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1:54:47 页码:9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优秀13篇)
2023-11-18 01:54:47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经历和所得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总结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包括问题的陈述、原因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以下是一些经典总结的范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和写作潜力。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一

麦草垛,过去的几十年里农村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村庄、山坡、川地里,都会看见一个个高壮的麦草垛,旧的拆完又垒起新的。

还记得吗?八十年代时,一曲"春天的故事"使农村大改变。我的村有九个生产队,每个队都有一个摞麦又放麦草垛的场,一排排草垛象长龙般整齐又秀丽的占据了村庄的容繇。土地承包后,农民耕作细致,肥料充足,花了功夫,小麦连年大丰收,麦草垛放不下,他们联合又增加了几个打麦场。

我记得在夏日炎炎的骄阳天,把麦一镰刀一镰刀割完,接着汗流浃背的用架子车一件件运回来,又一件件摞起一个大摞子,一直放到冬季打碾。冬天,打麦场的大摞子一个个象蒙古包,雪花朵朵飘洒,蒙古包上开满了棉絮,大地失去了颜色,一片空虚……欢笑的风,亲吻着雪花,拥抱着冰冷,大雪把一切吞没,但仍热气腾腾,人们肦望着三九天的到来,才开始碾场,那时是手扶拖拉机,一户接一户,麦摞子不见了,麦草垛在场中排排升起。冰冷的天,红红的脸蛋,喜悦的心情。到了来年春夏,一排排草垛不见了。

还记得吗?二〇〇〇年,随着农村士地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年青人跳过农门,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每户种的小麦减少了,割完麦子后,青年人回家用小四轮拖拉机运囘来,接着在夏天三伏天碾场。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太阳象蒸笼一样,他们擦去满脸的臭汗味,争分夺-秒把场碾完,金黄色的麦子洒在水泥巷道里,就象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秋风来了,旧的`麦草垛拆完又垒起新的,风中,一些淘气小孩童伏在上面,无休止编织着他们的理想和童话般的歌。

作者简介:

杨双牛,杨家寺农民,文学爱好者。


【本文作者:家乡的麦草垛。(公众号:拾穗cornfield)】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二

三面临水一面山,路在荆棘茅草间。

党恩浩荡江湖远,春风不度玉门关。

-------题记。

日前,我听大哥电话介绍说,这是他失联近三十年昔日的管中同窗文友,特来我的老家寻访他,眼见我那美丽的枫株湖畔的垄坑村子还不如三十年前的路而发出的即兴之作。

早在十几年前,“村村通”的惠民政策已吹遍了大江南北,大村和小村都有水泥路伸进去,唯独我的故乡余干名湖之一的枫株湖东岸唯一的小山村------垄坑自然村却一直处在泥水坑路上挣扎,天晴下雨一个样。

一个上百户的村子,就有十多个单身男未讨上媳妇。上至三十出头,小至二十五六,期待进厂谈个外地媳妇,可惜“僧多粥少”。也就迫使美丽的枫株湖畔的垄坑村里人自谋出路。有的农户在县城买了房,有的农户“背井离乡”,将房子造到了枫株湖畔南边的大村庄里去……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像我大哥这样“冥顽不化”的人,坚守老家的这份土地,执爱枫株湖畔这一方美丽的山水。

听我大哥介绍说,还是面对现实吧!自发行动,全当这条路是一家的,自掏腰包。先是六七家村民参与,一千、二千元的凑起,后来也感动了相当的一部分村民,你三百、我五百的出,就有了将近两万元。大家铲开了路,铺上了鹅子沙土。路是顺畅了,村子却依然改变不了多少现状,外人还是不太乐意进老家这个村子!

“你这个村不可能没有钱下来!”外人进村面对车子陷入泥坑动弹不得而愤愤不平。“因为离乡镇隔得太远,搞新农村建设,弄偏远的小村子,还远不如把大村子搞好一点。县里乡里如有干部来检查,看的永远是大村子!政绩就明显摆在眼前啊!”村民一边推车,一边自我解嘲。

“你们不可以拍照吗?把图片传到网上去,让别人也瞧瞧?”这就难到了村民们。村民除了会用手机接打电话,玩智能手机什么的,还真的不太会玩。

善良的村民还是自我安慰:“别人点电灯比我村早了七八年,可后来我们村不也通电了吗?”或许是村民都有这份执著的念想吧;也许是大村庄都锦上添花了吧!

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新当选的蔡垄村的小池女书记开车进了村。村民们听说小池女书记要给咱村子修路了,便当成大救星似的,端椅送茶,聆听小池女书记的指示。当听到要村民再捐钱夯实路基,明知这钱不该再由村民出,但村民想到在这条烂泥路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再说,小池女书记还要帮我们村铺小路,实现“户户通”,在别个村子里,很多还是自己掏钱铺的路呢?就这样,很快凑起了万多元。

终于在二0一五年秋季,村里弄头巷尾都铺上了水泥路。我这个美丽的枫株湖畔的小山村从此告别了“荆棘茅草”,春风总算吹进了“玉门关”。当这条心仪已久的水泥路已变成了现实,男女老少的村民都激动得趴在路上亲吻着,高呼:“我也有今天了!”那份狂喜狂热,一点也不逊色于当年农村分田到户,实现农民生产责任制,鞭炮火花燃放了大半天!

美丽的枫株湖畔的小山村再度空前活跃起来了。不少在城里买了房又返回故里造起了别墅。去了枫株湖畔南边的十几户人家又萌生了返回故乡的念头。很快,瓦房渐渐隐遁,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小楼房又层出不穷了。如今小媳妇也进了门;轿车、电动车和大村庄一样飞进流出。

然而,大哥的文友很快就领悟到了他的心结,大哥除了想给他的文友一份意外的惊喜,就是要让他的文友写《再过垄坑村》。可大哥的文友说“文曲贵”,说没有下文。那我的大哥只好提笔和诗:“三面临水一面山,一条新路伸遍旮。党恩浩荡神州远,春风惠及千万家”!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三

干燥的冬天,像得了病,整个村庄的男女老少,整日整夜的咳嗽。我感到有一种窒息,呼吸极其仓促,压抑。染上无雪的季节,空气像疯子似的,游离在空虚的田野,成了一阵阵疾驰而过的风,把村庄的枯木摇晃得东倒西歪。行走在黄土高坡上的人们踉踉跄跄,牛羊顶着寒风,努力地迈着沉重的步子,低首四处在野外的荒草丛里啃噬着,咀嚼着岁月留下的那一丝青葱与绿意。

矗立在屋前的麦草垛,迎着寒风,渐渐的在冬天来临之前少了许多。寡妇兰花嫂子,再也没有看见她的身影。听说她家的男人病了,许多的日子,她家来来往往的人们络绎不绝,都是来探望在病中男人的。

