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读道德经有感汇总(实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2:57:06 页码:13
最新读道德经有感汇总(实用20篇)
2023-11-13 12:57:06    小编:ZTFB

有时候我们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来应对未知的情况。在总结过程中,我们可以回顾整个过程或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关键环节,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经验。希望大家可以从这些范文中学到一些写好总结的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一

最近,我一直在看春秋时期的伟人老子的著作《道德经》,由于此书博大精深,蕴含高深至理的学问,所以暂时无法完全参透,但我仍感到其奥妙,例如老子讲“道”、讲“德”,以及“上善若水”的道理和水的性格、“有”、“无”之间的关联……老子将神秘的“道”讲述给后人,犹如仙人指路,令人心驰神往。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喜欢书中的道理。比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如果“道”可以用语言表达,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道”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必须心神领会,因为它不是常“道”。《道德经》这部书讲了“道”,还讲了“德”。“道生之,德畜之”,老子认为,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而下乘品德的人,从来不放弃追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没有具备“德”。

接下来,老子还讲了“无为”。什么是无为?老子强调,“无为而非不为”,无为反而是大作为。怎么理解?“无为”是指某个方面的“无为”,再空出这个空间做其他更有用的事情,这就是“有为”,而且还是“大作为”。说白了,“无为”就是避开冲突,为自己的自在而做喜欢做的事。

“上善若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爱水,孔圣人亦爱水。“上善若水”是指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就好似水一样。“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此章里还有一句:夫唯不争,故无尤。正是由于不与人争,所以没有什么过失。另外,道德经里的第七十八章也是讲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克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这一方面没有谁胜过他。有一个成语叫“无孔不入”,更是体现了水的威力。水往低处流,正是因为往低处流,所以威力十足,一有缝隙,便乘虚而入。

老子另外爱提“有”和“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人可以用肉眼看得见的,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被人们利用。这怎么说?举个例子,古时车子的轮子,是三十根辐条撑起一个空壳,空壳即是“无”,但若是“有”,不是“无”,那它就失去了车的用途,不再是车。再举个例,碗的中间是空的,即为“无”,倘若是“有”,是实心的,那便失去了碗的用途,变成一个废物。有如,房屋是空心的,即为“无”,倘若是实心的,那便失去了房屋的用途。总之,“有”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为人所用。另外,国画中如果说落过笔的地方为“有”,没有落过笔的地方为“无”,那么,便是“无”衬托着“有”,“有”衬托着“无”。“无”离不开“有”,“有”离不开“无”。总不可能一幅画里全部涂黑或全部空白吧?并且,美学观念上,画中的“无”是有用的,给人空灵的感觉,好似一篇文章中的“……”,有留白,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也是“无”。另外,“有”、“无”还有另一种含义:“有”代表着生,“无”代表着死。有无互相衬托,生死互相伴随。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无生则无死,无死何来生?一旦“生”,便代表着将来会“死”;而“死”便代表着将“生”。如此看来,“有”和“无”之间,是大有学问的。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巨著,以一部空前绝后的经典,它是自我阅读《弟子规》以来的第二部经典,给生命以启发。书中的道理,我感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理解的更深。

人生时间有限,我们应抓紧时间多阅读这种经典书籍,《道德经》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仔细咀嚼品味,是不无裨益的。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但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成为宗教。其中的意味也不言而喻。

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道教的思想基础是老子和庄子在当时条件下对大自然和人类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并存的现象,有些思想现在看来有点无稽之谈的感觉,但在当时条件下,正由于这种无稽之谈的联想的解释中产生了理论宇宙无极与太极玄学秘籍的大门。也就是说揭开宇宙的奥秘。谁也无法否认我们只有一个宇宙的道理。这就是”道生一“的一个理念,”存“和”亡“是”一生二“的一个理念,存是万物的基本意义,亡却是万物的最终结局。因而迫生出”二生三“的理念,万物为生存而奋斗,在奋斗产生矛盾,在矛盾中产生新物质,这就是”三生万物“的理念。这就是潜藏于古代宗教中的哲学思想。

而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上与形下问题,以西洋哲学的治学习惯来说,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假定宇宙万物确是从本无中而生出万有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问题。以宗教神学的立论,从无生有,是由第一因的主宰的神所发生。但在佛学中,既不承认神我是第一因,也不承认有一情绪化的权威主宰所能左右;可是又不否认形而下神我的存在。只说”因中有果,果即为因“的因果互变,万有的形成,有生于空,空即是有,因缘和合,”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因此,与老子的有、无互为因果论,恰恰相近。所以后来佛学输入中国,与老庄学说一拍即合,相互共存了。

这个有无互为生灭的观念,从周末而到现代,几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文化中普遍平民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代的文学诗词或学术史上,到处可见,尤其明、清以后有名的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等。《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与有名的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俯拾皆是。难怪后人有强调《红楼梦》是一部道书。甚至赶上现代的时髦,又说是一部禅学了!而第一章的”有、无“与”有名、无名“问题告一段落。跟着而来的,便是”常无、常有“的附带问题。我们既已认可首章的”无“与”有“两个字各自标成一句,构成一个观念。当然文从字顺,下面句读,也使承认是”常无“与”常有“,而不照一般传习,读成”常无欲“与”常有欲“了。不过,以一般从事学习修道或专讲修心养性之道的立场来讲,认定”常无欲“与”常有欲“的句读才是对的。那也不错,反正增增减减,都在寻章摘句之间玩弄文字的把戏,如以老子看来,应当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了!

