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黄色的菊花散文(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3:13:52 页码:10
2023年黄色的菊花散文(实用8篇)
2023-11-17 23:13:52    小编:ZTFB

环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关注并总结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对过去的经历和成果进行回顾。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并进行借鉴。

黄色的菊花散文篇一

梅雨时节,家家种菊,已是东流人千年不变的延续。东流人不仅用行动给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个注脚,还为陶公在菊江边修建了供人拜谒的祠堂。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慎终追远,于是心中的丰碑便有了永恒的精神。

在一个扫柳栽菊的日子里,我与友人带着一系列的疑惑来到了菊江边的陶公祠。替我们打前站的泥生兄给我们一行介绍了东流的历史过往,东流在晋时名为黄菊乡,隶属彭泽县(今属东至县),那时东流不仅家家植菊,户户菊香,而且东篱西笆,山头江岸,可谓“满城尽带黄金甲”。友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也感慨过境于此的这段长江,东流人竟叫它“菊江”。 能将长江一段摘取为己有,莫过于给它取个别称,就像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小名。这种事,沿江各地也有不少,但能把名字取得那么诗意化,也只有东流的菊江了。可以想像,在秋风浩荡,江水泛青的黄昏里,陶公忙完公事后,宽衣著闲,解缆启程,乘一叶扁舟赶往东流,引觞船头,暗香盈袖,看着半江瑟瑟半江黄的菊江,心里是何等的快慰。

思维在无拘无束中搜索前行,友人在陶公祠里瞻仰追溯,不知不觉走上祠边的“秀峰塔”。塔六方五层,建于1759年,为的是“增补文枢,更增秀气”。这不得不佩服东流人的聪慧,菊命江名,祠聚精神,塔写长空,这何止是补文枢,增秀气,这简直就是将陶公安放心灵的后花园,再打造一番。

左转右旋地上了塔顶,透窗远眺,水天一色,叫人如何不想起江流涌动浪淘沙。浮光流年,英雄人物随波而逝;倾听蛩音,文人雅士蹒跚而来。祠如航船,塔如桅杆,载着瘦瓣如钩的菊花,在历史的长河中航行,竟走出了无穷无尽,走到了历代文人的内心深处。

拥有者早已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放弃者倒成就了千古英名。

文人士子多么想在身后留点什么呀,可只有陶公另辟蹊径,归田返乡成了后人纷纷效仿的对象,可陶公怎能复制?只道陶公辞官去,难见林下多一人。同朝代的吴地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西风起时,想的是莼鲈之味,于是辞官回家。他的“莼鲈之思”不过是口腹之累。而陶公辞官归田是心性使然,就具有了一种气节与精神。

穿越历史的时空,有洞穿力的有几人?滔滔的菊江水,能激起浪花的有几个?菊江边的陶公祠里有答案,陶公祠边的秀峰塔上有结果。

多么好的地方啊!千里长江,北折东流,菊邑之所,何人不爱。丽山秀峰塔,菊江靖节祠。我庆幸生在此地,享有着这些丰厚的遗存。

往事湮没尘中,一切随岁月腐朽,惟灵魂闪闪发光。

黄色的菊花散文篇二

又到深秋了。

在温暖的秋日阳光里,家里的菊花开始吐蕊绽放了。红的、黄的、白的碗口儿大的花朵,开满了庭院。今天真是好天气。秋阳明媚,菊花吐蕊。我静坐在院子里。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如果手捧一本书,翻看几页,或者赏赏花,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呀。但今天,我没有看书,目光也没有在那些芬芳的花卉上逗留。今天,我的心事在手里,在手里的那一杯野菊花茶上。

野菊花已经有好些年不见了。在钢筋水泥构架而城的城市里,野菊花,像我这种终日为生计奔波的人根本无暇看到,因为野菊花只属于田野和山林,更不用说喝到野菊花茶了。说实在的,如果不是我妹妹的婆婆从大山里带出一些野菊花,给我送来,我都把它忘了。当然,一同淡忘了的还有过世的奶奶,一个野菊花一样朴实、善良的人。

妹妹给我送来的野菊花大都还没有绽放,只是很细小很细小的一些花籽,采集这样的花籽需要很长的时间,可以想象得出妹妹的婆婆,那个背略驼,一头白发的老人仆俯在秋风里采撷时的样子。

