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争吵教案汇总(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3:26:52 页码:14
最新争吵教案汇总(优秀8篇)
2023-11-11 13:26:52    小编:ZTFB

教案是教师为了实施一堂课而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材料。教案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的综合利用和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每一份教案范文都蕴含着教师的用心和耐心,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争吵教案汇总篇一

1、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和横祸非常的开心,当然难免也会有磕磕碰碰。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争吵的课文(板书,齐读),看到这个课题你又哪些疑问?(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多读几遍,然后读读黑板上的字词。

2、领读字词,这些词在读时你有要提醒大家的吗?(点拨读音:嫉二声,哼hng,服侍shi,挨到放学二声)自己读一读生词,前后同学检查读词,老师检查读词,看谁反应的快。(点拨:嫉妒什么意思,挨还读什么,哼,你们在发这个音时有什么感觉?还读什么?)

3、指读,其他同学继续思考(手指黑板)

4、谁来说说(手指黑板说)(总结: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知道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根据课题提问并回答)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我和克莱蒂争吵前和争吵后各是怎么表现的?然后说一说。

2、汇报:

**师:下面我们先来一起具体的看看我和克莱蒂争吵前的表现。默读1~4自然段,边读边批画出,能反映出我和克莱蒂表现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词语。

1)“他只微笑着说...(我从只微笑看出克莱蒂对这件事并不在意)

师:谁知道,刚才他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来理解的?

2)心想:哼,得了奖...(从这句话看出我对克莱蒂得奖有点嫉妒了)

师:因此,我想...(报复她)刚才他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来理解的?

3)“脸都红了、举起手”看出生气,都要打人了。

师:刚才,他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来理解的?

师:就这样,原本不该发生的争吵却发生了。

**4)师:刚才,我们都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理解课文的?

就用这种方法,我们来学习我和克莱蒂争吵后的表现。

5)第五段:“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看出我确实知道错了。

师:“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克莱蒂说,我在外边等你,他一定是想打我,因此,我不安)我又“很后悔”,“后悔”什么?(不该和克莱蒂吵架)

师:还因为什么后悔?联系下文说说。(克莱蒂是个好人...种种情形来,说明他是个好人)师:说明他是个好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帮父母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全家欢迎他、特别父亲是那样的喜欢他等)

师:过去的种种情形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决对不会故意弄坏我的笔记本的。都怨我嫉妒克莱蒂得奖了而报复了他,才吵架的。我真后悔啊!(引读:阿,要是...)我当时真是后悔死了,我们再来读这句话,指读一个。

师:接着汇报,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出示)齐读,什么意思?(知道自己错了,要想别人道歉)而我这是却怕丢脸死要面子。

“我用眼角偷偷的看他...(说明我知道他是好人,自己做错了)

师:为什么是偷偷的?(自己错了,不好意思正眼看克莱蒂)

“暗暗说。”(怎么也说不出口,说明我想去道歉,但又没有勇气)

师:父亲说,应该知错认错,可我觉得说不出口,太丢脸,我心中真是很...(矛盾)这种矛盾的心情你能读出来吗?这一段自己练习读一读,谁能读一读?就像他这样来读一读。自己再练练,谁能读一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我们一起读。

接着往下汇报

6)第六段:“瞟”是用眼睛怎样看?(斜着眼睛看)为什么是用眼睛瞟我?(并排坐着,克莱蒂还在生我的气,不愿意用正眼看我)

师:男女同学一起把7、8自然段读一读,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作者想起的父亲的那句话,女同学读我和克莱蒂的话。在男女交换读。

往下汇报我和克莱蒂的表现。

7)第九段:“终于挨到了放学”(泡泡告诉我们...”我也认为挨用的好。点拨:换成“等”不行吗?(“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而等没有困难度过的意思。)

师:那你能不能用挨的这个意思也说句话?(点拨:只要是困难的度过某一段时间就可以用挨,因此有时好的事情要来临时,我们也可以用挨)

接着汇报

“他走近我,我举起戒尺”我为什么举起戒尺?

师:但出乎意料,克莱蒂是怎么做的呢?读10~13段,边读边想一想,克莱蒂见到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宽容、友好)说明他确实是个...(好人)这宽容、友好的风格从那些地方表现出来的?(微笑着,温和地,从神态和语气表现出来;用手拨开,两只手搭在,从动作上看出宽容和友好;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从语言上看出他宽容、友好)前后同学分角色读一读10~13段。

师:文章通过神态、语气、动作、语言等告诉我们,克莱蒂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用父亲的话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高尚的人)

(出示父亲的话)齐读,什么意思?(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这是一种勇气,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师:我们再来一起读一遍父亲的话。

这一段还有要说得吗?(说着父亲从...,)文中连续描写了父亲的几个动作,哪几个动作?(夺过,折成,扔)父亲想告诉我什么?(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和朋友友好相处)

师: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也让我们深受启发。你们想不想把它记下来。

师: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同学间也会发生像父亲所说的这样的事情,你能不能说一说。

1、由组长组织,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课时

1、快速默读课文,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生么事?

