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千佛洞杂文随笔(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0:26:52 页码:13
2023年千佛洞杂文随笔(通用14篇)
2023-11-18 10:26:52    小编:ZTFB

总结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的一种回顾,是我们对过去经历的再思考和升华。总结要注重实用性,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或改进方案。如果你需要一些写总结的启示和帮助,这里有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总结例子。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一

周末,小刘同学来我家串门。毫不夸张地说,他一个人就给我家进行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扫荡。要知道,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吃货”呀!

小刘同学一进门,眼睛便紧紧盯住了我家的茶几,目光几乎要长在上面了,那上面摆满了妈妈买给我的各种各样的好吃的。看他痴痴的眼神,我好似都能听到口水滴答的声响。我们在一起玩电脑游戏,可他明显心不在焉,每隔一会儿就扭头看看茶几,再用渴望的眼神瞅瞅我。瞧他那副可怜的样子,我于心不忍,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勉强说道:“欢迎品尝。”他立刻像听到号角的士兵,飞快地扑了过去。两只肉乎乎的大手像挖掘机的大铲子似的,一抓就是好多。我又心疼又后悔,可他的耳朵好像堵住了,根本听不到我的劝阻。干果吃完了,接着消灭水果。他就像一台开足马力的吃货机器,拥有匪夷所思的强大功能,难怪他那么胖呢!

看着小刘同学一把一把不停地往嘴里输送着食物,我不由得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不会把我家所有能吃的东西全部吃光吧?这可怕的想法在我的脑子里时不时爆炸两声,然而真正的爆炸声却来自小刘同学的嘴巴。他满不在乎地把爆炸“音响”调到了最高,肆无忌惮的咀嚼声越来越大,时而像失败的科学实验;时而像坏了的麦克风;时而又像谁不小心踩到了他的脚。总而言之,他像是故意发出噪音气我似的。他的指甲缝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调味料的颜色,他的嘴角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瓜子皮,有躺着的,有趴着的,有翘着的,好像一场隆重的画展。可惜在我眼里,这画展却糟糕透顶。

终于,小刘同学心满意足地拍拍快要爆炸的“气球”,停止了“战斗”。我刚刚长吁了一口气,却惊恐地发现他的眼睛又放出了异样的光芒。难道,他竟然连老妈刚刚做好的油焖辣咸菜也不放过?只见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放入嘴里,一边吧唧嘴一边疯狂地点头。他的脸上暗暗自喜,我却感觉满脑子都塞满了“吃”这个字,这丑恶的字眼正伸着舌头冲我嘿嘿奸笑。

今天,“吃货”真是让我大大领教了他的威力!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二

聂隐娘在得知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杀手,并必须要去杀自己平生第一个人的时候,她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对于刺客的想象。

一个来去自由,无形无象的刺客在杀人的时候也须是极讲究的,一击必中,若一击不中,那颗骄傲的心会感到内疚,所以只肯在目标身上短暂地接触一下。她脑海里模拟了一遍想要轻触一个人时的动作。

于是她拿起一支羊角,舒展开她的长发,把它藏在脑后。这下她终于开始像个少女了。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三

可能以前也说过这样的事情,也曾经发表过这样的文章。可是,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因为自己的一篇文章而就从此杜绝了,也没有人会从此就不再做蠢事,也从此改作实事了。这是明显不可能的。还有,很多时候,自己也很有可能会做一些蠢事,在别人看来是愚不可及的事情,在自己看来是极为正确的事情。

蠢事之所以叫蠢事,是因为一个人的愚蠢的行为造成的。而一个人的愚蠢的行为,通常都是一个人太过聪明的缘故。换一句话说,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聪明人的举动、所做出来的事情,才会被称之为“蠢事”的;从这一点说,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因为自己不聪明,也不可能会灵光一现,就做出“聪明的事情”;所以,自己的“蠢事”,充其量只是行为过当,并不是真的“蠢事”,因此,“蠢事”的行为,一般都是聪明人的专利的。

聪明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很多聪明人的想法,迥异与一般人的。在他们的心理,就有着先天的优势,过人的先天优势,那就是他们比一般人都是聪明百倍的,因而,很多时候,他们就不可能会把一般人的想法放在眼睛里里面,也不可能会顾虑着别人的想法;还有,他们思维深处也这样认为,他们是比普通人聪明,所以,他们的行为,或者是所做的事前,并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得懂的。因此,他们就是很轻率地做着别人“看不懂”的事情,而且是自以为聪明正确的事情。这就应了那句话,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那句话。

事实上,很多人,应该确切一点说,就是很多的普通人,都会看到一点,那就是一般人的聪明程度都是差不多的,并没有多少人会突出的。大约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时候,很多人做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的行动出了错,出了差池,或者是自己的行动,做不好,从而会露出自己的丑陋的一面。还有,很多时候,很多人做事情,都是因为这方面、或者是那方面的原因,会考虑和思索,会想着自己尽量不出错,减少出错的机会。所以,很多人做出来的事情,都是正确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并没有虚假的程度,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与之相反的事情是,聪明人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在应付着,就像是应付着差事的要求,或者说是糊弄更加的确切一些。因为聪明人知道他们自己的行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别人是不可能会知道的,也不可能会理解的。当很多人都指出了聪明人所做事情出了差错的时候,很多的聪明人就开始否定,不断地否定者,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错,而是别人所犯下的错,理所当然的有别人承担,而不要应该是他们进行承担的。

