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对鲁迅的认识(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2:42:49 页码:9
最新对鲁迅的认识(优秀8篇)
2023-11-11 02:42:49    小编:ZTFB

透过总结,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健康饮食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接下来是一些总结的范例,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对鲁迅的认识篇一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残酷压迫。她们必须恪守封建礼教及其道德标准,因而所受的苦难最深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感受,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在对封建主义进行顽强而坚韧的战斗的同时,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作品描写了一些麻木和愚昧的女性,但这也是当时一种特殊的反抗形式――逃避的反抗。

华大妈是《药》中一个“小人物”,鲁迅将她置于一种凄凉、晦暗的场景中,让她背负人生的重负,在穷困、失意、不幸中艰难地挣扎,暴露出的是那骨子里的麻木和愚昧。为了医治儿子小栓的病,倾其所有,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但是,病魔还是无情地带走了年轻的小栓。鲁迅在《药》中还设置了华大妈与夏妈妈在坟场颇具讽刺性的相遇,道破了这两个女性因为自己的愚昧、麻木、安与现状而遭人利用,走向悲剧性命运的必然性。

与华大妈一样,鲁迅作品《明天》中创作的第一个妇女形象――单四嫂子,她也有着勤劳善良的品行,溺爱自己的孩子,全心全意为他们打算。她是一个在社会里受多重压迫并很符合封建规范的“节妇”,是广大妇女生活和命运的代表。

鲁迅就是要通过单四嫂子的不反抗,或者说是逃避的反抗,让世人警醒,是妇女争取、反抗的时候了,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多么的希望她能有一点觉醒啊。

二、顺从与自杀――无奈的反抗。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中指出,妇女“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单四嫂子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从,对自己的命运甘心情愿地任人摆布,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愚昧无知的可怜寡妇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而像单四嫂子一样的祥四嫂子、爱四嫂子还在层出不穷。

《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位勤劳善良的普通村妇,是一个温顺、善良、无知的普通农村妇女,是在封建伦理包围和影响下土生土长的,一直受到封建政权、皇权、族权、夫权和神权等等的“熏陶”。封建社会的买卖婚姻使祥林嫂嫁给一比她小十岁的男人,丈夫死后,其婆婆又将她像牲畜般的卖给贺老六。但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丧,大伯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当走投无路的她再次到鲁四爷家作佣工时,她已被封建礼教判定有罪:寡妇再嫁,伤风败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为赎罪名,祥林嫂用光她的工钱,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当做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然而,不管她怎么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始终得不到人们的许可。最后,在人们喜气洋洋的祝福声中,祥林嫂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祥林嫂是有一些反抗觉醒意识的,鲁迅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受到强烈压迫的妇女悲剧典型形象,给我们揭示了广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及其社会根源,表现了鲁迅对妇女的深切关心,也从这里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三、权力和平等――主动的反抗。

如果说祥林嫂的反抗是被迫的,被动的,那么爱姑的反抗则更多的带有主动和强势的成分了,而且她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离婚》中的爱姑,是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的。爱姑与单四嫂、祥林嫂一样也是普通的劳动妇女,但是她的反抗更主动,而且也更长久和猛烈,在初期也取得了一点胜利。这个善良的农村女性,当丈夫另觅新欢,要遗弃她时,她却变得异常的泼辣,勇敢,并进行了坚强和持久的抗争。爱姑的反抗,首先的原因是丈夫要遗弃她,而她本人在施家又是符合传统妇道标准的,这就是她奋起反抗的直接原因。而爱姑毕竟也只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见过世面,缺乏社会经验的农村妇女,她在斗争中我们看到了她的局限性。爱姑的斗争,比起祥林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她有不示弱的勇气,这对她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鲁迅先生塑造的爱姑形象,是一次大的突破,是女性争取自身权利和平等的一大尝试,但也反映了农村妇女命运的悲惨和反抗的艰难。

四、希望与新生――觉醒的反抗。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自奴隶社会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就一直存在,到进入封建社会,这种状况尤为突出。“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至理名言,“三从四德”为教女之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女子被剥夺了与男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便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位幸运者多读了几本书,那也只能秘而不宣,只有自己知道罢了,否则定会惹人非议。因此,才情皆高的林妹妹明明满腹诗书,可长辈问及时回答仍是:“不曾读,些许认得几个字。”海棠社众姐妹的佳作也是不能流出府外的,否则会引人笑话且名声不好。由是,古代女子的教育可见一斑,此种状况一直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进而开始了近代女子教育艰难的发展历程。

