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说课稿范文集合(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8:00:43 页码:9
说课稿范文集合(大全14篇)
2023-11-10 18:00:43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自己思考的结果进行整理和表达,是思维的延伸和发展。写总结时,我们要注重逻辑性和结构性,以便让读者更好地把握总结的重点和思路。下面是一些关于提升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一

这两天在万市的活动让我有很多的感受,感觉现在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教师与学生的素质,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真的感到很欣慰。在这次活动中我见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还认识了不少新同行,大家在激烈的讨论中成长,在和谐的气氛中提高,自由的、争抢着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都让我印象深刻。

做为一个六年级的老师,这两节课我都上过,但是行色匆匆,从来没有好好的静下心了认真去思考,相比较而言,《百分数》的这节课我听到的次数比较多,所以重点来说说我的`感受。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经过前一天的探讨,我们基本达成的框架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初步感知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和优势;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述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大家的初步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生活中的百分数导入;

(2)利用几个具体情境,让孩子们自己读写百分数,老师做必要的提点;

(3)充分利用情境,结合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4)将百分数和分数进行区分;

(5)在理解的基础上提炼百分数的意义;

(6)必要的练习。

这节课的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从具体的情境到抽象概括出“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这点是比较难的。而区分分数与百分数更是让孩子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今天听了郑老师的课,以及后来大家的评论,以下几点让我有所体会:

1.好的老师更注重对细节上的修缮。在写百分号这个环节中,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可能比较简单,但是在老师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孩子更需要一个明确清晰的指导,即便是我们成人不注意也会对百分号这样的小问题产生偏差,更何况是从未接触过的孩子呢?如果对于102。3%这样的百分数多加提点,也更容易让孩子发现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2.重要的不是降低教学的难度,而是降低教学的坡度。五年级的孩子来上六年级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有认知上的差异的,但是从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如果有了很好的坡度,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百分数的产生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部分量与总体的关系,另一种是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对于部分和总体的比较我觉得郑老师的做法是很好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的比较多就容易让孩子理解。但是在甲乙两个量的比较上我的意见是做成动画形式,将比较量进行不断的增长而标准量不变,这样既能突破100%的局限又能体会到百分数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3.数形结合更利用孩子的理解。郑老师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老师,在这一点上她做的很好。首先是在一开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60%这一环节上,孩子们通过另外的一种方式更好的理解了百分数,有了形象思维的支撑才能进一步有抽象思维的提升,只是在学生呈现的方式上如果能更丰富一些,比如出现十分之几的形式进行比较的话就更好了。其次郑老师很好的利用了百格图来理解了百分数,这点是在以往教学中比较忽视的,个人认为百格图更利于教学部分量与总体这类百分数,同时也可以看到凡是这类关系的(合格率、成活率等)都不可能突破百分之百。

4.取舍之间方显教学的灵动。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老师也更应学会“舍得”二字。有“舍”才有“得”,如果一节课要做到面面俱到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重点只有一个。在这节课中,百分数意义是重点,而作为拓展“500毫升中有多少果汁”这样的问题,在这节课中点到为止,以后百分数解决问题才来细细研究可能更好。

5.因为没有完美的课堂,才能留下我们进步的痕迹。这节课很多学校都“磨”过,很多老师都上过教研课,但是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见解也有所不同。

新教材的使用已经有一定的时间,百分数这一知识点在老教材中也有,但是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虽然我们看上去每天都在重复着教学,但是对人的教育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在变,老师在变,只要有想法,只要有思考,就会有新发现。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二

“廉洁政府”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晏子的《春秋与正午》问第二个四个问题:“一个廉洁的长期政府,它能做什么我们现在谈论的是什么“廉洁政府”主要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不以权谋私,公正廉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同志们。

这次疫情,就像一面镜子,不仅折射出了一些党员干部顾大局、讲党性的政治修养,也照清楚了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疫情大考中表演的“庸官现形记”。今天,结合疫情我给大家上一堂廉政教育党课,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一、共产党员要讲党性、重品行。

“每天几乎只睡3个小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在武汉封城、肺炎疫苗、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等决策和疫情研究进展得背后,都有着她和团队成员的推动力量。这个每天不分朝夕,和病毒赛跑的“硬核”老太太和钟南山院士一样,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不顾生死,正确看待个人利益,正确看待个人得失,他们有的不仅是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牺牲精神,还有干事成事的“硬核”本领。

反之,当个人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甚至需要牺牲个人利益的关键时刻,有些干部往往就现了原形,出了问题。2月14日晚,一微博网民网上发帖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他发博称“从没觉得我爸有多大本事,当了一辈子官我没沾到一点好处,直到这次疫情,在全省封路的情况下,通过他的关系派车把我从天门接回荆州。”,经证实该微博网民真实姓名何昊,其父何炎仿,系湖北省荆州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科科长。何昊在天门完成规定隔离期后,通过其父何炎仿的私人关系,联系一辆由天门来荆州采购物资的顺风车返回荆州,途中在微博上发表相关言论。目前,荆州市商务局党组已对何炎仿作停职处理。同样在2月14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官方网站发布了查处的张家界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科长李文杰擅离职守、临阵脱逃,携家人到泰国躲避疫情等5起违反疫情防控纪律的典型问题通报。李文杰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已给予撤职处分。这些事件反映出了个别领导干部疫情期间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本位主义严重及不敢担当、玩忽职守、敷衍塞责、消极应付等问题,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警训抛之脑后。党员干部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决定,在大事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任何时候,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确保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二、共产党人要敢作为、勇担当。

背负万石,谓之任。

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领导;

不会担责任,就不能当干部。在急难险重面前,有舍我其谁的思想与理念,有一马当先的勇气和魄力,有履行责任的能力和素质,这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

被大家称为是这次疫情“吹哨人”的李文亮医生,体现的是担当精神。在李医生去世之后,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含泪说道“李文亮是中国的英雄。”

不仅从国情、区情、市情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基础、条件、资源等客观实际情况,还要立足实际谋思路,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三、共产党员要守纪律、改作风。

2月20日晚,一段武汉市第七医院患者无端训斥医护人员的视频被大量转发。经核实该患者为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后勤服务中心筹备组副组长朱保华,朱保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和就医患者,对医护人员毫无尊重感恩之心,毫无敬重之情,态度蛮横无理、颐指气使,性质恶劣,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该局党组决定对朱保华停职检查。作为党员干部,要把自重作为立身的准则,珍惜自己的名誉,让自己的言行一致,做一些与自己责任相符的事情。视频中的朱保华恰恰作出了与自己党员身份不符的言行,不仅遭受到了网友的强烈指责,还受到了相应的处分。

近期,“北京各医疗机构都有很多新冠肺炎病例的报告”“俄罗斯证实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等疫情谣言,也被个别没有甄别意识的党员干部职工听信并传播。听谣、信谣、传谣的背后是党员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的淡漠及无视。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党员干部要谨记政治敏感话题不发、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发、非正规渠道获得的小道消息、内部文件不发、侮辱、诋毁他人的话不发、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营销广告不发、涉及国家机密的资料不发。作为党员干部要把自省作为修身的镜子,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要向曾子这样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思想,防微杜渐,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克服自己的缺点。要把自警作为安身的标尺,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要有高度的警觉,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察觉,防患于未然。

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断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用纪律条例约束自己,用先进人物激励自己,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真正把党的政策作为生命线、法律作为高压线、纪律作为警戒线。同时,要把自励作为润身的目标,经常地鞭策和激励自己,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斗志高昂、自强不息的工作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抓住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家庭,还关系到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为整个社会做表率。家风正则党风清,政风廉。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清廉家风是传统好家风的核心内容之一,滋养了数千年来中华道德文明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今天,我以确立清廉的家风,确立清正党风政风为主题,进行廉洁的党课学习交流。

