内容为基准,建立彼此认同的学位和学制体系。改革之前,德国高等教育采用硕、博两级学位制度,通过“博洛尼亚进程”改革,德国打破原有学制,建立了通用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方便国际交流与合作;法国通过改革,打破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建立lmd新的学位体系,从中学开始算起,构建学士学位3年、硕士学位5年和博士学位8年的学位体系;意大利则实行了“3+2”双层学位制度。各国通过改革,形成了彼此认可的学位体系,有利于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2.改革学分体制,规范欧洲高等教育模式。

学分是完成某项科目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是目前欧洲高等教育区内普遍采用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系统,为高等院校间比较和转换成绩提供标准和依据。各成员国引入学分转换系统,进一步规范了高等教育模式,为学生获得学分、获得教育文凭提供了更多机会。

3.保障和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

欧洲国家的大学数量多,种类全,教育质量优劣不等。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有效地保障了欧盟各公立大学的人才培养标准,从而缩小大学之间的差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博洛尼亚进程,建立互认的学分和文凭,还可以提升各高校间的竞争,促进高等教育质量较低的大学进行不断改进、提高其教育质量。教师和人才的合理流动,也有利于各高等院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4.促进师生和人才流动。

改革旨在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对其他地方学生的吸引力、促进欧洲内部的师生流动。苏格拉底教师互动项目和埃拉斯莫学生互动项目为欧盟各公立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在不同学校任教或学习的机会,有力地推动了师生在欧盟各大学之间的交流。改革后的欧洲高等教育在师生流动方面具有明显改变,实现了资源共享、知识扩展,带动了各高校的跨文化交流。

(二)“博洛尼亚进程”存在的问题。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博洛尼亚进程”取得很大成效,但因各国情况不同,改革过程中也遇到某些问题及挑战。

1.态度问题。

“博洛尼亚进程”的每项改革是各成员国基于进程的主旨思想和各自的国情采取自愿原则进行的,不强加于各国政府或大学。由于各国对改革的`态度不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差异。如英国,虽然是“博洛尼亚进程”最早的参与国之一,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行动略显落后。也有国家在“博洛尼亚进程”实施后对其持怀疑态度。

2.进度问题“博洛尼亚进程”计划于实现构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但是各参与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教育体制、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面对此种情况,想要实现统一是有难度的。对有些国家而言,他们有着与“博洛尼亚进程”要求相似的教育体制,实施改革较为轻松,也容易掌握主动权;对另一些国家而言,尽管他们积极关注“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却由于自身经济水平不高而显得力不从心;还有一些国家,只能在表面上实现“博洛尼亚进程”的相关政策,在具体的实施层面上还面临各种具体的困难和问题,无法达到目标。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吸收借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先进理念和革新举措,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虽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欧洲通过“博洛尼亚进程”,促使高等教育走上国际化道路,提升了教育质量,丰富了教育资源,增强了高等教育的竞争力。我国疆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导致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面对这一现象,借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区,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在师资、图书资料、实验实训器材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可以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二)推行学分互认与转换体系。

统一的学分制是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为欧洲国家高等院校之间学分互认和成绩转换提供标准和依据。我国作为教育大国,截至全国高等学校共有2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547万人。面对这个庞大群体,高校之间学生的流动性在所难免,但升学与转学渠道不通畅。政府没有明确的条文或政策规定,往往是高校间自主自发行动。为促进高校学生的交流,政府应积极联合高校出台相应政策,建立学分互认和相互转换体系,使同学科不同学校的课程之间实现学分互认和转换。高校做好课程设置与衔接工作,保证流动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允许和鼓励学生在不同高校学习,通过更灵活的方式获得教育文凭。同时建议高等院校公布课程目录,让即将入学和有意向选择该校的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核方案等。

(三)构建灵活的高等教育学制体系。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习年限的规定。学制的合理科学性直接影响教育的方向、质量和人才培养。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把学制分为四个等级:准学位级、第一学位级、硕士级、博士级。在实施中,各国依据学制体系构建具体学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比性。近年来,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现行的高等教育学制体系明显暴露出弊端。表现为高校发展分类不清、目标单一、办学雷同。高等教育模式的单一化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未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等。借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构建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突出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优化学位教育结构,疏通学制系统转换渠道,实现区域布局合理化。通过这些措施促进高等教育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优化学位制度结构。

学位制度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交流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在经历了一百年特别是近三十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学位制度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应看到我国学位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理念还需进一步转变,学位教育结构不够合理,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国际竞争力偏弱等。吸收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学位制度改革经验,根据我国学位制度中学位结构、学位授权审核、学位授予等内容,进一步转变学位教育理念,优化学位教育结构,缩短学位教育年限,推行多元学位授权体系,采取国内校校之间、校所之间、校企之间及国内外之间联合培养等多渠道培养的方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学位制度新体系,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适应能力。

(五)建立健全高校师生合理流动制度。

高校教师合理流动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重要作用。当前,在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下,我国高校教师及学术人才流动市场相对滞后,存在庸者不能出、新人不能进,高薪聘任、恶性竞争等问题。“终身制”“大锅饭”的观念牢固,影响了高校师资流动、学术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流动机制基本为零,转学困难重重,学业标准各自为政,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影响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业证书获得的灵活性。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特别是苏格拉底教师互动项目和埃拉斯莫学生互动项目启示我们,要更新观念,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聘任制度,完善教师流动的措施和政策,丰富教师流动的方式和手段,健全教师流动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搭建人才交流信息平台,提高人才流动的便捷性。逐步健全高校教师兼职制度,加强教师流动制度的监督与落实。制定高校学生转学制度,统一学分互认和学业标准,鼓励学生跨校学习,多渠道获取知识,积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隋萌萌.博洛尼亚进程研究及其启示[d].长春:吉林大学,.。