前面已经说到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万物万有的来源。因此,他跟着就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故“字,当然便是文章句法的介词,也就是现代语文惯用的”所以“的意思。老子这句话用白话文来说,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古今中外解释者逾七百余种,然释意离题万里者自不必说,想找到能用现代人思维来诠释,而抛却”道“、”规律“、”奥妙“之类语言者,却是难事。

正如卢川芳郎所说:《道德经》这本书洋洋五千言,是完全没有固有名词的,是用警句和格言来编辑的,但它采取了对偶和韵文的文体,而其内容表现同采取了巧妙表意的逆说法。《道德经》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知识的海洋中,在老子的带领下,我将继续前行。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二

“道可道,非常道……”我不情愿的背道。又到了爷爷所说的的修心养性的时间了。

我叫晴,是店子中学五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我有一名略显神道的爷爷。我的.爷爷非常的古板,每天都要我背这懂都不懂的《道德经》,其实我是不想背的课时爷爷非逼着我背。有一天,我背到一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的意思我能明白,大概就是说好事是坏事,坏事是好事。但是我觉得这个道理很没道理,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完全相反怎么能划等号呢?于是我就去问爷爷,爷爷说:“这个世界分阴阳,物极必反,所有的东西都不是绝对固定的,所以坏的有可能变好,虚弱的有可能变强壮。”“骗人,你这是封建迷信,我以后再也不背这个没用的经了!”我说道。爷爷笑了笑。

期中考试的时候,我语文得了满分,数学还差三分满分。我高兴极了,爷爷也很为我高兴。我乘机说“爷爷你带我去吃肯德基吧。”爷爷答应了。我高兴的蹦蹦跳跳,爷爷在后面换鞋子,我边跑边跳得出了门。结果一个不小心踩到一片沙子上,水泥地配沙子和冬天的冰面没有多大差别。站了一下发现站不起来了便做在地上哭了起来。爷爷听到哭声急忙跑出来把我送进了医院,经诊断软组织挫伤需要卧床休息。结果吃肯德基的计划也泡汤了。下午躺在床上无聊得很,就想我怎么这么倒霉。本来多好的计划、多么美好的一天怎么到了如此地步。突然听到爷爷的收音机里传出了那句我开始认为很没道理的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我用自己的切生体会加深了对这话的理解。希望我以后无论悲伤还是高兴都能控制住度不要重蹈覆辙。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三

人到中年,以我自身的感受来说吧,可能是由于身体的原因,亦或是内心的能量不足,总感到自己的思想变得复杂,内心变得纠结,欲上无力,欲下又不能,身体也状况不断,整日慵懒无力,对自己非常不满意,总想通过学习或是其它什么方式来改变自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通过手机软件有幸听到了罗大伦教授讲解的《道德经》。开始是漫不经心地听,隔三岔五、有一段没一段地听,后来听着听着就上了瘾,索性将前面没听过的每一段翻出来再听,前后贯通,听了一遍又一遍,上班在办公室没听懂的,回到家吃完晚饭后,一个人出去散步时再边走边听(那感觉真舒服啊!)。直到在我的感觉里完全弄明白才罢休。

自从听了罗教授讲的《道德经》以后,我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给我的旧思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我顽固的观念加入了润滑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四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无欲”也就是贯穿《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所谓“上善若水”,水至善,至柔,也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柔,能变化于无穷,并包容一切;水刚,故可滴水而致石穿。水集“善、柔、刚”于一身,治人也是如此,要善、柔、刚三者并重。

善,并不仅仅只是善良之意,还要与人为善。如果人人都信善,整个社会就将会呈现出一派祥和之气。人人不生恶念,太平盛世将唾手可得。柔,然而不弱,能使心平气和,与“善”所产生的效果不相伯仲。而刚,则是要坚强,持之以恒。只要有恒心与坚强的意志,铁杵难道不能磨成针么?只要能做到“善、柔、刚”,就可以变得信、美、辩、智、博,虽不能成为圣人,也将不远矣。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幅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政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是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老子讲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实在太难了。除了历史上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不过,如果我们具备一项这样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五

人要虚怀若谷,甘为人下,不可争于形名。满招损,谦得益,只有谦虚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有成长进步的空间,事实上哪里有真正的盈满啊。想想来看,一盆水倒入一个小碗中显示出来盈满,可倒入池中又怎么能盈满,更别说倒入江海之中了,我们所称的满都是形名罢了。老子说唯之于阿相去几何,万事万物都无长短好坏,只不过是人们加于的一个称谓而已吧。佛说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都是形名,人不能被表面的或者是世俗的观念所蒙蔽,为人下没有什么不好,切不能自暴自弃,妄自菲薄。如果有一日身居高位,也不能目中无人,妄自尊大,从内心里放低自己。

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困惑,如“知”和“行”的关系,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见知“道”易,行“道”难。做不到知行合一,就不能称为知“道”,我想这也是世人无法圆融无碍的原因。也是一直以来困扰人们的问题,须菩提也向佛祖请教如何降服其心。在生活中往往不能一直保持依“道”而行的状态,无法随时随地,时时刻刻的降服其心,经常生出无端的嗔恨,自私自利的想法一直不断的出现,也生出一些烦恼。后来罗博士说要一点点的改变,一点点的提高,就释然了很多,慢慢来,道法自然嘛。

以上写的是自己的一点点感受,《道德经》很奇妙的,每次拿出了读的时候所受到的感悟都不一样,读起来韵味十足,越嚼越香。心烦的时候读一遍,心情舒畅,纠结的时候读一遍,豁然开朗。有点像“士力架”,横扫纠结。说了这么多了,结个尾,谢谢罗博士每天和我们分享道德经,感谢小编每天早上7点准时的发布,还想问一下,罗博士是每天起早录制音频的吗,还是提前一天录制的。(^-^)(^-^)(^-^)。

(紫叶宝宝:是提前录制好的啦~罗博士提前把语音给小编,剩下的就都是小编的工作啦~(^-^)(^-^)(^-^))。

小兵光明。

/12/16。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六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那么柔弱是如何战胜刚强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要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水是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正是因为柔弱,它才蕴含着无穷的潜力,才能够永远充满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风暴雨中随风飘摇,却永远不会折断,而高大强壮的树木,却很容易被大风摧折。

