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文言文请辞书 经典文言文辞职申请书(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05:21:02 页码:14
文言文请辞书 经典文言文辞职申请书(九篇)
2022-12-29 05:21:02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文言文请辞书一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①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②,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③,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④,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⑤,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⑥,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注】①挽,同晚。②刍豢:指牲畜的肉。③眇:同妙。④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⑤三宝:食、事、财。绝:不流通。⑥潟卤:盐碱地,不适宜耕种。

(选自《史记 货殖列传》有删改)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已:通矣,了

b.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道:通导,引导

c.各劝其业,乐其事 劝:勉励

d.小人富,以适其力。 适:到,往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莫之夺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不出则乏其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则桓公以霸 谨拜表以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的小国寡民理念在近世行不通,是因为人们都追求舒适享乐;对人们的欲望,统治者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

b.各地物产丰富,但只有政府主动、大力协调各种经济门类,农、虞、工、商才能各行其事,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姜太公在经济基础薄弱之时,管仲在齐国中衰时,都实行了发展经济的政策。由于富强,齐国还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d.天下之人上至天子诸侯下到平民百姓,都求财谋利,担忧贫穷。只有生活富裕了,君子才喜欢行仁义之事,普通百姓才懂得礼仪。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5分)

答:

(2)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5分)

答:

1.d ( 适:适合,引申为用在适当的地方)

2.c (其均为代词,那。 a连词,表修饰/表因果 b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动词,到。d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

3.b (原文第三段强调社会经济的自动调节,人民自发地发展生产实现安居乐业。)

4.(1)致使这种风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很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样)微妙的言辞挨家挨户去劝说,终究不能使他们的思想改变。(使、渐、虽、化、户说以眇论状语后置各1分)

(2)这四种行业,是老百姓吃饭穿衣的本源。本源充实,就会衣食丰富;本源不足,就会衣食匮乏。(此四者、原、饶、鲜、补充省略成分各1分)

推荐文言文请辞书二

比较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爱莲说》,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2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陶后鲜有闻

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9、《爱莲说》一文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而《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则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的特殊心境。(2分)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6、(2分)(1)(xiè)(2)(xiǎn)

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洗涤(2)树立(3)共同,一起(4)只,只是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院子里好像充满积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和荇菜交织在一起,原来是以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9、(2分)托物言志;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派遣。

推荐文言文请辞书三

译文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注释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推荐文言文请辞书四

在文言文当中,使用"被"表示被动的句子不少。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很显然,这样的被动句,跟现在的被动句差不多。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

(5)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

这是使用"见"做标记的被动句,是现代汉语当中没有的。

(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

(7)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8)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这是使用"为"做标记的被动句,现代汉语当中有时候也用。不过,文言文主要使用"于"做被动句的标记。

(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

(1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

(1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

有时候,这个"于"也能省略掉。如:

(1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

"逼兵势"是"逼于兵势"。

推荐文言文请辞书五

作者: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3]受:通“授”。传授。

[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 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8]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11]师道:以师为道。即学道。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众人:普通人。

[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16]惑矣:(真)糊涂啊!

[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18]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19]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21]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2]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25]谀(yú):阿谀、奉承。

[26]复:恢复。

[27]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28]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30]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1]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2]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34]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38]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39]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40]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41]贻:赠送

[42]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 传授)

⑧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军队)

【之】

①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 (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 (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示代词,那些 )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8、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

耻学于师

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可怪也欤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①。则曰-省略句

②。不拘于时-被动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字结构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分句赏析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关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资料

① 孔子师郯子。《春秋左氏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杜预注:黄帝之子,己姓之祖)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杜注:即历正之官);玄鸟氏,司分者也(杜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杜注:失官,言不修其职也),学在四夷,犹信。’”

② 孔子师苌弘、老聃。《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按: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天运篇》)

③ 孔子师师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师师襄的故事,又见《孔子家语》《韩诗外传》《淮南子》)