家风好,家道兴盛,和平幸福的家风差,不可避免地会给子孙带来损害,给社会带来损害。家庭的发展与家庭风格的传承密切相关,清廉的家庭风格可以保障家庭的幸福,恩泽子孙的孩子,贪婪的家庭风格切断家庭的命脉,给子孙带来灾难。古代中国家庭的一代变迁故事证明了廉洁家庭风格的重要性。清廉的家风成就了名臣贤官。唐朝名臣房玄龄政绩出色,为开创贞观之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成就与其家庭继承的清廉家庭风密不可分,其父房彦谦总是官员清廉,言传身教,给房玄龄做了良好的示范。受家庭文化的影响,房玄龄保护清廉,最终获得清廉为官,永远名相的美称。北宋贤臣包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鼓励子孙清廉为官,受清廉家风的影响,包拯祖孙三代都自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人们喜爱。郑义门是清廉家风建设的典范,曾被明太祖亲自授予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经过宋、元、明三朝300多年,15世同居、同食的家庭奇迹,维持了这个家庭300多年的繁荣,是郑义门族规郑氏规范及其优秀家庭风格。贪婪的家风切断了家庭的命脉。对照清官廉官,历史上一些家庭因腐化堕落而衰落的例子也不少见。汉代重臣霍光,早期重视自己的修养,为官员谨慎,可以公正工作,但随着权力的增加,他的警惕性也减退,特别是治家无能为力。霍光的妻子为人嫉妒,犯了重罪后,霍光瞒着天空过海,不演奏也不惩罚。霍光死后,霍氏的子弟还掌握着重要的权利,但由于家政不修,骄傲,生活奢侈糜烂,甚至产生了谋反的心,霍家的家人被杀害,成为了亲戚朋友。北宋总理寇准,刚智慧,不怕强权,在抵抗辽国入侵时立下汗马功劳,但他在生活方面奢侈腐烂,为家庭败北埋下了祸根。明代第一辅助严嵩强奸狡猾,儿子严世粉丝生活腐烂,贪婪成性,敢于威胁王子钱,最后严世粉丝因罪被杀,严家被抄袭。

党员的家风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的思想和行为风格,与党风、政风、社会风格相互作用。清廉的家风可以说是党员作风的试金石,是折射党风、政风、人品的三棱镜。

(1)清廉的家风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构筑家庭防线。我党老一代革命家一直非常重视家庭风格的建设,毛泽东有着名的三原则:恋爱家庭不为自己所动摇,不为老谋利益,不为自己所动摇的周恩来总理制定过十条家庭规则的李先念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没有给他们照顾,还规定孩子不能做生意赚钱。我们要努力学习他们的好家风,坚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用好家风塑造优良作风,积极投身司法工作实践,促进阳光审判,增强司法公开力,实现公正廉洁司法。

(二)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防腐打造安全屏障。清廉的家风不仅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敬业的安全阀。党员干部能否廉洁奉公,在自己的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中,家人的善意注意也许会让当事人恍然大悟,在悬崖上勒马,同样,家人的贪婪语言也许会让当事人一生后悔。廉洁家风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础,廉洁从政的前提,执政为民的保证,更是我们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我们防腐的安全屏障。

党风作风与党员干部家风紧密联系,弘扬清廉家风,为推动党风政风建设提供现实路径,全体党员应着重培养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必须担任家风建设的示范者。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建立团结和平、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包容、支持和理解,互互尊敬、相爱、相信、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自己成为好家风的示范者。同时,制定清廉的家庭规则家庭训练,开展家庭教育,规范家庭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庭风格的真正支持者。

第二,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学习优秀的家庭治理文化,参考老一代革命家、党的先驱模范的家庭治理经验,将优秀的家庭风格文化渗透到家庭成员中,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哲理和爱国爱家的博大感情内化到家庭成员的思想中,外化到家庭成员的行为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立家训练、树家规的领导模范作用,通过道德讲堂等平台,以家规家训练、家风故事、传承感觉等形式,表现周围优秀的警察家国情怀。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育人。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中自觉营造廉洁自律、忠诚负责、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培育现代良好的家庭风格。齐家风,立家规则,让家人知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严格遵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使朴素的家风和优秀的党风同时共振。

家是最小的国家,国家是千万家。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的心志,培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同志们: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市交委党组、市公路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今天的党风廉政主题党课,我主要围绕“坚守信仰清正廉洁对党忠诚”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鼓舞和激励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上的“钙”。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没有信念就没有实现目标的动力。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大庆铁人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崇高信仰、远大理想发挥着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让我们党穿越90多年艰辛历程,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理想信念都是激励共产党员的精神动力。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精神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一些腐败份子把自己的牢狱之灾归罪于制度漏洞,这往往是开脱之辞,制度固然更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但是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共产党员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因素。制度使人不敢腐败,信仰使人不愿腐败,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价值观,时刻充满干好工作的激情和活力,不断加强学习,注重自我修养,勤奋工作,淡泊名利,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胸怀处理得失,以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

大家要继续强化党章党规的学习,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树立行为规范,增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交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市公路局党委的领导下,紧密结合机械化养护工作实际,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二、强化政治素养,坚定廉政操守。

共产党员要讲政治,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心中有党。要把牢政治方向,自觉在政治定力、担当精神、工作方法、敬业精神、清正廉洁上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第一,强化理论学习,武装头脑。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起到表率作用,成为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带头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把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本领落到实处,深化思想认知,增强政治定力。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特别是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做到防腐拒变,清正廉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廉是底线,也是红线,谁也不能突破。随着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不断深入,我们党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腐朽思想乘机而入,封建主义残余沉渣泛起。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持讲政治,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保持清正廉洁。大家要从严约束自己。常怀律己之心,注意防微杜渐,抵制腐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常思贪欲之害,以健康方式追求美好理性的业余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多交良师益友,净化自己的社交圈。

第三,发挥模范作用,敢于担当。理想和信念不是一句空话,作为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大家要以焦裕禄同志、兰辉同志和乐山市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为榜样,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大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养好路、管好路,讲奉献、讲担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品质出行需求。

三、处理四种关系,确保对党忠诚。

共产党员要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大家要始终保持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关键时刻不动摇,危难关头挺得住,始终经受住困难和挑战的考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一是始终保持公私分明的自觉性。能不能把握好公私界限,正确处理公私关系,是检验一名共产党员党性纯不纯、作风正不正的试金石。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如果只图自己舒服、只讲个人面子、只顾自身前程,就难免让“私”字大行其道,助长“四风”蔓延,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只有把握好公与私的界限,才能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大家要继续保持清醒的认识,时刻牢记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坚持克己奉公、秉公用权、公私分明、先公后私。

二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对共产党员而言,理当做到破除私心、成全公义,可以追求个人的合法权益,但不可以有自己的灰色私利,更不能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对共产党员来说,不怕物质诱惑多么炽烈,就怕内心自律溃败;不怕监督存在留白,就怕不能战胜“心魔”。大家要继续正确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不让自己掉进唯“利”是图的歧路和错路。

三是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共产党员,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就会丢了“魂”,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就会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大家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心中始终牢记法律和纪律的“高压线”、公与私的“警戒线”,牢记自己的使命职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为人民掌好权、替百姓办好事。具体到个人,就要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尽忠职守,爱岗敬业,忠诚党的交通公路事业,为新时代乐山公路转型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周年,伴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逐步推进,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学习热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山东基层服务岗位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正将“为人民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