2、再读课文,回顾我和克莱蒂各自有升么不同的表现?在课文中作一下标记。

点拨哪好?以便积累。

3、把你认为挺好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语句积累下来。

4、作者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一件争吵的小事写的那么生动,那么,我们在写生活中其他事情的时候,也可以抓住这些方面来写。

5、仿写:出示:今天上第三节可是,我们班进行了数学考试。考试结束后,老师拿着卷子一脸严肃的走出了教室...(接下来,大家都是怎么表现的呢?)

6、扩词

7、形近字组词。

争吵教案汇总篇二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默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各自的表现。领悟父亲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父亲话中的深刻含义。

2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宽容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2.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争执的小事。

3.准备彩色卡纸,剪刀。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法讨论交流法表演感受法。

一、导入。

1.听写“石匠”等词语。               。

2.讲《铅笔和橡皮擦争功》的故事后提问,这个故事里的主人翁铅笔和橡皮擦因争功而发生了什么?揭示课题,并且板书《争吵》。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flash动画听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泡泡一: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我和克莱谛)。

板书“我”  克莱蒂。

泡泡一:他们为什么争吵?(克莱蒂不小心用墨水弄脏了我的本子,我嫉妒他获奖,报复他。)。

泡泡二: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我和克莱蒂争吵的原因。)。

板书  争吵原因。

3.请生开火车的形式读课文5—8自然段,讨论交流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波浪线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

泡泡一:“我”与克莱谛争吵后的表现是怎样的?(我很后悔,克莱蒂用眼睛瞟我,说在外面等我。)。

板书  后悔吵架。

4.请生分角色朗读课文9—13自然段,讨论交流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三角形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

请生归纳这部分的段意,并且板书:重归于好。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

板书:受到教育。

6.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四.拓展练习。

泡泡一:假如克莱蒂没有主动和“我”重归泡泡一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

泡泡二: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并且说说理由。

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我”:脾气暴躁﹑知错就改的孩子。

泡泡三: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泡泡四:用剪刀把彩纸剪成你们自己喜欢的形状,并且写上表示歉意的话语,送给你的好友,握握手,表达你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板书设计:

争吵                。

吵架原因。

后悔吵架。

重归于好         。

受到教育               。

争吵教案汇总篇三

1、我们一起生活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上,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肯定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走进一对好朋友争吵的故事,去体会一下他们争吵之中的感受和争吵过后的启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课题质疑,预设学生提问: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怎样了?

过渡:那就让我们赶快去带着问题去读读课文吧。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2、课文很长,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很有耐心。读着读着,你觉得哪一自然段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吗?指名学生选择难度段读。

预设:第1、3、5、7、9自然段。

随机正音:嫉妒、胳膊肘、挨、服侍、哼、线缝

随机指导词义:(1)胳膊肘:摸摸自己的胳膊肘,同学们在上课时要注意姿势正确,胳膊肘放好,特别是在写字的时候,胳膊肘动来动去会影响别人哦。(2)戒尺:请学生谈谈什么叫戒尺,教师补充。

3、读了课文,相信同学们对课文中争吵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了。谁来说说?

(1)谁和谁争吵?谁来叫叫两个小朋友的名字――“克莱谛”、“安利柯”,一起叫叫他们的名字。

(2)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由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

(3)争吵后怎么样了?学生大致说意思。师在课题“争吵”下画箭头并板书:重归于好

过渡:咱们现在就去克莱谛和安利柯的吵架现场,读读他们为什么吵架?

1、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你认为“我”和克莱谛吵架谁对谁不对?

2、学生反馈后出示句子

(1)他只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指名读,读出克莱谛的歉意,主动认错的语气。

(2)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自由读,你读出了“我”的什么心情来?