[4]刘宝存.博洛尼亚进程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10).。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十二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个动态的终身发展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对此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各种仁者见仁的分类。本文先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和比较,然后依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观察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做了简单的分类和分析。

教师是课堂教学和学生教育的引导者,是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经历着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并贯穿职业生涯的终身提高的专业过程,而此过程具有一个动态发展的特征,故这一专业发展的过程会随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在专业信念、教学关注以及课堂教学行为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的变化特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上世纪60年代始,教育界开始大力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者逐渐从不同视角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阶段和其规律进行研究,涌现出了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各种理论的核心都是围绕着教师在在一贯穿终身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特点,其目的都是为了探索教师成长的规律,帮助老师更清楚地了解及应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更顺利地解决每一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实现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在国外这一研究已进行了很多年,不同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分类是多种多样。上世纪60年代,作为最早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美国学者富勒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形式,以教师关注的对象为核心,把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分成了五个阶段,即执教之前关注阶段、早期关注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景阶段以及关注学生阶段。70年代,另一位美国学者卡茨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把学前教师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四阶段的理论,即求生存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和成熟阶段。80年代,美国学者费斯勒又从生命的自然老化过程以及周期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把这一过程细分为八个阶段。另外,休伯曼又提出了教师职业发展五阶段的`理论。司德菲又提出教师生涯的人文发展模式,也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重点探讨了教师进入成熟期后有可能出现的低落、停滞并重新进入发展阶段的问题。最为国内学者所熟知的还是心理学教授伯林纳和教育专家本纳的分类,他俩的分类不谋而合,基本都是分为新手阶段(新手)、进步的新手阶段(高级新手)、胜任阶段(胜任者)、熟练阶段(精熟者)以及专家阶段(专家),不过两者对处于不同教学专长发展阶段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2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林崇德、申继亮、叶澜等最先进行,他们从心理学、伦理学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框架,为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白益民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并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钟祖荣则从教师素质和工作业绩的角度研究,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邵宝祥以教师的教学能力角度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把教师专业发展也分为四个阶段。无独有偶,这三名学者的分类有异曲同工之处,总结来说这每个阶段的终点分别对应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专家教师。廖诗艳和罗琴则以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为假设,以职业成熟度为标准,把其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该研究不仅涉及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时间界定、专业发展需要、教学关注行为特征等四个重要方面,而且还对各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做了非常详尽的研究。而且还从反思的角度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老师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反思方法和技巧,为教师提供了明确详细可操作的范例。傅树京归纳则总结了富勒和伯顿的结论,对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能力和教师需要进行了全面描述。

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也十分活跃,最流行的是王秋绒在教师专业社会化的过程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的三阶段理论。他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依次分为三个时期,即“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实习教师阶段和合格教师阶段。其他许多学者如高强华、曾国鸿、曾惠敏等也都进行了许多研究。(下转第93页)(上接第90页)。

3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笔者通过在新疆几个高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跟踪调查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新手阶段:刚毕业走向教学岗位的老师都属于这一类。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校,接触全新的课堂环境,面对的也是完全陌生的面孔,因此他们必须对教学情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学习了解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并亲自参与教学实践以了解教学的真实情景以获得教学经验。在此阶段,新手教师对学校与社会关系的看法通常较为理想化、开放化。但在现实中他们会渐渐意识到自己的满腔抱负与实际的教学大相径庭,学生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对学习充满渴望,也不能与资历颇深的同事经常讨论教学、交流经验,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感觉教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得心应手。不免产生失落感的他们尚需要适应教学,并积累经验。

第二,胜任阶段:在积累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后,一大部分新手教师可以成为胜任教师,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了三、四年的教师可以达到胜任水平。课前他们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制定教学计划,明确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实际的课题教学;授课时这些老师能引导学生轻松地掌握重难点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分析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实际听课情况,更有效主动地掌握课堂教学,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课堂,他们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如此一来,这些老师对教学更富责任感,以更高涨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新的教学中去,希冀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第三,熟练阶段:在工作五年后左右,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会进入教学水平相对熟练的发展阶段。这时,教师的直觉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他们对教学情境已有了直觉感受,并通过分析教学情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能够在更高的水平上发现教学情境的相似性,并加以有效的分析和判断,对新的教学情境进行提前预测,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预测的明晰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

第四,专家阶段:专家阶段是教师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能进入熟练水平的老师不少,可是能发展为专家水平的老师却为数不多。进入此发展阶段的老师能凭直觉把握教学,他们驾驭教学的能力极强,轻车熟路。这些专家教师见闻广博,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成功地鼓舞指导年轻老师。在课堂上娴熟自如,润物细无声,知识如春雨浇灌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2]苏秋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十三

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世界经济中心发生多次转移,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每一次经济中心的转移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每次经济中心转变的背后,总伴随着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而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过程中专利立法及专利保护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定程度上,专利立法及专利保护制度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对专利保护比较充分的国家其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科技转换能力较强,经济发展速度也较快。近代世界科技中心经历了多次转移,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具体的转移历程及启示如下。