这个时候,聪明人所做的事情,就成了“蠢事”。其实,他们也知道应该做实事的。但是,他们却不肯做,也不可能会做,也不想做。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最起码的一条就是,很多人对他们的纵容,还有对他们就像是看着一个小丑在表演一样。如果没有这些人所做的“蠢事”,生活中就缺少很多的快乐。而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却告诉他们所做事情,或者他们即使是知道了也不肯有什么改变的。

如果不想成为“聪明人”,就应该是少做点蠢事,多做点实事。

杂文随笔【第二篇】:乡愁,一个时代的情感背景。

也许是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农村老家,进城生活,我们这个时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关注、谈论乡愁。

也许吵闹的城市缺少人情温暖,人需要一片寄情的山水,在闲暇的时光中,故乡隐约的召唤牵动灵魂,化作乡愁入梦。

乡愁是一种思念。但思念是针对性的情感,无论思念亲人、情人或者朋友,都是身在远方对另一个人的温暖回忆,思念得受不了,打通电话,思念也就随之而去。但乡愁不是。

与思念相比,乡愁显得广阔而又模糊,抽象而又具体,就像月笼雾江,空阔苍苍,久伫江边,一任寒露湿衣,却无法满足对乡愁的释放。

人生总是伴随着愁。不顺心、办不了、过不去,愁;烦恼、失望、悲凉,愁。愁是凉了的情,揪住的心,愁是漆黑的夜,荒芜的路。不管愁何,只要被愁赶上,立马晴转阴雨。而,唯独乡愁,犹如霞光晚照,在淡淡的伤感中流淌着温暖的彩色。乡愁可能是人世间最美的愁了。

在外工作的城里人,总会与乡愁不期而遇,让思念伴随着一丝柔美的落寞;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与乡愁相伴,想家的热泪,温润了心灵的开阔。我不禁疑惑,古代人背乡离井成为游子,可能是戍守边疆,也许回家时成为了马背上的枯骨;也可能是为了生存的逃离,再也没有回家的指望,乡愁就成了他们生命中绕不开的主题。在漫长的历史中,战乱、动荡、天灾往往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乡愁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情感,也难怪在中国的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庞大的文学命题,留下了数不清的乡愁文字。不管是“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或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张继,不管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或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都在站在异乡的大地上,远望苍茫,发出最为动人的乡愁呼唤。

人都是恋家的,老家是生命的老根。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背离老家,又安新家,趋利避害,开辟新的美丽家园,正是社会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人在异乡为异客,难免遭受冷漠的侵袭,失意的怀旧,如果在异乡顺水行舟,找到了家感觉,可能就没有乡愁了。然而,即使在大唐盛世,仍然乡愁如雨,天上月亮唯故乡独明;在今天奔小康的宽阔道路上,大多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但一旦远离家乡,乡愁也就来了,而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成为道地的城里人,过着富裕的日子,但乡愁仍然挥之不去。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也就是这十来年,在生活的快速发展变化中,人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却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乡游成了有情的旅游,乡愁气氛越来越浓。乡愁正在成为一种大众的世纪情绪。

看来,只要离开家乡,就要与乡愁相伴,乡愁是离家出走必然产生的情感,家有多远,乡愁就有多浓。乡愁是永恒的。奇怪的是却没有“城愁”这个词。一个人在城里不管住了多少年,离开这个城市后,也可能产生怀念,但却仍然上升不到乡愁的高度。也许,城市与乡村就是两个不同地方,拥挤、冷漠、虚假的城市难以承载情感,安放灵魂,一栋火柴盒一样的楼房,或许就不值得怀念。

乡村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而这个家园人一住就是五千多年,差不多养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直到现在,全世界的大部分人仍在乡村生活着。

五千年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乡村亘古不变;五千年的深情守望,足见这就是人类的梦想家园!

乡村不但为人提供了生存的家园,更为重要的是,为人提供了真实情感的安实依托,唯有在乡村生活,即使贫穷得揭不开锅,但情感仍在漫延,灵魂仍在飞翔,人格是完整的。

乡愁产生于距离,距离扩大了想象空间与神秘美感,但乡愁的实质却来自乡村与心灵的契合。

乡愁是对乡村整体生态的缅怀。从人到物,再到近水远山,云霞星空,那里有一个完整的自己;乡愁是一个个无序闪动的温暖画面。那些音容笑貌,老树池塘,凡是能在不经意间闯入心的镜头,都是心灵成长的节点;乡愁是生命成长的重要参照。那个日出山脊,月落树梢的地方恒久不变,让人感到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是那样安稳。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城市一直在膨胀,人们在欲望的膨胀中差不多骚动了二三十年,在兴奋、新鲜中翻飞,却全然忽视了乡村的存在。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城市,梦想在欲望的一次次满足中又一次次跌落,当无奈地回首远望,才发现在民俗与传统的失落中,在年轻人、能人的流失中,在对土地田园的冷漠中,乡村成了一个空壳,家园差不多丢失了。才发现拥挤冷漠的城市大多是一个挣钱的地方,而不像家园,乡村虽然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却更适合居住。

乡村是家园,却挣不到钱,城市能挣到钱,却不像家园。也许这就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困惑。

杂文随笔【第三篇】:脱不掉的良知。

我不喜欢明朝,但明朝有一个人我却喜欢,这个人就是王阳明。

他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硬要盗贼承认自己有良知。事情大概是这样的,盗贼问他:“您说人人都有良知,您倒说说看,我们这群盗贼也有吗?”阳明先生肯定地回答:“有。”盗贼说:“证明给我们看。”阳明先生说:“只要你们照我说的去做,我就能证明给你们看。”于是,阳明先生让他们一层层脱掉外衣、内衣,最后剩下一条内裤。阳明先生说:“脱!”盗贼喊道:“这个再不能脱了!”阳明先生笑着说:“你看,这就是你们的知耻良知。”