男人得了胃癌时,躺在病床上,拉紧兰花嫂子说:“我走了,希望你改嫁吧!把孩子照顾好!不要亏待你自己了!”男人说着发出了疼痛的声音。面色苍白无力,精神萎靡,双手颤栗着。兰花嫂子满眼含着泪水,爬在床沿泣不成声。外面的风肆虐着,怒吼着。一种悲恸之情剧烈的抽搐着,像跳跃在玻璃窗上的冰雹。就在一念之间,男人终究还是从兰花嫂子身边离去了。留下的只有昔日男人淡淡的烟草味,与夫妻同床共枕的打鼾声,甜言蜜语叙说不完的人间草木,田园里耕不完的红花绿叶,草长莺飞。

那些在黄土高坡上播种的春天,却没有再来。只是听到从南方赶来的呢喃燕语。高高的坡头之上,兰花嫂子的男人去了,有一处黄土堆,永远变成了别离的坟茔。她手拉儿子,轻轻的一跪,烟灰纸飞,一把香点燃,袅袅升起的雾霭里,带着去天堂的问候与祝福。旷野的清静,像一把钉子牢牢的钉住风的狂奔与撒欢。这时,天空暗淡无光,该是临近黄昏,一轮落日披着猩红的纱衣,摇摇欲坠,像失去了重力,听见一声呻吟,向西边的山头坠了下去。村庄,闻见蒿草与麦草的混合气味,一种从自然界深处盈余的潜力,奔赴在人们的夜生活里。

村庄,就是这样的简单里蕴藏着无法解读的答案。

女人病了,没有亲人,没有个肩膀靠着。她是孤独的,一个女人,内心最脆弱的东西便是遇到寂寞。黑夜里,天幕挂满了明晃晃的星星,放射出一道道逼人的寒光,冷飕飕的气温。兰花嫂子手挎竹篮,将麦草有气无力的撕扯下来,塞满竹篮。冬天的火炕需要柴火的温度加高,才能达到饱和的热量,夜里,怕炕早早的凉了,兰花嫂子多添加了麦草,省得半夜三更起来加柴禾。

孤儿寡母的,黑夜里便有些害怕。不知谁家的猫夜里饿了,串门跳墙,只听一阵隐隐约约的声响,屋门被碰撞了一下。兰花嫂子心惊胆颤,掩蔽紧紧抓在手里的被子,屏住呼吸。她脑子一片空白,心想,该不是男人的灵魂回来了吧!想着想着,不敢把被子撩起。此时,只有心跳给了这个漫漫长夜,忽然听见一声喵喵的叫唤。这时,她才松了一口气。打打精神,把盖在头上的被子掀开,屋子的高窗上,投进了几束月光。银白银白的,铺在地上,像碎了一地的玻璃碴子。拾不起,收不来,她定睛看了看,心里多少有些慰藉和安心。

不知什么时候,她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凌晨时分,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窗外的老槐树上,柳树上,早早的聚集着一群群鸟雀,催人早起,叽里咕噜的说着悄悄话。

村庄的早晨,推开门,一阵冷风袭来,最后残余的树叶与草木都齐刷刷的脱落了,速度极快,如闪电般。往日里,满树的叶子整整齐齐的挤在一起,而经过一个夜晚的霜冻,所有映入眼帘的都是凌乱不堪的落叶布置的村庄。走上去,软软的,绵绵的。

门前,那些大的小的.,高的低的,粗的细的树木,显得光秃秃的,像病人的身躯,弱不禁风。站在外面,不知不觉间打起了哆嗦,七零八落的黄叶在风中颤抖着,飞扬着。打着滚,翻着身,最后轻飘飘的一动不动。惹得从南山沟壑里飞来的麻雀,喜鹊,迫不及待的停憩在树下,寻觅着食物。

一场寒霜,侵蚀了几树的叶子,鸟儿们以为是撒下了秕谷与麦粒,就这样蹦蹦跳跳,来来去去的用嘴在地面上啄了千百回。似乎没有什么希望了,掉头移动到了另一方,在园子啄着残留下来的菜叶儿,叼着飞向远方。晨光里,偶尔闻见野草干枯后的味道。

村庄从浓绿转变为浅黄,除了色彩即将消失,与树叶的飘零,还有被白霜覆盖的草木,静谧的躲藏在冬天的深处,时光里是看不见它们的表情与心思的。这一切,没有什么可以感觉到让人对自然界的内涵,怀有敬畏之情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生生灭灭,聚散离合,一切到最后,随风而去。那些年里,兰花嫂子与自己的男人,没有发过海誓山盟,轰轰烈烈。而她们爱得真实,朴实,诚实。一对纯粹的农民,与风雨同舟,田间耕耘,灶头烟火,就这样,多年的牵绊,相守。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死去活来的花前月下。就因为一直坚信爱,许下一辈子的白头到老。而如今,世事难料,阴阳两隔离。

走在清晨的村庄,仰望天空,蓝的透明,像大海,像一望无垠的清冽的水,没有一丝云朵。田野,沟壑,坡头,罩上了一层层白皑皑的霜。这个冬天,最渴望一场雪,这雪最好是厚厚的,是一层化不掉的棉被。这样,兰花嫂子不再为男人胆心受冻,盖得严实一些,兰花嫂子心里就踏实一些。

房前屋后,兰花嫂子把农具摆放的整整齐齐,各自安置在各自的位置,提前备好的过冬之物,一应俱全。她勤快的手脚从来不闲着,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每天望望天,看看云。盼望一场雪的到来。屋檐下,挂着红红的辣椒,黄黄的玉米,青青的晒干的豆角。在风里安稳的躺着。院子里是哼哼唧唧的小猪,呱呱乱叫的小鸡,摇头晃脑的小狗。她离不开这个家,她要在这样的氛围里把生活继续下去,她望着幼小的儿子,心里点燃着希望,曙光。

让儿子天天去看望孤单的爸爸,她不再觉得这个冬天寒冷了。她走近麦草垛,让这种春天的生命迎来一束阳光。

村庄,不知什么时候落了一场雪,树上,草丛上,屋顶上,山坡上,池塘坝上,麦草垛上。放眼望去,全是白的,村庄白了,天与地之间白了。

而那些麦草垛美丽极了,像一朵朵从地面耸立而起的蘑菇,静静地守在村庄……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四

麦秸垛是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温暖、宁静、安详、饱满。看到麦秸垛,我的心里就会慢慢地安静下来。