在开水的冲泡下,那些花籽慢慢地沉到杯底了。也有二三朵在沸水的冲泡下,居然绽放开来了,花虽极小,但也能看出那花的模样和紫红色的色泽。我轻轻地摇动着杯子,那些野菊花,随着我的摇晃,也上下浮动起来,而那些沉积在我心底深处的往事也悠悠地一下一下荡漾了上来。

我少时火气特足,嘴角和口腔内老是生黄疮。虽说黄疮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疼起来却要命。为此,我痛的整日啼哭不断。我的父亲,带我到县城医院医治,那时,没有医治黄疮的特效药,医院给我配的药无非就是几粒消炎药,和一种叫“蓝贡”药水,父亲就用“蓝贡”将我的嘴涂得满嘴都是,以至我吐出的唾液一天到晚都是蓝荧荧的。但是,吃了消炎药,涂了蓝贡,疼痛并没有消失,黄疮也不见好转。直到有一天,奶奶给我端来了一碗“药”水,那药是用一个大青碗盛的,药里浮着一些花籽,那时年少,还不知道那些花籽就是野菊花。更不知道野菊花有消毒清热之神效。

“小,来,喝下去,就会好的。”奶奶用嘴吹了吹还有些烫的药水,让我喝下去。

我喝下去了。觉得喝那碗药,如同喝开水,只是稍稍有一点涩和一股淡淡的草香。打那后,奶奶每天都会给我端来药水,让我喝。说来也神奇,喝了几天,疼痛消失了,黄疮也好了。打那后,每次生黄疮,奶奶,就给我喝那种涩涩的,带有一股子淡淡草香的药。我呢,更是对那药有一种依赖,只要黄疮一兴风作浪,我就会跑到奶奶跟前,掰开嘴唇,给奶奶看那个折磨我的“恶鬼”。而奶奶也总是会很快地给我端来一碗滚烫的药来,好象那药在奶奶那里是取之不尽似的。

知道那药是野菊花泡的,是在奶奶摔断了腿之后。奶奶摔断腿时,我还在上学,放学回家后,看见奶奶左腿打着绷带躺在床上,沟壑遍布的脸上充满了痛苦,因难忍的疼痛,奶奶小声地呻吟着,她的额头上沁着黄豆般大的汗珠子。父亲告诉我,奶奶是去山上采野菊花时,不慎摔下山崖的,如果不是被树枝挡了一下,奶奶的命就没了。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我喝的药,名儿叫野菊花。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奶奶那里的药总是取之不尽了。

囿于医疗技术和条件,奶奶的腿伤好后,还是留下了后遗症,两只脚从此不再一样长短,变成了一个跛子。当时,有好事者笑奶奶走路的姿势象是撑船。而在我的心里,奶奶其实就是一艘船,载满了爱,渡我走过艰贫而又幸福的童年。

金色的秋阳暖暖地照着,杯中的野菊花在阳光的渲染下,渐渐生动了起来。望着杯中的野菊花,想着我那慈祥的奶奶,我的心里有着愧疚和自责,因为我不应该的忘却。但我心里更多的还是温暖,想着奶奶一拐一拐走路的样子,我仿佛看到奶奶摇着一艘弯弯的小船,温暖地向我而来。

奶奶。野菊花。从此,我不会再忘怀!

黄色的菊花散文篇三

那天下午下班回家,在老地方等候公交车时,看到一对母女也在候车。母亲年龄大概在三十岁左右,手里拿着一束金黄色的野菊花,在夕阳斜照下,金黄色的野菊花闪闪发光,耀眼夺目,很是吸引人眼球。

小女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朵金黄色的野菊花,只见小女孩时而用小鼻子闻闻野菊花的香味,时而用小手拿着野菊花在空中上下左右挥舞着,玩性正浓,童味十足。我立时对野菊花产生了好感,背对着来车的方向,欣赏起野菊花来。

看着那鲜艳夺目的小黄花,我立马感觉到一股花香扑鼻而来,真想走过去从小女孩母亲手中要一朵野菊花,好好地闻一闻野菊花的香味。这时突然感觉到一股热浪从后面袭来,紧接着一辆绿色的公交车停在了我的身旁,来不及多想,我立刻转身就上了公交车。