文忌平淡,所以叙述总要讲究妙趣横生,波澜起伏,韩愈《师说》解构。古人有“韩潮欧澜”的提法,正说明韩愈与欧阳修的文章是极讲究笔法的。我们看有时即便更动词语的次序也会达到非常的效果。前人说到韩愈,有“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柳州罗池庙迎享送神歌辞》)的仿例——它打乱了我们的阅读习惯,造成了时序的错位而形成了一种心理的波澜,带来了一种新的审美愉悦。韩愈不愧为文章高手,他恣肆的文笔总要显示他的独特性,一旦他找寻到的结构既符合行文需要又能合乎自然的律动与人们心中的节奏,便会在双方的审美心理上产生共鸣效应。这种结构有时更带隐蔽性,它甚至不需要经过逻辑的过滤而直观地为人所接受,同样达到移人情性的效果。清代林云铭感读《师说》正是这样的:“其文错综变化,反复引证,似无段落可寻。一气读之,只觉意味无穷。”(《韩文起》卷一)

但韩愈的《师说》历来解释纷繁,综其原因不外有二:或结构的不易把握,或文意的闪烁不定,就这篇文章来说,结构对于行文的理解可能带有更根本的意义。那么《师说》结构是怎样的呢?如果要充分地解构,我们不能不考虑以下问题:

(一)“师者”与“学者”关系怎样?

(二)“从师”与“耻师”关系如何?

(三)“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关系如何?

(四)“传道”“授业”“解惑”之间的关系如何?

应当说这些关系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就第一个问题,从矛盾的对立同一看,“师者”与“学者”有着矛盾冲突,表现在“授”与“受”的关系上,教育论文《韩愈《师说》解构》。在矛盾双方的侧重上,行文显然焦点在“受”上,即在“解惑”“闻道”与“从师”上。在这一层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对应的形式应当是“学者,所以闻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与“耻师”也构成一对矛盾。其施事应当是“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它们的分野正如《古文观止》上所说“是否‘吾师道也’”。而这便成了“遗惑”与“解惑”的关纽。“闻道”则惑解,不“闻道”则惑遗。故而“闻道”与“解惑”也顺理构成一对矛盾。在“道—业—惑”这三者之中,“业”乃中介,而真正构成一对矛盾关系是“道”与“惑”;此二者相辅相成,说此及彼,此消彼长,又可相互转化。但《古文笔法百篇》不晓其要义,对“道”与“惑”之并提或单言不明所在:“只发明‘道’与‘惑’,或只单言‘道’,至篇末又以‘道’与‘业’言,又不言‘惑’,此变化错综处。”曾国藩显然也没有弄懂,他说:“‘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解二者之惑。韩公一生学到好文,二者兼营,故我并言之。末幅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仍作双收。”(《求阙斋读书录》卷八)

了悟如此,则我们对行文的思路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以为就整体而言,《师说》的`散文笔法是骈文的一个变体。在一个骈文已有几百年且仍处繁盛的时代,正如有人所指,倡导古文倒似乎是一种时髦。这种时髦虽远绍秦汉,但于时文的关系又怎么能割舍呢,而如果我们对骈文的写法有一定的认识的话。蒋伯潜、蒋祖怡在《骈文与散文》中引评骈文的写法时说:“把这一部分的工作(造句)做完,第二步就着手组成一篇文章。他(陈其年)也说出了三种办法:一把造成的句子,用自己的主见来融会贯通,使得这些句子和题中的本事合而为一,务使句子的意思非常明朗。二即就融会好了的句子,再加语助辞或呼唤字来化成浑然的联语,使得引用的古事和今意并行而不背。三把联语融成一段,由几段融为一篇,相互连串起来,使之有明确的语意而浑然不露出什么痕迹来,一篇好的骈文就此成功了。”

柳宗元有几篇文章谈到韩愈的师说:

1、《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里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心是得狂名。这里的所谓师,不是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是指给社会上学业有成的士人或学者做老师,或给做官的当老师。唐朝时候,反对这样的老师,认为有人敢于做这样的老师,是狂人。只有韩愈不管这种风气,不怕人家的耻笑,敢于做这样的老师。为了反对这种风气,批驳这种耻笑,他写了《师说》。