1.13世纪以来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从13世纪开始,中国的四大发明陆续传入欧洲,对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段时期中,以意大利为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近代科技的第一个中心在意大利形成。科技的大发展推动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当时意大利的商业和航运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1540年开始,到1610年为止,意大利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在意大利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之前,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在威尼斯城邦共和国诞生。专利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意大利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是引发意大利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1660年至1730年,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到英国。1624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垄断法》,该法很好地保护了发明人的积极性,刺激了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由此带来的是如飞梭的发明以及蒸汽机的运用,这些技术上的创新,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进而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改变了整个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第一次工业革命、甚至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专利制度的实施是不可或缺的导火索,专利制度对于工业革命的发生起到了更为直接、关键的作用。

1770年至1830年,世界经济中心以及科技中心转移到法国。1810年至1920年,世界科技及经济中心又转移到德国,与经济和科技中心的转移在时间上发生了惊人的巧合。法国在1791年实施专利制度,德国的《专利法》也于1872年正式实施,这都正好发生于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向其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可以说,随着早期专利制度的实施,专利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科技的整体发展已经不再起到引发的作用,而是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此时的专利制度已经不再是导火索,而成为了科技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催化剂。

1920年开始,世界经济及科技中心转移到美国。尽管美国在1790年通过了其第一部专利法,但是,1952年对专利法的修改,才奠定了美国现代专利法的基本构架。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专利制度实施的时间点,也是和其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时间点相重合的。美国对于专利制度的重视,对于专利的大量投入以及在专利制度层面的进一步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成为世界科技的中心。美国通过专利制度,还进一步巩固了其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进而确保了其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在近期难以被撼动。

从上述世界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转移的历史可以看出,在科技中心转移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先进的专利制度的实施。从历史的分析可知,专利制度的实施,对于一个国家提升其科技、经济实力,进而成为世界的中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国而言,为了实现科教兴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专利制度的充分实施,应该被放到很重要的地位来对待。近代世界科技中心转变的过程,对中国专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二、启示。

1.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对我国专利发展的启示1624年英国颁布的《垄断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从而导致飞梭的发明以及蒸汽机的运用,进而大范围地促进了英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专利制度对于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热情的刺激起到了根源性的重要作用。结合英国专利制度实施对科技及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反思我国的专利制度,我们会发现,尽管我国对于专利保护等有明确、细致的规定,但落实的效果差,专利权人在行使权利时,常常面对取证难、诉讼难、执行难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专利权这一理论上的垄断权,在实际中往往难以兑现,从而使得垄断仅仅成为一纸空文,专利权人无法基于纸面的垄断权获得实际的垄断利润。为权利人创造公平的环境,使得权利人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兑现其垄断利益,垄断利益的落实,则会切实地促进科技研发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科技的整体进步。

18世纪初,世界科技及经济中心开始向法国转移。相对于英国,在该转移的过程中,法国更具特色的是其科学院所发挥的作用。科学院的设立,使得之前的科研活动由个人行为变为组织行为,从而使得科研活动更加高效、全面。法国的科技发展历程,对于我国专利发展而言,有以下3点可供借鉴:一是,可以以企业、大专院校作为专利普及、推广的突破口,在这些组织中灌输专利意识;二是,由于企业、大专院校的研发能力较之个人更为强大,因此,在制定专利政策时,有必要针对这些组织,出台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从而鼓励有组织、成规模地研发和创新,促进技术的整体进步;三是,在专利运营领域,即将专利转变为相应的利益时,我们还显得十分稚嫩。即使某个企业的某些专利能够产生一定的利润,但由于这些企业的专利数量少,运营经验不足,在面对国外企业时,往往处于下风的境地。而国外企业却在形成联盟,组成相应的专利池,以大量的专利作为专利大棒来榨取我国企业的微薄利润。因此,我国企业应该组成相应的专利联盟,利用各自的专利形成一个大的专利池,从而利用该专利池与国外企业形成有效的对抗,提升有限专利的专利价值,充分保护自我的专利利益,并适时出击,利用专利池中的大量专利,获取相应的利益。

第一,开拓思路,夹缝中求生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要求不得生产坦克,德国人另辟蹊径,大规模研究飞弹技术,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美国和前苏联的飞弹技术大多源自德国,印证了德国对飞弹技术的研究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的技术及专利现状也和德国的上述情况类似。第二,脚踏实地、避免盲目申请专利。相比于德国人的脚踏实地、目光长远,我国当前的部分专利申请存在流于形式、目光短浅的问题。我国在专利资助以及评定高新技术企业等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政策的引导,使得那些真正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的企业能够获得政策上的倾斜。

美国的科技发展更多的源自新的技术领域的突破。从早期的原子能、计算机,到后来的微电子、基因,再到当前的网络搜索、移动互联,美国在现代科技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而这种领先地位的实现,更多地依赖于对新技术领域的敏感以及在新技术领域上的突破。结合美国技术的发展轨迹,我们当前也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新领域的创新以及相应的专利布设。在未知的或者说未投入实际运行的技术领域中,不但要加强预研,还要结合预研结果,布设相应的专利。有必要在企业中加大宣传,鼓励企业在新的技术领域多做创新,多申请专利,国家也有必要针对新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在审查、资助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帮助,以鼓励企业多在新的领域布设基础专利。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十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改革,其中心在于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或者说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育质量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而教师的质量又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教师教育的影响,这一简单的逻辑推论促使美国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教师教育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市场经济成熟发展的国家,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较少地受到政府规定的制约,但从一些委员会的报告中,我们仍可以看到80年代以来影响美国教师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政策因素。本文希望通过介绍和分析美国80年代以来发表或公布的有关教师教育的一些重要报告和事件,来了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以及教师教育的改革重点。