一是认真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服务意识再提高。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首先我们要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杜绝形式主义敷衍了事,做到学有所获;学习我党艰苦奋斗的历史,让我们更加明白和理解先辈们开创事业的决心和热情,让身心都接受一次洗礼,自觉学习,增强党性、提高政治觉悟、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工作成效,做到政治忠诚更加纯粹,政治定力更加坚强,政治纪律更加严格;深刻理解把握“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认识到服务人民是共产党人奋斗的源泉和动力,把为国家复兴的历史重担扛起来走下去。

二是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身体力行出实效。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上取得新成效,在机制体制要提供保障,着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上钉钉子;党员干部要破除思想包袱,民生无小事,关注民声,倾听民意,解决民众关注的问题,在发展当地经济、群众增收、医疗保障、教育公平、环境保护等事关民生的问题上大胆创新思路,敢于实践,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坚定不移践行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取得新成效,真正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清正廉洁作表率,行事合规守法纪,德才兼备弘正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任重道远,既要坚持从制度上、法律上对违法违纪进行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又要在干部思想觉悟和权利保障上下功夫,让干部在“甩开膀子加油干”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不能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服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制度、流程规范要求办事,禁止一切“开小灶”、“走后门”、“找漏洞”、“打擦边球”的违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主动学习,增强个人能力,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事事表率,群众优先、员工优先,严禁使用特权,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塑造人人争先、事事尽职尽责的良好工作氛围,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法治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

今年我们召开会议,主要目的是对照当前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廉洁从政开展学习,希望大家要对照刚才学习内容化,认真检视自己,进一步提高站位、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以良好的工作状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下面,结合我本人的学习心得与大家讲一节廉政党课。

所谓党性修养就是一名党员对于党的伟大事业、党的伟大工程、党的伟大斗争的总体世界观,是一名党员政治理想和人生理念的集中体现。而我们大家都知道,世界观是一个人的总开关,是一个人对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体认识,也决定人的一生。同时,不同的世界观也决定不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立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修养就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干不成任何事;种种腐败案例告诫我们,一名党员如果没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就会丧失政治立场、动摇理想信念,进而就坠入贪腐的深渊。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定型、世界观一旦定性,就会根深蒂固、很难改造,但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我们要时刻不能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时刻不能放松党性修养的锤炼,时刻不能放松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对大家交流三句话:

第一句话:坚持廉洁从政就要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是廉洁从政的基础和保障,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其核心要义就是为民务实清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中,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对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作了最科学的阐释。党员干部自身建设搞得好,党性修养过硬,歪风邪气就难以入侵,才能确保严守党纪,廉洁从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全面系统的反腐体系逐步建立,清廉作风得到空前的彰显,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狠抓廉政建设,也取决于狠抓廉政建设。

第二句:加强党性修养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加强党性修养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永恒课题,也是这个时代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迫切要求。纵观党史,越是困难时期,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越是抱有更高的期望,越是对作风建设、执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疫后重振、实现“六稳、六保”和结好年度工作硬账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严峻形势这就要看我们能否经受住“四个考验”、克服“四种危险”,能否从严峻的形势中抢抓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捕捉有利因素,这也是对我们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的重大考验,对系统各级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落实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句: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是改造世界观的终身课题。前面讲过,加强党性修养就是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是我们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唯一途径,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是一个终生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我们要坚持通过党性修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转化为辩证全面的思维方法,转化为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我们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真正践行初心使命。

准确把握党性修养,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既是组织要求、也是个人追求,它与每个党员干部密切相关,既不抽象也不遥远,而且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一脉相承的基本内涵,也有与时俱进的崭新要求。我认为在新时期其内涵要求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政治坚定。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和平建设时期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动摇,这“三个不动摇”,展现的就是我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尤其在当前危难时期、关键时刻,必须坚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立场不坚定,“吃着碗里、看着锅里”,那么最终将会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事也干不成。

第二,作风优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作风就是要看你的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尤其一把手要检视有没有霸道作风,存在搞“一言堂”的现象,对下严格要求、对己放任自流,不受纪律约束等;生活作风方面,我们要检视在金钱关、亲情关、亲友关、利益关方面是否过硬,是否能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工作作风方面,我们要检视有没有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我们要干什么、目的是什么,我们为基层、人民群众办了哪些事、办成了哪些事、解决了哪些问题,就像某些干部去基层检查工作,回来没有总结、没有调研报告、没有意见建议,还给基层增加负担。我想,你为人民群众解决一分,人民群众会记得你十分。

第三,纪律严明。这里的纪律主要指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政治纪律上,我们要反思在言行上是否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怎样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纪律上,我们要反思是“真入党”还是“假入党”,是否真正做到了从思想上入党,能否经得起“四个考验”;经济工作纪律上,我们要反思自身的贪腐防线是否筑牢,在经济活动中能否做到严格自律、能认真把好“亲商”关系,特别是在疫后对服务对象是麻木不仁还是沉下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哪怕是一点点也会使服务对象活下去、健康地活下去;群众工作纪律上,我们要反思有没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回放到当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真正在交通扶贫上有所作为,在实现小康的路上不让一个人因交通问题而落下,也不让联系的帮扶村任何一个人因帮扶不到位而落下。

第四,勤政为民。要做到勤政为民,就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先有勤政,才能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动至上就是勤政为民”。我们通行业是服务民生的行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满意的环境就是勤政为民。

第五,恪尽职守。“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是恪尽职守的总诠释。要做到恪尽职守,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主业、主绩、主责,对责任和任务列出清单,进行清单化管理,聚焦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尤其是要熟练掌握业务技能,谋个事成个事,干个事像个事。

第六,清正廉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醒人”、作风上的“正派人”,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但是在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却要必须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应该从被查处的党员干部身上举一反三,不收手、不当事,胆大妄为、不听招呼的只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惨重的代价希望不要发生在大家身上。

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来讲,如何提升党性修养,如何做到廉洁从政,我想只要大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那么我们系统的单位就会少出问题、不出问题,我们的党员干部就会少犯错误、不犯错误。

第一,党事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就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将党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党建引领一切、统领一切,可以说抓党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就在胜于党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我们就要在党言党,养成党事为先的工作习惯,最起码要熟知“一章两则三条例、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中国梦、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等这些党事常识,这也是对我们党员干部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

第二,锤炼性格。所谓“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一切。我们身边好多有能力的同志,之所以犯了错误,大多数都是因为有性格缺陷,要么不注重小节,要么随意攀比,要么不注意言行等等。如何锤炼性格,关键在于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沉稳。不能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是抱怨,不能总说别人短处而不看自己的不足,讲话慌里慌张、做事马马虎虎。二是要细心。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一切。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们要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对做不到位的工作,要发掘根本症结;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要经常查找自己的毛病,修正不足;工作中要有补位意识。三是要有胆识。不能缺乏自信,不要经常反悔,轻易推翻已经决定的事;在碰到矛盾问题时要有主见,在逆境中也要乐观、阳光。四是要大度。不要刻意把同事变成对手,对别人的小过失、小错误不要斤斤计较,工作上的任何成果都应和别人分享。五是要诚信。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要少说大话,不要耍小聪明。六是要担当。工作中的任何过失都要先从自身或自己人开始反省,总结时多找问题,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七是要勤奋。不能认为自己了不起,每天我们都要接触新鲜事物,学习新的知识。要补齐认知上的短板只有依靠勤奋,所谓勤能补拙。