2、《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里说: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人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这里讲的章句师,即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言道、讲古、穷文辞,即指给社会上学业有成的士人做老师。柳宗元愿意言道、讲古、穷文辞,但不敢做那样的老师,怕触犯风气,受到笑侮,这里显出韩愈作《师说》的勇敢。

3、《师友箴·并序》: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吾欲从师,可从者谁?借有可从,举世笑之。这里指出为人师要被众人耻笑。但士子不从师学道,在学道上怎么能够成就?说明从师的重要。这也说明韩愈作《师说》的重要。还有别篇谈到师说的从略。

从柳宗元的话里,看到韩愈作《师说》不是一般的论说,是具有反抗流俗的不正确的风气,批驳错误的观点,不怕人们的耻笑,为建立新的师道而努力,是具有很大的勇气的。

《师说》一开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什么要提古之学者呢?是针对当时的学者以从师为可耻说的。这个开头和结尾呼应。结尾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结尾说的古道,即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师道。这个开头也同文章中的论点相应,文章中提到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两个师道,即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从师之道。文章中提到圣人无常师,及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师道。这个开头一直贯串全篇,不仅首尾呼应,并且脉络贯通。从行文的表达来讲,有提必有师的,有提师道的,有提能行古道的又显得变化而不重复。

再说这里提出传道受业解惑,与上引柳宗元的提言道讲古穷文不完全一样。柳宗元的三分法是三者并列的,言道相当于后来说的义理,讲古相当于考据,穷文相当于辞章。韩愈讲的传道受业解惑,不是三者并列的,是传道与受业并列,在道与业方面有惑,请老师来解惑,解惑是贯串在传道受业之中的。韩愈说的传道,即柳宗元的言道,韩愈说的受业,即柳宗元的讲古穷文。柳不提解惑,因为解惑已包含在言道讲古穷文之中,可以不提。韩提出解惑,是针对当时人以从师为可耻来说的。要驳斥当时人以从师为可耻的错误认识,所以提出解惑来。

这里提出传道受业解惑,接下去讲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有惑就该从师解惑,这是承接解惑说的;再讲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是承接传道说的。再下去是小结,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把受业放开不提。全文后面总结性的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呼应开头,闻道是承接传道说的,术业是承接受业说的,解惑却放开不提。为什么前面的承接不提受业,后面的总结不提解惑呢?大概韩愈的意思,受业有两方面:一方面指童子师的教句读,所以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这样的受业,当时人并不反对,所以可以不提,针对当时人的错误认识,只讲传道解惑。另一方面指接受专门术业,像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即向郯子问少昊氏怎样以鸟命官,向苌弘学音乐,向师襄学弹琴,向老子问礼。因为术业有专攻,所以孔子向这些专家学习,这个受业是指接受专业知识说的。要向这些专家请教,说明孔子在这些专业知识上有惑,要请他们解惑,解惑已含在受业之中,所以只用术业有专攻来承接受业,可以不提解惑了。上文的承接不提受业,可由下文的承接受业来作补充;下文的总结不提解惑,因上文的讲解惑已作了说明。上下文互相补充,即讲得全面,又可以避免重复,这是善于剪裁的地方。

当时人反对在传道受业解惑上从师,错误地以为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认为彼此的年纪相近,对道的认识相似,不应该相师。以地位低为可耻,对官大的就恭维。作者用什么论点来反对这种错误的认识呢?他提出当时人尊信的圣人的话来做立论的根据,使对方不得不折服。当时的圣人指孔子,孔子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所以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来说明解惑从师的必要。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所以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提出闻道来,说明传道从师的必要。这里都引孔子的话来作证,使当时人不能不信服。那末为什么不明引孔子的话呢?因为下文提到孔子以谁为师,又提到孔子曰,两处提到孔子。要是这里的非生而知之和闻道都引孔子曰,就显得重复。所以上面两处引孔子的话,不采取明引,把它融化在文章里,这里显出文章的变化来。