一、从《国家在危急中》到《准备就绪的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序幕凡讨论或研究今日美国教育改革的报告或文献,无不提及1983年教育优异委员会的《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这一划时代的教育报告在改革美国教育的建议中,专列“教学”建议,从7个方面“试图改进培养师资的工作或把教学变为更值得从事的和受人尊敬的职业”。此后虽有各机构组织发表各种有关教师教育的报告,如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southernregionaleducationboard)。

1985年公布的《改进教师教育:适用于高等教育和中小学的议程》等,但由于这一时期大多的报告集中于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课程教学的改革,教师教育似乎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和重视。直到1986年卡内基教育与经济论坛的“教学作为一门专业之工作小组”(taskforceonteachingasaprofession)公布了《准备就绪的国家:21世纪的教师》(anationprepared:teachersforthe21stcentury)报告以及同年霍姆斯小组(theholmesgroup)《明日的教师》报告的发表,教师教育的问题才真正成为美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之一,教师教育及教学专业化的改革运动由此兴起。从1983年的《国家在危急中》到1986年的《准备就绪的国家》,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这一序幕展开的.虽是如此之慢,但还是顺应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潮流。

卡内基教育与经济论坛是纽约卡内基公司于1985年1月成立的下属机构,旨在通过自己的活动“引起美国各界重视经济发展和致力于这种发展的人的技能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为面临的经济挑战制订相应的教育政策”。教育与经济论坛在同年5月成立了一个由有影响的人士组成的小组,专门考查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教师工作,因为论坛决策层认为“教师在教育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改进教师培养及其工作条件必将对国家及儿童做出贡献”。《准备就绪的国家》报告是论坛对美国教育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中的第一篇,其目的主要在于:

[1][2][3]。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十五

年底,中国证监会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年初,设立了第一批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至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已有3年多的时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19所有封闭式共22只基金的年平均分红为0.167元,相对于1.01元的原始发行价,年的投资回报率为16.5%,远高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的利息。

但也应看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实验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基金业最发达的国家,本文力求通过对美国共同基金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希望对我国基金业的发展给予一些启示。

一、美国共同基金发展的现状。

美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和世界金融市场为近年来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综合的环境。在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绝大多数利率被调低的经济政策的共同作用下,美国股票指数连创新高,这支持了资本实力雄厚的公司再一次取得了强劲的收入。到年年底,美国共同基金的资产规模已达5.5万亿美元,较19增长了24%,连续第4年超过20%的增长速度。其中,股票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有2.98万亿美元,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为8310亿美元和3650亿美元。共同基金的增长50%来自投资绩效增值加再投资红利和资本所得红利。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7700万美国人在4400万个家庭中拥有共同基金,占美国人口总数的30%以上。共同基金已经成为美国居民投资资本市场和参与分享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目前,美国有超过7300种共同基金代表广泛的多样化的投资目标,从保守到积极,投资于范围广阔的证券上。

几十年来,美国共同基金发展的数量非常迅猛,其中平衡型、混合型和债券型(这些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和组合型证券)基金,从1960年的161家发展到1998年的6288家,平均每年增加161.2家。投资者乐于将收益进行再投资,以保持每年稳定的资产增长,股指连创新高,美国共同基金的.投资红利收入和再投资红利收入呈不断增加的趋势,1998年分别有138.4%的回报和103.5%进行再投资。近年来,美国平衡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资产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资业绩,特别是平衡型和混合型基金,投资业绩增长占总资产增长的70%以上,而净现金的流入屈居第二位。数据表明,在1944年至1990年的近50年时间里,在美国股市扩张期间,净流入平衡型基金的资产的百分比远远大于股市处于收缩时期的百分比,这说明净流入资产与股票市场的扩张成正比,与收缩期成反比。近十几年来,随着美国股市的收缩和扩张,特别是在美国经济和股市持续走强的近里,流入平衡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的净现金的扩张速度在加快。在1984至1998年的里,流入平衡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的净现金呈上升趋势,在股市的持续走牛期间更是如此。

截止到1998年,平衡型、债券型和混合型基金占美国共同基金资产的绝大多数,为78%。共同基金持有的美国公司股票已达19%,成为美国证券市场中的主要机构投资者。此外,共同基金持有的国债和机构债券占8.6%(国债和机构债券余额合计7.1万亿美元);持有公司债券、外国债券和商业票据占16.8%(公司和国外债券余额合计5.1万亿美元);持有市政证券33.3%(市政证券余额合计1.46万亿美元)。共同基金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要资本来源。