那时候,在村子里,家家的院墙外都有一堆高高的麦秸垛,农家的生活离不开它呀!做饭前,从麦秸垛上撕下一把麦秸,当作“引火儿”扔进灶膛,村子里很快就炊烟四起,不一会儿,空气中就弥漫出饭菜的香味来。春天时开始喂养的小鸡雏们,过了麦收就都长大了,还不到八月份,小母鸡的脸儿就红红的,快要坐窝生蛋了。母亲从麦秸垛上撕下一大把干燥而温暖的麦秸,仔细地铺进鸡窝里。鸡窝里就能每天捡到两三枚浑圆可爱的鸡蛋。冬天来了,要下雪了,给猪窝里也要铺上一层厚厚的温暖的麦秸,猪便高兴得转着圈儿地撒欢儿,寒冷的夜里,它就能暖暖地做梦。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不知什么时候,院墙上的泥皮脱落了一片,从麦秸垛上撕下一抱麦秸,加上黄土和水和成稀溜溜儿的麦秸泥,把院墙抹一抹,那里就又光洁如新了;房子盖好了,砸房顶前,先要上一层麦秸泥,盖房子的大人们很有耐心地在麦秸泥上来回地踩啊踩地,直到将那麦秸泥踩得瓷实而又坚韧,这盖出的房子就很难漏雨了……这样,等到又一年的'麦收将临,各家院墙外的麦秸垛大都所剩无几了。

要把新麦秸垛成高高的垛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麦秸要一边往上垛,一边不停地踩实,为了防止雨水使麦秸垛受潮而发生沤烂,麦秸垛的顶上还要厚厚地抹上一层麦秸泥。

生产队上也有麦秸垛,一般都垛在打麦场的边上,一排溜儿有好几个。夏天的傍晚,吃过了晚饭,我们常到打麦场上去玩耍,在麦秸垛之间打打闹闹地捉迷藏。生产队上的麦秸,主要是用来垫圈沤肥。牲口圈里也要用去一些,尤其是队上的母牛要生牛犊儿了,母马要下小马驹儿了,都需要用很多的麦秸给它们铺出来一个温暖、干净的产房。我们小孩子们都很乐意在这会儿出一把子力气,来回跑着往牲口圈里运送麦秸。

麦秸垛还是村子里的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地方。这个场景,在一部叫《人生》的电影里有很诗意的再现--刘巧珍和高加林依偎在麦秸垛旁说着悄悄话,呵呵,那是多么温馨、浪漫的景致啊!我在村子里长大,后来离开村子上了高中,又去读大学,否则的话,我也许也要和村子里的某一位姑娘,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宁静的夜晚,依偎在村边的麦秸垛旁,谈我们的恋爱。我想,那样的乡村爱情,一定会别有一番温暖与甜蜜吧。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五

蓦地,我的眼前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在初冬的白日下,空旷的稻田沉寂而荒凉。一群衣衫褴褛,面黄饥瘦的儿童在田中捡稻,童年的我仿佛也置身其间。冷风骤起,鸦雀乱鸣,神情专注的我们,都显得冷缩缩的样子。这时候的稻田踏遍了捡稻人的脚印,我们根本不可能捡到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稻穗了,我们只能从牛脚抑或是老鼠洞里挖出一粒粒稻谷。鼠洞是天然的粮仓,谁找到都注意保密,严防被哄抢。尽管这样,哄抢事件还时有发生,甚而大打出手!狼奔犬突叫声连天,也只有这时候,万籁俱寂的稻田才显出一点生机。好在孩子们是不记仇的,打完架,分了稻,也就算了。历尽艰辛弄来的稻谷终于化成一锅薄粥,香气袭人。于是在家长们的溢美声中,吃腻了野菜的我们开始心安理得地享受这顿美餐!这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了,我们那时也只有七八岁的光景吧。

稻田里的发现,也激发了妻的热情,她当天就毫不犹豫地加入捡稻行列。这一天,我们同心协力竟然捡了十几斤稻谷,可谓首战告捷。捡稻中,我们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倒稻田”,收获颇丰。因为性能再优越的收割机,对倒了的稻穗也难以尽力。田主忧忧地对我们说:你们捡吧,我这田里稻太赢,倒了不少,有稻呢。我说是啊,你这田里有稻,他们田里都没有。你明年肯定有好收成。对我这种善意地安慰,田主也只好苦笑笑,说感谢我的“金言”。在这块田里,我们捡了四十多斤稻谷,都是饱谷呢。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说这稻是捡的不如说是田主送的更恰当,我们从内心里感激他。怀着恋恋不舍之意,我们把目光投向新的战场。

隆隆的机声传来,一块大面积的稻田又开始收割了。妻说到那边田里去吧,我直腰看了看,发现邻界的稻田尚未收割,这时候去捡稻,难免有瓜李之嫌。我好像听人讲过,前些年有人在种田大户和农场捡稻,一人一天竟捡了三百多斤,这真是天文数字。穷其奥秘,除那时的收割机不如人意外,连捡带偷才是主要的。当然,这种“偷”是顺带的,有俗语说“顺带不为偷”,捡稻人在自我安慰中,似乎也找到了“偷”的理由。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做,不但不能,还要避嫌,这才是“捡道”!

你说这捡稻值不值?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六

站在门外,思想寂寞,灵魂却穿过史诗般的枫林,遥望天边。行走在油画般的路上,搁浅心底那枚秋月,那湖秋水,注定守望。

――题记。

翻开旧历,风起的思念,宛若你的目光,洞察这宁静的夜。微凉的时节,从一个声音认识一个声音,发自心底的呼唤,从一张薄如蝉翼的纸开始远航。叩开心湖的涟漪已到深秋,那种忽明忽暗的思想,抵达心灵的城堡,从陌生至熟悉。时间像长有翅膀的飞鸟,靠近树。对峙的峰峦,孤寂的石崖,拨动大地。音乐飘扬的心空,一首诗的成长,一扇门的开启,一弯月的相思,注定在风起的时候荡开岁月的情怀。凝眸情思,书写月光,万籁俱寂的一座城,守望着梦放飞的时光,撕下相思的谱子,一阙幽歌回旋。

从时间的角度,认识了深度与肤浅,磨砺了一种韧性。起初的简单,天真抑或稚嫩,仿佛停在童年的码头。时间被打磨,棱角分明,历练的过程,从痛则痛,从伤则伤。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土地上传来,生命的或轻或重,尘世的红与黑,被异样的天空发明。深入或淡出,渐渐形成一种起航的风格。无需轻描淡写,无需一笔小桥流水,波澜而壮阔的尘世风雨,迎合着一个梦,远远的,远远的,与灵魂无关。在风雨路上邂逅那种有色的泥土,完全与这个城市背道而驰。渐渐地,远离与自己无关的风言风语,远离与心灵摸不着边的愤世嫉俗,远离一些人群,栖居在一片阳光下,谛听鸟儿的欢鸣,回归大自然的本真,也就是心灵的本真。