历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刘邦因为有柔弱的性格,处处留意谨慎,每次大难临头都化险为夷,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惜他狂妄自大,到头来却身败名裂,乌江自刎。还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弓满易折,人强易亡,柔弱胜刚强。试想,假若当年越王勾践不忍辱负重,意气用事,何来日后东山再起,报仇称霸同样,要是韩信不受跨下之辱,冲动之下拔剑杀人,之后的结果恐怕是以身偿命,默然消失,就没有以后叱咤风云,击败霸王项羽流芳百世的将军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顽强的。在抗日战争中,当时弱小的中国忍辱负重,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在此刻和平时代,我们国家一向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不逞强,以低调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的处理,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而美国凭借他的霸主地位,到处惹是生非,国际声誉每况愈下。

柔弱,并不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出来是一种谦虚谨慎、低调务实的态度,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对于为人处世而言,柔弱是一种自我修养,它教我们要学会不自满、不逞强,要学会韬光养晦、宁静致远,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就消极懈怠、丧失信心。对于为官从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调谨慎,要善于守拙,不能锋芒毕露,否则弓满易折。“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适当的示弱,才能够以退为进,成为最后的赢家。

柔弱胜刚强,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哲理,仔细品读《道德经》,你能够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时空,直达我们的心灵。收起你的锋芒,保存你的实力,卧薪尝胆,以柔克刚,在适宜的时候主动作为,必将成就一份伟大的事业。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七

道德经分成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道是世界万物的始祖,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很多人将道理解喂犹如神一般的存在,创造万物的上帝,其实我觉得那并不正确,道创造了万物却不是刻意的,将道比作一个人,那这个人吃饭,睡觉,解手等,都是自然规律,他想要也得要,不想要也得要,并非上帝一样只是一自欲望,可有可无的创造,而是自然而然,不加刻意的,就好比一棵树,开花结果散叶,自然天成。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八

这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道德经》也称《老子》一书,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近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这天选其中一个章节和大家一齐学习,并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和学习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道德经》的作者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他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是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先河的哲理诗,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颂歌,是中国这一智慧巨人对宇宙、人生、社会、政治、军事认知的哲学格言,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灿烂的日出。五千精妙,博大精深,从宇宙到人生,从物质到精神,从社会到政治,无数个层面上的东西都囊括其中。他的思想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守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无为清静其外,有为用心其内。《道德经》充满智慧之爱,闪烁智慧之美。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齐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之后的佛家思想一齐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这天读来依然有必须的启迪、借鉴作用。这就是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所在,对此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三十七章中进行了更明确的阐述,他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无为而治”的方式方法,其关键就体此刻一个静字,要想悟到大道,就要有宁静的心灵。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永远是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的。侯王如果能坚守它,万物就会自我化育。在自我化育的过程中会有贪欲萌生,我就要用“道”的无名质朴来镇服它。无名的质朴,就是要人们不起贪欲。不起贪欲就宁静了,天下就自然正常了。

那里老子是在告诉我们守道可使万物自我化育,宁静可使天下自然正常,充分强调了“守道”、“宁静”这两个关键词的重要性,我们能够将其总结为:“守道自化,宁静自正”八个字,这是老子无为而治哲学的精髓所在。

老子在那里讲了政治之道、管理之道,按“无为”来进行统治、管理,其结果就是天下百姓“自化”、“自正”。这样就能构成一种淳朴、和睦的民风,每一个人才会觉得清静和幸福。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民众无穷的创造力。永恒的大道始终无为,但是却取得了无所不为的成果。大道运行没有轨道误差和时间误差,具有永恒的客观规律性。正是这至诚不移的客观规律性,才孕育化生出天地万物,取得无所不为的成果。

“无为”和“无不为”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无为”并不是不做,而是不妄为、不乱做,不要按照个人的意愿、个人的心计去做,而是要按照自然法则来做。“无不为”是指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没有什么不去做的,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道”是无为的,正因为无为,所以什么东西都“为”了,都做了。也就是说只要你不去恣意妄为,那么什么事情都能够做成功。可见,“无为”是前提,“无不为”是结果。

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政治、最高明的管理就是“无为”。一个高明的领导,如果他“无为”了,那么得到的结果恰恰是“无所不为”,什么事情都办成功了,原因就是他是遵循了天道规律而不是出于个人的意愿。这样人民就会自我变化、自我化育、自我成长,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自觉自愿地去努力工作,他们的自我潜力、自我潜能就会充分地调动起来、激发起来,他们的自我价值就会得以实现。这比管理者用强硬的手段、用法律法规去指使下属、限制员工所起到的作用要好得多。

一旦在“自化”的过程中,出现贪欲了,怎样办?法家当然是制之以刑,绳之以法。老子则主张以“无名之朴”来镇服他们。“无名之朴”也就是“道”,“道”是不可名状的,也是朴实无华的,是人的原本状态。只有用“无为”之道去引导他们,他们才能够被镇服,才能不起贪欲。一旦大家都不起贪欲了,就会进入宁静的状态,人们的心理宁静了,就会产生有利于天下的正念,而天下也就安静了,天下安静了,就会产生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

孔子主张的是“德治”,老子主张的是“无为而治”,法家主张的是“法治”,这三种主张对现代管理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它们并不矛盾,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关键是要看自己的组织是处在什么状态之下,缺什么则补什么。“无为而治”与“德治”、“法治”并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是能够并行不悖的。“无为而治”是治理的最高境界、最高原则,能够到达使民众自化、自正的境界。而“德治”和“法治”则是治理的具体方法、具体法则。只要是从实际出发,不按个人的意愿、个人的私欲,而是根据不同的状况、不同的处境进行有效的“德治”或“法治”,这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其结果都是为了到达“天下将自正”的效果。

老子在那里的思想逻辑,由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到“万物的自化”这是治国修身的具体过程。由“化而欲作”到“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讲的是自化的过程中需要用“道之朴”、“不欲”来消除出现的妄念。最后点明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的道理,充分强调了静的作用。我们只有真正地有了心灵的宁静,才能让自己的灵魂走进大道的正途,这是天下自正的前提。

