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范本(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1:13:12 页码:8
最新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范本(精选8篇)
2023-11-11 01:13:12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从而更好地成长。总结要经常反思和修正,力求越写越好。下面列举了一些写作总结时常见的错误和应注意的问题。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范本篇一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连减算式中的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教学时,我首先要学生独立思考,针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的算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虽然教参中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要求的把握上,因人而异。但我个人认为,如果学只停留在最基础的水平(掌握最基本的运算方法)上,那就没有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只有对学生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学生才会去思考,所以针对a-b-c=a-(b+c)这样的算式变形,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让学生认真讨论什么时候运用这种变形更合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中的一些简便计算。

减法的性质最大的特点是将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由于有实际生活做为知识的支撑点,因此学生较顺利的掌握了新知。但发现还是存在两个计算上的错误:

如“做一做”中545-167-145学生无视题中数字的特点,仍旧把167与145相加,没有意识到把两个减数相加并不简便。

如果单一地出示计算题,学生会应用各种定律进行简算,但是遇到应用题,学生在列出算式后,没有运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的意识,照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范本篇二

这节课是对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理解和运用这个性质进行简便运算,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律,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学习运算律的价值。在上节课加法运算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感受到简便运算带来的好处,本节课中是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所以在教学时,要着重体现出学生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

本课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和班内交流两种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探索出如何简便计算的过程,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同时,必要的点拨和提升。可是在课堂反馈时,发现学生会把本节课的内容与上节课的加法结合律混淆,因为这两种都需要在算式后面打上小括号,减法的运算性质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而加法结合律也是需要把两个数用括号相加,利用这个孩子的犯错,我就着重强调了两个运算符号的不同点,先观察,再计算,这是我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想到的。

从本课整体来说,环节比较清晰,学生们对帮帮忙的导入环节很感兴趣,都踊跃的举手参与,但对小组交流展示环节处理得不够好,学生的积极性还未充分的调动起来,例如在教学例题: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买东西,我先请一名同学说出了他的解题思路,学生知道先算出买东西用了的总价格,再用自己的钱减去用了的钱,就是剩下的钱,学生独立列式再小组交流时,思维就会很局限,基本上都用了同一种方法,而只有个别同学用了连续减去两个数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独立列出算式300―(62+38),并且知道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62+38=100,300―100=200。最后我将两种做法展现出来时,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追问,得出两种算式他们的答案是相等的,说明可以相互转化,通过比较大家都喜欢第2种做法,提问为什么可以要计算62+38呢?学生都能统一回答可以凑成100,整百数再加一个数就简便了。这样对比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进行简便计算是运用运算律的结果,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运算律的价值所在。

对减法的运算性质学生是理解了,但在练习题中却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267―54―46=267―(54―46),这种错误是比较普遍的,学生对运算符号的处理还是会混淆,所以练习时一定要着重强调。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但就是在怎样运用简便计算时掌握的不是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运算律的运用还不够灵活,尤其是对运算律的逆向运用。所以在下节课中还需要举一反三。在以后的简便计算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简便意识的培养,学生缺少的是简便意识,精选题目,体现出简便的优势。

总之,通过这节亮相课的.展示,让我有了这些新的体会与收获,我将用这些成长的点滴一步步的走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做一个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越学简单,越学越轻松的老师。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范本篇三

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教学时,我首先要学生独立思考,针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的算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将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减法的性质》是用来使计算简便的,并不是所有的'连减这样的计算题都要用减法运算性质,而且在运用减法运算性质时也要注意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选择最佳方案来运算。

通过今天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分享学习成功的同时,不仅让学生以成功者的身份提炼知识点,而且着重组织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加以回忆。这样,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体系得以较为完美的呈现。

以后在计算时要学会观察,再决定方法。多猜想,多验证,其实许多数学家也是这样发现数学规律的。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范本篇四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连减算式中的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教学时,我首先要学生独立思考,针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的算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虽然教参中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要求的把握上,因人而异。

但我个人认为,如果学只停留在最基础的水平(掌握最基本的运算方法)上,那就没有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只有对学生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学生才会去思考,所以针对a―b―c=a―(b+c)这样的算式变形,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让学生认真讨论什么时候运用这种变形更合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中的一些简便计算。

减法的性质最大的特点是将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由于有实际生活做为知识的支撑点,因此学生较顺利的掌握了新知。但发现还是存在两个计算上的错误:

一、审题不认真,学习欠灵活。

如“做一做”中545-167-145学生无视题中数字的特点,仍旧把167与145相加,没有意识到把两个减数相加并不简便。

二、应用意识薄弱。

如果单一地出示计算题,学生会应用各种定律进行简算,但是遇到应用题,学生在列出算式后,没有运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的意识,照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范本篇五

教材p39页例1,练习七的1、2、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

2、自己试着说一下算式中每一步各表示什么意思?

