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故乡的梦怎么写(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2:51:54 页码:8
故乡的梦怎么写(优秀11篇)
2023-11-11 12:51:54    小编:ZTFB

每个人都应该定期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休息时间,可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一

柔软在缓慢的日子里。

飘忽不定的泪。

溅湿了揣一缕乡土的风。

灵魂游荡在那片安静的土地上。

朝圣着那一段不老的日子。

在背着天涯海角的脊背上轻轻的抚慰。

怕斜阳走了来了夜。

寂寞里。

爬满了故乡的影子。

那泡在醉里的相思。

落在了凉风侵湿的头忱里。

依恋成精。

梦里的山坡。

春天开始驻留。

花儿也开始竞相绽放。

就连冬夜的风由微凉变得滚烫。

那一畦畦的菜花黄穿过冰冷的城池。

漫山遍野的蝶蝴不请自来。

山歌温暖了的花香。

把所有的山路灌醉。

太阳从爬起就醉到回家。

人与牛途经的那条小道。

都被故乡的热情灌满了柔情。

慵懒地躺在我眼里。

丰富了夜。

月光柔软的故乡像个婴儿。

在母亲的摇蓝曲里甜睡。

故乡的童年婉约在风里。

故乡的情在夜里的呢喃。

随着夜色泊向远方的远方。

在灯火阑珊清醒。

还有那牵挂和祝福。

在匆忙日子里幽幽的绽放。

我带着一身乡土的傲骨。

在繁华中显得格格不入。

頑骨携一身稻禾味。

我以目光为子弹。

穿透红尘繁篱。

孤独成自己。

//。

将一抹思念静静的安放。

拢一袭故乡月华的流光。

把相思浸尽。

肢体像山一样屹立成有风骨的树。

那些疼痛的日子交给流云。

不会浅行于落寞和忧伤中。

故乡把阳光揣在我身上。

在海角天涯中健康成长。

故乡,当走出你洒满花香的山路。

我就不想回头。

说是为你争口气。

那知过去了这么多年。

我还是要蜷缩着身子。

依恋在你的目光中才能入眠。

当我老迈无用,只剩生死。

当我无论贫穷富贵。

你都会在崖口等待回归。

一样的慈爱一样的热情。

你依然还记得。

我小时候的故事和儿时的模样。

还有那带着山乡味的名字。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二

人人都有自己的,你从那里来,最终也要回到那里去。

我的在中国江西赣州,那是一个美丽的、不大也不小的城市。

我爱我的,那里有一段长长的城墙,他像一个士兵一样挺立在波澜壮阔的赣江边,似乎时刻准备迎战来犯的敌人。我爱城墙,他就像一个卫士一样保护着我的。

我爱我的,那里有条大河,叫做“赣江”,它由两条更小的河流汇聚而成:章江和贡水。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赣”这个字由“章”“贡”和“攵”三个字组成。我爱这些河流,正是因为有“章贡”两条河,才能有“赣”州,而且能存在很“久”。

我爱我的,那里的食物非常美味,那里的饮品如同琼浆玉液。那里有许多美妙的食品,去了赣州却不品尝赣州的美食,就像去了北京不吃火锅一样。这样美味的食品有很多,碗儿糕、芋头丸子、茄子米果、艾米果……我爱这些美食,有句老话说“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老百姓以吃为快乐,吃了好吃的,人就像上了天宫一样快乐。这些食品给我很多快乐。

我爱我的,那里有我的家人,他们养育我,让我长大;又跟我谈心,让我不孤独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我爱我的,因为它是我的根本,也是我的枝节,我从那里来也要回到那里去。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三

在我心中本是很淡很淡。如蜻蜓点水轻泛涟漪竟无波浪涛天般的汹涌。

说起,平日无话的他也会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乍听起来,那地方仿似真的那般只应天上有,而地下无;有的人却不愿多说,硬逼问吧,便客气点回你一句:小地方,不说也罢!