共同基金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无处不在。(1)共同基金通过投资美国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常常促成美国的经济增长。(2)投资于美国股票市场为美国创造了无数的金融就业机会,为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本。很多美国公司刚刚上市就被共同基金购买,促使了这些公司通过融资实现业务扩张,这些公司大多数属于成长型工业,如工业技术和生物工程。(3)共同基金也为有短期和长期融资借款需要的机构,如银行、公司和美国政府进行融资,通过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投资,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者降低了机构的借款成本。如:政府国民抵押协会(ginniemae)、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anniemae)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协会(freddiemae)发行的抵押支撑证券,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增加了业主的融资可能和降低了美国百万人购房的成本。(4)共同基金也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发行市政证券,为公共项目如道路、桥梁、图书馆和学校融资提供了重要的基金来源。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共同基金呈现出投资范围广泛、基金品种多样化的特点,迎合了消费者对各种基金品种的需求,也满足了投资者对各种财务目标的实现。美国共同基金有4种基本形式:股票(又称平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型基金。其中股票型、债券型和混合型基金以长期基金而著称(混合型基金投资于一个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组成的组合)。根据共同基金的投资目标,美国投资公司机构将共同基金分成33种类型的基金。也有特殊型或部门型基金,它们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中的特殊部门证券。这些基金包括生物工程型基金、小公司成长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投资于其他共同基金的基金、社会标准型基金。美国共同基金的发达,与丰富的可供投资的基金品种是密切相关的。

美国对基金业的监管分为两方面,一是宏观管理,二是法制管理。在宏观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政府监督、政府对基金业的内部管理、行业组织自律和投资者对投资基金业的监管四个层次进行的。在法制管理方面,美国不但有投资基金的法律《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而且有基金业的行业规则和共同守则,以进一步具体落实《投资公司法》。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水平与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水平相比,无论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基金品种、投资者参与程度还是对经济和社会所起到的作用均相差甚远。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未来可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大。

1.不断繁荣发展的经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持续发展的证券市场是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根本因素,证券投资基金业的持续发展又反作用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2.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达,不仅可创造无数的就业机会,还能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大的金融资本,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和经济产业持续扩张发展提供融资机会。

3.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可为银行、公司和政府提供低成本的融资,使资产证券化成为现实,并推动金融创新、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

未来发展方向。

具体到如何发展我国的投资基金业,我以为同样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证券市场的规模要达到一定水平。只有具有成熟、开放的资本市场,基金业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完善。其次,基金运作必须在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下进行,这不仅取决于基金所有者和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资本市场,包括。

完善的市场法规,政府有效的监督调控手段和能力。第三,较为丰富的投资工具、与基金规模相适应的市场容量和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基金安全有效地运作,也才能使基金在参与经济建设的同时,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而不是只靠投机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要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必须为证券投资基金提供一个不断繁荣发展的经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持续发展的证券市场环境,这是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根本因素。此外,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工作成绩的同时,要提高中小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认识;使基金品种与规模适应迅速发展的证券市场;积极培养大量符合基金公司要求的高水平基金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基金经理,并引进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等。

加快商业保险、养老保险等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模式等,将有利于加速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促使证券投资基金尽快形成产业化,最终实现封闭型基金逐渐向开放型转化。

此外,基金立法和行业的自律建设是基金发展的基本保障,基金信用评级也有助于风险的揭示和决策参考。

发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1.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为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持续扩张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保持一定速度的持续扩张可以持续吸收资金流入投资基金。

2.加速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发展。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太小,只占沪、深a股总市值的3.8%,而美国已占19%。相对于美国45%以上的居民已参与基金投资,我国只有5%的居民参与证券投资,面对我国每年有6000万到8000万元的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量资金,吸引这些增量资金到证券投资基金中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3。加速证券投资基金新品种的创新研究和开发,以迎合证券市场的各种财务目标需求。近期可以试点开发的基金新品种是:保险投资基金、契约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型投资基金、中外合资基金等。较长时间内研究开发的基金品种是:部门型基金(主要投资以某种行业为主的股票基金)。保险投资基金、契约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等的试点发行,将使一批资金闲置而急待投资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使有关资金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同时,保险投资基金、契约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等的试点也为证券投资基金新品种开发起到示范效应,为大规模地发展基金新品种和扩大基金规模铺平道路。

4.激励证券投资基金以追求长期资本增值为主要发展战略,积极促使证券投资基金增值部分的资产进行再投资。同时作好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宣传和营销工作,以期到基金发展规模超过1000亿基金单位。

5.对老基金的规范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并严格把关,力求老基金的规范问题成为促使证券投资基金向良性发展、规模发展的助推器。

6.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应尽快促成证券投资基金避险工具的实施。近期可以做的工作是,尽快促成指数期货等金融新产品的出台和实施,使证券投资基金可以有效地规避系统性风险。

7.加快行业组织自律的建设,加快制定行业规则和共同守则。尽快促成《投资基金法》的通过与颁布。呼吁建立《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

作者: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秦峰来源:《中国财经信息资料》第10期。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的论文汇总篇十六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这些国家农村教育还存在数量、质量、均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现实,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做法有:强化国家行为,重视教育扶贫;政府办学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和家庭参与;学校教育为主,兼用多种办学形式;提倡基于学校的管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性;等等。这些经验对我国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同时继续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农村教育应发挥多种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地制宜,制订切合的教育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

(一)数量问题。

在世界银行宿务研讨会上,亚太发展中国家同行就农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问题请教了中国代表团。中国专家对其他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教育情况也给予了关注。有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世界上发展中国家30%的学龄儿童在校外闲散或做童工;82%的失学儿童在农村;世界上80%以上的文盲在亚太国家。亚太农村教育成败与世界全民教育进展息息相关。这些国家虽然小学、初中的入学率逐年上升,但普遍的辍学现象让各国头痛。越南、泰国、印度均已实施免费的小学义务教育,但由于农村小学生中途辍学者多,至今未能真正普及。东帝汶义务教育的辍学率甚至达16%。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80%,辍学主要发生在农村。导致辍学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家庭贫困、教师水平低、课程内容偏难或脱离农村实际、女生人群不稳定是共同的原因。学校布点不合理,有些地方没有学校,学生离校太远,则是哥伦比亚教育部指出的首因。在印尼、菲律宾等多岛国家,交通不便、旧的习俗、缺乏教师也会成为制约因素。墨西哥教育部还认为,就学与健康也有关系,疟疾、霍乱会导致部分群体性辍学。