宇宙始终都在流变不止的状态之中,我们要善于在人生许许多多的变化中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在恪守大道中持续自然的化育,在宁静思悟中领悟到正确的品行,这是创造人生幸福的必经之途。也是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包容而又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九

《道德经》这一本书是老师让我们去读的。我最近一直在读,其中令我最深受感触的还要数第一章和第二章,里面的道理让我回味无穷.如第二章说:“玄之又玄,重妙之门。”意思是:玄妙又玄妙,深奥又深奥,万物都很奇妙。确实,只要我们去无限探索,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更多不知道的知识,更奇妙的大自然景象。又如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者都知道的`东西是美的,这就产生了丑(也就是指“恶”)。天下知道善的是善的,这就产生了恶(也就是指“不善”)。确实,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相互对应的,如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我很敬佩老子!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道,第二个是德,我在本书里已经读了第一章至第八章,第七十五章和第七十八章,每一篇都令我回味无穷,老子的道德是多么的好,他就是我们的榜样!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道和德都是极为平常的,但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我们做到了吗?”虽然说说是容易的,但做起来是难的!

我非常敬佩老子!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十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道德经》有感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读书交流会,一个师姐在交流的时候说,老子是有大智慧的,倡导“上善若水”、“无为而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读了孔子向老子问道的典故,我开始认真诵读记背抄写《道德经》,看了不同版本的《道德经》,看了一些解读《道德经》的书籍,不敢说明悟,就是窥门径也不敢说,只是将上面的章节文字记下来,期望有一天能够潜移默化有所得。

《道德经》阐述了“道”、“德”,说,“道可道,非常道”,一切的描述“道”的语言,只是指月的手指,而不是月亮。有人说“道”就是规律,其实也不尽然,我想,“道”是生化运行万物的一种力,生化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得道之士,每时每刻都能体道,八仙中的曹国舅称“道在天,天在心”,庄子说“道在屎溺”,百姓对“道”是日用而不知。

《道德经》倡导一种浑然齐物的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道”,要遵从和依循,顺之者生,逆之者死。为了便于理解“道”,老子举例作了一个类比,说“道”性雌柔,养万物,若谷、若水,尤其是若水,具有如下美德,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动善时,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都是往低下的地方流淌,遇到阻碍就绕道而行,万物赖以生长却不争功,懂得谦退,虽然至柔却又能攻坚强。

“道”无比高妙,难以悟透,而水随处可见,可以观之思之。通过对水的感触思索,不经意间能感受到“道”的脉搏。《道德经》传达了一种养生理念,雍正说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以儒治国,气功也能从《道德经》文字里找到理论依据,“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要求要保持虚空,虚其心、实其腹。《道德经》传达了治国的思想,“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倡导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善为,要像胡锦涛同志说的“不折腾”。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摆脱贫穷落后局面,要求“摸着石头过河”,更多追求发展速度,十八大之后,我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在发展的时候更多的考虑到自然、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做到天人合一,而不是单纯的唯gdp论英雄。十九大以后,更加强调政治、自然生态要保持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九大提出我们进入了“新时代”,也契合了《道德经》所说的“动善时”,党中央审时度势,确定了新的历史方位。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针对当前世界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其中也体现出古代的智慧,我国当前已经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将要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道德经》说,“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我们主持成立了亚投行、召开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都在传达一个信息,愿意以互利共赢为共同目标,携手他国共创美好未来。用威权不能解决纷争问题,我们承诺过永远不称霸,不管我们走到哪里,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不会忘记这个诺言,都将在践行这个诺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道德经》成书的年代估计在春秋战国期间,那时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名家辈出,老子作为周室典藏,遍读典籍,集中精要,进而融会贯通,成一家之言,因关尹喜诚邀,写成奥义巨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说,老子五千言,字字珠玑,每个字都可以写一篇论文,内容之深广,令人仰止,可谓仰之弥高、钻之弥艰。这是一本值得一直读下去,一直琢磨的书。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十一

首先,我的性格变得平和、内心变得宁静了。以前我的内心很浮躁,一会儿想干这样,一会儿想干那样,满天的麻雀都想捉,结果是这样也干不好,那样也不满意。《道德经》就像一颗定心丸,将我这颗游离不定的心一点一点地拉回来然后定住。“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原来将欲望降低,用心干好眼前的事,心就会变得清静,清静就能做到“知人都智,自知者明”“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就会向道的方向靠近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然后,我的心胸变得宽广、凡事不再纠结了。以前的我,受了一点委屈,内心就不平静,老惦记着,或者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才能化解掉,自从听了《道德经》以后,罗教授为注解“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敞则新”或“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的道理,例举了王阳明的故事、郭子仪的气度、曾国藩的为人,这些都深深地印进我的脑海里,我的心再也不纠结了,以后,凡有什么烦心的事恼我,耳畔就响起了《道德经》里的那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和他在讲解《道德经》时常说的那句“凡所有相,皆为虚幻”的话,一切便在瞬间烟消云散了。

其次,我的智慧增多了,思维也拓展开了。“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持而不盈,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里的智慧太多太多了,我有时候才理会一点儿就试着去实践时,发现这样的智慧真是妙不可言。以前与儿女们交谈或与老公说话时,言词尖锐,常常情绪化,导致冲突不断,自从听了道德经以后,我学会了柔,学会了弱,结果大不一样,儿女们也变得可爱多了,老公也成了暖男,家庭也一天比一天更和睦幸福了。我觉得,学好了道德经,除了智商得到提升,情商一定不会是一般的高哦。

再其次,自从学了道德经以后,我的心灵经过了一次次大的洗礼,思想境界也升华了。同时也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的道理。对“上善若水”有了更深的领悟,对“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有了全新的理解。从罗教授的口中,也更多地了解稻盛和夫的成功秘诀和古往今来国家兴衰的必然走势,原来道从内需要遵从无我利他之原则,从外需遵守大自然之法则。

最后,通过学习道德经,我的心态变好了,身体也跟着变好了,以前常常头痛,气血不通畅,现在变得浑身舒畅,走路也轻盈多了。早上慢跑时听听,晚上散步时听听,听《道德经》真是人生一大乐事。感谢老子为后人留下如此绝好的经文!也感谢罗教授及中国众多专业传统文化的学者无私地为我们讲解奉献!