第三,劳动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可以说,劳动创造一切、一切来源于劳动,劳动是最智慧、最光荣神圣的。劳动是根本,我们好多同志就忘了这个根,有些人如果在贪污受贿的时候能够想到10万元、100万元要换算成多少斤大米,广大农民面向黄土背朝天得多长时间才能从地里刨出这么多大米,那么也许就会少犯错误。我们要珍视劳动,养成劳动的习惯,从打扫环境卫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遵守工作纪律等小事做起。

第四,公私分明。古人云:“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纵观历史上的历代帝王,凡是公私分明者皆为圣主明君,反之亦然。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我们有些单位仍然存在公车私用、私设小金库、乱发津补贴、机关财务账实不符等问题,有些问题这一次市委巡察反馈也指出来了。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存有私心那么其廉洁防线就很容易攻破,他也干不成什么大事;一个单位如果公私不分就会歪风横行,也出不了什么业绩。所以说,我们每个单位、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做到公私分明。

第五,俭以养德。以俭为荣,以奢为耻。勤俭持家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价值追求。古人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说修行先修心,修心即养德,那如何养德?关键在于三句话:即“心正,行即正;心静,行即清;心俭,行即精。”如果我们能做到心正、心静、心俭,那我们才能真正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六,勤奋智慧。讲到这里,我想我们如果能做到前面的五个方面,那么我们至少就不会犯庸俗的错误、不会犯低级的错误,在做到以上五个方面的同时我们还应勤奋智慧。勤奋和智慧是一对双胞胎,你只有勤奋了才有智慧。什么叫有智慧,那就是遇事有主张、谋事有思路、干事有方法,善于以智慧来统领、驾驭一切。具体来讲,就是在推进工作时有时间表、路线图,懂得清单化管理;在思想上没有“自己大而不能倒、不能管”的意识;在廉洁自律上知道算账、能权衡利弊、能知进退。

同志们,以上所讲的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勉,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希望大家凝心聚力、笃定实干,常态化抓好疫情防,全力攻坚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干成事、不出事。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办的党课活动,主要是通过想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第十九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使大家了解我们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历程、对自治区党风廉政教育月回顾,以及新形势下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要求,为此我选择“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党课的主题。下面我和大家谈谈自己对“为民务实清廉”党课主题的认识和体会。

第十九个党风廉政教育月以“聚焦总目标,严明政治纪律,锻造优良作风”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推动各级党组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断增强党的意识、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反分裂斗争纪律,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严厉惩治腐败,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是建党、治党的重要内容。我们党一贯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并采取强有力的“铁腕治腐”措施,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腐败问题仍然严重影响着党的健康肌体,严重影响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严重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行政腐败是吏治腐败的一种。近年来,多名高官相继落马,行政廉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廉”,一个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其本意为堂屋之侧边和物体露出的棱角,引申为人的品行端方不苟、方正刚直。在古代,“廉”代表着一种政治思想主张,是君子圣人的一种高尚品德,是为官者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在《周礼》中,“廉”的含义为:“一曰廉善(注:善于行事,能获得众多的好评),二曰廉能(注: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各项法令),三曰廉敬(注:不懈于位,尽职尽责),四曰廉正(注:不倾斜,品行方正),五曰廉法(注:守法不失,执法不移),六曰廉辨(注:临事是非分明,头脑清醒)”。此“六廉”是中国古代对为官者“廉”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吏考核标准。

“廉政”,既是政治管理学的概念,又是政治伦理学的范畴。廉政的主体既指政务工作者,也指政务工作部门,对前者是官品人品,对后者是党风政风。用传统的话说,廉政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所谓正气,是指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所谓清风,是指不贪财肥私,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利,不沾公家一分便宜。古代官服的肥袖可以载物,两袖一抖,常常抖出赃银贿财,而像于谦一样的廉吏只能抖出“两袖清风”。用现在的话说,廉政就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廉洁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什么腐败可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一些掌握了社会权力的人,运用手中的权力,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为自己谋取私利。于是,廉洁就成了社会民众对执政者的基本要求和热切期盼,更是治国理政者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认为:“至廉而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讲:“祸莫惨于欲利”,金代诗人元好问也发出了“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的感叹。“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几句明代官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君主都高度重视吏治,也都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法律来惩治官吏的腐败行为,也有无数清官流芳百世,但终因政治经济制度的本质,官员腐败乃至朝廷腐败成为必然,法律也形同虚设,以致政权覆灭。一朝取代一朝,构成了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画卷。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拒腐防变、反腐倡廉作为实现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一项主要任务抓住不放。1924年1月,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共产党员可以在国民党党、政、军担任职务,为防止共产党员腐化蜕变,党中央于1926年8月发出了《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也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惩治贪污腐化分子的文件。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随后,中央苏区就开展了历时两年的惩腐肃贪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时任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谢步升因利用职权贪污财物、牟取私利被处决,成为我党反腐败历史上被判处死刑的第一个“贪官”。在处理谢步升的问题时,毛泽东同志严肃指出:“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威望和民心!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谁也阻挡不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与民族敌人生死搏斗的同时,也丝毫没有放松廉政建设,公开提出了建立廉洁的抗日民主政府的政治纲领。1938年8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规定了10种必予严惩的行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谆谆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同时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革命和建设的任务都很繁重,反腐倡廉的形势也相当严峻。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1950年夏、秋、冬三季,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随后,于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和国家机关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党中央迅速果断处理了一批典型案件,其中时任天津地委书记的刘青山和天津专区专员张子善被送上了断头台,引起了全党的警惕和社会的震动。在处决刘、张两人之前,面对部分高级干部的求情,毛泽东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1952年4月18日,政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党的八大和八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进行教育和规定制度两方面的措施,在我党的廉政建设史上产生了深远意义。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腐倡廉也进入了拨乱反正、重视法制与民主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好干部队伍,要加强党性修养、廉洁从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为我们新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每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务必经受住权力、金钱的种种诱惑,始终做到防微杜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和道德准则学习,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古人说过:“学以立志”、“学以养德”。清代学者余怀认为:“读书能够使糊涂的人变得聪明,狭隘的人变得旷达,忧郁的人变得愉快,笨拙的人变得灵巧,愁闷的人将会欣然起舞,有病的人将会霍然而愈”。可见读书学习对提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塑造一个人的良好品行非常重要。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操守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种积累、一种养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纷乱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被金钱、美色、权力所诱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纷呈多彩的治国理政思想中,有许多优秀的反腐倡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像包拯、海瑞、于成龙等,之所以能够彪炳千秋、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清正廉洁、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优秀品质深深地烙在人民的心中。

二要勤政爱民、心系群众,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我们经常说的“不勤政也是腐败”、“无功便是过”,既是党对我们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待。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要慎独慎微、防微杜渐,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党课专题。纵观走上犯罪道路的官员,无一不是从一瓶酒、一条烟、一件小礼物、一点“小意思”开始,进而胃口越来越大,以至欲壑难填,由于“小不忍而乱大谋”,最终走上不归之路。

四要生活简朴,以俭养德、以俭养廉。唐代开国名臣魏征曾说过:“骄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大诗人李商隐也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言警句,这些古训都将勤俭作为立身和成就事业的根本。中华民族历来是重视和崇尚俭朴的,勤俭立身、勤俭治家、勤俭理政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五要管好身边工作、生活的人。我们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群体,不是“独行僧”,有友情、亲情,身边有许多一同生活和工作的亲人、同事和朋友。我们离不开他们,否则既工作不好,也生活不好。严格管理、教育好自己身边生活、工作的人特别是自己的配偶、子女与严以律己同等重要,在让他们一定不出问题的同时,时常给自己吹吹清醒风、廉政风。

同志们,贪污腐败,历来为人痛恨;清正廉洁,古今为人景仰。我们要统一思想,落实好从严治党的“两个责任”,尽职尽责,为人民谋福利!