子君是《伤逝》中的女主人公,是知识型的妇女形象。她不同于祥林嫂、爱姑等无知农村劳动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有知识的女性,子君的反抗和觉醒,是鲁迅在探索女性问题上的另一思考和另一方面的探索发现,而且子君的觉醒有了更深入的表现,更具有主动意识和理论指导,是妇女解放的另一新台阶。

子君虽然成为追求个性解放的牺牲品,然而,她毕竟从封建桎梏中冲出来了。她与封建道德礼教毅然决裂的呼声将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她那凄丽的悲剧形象将使中国妇女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虽然单个人的反抗以失败告终,但子君的可贵之处是她敢于反抗,并有强烈自我觉醒的意识,积极接受进步思想,敢于朝着自己的理想抗争。

妇女要获得现代意义上的解放,而做出最根本的手段,则是扫荡封建制度。因此,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倍加赞赏刘和珍精神,“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时,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女性临难竟能如此的从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就是鲁迅笔下的刘和珍,这已不是娴雅温柔的东方女性,刘和珍这个青年女学生在向社会发动主动进攻,虽死犹未悔。中国女性,正是到了刘和珍这一代才算觉醒了,中国女性的三从四德,被冲的干干净净,个人的独立反抗再刘和珍等人身上被唤起,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我们今天看鲁迅作品,看为革命牺牲的刘和珍,仍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她以自己瘦弱的臂膀挑起解救祖国的重担,她的勇毅与坚决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结语。

毛泽东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以其敏锐的观察、缜密的思考将那些受尽欺凌和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形象用其犀利的笔锋塑造出来,体现了他对妇女出路的不断探索,不断思索。鲁迅给我们揭示了要想战胜封建势力,就要从根本上摆脱封建反动思想的束缚,反抗封建势力。这一个个典型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就是一篇篇讨伐封建专制文化的檄文,是呼唤中国妇女解放的宣言书。

(编辑/刘佳)。

对鲁迅的认识篇二

文章摘要:我眼中的鲁迅作文这语气就像是在说我中午要吃米饭而不是面条一样;哦,这季节怎么能就这么过去呢。远方也许是渊谷,让我的回忆腐烂在阴暗潮湿的最底层。野菊花这个让人觉得不起眼的花;顿时,火车被炸毁,爆炸后的硝烟令人窒息。现在地球愤怒了,给了我们应得的报酬,最后一滴水真得成了人类的眼泪。

我眼中的鲁迅是个坚强、勇敢的人。鲁迅十三岁那年,由于家庭变故,家道衰落,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勇于挑起生活的重担,到当铺变卖东西,买药,照顾家人等,在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强,后来,他到南京,到日本学习等,都可以印证苦难是生活最好的老师。

我眼中的.鲁迅是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他没有因为家庭的变故,家道的衰败而影响学习。强烈的求知欲使他进了当时被中国人所辱骂的“洋学堂”,并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公费留学的资格,我相信鲁迅当时不是靠走后门,而且也不会有那一门的富亲戚帮他走后门的,因此,多少年后,有一个树德学生也在孜孜不倦的学习着。

我眼中的鲁迅是个热爱国家的人。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解剖课成绩60分而受到日本人的怀疑,认为是因为老师露题的,这使他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又有一次,他在幻灯片中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而一群中国人在旁边看热闹的片段,精神受到很大的打击,从而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可怕,他弃医从文,用文字来揭露国人丑陋的灵魂,讨伐封建专制。“五四”运动至今已80多年了,而丑陋的事情还在神州大地上不断上演,我们都热爱祖国,但我们关键要学习鲁迅坚持正义勇于牺牲的行为。

我眼中的鲁迅还是个疾恶如仇的人,是个思想和艺术创造力惊人的人,是个……。

[点评]《红楼梦》有红学,也有很多人研究鲁迅,算不算鲁学我没听说过。鲁迅过世近70年来,我认为在中国有才能的并且敢于说话的能够与鲁迅相媲美的作家还没有出现。

对鲁迅的认识篇三

第一,我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老先生的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我喜欢鲁迅的第二个,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对鲁迅的认识篇四