(二)质量问题。

亚太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让学生“学得好”的问题已开始得到关注。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国家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师资薄弱、缺乏教研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老挝教育部同行介绍:本国寄宿制学校不足,学生上学远,到校不整齐,组织教学不容易。老挝虽小,却有49种在用语言,教师难以熟悉学生母语,交流沟通存在障碍,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越南、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情况亦然。墨西哥研究表明,贫困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很多人看来,三年级不会写书信,五年级不能解应用题,七年级不能讲日常外语就表明学生没学好。而这种情况,在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司空见惯。

(三)管理问题。

在亚太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村地区,教育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是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过于强调地方负责,中央政府作用发挥较小,各地自行其是,不易整合力量。二是农村学校管理理念有待更新,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校长的专业化水平低,未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三是对学校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尚未普遍做到科学全面,不能对多数学校以有力的引导,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四是农村学校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道路交通状况不良,周边环境脏乱情况比较常见。

(四)均衡问题。

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是国际社会的理想。但在教育普及和基本质量尚未做到的情况下,亚太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较为严重。最突出的是,城乡办学条件差别大。笔者曾在不同年度到泰国、印度、柬埔寨、菲律宾、墨西哥、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亚太发展中国家考察过农村教育,亲眼看到这些国家的农村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均与其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亚太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实际上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管理都比较差。当然,农村教育差,最主要的是差在农村教师队伍上。泰国、老挝、越南、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同行称:本国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稳。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工作条件差,农村教师要在简陋的环境中付出辛勤劳动;二是因为生活条件差,工资、津贴低,住房没保障;三是因为发展机会少,接受培训、经验交流等每年不到一次,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多少年原地踏步。在教育落后的状态下,一些亚太发展中国家往往把有限的资源向一部分学校集中投入,因而建窗口学校、重点学校是普遍的做法。在菲律宾,当地安排参观的'也是其重点学校,而且校内还有按学业成绩组成的重点班。近年来,墨西哥致力于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分配教育资源,但由于整个社会形态落后,因而出现教育效率低下、缺乏生机活力的情况。

综上所述,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比较薄弱,有其共同的原因。首先,自然条件制约。这些国家或山区较多,或岛屿较多,群众居住分散,交通相对不便,学生走路远,家长不放心。其次,经费保障不足。虽然近年亚洲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底子薄,世界上三分之二每天生活水平在两美元的人口在亚洲;发展中国家60%的人口在农村,世界上四分之三的赤贫人口在农村,亚洲居住着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在一些亚太国家,贫富差距加大,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更是如此,失业者众多。再次,亚太发展中国家社会变动较大,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口流动加速。印度、印尼、越南、墨西哥等国都面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问题,城市学校容量不断受到挑战,贫民窟中的教育谈不上什么质量。

(一)强化国家行为,重视教育扶贫。

农村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必须保障的事业。各国中央政府注意发挥政策引领、项目推动、资金支持、督导评估的重要功能,对全民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进展予以投入、统筹和监测。

公立学校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主体,由于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公立学校在不断改进。印尼、菲律宾的公立学校开始重视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印度长期以来公办教育薄弱,私立学校条件较好,但收费昂贵。现在,这种一般平民百姓难以问津的状况也出现改善迹象。但从总体上看,政府举办的农村学校还只是具有了初步教育条件,尚不能满足全社会各类人群的需要。所以,各国政府并不包揽农村教育,而是鼓励社会部门积极参与。哥伦比亚全国咖啡种植者联盟负责人杰拉米罗(palbojaramillo)介绍,该联盟与政府、大学、筹款机构、非政府组织保持合作,组成理事会参与举办农村教育。杰拉米罗坦言:私营部门投入教育不是为了慈善。在他们举办的学校和教育机构里,课程包括学校与咖啡、信息技术和学校与食品安全,这些课程贯穿初中、高中及成人补偿教育。他断言,在21世纪,传统的种植方式缺乏竞争力,而受过较好教育的咖啡种植者必将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在咖啡生产和经营方面更具竞争力。

为调动基层办学积极性,鼓励社区筹集资金,孟加拉国地方政府乐于提供配套资金。如果基层社区筹集到一定的办学经费,地方政府则支持其同样额度的资金。“孟加拉国农村提升中心”(brac)动员社区筹集资金,实施非正规教育。社区负责维护学校设施,保证学生按时就学,确保学生安全,举办家校会议,协助学生6年级后向正规学校转学。据该项目主任伊斯拉姆(safiqulislam)202月10日在宿务对笔者说,在孟加拉国有714个非政府组织创办了8250所这样的农村学校,覆盖了24.8万名小学生。

柬埔寨教育部指出,要扩大社区参与,以保证所有学生入学,调动社会支教资源,监督教师出勤情况。其他国家代表认为:有必要强化跨部门协作,比如教育与农业部门要加强在农村教育方面的合作。还有必要整合教育资源,鼓励高校参与农村教育,在培训教师、提供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作用。