思绪烦杂中,我总会翻看脑海中那厚厚的笔记本,去寻觅童年的足迹……然而每每总是零星小点。我不是没有童年,只是对于的回忆实在太少……太少……但,我仍是这样一味作着无意义的追忆。

是的,我的童年不在……。

我喜欢在溶溶的月色中,悄然把心弦揉捏,为寂寞的午夜增添些许的惬意。风,懒懒地拂过双鬓,我衷情这样的`风,它总能传奇般地温润那脆弱的灵魂,滋养那伤迹般干涸的心穹!

的风,永远洋溢着母爱般的柔情……我轻合双瞳,执意要与秋月共享清风。

这一觉不知睡了多久,当再度睁开眼时,我竟横卧在一片幽幽的草苇间,阳光暖暖地洒在草田上,安详地逗弄着这群灵动地小生命。原来烈日也可以很温柔。

好熟悉地景致,但……我茫然,到底在哪儿见过呢。

忽然,群草沙沙地起舞,风儿在这和谐地欢歌中,缓缓而来,在我怀间徜徉……好温暖地和风,我不由地张开双臂,感受风中地柔情还有那种似曾相识的感受……啊!的风!

这里,是我的!草影依旧婆婆,但我的心无法平静。

我怎么能忘记呢这里是父亲与我共同的回忆呀!

记得那天是我的生日,父亲故作神秘地把我带到了这与市镇尘埃相隔的农园。

从没有见过这般蓊郁的绿,我实在无法用这笨笔诠释我当时的欣喜,与父亲一反常态的温柔慈和。之后,每年,父亲都会带我来一次,且每次都会深情地感叹:大自然的美是最真实的,就像亲情……直到我离开,直到父亲离开了家,直到悲伤把一切尘封。

我把青草摸了又摸,把蓝天望了又望,试图重温过去的阳光。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又流逝了二十个年头。二十年后的我带着满怀期待的心情准备回啦!我想: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呢?亲朋好友过得怎么样?各种各样的疑问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真想现在就插上翅膀飞到去。

我已经踏上了归程,我心里想的都是回到后与亲人朋友相见的情景。“近乡情更怯”,我现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真是又紧张又兴奋。

不知不觉间,我就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哇!眼前一亮,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古朴自然的风情小镇,小桥流水人家。我还没有看够,我的亲人、好友、邻居全都拥了上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一路上又是握手,又是嘘寒问暖。无意之间,我惊讶地发觉父母长辈好像比我当年离开家乡时还显得精神些,身体倍儿棒,我儿时的好伙伴也都出落得亭亭玉立,我真替亲邻驻颜有术高兴。

令我惊诧的是,当年的垃圾场居然像个小型花园,空气新鲜,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旁边还有个村民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低碳环保,对我这个久居大都市的白领来说,家乡简直是件奢侈品!我仿佛回到了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

步入老宅子,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围坐一桌,有说有笑,这种滋味真棒!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园情。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五

遍地野花的烂漫。

田野庄稼的葱茏。

树林落叶的缤纷。

天空雪片的曼舞。

变换故乡的四季风景。

长大后。

渐渐模糊。

却盛满了我的梦镜。

重返故土。

物是人非。

熟悉又陌生。

再也寻不到童年的足迹。

孤寂的老屋。

沉默的小路。

诉说着岁月的流转。

见证着远去的从前。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六

我的在固堤,呢里有我的美好的童年记忆。

那里有一个月亮门,通过它可以来到我玩的小院,三户人家,地坑坑挖挖的,绊倒了好几次,家里有一个大院子,三间屋子,我常常在院子里玩,当我奶奶一种上菜,我就在架子中穿梭。客厅里唯一的一个黑白电视,也是我和我哥哥一起打游戏的地方。那时,我六岁。

后来,月亮门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木门,小小的黑白电视也换了,换成了一个21英寸的大彩电,院子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两层小楼。在一楼,有许多废木板,我常和两位朋友用它打城堡,严严实实的。空大了,人来的就多,初四,亲戚朋友都来,后院一个屋,加上那一层楼。那时,我八岁。

小木门没了,用水泥建上了一撞墙,后院没了,用一些红砖隔了起来,街对面的“固堤中学”与“固堤小学”也没了,把一排排平房变成了楼房,原固堤中学,变成了居民楼。那时,我十四岁。