浅谈希腊神话的反抗精神【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几篇典型的希腊神话,寻找它们的共同点试述希腊神话的反抗精神。

根据马克思的科学的概括: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远古时代,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类的知识水平,人类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的力量面前就显得十分弱小无能。因此,人们就把那些无法用生活知识解析的现象归结到神的身上。久而久之,神在人们的心中便变得形象化,同时创造出许多神话故事。

古希腊人为了面对各种灾害威胁,于是就创造了各种与强大力量抗争的神话。而它们都贯穿着一种抗争精神。

在《希腊神话故事》中是这样描述普罗米修斯的:天地出现之初,并没有人类。普罗米修斯用河水把泥土润湿,再把它照自己的形状捏出来。他从各种动物的心摄取善和恶,让智慧女神雅典娜把灵魂和神圣的呼吸送给这仅仅有着半条生命的生物。再传授给他们各种知识,技术。这一切引起宙斯的嫉恨,因而拒绝给人类完成文明所需的最后一物——火种。但普罗米修斯却从太阳神那儿偷到了火,并带给人类。他这样做,遭到了宙斯的报复,被钉在高加索山上,每天忍受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这个神话情节丰富,深刻地体现了反抗精神。是处在童年时期的希腊人面对各种灾害威胁、与各种强大力量抗争的写照。希腊这种表现反抗精神的神话还有很多。例如:为民除害,取狮皮擒牝鹿,杀九头蛇,取得十二项英雄业绩的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为了实现诺言,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终于割下女妖美杜莎之头的柏修斯——《柏修斯》;不敬勒托,而遭到所有子女被神射杀,最后自己变成整日以泪洗面的大理石的尼俄柏——《尼俄柏》等。

这些神话故事都十分曲折奇妙,体现出了古希腊人面对强大力量不屈服,敢于起来斗争的精神。希腊神话主要体现的是反抗非自然力量,如普罗米修斯反抗强权、俄狄蒲斯反抗命运、美狄亚反抗背叛等。哪为什么希腊神话主要体现的是反抗非自然的力量呢?这和当时希腊的社会制度有关,当时希腊是私有制出现的氏族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生产力已经得到发展,主要矛盾已不是人与自然的斗争,而是社会内部的斗争,很多神话都体现了当时的阶级分化。《普罗米修斯》所体现的就是新兴的奴隶主与守旧奴隶对奴隶主的反抗,事实上他也是在反抗自己的命运。而在《尼俄利亚特》中神的庇护下的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之战,体现的则是由奴隶主主持、奴隶闻的一场角斗。而且,希腊神话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几乎每一个主人公都用大段的内心独白来体现个性特征。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已经达到出现阶级的程度,希腊人意识里自身是以个体存在的,追求人性解放就更推动他们进行反抗。与中国上古神话表现集体精神相比,希腊神话的反抗更注重个性的追求和自我的满足。

希腊神话的反抗精神,所体现的往往悲大于壮。这中国上古神话不同,中国的神话英雄斗争不依靠神和英雄以外的神秘力量来帮助,就算是反抗失败也表现得宁死不屈豪气万丈。而希腊神话中英雄的反抗斗争常常会被一种与神相关联的命运观念所左右。普罗术修斯在坚持斗争时认为:“无论谁,只要他学会承认定数的不可动摇的威力,便必须忍受命运女神所判给的痛苦。”普罗术修斯靠命运来忍受痛苦,也靠命运来坚定信心,命运使他解脱,也使他同宙斯和解。《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之间的战斗,更是直接由命运之神来决定胜负。俄狄蒲斯也处处与命运进行斗争,但命运处处与他作对,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命运之神的安排:杀父娶母,在命运的不可抗拒中,体现一种悲哀的失败。

对鲁迅的认识篇五

“在人世间,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在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前,我仅仅认为鲁迅先生就是一位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永远活在国人心中的“民族魂”。但现在通过鲁迅侄女的笔中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鲁绿色作文网迅先生幽默风趣。侄女去拜访他,谈起《水浒传》,鲁迅的侄女并没有认真读,把人物形象驴唇不对马嘴地描述了出来。我本以为鲁迅先生也会像其他家长一样责骂她,可他却出乎意料地说了一句:“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鲁迅先生委婉、幽默地批评了侄女,既给了侄女颜面,也让侄女羞愧悔恨。

