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兰州的晚春之雪散文简短(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4:12:39 页码:11
2023年兰州的晚春之雪散文简短(实用8篇)
2023-11-11 14:12:39    小编:ZTFB

总结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掌握改进的方向。怎样写才能让人对总结印象深刻呢?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兰州的晚春之雪散文简短篇一

兰州的晚春之雪迈着柔软步伐,轻盈地在午夜的寂寞中悄然飘落,将这个已经是春意盎然、又有一点燥热的城市,冷却到离“冰点”只有一步之遥的距离。

气温急剧的变化,让躺在被窝的人们,凉爽地全身起了鸡皮疙瘩,睡梦中的人们并不知道晚春的雪已经无声地临幸兰州的天地。

清晨,冷不丁被一股清晰的不能再清晰的空气唤醒,伸个懒腰,无意识地被这股不寻常的清晰将肺部彻底清洗了一番,真的爽!赶忙起床,拉开封闭很严实的窗帘,被眼前的美景惊得半天合不拢嘴,没办法只好用双手握住嘴巴。不眨眼地看着满园春色被打扮格外的妖娆,雪白、花红、嫩绿……这份妩媚是任何一个季节都无法媲美。只有晚春的这一场雪有这个能力美化这个城市,带我们步入这种仅有的美景之中。

来不及吃早饭就迫切地奔出门,包里装着伞却不愿意打开,任凭春雪化成春雨从树梢滑落,滴落在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在冰冷的惬意里疯狂地投入雪花飞舞之中,想让自己也化作翩翩起舞的雪花,飞舞地装扮这个美丽的城市。

在这场晚春之雪中,眺望翠绿成林的白塔山银妆素裹,在落雪弥漫中显得格外美丽、壮观。洁白的雪花轻轻地压在枝头的嫩叶,原本嫩得可爱的星绿,这下被白雪衬托出水盈盈的绿,街道路边绿草缀着茸茸白雪,白里透绿的很耀眼。万紫千红一点绿已经让兰州美不胜收,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雪花,给这万紫千红一点绿染上纯洁的情愫,悄然的美丽让人屏住呼吸,忘记了春光灿烂中这一股突然袭击的冷意。只想将这难得的美景一揽眼底,让自己一饱眼福。

整个兰州市前几日还是万木复苏、花红草绿、香气怡人,一派春光明媚。裙衫飘逸、薄衫短袖,爱美的女子、帅气的汉子,掀起了兰州的又一道风景线。此时,经过这一场春雪偷袭,人们不得不重新穿上冬衣,穿梭在春色与雪意共舞的时分里。

很浓的寒意在谷雨时节引领着雪花纷纷,匆忙地蔓延了兰州,给兰州增添了几许妩媚的冷艳。原本对牛肉面就很钟情的兰州人,在这样的气氛中将各个牛肉面馆拥挤得水泄不通,生意兴隆得都要接近火爆了。吃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是兰州人最惬意的事,每个人脸上凝集着和谐、友爱的笑容,有座位的急得稀里呼噜吃完,好给无座位的腾位置,无座的平静而又满脸歉意地等着,这是一种无形地用人性演奏出的和谐旋律……还有人索性端着碗,屹蹴在一边香喷喷地吃着,兰州人的豪爽就这样被演绎着。

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驱走了一身的寒气,抹了抹嘴,紧接着再想随着春雪起舞时,才发现兰州的晚春之雪选择了一个并不适合她的环境飞舞着。一米阳光已经将她们驱散了,她们洁白的身躯不经意地化成一汪纯水,滋养着大地。晚春之雪将兰州净化成一面清澈的镜子,给人们留下的是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一道春暖花开的美丽纯洁的雪景。虽然晚春的雪会被春光灿烂的暖阳,晒的什么也没留,但她们清澈、纯美永远在人们的心中。