站在门外,思想寂寞,灵魂却穿过史诗般的枫林,遥望天边。行走在油画般的路上,搁浅心底的那枚秋月,那湖秋水,注定一生守望。

从萌动的时间算起,秋已深了。

文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心灵中的一剂良药。跋涉的路途,从远山到丘壑,从天南到地北,从慕名而来,从求知而来,浩瀚的文字海洋,丰腴着一颗玻璃心。善解的星空,涂满时光的仰望,从楼群至低微的山峦,从土坯至朴实的大地,从一次次忧伤的过程,幻化成风雨中的骄阳,风风火火的回望,奠定了今生的沉静,大大咧咧的仰笑,积淀了今天的`沉默。风,吹来了幸福的指数,在走走停停的光阴里,欣赏一粒词的冷漠,欣赏季节轮回的片片秋色,赏心而悦目,一首诗的哲思与睿智,深度与厚度,欣赏一篇篇激昂心灵的文字,打开一壶秋色,在月光的案头上,为挑灯耕耘的人一声轻吟与呵护。不见底的深邃,沿彼岸的风声寻觅,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从千转百回的逆流忆起,攀爬的藤缠绕黄昏。夕阳在夕阳下,读懂了时光深处的疼。

在时光岸边,呼吸来自遥远的天籁。音乐流动的情殇,被诗人捡拾。一船寂寞,挂上树梢,指尖流淌的音律,被繁简。涉过你的码头,风起云涌。听海,涛声高过了思念的礁石。我沉入自己的世界,一次次回放,枫林晚。踩着月光的河,知晓树的等待。乡音难改,知音难觅,一生拨弄琴弦的人,驻扎爱的港湾。时间再次放映岁月的思念,沿岸的炊烟,再次牵起思乡的盼。走进文字,一片辽阔,丰厚的韵味,足实的蕴涵,活生生让人变了个样。美,源自心灵。

翻开一本书,倦读一百遍,形象与象形,刻入心湖边。

读书如读人……。

厚积的尘埃,多么像我多次谈吐的词。简简单单,简简单单。

赤脚耕耘的土,一半是收获,一半是欢喜。回头翻看心灵的胶片,那肤浅的词粒,那删繁就简的语言,已经深深地埋藏,在我那片稚嫩的天空。细数岁月的流痕,是喜悦,是快乐。

搁在书案上的草垛,宛若一朵洁白的云,让我的心空放晴。我沿着长廊的吸引,像流水,像晨露,像初起的太阳,我闻着鸟语花香,曼妙心灵的磁场,我游荡音乐的泉水,富足生命的苍白,我洗礼岁月的雾霾,放心灵一个洁净的天堂。沉默的心声,来自沥沥三月,扩张的文竹,守护我的眼球,我在键盘的敲击声里,越走越远,宛如朗朗晴空,迢迢路途,我以一个人的方向为指引,大步前行,只为抵达心灵的海湾。

靠近身边的尘埃,我的眼神放行远方……。

背靠土地,我在匆忙的路上行走,一天,一天天,不厌其烦,不辞劳累,正如我这初生的文字。

吸纳海阔天空,吸取佳片有约,我在斑斓的世界里静默心音。色彩缤纷的世界,看万般明媚,读万卷风云。我沉入一片海洋,鸟瞰。看芸芸众生,看大千世界,美,沦陷。

我用尽一生的倾情,读阅爱的灵性……爱,在生命的湖心永存。

我急切切开晨露的眼睛,放行一生的想,从夜晚轻吟的心声,到苏醒的阳光,再至黄昏,那声声呼唤的鸟鸣,洞开初冬的早晨。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七

风渐渐地紧,天渐渐地寒;雨雪渐渐替代了风霜。我晨练时看着身旁满树的红叶在寒风中抖落,昔日繁盛的冠盖越来越稀疏,渐渐地渐渐地裸露出显得消瘦却很倔强的躯干,顽强地与寒风搏击着。当雪花飘撒的时候,它伸展的枝干变成刺向苍穹的剑戟,搏击着漫天的飞雪,枝杈上挂满了败鳞残甲;当冰冻裹住它裸露的躯体时,它象一个全身披着银色铠甲的将军,威武地坚守着自己的'那片疆土。或许因为抖落了满树的红叶,它没有了任何顾忌,变得更加无畏,更加顽强。

我清楚地记得:当还带着三分寒意的春风轻拂大地的时候,它的枝头泛出点点红晕,渐渐地变成一串串小红珠,一束束红色“花瓣”,就象刚从娘胎里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一样,红朴朴的小脸蛋上还布满小绉褶,招人喜爱。春暖了,花开了,小“花瓣”伸展开来,变成一片片鲜嫩的红叶,把整个树枝包裹得严严实实。远远望去一树红叶俨然就是一个红色的绣球,恰似花季少女的脸蛋一样写满了青春和活力。

我同样清楚地记得:盛夏来临的日子,充沛的阳光和雨露把满树红叶染得碧绿,更象一个成熟的女性,不愿再保留少女时的浪漫,却增添了许多妩媚和深沉,清晨的阳光和露珠总是把它那绿色的衣裳点缀得更加绮丽,阵阵清风牵动着它那婀娜多姿的身影,显得更加楚楚动人,久久地吸引着游人的目光。

秋天来了,秋风拂去了它衣裳的绿色,轻霜又恢复了它红色的盛妆。在夕阳馀晖的映衬下,它象一团火,一片云,一簇花;不。它活脱脱地更象一位酒兴方酣的老人的笑脸,刻满了兴奋、激情和沧桑。

我更爱眼前的红叶树。因为它的倔强,它的勇敢,它的抗争精神。有了现在的它,就一定会有来年春的美丽,夏的繁盛,秋的欢乐与自豪。我想改用宋代王安石千秋岁引词中的几句:不再“为些名利缚”,不再“为它情担搁”,不让“风流总闲却”。誓与寒冬拼一搏,雄风堪入凌烟阁。作为对眼前这位神勇斗士的礼赞和祝福。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八

1.草垛,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温暖;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父亲对草垛的敬畏之情感染了“我”;草垛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是“我们”的精神归宿。

2.提示:从形状、颜色、神态等角度生动地写出了草垛的特征。(任答两点即可)“草垛像……太阳”,用比喻写出其形状和颜色;草垛“高矮胖瘦”,“……蹲在……默不作声”用拟人写出其形状、神态。

3.因为草垛在作者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农村生活的艰辛,作者一家人的勤劳、父亲的智慧都是在为草垛忙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4.前后呼应,深化文章的主旨。

仿写示例:田野里,是沉甸甸的稻穗,稻穗上是丰收的喜悦。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九