公交车上已没有了座位,买票的尕媳妇招呼我到司机旁边的引擎盖上坐下,刚落下屁股,我就看见那对母女也上了公交车,同样是在买票的尕媳妇的招呼下,安排坐到了我的旁边。

我看见小女孩的母亲既要怀里抱着小女孩,又要手里拿着一束野菊花,还要照顾自己的女人包,看着有点吃力,我内心里真想帮助她一把。但一想到女人包是一般不会轻易让陌生人拿的,小女孩一般也是不会轻易投入陌生人的怀抱的,看来我只能做到的就是帮着她拿那束野菊花了。于是,我向小女孩的母亲提出了帮她拿那束野菊花的建议,没想到小女孩的母亲就欣然同意了。

就这样,那束金黄色的野菊花就转到了我的手里,害怕因车颠簸而碰坏它,或者因自己的一个不小心而损坏它,一路上我把它当作心肝宝贝,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着。于是,我一边小心地保护者野菊花,一边和小姑娘的母亲闲聊了起来。

听小姑娘的母亲说:“她家在西宁,老公在西宁某单位上班,公公婆婆在海西老家,两个老人年纪大了,想接到自己身边来照顾,可是他们在西宁的房子有点小,无法安置两位老人。

在西宁买个房子吧,房价太贵,无法承受,所以她和老公商量后,在平安县买了一套房子,现在正在装修,今天她是带孩子来看看房子装修的进度的。”她又说:“小姑娘爱贪玩,房子里头待不住,所以领她到附近的广场和地边去转了转,看见了野菊花,也就随手摘了几朵,带了回来。”

我说:“现在真是野菊花的天下,到处都能见到非常鲜艳的各色的野菊花了,也真是欣赏野菊花的最好时节,再过一月有余,野菊花也就开败了。”我又说:“小时候,我们老家的院子里也栽种菊花,一到秋天,满院的菊花就盛开了,我尤其喜欢金黄色的菊花,因为金黄色总能给人以某种神秘的力量,看见它,能一下子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不知不觉中,公交车已驶入西宁地界了,我也快要到达目的地了,我想这一束金黄色的野菊花应该还给它的主人了。当我把这一束金黄色的野菊花递给小姑娘的母亲时,她怎么也不接受,并说:“既然你喜欢,就送给你吧!”

还说:“自己抱着孩子呢?孩子已经睡着了,更不好拿了,就给你了。”我着急地说:“这怎么能行呢?你家的小姑娘睡醒了,肯定要攘攘着找与野菊花玩的,再说,这束金黄色的野菊花也很不容易从平安来到西宁,你还是把它带回自己的家里吧,找个空瓶子,灌点水,把它养起来,能保存两三天呢?”

当我又一次把这束金黄色的野菊花递了过去,看到我的态度如此坚决,语气如此诚恳,小女孩的母亲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就腾出手来把野菊花接了过去,并麻利地解开了捆着野菊花的塑料绳,抽出了两朵野菊花。她笑着对我说:“这两朵送给你。”这下,我真不好意思再拒绝了,也就把这两朵野菊花接了过来。

到站了,公交车慢慢停了下来,我向小女孩的母亲挥了挥手,说了声再见就急忙下了车。

离家还有一条直巷道要穿过,大概是五分钟左右的路程,一路上,我把玩着这两朵金黄色的野菊花,一会凑近鼻子底下问问它的香气,一会又用手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抚摸它的花瓣,真是既高兴又惬意极了。

回到家里,我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个喝水的大玻璃杯,接了点自来水,又把两朵野菊花的枝叶用剪刀稍微修剪了一下,就插到玻璃杯里了。一下子,我感觉到满屋都飘着野菊花的香味,我一时沉浸在野菊花的香气中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才慢慢地从野菊花的香气中缓过神来。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只不过是付出了举手之劳,却换来了两朵漂亮的野菊花。由此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只要敞开胸怀,真诚地待人,相信也会得到别人的关爱,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无限精彩,这个世界才会充满温暖。

黄色的菊花散文篇四

那天下午下班回家,在老地方等候公交车时,看到一对母女也在候车。母亲年龄大概在三十岁左右,手里拿着一束金黄色的野菊花,在夕阳斜照下,金黄色的野菊花闪闪发光,耀眼夺目,很是吸引人眼球。