同志们:

按照相关要求,今天我为大家讲一节廉政党课。我所讲的主题是“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主要讲四风方面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中央反腐力度持续增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党的纪律严于国法的决心不会变。

(一)我党反腐的相关历史背景。

1.当今社会,腐败常常成为一些国家政权更替、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因其危害之巨而被成为“政治之癌”。凡致力于政局稳定、民族强盛、社会发展的国家和政府,均把消除这一“毒瘤”、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视为追求的目标。

2.1998年政治风波后,党的威信、党的形象,乃至党的执政都受到比较严峻的挑战时,邓小平就曾反复向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腐败,不是假的”,“要做几件让群众满意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

3.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制定一部《党内监督条例》。

4.2004年2月17日和18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继颁布实施。《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以2004年为标志,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出现了“三个转向”,即: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由全力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

5.2007年5月,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正式印发,加大了对涉及权钱交易的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6.2010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正式发布实施。《廉政准则》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并充实完善了响应的实施与监督制度,是一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

7.2015年10月,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把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中的纪律和要求,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去除与国家法律重复的内容,实现纪法分开;把政治纪律细化、具体化,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转化为纪律规范,体现作风建设最新成果,使党的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全体党员的行为底线。

8.2015年《条例》印发后,党中央先后制定、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党的十九大将党的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修改党章时充实完善了纪律建设相关内容。

9.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监察法除了对监察工作总则、职责、范围和管辖、权限、程序、法律责任等规定外,还明确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中的督导地位,特别是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作了新的规定和调整。

10.近日,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党的十八大以来,要根据新形势把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新修订的《条例》就是以党规党纪形式固化下来。

(二)腐败现象剖析。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也要看到,腐败因子还在滋生并未绝迹,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甘于被围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思想意识这个内在因素出了问题。如果领导干部的初心和公仆意识趋于淡薄,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倾向逐渐占领了他们的思想高地,意志不断受到蚕食、心理防线不断放松直至完全失守,就会形成以下7种极易导致腐败的错误心理,值得警惕!

1.享乐心理:在当下商业环境活跃开放的时代,“收入—消费”成为被商业环境塑造出来的个体生活方式。有充分的能力投身于消费活动,被标榜为“自我成就”“自我实现”乃至“个人地位与身份”的象征。某些领导干部为了填补一己私欲,用公款开豪车、住别墅,生活奢靡。近年来在对贪腐案件的查处中,一些落马官员腐败行为的次数极少是只有一次的,往往是屡犯多次,这表明贪图享乐的欲望像是无底洞,欲壑难填的心理倾向会诱发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的腐败行为。

2.异化心理:经济学上用“寻租”来解释对稀缺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导致非生产性利益的产生。领导干部手中握有的公权力也是“稀缺资源”,它会吸引各方资本热切追逐,以谋求公权力为自身资本的增殖提供便利。在这一过程中,有些领导干部却产生了自我膨胀心理,这种心理与权力的异化有关。一些领导干部身居高位、掌握权力的时间久了,就把资本对公权力的追逐当成了对个人的追捧,违背了公权力的本质,使权力发生异化。在这种异化心理的作用下,他们把“权由民所赋”抛在脑后,罔顾公仆意识,不以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和使用权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待权力的错位心理。

3.失衡心理:有些领导干部在位时本来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但当与他人的对比中可能会产生失衡心理,认为自己身居高位,得到的物质财富却比身处机关之外的人少,由此滋生出一种被“剥夺”的感受,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相对剥夺感”。出现相对剥夺感的官员没有把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看作人民公仆的荣誉和职责,反而因此产生埋怨、不满的心理。

4.投机心理:在反腐高压态势下,一些官员明知贪腐的严重后果却仍然顶风作案,很大程度都归因于其潜意识中的投机侥幸心理。投机侥幸心理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腐败成本的算计。腐败的成本涉及到两方面因素,一是腐败的检举揭发风险,二是腐败的道德损失风险。当腐败分子自认为能将这两方面成本降到最低时,腐败就极有可能发生。某些领导干部的投机侥幸心理占了上风,认为腐败的检举难度大,揭发力度小,就一再纵容自己的腐败行为。

5.服从心理:在体系严密的科层制中,拥有权威的上级往往可以对下级官员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上级的作风和作为对下级官员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某些地方出现的情节恶劣的“塌方式腐败”就是服从心理的良好诠释。甚至,在一些政治生态相对较差的地方或单位,下级官员易于产生一种群体趋同心态,他们将腐败行为的产生视为行政系统的常态,或是融入群体的必要手段,从而忘却了法律的威严和党纪党规的严肃,形成一种“上行下效”的趋同腐败态势。

6.责任扩散心理:“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某些大规模群体事件时,其他人的在场会分担每个个体的责任,使个体产生“罪不在己”的责任不明确心理。简而言之就是“法不责众”。某些领导干部在周围有腐败行为发生时,更易发生腐败,他们认为不只是自己一人腐败,当东窗事发之时,法律无法将每一个干部都量刑定罪,这些领导干部就通过这种心理暗示来为自己的腐败行为开脱。

7.放松心理:出现这种心理的根源在于对党纪法规缺乏明确的认知,不清楚自己的行为边界。有些领导干部在一开始还能做到规规矩矩、谨言慎行,但遇到偶然机会收受小恩小惠却未被揭发时,便认为这些小节不属于贪污腐败的范围,或者认为这些“零碎钱”是自己应得的辛苦费,从而放松警惕。时间越长,“零碎钱”越敛越多,这些领导干部的心理接受能力就越大,心理防线反之越来越往后溃退,久之便不知不觉深陷于腐败的泥淖之中。

总之,“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干部群体廉洁从政要恪守“一念之诚”,即保持当初入党的初心,不以追求个人名利作为从政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要保持“一念之纯”,即在成长为党政干部后,时刻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认真负责态度与纯正感情。惟其如此,才能从心理上筑起反腐的第一道高墙,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滋生。

对我们每个人自身来说,管好自己、身正影直,不贪不腐,是一件切实可行,且受益终身的事。下面,我给各位同志算算,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到底是受益还是吃亏这笔“账”。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三

1、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2、让幼儿用已学过的不同物体形象,自由地表现人物的五官及面部表情,画出有趣的脸谱。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好娃娃头的轮廓并发给每个幼儿一张。

2、范样两个、泡沫板、小黑板、剪子、小筐子、各种拼贴物体、粉笔。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想象。组织幼儿围坐在老师周围。

1、提问:“小朋友都转过身来,互相看看,仔细瞧瞧,你们的小伙伴长的什么样?脸上有什么?”

2、“小朋友看看、说说你们的小伙伴,眼睛、眉毛、嘴、鼻子、头发都像什么?”(让幼儿充分说)。

3、“你们互相逗一逗,看看你的小伙伴笑起来是什么样子?”

4、请小伙伴学一学哭、着急等表情,他们又像什么?老师把幼儿说的部分内容画下来,如:眼睛像毛毛虫,嘴像香蕉。

二、启发引导幼儿构思出有趣的娃娃。

1、出示范样提问:“这个有趣的娃娃多可爱呀!它的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是什么?”