鲁迅先生同情劳动人民。一位黄包车夫的脚不幸被玻璃扎了,街上的行人都视而不见,鲁迅先生挺身而出,帮助了可怜的车夫,还给了车夫补贴家用的钱。原来鲁迅先生并不完全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清高,而是关怀他人、善良、高尚且平易近人的。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骨头是最硬的,心却是最软的。他坚定自己的志向,也关心身边的人,我们应该为中国有鲁迅先生这样的大文学家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对鲁迅的认识篇六

摘要: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短短六千余字揭露了几千年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吃人”就是它的总罪状,而结束语中“救救孩子”的呼喊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着重分析了“救救孩子”这一呼喊其实表现了鲁迅深深的绝望,由此反映出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反抗绝望”的战斗精神。

关键词:鲁迅《狂人日记》“救救孩子”希望绝望。

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不仅是因为其作品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他将手中的笔化作利器,毫不犹豫地刺向封建社会的本质,以此来唤醒国人的灵魂。“以一篇短的小说而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者,是极其少见的”,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就是这种“极其少见”的作品之一。

《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掘源头,学界对于《狂人日记》的深度阐释,其实早已超越了作品自身的文本意义。作者在文中对“狂人”心理的细腻描写和对中国历史的独特发现,以及白话体的日记文本和文言的小序,都给作品的解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此,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文中“救救孩子”的意蕴。

对于文章结尾“狂人”“救救孩子”的呼喊,常被人们解释为表示鲁迅还有希望,他们认为“孩子”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他们的心灵纯洁天真,具有极大的现实可塑性,他们应是一种现代启蒙思想的接受主体,故他们的被“救”也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被“救”。事实上,我们深入分析一下文本就会体会到,“救救孩子”这一呼喊是“狂人”在病中发出的,现既已痊愈,这句话的力量自然要减弱了,更何况“狂人”也不能确定还存在着“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这声呼喊其实更深刻地表达了鲁迅的失望甚至绝望。

最后一个章节,总共就只有两句话:。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狂人”其实是能够清醒地透视社会的“吃人”本质的,在日记文本中,他研究发现:。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如果单是这样的人,是完全可以肩负起拯救“孩子”的重任的。可问题是鲁迅塑造的“狂人”并不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的斗士,而是一个患有“迫害狂”的“病人”,即患有精神病学上的“被害妄想”。所谓“妄想”,是指患者坚持相信某种不真实的思想内容,这是一种思维障碍。这种患者,也有可能出现“幻觉”。“幻觉”与“妄想”是有区别的,它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属于知觉障碍。例如“狂人”时刻以为别人要吃他,这是“妄想”,它从历史书的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就是幻觉。由于他患有被害妄想型精神病《,狂人日记》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都经过了他的幻觉的折光,不管事物原来是如何,同吃人、迫害他有没有联系,“狂人”都把它与吃人特别是要迫害他、吃他联系起来。试问这样一个精神病患者怎么样去拯救“孩子”?在文本第四章中“,狂人”知道了“大哥”是“吃我”的真正主谋,而“我”与“大哥”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血缘关系,如果有一天他自己被人吃了,也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样,他便陷入了内心世界的巨大恐惧之中。于是,在想要说服“大哥”而终究失败后,“狂人”大彻大悟:。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这是“狂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新确认。那么,我们是否真的还能依靠这样一个与其他“吃人”者并无本质区别的人来拯救“孩子”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通过分析《狂人日记》的整体故事结构和内涵,笔者认为结束语中的“救救孩子”,其实包含着“孩子不可救”的深层意蕴,也透露出作者无限的绝望。首先,作者在文本第二章节中写道:“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这说明“狂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小孩子是“赵贵翁”与“大哥”的“吃人”同伙,而“他们娘老子教的”那些“吃人”法宝,恰恰又反证了“吃人”文化的一种连续性。在这样的连续性中,我们看到连小孩单纯的心灵也早已受到了毒害,何谈希望!其次,回想鲁迅在其他的小说创作中对“孩子”命运的一些描写:《药》中华老栓的“孩子”死了,《明天》中单四嫂的“孩子”也死了,《故乡》中的“孩子”变得麻木了,《长明灯》里的孩子也更是孺子不可教也。这些相似的描写向我们暗示了:如果说鲁迅将“孩子”视为民族“拯救”的最后希望,那么这些“孩子”最终都归于肉体或精神的彻底毁灭,无疑是作者对于自己所谓脆弱“希望”的无情否定,终归于失望甚至是绝望。还有,我们还可以试作分析:“孩子”既然是“吃人”者的嫡子嫡孙,那么“吃人”之类的传统文化早在他们生命的孕育过程中,就已通过其母体血缘被赋予了这种遗传基因。因此,“没有吃过人的孩子”在“狼子村”里过去不存在,现在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存在!“孩子们在瞪眼睛中长大,又向别的孩子瞪眼睛”,在作者的眼里,“赵贵翁”反不了,“大哥”以及“狼子村”那些下层村民们劝不了“,孩子”更是救不了。