小女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朵金黄色的野菊花,只见小女孩时而用小鼻子闻闻野菊花的香味,时而用小手拿着野菊花在空中上下左右挥舞着,玩性正浓,童味十足。我立时对野菊花产生了好感,背对着来车的方向,欣赏起野菊花来。

看着那鲜艳夺目的小黄花,我立马感觉到一股花香扑鼻而来,真想走过去从小女孩母亲手中要一朵野菊花,好好地闻一闻野菊花的香味。这时突然感觉到一股热浪从后面袭来,紧接着一辆绿色的公交车停在了我的身旁,来不及多想,我立刻转身就上了公交车。

公交车上已没有了座位,买票的尕媳妇招呼我到司机旁边的引擎盖上坐下,刚落下屁股,我就看见那对母女也上了公交车,同样是在买票的尕媳妇的招呼下,安排坐到了我的旁边。

我看见小女孩的母亲既要怀里抱着小女孩,又要手里拿着一束野菊花,还要照顾自己的女人包,看着有点吃力,我内心里真想帮助她一把。但一想到女人包是一般不会轻易让陌生人拿的,小女孩一般也是不会轻易投入陌生人的怀抱的,看来我只能做到的就是帮着她拿那束野菊花了。于是,我向小女孩的母亲提出了帮她拿那束野菊花的建议,没想到小女孩的母亲就欣然同意了。

就这样,那束金黄色的野菊花就转到了我的手里,害怕因车颠簸而碰坏它,或者因自己的一个不小心而损坏它,一路上我把它当作心肝宝贝,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着。于是,我一边小心地保护者野菊花,一边和小姑娘的母亲闲聊了起来。

听小姑娘的母亲说:“她家在西宁,老公在西宁某单位上班,公公婆婆在海西老家,两个老人年纪大了,想接到自己身边来照顾,可是他们在西宁的房子有点小,无法安置两位老人。

在西宁买个房子吧,房价太贵,无法承受,所以她和老公商量后,在平安县买了一套房子,现在正在装修,今天她是带孩子来看看房子装修的进度的。”她又说:“小姑娘爱贪玩,房子里头待不住,所以领她到附近的广场和地边去转了转,看见了野菊花,也就随手摘了几朵,带了回来。”

我说:“现在真是野菊花的天下,到处都能见到非常鲜艳的各色的野菊花了,也真是欣赏野菊花的最好时节,再过一月有余,野菊花也就开败了。”我又说:“小时候,我们老家的院子里也栽种菊花,一到秋天,满院的菊花就盛开了,我尤其喜欢金黄色的菊花,因为金黄色总能给人以某种神秘的力量,看见它,能一下子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不知不觉中,公交车已驶入西宁地界了,我也快要到达目的地了,我想这一束金黄色的野菊花应该还给它的主人了。当我把这一束金黄色的野菊花递给小姑娘的母亲时,她怎么也不接受,并说:“既然你喜欢,就送给你吧!”

还说:“自己抱着孩子呢?孩子已经睡着了,更不好拿了,就给你了。”我着急地说:“这怎么能行呢?你家的小姑娘睡醒了,肯定要攘攘着找与野菊花玩的,再说,这束金黄色的野菊花也很不容易从平安来到西宁,你还是把它带回自己的家里吧,找个空瓶子,灌点水,把它养起来,能保存两三天呢?”

当我又一次把这束金黄色的野菊花递了过去,看到我的态度如此坚决,语气如此诚恳,小女孩的母亲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就腾出手来把野菊花接了过去,并麻利地解开了捆着野菊花的塑料绳,抽出了两朵野菊花。她笑着对我说:“这两朵送给你。”这下,我真不好意思再拒绝了,也就把这两朵野菊花接了过来。

到站了,公交车慢慢停了下来,我向小女孩的母亲挥了挥手,说了声再见就急忙下了车。

离家还有一条直巷道要穿过,大概是五分钟左右的路程,一路上,我把玩着这两朵金黄色的野菊花,一会凑近鼻子底下问问它的香气,一会又用手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抚摸它的花瓣,真是既高兴又惬意极了。

回到家里,我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个喝水的大玻璃杯,接了点自来水,又把两朵野菊花的枝叶用剪刀稍微修剪了一下,就插到玻璃杯里了。一下子,我感觉到满屋都飘着野菊花的香味,我一时沉浸在野菊花的香气中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才慢慢地从野菊花的香气中缓过神来。