2、这两个娃娃是老师按照小朋友想的,再加上老师自己想的画成的。小朋友你们想画什么样的?(让幼儿自由讨论、商量,请幼儿把商量的结果告诉老师。)。

三、提出绘画要求:(1)想好了再画物体的形象,一定要像、有趣。(2)要求幼儿大胆作画并画的与别人画的不一样。(3)画好后顺着轮廓剪下来。

四、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放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作画。

1、老师请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作画。

2、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在另一桌上,可自己拼画。

3、提醒幼儿在画时注意搭配颜色、涂色仔细。

4、提醒幼儿画的时候注意五官的位置。

5、提醒幼儿把剪下来的碎纸放在筐子中。

五、展示幼儿作品。

1、老师将画完、剪好的作品钉在泡沫板上,并让已完成作品的幼儿去看正在画、剪的幼儿。

2、老师引导幼儿评价作品。请幼儿说一说哪幅作品,为什么?

活动延伸。

1、“小朋友看到这些娃娃觉得怎么样?”(奇怪、有趣、可爱、好玩等)。

2、带领幼儿根据画好的作品说儿歌。

奇怪奇怪真奇怪,

我的娃娃真可爱。

头发是xx,

眉毛是xx,

嘴巴是xx,

你说奇怪不奇怪,

你说可爱不可爱。

活动名称:自由曲线变鸟。

活动目标:1.继续尝试运用曲线绕圆添画的方法后变成鸟。

2.感受曲线的神奇,从而体验画面的布局和色彩搭配的美。

活动准备:水笔,蜡笔,铅化纸,范例图。

活动过程: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看一幅画?(出示范例)。

2.这副曲线画可以变成什么呢?(曲线范例)。

3.看看老师今天有把曲线又可以变什么呢?(出事鸟的范例)。

二欣赏并示范。

1.那我们今天把曲线变成鸟的方法来画一遍?

2.和小鱼一样小鸟飞的方向也不一样?(教师示范)。

3.小鸟们跺在树林里美吗?(色彩搭配)。

三提出要求。

1.曲线绕成的圆不要太小。

2.小鸟的飞的方向不要一样。

3.多条曲线画的时候注意不要重叠。

4.小鸟身上的羽毛颜色不要用绿色。

四幼儿操作。

1提醒幼儿绕成一个个大圆或者大的椭圆。

2.提醒幼儿颜色的搭配。

五评价。

活动目标:

运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外形和动作。

活动准备:

观摩小学生上课,幼儿美术用书《想象中的小学老师》。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畅谈对小学的印象。

——“你们到小学参观看到了什么?”

“老师是怎样讲课的?小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2、讨论“想象中的小学老师”:

教师引导幼儿想象讨论。

——“你想象中的小学老师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讨论,教师参与,引导幼儿主要从外貌上描述“想象中的小学老师”。

3、绘画表现:

幼儿作画。

作品交流。

——“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四

1、学习简单的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等不同规律进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1、(出示第一套图片)上面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三角形,大小不同)。

2、请你仔细看看上面的三角形,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3、请你告诉我下面应该排什么?(幼儿说,师演示)。

1、(出示第二套图片)请你看看这组图谱,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3、请个别幼儿来排。他排的对吗?为什么。

4、小结:我们帮三角形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排队或帮圆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排队的方法叫排序。

5、(出示第三套图片):请你们告诉我,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6、请个别幼儿上来排。他排的对吗?为什么?

7、(出示第四套图片):请你看看这张图谱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8、根据顺序,请幼儿一个一个上来排,如中途排错了,纠正好再排。

9、刚才我们按一个苹果一个茄子,一个苹果一个茄子的排队的方法叫什么?

1、给你们准备了作业纸,请你们按照排序的方法给它们排队。

2、幼儿作业,师指导。

3、教师批改作业并讲评。

1、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出去玩,不过有一要求,只有做到了,才可以出去玩。

2、请你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方法排队。

3、带幼儿出去做游戏。

我认为我们要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今天的排序活动,以往我们都习惯于比较一组物体的外部特征的差异或数量的差异来进行有规律的排序,而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存在的规律。因此今天我尝试了语言和拍打节奏活动相交替的规律来进行安静活动,在小结时又引导幼儿发现规律,使孩子知道在生活中和游戏中也存在有很多规律,所以这个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使孩子学习按规律排序,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寻找规律、发现规律。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五

昨天,我听了骨干教师陈xx执教的《数学广角——集合》这节课。这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节课陈老师主要采用故事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

教学。

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有以下的优点值得我学习:

1、陈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首先用故事“理发师的困惑”来引入“身份的重复”引入课题,接着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

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然后把呼啦圈印在黑板上,灵活地处理教材,动态生成了集合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而且使学生对自己创造的集合图很有成功感。

4、在巩固练习、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创设了情境——“花名册里的故事”,已经“社会调查”,注重联系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5、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情绪饱满,语言有起有伏,富有感染力,像一个讲故事的大姐姐一样带领着学生学习数学。课堂上,学生也被教师的语言感染,积极地、主动地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思维活跃,阳光自信,对数学学习很有兴趣。

6、教师“以学定教”,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及时的评价与肯定,都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合作者,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建议:

教学例题时,学生的列式来表达式,教师的强调不够,只是问“为什么减1?”“减的1是谁?”,尤其在后面的练习中根本没有让学生列式。我认为不仅应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还要知道怎样列式解决问题,以及算式中各个数字与符号代表的含义,这就是数学教学中的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和建模的思想,这样才更加具有浓厚的数学味,也是我们数学要达成的终极目标。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六

《矛和盾的集合》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第七单元是以思想方法为专题的,学习本组课文要边读边想,明白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本篇课文就是以“将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道理。

1、认知目标:会认六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作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情感价值目标: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道理。

1、引读法:师引读,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感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图文结合法:出示矛和盾的图片,让学生对矛和盾的形状及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1、利用字典给生字注音

2、根据课后问题自学课文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4、学生合作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1、重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道理。

2、难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同时用《自相矛盾》的故事导入。让学生知道矛和盾是两种对立的事物,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会怎样呢?引起学生的兴趣。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读“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发明家左抵右挡”来体会“难以招架”的意思是“对方来势猛,很难抵挡”。

4、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道理。

5、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有许许多多集合集中事物的优点而发明出一种新东西的例子,谁想到了给大家说一说。(如:自动铅笔是集合了铅笔和圆珠笔的优点;电动车是集合了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优点)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七

今天听了梁老师的植树问题一课,对我的启发很大。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1、开课的导入采用手指谜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手指后,有利用手指帮学生初步理解间隔的意思,很直观。但这里出现间隔长有些早。

2、情景问题出示后,用选择题的形式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两端都栽的意思,形象直观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

3、教师质疑问题及时且很有数学的味道。如帮工人想象办法,隔几米栽一棵,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很好的理解了等距离的含义。

4、体现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要求明确、准备充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学生桌的还是很好的。

5、教师表格的设计很方便学生发现诸多的数学问题。比单纯的图形要好找规律好表达。但这里讲解交流时,如能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从数字中发现的规律的话,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会更容易,从而灵活的应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6、练习中对比练习及时出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但对两边与两端的区别我认为更加直观一些会好些,借助教室两边加以解释。

7、练习紧扣本节教学目标,形式多样,尤其选择问题我认为能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8、歌谣的结尾给本节课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八

从1921年成立以来,党已经走过了100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我们都知道,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10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100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100年。党的风雨100年历程是令人难忘和感慨的。