罗教授讲的《道德经》,我会一直一直地听下去,也会去一步一步地践行,希望自己也能在通透这样的道法以后,虽不能像罗教授和其它专业学者一样为大家讲解,但至少可以为自己解惑,从容地过好自己的人生或是帮助到周围更多的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听完道德经后的我,决定做上士!

罗教授,帮我加油哦!

作者:陈伟先。

12月17日。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十二

《道》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非常清楚明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贵以身”,意思是以身为贵,以生命为贵;

二、“爱以身”,意思是以身为爱,以生命为爱。

清静寡欲,如此这样去珍爱我们的身体,去珍视我们的生命,因为唯有这样方才可能:为天下(为天下苍生治理一方天下);托天下(接受一方天下苍生的托付)。

由此可见,为天下&托天下需要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

能在三种情形之下,保持清静寡欲的人会非常了不起。

第三种则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就是那种得道、明道、诗书满腹的士林中人,他们能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前朝诸葛亮,后朝刘伯温都是身兼这三种情形之人,士林中杰出知识分子,以得道明道的灿烂,闪耀于帝国的青史。

这二者之所以一个占据了前朝,一个占据了后朝的历史地位,都与道息息相关。

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擅长象纬之学(就是有资格对星象作出“主星不明、将星陨落、紫微暗淡”类似这样判断的人);都能遵道而行清静寡欲;都能为无为地顺势而为,在历史上留下一株北斗星般的璀璨。

元朝晚期,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们很是不争气,争先恐后地挥舞着锄头挖掘着成吉思汗构建起来的大元帝国大厦,实在看不下去的省厅级军事干部(浙东元帅府都事——相当于省军区参谋长)刘伯温看不下去了,选择了辞职回家种种地,读读书,写写文章。

毫无疑问,在朝为官从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方面来讲,肯定比赋闲在家的一介草民要好很多,但是刘伯温却选择了隐居,选择了诗书相伴的日子。在此期间,刘伯温留下了光芒四射的著作《郁离子》,这一著作中的不少文章还动不动就出现在今天高考的试卷上。

元朝末年,各路英雄与草莽,终于纷纷揭竿而起了。诸如张士诚、方国珍、等都据地称王,元朝的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此时此刻,有人劝刘伯温也揭竿而起,以他刘伯温的才智,圈一片地,称一方王,这是没有任何困难的事情,但是刘伯温冷眼看世界,丝毫不为此动心。深谙道之人懂得上善若水之道,知道“动,善时”。

终于,社会底层出身的朱元璋在各路义军中崭露头角了。动,善时的刘伯温顺势而为,出山辅导朱元璋平天下。

在战争年代,身为军师的刘伯温主要功绩就是帮助朱元璋制定了规避多线作战,逐一击破的战略,当然,在具体战术方面也出谋划策不少,这个我们不展开细说了。

刘基加盟朱元璋的队伍之后提出了“先汉后周,最后伐元”的战略。

当时朱元璋政权的东面是义军张士诚所建立的周,西面是义军陈友谅的汉,北面是义军小明王韩林儿,南面则是已经反水归顺了元朝的义军陈友定所控制。

而更为要命的问题是,这些义军纷纷发现了朱元璋在悄然长大的苗头,都想要先灭了朱元璋,然后再跟元朝算账。

从实力方面来讲,最大的威胁来自张士诚和陈友谅。

朱元璋以及领们的想法,是要先取张士诚,因为张士诚力量较弱,而且处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

但是,刘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主张,他极力建议先取实力强大的陈友谅,因为夺取了陈友谅的地盘,几乎就拿下了半边天。

刘伯温认为,有了这半边天,那么解决其余义军就非常容易,然后也就有了掀翻元朝的根基与大势了,灭元只是个时间问题。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给出了他的分析。

刘伯温指出:私盐贩子出身的张士诚是个商人思维,是典型的守财奴他没有陈友谅那般雄心勃勃称霸天下的想法,他没有称火打劫的魄力。

事情果然如刘伯温所分析与预料的那样,朱元璋于公元1363年,鄱阳湖之战先灭陈友谅;于公元1367年灭张士诚;于1368年攻取了元朝京师大都(北京)灭元。

从大明王朝建国的功绩来讲,武有徐达无人可及,文有刘伯温无人可比。但是在功臣分封方面,明太祖朱元璋按照公、侯、伯三个等级来封功臣,刘伯温被封为了诚意伯。

按照常规思维,老子功绩如此显著,封个公也不过分,怎么连个候都轮不到,就给了个诚意伯呢?!然后就会围绕着这一要命的欲望,不遗余力地折腾着的。

但是,刘伯温还真不是一般人,是明道高人,有静心寡欲的功底,他不仅没有在封诚意伯这个问题上纠缠,而且还刻意避开了权力中心,推辞了一些职务,基本上就是在明太祖身边做个顾问。所谓顾问,也就是有事情问问,而无权干政这类岗位。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也就是才打下元朝京师后的第四个年头,刘伯温选择了裸退,辞职回乡彻彻底底地回归了田园。在此期间,刘伯温不仅不过问政事,甚至连慕名而来求见的任何官员都一概不接见。

能将静心寡欲进行到底绝对是一种工夫!

关于刘伯温的故事我们不多扯了。

只是想要藉此说明,明道之人,可以“为天下”“寄天下”的先决条件就是静心寡欲。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语出明.洪应明《菜根谭》。

毫无疑问,身为明朝道士的洪应明一定是深谙《道德经》之道的,否则万物可能写出传世奇书《菜根谭》。

《道》第十三章谈了宠辱不惊的问题。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什么叫宠辱若惊?