这个“不脱裤子”的故事真的很精彩。阳明先生用一条不能脱下的裤子,证明了人类的良知。但是,此刻我突然想起明朝的另一个人来,他与阳明先生以及这些盗贼的选择不一样,他是“脱裤子”的,而且,因为他,明朝成了一个“脱裤子”的朝代。

这个人,就是朱元璋。

其实,朱元璋要打的,不是“士大夫”,而是“士大夫”这个称谓前面的“士”,他需要“大夫”为之役使,但不能容忍“士”。因为“士”,从孔孟以来,其天命乃是“志于道”,乃是“仁以为己任”,而不是做皇帝的家奴。他们读圣贤书,所学的就是成仁取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道统约束政统。朱元璋乃隔世嬴政,岂能容下这些?于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明太祖廷杖棒臀。他曾经取消除曲阜外全国文庙的祭孔仪式,还发狠说要杀孟子,可惜他不能穿越,于是,他就杀孔孟的精神,你不是宣称“士可杀不可辱”吗?我就要折辱你们的士气,打掉你们的良知,剥夺你们的廉耻。我要打掉你们的“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什么民贵君轻,打!什么民为邦本,打!最后,血肉模糊之中,个个俯首帖耳,人人犬马牛羊!“士”被打掉了,剩下的,是俯首帖耳的“大夫”;“道”没有了,只有他的“政”,从此,政统是人间绝对权威,权势乃是非的定夺准则!

王阳明碰到的强盗,认为裤子是不能脱的;而士大夫们碰到的朱元璋,却认为裤子是一定要脱的。这就是大盗和小贼的区别吧。王阳明拘捕了不脱裤子的小贼,却不得不对朱元璋这样脱人裤子的大盗三拜九叩,噫!《庄子·盗跖》云:“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信乎!

这段历史,说到底,就是脱掉裤子的无耻。

权势的敌人,说到底,就是人类的良知。

杂文随笔【第四篇】:赏析罗敷美。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选编了一篇汉乐府长篇叙事诗《陌上桑》,诗中叙写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罗敷如何机智地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捍卫了一位农家女子清白人格的故事,历来为人所传颂,罗敷也成了一位美的化身。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和太守见罗敷中的一些情节,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兴趣的缘故把教学的时间较多地分配在这样一些内容上,较多的去分析文章中衬托手法的运用、分析罗敷身上勇敢机智的品质等等。其实我在教学中认为,本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如何认识罗敷的美。

那么,罗敷的美到底在哪里呢?我觉得最根本的是她身上劳动的美,这也是罗敷美的根源所在。让我们细读原诗“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和“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这样的句子,不难发现诗中所写的罗敷是一位勤劳能干的蚕桑女子,就连“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这样的采桑篮子也就显得格外的美丽。其中的行者、耕者、锄者或赶路或耕耘或锄草,本身就是对生产劳动的描写,他们和采桑的罗敷共同织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里劳动的场景,这才是罗敷美的背景,离开了这样的场景去谈罗敷的美无异于缘木求鱼,也只有这样去欣赏罗敷美,才算是抓住了她美的特质。此时驰骋我们的想象力: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样一位打扮得体的女子沐浴朝阳光辉里,穿梭在桑树疏疏密密树荫下,浑身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浑身透着一种成熟的美,一种劳动的节奏的美,这不就是本诗中真正要表现的美吗?也只有这样的美才让所有的劳动者着了迷,忘了手中的活了,因为这是一种生机勃发的美、一种青春焕发的健康的美、自然美,大家都被这种美吸引住了,当属人之常情。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觉得诗中才故意避开了对罗敷容貌的描写,留给读者的却正好是一个无限的空间。

罗敷美还体现在她的机智上,面对太守,能从容应对,勇敢地上前置辞: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并最终使太守知趣而返。

罗敷美还在于她理想,这样一位姑娘,没有自卑于自己的出身,敢于想象,敢于倾诉,敢于追求,她把自己的意中人的形象想象得极为丰满,有文韬武略且风流倜傥。

这种美在我们今天,也是不朽的!我爱罗敷美。

杂文随笔【第五篇】:人生对错皆本味。

人生的旅途,充满机遇和凶险。每一个隘口,每一处转折,每一次权衡,选对了,顺风顺水,选错了,荆棘不断,甚至大难临头。选择或抉择,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方向,也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对与错,就像硬币的两个面,交互纠缠,如影相随。

曾几何时,对与错,如此泾渭分明。一道加加减减的算术题错了,老师打个红叉,满分没有了,我们好难过;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没做对,父母打个手心,下回不敢了,我们长记性。于是,清澈的眼眸里,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马虎不得。

后来,我们学会了自己读书,尤其读史书,不跟风,不盲从。那么多历史故事,那么多历史人物,对对错错,是是非非,令人眼花缭乱。尤为困惑的是,某些场景下,对的竟然可以演变成错的,错的竟然能演变为对的,如同戏法。

公元前154年,西汉大政治家,御史大夫晁错被腰斩于市。汉景帝不可谓不知其治国之策的正确性,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国力,巩固朝廷统治,晁错提出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的主张,为此得罪了各路诸侯;为整肃朝纲,严明法典,晁错一再弹劾手握重权的近臣,比如丞相申屠嘉,太常袁盎,自然被一众大臣视为眼中钉。