晚春的这场雪,带着利弊参半的激情临幸了兰州,让春意盎然的兰州重温冬日的寒冷,之后就转身离去了。

榆中,榆中。

我由始至终都认为榆中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最珍惜的一部分。

这次有幸参加“榆中小戏小品业余创作骨干免费培训班”,让我再次走进阔别二十余年之久的榆中。站在现代气息浓郁的县城中心,看着晨雾缭绕的榆中,我知道日新月异的榆中害羞了,她是不愿见到我这位曾经见证过她贫穷、落后容颜的人。于是,她用这薄薄的晨雾遮掩着自己的羞涩。

“榆中啊!榆中,你可知道:没有一个孩子会嫌弃自己母亲的。”去文化馆的路上,我在心里一直这样呼唤着,我也是带着这种呼唤走进培训班的教室。

蔡老师从小说、散文、诗歌、小戏、小品等题材的创作方面,用深入浅出的方法,给我们传授着他几十年来创作所积累的经验,同时,老师更多的是解决学员们在实地创作中遇到的种种“疑难杂症”,拨开了学员们在创作中所积压的“乌云”,让学员们明确了创作思路。教室里如同哺乳室,我们这些学员也如同饥饿已久的孩子,拼命吸吮着蔡老师挥洒的“乳汁”。这次培训班真的让我们是受益匪浅,两天的培训时间,对我们这些渴求知识的人来说,真的有些少。

蔡老师做最后总结时说的一句话,一直在我心里萦绕着。他说他看到我们这么多人,在热爱和坚守着文学这片天地,他觉得他不孤单。我也深深地有这种感受,看着身边这么多兄弟姐妹,携手走在文学的道路上,我觉得我也不再孤单。

榆中能有这么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我们学员心里都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彭老师,没有彭老师这么多年引领和发现,鼓励和指导,以及他对待每个文学爱好者那种不离不弃的态度,也许,今天榆中不会有这么多人奔走在文学这条道理上。

这两天的时间,让我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榆中人热情好客、善良淳朴的品德。这两天的吃住都是在李姐家里,(李姐的丈夫,害怕我拘束,而借故去了他父母家住)她家里的书、报纸等刊物堆积如山,我可以随心所欲的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读书、看报,李姐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的伺候着我,让我饱尝了被关爱的幸福滋味。我与李姐相识缘于文学,情同姐妹。

还有已为人奶奶的孙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种菜、卖菜,过着一个农村女人最普通的生活,却怀揣着一个文学梦,从少女时代到现在一直都坚持写日志,几十年如一日用她自己的笔,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的精神感动了我。在我要走之前,她非要请我吃饭,盛情难却的我在席间用功名利禄的心态奉劝她:靠写作养家糊口真的很难。孙姐淡然一笑地说:她对文学只是爱,从未想过要名利双收。有爱足矣,无需回报。多么朴实的想法,在她的面前,我惭愧地低下头。

这一路上,我泪如泉涌,在心里狂喊着:榆中,榆中……。

兰州的晚春之雪散文简短篇二

春天姗姗来迟,约定雨过天晴,收起伞也收起了你。

想说的那句话,告诉了风,告诉了云,却没能告诉了你。

摊开旧事日记,关于怀念你的温暖、你的心情,发表在那个不确定的季节里。

午后的阳光宁静悠远。

花猫倦怠地睡在邻家的屋瓦上,爬满青苔的自来水池,锈蚀的金属管子把日子一点一滴流逝走;去年遗弃的油菜籽,在墙边没有秩序的生长;我倚在窗台,想起多年前路过安徽的那个无名小站,在一个小旅馆里,拿走被人遗弃瞎子阿炳的二胡录音机磁带。