当鲁迅弃医从文,拿起笔打算以此来唤醒民族的酣梦时,却“犹如独处大漠荒野,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他失望至极。在钱玄同邀他为《新青年》撰稿时,他回答说:。

这个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反映了鲁迅的悲哀和深深的绝望。然而如果仅有悲哀与绝望,也就不会有可景仰的鲁迅了。钱玄同力辩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因此,纵观后来的鲁迅,笔者宁愿相信,他在之后的日子里,一直在力行他自己“反抗绝望”的至理名言,因为感到“绝望”,所以要“反抗绝望”。鲁迅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着这种抗争,这才是他的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鲁迅.狂人日记[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陆耀东,唐达晖.论《狂人日记》[a].鲁迅研究(1)[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赵芬重庆西南大学文学院400715)。

对鲁迅的认识篇七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做笔名,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这仅仅是我在没有学习跟他有关的文章,所知道的肤浅的表面。

学习了跟鲁迅有关的文章后,我知道了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那么的瘦,瘦得叫人替他但心,像是大病新愈的严重样,却精神很好。鲁迅为自己想的少,为他人想的`多,一生帮助了无数有困难的人,特别是一些进步青年,他也关心他的后人。

鲁迅活着就是为了人更好的活着,即使他逝世了,他的精神依然还活着,永不腐朽。

对鲁迅的认识篇八

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鲁迅自觉承担起了改造国民性的历史重任,启发中国人的思想觉悟,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他直面人生的大悲苦后绝望抗争的姿态赢得了“精神界之战士”的盛誉和广大人民的由衷敬佩。这位一生独战乃至牺牲的文化巨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人格魅力持久而永恒。

鲁迅一生力求改造国民性,变“奴”为“人”,是为了让后人“幸福地度日”。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或者说试图朝这个理想走去,鲁迅与黑暗苦斗,为光明斗争,蔑视强权,毫不妥协,悲天悯人,尽心竭力。然而他的“苦斗”和“苦争”却换来了流言与暗杀,美好理想淹没于无边的黑暗、冷酷、枯槁、僵死之中,给鲁迅带来的苦痛和绝望是世上罕见的,阅读《野草》,这种人在绝境之感便会涌上心头。然而鲁迅之为鲁迅就在于:当人生的希望无数次在现实的悬崖上碰壁之后,他毅然选择了反抗绝望,作绝望的抗争。

作为个体的鲁迅,在情感上的寂寞、失落、沮丧,可以看作他绝望心态的起点。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后,少年鲁迅感受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过父亲病重,自己在当铺柜台前遭受“白眼”的冷遇。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年少时的心灵创伤对一个人的人格塑造,起着较大作用。鲁迅少年时代体验到的孤独多于快乐,冷漠多于温暖,这是形成他孤独内向性格气质的重要原因。长大之后的鲁迅又面临了婚姻悲剧、兄弟失和等等,这一系列无法逃避的人间事,使得青年鲁迅的热情渐藏渐深,更大的打击对于鲁迅,也许命中注定非要他承受不可,似乎在等待着并且要考验这位战士的心理素质。