皇帝的眼里,晁错的国策无疑是正确的,即便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现在的眼光看,晁错的主张也是合理无误的。彼时吴楚七国蠢蠢欲动,北疆匈奴一再犯境,不加强国力,几乎等同自取消亡。然而,当诸侯们联合反叛,叛军高压之下,景帝不得不将贵为帝师的晁错当做替罪羊,痛斥其误国误民。皇帝是永远不会错的,错的只能是晁错,而且是一错再错,于是,晁错的死也就成了分化反叛诸侯们最好的诱饵。

原来,所谓的对错,跟时势、境地、立场密不可分。不审时度势,不因地制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的也只能破碎瓦解,错的反成为围剿对的最好的借口。

历史固然是明镜,醒世,警人,却离得太远,太容易淡忘。世事沧桑,总是处处彰显骨感,奈何不得,回避不得,动弹不得。对与错纷纷扰扰,是与非形形色色。

跟对了人,站对了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对,你就对,错的也对。一朝失势,四处碰壁,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说你错,你就错,对的也错。

原来,对与错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

或许人生本无绝对的对错,眼睛浑浊了,对与错也就模糊了。不如蝼蚁偷生,假装糊涂。糊涂一回,就算走过几步臭棋,抓过几副烂牌,也容易忘却。好在,见一眼少一眼,白落得清净。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四

自从她开始承认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并决心付诸治疗的时候,她才发现这是一个关于永恒的漫长故事。每周二下午,她必须去见她的心理咨询师,尽管并不是每个星期二下午她都有空,但她还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去治疗,去那个没有时间的地方。

咨询师是个非常会隐藏自己的人,他会用言语诱导她,让她的目光不敢直接接触到自己,只看到他的鞋,他称她为"盯鞋女士"。对咨询师这个人,她感到像是一个工具,唯一让她感到兴趣的`是咨询师每次穿的不同的皮鞋,以及鞋上的花纹。她拒绝语言,所谓的沉默疗法仅是两人在一个安静的室内,分别对坐在两张很舒服的沙发上,她盯着他的某双鞋好几个小时。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五

为了这难得一次的相聚,和安在几天之前就说好,今天在西安约会!对于西安我是既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为经常路过,陌生则是因为我就是路过。

讲真的,和安的这次约会,自己有种莫名的小害羞,小紧张。就像真的是去约见我的老情人。

买的今天早上八点三十九的火车票,自己七点二十分起来收拾,七点五十分出门,一下楼,刚刚好,二路公交车过来了。顺利到达火车站,按规程取票,安检,进站。

我买的车次是z39,进站看时刻表,估计还要二十分钟,自己则安心坐在一旁等候,听着车站乘务室传来z39之前的车次大多晚点,半个小时,自己莫名的焦急起来,担心这个也晚点。担心她到了,我还在半路上挂着呢。欣慰的是我的车次没有晚点。

上了火车,给安发了个信息。自己便开始听歌,张杰的[明天过后],一路心情平和温暖。下了火车顺利坐上我经常坐的103路公交车,给安信息告知我已经到西安。我们约在城西客运站的肯德基店。

按她报的时间,我到了后她估计还要等会儿才能到,我便提前给她点了份肯德基套餐,想着她早上赶路估计没吃。我点完餐,坐下来,看手机,她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哪里?我答:我在一楼,她回:一楼没见人,她在二楼。我回想:估计是因为我刚在点餐没看到她。而她也没注意到我。

就这样我们相见了。

安背着一个小背包,估计是装行李的,也背了一个小挎包,估计是装手边用品的。浅灰色运动鞋,黑色牛仔裤,外穿白色棉衣。简单,温暖,是最初的感觉。而我白色运动鞋,黑色牛仔裤,浅色牛仔外套。背着一个黑色的单肩包。

我们都属于那种害羞腼腆型的女生,相对来说,安似乎比我还内敛。考虑的彼此见面不要太尴尬,我努力的释放自己的话题,让一切的谈话变得熟络起来。我知道我们的感情不陌生,陌生的是彼此多年不见的谈话方式。

刚见面,我指着桌子上的套餐说:早上没吃吧!给你点的!安害羞的笑了笑说:是没吃。你先坐,我去趟卫生间。我点头表示懂。

座位靠窗,我安静的坐着,看着窗外的景,窗外的人,好奇着窗外正在发生的我不懂的故事。

突然一个学生装扮的男生站到我桌子前问:请问你是小薇吗?我即可回应:我不是,便转头看窗外。我猜他也是在等人,等一个素味蒙面的人,之所以问我,是看我一个人坐了好大一会儿,他以为我是他要找的人。

安上完洗手间,回到桌子前。一边吃,一边聊天,我们说孩子,说遇见,今天的西安有些热了,我们都在抱怨衣服穿厚了些。

我们吃完,安说要把行李放到姐姐家,然后带着我转悠。

我说:我没坐过地铁,

安说:没关系,我带着你。

我真的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一样安静的跟在她的身后,有模有样的学她,她也很有耐心的给我说解。

到达姐姐家,放完行李,我们站在大街上却突然不知道去哪里了,其实没关系,去哪里无所谓,重要的是去哪里身边都有你。

和安胡乱的行走在大街上,不经意的走到莲湖公园。在里面转了一圈,安说要带我看莲花,到了地方。她才突然想起。上次看是在夏天,而现在气候不对。傻了吧她(哈)!