获宠惊喜万分;失宠惊魂不定。

为什么会宠辱若惊?

因为世人把受辱获宠、失宠,这些感觉看得比自己的身体甚至于生命还重。

如果,世人压根就没有身体、身心、生命,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宠辱若惊了!

(以上不是我的解析,是老子在《道》十三章中对宠辱若惊的解析。)。

老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世人将身体、身心、生命看得珍贵一些,抱以“贵以身”“爱以身”之道,而“贵以身”“爱以身”则是为了“为天下”“托天下”。

如此这样,我们很自然地可以理解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谈的如何实现宠辱不惊。

“为天下”“托天下”所赋予生命的意义,能直接就将宠辱二字摔在了地上,碎成了渣,二者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海底。

老子认为“贵以身”“爱以身”的动机和出发点则是:为天下;托天下。剩下诸如宠辱若惊这类,可以直接视为一地鸡毛!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十三

《道德经》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下面是本站小编向各位推荐的读道德经有感范文,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在杨勇老师的建议下,我认真地拜读了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读书心得。老子的《道德经》只有区区的五千多字,却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顿开,意义深刻。

《道德经》主要是论述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本体--自然,即道与阴阳。道为世界之真,用阴阳成物。二是意识。意识为物的本性,以谦柔通于道。在这两个层面上,又构建了两重秩序:一是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这种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学习自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爱。脱离了爱,这种秩序将不复存在。

一、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述道之理,而道之理应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应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为自己所用,从而造福人类,使人类社会"天长地久"。倘若我们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胜天"的心态,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终的苦果还是自食。

"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规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其规律,在实践中实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理想,因为"天不负有心人"。但是,功成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身退。"树在招风",我们应顺应天意,适时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杀身之祸,这也涉及到后面所写的"知足"。

二、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己。,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符合自己能力的理想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不应有骄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视他人的存在,骄傲自大只会使自己迷失方向,跌入万丈深渊。"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人贵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力,一切的困难就不将是困难了,美好的明天将被自己开创。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理想。

"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己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静"、"无为"。这样,我们即使面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面对,最终将云开见日。倘若自己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可以长久。"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保持一颗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烦恼。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快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己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知道自然这理,依道而行。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快乐与幸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此章历代的释意无数,而我以为皆难着边际,无以更深刻的对老子思想与道德经进行阐释。我从道家修身根本出发,得出新论如下:

此章重点为“致虚极,守静笃”,全文以此而展开,不理解“致虚极,守静笃”,后面的文字解释也只是牵强。老子是从道家修炼“返观内照”而得之境界来引申对世间常道的解释。首先“虚”与“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是一种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为空灵,体会为散发状;“静”为沉静,呈收敛状。“致”往之意,可从“虚其心”来体会,道家修习养身的过程,以虚其心开始,虚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灵,无时空地域限制,无往而不至,真空无象,可以满屋、满天地、满宇宙,而今日而远古。过程或潜移或发散,以至无我无身无世界。此“极”为无极,或为八极,或为宇宙洪荒。

而“静”的过程从守开始,“守”者,抱元守一,让思想沉静,从时空与外界空间收敛至自身至一点,而达到某种衡定、稳定、笃定的境界。此“笃”为笃定,为极细小,或如针尖,无缝隙如无物般恒定。

于是,老子方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感慨。“复”与“归其根”才是此篇的点题。“虚”与“静”是道家修身中必习的两手,如“阴阳、有无”既对立又统一。虚至极为无,静到笃是有。虚为展开,至极为空灵为“作”;静是回归,回到现在,是“复”,静到笃定属回归本原为“归根”。从养性功夫来说,“虚静”的过程如佛家心的起灭过程,虚为心起,静为心灭,有无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后节皆为老子从修身之虚静感悟展开对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万变不离其踪,这才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独推崇清之宋常星说:“造其极曰致,真空无象曰虚,虚而至虚曰极。”:“专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但,所有释意皆不够细致,皆独不能从修身的体验与角度来理解与感悟,想老子思想无欲无求,其经意当从本原出发理解,而不应该根据时代思维做论证也。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十四

“道可道,非常道……”我不情愿的背道。又到了爷爷所说的的修心养性的时间了。

我叫张雪晴,是店子中学五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我有一名略显神道的爷爷。我的爷爷非常的古板,每天都要我背这懂都不懂的《道德经》,其实我是不想背的课时爷爷非逼着我背。有一天,我背到一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的意思我能明白,大概就是说好事是坏事,坏事是好事。但是我觉得这个道理很没道理,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完全相反怎么能划等号呢?于是我就去问爷爷,爷爷说:“这个世界分阴阳,物极必反,所有的东西都不是绝对固定的,所以坏的有可能变好,虚弱的有可能变强壮。”“骗人,你这是封建迷信,我以后再也不背这个没用的经了!”我说道。爷爷笑了笑。

期中考试的时候,我语文得了满分,数学还差三分满分。我高兴极了,爷爷也很为我高兴。我乘机说“爷爷你带我去吃肯德基吧。”爷爷答应了。我高兴的蹦蹦跳跳,爷爷在后面换鞋子,我边跑边跳得出了门。结果一个不小心踩到一片沙子上,水泥地配沙子和冬天的冰面没有多大差别。站了一下发现站不起来了便做在地上哭了起来。爷爷听到哭声急忙跑出来把我送进了医院,经诊断软组织挫伤需要卧床休息。结果吃肯德基的计划也泡汤了。下午躺在床上无聊得很,就想我怎么这么倒霉。本来多好的计划、多么美好的一天怎么到了如此地步。突然听到爷爷的收音机里传出了那句我开始认为很没道理的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我用自己的切生体会加深了对这话的理解。希望我以后无论悲伤还是高兴都能控制住度不要重蹈覆辙。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十五