鲁迅对民众乃至社会透视之后的悲凉感,构成他绝望心态的直接因素。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五四”激情的“退潮”,又使鲁迅从“听将令”的呐喊走向暂时的彷徨。这种由时代环境造成的巨大失落,是鲁迅个人不能掌控的。暗夜的虚空,分外的沮丧,新生的路在何方?接踵而至的政治高压、冷枪暗箭以及“乏走狗”们,更增添了他死亡、冰冷的心理阴影。鲁迅必须而且只有自己包扎伤口,孤身与黑暗拼搏,独自“享有”奇怪而高、冷清清的夜空了。他就是这样的孤独者、清醒者,他试图唤醒土谷祠里的阿q——阿q们太多了,而先觉者太少,先觉者注定失败,因为寡不敌众。先觉者就成为失败后的沉默者,沉默到爆发点,就是复仇者。鲁迅的复仇就表现为:直面人生、拒绝妥协、反抗绝望。他抗争了一生,尽管这种抗争日益加重他的心理负荷,让他不断地感受到绝望,但他依然战斗不息。的确,“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10]希望与绝望此消彼长,却又都被鲁迅自觉地、辩证地否定了。单单认为鲁迅是满怀希望的人,属于盲目乐观派。鲁迅确实认为希望无形中存在着,而且需要“行走”在地上的路时,方能有希望,但鲁迅又清醒地意识到“无物之阵”的深不可测,他也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同理,仅仅认为鲁迅陷入了绝望而停步不前,又走向了虚无主义。鲁迅也确实产生过退隐之心,谁能说鲁迅于世道人生没有看透?鲁迅一生历经的多舛的命运和历史时空中曾经弥漫的血腥之气,让鲁迅感叹无力回天。可是,鲁迅人格精神的核心张力点,或者说其精神悲壮处正在于向绝望进攻。绝望是希望破灭后的产物,而希望又是抛弃绝望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绝望中融入些许希望,就少了颓唐,多了壮烈。在高度紧张地与残酷现实的冲撞中,他不会沉沦,也没有陷入虚无,却表现出从容的姿态,这是新的绝望形态,也是鲁迅独特的精神状态。

一方面,反抗绝望是在20世纪初期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被迫作出的选择,也是惟一的选择。自从国门被“鸦片战争”打开以后,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纷至沓来,中国几乎被西方列强逼入死角,又加上封建统治的长久腐朽性导致人民愚昧不明。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在四周一片漆黑的环境下,如果只是满含希望地呼吁光亮出现,或者无智无勇就赤膊上阵了,其结果必定一败涂地。因为民族灾难太深重了,国民劣根性太深固了,唯有不顾一切后果的抗争,再抗争,才有可能改变令人绝望的社会现实。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不顾一切”,是勇于直击现实,是绝望之后的大彻大悟。它抛弃了瞻前顾后的犹豫,否定了虚无,置之死地而后生;同时,依靠深沉的勇气,采取韧性地持久战,向黑暗捣乱,给黑暗的制造者一点不舒服。这是鲁迅无法选择的最终选择了。

另一方面,反抗绝望又是鲁迅企图超越自我以获得人的神圣尊严和高级心灵自由的内心渴求。鲁迅早年受尼采影响,渴求“超人”出现的观念应该是影响鲁迅一生的,只是后期的鲁迅显得更加深刻罢了。鲁迅体验过痛苦的人生,但鲁迅仿佛具有“超人”般顽强的生命意志,通过反抗赋予人生更加真实的意义。在痛苦中反问自己生命的“内在”,在绝望中探究生命的依托,从而战胜自我的种种弱点。在没有先验思维笼罩的国度里,“过客”只有张扬起生命的自由意志,对抗现世的凄冷与自我内心的绝望了。鲁迅决不是故意自虐自伤,而全然是为了顺应他内心深处对自由王国的强烈渴求,进而透视自身,建构主体自我。所谓野草与乔木同归于尽之际,正是地火喷出之日,也正是主体的自由和尊严达到极致之时。

作为20世纪中国独有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的一生都在反抗,而他的反抗最终体现于行动或实践上。同时大爱和大憎,希望和绝望构成了鲁迅人生的矛盾性、复杂性。因为憎恶之深,绝望之深;由于大爱之切,又必须冀希望于将来。三个方面有机地、和谐地统一于鲁迅之身——战斗的一生,这就是我瞻仰先生人格精神得到的结论。

鲁迅被称为伟人,理由是多方面的,但更重要的是鲁迅的人格精神超越了常人,这种人格精神是在与环境(广义上的环境)相搏击的过程中,由鲁迅发挥主体能动性不断超越自我而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即为永恒。他的永恒魅力将会感召后人不断前进,鼓舞同胞不断“新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