世界银行研究表明:政府为主举办教育,决不排斥公民个人对教育的贡献。私人对公立教育可以发挥明显作用。…支持学校发展,家庭亦不应免责,家庭对学校的赠与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同时,家长有权为学校发展提出建议,甚至组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而不是学校举办家长学校,教训家长。学校允许家长观察教师成长,观察孩子在校是否专注。在哥伦比亚,家长至少每两个月要到学校一次,确保学生按时就学,讨论学生学习情况。

(三)学校教育为主,兼用多种办学形式。

农村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农村学校教育须符合农村实际,课程和教学体现相关性。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农村学校应为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村扫盲教育提供必要支撑。除此之外,各国还提倡多种形式办学。拉美19个国家启动了“信心与快乐”(fevalegria)项目。这是在全纳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多种形式办学,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广播教育、教师培训等。这个项目自1955年创办以来,非常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学生、贫民窟中的学生,帮助他们接受教育,完成学业。

复式教学是亚太发展中国家高度关注并津津乐道的教学形式。越南、老挝、泰国、蒙古、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专家认为,针对偏远地区学生分散、缺乏教师的情况,复式教学不失为提高就学率的重要措施。越南教育部制订了复式教学指南,给担当复式教学的教师提供津贴和进修机会。20,越南接受复式教学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泰国教育部代表说,本国43.5%的学校不足120人,对为每个班都配备一名教师感到困难,表示复式教学要作为全国性政策在全国推进。当复式教学的作用受到质疑时,与会倡导者辩驳道:复式教学有用有效,它并不是随便一个乡村教师敷衍了事的,真正从事好复式教学,对教师要求其实很高。复式教学中,教师充当协调员,而不是高高在上、单向传递。教师还需结合当地实际对教材内容做适当调整,以增加儿童兴趣,或提升教学内容与当地实际的相关性。

印度尼西亚从实施“单顶学校”(oneroofschool)评建项目,采取灵活办学形式,帮助偏远农村少年完成学业。选点要求是:地处偏远、孤立、困难地区;学生数量30人为宜;离其他公立或私立学校不少于6公里;原学校校舍基本可用;当地社区提出申请并表示要积极支持。如属新建项目,则另外还有两个标准:一是至少有2500平方米的用地;二是地方政府要承诺聘任校长和合格教师,提供运行经费,配备教学设施。至年“单顶学校”已新建和修缮学校2791所,其中2191所为教育部拨款,另600所系地方政府贷款兴办。

(四)提倡基于学校的管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性。

基于学校的管理,在过去的十年里,成了很多国家的流行做法。这与基础教育地方分权的现实以及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的呼吁是一致的。倡导者认为,好的教育不光是资源上的投入,还包括改善学校和教学的鼓励措施。基于学校的管理方法,就是要给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其办学积极性。选择、竞争、诉求可以影响实践,绩效机制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促进工作,改善效果。各国与会者认为:基于学校的管理,首先要划分好校长与各种管理委员会的关系;其次要取得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教师支持;再次要得到社区和家长的拥护,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五)制订基本办学标准,构建儿童友好型学校。

亚太发展中国家重视制订农村学校基本的办学标准,要求利益相关者为达到此标准而共同努力。在国际机构的倡导下,儿童友好型学校(childfriendlyschool)的标准成了一些国家农村学校的基本目标要求。儿童友好型学校的提法如同环境友好型城市、资源节约型经济、用户友好型界面一样,在很多国家已经比较流行。会议期间。笔者参观了马波咯(mabolo)小学的儿童友好型学校。校长泰佳娜()介绍,儿童友好型学校有7个目标:鼓励儿童在学校和社区的参与;注重儿童健康和福祉;确保学生安全;鼓励全勤,遵守纪律;保证儿童取得良好学业成绩;提升师德水平和育人动机;动员社区支持教育。每个目标下又细分了4~11项具体指标。依据这些标准和指标,马波咯小学提出“5h教育”,即:善于用脑(head),富于爱心(hearl),能够动手(hands),保持健康(health)和家庭参与(home)。菲律宾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还提倡年长学生对年幼学生的照顾。为此,在教师培养培训、课程资料开发、设施设备配置、考试评价安排过程中都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六)分析问题症结,促进教育性别平等。

推进女童教育、实现性别平等是全民教育六大目标中最为薄弱的方面。促进性别平等,亚太发展中国家还要走很长的路。除了个别国家更需关照男童外,促进性别平等就要加强女童教育。女童就学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涉及入学率和完成率等指标。制约女童进入学校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家庭因素。有的因家境贫寒不能交纳由于就学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开销;有的家长认为送男孩上学日后更可得到回报;有的认为学校教育对女孩未来的生活帮助不大,或担心女孩离家到学校后可能会受到性骚扰,莫不如尽早让她们在家里料理家务,照看弟妹;有的父母甚至较早地安排了女儿的婚姻。二是学校因素。学校离家较远,路途中可能会招致安全问题;校内缺少女生专用设施,特别是卫生设施跟不上;教育工作者对女生不公正,认为女生理所当然地要帮学校干些后勤事务;一些教师断定女生学业不如男生,因而在教学中缺乏对女生鼓励,给予提问、辅导的机会较少。三是个体因素。不少女生既要做家务,又要上学,身心疲惫。有的感到学校所学的东西与日常生活和未来就业关系不大,缺乏学习兴趣;有的看不到周围有多少成功的女性,学校中女教师也少,缺乏学习动力;有的较早地操持家务、务农或外出打工从而放弃了继续学习。