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创立,经受大革命洪流中锻炼和考验,在土地革命中开辟出中国的革命道路,后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最后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顺应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主张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艰辛探索着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选择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00年来,党一直把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主题,把中国实情和马克思主义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对于我们这些青年党员来讲,必须做到如下几点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必须要认真学习、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功绩,并永远铭记在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全面掌握国情,正确理解并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知古鉴今,以史为镜,不断总结经验,开创未来。

其次一定要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先进性、组织性、纪律性在党员身上的集中体现,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历史发展的时代性的统一,是合格共产党员的共性,也是党员的思想核心和灵魂。加强青年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使我们从行动上、思想上真正入党。

每一个党员都要自觉地把自己同党组织融为一个整体,同心同德,增强对党的亲和力和向心力,积极参加党的生活,经常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最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进步。只有“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加强党性修养。把心放在对真理的追求上,时刻保持知识本领上的恐慌感和理论素养上的危机感,紧跟时代要求用心学习、潜心钻研。把心放在党的事业上,一切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心放在真诚付出、甘于奉献、终身奉献上。

再则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兴亡是紧密结合的。作为80后的大学生毕业生应该秉承爱国主义的革命传统,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学习上要求进步,思想上更要有进步,用清醒理智的头脑去看待事情,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自己的人格,把国家时刻装在心里,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最后,我们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祖国、民族的明天奋斗。所以,青年学生关注国家的现状与未来是勇担重任、朝气蓬勃的体现。作为当代大学生毕业生要关注国家,自觉将自己的学习、未来的工作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广大青年要保持个性,彰显本色。

我想只有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一个人才能真正成才、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使自己尽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生活中,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取得进步决不高傲,以谦卑的心态去面对事物,辩证地看待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好好锻炼自己,同时,我也要积极的汲取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透过现象看本质。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对党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尽管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坚定的为党坚守阵地,高举共产主义旗帜,为党的事业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希望党组织继续加强对自己的监督培养和教育,让我在思想认识中取得更大的转变与进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九

很荣幸能在这里,我想就储卫明老师的《探索杠杆的平衡条件》这节课谈一点我个人的不成熟的意见。

众所周知,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出现在复杂的机械中,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

教材通过课文的引言,引起了学生对学习杠杆的兴趣,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工具抽象出了杠杆的特征,使学生对杠杆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研究杠杆的规律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出发,讨论了杠杆可分为三种以及每种杠杆的特点。

“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更新方法,把快乐带给学生;运用评价,把信心传给学生”周老师这一堂课的组织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整堂课学生都是在一种创造的,愉悦的,不断成功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的。如请值日生上台演小品等。

储老师的基本功扎实,语言清晰流畅,教学机智灵活,激励性语言多,实验技能突出:如老师自制了跷跷板,斜拉桥,垃圾夹等教具,现代教学技能应用熟练,突出教学多元化及辅助功能,多渠道多角度调动教学资源,合理运用一切有利条件,注重教学过渡与转承,教学环节自然一体。

这一堂课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真正意义的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一个课例。

在《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在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接下来我想就科学探究在这堂课的体现略说一二。

我们知道,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而情景创设则是前提的铺垫,在这堂课中我非常欣赏的是情景的创设。

储老师首先请值日的学生上台,用垃圾夹表演怎样拾起垃圾,教育同学们要爱护校园环境;接着通过一段视频展示生活中杠杆的例子,有“神奇的塔吊,埃及金字塔”等,教师出示自制的跷跷板,请同学观察,说说你有什么想法,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为进入下一个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个亮点是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结论的唯一标准,证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通过实验操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老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如:提出注意事项,观察指导,记录数据等,保证学生实验探索过程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在“做科学”中自觉,主动地叩开知识大门。在前面几堂录像课中,有好几位老师在学生实验室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东走走,西看看。而周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与学生一道,参与整个实验过程,指导学生怎样成功的探索杠杆的平衡条件。

当然了,每一堂课都有其遗憾的地方,在储老师的这堂课中,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二:这节课的难点应该是对杠杆的认识及力臂的概念的理解。我觉得在这堂课上对该难点并没有进行突破。什么是力的作用线,什么是力臂?课堂中并没有强调。我个人认为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副生活中的杠杆,然后老师用彩色粉笔标出杠杆中的几个名称,多准备几个例子。这样学生或许会掌握的更加牢固。

三:板书没有设计好。周老师在课前就在大黑板上出好了例题,小黑板上画好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这样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的得出实验结论。可否这样做:小黑板上出例题,大黑板上做板书,如杠杆的概念、实验数据、结论等。这样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四:练习过多。三十分钟的课堂,有八分钟的练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有很好的体现探究的过程。我认为只需设计两到三道针对性的练习,剩下的留到课后完成,这样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这堂课的整体效果还不错,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以上谨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教师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十

植树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老师的引领,也需要学生的探究。

孙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孙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创景引题---先学后教---展示反馈三个模块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纵观本节课,亮点之处有:。

新课开始,孙老师就和学生玩起了剪纸条的游戏,这个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游戏中找规律,使学生把学习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注重“优化”的思想,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数学知识的一种解读。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容易消除数学的枯燥感,使学生学习更主动。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与游戏巧妙的结合,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找规律解决植树问题。

孙老师在上这节课时,非常成功的应用小老师来教其他学生。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来完成,之后让小老师上台,对自习提示中的问题一一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并且让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小老师来解答。孙老师这样做,充分的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能长期坚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会很优秀的。

做完练习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规律,理解段数与点数的关系,孙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待学生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孙老师又追加了一问,“若路的两边都载,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使学生的思维慢慢升华,逐步提高。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中明确指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结合剪纸条,创造性地设计植树方案问题,进而比较段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例题结束后,孙老师紧接着设计了一道有坡度的题(两边都要栽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孙老师适当的点拨与引导,这样的过程给了学生多次尝试,修正的机会,打破了课堂内外的局限,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应用。最后给学生充分反馈本节课知识的空间。

在学生已掌握“点数=段数+1,段数=点数-1”的规律的基础上,孙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解决了逆向思考“总长=段数x间距”的问题,学生在头脑里建立了数学知识模型,达到了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效果,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广阔的空间。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孙老师可以从生活中抽象出这种植树的模型,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植树、折纸、路灯等不相关联的事件中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直切本节课的主旨,直接突破难点。

总之孙老师的这节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整堂课节奏紧凑,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学有所获,学生的知识在不断的内化中升华。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单纯的看法,说的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十一

今天有幸聆听了刘璇老师的《四季之美》,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四季之美》的作者清少纳言心性敏感,对外界事物感受力强,同时又充满女性的宽厚慈爱,因此,到了她的笔下,她选择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不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是不会写出如此文字的。

刘璇老师充分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基本功扎实。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一、以读带讲,促使学生感悟。

作者清少纳言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她用自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四季的美。刘璇要求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想一想: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分?你的理由是什么?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去独立思考。

接下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全班交流。此时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深入挖掘教材,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

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那么,刘璇老师就结合新课标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在你的眼里四季最美的是哪些时刻?请你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文中的语言去说一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观察自然的习惯。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1.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环节上做得还不是非常到位。当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的时候,就应适时指导学生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还比如,让学生互相评价一下自己的朗读有哪些需要调整、改进的地方。这时如果能够在学生和老师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老师范读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感悟作者眼里四季之美,让群体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的感悟、体验,达到资源共享,课堂教学将更加“丰实”。

2.激励评价不够及时,导致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当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协调合作,体会四季之美,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以上都是我个人不成熟的一些看法,如有什么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十二

新学期伊始,为了开好局、起好步,我校结合本校实际,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抓落实,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继续发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奋进精神,全面做好新学期开学各项工作。现将学校开学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学工作早安排。