黄色的菊花散文篇五

今天家访,上午十点二十从学校出发,一直访到午后近一点半,雨哲开车载着我和瑶瑶,辗转于六个村庄,其间一口水未喝,家访了十三个学生。

路外青山连绵,草衰而野菊正黄正白,来去匆匆,并无暇多顾。苹果通红,惹人眼馋,微微的香气自半开的车窗鱼贯而入,颇觉凉意。

正是农忙时节,一路联系,好歹不让家长多等片刻。闲话家常客套话不提半句,只说孩子的种种表现。言者有心,听者有意,互通有无,共谋良策。

最后一家,二位妹妹前往访问,留下稍微年长的我在车上休憩须臾。就在我头倚座背,欲眯眼之际,侧头看到一小片菊花,顿时倦意全无,饥肠暂止辘辘。

这是似曾相识的秋天邂逅的似曾相识的菊花,只是,此菊非彼时彼处之花罢了。在薄阴的天宇下,淡淡的阳光一缕缕漏了下来,不是朗照,不能驱除周遭浮动着的'微微清冷。但这片人工的菊花却让我忘记了这种清冷,因为她的花期不似逢秋,她的生命正值春光灿烂时刻。

那小片菊花就盎然地立在路边。与那些正盛开在山野里的菊花截然不同,这片菊花稀疏的叶子上蒙着褪不净的尘埃,却仍然掩不住那深沉的绿色,扼不住那抖擞着的精神。任凭枝干横斜,却并不显得孱弱杂乱。每一枝瘦骨嶙峋的茎上,叶子都似伸向高处的手掌,托举着花瓣微张的菊朵。花瓣如丝似线昂首向天,是紫色的,与母亲在老家栽植了许多年的菊花一模一样。心里觉得亲切了不少。

我很想像小时候那样随心所欲地弯腰,把脸贴近花朵深嗅,却只让这个念头在心里动了几下,仿佛木呆呆了似的,并不那么做。即使做这个动作,也一定不会自然。

秋到深处蜂蝶无迹,菊花的开放自然少了赏者。如此忙碌的季节,却仍然有人细心地为她浇水,由此可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花之心亦在农舍藩篱。

不由得又想起母亲年轻时,不管农活多么忙碌繁重,每到暮色四合回到院子里,第一件事就是浇花。花色品种不同的月季立在屋檐下的花池中,长久青绿的菊花静静地立在其间和各种盆里。

父亲不喜欢养花,也不会养花,他眼里只有庄稼,所以他对母亲养花是稍微不满的,仅限于只言半句的埋怨,却并不阻止母亲养花。而且花开时节,他也会眯着眼瞧上一会儿,只不过拙于表达罢了。

任何人在花前都会自惭形秽,即使心灵美好兼相貌出众的人也不会轻易地凌驾于自然自在的菊花之上。不知这来来往往的乡路上,有多少人会为这片菊花驻足?尤其是如此忙碌的季节。

所以菊花若是有些许惆怅,定不会是因为赏者寡,和者稀。真正的知己只在深秋寂寥,冷风凄雨中满腹挂念,而不必在意她的颜色多么艳丽,她的芬芳多么浓郁,她的花期多么长久。

被喧哗包围的鲜花,被繁华熏染的芳丛,一定没有这片菊花这样高傲的风骨、高贵的芳华和恒久的亲切。

我笃定人世间最美的邂逅都是如此不期而遇的亲切自然,人生中最久的回眸都是似曾相识的朴素真挚,虽然我已不是昔人,秋亦不是昔日,菊花却是依旧风姿绰约,吸引着我,触动着我,让我难忘。遂结语数行以别,但期他日重逢:。

傲骨虬枝香未成,飒飒西风最惜红。

露寒霜欺怎堪忧?气定神闲似一梦。

黄色的菊花散文篇六

年少时,读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约客》,总禁不住替诗人鸣不平。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正是最闲的时候,外面雨滴纷纷,正是下棋的好天气,诗人约好的一场棋局,就等着客人的到来,但是,这客人也太不守时了吧,已经等了大半夜还不见踪影。当时,老师在带领我们赏析的时候说,你看看诗人这份悠然的心境,等友人等到了夜半,也丝毫没有烦躁的情绪。

依我看,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诗人把棋子摔得啪啪作响,连灯花都震落纷纷,还说不急吗?