看到我的高中同学群,平时都说有空了见面,可真的说见面,真的没有几个人愿意出来的。就是嘴上说说的客套和敷衍。只要一试,立马现形!

和她坐在公园的石阶上,安问我有没有去过西安城墙,我摇头表示回答。

那就去吧!

我们都不是太懂去的路线,安问了她妹妹,便带我坐十路公交车在什么小学路口下了。名字没记住(尴尬)。

一路打听,询问,我们终于到了城墙门口。安说:看!魏家凉皮,我们去吃!我说:好!我也想吃了。

我们边吃边聊,聊过往,聊共同好友,安提到我那个玩音乐的同桌,我才突然想起,我和同桌好久没联系了。上次联系好像是我三十岁生日,他给我发的,我写的同桌协议。安,安静的吃着,我巴巴的说个不停:如果不看照片,我都忘记他长什么样了。因为我们之间就是简单的同学而已,几乎连朋友都不算是。

幼稚的自己。

这个同桌给我的印象只是一个小插曲。记得当时的政治老师给我们讲感恩节,让我们敬爱父母,孝敬父母,让我们回家给妈妈洗个脚。然后同桌第二天来了给我讲他的故事,记得当时在上数学课,还是班主任的课,我和他坐第一排靠窗位置。他也真是会挑时间,那个时候给我讲,他说他回家吃完饭,一直没敢上床,就坐凳子上,一直等妈妈忙完,想给妈妈洗脚,他纠结半天不好开口,妈妈终于忙完了,他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妈我给你洗脚吧,老师布置的任务。妈妈满脸嫌弃的让他赶紧走远,该干啥干啥去。

我本来笑点就低,他一说完,我直接笑出声了,同桌不理解我为何笑的止不住。我也解释不了,我就是想笑,然后就是班主任老师的眼神杀!

给安说完,安也乐坏了,我说:让我想起一个人真的不容易,我每次梦到谁,就会给谁信息,想起久不联系的人,就会给对方打电话。那现在我们说到他了,我此刻想起他了,那就给他打电话问个好吧!谁知道下次想起他会是什么时候,安表示同意。

我即可翻开通讯录,找到他的电话,拨了第一遍没人接,我自我安慰,再拨一遍,再不接,就不打了,第二遍还是没人接!我瞬间就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没事找事型!

那一刻我想拨一个心里的号码,可是我知道,这个号码,是不允许拨的。准确的说是禁止的。因为知道这个电话此刻拨出去,那边就是车祸现场了。

过了一会儿,同桌的电话回过来了。

我开口就说:给你打电话你不接。你不会把我拉黑了吧!

同桌试探的口吻说:你是谁?你找谁!我瞬间就满脸黑线了!强忍着怒气,说:你再问我一遍我是谁,我真就挂电话了。

同桌估计也听出来了:是你吗?同桌!是不是你?不好意思,我换手机了。然后就是一系列的解释。

我们高中毕业这么多年,一直互相同桌称呼的,除了立波,就是这个文波了。

和同桌寒暄了几句,说:我和安在一起,刚提说到你了。难得想起你,所以给你打电话问安。你还不接电话。

同桌尴尬的笑着回应:我怎么敢么,同桌想起我,我受宠若惊啊,现在我就把你电话存了。然后设置成一号键。

当然,这个一听,就是随口说说的笑话了,看到安已经买票了,我说:不说了,我和安要去城墙了。同桌礼貌回应:好,玩的.愉快,替我问她好!我替同桌转达了他对安的问候。

我和安一起上了城墙,走了好大一会儿,我们互相看了一眼,我问:和你想象中的是否有差距?安点头表示同意,像孩子一样指着前方说:太荒芜了!我说:没事,我们一路往前走走看看。那时已经快下午两点了。

走了好大一会儿,我们终于看到我们想看到的觉得有意义的东西了。我们开始了拍照和互拍。

愿未来每一个日子,都开心快乐!

真的是有时候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身边的人是谁,我们就那样一路走走玩玩,不经意,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买的是下午五点四十四的火车票。

我们坐着602到火车站,一下车我就对安说:路对面就有103,你不用再进站送了,直接走吧!转了一天了,你也够累了。

安执意要和我一起,看着我取票,进站,她再离开。

一进火车站,乱七八糟的人群,瞬间让我心里烦躁躁,安说她也是!我排队取票,安在一旁等候。完后又是排队,过安检。快到我的时候,我突然转身,对安说:抱一个吧!安也即可给了我一个暖暖的拥抱。我便不再回头,一直往前走,因为心里突然有种异样的感觉。快到门口,我转身招了个手,示意:我走了,你回吧!

很开心今天的约会之行,试想如果今天没去见安,我还是一个人在家,打扫卫生,看电视,睡觉,胡思乱想。继续着一些莫名其妙的想念。好久不见的再次相见,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所以趁着有机会,能见就见,余生不离不弃!

坐在回程的火车上,我发了我和安的合影在朋友圈,评论里都再说我和安长得很像。我回:上辈子的爱人,这辈子的情人,不像才怪!

亲爱的小孩,不要哭,我们下次再约!