午后醒来的时候,枕边的书落在地上,那是一本八十年代的上海杂志,封面娇媚女子的脸蛋早已容光不在,夜市的旧书摊可以决定它下一站的归宿。

路边白杨树林立,奔驰的重型卡车掠过,清脆的叶子声穿越小镇上空。

走了的,也许就不会回来,朦胧中抬头看看窗外蓝天,不知道是三月还是夏季。

兰州的晚春之雪散文简短篇三

兰州,有黄河苍茫东去的无奈,有水车吱嘎的柔情,有羊皮筏子直面危情的坚毅,有敦实黄土的朴实,有最澄净天空的通彻,有心满意足的牛肉面,更有大漠苍苍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憨厚与豪迈。

兰州人们,总是以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生活在这狭长的两山加一河的地域。不羡慕北上广的繁华,也不担心恶劣的地理环境……毕竟,这里,比西藏低些,比新疆更离祖国近些。

兰州,从古至今,从来都不会放弃对绿树,对鲜花,对水流的追求和向往,因为,这里缺水。一年四季,有可能仅仅下三四场雨,两三场雪。对雨雪的渴望,已经渗透到兰州本地人的沉沉的梦中。

兰州,有着太多的西北的影子,一到开春,就吹起沙尘暴,人们就会看到漫天黑黄黑黄的天幕慢慢靠近,不是如台风般飞沙走石,也不是如龙卷风气势磅礴,就是这么不急不躁,慢慢的但是有目的地笼罩过来。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就陷入这温柔的环抱中,等茫然回顾时,周遭迷雾蒙蒙,吸入的都是土的味道,桌面,房间,屋顶,街道全是薄薄的黄土。这还算脾气好的。如果脾气倔强又暴躁的,来的时候根本不给你打招呼,往往在人们不经意间,将天上,地下,将奔流的黄河,巍巍的山峦都环环包裹。天空一霎间变黄,连那高高在上的太阳,也让怯沉默,只有微微发光的样子,如微弱的圆盘。如果多些时日,这种禁锢的天气足够让兰州人们发疯的,因为这沙尘禁锢了世上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思想和生活的乐趣。不过好在现在随着治理手段的不断加强,这种沙尘暴的天气越来越少,影响也越来越微弱,希望今后少见或者不见。

平常的兰州,会绽开清亮的天空,温柔的欢迎四方来客。冬天不是太冷,夏天更是凉爽。没有北京宫阙与楼宇的厚重,更没有上海高楼树立的繁华。没有如昆明春城般花团锦簇的艳丽,当然,和她的近邻西安比起来,肯定没有那份高贵和雍容。兰州,就像邻家姐姐一样,平凡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辛勤地劳动着。有时会开心地笑,有时会和你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有时又会很童心地捉弄你一下,当你生气暴跳如雷想发火时,待看到她纯洁的面庞时,必定会被真诚,不做作的表情所感染,这火气会散到九天之外了。

兰州的性格养育了兰州人的性格。兰州人,做起事情从不拖泥带水。兰州人,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人从来都是直接表现出来,从不藏着掖着。

兰州人,总是对朋友,对远道来的人很热情,不论是身居高堂,还是一介平民,都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招待,朋友就是朋友,没有高低贵贱,没有你尊我卑的概念。

兰州人,不论年轻时多么想离开,无论某个时候多么嫌弃,多么不屑一顾,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积累会慢慢喜欢上这座城市,并且再不离开,回归自然本质。

兰州最美的时日,是雨雪过后的焕然一新,是树木绽绿时的欣欣向荣,是最热天阴凉地的清爽,是假日与知心朋友喝酒到深夜的执着。

最美的是每天的兰州的夜色。每天夜幕降临,你看兰州城华灯初上,灯光亮起,高楼被霓虹灯装点的璀璨夺目。街道被路灯照耀的如同白昼,那一座座人行天桥,彩灯闪闪,流光溢彩,被小盆友可爱滴称为〔彩虹桥〕。更美的是在滨河路,沿着河边行走,看到如梦幻般美丽的中山桥,横跨黄河,宛如一道彩虹。河边的建筑已经装饰一新,倒影在河面上随波荡漾,那点点灯光如天上的星星一闪又一闪,跳进了人们的心里。黄河水里行驶的轮渡,带着五光十色的帽子,穿梭在忽明忽暗的黄河水道上,更添西北韵味。

街边的啤酒摊,烧烤炉子都已经热火朝天,一间间火锅店人满为患,ktv里的歌声已经悠扬响起,滨河路边静谧的小道,情侣的影子成双成对。猜拳声,喝酒声高亢有力,只有兰山顶上的明月一如既往的清亮和含蓄!