今天是双休日,雪后放晴,我和妻儿情不自禁地乘车回到故里,游览雪后老家的枫株湖。在回家的路上,眼看上饶、鹰潭等地的城乡各大公园和乡村旅游景点有不少的情侣在雪地里拍情侣照、玩雪、踏雪。是啊!下雪了,不仅孩子们异常兴奋,不少情侣也趁着冬雪尚未融化,一起漫步在街头,来了一场冬日之恋,由此拍情侣照、玩雪、踏雪也自然成为了这几天朋友圈秀恩爱的一大主题。

我的老家坐落于鄱阳湖南岸,信江下游,三面环水,枫株湖水库环绕垄坑村的南西北三个方向,故乡门前的那个池塘母亲教我叫印塘。故乡门前的那个印塘下游是链接枫株湖水库。由于河道变窄,落差变大,形成一段险滩,被称为上河滩。随后河水流入村子开阔地带,河面变宽,水流平缓,形成一处上百亩的河滩,被称为前河湾。枫株湖水库在村子下头交汇后,形势突变,两山相阻,河道紧收,水流湍急,被称为下河滩,她的上游水是来自坝塘和水田的汇合。前河湾浅处哗哗作响,深处缓缓流动,山泉变小溪,小溪汇小河,小河汇成了湖泊,汇成了枫株湖水库,故乡门前的那个池塘水流往枫株湖水库。枫株湖水库的水流在家乡隔壁村交汇,然后流出枫株湖水库闸门汇入信江下游,最后注入鄱阳湖,全长不足3公里。老家的枫株湖水库流入信江的地方叫木樨湾,是木樨集镇所在地,也是曾经的村公所和现今的木樨村支部所在地。木樨湾到底是因木樨集镇而得名?还是枫株湖水库流入信江河因河湾而得名?笔者不得而知。

常言道,每一个村子前几乎都会有一条河,我老家门前的枫株湖水库里的水恐怕是我故乡现有的木樨水库、沙港水库和琵琶湖水库等几大水库里面最清澈的,枫株湖的水就像一条长长的碧玉,春夏时节温润透彻,你忍不住要把手伸进水里,去掬一捧,去喝一口,清亮亮,甜丝丝;秋冬时节前河湾的河底青色的、乳黄的、浅红的各种石头清晰可见,鲜活的鱼类在池塘里面自由自在地来回游荡。

隆冬时节,昨天,还是大雪纷飞,近处白皑皑的雪花笼罩着青山绿树,白色覆盖着整个枫株湖畔;今天,雪后放晴,高远的蓝天,流动的白云,眼前的白墙和黑瓦都落满了白雪,池塘四周都结了薄冰,喜欢冬泳的游客破冰而入。众所周知,经典的景点经常都有很多游客,而往往人迹罕如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旅游景点才显得更加美丽,如今我们在雪后放晴之际,到老家去爬爬小山,走走白皑皑的田野,看看辽阔的枫株湖,更能享受到美丽乡村的无穷魅力。90后故乡市民小张女士今天一大早便叫上了她的男朋友,驱车一小时来到我老家的枫株湖畔游览雪后的景致。“和男友一起在雪地里走还是头一次,挺浪漫的,也有好的寓意,一起到‘白头’。”我们在枫株湖畔不期而遇,她主动对我说,“每次大雪过后,我们都会到美丽乡村去看看雪景,享受片刻的乡村美景。”说完,我就主动当起了导游。于是,我和妻儿就带这位90后故乡市民小张女士以及她的男朋友围绕我的村庄走了一圈。

枫株湖畔的树恐怕是非常古老的。走在村子里,我们随处可见那些从未见过的大树,随便的一棵,就有上百年的历史,有的竟有五六百年了。这里最多的是樟树,最大的一棵樟树要四人合抱,巨大的树冠竟覆盖了小半个村子。它已有600多年了,至今还枝繁叶茂,透不过一丝的阳光。除了樟树,还有很多的古柏树、古枫树、古槐树等。这位90后故乡市民小张女士以及她的男朋友看到这么多树,接连拍了很多雪后树林的美景,并同我们合了几张影。

当我们来到大哥家里,大哥看到我带了游客到家里来游玩,他和嫂子心里十分高兴,他们热情地倒好热茶递给我们喝,喝过热腾腾的茶水,我心里非常暖融融的。大哥接着就打开了话匣子:昨天老家的第一场雪与赣鄱大地一起悄悄地到来了,只是这雪下得并不气势汹汹,而是舒缓有致,悄无声息。大哥接着介绍说,昨天早晨,他推门一望,地面上落满了薄薄的一层雪,或细如面粉或软如棉絮,但均是银白温情的。白日里明晃晃的太阳一照,也只是消溶了少许,大部分像在地上扎了根似的,伴随人们度过这漫长寂寥的冬季。

我突然想起七八岁的那一年,特别寒冷的冬日,那漫天的鹅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大雪初停的早晨,我的老父亲拉门准备清扫院子里的积雪,门板却怎么也打不开,原来厚厚的积雪竟把门堵上了!我家第一次遭遇了大雪封门的情形,便赶忙钻出热被窝,穿好衣服,打算到外面赏雪。老父亲无计可施,便只好打开了一扇密封窗户,冻得一家人筛糠不止!而我正是在这不由自主的哆嗦中,看到了窗外的白茫茫的雪地,经过昨夜的狂风怒吼,风神簇拥着无数的雪花,海浪般汇集到屋檐下,难怪老父亲拉不开房门呢?这一日上午,全家人挥锹铲雪,总算清理出一条从家门到村街的羊肠小道,自此才可畅通无阻……在每年异常寒冷的冬天,我都显得无比兴奋,不惧母亲把鼻子冻掉了的恫吓,到外面和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尽管脸冻成了红苹果,手冻成了红萝卜,但却乐此不疲,深身上下的爽。我记得孩儿时候,我和三弟在屋后的“雪山”里挖雪道,就像地道战似的,三个人像北极熊似的在雪洞里挖着挖着,三个雪道便神秘地贯通了。三张沾着雪粒的脸上闪烁着三双狂喜不已的童稚的目光。

雪后天晴等一方红日,恣意地享受被这个冬天温暖的等待。在我的记忆里,冬日老家的慵懒日子里,在静谧中独享着一份盛情的`莫过于红红火火的过大年了,丰盛的农家年夜饭,彻夜不休燃放的烟花鞭炮,板龙灯、地戏、抬阁、旱船等地方民俗娱乐,枫株湖畔,美丽乡村的除夕年夜定能让久居城市的人找回那份最原始的浓浓的年味和人情味。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被村口儿童的拜年的欢闹声吵醒,伴着村民的新年祝福,用过老家特色的祝福早餐,新年的希望就在村子里阵阵的鞭炮声中开启了。当然,雪的魅力并非仅限于此,也并非局限于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及至长大成人,我对雪更加情有独钟。我喜欢在落雪的时候到户外散步,头顶从天而降的雪花,脚踩银白松软的雪地,那精灵般的雪花砸在脸颊,或落在脖领子里,刹那间便溶化了。给人以湿润温软的曼妙的体验,就像纯真少女甜情蜜意的初吻。