再看《师说》中的议论,为什么要提出解惑和传道呢?当时的士大夫之族,反对从师的理由,即认为年龄相近的不该相师,对道的认识相近的不该相师,官大的不该以官小的为师。针对这种错误认识,作者认为由于只看重官大的就恭维,不理解解惑的重要。人不是生知,就有惑,就要解惑;要解惑就要从师,不管年龄的大小,官位的高低。所以从非生知提到解惑从师的必要。这里含有对高官就恭维的藐视,用圣人来作比。圣人不是生知,也有惑,也要从师解惑。高官在认识上总比不上圣人,就更有惑,更要从师解惑。他不承认官高了就没有惑,就不要从师,这是他的高明处。针对彼与彼年相若也,就提出生乎吾前和生乎吾后来。不光年相若的可以相师,就是生乎吾后,比我年纪小的,只要他闻道也亦先乎吾,我也该从他为师,并说明这就是师道,用来破除年相若的不能相师的说法。针对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指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些议论都是有的放矢,是有力量的。在这里,把道相似也不宜相师这一点放下了,没有驳斥,是不是文章有疏漏呢?不是的。这点要放在下面讨论,所以这里先不谈。这也显出全文前后呼应安排的手法。

这篇是《师说》,说明什么是师道。说明的论点是有针对性的,但不采用驳诘的写法,所以不是列举对方的错误论点来加以一一驳斥,采用先说明什么是师道,再举出对方的错误意见来批驳。

这篇文章的另一特色,他不光是说理,还带有强烈感情。这种感情是从反抗流俗的嘲笑来的。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两句感叹的话,反映了他的感情。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用疑问句来表示感叹。

文章除了说理外,还举出例证来加强说服力。例证有两种,一种是一般地说的,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接下来就指出士大夫耻相师的错误。一种是具体指出的,像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接下来就指出郯子之徙,其贤不及孔子;又像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接下来就说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样说,就回答上面道相似也的问题。不仅道相似也的可以相师,就是对不如自己的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也可以认他为师来学习他的技艺。从而显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是符合圣人之道,是符合师道的,今之学者以从师为可耻是错误的。

全篇围绕着传道受业解惑来立论,善于运用对比,运用排偶,来展开议论,富有说服力。在对比排偶上又出以变化。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与今之学者耻相师对比,今之巫医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今之学者耻相师对比,孔子不耻相师与今之学者耻相师对比,最后以今之学者李蟠的不耻相师与今之学者耻相师

对比。经过这样的对比,李蟠的不耻相师与孔子的不耻相师一致,与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致,是符合师道,从而显出今之学者耻相师是背离孔子之道,背离师道,是错误的。但作者的行文又出以变化,不像上面讲的那样呆板。比方他不提今之学者,说士大夫之族,不提孔子不耻相师,说圣人无常师,不提今之学者李蟠不耻相师,说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显得他已是个学者了,却不拘于时,学于余。在形式上不像对比,实际上是对比,显出行文的灵活变化。

再像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与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排比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也是排比句。排比句是对偶的,可以加强气势,但接下去的句子又有变化。像前一个排比句后接吾师道也,是用散句;后一个排比句后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从是故到其皆出于此乎这一长句是散句,但这一长句中的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是对偶句。再像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都是对偶句,下面的句子又都是散句。这些正是散句和偶句的错综变化,使文章写得有气势,又灵活变化,构成这篇文章语言上的特色。

推荐文言文请辞书六

五柳先生传

魏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dǔ)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足。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许,处所。详:知道。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会:体会、领会。欣然:高兴的样子。嗜:喜好。亲旧:亲戚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或:有时。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就。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既:已经。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萧然,空寂的样子。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盛饭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经常。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黔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这。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觞:酒杯。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足。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许,处所。

详:知道。

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会:体会、领会。

欣然:高兴的样子。

嗜:喜好。

亲旧:亲戚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或:有时。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zhé),就。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既:已经。

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zēng)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萧然,空寂的样子。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饮水用具。屡:经常。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黔(qián)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

兹:这。

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chóu):辈,同类。

觞(shāng):酒杯。

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

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对于《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清代学者林云铭推测这是陶渊明辞官后所作。

1、以:(1)因以为号焉 以:把。以为,以之为。

(2)以此自终 以:凭借。

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之:助词,的

3、言:(1)闲静少言 言: 说,说话(动词)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言语,话(名词)

4、如:(1)晏如也 如:……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如:像

5、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其: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 其:代词,指五柳先生