我鄙视这个所谓的“客”,总觉得如此“不速之客”,不约也罢。

看孟京辉的话剧《琥珀》。其间,女主角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名叫《菊花之约》的故事,听起来,煞为惊心动魄。

说是一名叫做范巨卿的知识分子在进京赶考之际不幸染病,有幸遇上考生张元伯,张元伯为了范巨卿能够尽快痊愈,不惜花费大精力照料范巨卿,那份精致劲儿,比范巨卿的'家人也不差。但是,因为范巨卿的这场大病却耽误了两人的考试,然而,两人丝毫没有懊恼的意思,反倒觉得遇到了生命当中最难得的知己,于是,当下结拜为兄弟,并约定来年重阳再聚,一起吃美酒,赏菊花。

时光一溜烟儿就是一年,转眼就是重阳,张元伯为了这场约会,在自家园子里栽种了大片金黄色的菊花,一眼望上去,如同一片金子做的庄园。张元伯烹羊宰猪,只为等待范巨卿的到来,但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范巨卿。这时候,亲戚邻居都劝张元伯别等了,说不定人家早就把你给忘记了。

张元伯哪里肯信,他坚信范巨卿一定会前来赴约,于是,独自等到半夜,范巨卿果真来了,两人滴酒未进,只是海天海地的谈话。张元伯问范巨卿,你为什么这久才来?范巨卿说,“实不相瞒,我其实是鬼,去年赶考不成后,我就会到了老家做起了生意,由于生意太繁琐太忙,我竟然忘了今天的菊花之约,明知道我俩相隔千里,再动身势必已经迟了。左右思量没有办法,于是想起想起古人说,人不能日行千里,而鬼魂可以,便拔剑抹了脖子,乘阴风前来赴约。”

范巨卿的这种做法虽然不值得推崇,但是,这份豪气干云的心境,和《约客》中那个让人等了夜半的客人来说,瞬间让人在心底为其竖起大拇指!

黄色的菊花散文篇七

在陶渊明《饮酒.其五》诗里,我第一次遇见它——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是何等的闲情雅致,写下如此超凡洒脱的唯美诗句。

菊花,一种烟火气浓郁却又不失高雅的花儿。于是,我就盼着与它相逢,想像着它的花朵、颜色、味道……无数次地梦想着、寻觅着。

种菊何用?只为丰盈篱笆?

直到学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才隐隐约约地知道菊花是时间的约定、情感的言表,它不再是篱笆下简简单单的花儿朵儿,而是诗人笔下的意象、情感的寄托;又学到“秋菊有佳色,浥露接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原来菊花乃秋之物,不争奇斗艳,不畏严寒,璀然于枝头,坚贞高洁;之后又学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原来菊花有独特的香——暗香,淡淡的黄菊清香可溢满双袖;还有“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原来黄菊花还盈满了悠悠的情思,道的是相思之苦。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菊花生于古代,也活于现代,它的美不再是单纯的花儿朵儿,而具内敛品格之美。

菊花诗句,菊花词曲,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念完初中上了高中。

菊花,乃清净、高洁之士,不畏权势,不嫌贫富,篱笆下静静生长,静静地开放,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菊花,是我的精神支柱,陪着我走过寒冬暑夏那些挑灯夜战的岁月。

诗人相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而我约定“待到三年后,还来就学堂。”因为父亲放话了,只要我能好好读书,就是砸锅卖铁,那怕买房子也要供我上学。

大学就是“象牙塔”、“知识的殿堂”,至少我们高中的班主任是这样说的。

菊花,就是我开启大学校门的金钥匙,时时刻刻引导着我、激励着我向着“象牙塔”不断迈进。

第一次目睹菊花的风姿,是在同学陶瓷杯里,一朵朵吸足水的菊花,一上一下,悠哉游哉,欢愉得很。似太阳花,重生纤细花瓣围着花蕊端坐,如莲绽放,如水仙开放,超凡脱俗,不带一丝杂念、一粒尘埃。

爱意,就在这一刻,无关风月。

我一个穷乡僻壤的穷学生怎舍得买菊花茶?只能是多看几眼,烙下印记。

大学课少,压力也小,闲白无聊时常去逛街,正值端午节那天,我和一位菊花般纯净的女孩走在街上,街上到处弥漫着沉甸甸的花香,恍惚间好像看到了菊花正在向我频频招手。我正思忖着,她指着眼前那盆花欣喜地告诉我:“快看,这是栀子额!”我嗅着花香问:“刘若英歌唱的那种栀子?”“是呀!”她笑着回答,笑得像栀子花一样静美。

“艾青那旁边矮小的,像白蒿一样的是?”