前些日子,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活动,不仅每个人发了本《道德经》,还请了教授前来举行讲座。忙里偷闲,我把《道德经》读了一遍,感受一下老子的风采,也领悟了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着作。《道德经》是中国道学思想的经典。以自然无为之说,解释了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灭亡的自然规律。并相应的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然,对待自然。后来成为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石。

《道德经》第一章就讲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的大概含义是:”道“是可以说清楚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说的那样;道的名是可以叫出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用的那类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坚持从”无“的角度考察”道“,想要以此来认识它的与众不同;坚持从”有“的角度考察”道“,想要以此来认识它的作用之广大。”无“和”有“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不同刻画,将”无“和”有“统称为”玄“,一个”玄“再加上一个”玄“,就是一切奥妙的总出处。这一章说明大道玄妙的特性,告诉人们怎样去认识大道。在老子看来,”道“是不能够用语言确切表述的,但它又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始源,它深远而又深远,是万物所从出的地方。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十六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内含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在必须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此刻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之后,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明白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之后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此刻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方我们就透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十七

《道德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短短5000字,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观,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的智慧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学习《道德经》,我由世界之大看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让我对世间万物重新充满好奇与敬畏,《道德经》中很多的哲理语句,读来妙不可言,韵味深长,也促使我对今天自己的工作生活、为人处事有了很多思考,也希望在此和大家共赏佳句。

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自身内在的规律,“道”,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每个人只要能够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成就。“德”,是道的外在体现,是顺应自然、社会状态的个人品质,更是一种自内向外体现出来的教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同时又像大地一样包容承载万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为: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说明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警示人们做事应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成功重在累积。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要求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虎头蛇尾,只有在做事过程中始终如一地保持踏实、谨慎的态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很喜欢“上善若水”这句话。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为: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水最具包容性、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水至柔,却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不骄不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滴水穿石,令人肃然起敬,真可谓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不拘束,夏为雨,冬为雪,热化为气,冷凝成冰,夜结露珠,晨飘雾霭;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浩瀚为海,高歌猛进;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做人应如水,光明磊落、包容万物、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谦虚谨慎、善于变化、适应时势。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现代人在追求金钱、财富、名声、感官刺激时往往贪得无厌,尤其是有些贪官,欲壑难填,突破了做人的底线,迷失了自己,最终导致身陷囹圄。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强调的是君子要加强修养,要善于自省,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弥补缺陷,完善自身;为政者要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政策,治理国家,做真正对国家百姓有益的事情,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最终有所成就。

还非常喜欢这一段:“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是说有大智慧、遵循大道的人,做事计划周密、谨慎稳妥,待人接物恭敬自持、宠辱不惊,性格浑厚宽容、虚怀若谷,待人真诚、温和亲切、敦厚质朴,慎独慎微,恪守信用,善于把握时机,身处澄明之境。

学习《道德经》,能让你的心灵慢慢沉静下来,在明媚的清晨、暮色的黄昏亦或在万籁俱静的深夜,佐一杯清茗,安闲静逸,读一两章古典文化,给自己的心灵些许精神的滋养,期待黎明的曙光。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十八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的著作。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向人们诠释哲理。从古至今它影响着无数的炎黄子孙,并且带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元素。

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在努力的学习,不停的前进,也许身心具疲,却不敢放慢脚步。把本应属于我们的快乐丢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人之道,只为求功利之名。毕竟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选择了必须走好我们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遗憾吧!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自古有和无的对立和统一是现实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无论从世界本体上确立统一规律,有无欲望的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用心去感悟才会拥有大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改变自己去为改变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道德经》这五千余字中,它向我们阐述了,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同时也为人类树立了行为准则——“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德是人类灵魂的精华所在,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要为于社会于人类有益的事,不为就是不做那些损害社会损害大自然的事。遵循自然之道才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们只有秉承就先贤得美德,人类的文明在会在欲望中得到升华。

文档为doc格式。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十九

罗博士分享《道德经》之外结合中医养生,“万物负阴而抱阳,_气以为和”,要达到阴阳平衡,保持心态的平和,该睡觉的时候就要睡觉,顺应自然,少熬夜,养精气,以前经常熬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是不能按点睡觉,听了罗博士的讲解,开始慢慢改变自己的作息,早睡早起,觉得自己精力也更充足了,会继续保持。

罗博士分享的“用其光,复归其明”,用善念与爱跟家人相处,感觉家里面氛围也更加有爱了,以前一言不合,一个人声音大一点就会吵起来,现在彼此都温声细气的说自己的想法,交流心得,家人彼此更有耐心了,更加容易表达自己对爸妈的爱,现在对家人更加耐心,开始爱的循环。

将罗博士的频道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亲人,希望对大家都有所帮助,上周末看了《血战钢锯岭》,男主角因为信仰不杀人,上战场始终不肯拿枪,最后在战场上靠救助战友的行为得到了肯定,很感动,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们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古人提出了大道的方向,现在的人却在与欲望做斗争,在纷繁的世间迷茫前行,确实需要一点无我利他的信仰去指导人生的方向。

举头三尺有神明,虽然有点玄乎,不过我还是相信是这样的,在我们凡夫俗子智慧能达到之上,有我们至今无法说明的东西,我们要秉持一颗敬畏的心,即敬天爱人,无我利他。前两周被公司安排年底去河南焦作出差,没过两天听罗博士称赞焦作这地方是块福地,出产四大怀药,我觉得可能是老天安排让我去换换心情,接接福气。

顺带罗博士提到的《金刚经》,甚至说可以治疗抑郁症,因为前段时间报道某某艺人因抑郁症自杀的消息还清晰在脑海中,于是找来拜读拜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叫人放下自己的欲望,去利益大众,用仁慈帮助他人,要生清净心,不要那么多妄想,放下欲望为自己,为他人做事儿,跟《道德经》的思想不谋而合。

读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里面有段古人的偈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就是说佛在灵山,你不要跑去找了,灵山只在你心中,心即佛,众生自性自度,所以《金刚经》亦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老子的《道德经》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天之道跟圣人之道,我们知道了道运作的方式还要去行道,修炼自己的心性,最终走上大道,人生才会圆融无碍,很感恩罗博士的分享,感谢古人的智慧,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人生,因果轮回,每一天都是上天赐予给我们为众生奉献自己力量的修行,与大家共勉!