1、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不求甚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今:或者。

5、赞曰: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称赞,赞美。

6、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古:处所。今:允许,许可。

7、造饮辄尽:古:往,到。今:制造。

8、颇示己志:古:稍微。今:很; 相当地。

1、详:亦不详其姓字。

2、亲旧:亲旧知其如此。

3、乐:以乐其志。

4、酒:性嗜酒。

宅边有五柳树: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好读书: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所以又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性嗜酒:“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箪瓢屡空: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二十四孝图·黔娄·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文中描述了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率真自然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正文。第二部分是赞语。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五柳先生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五柳先生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他看中五柳树的原因也许五柳先生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第二节自“闲静少言”至“欣然忘食”,写五柳先生的禀性志趣。接着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五柳先生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五柳先生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五柳先生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 荣利,五柳先生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五柳先生没有志趣。但这一节主要是写其“好读书”而善读书。但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与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有关。五柳先生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表明了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和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三节自“性嗜洒”至“不吝情去留”,写“五柳先生”的饮酒嗜好。作者强调他的嗜洒是出于天性,而非门阀之士的放荡纵酒,自我麻醉。但嗜洒与家贫又是矛盾的,他不慕荣利,不能摆脱贫困,便“不能常得”到酒。这说明他不因嗜酒而失节。至于亲友请他吃酒,他却毫无拘束,一去即饮,一醉方休,又反映了他的坦率与认真,并没有当时所谓名士的虚伪与矫情。饮酒是他在那种时代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四节自“环堵萧然”至“以此自终”,写“五柳先生”的安贫与著文。他虽然居室破漏,衣食不足,但却安然自得。这正是他安贫乐道的表现。而“常著文章自娱”,不入尘网,则是他读书“每有会意”的结果。并且,“忘怀得失”又是他“不慕荣利”的性格使然。这些既与前文相照应,又收束了全篇。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第二部分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陶渊明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既表达了他对上古社会淳朴风尚的向往之情,又说明他是一位有着美好理想的隐士。同时也是对世风日卜的黑暗现实的针砭与嘲飒。

推荐文言文请辞书七

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

1、“……者,……也”格式。“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

“刘备者,天下枭雄也。”(“者也”双用)

“刘备者,天下枭雄。”或“刘备,天下枭雄也。”(“者也”单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不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者也”合用)

2、“……是……”格式。“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如: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

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吾翁即汝翁。”(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汉书、项籍传》

“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岳阳楼记》

“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

5、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如:

“是时,曹操遗权书。”(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赤壁之战》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进水里的地方。)《刻舟求剑》

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来表示。为方便学习,我们把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即标志被动和意念被动。

(一)标志被动主要有四类标志。

1、于(乎)式,即“动词+于(乎)+主动者。

介词“于(乎)”用在动词后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受制于人。

2、“……见……”,“见……于……”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为……”“为所……”“为……所……”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先发者制人,后发者为人所制。《项羽列传》

4、……被……(在文言中较为少见)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

(二)意念被动

没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出现,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如: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项脊轩志》

洎牧以谗诛。《六国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句。

在汉语的语法中,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但有时因为表达的特殊需要而出现倒装现象。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一般是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在现代汉语中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也经常用主谓倒装句式。如:

太不聪明了,孩子!

(二)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缺一不可。疑问代词有孰、何、谁、曷、安、奚、恶、胡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例句:

子将安之?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非、弗、勿”或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与国也〉〉

以为天下莫己若者。〈〈秋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3、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其斯之谓与!

无乃尔是过欤!

(三)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

1、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推荐文言文请辞书八

习近平讲话之文言文

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注释】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解说】引自2015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中拉论坛这个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大家应该坚持友好协商、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理念,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打牢整体合作政治基础。

2、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注释】东风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吹拂,树枝上的小花已经开始绽放。

【解说】引自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作为讲话开头,表示新的一年来临,大家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充满喜悦。 3.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出自唐孟郊《游子吟》,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全诗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浓的母爱,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全诗翻译略)

【解说】引自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以及家庭的重要性。

4、

“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 【注释】摘编自《韩非子·显学篇》,作战勇猛的将领都是从士卒提拔上来的,贤臣良相也都是从地方官提升起来的。

【解说】引自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表示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县级官员选拔任用。历史上,许多名人志士为官从政是从县一级起步的,如王安石“治绩大举,民称其德”,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大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的制定方针政策。

5、

“善莫大于作忠” 【注释】忠心是最大的善行。

【解说】引自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对党忠诚,是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衡量一个县委书记当得怎么样,可以讲很多条,但主要看这一条。“善莫大于作忠。” 6.