指名读,教师用评价语指导学生读出“我”嫉妒、生气的语气。

看来,克莱谛得奖,安利柯并不是无所谓的,而是非常――生:嫉妒他

师:所以我想报复他。――引读“过了一会儿……”

(3)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你这是故意的!”说着就举起手来,正好被老师看见了,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指名读,读好克莱谛生气的语气。

过渡:两个好朋友就这样你生我的.气,我生你的气,各不相理,多么可惜呀!不过,我们可别急,后来他们怎么样了?(和好),在哪几自然段?我们赶快去读读。

1、默读9-13自然段。想想谁使得他们和好如初,又成了好朋友。

2、指名分角色读对话。反馈:是克莱谛主动与“我”和好,表现出了友好、宽容的品德。

3、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

反馈出示句子:

“不,安利柯!”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

“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

再议,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指名读好克莱谛的友好和宽容。

4、克莱谛在放学路上主动表示友好,那么在他们争吵后,克莱谛在课堂上还有什么表现?

出示: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1)“瞟”是用眼睛怎样看?我们也用眼睛瞟瞟自己的同桌。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膘。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膘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3)他这样的眼神,这样的话,他心里想什么呢?

小结板书:宽容 友好

5、联系上文读读,克莱谛的好还表现在哪里?

(1)克莱谛是个好人: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

(2)克莱谛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他勤劳、善良、孝顺、懂事、宽容,怪不得父亲说克莱谛是――高尚的。

小结:正是克莱谛这么一个高尚的好人,能够宽容友善地对待同学同学,所以他们才重归于好,但是他们的重归于好,安利柯也表现出他自己的特点,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1、范写“缘”、“承”

2、学生各写一个

3、布置学生回家多写几次。

争吵教案汇总篇四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了解课文大意,懂得同学之间要多一些谅解、一些宽容,珍惜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友情。

3、感情朗读课文。

4、学习联系阅读时抓住对人物言语行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5、练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目标中的4、5

课是安排:1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导语,创设问题情境。

(为我们高兴,表扬我们)

是的。可是,有一位家长知道了这样的事情,却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今天,我们就来学这样一个故事。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学这个故事,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读书自学,了解课文大意。

1、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认读一下课后要求认识的五个生字。

检查是自己读书情况。

2、默读课文,思考:通过读书,自己想知道的内容,知道了哪些?全班交流。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自己准备,然后,把故事讲给给同桌听。指名2-3人在全班讲课文所讲的故事。

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把握故事的大致情节,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抓住重点,理解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读这个故事,一边读的时候,练习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那些地方让你感到故事的发展出乎了你的意料?(或者让你们感到了意外?)

(引导学生抓住骂了他一句后的微笑、与我在外面等你相联系的从他眼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举起尺子是,克莱谛微笑、温和地说,后来,父亲的训斥。)

(认识克莱谛的美好品质)

(要知错就改,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想自己承认错误,更不应该不信任自己的朋友。)

四、抓住重点,感情朗读,深入体会感情。

1、想一想:课文中的那些地方是你受到了感动?用笔勾画出来。

2、四个人一组,小组内,联系分角色朗读。

3、班上选代表分角色朗读表演

争吵教案汇总篇五

师生问好!

师借题质疑,概括内容。

师:(板书课题)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谁和谁争吵?

生:他们为什么争吵?

生:争吵后的结果怎样?

生:课文写了克莱谛不小心碰坏了我的本子,我想报复他,也碰坏了他的本子,这样我们俩就吵起来了,后来“我”和克莱谛和好了。

师:这种方法就叫按问题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师讲读第一段。

师:在学习第一段时,老师会教给你们一种读书方法,分三步学习,请注意是分哪三步学习的。

师(稍停顿):第一步,谁能说说第一段的段意是什么,然后用一个字概括。

生:第一段主要写克莱谛不小心碰坏了“我”的本子,“我”为了报复克莱谛故意碰坏了他的本子,“我”与他发生争吵。用一个字概括是“碰”。

生:克莱谛碰“我”是不小心的,从他“微笑着”向“我”解释看出来,“我”碰克莱谛是故意的,从“报复”这个词看出来。

师板书:微笑、报复。

师:再抓住这个“碰“字作第二次比较:“我”和克莱谛有什么不同表现?

生:克莱谛不小心碰了“我“,“我”火了,骂了他一句。“我”故意碰克莱谛,他气得脸都红了,后来又把手缩回去了。

师板书:火、骂,气、缩。

师:通过这两次比较分析,大家理解了这一段的内容。第三步:我们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一段中有两处写了克莱谛的话,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生自读。

师指名读。

师:大家回忆,刚才我们是分哪几步来学习第一段的?

师指名答。

生:(师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一、概括段意。

二、比较分析:“碰”有什么不同?表现有什么不同?