如今我人到中年,心里也逐渐明白,老家冬天的每一场雪,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都是对人性良知的考验和追问。当从天而降的雪花将村庄、道路和原野染成同一色的银白,这个世界变得格外美好和纯洁。低矮的简陋的民房在雪之画笔下,被绘出了耀眼宫殿的素净典雅的模样;原野上黑褐色裸露的土地,变成了一张平展细致的巨大的白纸……仿佛人世间所有的丑陋和罪恶,都被大雪仔细地掩埋了,剩下的只是纯净的冰雪王国。我爱美丽的冬雪,更爱枫株湖畔的乡村美景。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十

1.(共4分)草垛,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温暖;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父亲对草垛的敬畏之情感染了“我”;草垛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是“我们”的精神归宿。(任意答出四点即可,一点1分。)。

2.(共4分)答案提示:从形状、颜色、神态等角度生动地写出了草垛的特征。(2分,任答两点即可)“草垛像……太阳”,用比喻写出其形状和颜色;草垛“高矮胖瘦”,“……蹲在……默不作声”用拟人写出其形状、神态。(2分,举例1分,简析正确1分)。

3.(共4分)因为草垛在作者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农村生活的艰辛,作者一家人的勤劳、父亲的智慧都是在为草垛忙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表述不强求一律,一点1分。)。

4.(共4分)前后呼应,深化文章的主旨。(2分,一点1分)。

仿写示例:田野里,是沉甸甸的稻穗,稻穗上是丰收的喜悦。(2分,句式相同1分,揭示景物寓意1分。)。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十一

有时闲下来突发奇想,不知是哪年哪月哪日乡村里有了草垛,又不知是哪年哪月哪日,老家的门前不见了草垛?乡村草垛走过了很长一段无法计时的历程,也是一段从无到有而又从有到无的历程,那可是当年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在我的脑海深处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儿时在农村常常见到,每到放山、放坡割拾草的时候,我家门前的空地上就会在很短几天内凸起大大小小的草垛,一个个草垛就如同一个个“小蒙古包”似的,日夜驻守在那里;每到夏收的季节,一个个麦根垛就会插空毗邻在那里;每到秋收的季节,一个个玉米秸垛就会转悠着在空地、村边兀自地立起来。整个村庄就会被大大小小的草垛充实着,被种类繁多的草垛包围着,草垛也成了农村的一种明显特征。

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草垛,草垛就像现在的家庭资产一样,显得特别重要,有的家庭还有几个草垛的,个别没有草垛的人家,也是把柴草放到院子里的厢房里,假若谁家没有草垛放草,就会被街坊邻里笑话说“这家子人家不像过日子来头。”谁家的草垛多、草垛大,就会被夸赞为:“这家子人真勤快能干,几天工夫又堆起一个大草垛来。”

草垛对于农民来说那是至关重要的,那就如同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燃料、电器,哪家也离不了。人们常说的“生米煮成熟饭”,其实,它的本义就是说的柴、生米和熟饭的关系,“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柴”就排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说明了它在农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一日三餐都用柴草来煮饭,假若没有草垛、没有草,就真吃不上熟饭了。那时,农村妇女做饭的时候,就到草垛上抽着一捆捆草回家做饭,并常常端详着草垛上柴草的多少,一看草不多了,就赶紧对自己的男人或孩子说:“赶快拾草去吧,再不去拾草,连饭也吃不上了。”男人或孩子听了这活,再看看日渐减少了的草垛,也很着急,宁肯先不干别的事了,也先去拾草,弄足了柴草,先解决全家的`吃饭问题,也就放心了。

这样一来,因家庭饮食所需及历史传统模式的影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柴草垛、麦根垛、玉米秸垛,还有别的草垛都忽略不计了。这大大小小、种类不同的草垛就占领了农村的边边角角,每家每户都很清楚自家草垛的方位,也就像保护家庭资产一样地保护着自己的草垛,生怕自家的草垛被烧了、被偷了。

说起草垛,也自然就想起了垛草垛。这活儿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还真是个技巧活,一般人垛不了,我就有过亲身经历,那年十六、七岁,生产队里分了麦根草,看着邻居都忙活着垛草垛了,我就急着招呼着弟弟,想把麦根草尽快垛起来,我拿着木杈站在草垛中间,心想,垛草垛不是什么三篇文章两首诗,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让弟弟抱着麦根草往这运,我就像盖房子一样一点点地往上摞,可麦根草太短,很难垛好,等垛到一米多高的时候,垛着垛着,草垛就要冒了,我又急又烦。这时,上了年纪的祖母从屋里走出来,一看草垛快冒了,就叫着我的乳名说:“你下来吧,我上去垛。”听着祖母说得很干脆,我只好慢慢地从草垛上下来,我和弟弟护佑着祖母站上草垛后,她熟练地拿起木杈,站在草垛中间,把一铺、一铺的麦根草摆的圆圆整整,并由里到外堆的结结实实的,我一边抱着麦根,一边观察着祖母垛草垛的方法,使我不由得对祖母更加敬重起来,直到最后,祖母把草垛垛的下圆上尖,又围上了扇,扇好了垛后,我便暗嘲自己“一个大小伙子垛草垛还不如上了年纪的祖母。”自此以后,心存羞愧的我也慢慢地鼓起勇气垛草垛了,不过,那时我的同龄人中仍有很多不会垛草垛的。后来我想,垛草垛虽说看起来简单,可要学会也需下一番功夫。从垛草垛联想到种类繁多的农活,要学会它更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草垛还是儿时游戏的场所,我常常和小伙伴绕着草垛跑着转圈,蒙着眼睛捉迷藏,到了冬天,还有的钻到草垛里取暖,草垛曾带给了我们童年的欢乐,可也曾带来过不愉快的事情,前些年大多门前有玉米秸垛和麦根草垛,回老家的时候,偶尔听到:“xx家的草垛起火了,差一点引到屋上,幸亏救得急。”“xx家的玉米秸垛被烧了,一般是放鞭炮引起的。”有几次还真引发了火灾,烧着了三四间房,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十二

地是麦的温床,十来颗麦粒,一个小土坑,一把草木灰,一层薄泥土,再给一点时间。在日里,在月里,在风里,在雨里,摸不准哪一刻薄薄的土层就插满了针尖一样细长的嫩绿的苗。当枝头的山杏渐渐泛黄,红玛瑙似的山樱桃格外晃眼,风吹着金色的麦浪,就在芬芳的五月,故乡枫株湖畔的麦子成熟了,淡淡的清香,揉合着山野清新的风,直在天底下飞翔。