学校开学工作安排早,准备充分,正月初八行政上班研究,布置开学各项工作;正月十六组织了全体教师的第一次例会并开始对教师考勤;正月十七学生报到,领书,校园大扫除;正月十八正式上课,举行第一次升旗和开学学生大会。

二、校园环境早清理。

认真做好开学前校容校貌整治工作,对校园、办公室、职工宿舍进行了清理清扫。尤其是我校开展的学生班级卫生执勤活动,按班级轮流坚持捡拾垃圾、塑料袋等,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三、教育教学早准备。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校牢牢把握质量意识,做好教育教学准备工作,使师生一开学就步入正轨。

1、为了规范办学行为,学校严格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订齐教材,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针对春季学期学生异动情况较多的现象,完备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入学转学、休学有关规定。

3、各班级都利用晚上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了收心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教育。

4、为做好控流保学工作,各班主任做到了学生到校情况一天一统计并及时上报。对于部分未报名的学生进行劝学,动员学生返校,尽可能不让一名学生辍学。

5、全校师生开学一周到岗情况:在教职工到位方面,本学期现有教职工人,教师都能按照要求,拟定好本学期各科教学计划,提前备好一周的课程;在学生到校方面,本期到校人数1238人(一年级770人,二年级358人,三年级110人)。转入9人,转出1人,入学率和巩固率达90%以上。开学前,学校要求各科室制定科室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意识。

四、综合治理早行动。

1、开学的第一天各班对学生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作为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对校舍安全隐患和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排查,对学校商店、食堂进行了饮食卫生安全检查。

3、开学的第一堂课,党委书记、行政干部下到班级抽查听课。

5、收费政策早公开。

1、学校严格贯彻上级精神,杜绝教师乱征订学习资料的事件发生。

2、对本学期学生食堂中晚餐上调的收费(中晚餐上调0.5元/餐),能认真传达文件精神,做好学生和家长沟通、解释工作,做到宣传到位、工作细致、自愿缴费。

我校开学前准备工作比较充分,组织实施有序,工作运转正常,教师到岗情况良好,学生到校情况正常。在新的学期,我们将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工作要求,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努力创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力争在20xx年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十三

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中的第三节“集合的运算”的第三课时-----补集,下面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大纲与教材。

集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并能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体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准确性,发展运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以及现代科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节计划教学时间10课时,已完成教学6课时,已掌握集合、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等),会进行集合的交、并运算,初步会用韦恩图和数轴等来解答集合问题。

对于本课时内容,大纲要求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全集的含义,理解在给定的集合的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和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材通过在有理数范围和实数范围内的解的情况,引入全集的概念,然后用三种形式对补集的概念进行描述,这是教材的主体。接着通过三道例题介绍了补集的求法,其中第三个例题综合训练了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并且让学生了解“对偶律”。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考虑了以下几点:

(1)、通过前面的子集、真子集的概念的学习和求交、并运算的学习,暴露出职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薄弱之处:对抽象概念理解不透,不会复述概念;对不等式内容的学习有畏难情绪,甚至不能正确用数轴表示交、并运算等。所以本堂课重视概念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识记补集的定义。

(2)、本堂课重点训练学生运用韦恩图和数轴,紧紧抓住集合运算的两个重要工具。

(3)、学会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本节课着眼于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实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层面:了解全集的定义,知道全集是一个相对概念;记住补集的的定义,会用三种形式叙述补集的概念;会进行求补集的运算。

(3)、方法层面:学会用韦恩图和数轴等工具进行集合的运算,领会数形结合思想。通过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从抽象到形象的转化过程,体会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本节重点是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运用和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难点是:全集与补集概念的理解。

如何克服难点呢?其一,抓住全集与补集概念中的关键字眼,举实例说明;其二,利用数轴与韦恩图,充分结合图象来理解全集的概念与补集的性质。

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堂课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与个别辅导,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总结。

开放式课堂教学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动力,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开放式教学就是依认识规律理顺“过程”与“结论”的关系,恢复“过程”的应有地位。如突破“补集的的概念”这一难点,我设计让学生对照教材了解概念,闭上课本识记概念,走上讲台叙述概念,小组互相提问概念,由浅入深,扎实掌握补集的概念,又训练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了各小组之间竞争学习意识,调动了学生,活跃了课堂。

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由看书自学到识记,到复述,对求补集运算的学习由仿做到应用,到提高,通过这一过程的训练,掌握了概念学习和解题学习的一般方法,领会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便于学生回顾与小结,我制作了四张灯片,第1张是全集的性质,第2张是补集的概念(图表形式),第3张是补集的性质,第4张是交、并、补综合运算的习题。我还利用自制教具辅助补集运算的讲解,这样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在进行课时小结时,学生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个课时的两大学习目标,从而逐步学会数学学习的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设计六个教学程序:练习回顾、自学讨论、交流提升、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练习回顾设计了两道求交、并运算的习题,集合描述方法分别是列举法和描述法,运用工具分别是韦恩图和数轴,目的是检测和巩固交、并运算,为本课时中交、并、补综合运算奠基,再则发现两道题不同之处,由此引入全集的概念,引入贴切,过渡自然。

自学讨论设计了5个小问题,分别采用了填空、图表、解答等形式,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全集与补集的概念的学习,初步掌握求补集运算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互相提问学习,突破概念学习这一难点。

交流提升是课堂重点,我设计了一个习题其中有4个小题,与课本上例题3相对应,但略有变化,使学生在自学例题的基础上能够仿做,以达到熟练进行求补集运算,能进行集合的交、并、补综合运算这一目的。仿做,既仿解题方法,又仿解题格式,老师在课堂巡视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可能会出现麻烦,因为它是集合的交、并、补的综合运算题,老师可以对个别基础不好的同学加以辅导,也可以鼓励各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老师在帮助学生小结时,要提醒学生重视韦恩图的运用,在小结对偶律时,要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公式的对偶美,以后在学习命题中的“且或非”和事件中的“和积对立”那些概念时,还会接触到这种对偶美。

巩固练习设计3道习题,对本堂课求补集运算的三种题型进行巩固和检测。

拓展延伸设计了一个习题,与中小学奥赛题有点类似,是求补集运算的提高,是数形结合的升华,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能很好地训练数学思维。

布置作业为学生课外学习巩固安排了3个习题,对求补集运算的三种形式进行训练。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相信学生能从中有所体会,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很久以后留在学生记忆中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方法与思想,是学习的习惯和热情,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结果。

说课稿范文集合篇十四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学习这篇课文,是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激发民族自豪感。

2、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惟妙惟肖”等词语。

3、感情朗读课文,从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入手认同它的举世无双、历史价值。

4、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学习运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学习运用。

1、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可以使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生动,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多媒体的恰当介入,会给课堂一个全新的感受。所以在课前,我多方搜集可用的图片,并且在音乐的选择,语言的设计上作了一些思考,以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2、注重自读感悟、少讲析

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引导。在语文教学中,“精讲多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时,我选择了以学生自己轻声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地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朗读有“正确、流利、有感情”三级目标的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在正确流利这方面没有大问题,但要有感情的朗读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读,还运用配乐把朗读课文变为一种欣赏。在这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

(一)介绍背景,激趣导入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对兵马俑做了简单的介绍,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19120平方米,差不多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50多个篮球场”、“7000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轻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2、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1、再次看兵马俑图片,感受它的特点。

2、出示各国领导人浏览了兵马俑后说的话,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总起: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分述:规模宏大(列数据)

17、秦陵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联想)

总结:惟妙惟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