亚太发展中国家教育部普遍关心如何培养教师、招聘教师、留住教师、提高教师质量的问题。其基本手段包括提高工资、提供住房、组织培训、号召校本进修。马来西亚针对受过培训的优秀农村教师流失现象,采取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予以防止。柬埔寨修订了教师资格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开展教师培训,招聘合格教师,淘汰混事人员。

进入21世纪后,各国为适应新的科技形势,开展了渐进性的课程改革。没有轰轰烈烈,却也不断推进。新课程增加了现代科学知识,删减了庞杂的学科内容,强调发展学生能力,加强教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国家统一规定核心课程,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空间,实行课程分级管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的分量加大。泰国自来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触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管理方式的变化及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世界银行专家建议:各国的课程革新要制订科学可行的课程标准,强调结果导向,采用合适教法;要加强学生生活技能及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要跟上,体现激励,并照顾男女生的学习特点。

(八)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首先,信息技术有用有效。世界银行专家阿树涛希(chandraashutosh)在对40多个国家在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进行调查后认为:在迅速变革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应对信息技术不理不睬,不能让农村孩子远离现代文明。信息技术对城市学校并不成问题,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其实是对农村教育的支援。信息技术可用来改善管理,可用作教师培训,可用作教师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与外部联系及愉快生活的手段。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学习常常也需要借助电脑。信息技术让过去只有城市和发达地区学生享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到达山乡,让那里的孩子受益,并使他们了解外部世界。

其次,信息技术只是辅助。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对信息技术在学校运用的效果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评估表明,若一堂课超过一半的时间用电脑,就会降低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无限夸大。课堂上,既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以信息技术为中心,而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比较好,机器不应取代人成为主导,也不必任何课都用信息技术。传统的方法不能轻易丢弃,教师作用不能降低。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还指出:将计算机放到教室比建计算机室好;多大年龄引入计算机学习还不确定,但决不是越早越好;如果指望靠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那么及早停止吧,这在拉美国家已证明了是不行的。

再次,信息技术需要条件。政府资金投入、企业参与、社区捐助、电力到达缺一不可。教师是否适应、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与世界银行研究结果不同的是,蒙古教育部官员称,在学校设立电脑室是他们国家的做法,由于资金所限,不能让人人拥有笔记本电脑,集中使用比较合算。哥伦比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手段,而今却不敢妄称成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推介下,柬埔寨、印度等国近年试行“100美元电脑”计划。推介者称100美元就可配一台笔记本电脑。事实上,100美元的电脑功能太差,扩充功能后则超过了200美元。目前,这个计划风声大,雨点小,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

(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同时继续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

缺乏充足经费是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共同问题。这些国家的理想是,政府大幅度提高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提高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并向农村教育倾斜。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是否重视教育,不在于口号多么好听,关键看这个国家的政府是否一如既往地投入教育。事实上,对学校建设的投入,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长远来看则可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撑。借鉴“有条件现金转移”的办法,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要从暗补变为明补,让贫困学生直接感到受益,激发学习动机。

对于农村教育政府投入为主,不应排斥社会各界和家庭对学校的自愿资助。学校依法接受捐助,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不必视而不见。人民群众追求的是高质量的教育,而未见得是省钱的教育。当然,学校必须妥善管理和合理使用各种来源的经费。

(二)农村教育应发挥多种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我国借鉴亚太国家经验,除保持和发挥农村学校固有的教育教学功能外,还应逐步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当地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社会文化知识传播中心、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精神文明的辐射中心。在农村,分散地建这设施、那场所不一定好,而整合建设和使用学校设施则可一举多得。学校的设施要尽量为农村开放,学生课余可返回活动,家长周末可进去打球,农民农闲可前往接受培训。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学校应在返乡农民丁培训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动辄课后清校,为人进出的门紧锁,已经不受欢迎。

(三)因地制宜,制订切合的教育规划和政策措施。

亚太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一直在搞树下上课、非正规教育、社区简易办学。这些国家在交流经验时,对此津津乐道,说既节能又环保,国际机构也较为推崇。然而,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太发达国家,则不去效仿。这说明,因陋就简,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多数亚太国家的与会者都表示继续扩大复式教学,属无奈之举。毕竟,有比无好,让学生接受复式教育比不受任何教育要强。各国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谋划本国的农村教育。生搬硬套,势必南辕北撤。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当然更多的是应实施正规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建立一些寄宿制学校,以控制辍学,减少复式教学,并避免让学生每天走得太远。虽然寄宿制也有弊端,但利大于弊。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中一些有益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加强学校管理,实施儿童友好型学校建设,构建和谐校园,项目推动工作,重视典型带动,逐步全面普及。这些措施在我国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过程中,可以参考借鉴。

(四)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

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信息共享,增强了教育工作紧迫感,推动各国如期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教育目标。因而,国家间教育交流与合作需要继续进行。国际组织启动的“快车道计划”就是一个全面教育合作项目。只是,中国学者参加亚太地区教育会议,特别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行在一起时,少了新鲜,多了自豪。因为很多时候,这些国家讨论的问题是我们曾经遇到、现已解决的问题。但这不应成为我们浮躁或自大的理由。中国仍然可以从其他国家农村教育中得到启迪。即使不能马上学到新经验,我们也可开阔眼界,丰富思维,坚定信心,少走弯路。亚太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经验,特别是教师培养和培训计划、绩效工资制度很感兴趣。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国也应该与世界共享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艰苦努力、光辉历程和经验教训,为亚太农村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