还记得小时候,我非常爱吃西瓜,,固堤西瓜远近闻名。都因该知道郭牌西瓜,但它熟了的时候,刀刃刚又碰上西瓜,啪,西瓜自己就裂开了。

过年时,一家人团聚,鞭炮声,烟花声,从我耳边飘过,说声,笑声,是我的神经放松,想说就说,想唱就唱。

现在,固堤越来越好。

固堤,。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七

淡淡的记得,那时的故乡,每到黄昏之时,便由沸腾转为了安静,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土地,庄稼,鸡鸭和房屋,为村庄抹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听爷爷说,那时的故乡交通虽不发达,只是一个无名小村,虽鲜为人知,却如画卷般明丽动人。在那个小村里,河水潺潺地流着,花儿绽放着笑脸,树木垂着绿荫。

说到现在,爷爷笑了!现在的故乡变得更美了,你瞧那村旁的白塘湖湖水清澈,岸边杨柳依依,引得许多游人前来观赏。村里规划种下的桃林、梅林更是一大景点。村民们的生活富裕了,一幢幢小洋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家电早已进入千家万户。那种老式电话也终于退休了,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有急事随时拿起手机联系,就算无人接听,也可以发信息备注。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八

我的在东白湖镇,那里有连绵不绝的山川,有清澈见底的河流,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东白湖,真是所谓的“人间天堂”啊!

一天,爸爸带我到奶奶家里去,一路上的美景像连绵的画卷不断从车窗外掠过:柳树的嫩芽悄悄地探出头来,细软嫩绿的柳丝在微风中轻轻飘扬,多像春姑娘又细又长的秀发;花儿争奇斗艳,仿佛在说:“你们看,我的新衣裳多美呀!”一些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你追我赶,好像孩子们在追逐打闹。车子终于开到东白湖镇了。一到奶奶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往湖边跑。我奶奶家在东白湖的最东边,那里的湖水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出远处苍翠的群山,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水草晃晃悠悠的',像一个醉汉一样,真是一幅美丽的动画。这里还是螃蟹的天堂,我每次都和弟弟一起,一会儿工夫就能抓一大桶,带回奶奶家去美餐一顿。东白湖两岸的青山犹如湖水忠实的守护神。它们不像华山一样危峰兀立,也不像黄山那样威武壮观,它们默默无闻地守侯在湖边,每天都在为东白湖镇、甚至整个诸暨的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山雨过后,云雾像玉带一样环绕在山的周围,不时地从山顶飘过,远远看去高山就像钻进了白云似的,虚无飘渺,如同仙境。我的真的很美,有空你也不妨来看看,我还可以做你的导游呢!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九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20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宏儿没有见过我,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

但我们终于谈到搬家的事。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了,又买了几件家具,此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是的。"。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30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30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鬼见怕也有,观音后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

"这好极!他,--怎样?......"。

"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母亲站起身,出去了。门外有几个女人的声音。我便招宏儿走近面前,和他闲话:问他可会写字,可愿意出门。

"我们坐火车去么?""我们坐火车去。"。

"船呢?"。

"先坐船,......"。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这样的过了三四天。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我们终日很忙碌,再没有谈天的工夫。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

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

"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

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已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独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九二一年一月。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十

关于故乡的记忆,总是很遥远,远到只能在梦里,才能梦见故乡那栋老房子,在岁月中渐渐隐褪了曾经的色彩;梦见门前的那棵梧桐树,叶子绿了、黄了,落了、抽芽了,任时光的年轮划上一圈又一圈;梦见村口那眼冬暖夏凉的泉,每天氤氲着一股白色的雾气,在人们来来往往水桶撞击的声音中,吟唱着最古老的歌谣。还有,还有外婆在老屋门前一声声地呼唤,带着质朴的乡音,带着最温馨的回忆,飘荡,从梦境到现实,从现实到梦境。

关于故乡的记忆,总是很近,很近。近到可以听见细雨敲窗,雨打芭蕉;近到可以轻易激起心头泛起的,关于故乡的点滴回忆。桃红柳绿,东风暗换年华,但故乡是心头永远的朱砂,总能轻易地勾起心中最深的记忆与牵挂。