兰州的晚春之雪散文简短篇四

季节里的风吹过,暖暖的。目及远方,都是绿意的梦。

我的小城,每时每刻都被润润的绿色轻裹。湿润而蓝蓝的天空,惬意的爽风,清新的空气。悄悄地,沿江路上的抚河公园,路旁的一字排开的沙桐树,不知道哪时,春姑娘在枝间点点洒上了绿意。渐渐的,绿意由浅变深,深次渐黛。一阵习习的晓风过后,整齐划一的沙桐树已经形成了春天的一道风景,成了气候。绿意婆娑,它在春天里摇曳。

我站在路边,目光随了沙桐树一线展开。蓦然回首,念及昨日被雨水轻打的樱花,凋谢的花朵粘连了尘土,那不堪的样子,让人心疼。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我情不自禁地轻问了自己,又神经质式地轻问了绿意,但没有人回答我。感觉到时光只轻轻地滑了一个舞步,又做了一个华丽的转身。而我,立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独自匆匆而又迷茫。

转身,我已成了季节里凋零的花朵。

兰州的晚春之雪散文简短篇五

绵绵长夜,昏星红肿着的眸子却依然没有闭上,几许低呓,碎碎念地数着一只,两只,三只……绵羊。睡意就这样消失了,时间,一分一秒地绕着思绪运行,几许怅然,几许缥缈。

在这样的背景下,兰州的夜,倒显得更加安静,而在静寂中又不乏偶尔的喧澜。窗外马路上稀疏的车辆,呼啸而过;似乎不远的火车也发出嘹亮的“嗡嗡嗡”声,伴随着这清晰的存在,回忆便不断涌现。

还记得那次初见,本该“草长莺飞二月天,三月桃花相映红”的兰州,却依旧保持着冬季未怠去的清冷,萧条。现在想想,那行进在兰州火车上沿途没有一丝绿的“黄”山;那略显普通、平庸的火车站;那似断了线的珠子的眼泪,啪嗒,啪嗒。从未想过的萧瑟,从未涉及过的遥远。荒凉、偏僻,冷清、落后便成了我对兰州的第一印象。

追溯踏上兰州这片土地的渊源,便是从幼年起始已埋下的对远方的渴望。很小的时候,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长年奔波在外,让我老早便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而每次回来捎带的礼物,更是增加了我对非家乡的向往。可能这就是距离的诱惑。

在无数的梦境里,远方,轻轻地摇晃着心灵的涟漪,时刻盼望着扬帆;在跌宕的记忆中,远方,悄悄地洒落青春的故事,时刻准备着起航。

也许正是那一颗动荡不安的心,在距离的诱惑下,起伏,渴望,向往。朝着遥远的世界站立着,翘首着。黑夜里的凝望,没有尽头;遥远的世界,没有终点。距离的诱惑,促成了我与兰州的初次相见。

也许又是距离的诱惑,让我时隔数月,就这样迎来了与兰州的第二次相见,充足的时间沐浴兰州的风情,不似初见的匆匆与忙碌。也许是那沿途绵绵山脉上覆盖的抹抹绿意,也许是开学季火车站来往穿梭的身影,也许是第二次相见已俨然卸下的初见的娇羞,这次与兰州的会面倒更添一份亲切,细腻。