绿油油的麦苗,在白雪的怀抱里乱拱。一忽儿就挺直了杆长满了叶,齐膝攀腰去了。刚刚还是春日暖风里笑着舞着的青衫绿裙的俏妹子,转瞬便成夏天艳阳下情意款款的金冠黄袍的美贵妇了。每到五月麦子成熟的时候,丰收在望,我的母亲舒眉展颜,每天都要站在我家的麦田边,驻足伫立,她手搭凉棚,极目远眺,一地金色的麦穗,棵棵坚挺饱满,整整齐齐地昂首站立,有时候,母亲在午后的阳光下,或者在夕阳的余晖中,她在麦田边徘徊,一边吮吸风中丝丝麦香,一边有滋有味吸着旱烟袋,金黄金黄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此刻在蓝天白云,在青山绿水,以及在村庄袅袅炊烟的映衬下,成为枫株湖畔小山村最壮观的风景,这时的母亲,欣赏这爽心悦目的风景,哼着无词的乡曲野调,丰收的喜悦在她的明亮的眸子里闪烁。

夜晚,星光满天,故乡枫株湖畔的缕缕麦香袭入我的房间,我和三弟陶醉在五月麦香中朦胧入睡,第二天,天色尚未大亮,我和三弟被母亲有节奏地“嚓嚓”磨镰刀声所惊醒,再也也睡不着。我们懒洋洋地躺着在床上,就是不想起床。直至母亲连声喊叫了几遍,我和三弟才慢腾腾穿衣起床。母亲早已把几把镰刀在一块磨刀石上磨得锃亮锃亮。这时,枫株湖畔的一角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我们迎着田野飘来湿漉漉的麦香,全家人每人拿着镰刀,走向村东头自家的麦田里。早在我们之前,淳朴的村里人,一字排开,纷纷弓着腰,在自家金色的麦田里争先恐后地收割麦子,他们的身后留下刚收割好一行行已收割的麦堆子。我们来到自家的麦田里,母亲神情庄重地,率先挥舞着镰刀,“噌噌几声”几声,怀中一拢小麦欣然拿在手中,母亲左手举起我家今年夏收第一镰小麦,就如同高举起一面金色旗帜,骄傲地向我们炫耀,她那布满沧桑岁月皱纹的脸,灿烂地笑了。于是,我们在母亲的带领下,纵情地挥动镰刀开始收割,一棵棵饱满穗大散发着香味的小麦,在我怀里跳跃,舞蹈,收获的成就感不时在我心里激荡。这时,枫株湖畔上的太阳越升越高,一群小麻雀在我们头顶上“叽叽喳喳”叫着,盘旋着,偌大的麦田里,麦香弥漫,侧耳聆听,整个旷野里收割声整齐有序,富有音乐感。中午时分,太阳火辣辣地在头顶上照着,我们全家忙碌的一大晌,直累得腰酸背疼,口渴难忍。正在这时,在外教书的父亲送水来了,提来一大木桶凉茶水。父亲一大早精心挑来山泉水,在铁锅里烧开,用勺子舀在木桶里,泡上新采来的鲜竹叶、金银花、薄荷,凉茶清香可口,我坐在麦堆上,一连牛饮了几大碗,舒服得很。一地麦子我们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就收割完了,我们用车把手割好的麦子运送到麦场上,暮色中,空荡荡的田野里,在晚风中依旧弥漫浓郁的麦香。

乡亲们腰上别了草绳,背上插上镰刀,肩上扛着长棍,逶迤而来。手握麦棵,躬身挥镰,把它们一个个扶躺下来。打成捆,挑上肩,枫株湖畔的.麦香便一路随着轻快的脚步飘洒,聚满农家小院。故乡土地不多,小麦产量有限,收割、脱粒没有机械,都是人工。一捆捆的小麦摆满了院子或厅堂。常是晚饭过后,劳累了一天的大人小孩又得开夜车,给小麦脱粒。在厅堂的一面墙下搁几张长凳,卸下几块大门板,把麦捆两端一摆。人在门板前一字排开,放倒麦捆,你手箍一把,他手握一束,双手攥紧麦根,将麦穗一端高举过肩,迅即拼尽全力朝门板重重砸下。熟透的麦粒在沉重的“啪啪啪”的撞击声里抖落、飞溅,没一会就挤满门板。用麦穗将麦粒往地上一扫,煤油灯在背后明明灭灭,麦捆总会在我们小孩渐渐浓厚的睡意里慢慢一捆一捆变少,直至脱除干净。这时地上已铺满厚厚一层的麦粒。

一大早,母亲会将地上的麦粒扫拢一块,一畚斗一畚斗地端到屋前的晒垫上,均匀地铺开,在阳光下翻晒。晒干了装进大缸。少粮时挑一担去碾一筐麦粉回来,对付一日三餐。

不过说来碾转也是能登大雅之堂的,据《宫女谈往录》中记载,碾转是古代清宫的贡品之一,每年春末夏初,也就是夏季的第一天(四月初一),在这一天宫里要吃两种一年初次见到的新鲜东西,一种是“樱桃”,另一种就是用新鲜青小麦做的“碾转”。所以才有了古人“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槐柳成荫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的咏初夏诗句。现在看来碾转既保持了全麦的营养,又有天然新鲜青小麦的淡淡清香,入口粗粝、质感、筋道、耐嚼,清香中带着微甜。它不含任何化学成分、防腐剂和人工色素,还真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绿色环保食品呢。碾转的吃法其实也简单,直接吃,或用黄瓜丝加上蒜泥香油拌着吃,更麻烦一点就是放上清油,炒个鸡蛋,那就别提有多可口了。

麦粉多在早餐吃,方便,快捷。一小锅水烧开,舀几碗麦粉,兑下适量清水,搅拌均匀。用锅铲一角一小撮一小撮地兜上来,下到沸水里。你兜完了,锅盖一盖,打两个滚头,一锅嫩滑的“麦粿兜”就熟透了。有闲工夫,就做“细面鳅”。将麦粉兑水揉成团,将团用擀面杖搓薄切丝,双手抖落下锅。一锅细长柔滑的“细面鳅"一会便清香扑鼻。作为主食的“麦粿兜”、“细面鳅”并不太让我留恋,小麦的另一些吃法,更令我垂涎。一是作为节庆食品的七月半的煎粿和“门栓”,一个油煎,一个油炸,一个甜且韧,一个香而脆。一是做成馒头,随身带随口吃,只是偶尔享用所以常有惦念。更有点自我成就感的是,那时我们小孩常会满山冈地走,去到处的麦地捡麦穗。有时母亲就犒赏我们,将我们捡回的麦穗,脱下麦粒,用点盐水放锅里炒给我们吃,奇香无比,都能把鼻子拽走。到现在都让我怀念,还想尝尝当年的那种喷香的味道。