三、感情朗读。

师讲读第二段。

师:请大家运用老师教给你们的读书方法试着学习第二段。

生自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生:第二段写他们争吵后等着对方时的不同表现。用一个字概括,我觉得用“等”字好。

师把小黑板上的“碰”字换成“等”字。

生:克莱谛等着“我”是想跟“我”和好,从“悲哀”这个词可以知道,他的心情很难受。

生:从后面的结果也可以知道克莱谛是想跟“我”和好。

生:“我”等着克莱谛是想着“防御”。

师:抓住“等”字作第二次比较,“我”和克莱谛有什么不同表现?

生:“我”是偷偷地看克莱谛,克莱谛是用眼睛瞟“我”。

师板书:偷偷地看,用眼睛瞟。

生:五、六、七三个自然段。

师出示灯片。

1虽然(),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2虽然(),可是“请你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3虽然(),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说过的话。

师:(小结)这段写了克莱谛的心情没有?

生:(齐答)没有。

师:但有一个地方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哪一句?(指名读)。

师:(出示灯片)从他的表情里面可以看出克莱谛心里可能想些什么?

师讲读第三段。

师:请大家继续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第三段,同桌讨论,完成第三步。

师指小黑板,教师提出要求,安排自学;接着按三步检查自学情况,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讲读第四段。

师:(生读第一句)“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我”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父亲?

生:“这件事”指的是“我”和克莱谛争吵的事。

生:“我”会这样告诉爸爸:“爸爸,爸爸,今天,克莱谛不小心碰了我,我故意把他的本子碰坏了。后来,克莱谛主动跟我讲和了,我俩又成了好朋友。”

师:(生齐读父亲的话,并理解意思)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师总结全文,提示中心: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请你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说一说,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说具体。

争吵教案汇总篇六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认识14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4、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多种方法识记汉字,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

实物投影、生字卡片、幻灯片。

三节。

第一节。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课文,认识一二类生字。

一、启发谈话:

1、老师出示标点符号认读。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朗读课题,提出思考问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老师的课文:这篇课文写的什么内容?

(二)学生简略回答问题,相互补充。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方设法解决。

2、一边读一遍画出二类生字。

四、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读二类生字。

2、分析一类生字:

考:上下考试考场考卷中考高考。

略:左右简略省略号忽略(字音)。

拄:左右形声字形近字:柱住注驻。

与手有关拄拐棍。

重:翘舍音多音字重要重视轻重。

弓:象形字弓箭拉弓弹弓。

引:左右引路指引引导。

芝:翘舍音,上下芝麻灵芝。

章;上中下文章章法规章章节。

指导书写生字。

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读课文:画出自然段。

七、作业:写生字。

第二节。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组词扩词,说话。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想象都哪些标点符号进行争吵?

2、第1段:说说感叹号、小问号、小顿号长得什么样?

3、第2、3、4、5、6段:都谁发了言,怎样说的?

4、第7段: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吵吗?谁发表了意见?

三、指导朗读对话(着急、轻视、骄傲)。

1、分角色朗读。

2、小组编课本剧。

四、想象拓展。

标点符号听了书的意见后,他们会怎样做。

作业:将课文内容将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节。

教学内容: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

分角色读课文。

二、读一读。

文章反驳美妙蹦跳。

不可开交断断续续。

三、讨论:。

1、在书中找找有哪些标点符号?都长得什么样?叫什么?

2、不认识,想办法。

3、说说你与标点符号的故事。

四、背一背。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半亩地大的水塘宛如一面镜子,天上的亮光和云彩的影子都清晰地照入镜子中。如果要问它为什么能够这样清亮,这是因为源头有清新流动的水不断流入的缘故。)。

五、作业: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感叹号感情强烈。

小问号引起思考。

标点符号的争吵小逗号把句子断开。

省略号语句深奥。

句号最后总结。

争吵教案汇总篇七

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谛弄脏了,我认为他是故意的,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虽然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我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克莱谛却主动要求与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在外边等你)讲我和克莱谛吵加的原因。

第二段(从我觉得很不安到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讲我后悔和克莱谛吵架。

第三段(从终于挨到了放学到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讲我和克莱谛重归于好。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父亲对我的教育。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能力目标: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

1.这篇讲读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具体讲了我所受到的教育。教学时,可先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再布置学生按照思考练习1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在此基础上练习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我和克莱谛吵架后的矛盾心情,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教育。

3.这篇课文反映的是学生生活。要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资料: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课文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一译《心》),描写的是学生生活,带有伤感情调。其他作品有《工人女教师》和《公共马车》,描写的是城市工人生活。

教具: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小黑板。

三课时。

板书:争吵。

1.过渡:本文写谁和谁争吵?为什么要争吵?两人各自的表现怎样?结果又怎样呢?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围绕文中预习题)。

(1)课文写谁和谁因为什么事争吵?