愿你的笑容永远如此灿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六

人间三月天,归春唤大地。春风得意,乍暖还寒,春泥氤氲起久违的芳香浸润在三月的暖阳里,苏醒了繁华大千的汨汨春梦。禁锁在严冬里的那汪沸腾的心语,只会在这个萌动的时节才能流淌在笔端,任其旖旎。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滚滚红尘,漫漫人生,别离了银花火树的喧嚣灿烂,临近了桃红柳绿的炫彩妙曼。日复一日的堆积,年复一年的迭代,精雕细琢,镀金添彩,塑起岁月的丰碑,镌刻人生前半的漫长岁月,构思人生后半的似箭光阴。唏嘘,慨叹,倏然看清人生真是短暂,岁月的确无情,固守那份初心是如此的艰难,成就一段美满的终始又是那么无奈。

我流连在北方的三月,等待万木泛青,柳絮抽黄,等待芳菲四月粉墨登场。鹅黄的风沙难掩我观照精彩世界的色眼,荒芜的旷野铺开我驰骋的思想疆域。我暂时放弃沉淀在深邃流年里的那些冷漠与孤寂的文字,试着构思一幅奔放激昂的草图,献给初春的三月。

人间有情,草木有情,时节怎能无情?三月的北方无花无草,却能感染我心花开放,这便是三月,天人合一的真情。

回到流年的真实,三月又仿佛是怀春的少女焦躁难安,忧郁的`情愁,伤感的容颜,溢于言表,那枯干的草木参夹着微略的青浅,足可见证。时冷时暖的春风犹如那少女善变的情感,都说少女的心,秋天的云多变,我觉得这初春的三月更加妥贴于少女之情。纯情少女含苞待放,蠢蠢欲动的倍蕾之心与那尚未吐芽的草木,总会生发出期盼与迷惘的情怀,期盼着千娇百媚的绽放,迷惘着花开花谢后的凋零。

一年之计在于春,初春三月,即遐思涌动又催人彷徨。经三冬里蜷缩的僵滞的心灵宛如冬眠后的生灵,迫切的需要舒展筋骨壮志凌云。可这万物生发前的萧条,虽有春风的抚慰、激励,却总会驱人生出几丝无端的惆怅与迷茫……这或许就是早春三月的独特魅力。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七

曾几何时,我在日记本上,一比一画的写下你的名字,写上我认为浪漫的话,我所能驾驭的,最华丽的文字。我在天台上,放纵咆哮,喊出未来的展望,以及我对你的爱慕。我在没晚睡前,一遍又一遍的默念这你的名字,像是在睡前数着羔羊。这样的行为,我持续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半个夏天。

两个半季节的记载,数十页的情话,记载着我对自己的剖析,我把它当成一座桥梁,可是这座桥梁,没有连接起我与你心灵的距离,只是,更加透彻的让我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滋味。

我在你的生日,也是成人礼的那一天,坦白我的情愫,我骄傲的对你诉说,展现着把我内心占据的满满的东西,我写了很多,因为我以为文字是最具魅力的言语。只是后来我明白了,言语永远追不上行动,那个女孩在我的指尖跳了一支优美的.芭蕾,留下瘙痒之后善去,去到了一个双手被玫瑰刺扎破手掌的男孩的怀里。

疼痛像是滴入水中的血液,瞬间蔓延,痛苦像是植物的根茎,越扎越深。我大笑,嘴角咧开夸张的弧度,眼睛却像是坏掉的水龙头,不停的滴下咸苦的锈水。

我想要逃避,直到今天,我看到她花费了精准备纸雕机械心,我的心还是不由自己的颤抖,没有爱的付出,是不会缩短心与心间的距离的。

人间三月天,只是没有你,雨点伴随花瓣打在我脸上,我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愿你一生幸福美满,我从来不后悔遇见你,爱上你。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八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祖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九

“敬爱的爸爸:见字如面。”老规矩,写信该有的格式还是一定要遵守的。

突然间,握在手中的笔竟然不知该从何写起。对于您,我最熟悉又最陌生的父亲。我努力地在脑海中搜寻一点点与您有关的记忆,尽量真实地还原搜寻出来的张张记忆碎片,将它们重新组织在一起,呈现在这封信中。

上次给您写信,我还记得大约是二十年前吧,距今天已经差不多八千天啦。那个时候您的头发还是满头黑森林,在您头上找不到现在这样障眼的白丝。脾气也比现在差多了,动不动就对我和哥哥一声怒吼,接着开骂道:“你们两个龟儿子,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们……”今天再次提笔,却发现您的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间,我们从懵懂孩子已经长成中年男人,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而您,守着故乡那一亩三分薄田,挥汗耕作,虽收成有限,但是您却年复一年,乐此不疲。您心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当我们带着媳妇孩子回去看您和母亲时,能吃上一口纯绿色无污染的健康饭菜。

现在通信越来越方便,拨一串号码就能瞬间通达世界各地。可是我们父子之间的交流却越来越少,每次双方都是惜字如金,简单的问候,重复的嘱咐,然后便是十秒钟的相互沉默,最后互道一声再见。

相比于您,母亲的话可就比您多多了。每次打电话回去,她都会反复跟我们念叨您昨天腰又疼了,今天流鼻涕打喷嚏,有些感冒的症状了。然后跟我们讲村里的大小人事,谁家娶了媳妇,谁家死了娘,谁家杀猪又给他们送来二斤新鲜肉,谁家母鸡不下蛋等等,再配上一些老故事,老段子,讲得滔滔不绝,津津有味,总也说不完,很多时候不得不在我们的多次打断和提醒下,才犹豫着挂了电话。