“为官避事平生耻。”

【注释】出自古语,当官的如果怕惹事、一味避事,应该引以为一生的耻辱。

【解说】当好县委书记,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责,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7、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言必信,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注释】古语,皆为古人道德修养及为官的箴言启示。

【解说】以上引自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为官者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县委书记作为县里的权力人物和公众人物,要注意道德操守,道德上失足有时比某些工作失误杀伤力还要大。 8.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注释】出自孟子,意为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

【解说】引自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表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9.

“远亲不如近邻”

【注释】意为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解说】引自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中国愿同所有周边国家商签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双边关系发展和地区繁荣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10.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注释】出自《韩非子·说林上》,意为两国友好就要两国的百姓互相尊重,互相亲和! 【解说】引自2015年4月7日,习近平出席第十五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时的讲话。在发展道路上,中越双方应该继续加强人文交流、增进睦邻友好,使中越传统友谊在两国人民中代代相传。

11、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注释】出自清代魏源的《默觚·治篇八》,意为独自一个高飞,难以飞起;许多人一块行走,则容易走快。

【解说】引自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意义同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我们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接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工业、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打造绿色能源、环保、电子商务等合作新亮点,把亚非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要深化区域和跨区域合作,用好现有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适时建立新的合作平台,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亚非合作新格局。

12、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注释】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匮:缺乏。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勤劳,只要勤劳就不会缺衣少食。

【解说】引自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13、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注释】三国谯周,意为交友有法,即使身处千里之远也可交好,友谊也可坚固如胶漆,堪比金石。

【解说】引自2015年5月8日,习近平在白俄罗斯《苏维埃白俄罗斯报》发表题为《让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激越昂扬》的署名文章。中巴双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两国关系发展,坚定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相互协作,坚持以友谊为一切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巴两国虽然距离遥远,但双方关系取得巨大成就。 1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注释】出自《论语》,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 【解说】引自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

15、

德不孤,必有邻 【注释】出自《论语》,意为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解说】引自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只要中日两国人民真诚友好、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实现世代友好。中日两国都是亚洲和世界的重要国家,两国人民勤劳、善良、富有智慧。中日和平、友好、合作,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16.

郡县治,天下安

【注释】郡县得到良好的治理,整个国家就会安定。引申自古文“郡县治民,从制则天下安矣”。

【解说】引自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 17.

“羊群走路靠头羊”

【注释】整个羊群的选择和爱好都跟随者头羊。比喻榜样的力量和领导人的重要性。

【解说】引自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习大大要求县委书记做好班子的带头人,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带头搞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带头抓班子带队伍,带头依法办事,带头廉洁自律,带头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真正做到事事带头、时时带头、处处带头,真正做到率先垂范、以上率下。

18、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注释】时局艰难的时候不屈的气节就表现出来,一一记在史册上,垂名后世。

【解说】引自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极其残暴,以惨绝人寰的手段对待中国人民,企图以屠杀和死亡让中国人民屈服。面对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人人抱定必死之心。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奋勇前进,在侵略者的屠刀下英勇就义,彰显出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19、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注释】出自唐代诗刘禹锡《蜀先主庙》,意为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解说】引自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20、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注释】出自(春秋)《诗经·大雅·荡》,是西周大臣召穆公斥责昏庸无道的周厉王所说的话。靡:无,没有;和“不”构成双重否定。初:开始。鲜:少。克:能够。意思是说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却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

【解说】引自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引用了这句两千八百年前的古语,可谓意味深长。他强调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仍要以史为鉴,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使命,再创辉煌! 21.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注释】出自郭沫若《归国杂吟》。“蹈厉”,指舞蹈时动作的威武,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一戎衣”谓一起穿上戎装。全国人民斗志昂扬,穿上戎装,一同奋起奔赴战场。 【解说】引自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在那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中,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 22.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注释】出自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意为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 【解说】引自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制度、发展水平、生活方式,那就肯定会存在一些相互不那么好理解的事情。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中国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在发展中谋共赢,在合作中同进步,让中国人民更加幸福,让世界人民共享和平与发展成果。 23.