3、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

4、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填空。

小明参加主持人竞选,共计有效票325张,其中赞成276票,反对24票,弃权()票。

二、协作学习。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三、达标训练。

1、填空。

2、判断。

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901-(109+91)()。

113-36-64=133-(36+64)()。

3456-(481+519)=3456-481-519()。

3、简算。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41页1题,2题,3题。

板书设计。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范本篇六

这节课是对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理解和运用这个性质进行简便运算,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律,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学习运算律的价值。在上节课加法运算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感受到简便运算带来的好处,本节课中是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所以在教学时,要着重体现出学生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

本课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和班内交流两种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探索出如何简便计算的过程,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同时,必要的点拨和提升。可是在课堂反馈时,发现学生会把本节课的内容与上节课的加法结合律混淆,因为这两种都需要在算式后面打上小括号,减法的运算性质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而加法结合律也是需要把两个数用括号相加,利用这个孩子的犯错,我就着重强调了两个运算符号的不同点,先观察,再计算,这是我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想到的。

从本课整体来说,环节比较清晰,学生们对帮帮忙的导入环节很感兴趣,都踊跃的举手参与,但对小组交流展示环节处理得不够好,学生的积极性还未充分的调动起来,例如在教学例题: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买东西,我先请一名同学说出了他的解题思路,学生知道先算出买东西用了的总价格,再用自己的钱减去用了的钱,就是剩下的钱,学生独立列式再小组交流时,思维就会很局限,基本上都用了同一种方法,而只有个别同学用了连续减去两个数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独立列出算式300―(62+38),并且知道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62+38=100,300―100=200。最后我将两种做法展现出来时,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追问,得出两种算式他们的答案是相等的,说明可以相互转化,通过比较大家都喜欢第2种做法,提问为什么可以要计算62+38呢?学生都能统一回答可以凑成100,整百数再加一个数就简便了。这样对比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进行简便计算是运用运算律的结果,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运算律的价值所在。

对减法的运算性质学生是理解了,但在练习题中却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267―54―46=267―(54―46),这种错误是比较普遍的,学生对运算符号的处理还是会混淆,所以练习时一定要着重强调。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但就是在怎样运用简便计算时掌握的不是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运算律的运用还不够灵活,尤其是对运算律的逆向运用。所以在下节课中还需要举一反三。在以后的简便计算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简便意识的培养,学生缺少的是简便意识,精选题目,体现出简便的优势。

总之,通过这节亮相课的.展示,让我有了这些新的体会与收获,我将用这些成长的点滴一步步的走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做一个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越学简单,越学越轻松的老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范本篇七

最新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学习,教材是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出现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计算类推出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我觉得这不利于孩子理解减法的性质,所以我就整合了教材,设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解题方法入手,在解决两三个问题之后,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减法的运算性质。而实际上,不管是书上的练习还是数学学习乐园上的练习,都远远超过了这一种类型。所以在教学这课时,我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合作讨论,自己发现有哪些关于减法的简便运算题型,给它们起个名字,并通过观察和讨论明白算理,最后让他们在练习中能运用自如,也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发现的骄傲。总结减法的简便运算题型有以下几种:

=211(学生起的名字叫减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a、b、c代表任意数)。

=60-(24+16)。

=20。

=435-(49+11+40)。

=335(学生起的名字叫减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代表任意数)。

=500-5。

=495(把接近整百的数看作整百数和一位数)。

=216+2。

=218(把接近整百的数看作整百数和一位数)。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代表任意数)。

教学中我发现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能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也有一部分学习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在题的类型“变幻莫测”的情况下显得手足无措,这需要我们老师对这些学生因材施教,不能给这些学生布置难度大的题目,先让他们练习一些简单的简便运算,树立起自信后再适度增加难度。今后还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范本篇八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五条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中的一些简便计算。在例1教学中,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234-34-66=134234-(66+34)=134,得出234-66-34=234-(66+34)=234-34-66,然后让学生举例、验证得出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并用字母表示:a-b-c=a-(b+c)=a-c-b,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通过练习学生对于习题的掌握非常好。

1.从学生作业反馈来看,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计算出错,抄错题目,计算中抄错数,个别学生不能灵活解决问题。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比较沉默。

1.重点对第三种类型练习,针对学生薄弱区域进行讲解。

2.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让学生正确对待,端正学习态度,做题要细心,认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