九十年代初,您为了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供我们兄弟上学,供母亲看病,孤身一人前往长三角,跟着老乡到处拆房建房,将岁月的汗水洒在那片土地上,洒在废墟中,洒在烈日下,洒在寒风里。您只想多赚一分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春耕完毕后,您就背起重重的行囊,跟着打工大军,忍受着火车上几天几夜的颠簸,去了长三角做工。到秋收时节,您再背着满满的收获挤着火车回来收粮入仓,收完粮食再秋种,等忙完的时候差不多就到了冬月,您又强忍着对家人的思念,一个人急急赶往远方,也好在春节前给我们寄回来一笔钱过年和年后开学的学费。年年复年年,我数不清您离离回回了多少次,只记得我整个小学、初中阶段,您在家的时间都非常少。

除了母亲,可能烟叶就是您这一辈子最长情的伴侣了。从我记事起,不知道您已弄丢和抽废了多少支烟杆了。长的、短的、直的、带弯的、铜的、竹的,各式各样的烟杆您都拥有过。腰别一包烟叶,兜里揣着一支烟杆,走到哪里瘾来了,想抽一口的时候,便坐下来打开袋子,取出烟叶,掐上一段,放到嘴边吹上几口气润润,以便好卷一些,然后再找一匹较好的烟叶当裹皮,慢慢地卷着,卷好后拿出烟杆装好,拨拉着打火石煤油打火机,将烟点燃,开始享受吞云吐雾的惬意。

烟叶熏黄了您的十指,熏黄了您的牙齿,熏黄了您的肺。每次抽完烟后,您总会忍不住轻咳几声,可是烟是您的伴侣,无论我们如何劝说也不肯戒掉。

转眼又快到20xx年春节了,昨天和您通电话,您告诉我您正忙着帮邻居家宰年猪,一天下来已经跑了五六家了,而且还高兴地说家里的年猪长得挺肥,过个几天应该也要杀了,打趣着和我说,让我们早点回去吃肉。

我想您和母亲在家一定开始着手准备您们认为必须的年货了吧?比如留到过年时我们回家吃的豌豆苗、香菜、蒜苗、生菜等,给它们浇水施肥。

其实我知道,今天在网上为您写的这封信您肯定看不到,因为您不上网,当然也没有那闲功夫看我的文字。您不懂文学,更不懂浪漫情怀,只记得谁家的猪更肥、谁家的菜长势更好、谁家的孩子更有出息。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很久之前就决定为您写一封信,和您说说心里话,毕竟每次在电话里,很多话开不了口,很多事情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还是给您写信吧,写信把我想说的话,想告诉您的事慢慢告诉您。

写这封信我绝对不是要标榜自己是一个新时期的网络孝子,更不会在网上大声呼喊着如何爱您,如何想您,因为现在的网络朋友圈里,不缺孝子孝女。我只是实事求是,尽可能用最朴实和真诚的语言,我们爷俩好好聊聊心里话、聊聊茶余饭后、聊聊村里的变化与荒凉。

当然这封信也会如昨天我写给妻子的《与妻书》一样,不会收到回信,甚至比昨天还惨些。至少妻子昨天看了我的信,还给了我一些点评,虽然更多的是批评我写得不够浪漫,不够风花雪月,太实诚。但是我打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至少收到了我写的信,还认真读完了。可您不同,您不上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看到这封信,除非我哪一天将他摘抄下来打印好,亲自递到您眼前。鉴于这么多因素,我并不期望您的回应和点评。

话有些多,一写起来就如涓涓流水,没完没了。写下这么长一段,概括起来也不过就是问问近况,忆忆以前,看看明天几句话而已。爸,请原谅我为了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将本来几句话可以写完的洋洋洒洒弄成了这么一大篇,着实让您读起来费力伤脑。

好啦,又是日已西斜,和昨天一样的时间,一样的冬日暖阳,不同的是,今天是冬至,在我所居住的这个地方还算是一个特别浓重的节日,偶尔能听到外面响起了鞭炮声,妻子说冬至大过年。晚上准备和几个朋友一起小聚一番,喝点小酒,乐乐呵呵地过个冬至节。在此,顺祝您和妈妈冬至节快乐,对儿勿念,保重好自己身体。

此致也要敬礼!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十

我思考道,我是为了什么而活呢。

我合上书本,思考道。

我了解不到痛楚。

但总有一股奇异的感伤,从空气中紧紧碾压向我。

它们从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挤进来,叽叽喳喳地问我。

什么是活着呢?

我反反复复,思考道。

那么我又为什么会思考呢?

我又问自己。

却始终得不到一个答案。

风送来一阵轻微的声响。

它说,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便只有这些了。

它推着声响离去了。

影子从我的脚边探出头来。

它说,我也不知道。又嘲笑似地问道,明天的我还是我吗?

它在灯光的驱逐下枯萎了。

呼吸从我的鼻息里钻出来。

它说道,这就是活着啊。

它从思考之间溜走了。

我没有什么好问的了。

于是便只能把书合上。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十一

y的妈妈患上乳腺癌,现在又复发了。她很焦虑。当我跟她说“要小心陷入持续不断的痛苦”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她妈妈的恶性肿瘤。她说她哭了好几天,恐惧未来的情况。

昨天看到一个比喻“我今年二十一岁,但是好像活了四十年。”说这句话的人因为承受不了过多的痛苦而上吊了。他用床单编成一个环,吊在窗户外面。此前他有过很多次自杀未遂,后来甚至上了大学。他痛苦的无以复加,发酵的感情从他的每一个音节渗透出来。