拖着行李箱,走出兰州站的站台,来到车水马龙的道路,伸手揽一辆去往兰大的出租,一丝安宁的清凉从耳畔拂过,来不及多余的浮想,一座雄浑壮观的大门便映入眼帘——兰州大学,我遥远的渴望,又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收拾好激动的心情,以一种全新的感受第一次领略兰大给予我的欢迎。蒙蒙亮的天空,还隐着含羞带怯的月,时而躲在云层里,时而跃在树梢上;那飘荡的云朵,则披在草木里,映在湖面上。果然,兰州的清晨,别有一番味道。

然后,便是兰州的人儿,初见兰州,便相遇了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淳朴的人儿。那是一个白白的,初见便让人喜欢的姑娘,她有着一双诚挚的眼睛,别于陌生人的热情,火车站外晚点半小时等待后的平静以及给予长途跋涉的关怀,便一下让我放松了对这个陌生城市的警惕。我们一起住宿,一起吃饭,一起走进复试地考场;我们彼此安慰,彼此鼓励,彼此关心着兰大写给我们的结局。回想那时候,我尽量控制着自己讶异,感激的神情,保持该有的自然,倒是傻得可以。

显然,再见兰州,好多的第一感都在发生变化,这里的紫外线特别强烈,这里的天显得格外明亮;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里的黄昏安安然。而唯一没有变化的便是这儿朴实热情的人儿。

陆陆续续,同一宿舍的姑娘们相继报到,毫无疑问,初见的那个姑娘,是我的第一个室友,她也成了我在这座陌生城市的第一个依恋。

为什么说我对这儿的人儿的印象没有发生改变,那便要说起我的第二个室友,同样一位甘肃姑娘,一个看起来文静而有涵养的女孩儿,却给予了我这个初次见面的人熟悉的热情,没有僵硬的自我介绍,一切是那么顺其自然。当她放下手中的忙碌,陪我去往邮局取件,只有我自己知道,感动的泪花已经在眼窝打转,的确,无需太多的多愁善感,所有的感动明白就好。

两位甘肃姑娘几乎让我放下对异地陌生环境所有的戒心,而那么丁点不安便是源自与宿舍又一位姑娘的素昧谋面。其实,前两个的秘而不宣,让我对这位不曾见面的姑娘并未产生多么强烈的疏离感,但用不乏那么丁点的悲观。这位姑娘,是相较于兰州土著人儿,与我同属于异乡的山西女孩儿,可能都从遥远的地方来,初次见面便是满满的惺惺相惜,因为,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接近起来舒服的姑娘。

兰州,第二次见面,高楼林立的大厦推翻了初见双目中的落后;接二连三的温暖取代了昔日印象中的清冷;欢声笑语的相处代替了之前脑海中的偏见。我想:这样的见面,我很喜欢。

写到这儿,便又让我想起老师留下的作业:用三句话介绍一个你入学以来认识的同学。三句话吗?我想不用,三句话都太多,一个词就够了,那就是:天然。天然的兰州,天然的人儿,天然的相遇。

兰州的晚春之雪散文简短篇六

较于动辄或“六朝金粉地”,或“十代帝王都”的古城旧巷,兰州真的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了,朱偰先生在较量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说“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看来,梳理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最恰当的还理应是从“文学”、“人物”、“山川”、“气象”此四方面着手,方可不失本相的“评头论足”兰州城来。

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汉昭帝刘弗陵颁旨一道,驿官快马扬鞭,绕山涉水,宣读在今兰州原址设金城县,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改置金城郡。当然,关于金城的来由,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因初次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取于《汉书.地理志》“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一说,得于“金城池汤”的典故,喻其坚固而得其名,当然,这点还与那位英年早逝,却官至大司马的骠骑将军有关。隋初,因其城南接壤皋兰山脉而更名兰州,几经变故,至清代又为兰州府,至今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