故乡,是一条纤细的乡村小路,小路上杂草丛生,漫过了白色的球鞋,打湿了清晨的裤脚,一直通向校园的方向,通向遥远的,未知的地方。

春天来了,水田里的禾苗仿若一个个娇小的绿色人儿,在微风中轻轻地招手,一眼望去,是那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这里,孕育着庄稼人一年的希望。

花开了,开在屋前后那高高的田坎上,开在春风拂过的山岗上。一直以来,对于桃花就有着一种别样的喜爱。桃红点点,粉红的花瓣,随着微风,轻轻飘落,零落了多少女儿娇柔的心事。惜春常恨春归早,那时候的我,怎懂得韶逝的道理。看着那漫天飞舞的桃花瓣,只是觉得好美,好美。伸出手,让花瓣一片一片,自指尖飘落,纷飞成一季最美、纯洁的梦。那个桃花树下的小小姑娘,扎着短短的马尾巴,就这样眼巴巴地,看着那一树桃红,仿佛透过那朵朵盛开的粉红的花朵,看见了一树的硕果累累,馋了嘴,馋了梦,馋了那一季的美好的童年。

夏天来了。河水沸腾了。两岸杨柳依依,临水梳妆,一双美眸,静静凝望着不远处,在小河里嬉戏玩闹的大人、小孩。小河的胸怀是宽广的,她默默地容纳着来自心灵人们从心灵深处迸发的欢愉,成为这个季节,大自然最清凉的馈赠。

田地间,成片成片的玉米地,绿油油的,仿佛一排排卫士,守候着自己的家园。村落间、山林间,时常听见布谷鸟千年不变的吟唱,吟唱着一曲朴实、勤劳的歌谣。我总觉得布谷鸟是在叫“豌豆、包谷”,似是而是,听来感觉是那么一回事。离开故乡以后,就再也听不见它的吟唱了,自然也不知道它究竟唱得什么,但我知道,那一声声啼叫,早已经烙在了我的灵魂深处,在某一个午夜梦回,将我带进那个小小山村,带进那片田园,听一曲而来自布谷鸟的天籁。

秋天来了。秋,是喜悦,是收获,是农民洋溢的笑脸,是那一把把挥洒的汗水。

这个时节的农事多,打谷子、收玉米,挖红薯,接踵而来的农事,压弯了农民的脊梁,喜悦着农民酣睡的梦乡。对于孩子来说,这个季节是山地田野间肆意的玩闹,是枝头的硕果累累。各种水果,都卖弄着最成熟的风姿。一个个柿子,高高地挂在枝头,仿佛一个个灯笼,煞是好看。橘子已经开始黄了,可孩子们就喜欢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这个在树上摘,几个在树下巴巴地望着,等着树上的孩子扔下来,然后争相抢着,闹着。枣树下,孩子们一个个拿着常常的竹杠,伸长了脖子,敲敲这颗,敲敲那颗。叫嚷着,这里、这里,那边、那边还有……童声,交织成一片欢喜,在秋的田野,编织着丰收的歌谣。

我是喜欢冬天的。记忆里的那银装素裹的世界,多少次浮上心头。故乡的冬,没有毛主席笔下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故乡的雪,是安静的。它轻盈地落在山头,轻盈地漫过小河,无声敲打着农户的窗口,将一片雪白的世界悄悄带来。

冬,是寂静的,偶尔,村落间会传来狗吠的声音。声音落下,枝头的白雪犹如被惊吓了一般,“扑哧哧”落下,溅起细碎的花朵,开在冬季,开在那些孩子的梦里。

故乡的梦怎么写篇十一

我就是沉睡千年的种子。

你若是天空。

我就是行踪不定的云朵。

你若是苦楝。

我就是枝头串串楝果。

你若是老屋。

我就是墙上不离不弃的衣蓑。

你若是石磨。

我就是磨眼里流出的传说。

你是庙门旁千年古槐啊。

我就是团团浓阴里叽喳不休的鸟雀。

无论浪迹千里万里。

我的梦中。

总是开满你四季的花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