如果其他人要说这句话,和他的意义不相同。

看着二十多岁的人表达,我在想“这一帮小年轻懂什么呀。”接着忽然意识到自己还不到二十岁这件事情。我就更没有资格...那些祖先不也是二十多岁就死了么?感觉我们就是活在自己的虚构世界里,慢慢的进入现实。(这点我想在小说里体现出来,昨天在想的事情,关于b城和北京的互相的映射。b城就是虚构的北京。“去首都”倒不如说是进入现实)。

啊,血。血。血。生理期前着了凉,血凝固了。一定要盖好被子,不然就会着凉。照顾自己,给它喂饭喝水,给它写作业,带它打游戏,看纸片儿人。把它生活的环境打扫干净。讲真我室友两个星期洗一次澡真不嫌弃自己么?至少刷个牙洗个脸洗个脚可以吧?不要把两个星期没洗的脚放在公用的餐桌上。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十二

一天,唐僧师徒走在去取西经的路上,这天天气很热。歇息时,好吃懒的做猪八戒听见孙悟空在和师傅在说话:“师傅,您看天气那么热,徒儿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片西瓜田,去讨一个大西瓜来解解渴。”唐僧听了后便点点头说:“好的,快去快回啊!”说完,孙悟空便驾着筋斗云走了。一旁的猪八戒心想:哼,以前吃东西,总是我老猪吃的最少,这次我才不吃亏呢!我先下手为强,现在就去偷几个绿皮大西瓜来。猪八戒以上厕所的名义溜走了。

走在去西瓜田的半路,猪八戒看见了一堆西瓜皮,便打起了馊主意:要不然让我去拿这些西瓜皮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再去偷。于是,他装扮完自己后,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了西瓜田里。猪八戒见西瓜眼开,刚要拿起一个香甜可口的大西瓜啃起来的时候,感到背后有一阵凉嗖嗖的风吹过,不祥的回头一看,原来是西瓜田的主人,这人拿起一根又粗又长的木棍把猪八戒打的鼻青脸肿。奇怪的是,猪八戒被毒了打一顿以后,脑袋瓜居然开窍了。这次他不再犯傻,趁着西瓜田的主人打盹儿的时候,悄悄地跑到了西瓜田里,他左手抱着两个大西瓜,右手抱着一个大西瓜,溜出了西瓜田。找了一块阴凉地,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吃饱后,美美的睡上了一觉。谁知,孙悟空已经看的一清二楚了,他想:这个呆子,平时装老实,其实一肚子坏水,看我怎么整整他!说整就整,孙悟空拿起一支笔,在猪八戒的肚皮上挥舞起来,上面写了几个大字:西瓜是我偷的,要西瓜找我!这下猪八戒肯定倒打霉了。

猪八戒睡醒后,大摇大摆地走着,村民们看见了,把他打了个满地找牙。猪八戒委屈地嚷嚷道:“没想到我老猪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

可是,谁曾想过,猪八戒聪明过几次呀?

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不过很懒。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十三

一个秋天的上午,我们来到了宁乡崔坪千佛洞。

我们在售票大厅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就坐船进了千佛洞。洞口很小,只容一条小船进入。我们一进去里面黑黑的。忽然一道光芒向我们射来。洞里面越来越大,接着我们看见了一个个千奇百怪的石头。它们有的像白马,有的像“赤脚大仙”在洗脚,还有的像罗汉在拜佛,那五颜六色的灯光把它们衬托得活灵活现,真是美极了。

我们随着小船慢慢前进还看见洞中有巍然高耸的石柱,有峭壁千仞的峡谷,洞中有洞,美不暇接。

千佛洞真是既神奇又美丽,你想去看看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千佛洞杂文随笔篇十四

鹊结巢于树;蚁筑窝在土;龙盘深潭;虎踞山林。

世上万物,都有家。

即使是漂浮的云也有家,即使是流动的水也有家。

人与家的关系,就像鸟之于山林,泉之于幽谷,船之于港湾。家是生命的摇篮。

悠悠岁月,生活多舛。人生是一只漂泊的舢板;家是避风的港湾。

在辛勤的艰难跋涉之后,家是休养安歇的暖巢。

这里有父母的深情关爱;有夫妻间的甜蜜温馨;有孩子的天真童趣;有享不尽的天伦之乐。

在家里,温情就像一壶美酒,好香好醇。

不管是城市乡村,还是华屋陋室;家永远使你牵肠挂肚,永远使你梦萦魂绕。

家是情感的特区,家是思念的表白。

这里是生命的演绎,也是真情的放飞。

家是穿透人生的一缕情丝,常被泪水淹没。

家是浓浓的爱心与纯纯的血缘为经纬,编织支撑一方的天地。

家是一只精致的纸船,放在梦中的漂泊。

当你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无论有何等的.荣华富贵,还是何等的高官厚禄;在情感上萦绕不止的总是家的身影。

当生活的凄风若雨将你折磨得伤痕累累的时候,抚平你的创伤,给你精神上的慰藉;支撑你心灵的便是家带来的那份情。

想起家,你就会马上精神抖擞。

在家里,烦恼是一种爱,忧伤是一种情。

家是回音壁,可以所见社会发展的潮响;

家是镜子,可以照见国家兴衰的影子;

家是加油站,可以送你远方,攀登事业的高峰;

家也可能是私欲的深壑,让你迷失,坠入罪恶的地狱。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家应该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幸福。

别让世俗污染了你的家;别让烦恼窒息了你的家;更别让琐碎的家务拖坏了你的家。

让你的家多一份富有,多一份洁净,多一份和谐,多一份温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