“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

【注释】亲戚和朋友需要不断交往,不断走动关系才会越来越好。

【解说】引自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22日在西雅图出席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并发表讲话。中美民众往来越频繁,两国友好的基础就越坚实,务实合作就越红火。各省州应该在教育、旅游、体育、青年等广泛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支持社会各界和民众多走动、常来往。 24.

“法者,治之端也。” 【注释】出自《荀子·君道篇第十二》,意思是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开始。 【解说】引自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动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5、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注释】出自鬼谷子《鬼谷子·决篇第十一》,考虑以往的事情,验证未来的事情,再参考日常的事情,如果可以,就作出决断。 【解说】引自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特殊的一对双边关系,同时又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畴。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举足轻重,中美关系的阴晴冷暖对世界将产生重大影响。习近平主席借用中国古代纵横家的话告诉世人,察古可以知今,鉴往可以知来,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两国要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中美友好合作的前景必将不可限量。

26、

量腹而受,量身而衣 【注释】出自墨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意思是说,要根据自己的食量来吃饭,比量自己的身体来穿衣。

【解说】引自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增强各国发展能力。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国自身努力。各国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国际社会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帮助。

27、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注释】出自《礼记·礼运》。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解说】引自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8.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注释】出自《论语·季氏》。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使他们来归附。

【解说】引自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9.“仁义忠信,乐善不倦”。 【注释】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之《天爵与人爵》。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

【解说】引自10月l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表示中国人民历来重友谊、负责任、讲信义,中华文化历来具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在此,我愿重申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坚定承诺。 30.“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注释】出自汉·刘向《说苑·政理》。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对待人民群众,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兄长爱护自己的兄弟一样,听说他们遭受饥寒,为之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的状态,为之感到悲痛。

【解说】引自10月l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表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 31.“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注释】出自东汉史学家荀悦的政论著作集《申鉴》。文中用人身部位来比喻国家构成,说“臣为股肱,民为手足”。--股肱之臣,自然是国之栋梁;而手足之民,则是国之根基。 【解说】引自10月l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贫富悬殊和南北差距扩大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我们既为11亿人脱贫而深受鼓舞,也为8亿多人仍然在挨饿而深为担忧。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32.“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注释】出于《易经》中的“益卦”。“益卦”的卦象,上风下雷,喻示风雷激荡的景象,风雷之间相助互长,势愈强、雷愈响,所以是交相助益。 【解说】引自10月21日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表示我们就开创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达成共识。让我们行动起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共同开启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3、“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注释】鞋子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适合脚。治理的方法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有利于人民。比喻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解说】引自10月21日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表示中国人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34.“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注释】出自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把理视为事物的固然、所以然的新意在于,揭示理作为本然、规律、原因的特征,使其真正成为具有思想内涵或哲学意义的范畴,这反映了古代学者在思维与认知领域方面的进步。

【解说】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表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35.“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注释】出自唐代王勃的《八卦大演论》,是在阐述着一种广阔的视野、一种大气的格局、一种高远的境界。登在泰山之高去博览群山,就能将山脉起伏尽皆了然。

【解说】引自11月6日习近平:共同谱写中越友好新篇章——在越南国会的演讲。表示中越关系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登高望远、携手努力,为开创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亚洲和世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6.“信者,交友之本。”

【注释】讲求诚信是交友的根本。

【解说】引自2015年11月6日,习近平在越南国会发表的演讲。中越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友好合作始终是主流。双方应该坚持以中越友好大局和两国发展大局为重,坚持相互尊重、友好协商、求同存异、妥处分歧。中越互利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有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应该予以全面深化和加强。 37.“礼之用,和为贵。” 【注释】出自《论语·学而第一》”。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