还没等她开口,花主人笑呵呵道:“是菊花哦!”

“姑娘,具体说应该是菊花苗,现在才刚刚抽枝长叶,秋天一定花开,一朵朵端坐枝头。”买花人又抢先说道。

听罢,我激动不已,见到了那期待已久的菊,虽然没开花朵,只是枝繁叶茂,但却精神抖擞。至此我爱上了那条街,即使端午节已过买花人稀少了,我还是愿意多次光临,只为遇上菊。

光阴易逝,流水无情,毕业了只好离开小城,回到家乡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小镇寻觅得了一份教师工作,把父母乐得合不拢嘴,如枝头菊花般开得绚烂。

待我回到故乡,乡亲们已把万寿菊引种到了地里。一山山、一坡坡盛开的菊,那叫一个绝。触近一看,花朵半球形,金灿灿、黄橙橙,丰满的.花瓣重重叠叠围着花蕊,叶绿花艳,黄绿交辉,耀眼异常。

万寿菊,多好听的名字,万寿无疆,人类不可能打破生命轨迹达到万寿,但却可以延寿,增长寿命。菊,可陶冶性情,可开怀畅饮,入药可治愈病痛,入茶幻为甘甜,怡人心脾。

种满菊的故乡,早已日新月异了,道路纵横交错,盖了楼房买来了小汽车,没变的是乡亲们的勤劳与热情,富裕了还是早出晚归,地里的庄稼与花儿一家比一家还好。

生活如菊,珍之爱之。

看着眼前的情景,回想起我的父母亲当年为我付出的艰辛,感慨万千。那时乡村交通闭塞,还有不少流言蜚语,加上高昂的学费、书费、杂费,无一不是巨大的阻力。不敢想像家父家母那瘦弱单薄的身躯是如何扛过来的,正如那纤细菊花杆撑起枝头大朵的菊花儿,在风雨中虽然摇曳着,但依然傲立不屈。

我也没辜负父母的期望,以菊励志,发奋读书,从一个在草堆里摸爬滚打的女娃,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借用古人的话“十年寒窗苦读”,于我而言不止十年之久,却倒也是寒窗,以读书为乐,只因菊一路为我盛开,点亮我前行的灯。

修篱种菊,在内心深处。

人的生命像菊花一样,虽然色彩不同、姿态各异,却一样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热烈盛开着。

古诗曰:花开无言,人淡如菊。细细品味,最禅意芬芳的人格,莫过于菊了,不张扬、不浮躁,繁华中自有一份淡定,喧嚣中自有一阙低调。像菊花那样具有坚韧不拔之秉性,迎寒风而挺立,面对冰刀霜剑而不畏,不去在意那些人云亦云的纷扰,做无愧于心的自己就好!

生活的路还在不断延长,不会一帆风顺,也会有伤痛的时候,学会自己给自己疗伤,这样伤口就会开出菊花般美丽的花儿。

菊花谢了会再开,坚信穿过泪水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甜蜜!

黄色的菊花散文篇八

有一首歌也许你忘记已久,一旦那曾经熟悉的旋律响起,你就会情不自禁地地跟着哼唱,甚至把整首歌都记起。有一种花也许你不常看到,但当她特有的芳香再次充盈你的鼻孔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往日花开的情景,想起你生命里那些与这花一样默默无闻的人,想起那些记忆或深或浅的事儿。

——题记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到城外的原野漫步。

秋后的鲁北荒原,片片黄细菜红得似火,远看像一片一片的红地毯;洼地芦花滚涌,与“红地毯”相互映衬,构成黄河三角洲秋景的底色。洁白的鸥鸟在水面高低翻飞,轻盈的百灵在天空婉转鸣啼,星星点点的野花把晚秋的原野打扮得多姿多彩:晚秋独有景色叫人心旷神怡。

蓦地,一阵儿花香随风而来,虽然很轻、很淡,却又那么熟悉——就像故乡那熟悉的乡音,就像母亲新出锅的窝头的香味儿——悠悠地,从遥远的过去飘来,萦绕在我的脑海。我的心一阵悸动,不由得向远方望去——果然,在一片红地毯的尽头,在一片洁白的荻花的脚下,有一片淡紫色的花丛——对,就是她,就是那片盛开的野菊花!