成都学生:淡然。

文:小兵光明。

跟着罗博士学习道德经有一年多了,不折不扣的一个红萝卜丝,在罗博士开讲道德经之前自己也一直在学习道德经,看过南老的老子他说,和王弼、河上公解的道德经,由于古文功底差和自己修养不够的原因,总感觉犹如隔靴挠痒,不得要领,一次看到罗博士开讲道德经,欣喜若狂,罗博士讲的内容也很接地气,容易理解。

每天上班路上打开微信听罗博士讲解道德经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每次听过以后都感觉心中豁然开朗。回想起来,学习了一年受益很多,一年来自己也在改变。人际关系在变,心境在变,希望自己以后能践行大道,做一个幸福的人,同时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做一个分享和交流。

发愿为众生去做事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一次罗老师留的作业是看身边的众生,默默的给予祝福,并发心为大家。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主干道车流一辆辆的经过,人群匆忙而过,心底发出祝福,就在那时心中泛起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一股暖流涌向头顶,那一刻才体会到了幸福。那时候我看我身边的陌生人,都是可爱的,而自己也不自觉的微笑,一整天都很幸福。今年去南普陀在菩萨面前发愿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当时有点效仿罗博士的意思,后半年也渐渐的淡忘了,刚刚想起来,明年一定坚持做下去。

“道”不能成为懒惰人的借口,“道”是为而不争。有一段时间,自己在对工作有点不满,总是想起来老子说的话,道法自然,就什么也都不去管了,什么复杂的工作,什么任务指标,爱咋滴咋地。后来想想,是自己不对,老子说为而不争,而不是不为啊。看过稻盛和夫先生的自传后这种感觉更强烈了,稻盛和夫先生创立京瓷公司之初每天夜以继日的工作,只为能够按时交货,如若用老子的话来自欺欺人,恐怕糊口度日都难。努力工作是根本,而不争则是杜绝形形色色的诱惑,降低欲望,为的是更好的工作,毕竟工作是实现自己价值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磨练自己灵魂的场所,没有理由不努力。

读道德经有感汇总篇二十

我是从11月中旬偶然在喜马拉雅上面听到罗博士讲解道德经,现在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儿就是听罗博士讲《道德经》,很感恩,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是缘分。之前自己也有翻看过道德经的书本,因为是文言文结合原文释义,内容理解得并不深刻,看过如过眼云烟,不落尘埃,罗博士娓娓道来讲解道德经,每一句每一词并配合事例,简单易懂而且深入人心。

11月我心态是很烦躁的,为工作上的事儿烦躁,为家庭的事儿烦躁,为自己的事儿烦躁。工作上因为入职了一批新同事,作为老同事自然要带新同事,新同事的各种问题,教了怎么做,但交付的东西还是不能让人满意,很没有成就感,浪费了时间与精力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很挫败,自己本来的工作事儿也多,自己又要带新同事,每天上班各种忙乱,那段时间加班也多,心里就很不平静,心浮气躁,一度想罢工;自己的事儿呢,有个在职考试,考试时间天天临近,工作事情又多,回家都晚上9点10点了,根本没时间看书;家里面呢,回到家有的时候家头会旁敲侧击的说某某的孙子都多大了,变相催我耍朋友结婚,于我而言,婚姻应该顺其自然,遇得到就遇,遇不到就等,于是拿考试为由当挡箭牌,说考试呢没有时间耍,但是呢一翻开书又看不进去,觉得自己现在看也没什么效果,自己就是临时抱佛脚,一想到自己看不进去,考试又会考不好,就很心烦,于是晚上看书看不进去,熬到凌晨12点有时1点左右才睡觉,书也没怎么看进去,第二天6、7点又起,觉也没有睡几个小时,又要开始为工作心累,那段时间烦啊,烦恼自己都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觉工作很没有意义,感觉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未知,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不知道自己一天忙忙碌碌是为了什么,有压力,同时更多的是迷茫。

迷茫的我无意间打开了喜马拉雅的罗博士的道德经频道,首先听了第五十四章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讲到“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处于无有,入于无间”,告诉我们要像水或者气或者神或道一样,虽然贯穿滋润了万物却不求回报,放下自己,说得很有道理,才知道罗博士都讲了1年的时间了,于是把罗博士的音频下载下来在地铁上听,公交上听,走路的时候听,听之后心情特别平静,罗博士举例也很有说服力,让我们向范仲淹,郭子仪,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苏州固锝电子吴念博,任正非,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等楷模学习,以“不言之教,无为之意”,放低自己为大家做事,自己做好而不要求回报,以身作则,老子告诉我们“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于是工作的时候,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纷杂欲望,不求结果不求回报,变得有耐心,心平气和做工作,为大家做事儿,设身处地的为同事解决问题,多多的跟新同事沟通,看问题所在及时发现一一突破,把工作当作是对自己的修行,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儿,工作不那么纠结了,事情也有条理了,不再那么混乱了,而且发现自己真心帮助了他人,他人也会回馈你善意,组里的氛围变和谐了,感恩工作让自己成长了,顺应道的思想,清空自己的欲望,以前会跟别人比较觉得别人工作生活哪儿哪儿都比自己好,自己哪儿哪儿都比不过啊,于是心生烦躁之感,《道德经》告诉我们“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跟自己比较,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就好了,不要去跟别人比较,放下坦然做自己的事儿,过好自己的日子。

而在学习上,知道自己不是学霸,在各种考试中沉沉浮浮,特别是工作之后,还要继续学习,失去了动力,感谢罗博士分享的考试秘诀,把考试当作是证明自己学得有多好的方式,学习是为自己学习的,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爸妈考试,为了跟别人比较而考试,学习的时候更多想把知识搞明白学透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