论起文学,历来是与人物分不开的,因为一切的建造与创立,都是人类在人为的操作或作怪,难怪有人说生活本来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又是文化的范畴。但是中国的文化里又有个怪现象,总喜欢将出生在本地,一直却居于他乡的人“拉拢”到自己的文化人物里来,这样去考量一座城市,显然是不全面的,更不能真正地认识到文学的庐山真面目的。既然要说道兰州城的文学与人物,黄谏,是个避不开的槛,这位“明朝探花”,地地道道的兰州才子,有生以来才华横溢,广泛涉猎,著作几乎超身。著有《书经集解》、《诗经集解》、《月令通纂》各四卷,《从古正文》六卷,《亢仓子音释》、《补辑帝王纪年纂要》、《兰县志》、《使南稿》等,内容涉及经学、史学、音韵学等。闲来捻诗歌词,他也是在行的了不得,那句“势如山压卵,宵遁留空雷,兰州古金城,守将真雄伟”,更是将徐达与蒙古将军王保保定西之战的过往云烟,朱元璋也为其流泪,并令:“祭以少牢,配享鸡笼山功臣庙”的战争述写得近于眼帘。除去这些,在他咏山吟水,歌唱自然的作品之中,亦不乏千古流传的佳句妙语。读来可谓别有另番洞天了。

“水结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寒烟。共夸城外新兰若,自是人间小洞天。僧住上方如罨画,雨余下土应丰年。明朝再拟同游赏,竹里行厨引涧泉。"(《游五泉山》)。

“佛寺尚存金错落,宝珠常映日月明。乱山横峙水回萦,石洞深藏岁月更。”(《游山寺》)。

明宗景泰元年,他为庄浪卫连城藏传佛教寺院大通寺撰写了《敕赐大通寺记》,碑记中写道:"余谓庄浪乃古河西五郡之一,去京畿甚远,虽王化所渐被,而能明圣人之道者鲜,使不兴兹教以范围之,则强戾之心斯盛,乌能望其化于善哉!然善固人心所具之理,人皆有之,既不遵圣教以复其初,而是教之所以化人心以归于善,亦可尚也。"牵情乡邻,字字生爱,不可不谓至男儿性情也。

如果说这点还不足以表述他对故园的丝丝情爱,那么《黄河赋》:“噫嘻!浩浩乎廓矣哉!黄河之水邀兮,吾不知所从来。填兮若万骑之赴;倏忽若起蛰之雷。……咏者谓(黄河)自天而来,其必有得乎?……”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美丽。行文娓娓,将自己的儒家思想,处世哲学,古人评论,英雄过往演义的可叹可赞。万物齐于一处,风流自出一家。在他的文章里,自然与人类是息息相生的,反对穷兵黩武、祸害百姓的行径,主张除害兴利,奖励耕织,洋溢着深切的农本思想。

他还对泉井之水质颇有研究,曾遍访京师泉井,一一品尝,甘肃的酒泉、五泉之名,也许是对这位鸿儒大家最美记忆吧,除去这些,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曾披袍驾马,出使越南外邦。

行文至此,我似乎看到这位老人,忽的咏山吟水,曲水流觞,又忽的袍甲裹身,戎马倥偬。

兰州的晚春之雪散文简短篇七

雨后的晚春,洁净、柔润。

风儿轻轻吹拂,仿若沾满花露的音乐,飘荡在心空,抚慰我寂寥的心情。

桃花已经凋零,迎夏的花儿开始争艳,柳丝也越发飘逸。晚春滚动在绿叶上,就像少女幻美的梦,挥之不去的忧伤和温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芊丽的画卷。

充盈花香的气息,在水烟朦胧的空间漂浮。湖水涟漪一层又一层灵气,渲染着春天最是极致的魅惑。

琴弦拨动阵阵幽思,绝美的风景在短笛的吟唱下,绵延一道跋山涉水的心路。邂逅的浪漫在晚春的多姿中,尽情倾诉。目光注视着字里行间跳动的脉搏,阅尽人世黄沙漫漫、青山逶迤。也许,你星眼半开、柳眉低垂,让我洁白的挚爱有一个完美的归宿。