她长在荒凉沟底水边,没有人知道她是何时萌芽、何时长大,只知道在百草枯黄木叶落的晚秋,她会抖落一身的寒霜,在瑟瑟的凉风里,那不算娇艳的小花点缀暮秋荒凉的原野,给人们送来阵阵浓郁的芳香,使人们枯燥的视野为之一亮,慰藉着人们荒凉的心情。

晚秋是拾柴火的时节,家里一冬的烧柴都要在冬季到来之前预备好。最好的烧柴是蒿子和蒌蓬,粗的像树枝一样硬,做饭火头好,还好着火,基本不需要引柴;稍差一些的是老苍子、刺蒌蓬、大碱蓬,当柴火虽说不错,就是有些扎手;最差的是那些又软又楦的草,一见火就着,但火头软,顶不起锅来。

在哥哥们长大到生产队挣工分后,我和姐姐承担了家里拾烧柴的任务。姐姐比我大两岁,从小我就是姐姐的“跟屁虫”,剜菜、割草总爱跟姐姐一起去。村南有个农场,长长的条田一眼望不到头儿,田间的沟里开满了野菊花,浓浓的花香把整个田野都染香了。我和姐姐把小推车立在北头儿,然后一人顺着一个沟沿儿往南找烧柴割。起初,沟里还有很多的红荆条,这种在鲁北的盐碱地随处可见的植物,没有一般树木的娇贵,却有它们比不上的坚韧,我们割来一部分编成了筐子、篓子,不成材的就当烧柴——这自然是上等的烧柴,最适合下饺子时用。红荆条割光了就割蒿子、蒌蓬,再后来就到农场收割完的地里割苍耳——长在高粱地里的苍耳能长到高粱一样高,割下来捆成梱,比一梱高粱秸还要沉很多。割好之后,要一梱梱背到地头儿,中间要趟几道沟,爬好几个坡儿,要往返几次才能背出去。完全背出去后再装车子——装独轮小推车也是需要技术的,装车前要大致估算好两侧装多少柴火,然后先装好一侧,再装另一侧。满载的小推车把前面的路都挡住了,这就需要一个驾车一个在前面牵引领路;驾车的还得戴上襻,以减轻手腕的承受的重量。乡间的道路多崎岖不平,一路上姐弟俩轮换着推车,艰难地往家跋涉,等到家的时候往往大半天过去,又累又饿。

跟姐姐一起割了多少草、背了多少柴记不得了,只记得每年的冬季天井里会矗立起一个大大的柴火垛,这垛柴火会一直烧到第二年的秋后。新的柴火上来了,旧的柴火往往还有一些,只是变得黑黑的,有的甚至发了霉。翻开草垛底子,说不定还会发现黄鼠狼的窝儿。多年以后,我一直忘不了当年跟姐姐一起割草的情景。那时候姐姐也就是十四五岁,一沟的野菊花掩映着姐姐的花头巾,红彤彤的脸盘比最红的黄细菜还要红。这种在相濡以沫的日子里形成的手足之情,是今天的孩子们无法理解和体会的。多年来姐姐一直对我疼爱有加,我读大学,姐姐几乎每周都给我写信;结婚前还特意去大学看望我。我工作了,姐姐特意做了床厚被子给我送过来。前些日子,突然得知姐姐受伤的消息,我立马赶到了医院,看到姐姐躺在病床上,忍不住眼泪哗哗流下来,回头狠狠地训斥起外甥来:“你是怎么照顾妈妈的!……”

又是一个晚秋时节,红艳艳的黄细菜,白花花的芦花舞,秋阳微风野花香——这一切我是太熟悉了。又见满坡野菊花开,浓浓的花香里,姐姐当年的身影不时显现出来——该回家看望姐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