【解说】引自11月6日习近平:共同谱写中越友好新篇章——在越南国会的演讲。表示和平的愿望扎根于中国人心中,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近代中国遭遇了一个多世纪的动荡和战火,人民经历了深重苦难。中国人民热爱并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中国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中国成长将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力量。 3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出自《论语·学而》。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说】引自11月7日习近平: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希望中新两国青年发扬的精神,加深对彼此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彼此人生追求的了解,互学互鉴,增进友谊,共当中新友谊的忠实继承者、积极参与者、热心奉献者,成为中新关系发展的生力军。 39.“单丝不线,孤掌难鸣。”

【注释】释义 一根丝纺不成线。比喻单身,没有配偶。 出自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说甚么单丝不线,我着你缺月再圆。” 出自韩非《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孤:单独;鸣:叫。一个巴掌难以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解说】引自11月7日习近平: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积极开展安全合作。亚洲各国人民要践行亚洲安全观,协调推进地区安全治理,共同担当和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坚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矛盾分歧,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共谋互尊互信、聚同化异、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邻国相处之道。 40.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国虽大,好战必亡。” 【注释】出自《墨子·兼爱》,就是强者不欺负弱者,富人不侮辱穷人。 出自:《司马法》,原文: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释义:国家即便再强大,如果喜欢战争也必然会灭亡。

【解说】引自11月7日习近平: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

41、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注释】语出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弊:弊端。善于治病的医生,一定医治其害病之处;善于纠正弊端的人,一定寻找引发弊端的根源。指解决问题要抓住根本和要害。

【解说】引自11月15日习近平: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表示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二十国集团要确定目标、指明方向、发挥领导力。我们既要治标以求眼下稳增长,又要治本以谋长远添动力;既要落实好以往成果,又要凝聚新的共识;既要采取国内措施、做好自己的事,又要精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4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注释】出自《荀子·修身》。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解说】引自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任何蓝图都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亚太各成员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我们要加强政策对话和协调,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平台,着力形成合力。要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全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和平环境,决不让任何事情干扰亚太发展进程。

43、“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注释】出自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但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 【解说】引自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表示面对世界经济中的激流险滩,亚太这艘巨轮必须校准航向、把好舵盘,亚太各经济体必须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努力推动全球增长。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44.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注释】万物各自得到了阴阳形成的和气而产生,各自得到了风雨的滋养而成长。不见和养之事,却能见其化生万物的成果,这就叫做神妙! 【解说】引自11月30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4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该要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

【解说】引自12月1日,在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星报》发表题为《让友谊、合作的彩虹更加绚丽夺目》的文章中南关系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加强合作的意愿强烈。我们愿同南方一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46.“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注释】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

【解说】引自12月1日,在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星报》发表题为《让友谊、合作的彩虹更加绚丽夺目》的文章。中国和南非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两国人民友谊历久弥坚。早在南非人民反种族隔离斗争时期,中国人民就坚定支持南非人民争取平等、自由、解放的正义事业,同南非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结下了深厚情谊。 47.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注释】既不能违反道义又到顾忌到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应以道义为重。

【解说】引自12月4日习近平: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表示中方将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朋友携手迈向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8.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注释】利:锋利;断:砍断,折断。 比喻只要兄弟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泛指团结合作。

【解说】引自12月5日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的总结讲话。表示中方愿同非方紧密团结,共克时艰,共同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维护好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 49.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注释】意思是要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

【解说】引自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们都是有形的,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 50.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注释】兼相爱,交相利:既爱自己也爱别人。说明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解说】引自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坚持的原则为:促进开放合作。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

推荐文言文请辞书九

缦回màn不霁何虹jì焚椒兰jiāo

妃嫔媵嫱pínyìngqiáng辘辘lù

剽掠piāo杳不知yǎo尽态极妍yán

鼎铛chēng迤逦yǐlǐ锱铢zīzhū

架梁之椽chuán在庾之粟粒yúsù横槛jiàn

呕哑ōuyā参差cēncī鬟huán囷囷qūn

1、蜀山兀,阿房出(山秃)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

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

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

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

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夺、夺取)

9、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

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

1、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