(2)两人各自的表现怎样?

(3)结果又怎样呢?

(4)课文内容与课题有什么关系?(内容围绕课题争吵来写的`)。

1.读准字音(嫉不要读成[email protected]、哼的音节写法h8ng,缝字的两读音f6ng、f8ng。)。

2.认清字形。

(匠字的笔是一匠,哼字不要写啍、注意竟与竞的区别,御不要写成御。)。

3.理解词义。

嫉妒: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

后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缘故:因由、因为。

原谅:谅解、宽容。

悲哀:伤心、哀痛。

防御:防备、戒备。

毕竟:究竟、到底。

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没有一丝虚伪。

4.试用诚心诚意、缘故造句。

1.老师提示:本文写了我和克莱谛因为笔记本而发生了争吵。虽然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克莱谛却主动要求与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2.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3.分组讨论:分段的结果。

4.每组选派代表叙述分段的结果,并概括段意。

5.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分段。

指名朗读第一段。

1.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2.我和克莱谛因为什么事而争吵?

(吵架的原因是克菜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也弄脏了他的本子。)。

3.克莱谛把我的弄脏后,是怎么做的?

(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4.我为什么想报复克莱谛?

(我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

5.我想报复克莱谛的想法,可以看出我怎样?

(表面上好像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事实上,我把他本子弄脏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嫉妒他得了奖。课文开始表现了我不想承认自己有嫉妒心理。)。

(他的表现是脸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脸红说明他生气。举起手又缩回去,说明克莱谛不想把事情闹大,老师知道后,我会受到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能够宽容待人。)。

过渡:我看了克莱谛的表现后,心里会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来学课文第二段。

指名朗读,注意要计出我的矛盾心理。

1.请学生画出描写我矛盾心理的句子。(1、2、3句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我觉得太丢脸。)。

2.作者用很大笔墨来描写我矛盾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使读者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教育。

(1)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为什么会这样呢?

(克莱谛是个好人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

(2)我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可为什么不能向克莱谛道歉,说明什么?

(说明我没有勇气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3.在课堂上克莱谛对我是什么反应?又是怎样说的?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在外边等着你!

(1)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是为什么?

(克莱谛并没有记恨我,而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觉得不可理解)。

(2)克莱谛为什么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克莱谛两次说这句话,是想让我上课的时候不要想这件事了,放学后再向我解释清楚。)。

4.我听到克莱谛两次说到我在外边等着你!我每次都是怎样领会的?

(第一次听到他说这句话时,我感到不安、觉得后悔;第二次我虽然认识到自己错了心里想的仍是防御,并没有想到放学后主动向他认错。)。

过渡:我在课堂上对克莱谛的态度和做法,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他,事情的结果会怎样;我们紧接着学习第三段。

指名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1.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

(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2.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3.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

(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

4.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

(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1.我回家后,向父亲说了这件事后,父亲是怎么说的?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2.为什么父亲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两段,向墙角扔去。

(希望我告别过去,能向克莱谛一样友好待人,开始新的生活。)。

3.你对父亲所说的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不友好待人。)。

4.齐读最后一段话,进一步体会爸爸所说的深刻含义。

1.让学生理清文章顺序,说出文章的主要脉络。

2.找学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试着说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结合每段段意)。

1.记叙一件事情要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理清顺序。

2.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突出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我和克莱谛争吵之后,两人之间的表现,赞扬了克莱谛宽容、友爱的良好品质。

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同学之间有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想好后指名口头练说,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宽容待人的良好品质。

(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争吵教案汇总篇八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做到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在新老式钟表的对比中,懂得去发现和欣赏新事物的优点。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语言的优美,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生字敦请卡片,机械和电子钟表实物。

一、联系生活,破题导入。

1、同学们到过钟表店吗?你看到些什么?

2、读课题,有何疑问?

二、识读字词,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读课题时的疑问。

3、解答疑问,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直扣重点,深入学习。

1、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文中找出来。(课文最后一句话)。朗读后引导变成陈述句,再次质疑。

2、再读课文,讨论解疑:

(1)旧事物即第一段和第八段中所指,钟表要有声音,有钟摆,有指针,上发条,走时不太准确等。

(2)新事物即最新式的电子表,优点如3~6段所写。

3、主观判断,情感朗读。

(1)你对新式表和老式表有什么看法?

(2)文中老式表对新式表是什么态度呢?勾画出相关语句。

(3)分角色练习情感朗读。

四、回扣主题,拓展延伸。

1、回扣课文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出反问的语气。

2、你还发现了哪些新事物?说说它们的优点。

五、作业设计。

说说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