麦粉还可以做麦酱,是故乡一道常见的家常菜。将麦粉蒸成麦饼,待它发酵“长粉生毛”,掰碎放进矮的瓦缸,兑下开水,撒上盐,搁在瓦屋顶上晒。愈晒愈浓,愈往咖啡色里去,时间不用多久,舀一小碗,剁一些碎青椒红椒下去一拌,不论下粥下饭,都是一种美味。烧别的一些菜,它还可以作佐料,舀一小勺,别是一种风味。只是好久没再尝过那种滋味了。

长大后,我离开了小山村,但五月麦香,一直在心里激荡,激励我在人生道路上,坚强地行走,执着地成长。

乡村的麦草垛散文通用篇十三

今天是双休日,孩儿从上饶赶回横峰来度周末,我在家陪着妻儿上上网,聊聊天;外面的天仍然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将润泽肆意的渗入干枯的地皮。在我个人的记忆里面,突然想起老家-------枫株湖畔的草垛来,我的老家垄坑村位于鄱阳湖南岸、信江河下游的枫株湖畔一个不到300户的小山村,记得小时候村子里面每家每户的房前房后与院落里面都会立着草垛。其数量和大小,是衡量主人一家勤劳与否、日子过的是否有心劲儿的标志。

众所周知,村里草垛的成分不外乎有晒干的野草和各种庄稼的秸杆两种。其中,某些庄稼秸秆是给牲口们预备的上好草料。记得村里一家有五个儿子,个顶个娶妻无望。弟兄们有劲儿无处使,一有空闲就背着篓子上坡薅草,晒干上垛,比赛似的堆起了五个大草垛。邻村一个大姑娘偶然打这家门前过,被五座硕大、整齐、喷香的草垛馋得住脚打量了半天。不久,那个大姑娘就嫁给了这家老大。很快,下面的四个弟弟也都顺利地娶到了媳妇。这个励志故事让村里那些老小光棍们深刻地意识到:草垛是个宝啊,能勾来媳妇的脚!冬天,忙碌了春秋夏三季的耕牛安静地站在阳光充足的棚圈里,不停地咀嚼反刍,嘴角泛出雪白的泡沫,让老农们油然而生踏实和闲适的心情。丰满、圆润、喧腾的草垛,是母性的。只要草垛不空,家庭主妇们一日三餐就能准时在屋顶上升起炊烟的旗帜。听我的三叔叔给我介绍说,这些草垛或许还是我们村里当时某些春情发动了的青年男女们的绝佳幽会地点呢!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这首唐诗,当时并不怎么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柴门闻犬吠”这一句,却是一看就明白另外。在我的印象中,柴门相伴的童年,从不设防。记忆中的老家枫株湖畔的小山村-----垄坑村的家家户户的柴门极少上锁,有的只是一个简易的门扣,伸手就可以拿开。更多的柴门从来只是虚掩着,作用只是提防家禽家畜们不听唤乱进出。这样的柴门挡不住不羁的童年。随着我们的日渐成长,时光将柴门侵蚀得无比脆弱,似乎稍稍用力,就会散做四散的零件。柴门终将老去,而日子却逐渐散发出生机。改革开放改变了乡村的面貌。老屋被拆除重建,篱笆墙换成了砖墙,而柴门也变成了更考究的木门、铁门。柴门常常被用作贫寒之家的比喻,但也可以沉淀为醇厚的记忆。

那些乡村少年中就曾经有我的身影。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夏天,我也是家乡山坡上那些暴虐霸主中的一员。少年无知的我们,对与自己共生共存的小生命及自然万物缺乏怜悯和尊敬,每个人都曾犯下过“累累血债”。现在想起来又是多么的后悔啊!记忆中我们小时候,我和三弟都熟稔柴门的打开之法。有时候,母亲要出去做农活,家里又无人看管我们,为防止我们乱跑,母亲总会用一把铁锁锁住柴门,但只要父母一离开视线,我和三弟以及孩童们就会飞快溜走,只要在门的低端,使劲推开一道斜缝,把头伸进去,用力一钻就过去了,小狗也尾随其后。我们们钻过去之后,不会忘记再把门拉上,玩够了就回家。我们算准了母亲大人们回来的时间,总能先回一步,暗地里偷着乐。在寒冷的秋冬季节,秆垛散发着母亲般动人的光辉,让人心里顿生喜悦之情和暖洋洋的感觉。把秆垛撕开一个能容身的洞口,就成了我们爱读书的农家子弟们理想的`书屋。

如今农村生活有了许多改变。乡村上空袅娜了几千年的富有田园诗意的炊烟,已被工业化的呛人的煤烟和液化气所替代。草垛正在消失。前几天某地雾霾严重,有报道说是农民在农田里就地燃烧庄稼秸杆惹的祸。不由地想起,若是从前,怎舍得让秸杆白白地燃烧在地里,它们会被早早地搬回家,用杈耙垛成垛,垛成一个个冬天的小太阳。

在我们成长壮大的岁月里,乡村大地曾经多么慈悲地供养过我们啊!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没有污染,土地中没有过量的化学毒素,河水清澈,井水甘美;周围的各色生物,它们始终如一地环绕着我们,并不因为乡下孩子的贫穷和卑贱而心生歧视,也不因为曾经受到的伤害而远离,它们用声音为我们歌唱,用色彩愉悦我们的眼睛,用忍耐和等待觉醒我们的心灵。

如今长大后,我离开了枫株湖畔的那个小山村,同时把思念和乡愁永远地带在了身边,埋在了心里。假如时光能够倒流,能够再回到那些山坡上,回到那些时时刻刻都在忙忙碌碌的小动物们中间,我一定会静静地坐在它们身边,陪伴它们,欣赏它们。

现在的故乡景色依旧,满目亲切和疮痍。多年的劳累奔波,苦思积虑的我瘦了,那故乡的土地和人,是否也同我一样,显见憔悴?深厚的乡村土路上的脚印被我重新踩过,自觉愈是沉重的怆然,便愈增添了一份坚定和信念。我靠近了故乡,踏着这片疮痍向前的土地。听到在大城市中不曾听到的虫吟和狗吠的断续。不见冷峻和干躁,但我的心已显见湿润了。我回到这足以使我欣慰和感喟的土地。

刚才,听我的老弟来电话告诉我说,村子如今已不复是记忆中的村子了,草垛正在消失了。在当下这个剧烈变化的年代,期望某些东西为你留存,那无异于刻舟求剑。怀念枫株湖畔的草垛,其实是怀念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童年的欢乐、家庭的温暖,比如晴朗的天空和纯洁的爱情。这些是不是也正在加速消失呢?就像枫株湖畔的草垛!草垛正在消失,其实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这种消失,让我耿耿于怀,记忆犹新,感觉缺少了许多的温馨和温暖!这就是我的思绪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时的强烈感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