穿越地平线的渴望在温情中弥漫,萦魂的纯净在鸟鸣中苏醒。来自天边的无上之美,带着我的爱悠悠舒展。晚春的味道啊,就这样悄然溜进我的心灵深处,亦如那清泉在幽林中哗哗流淌。

旖旎的情调在音色迷离中酝酿。是你吗?一声轻笑挥去我不尽的忧伤,让我体会生命的鲜活和清脆。

微眯双目,雨后的晚春斜阳,如少女丝绸般的玉手轻抚,朦胧而又强烈的柔腻平抚疲惫的身躯。如若可以,我愿在夺魂的静婉中,把所有的激情和缠绵献给你,让每一片花瓣上都烙下我深情的亲吻。

晚春的夜晚,典雅的字符恰似一滴清露落下,涟漪一朵优美的波纹。我在幽秘的小径边,欣赏到丝丝入扣的管弦,在柔月流泻的交融中,陶醉于褪墨吟风的销魂里。

轻轻关上心窗,不愿让轻若梦的月光惊扰如此静美的颤酥。心神已经和情景交织在一起,幻化仙境般的美妙。梦一般迷离,梦一般神秘,梦一般痴醉的奇异,在春风习习的夜空缠绵。

不能阻挡的魅力在花瓣上香艳表达,娇柔万千的春正把热情奔放的夏交给我,依依不舍在我的怀抱,听我讲述脱尘般悸动的超然。

春,你的目光如一张网,把我笼罩,让我浑然不觉天地间还有什么凡尘;你的细语如一幕音乐,把所有的杂质过滤。唯有明净的美定格在永恒,我就在静美的中央,悠然四顾。

兰州的晚春之雪散文简短篇八

自渝城降至兰州机场是十一月中旬的下午,灰蒙蒙的天空上飘飘洒洒如絮般雪花,是零下五度。据历史记载兰州城始建于公元前86年,又名“金城”。曾有一种说法是根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城池坚固。

岁月荏苒,这座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西北省会城市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楼林立,随处可闻汽车的鸣笛代替了马蹄声。白塔之下,金城关前,中山桥经过几百年历史的锤炼,几经涅槃,如同美丽的彩虹端坐于黄河之上。这是一座古老与现代,沉郁与热情交融的城市。既包容着大自然最原始的风光,又承载着漫长几千年大河文明厚重的历史沧桑与文化。

下榻当地著名的“宁卧庄”第五日,清晨起来感觉鼻腔有干燥的血丝,而头皮亦有些许燥痒。自京都旅居重庆两月旋至兰州,过敏的皮肤一直没有痊愈,却由长驻北京出生于斯的一位名医指导下用最寻常不过遍地皆是的榆树枯叶熬水得到了缓解。了解一座城市,我们从“一座桥、一碗面、一本书”开始。先生是颇爱牛羊肉与面食的,尤其认为街巷的小店最有吃头。贴心的是他同时觉得兰州是干燥而多灰的,对于江南出生的太太的皮肤毕竟大有损伤力,不如歇脚在酒店吃吃就好了。酒店的面食令人喜出望外,居然品种齐全,粗细咸淡皆有。我并非天生为一喜爱面食之人,但在兰州的面是有软有薄的,不同于以往在北京常常吃的那种单一厚重的西北面(我吃后常觉胃不舒适)。酸辣清淡可以自调,菜拌面,酸汤面,小馄饨应有尽有,热闹而肆意。

建设中的兰州,相对于京都的'恢宏大气,江南的繁华富庶,是荒凉中洋溢着灰黄的生命力,如同满天的雾尘,努力拨开便能看见宽阔的大道。兰州的牛肉面馆,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大或小,几乎都是以姓氏命名(尤其是马姓)的花花绿绿的门头。走在兰州的街头,马林格牛肉面、马子禄牛肉面、马德林牛肉面......随意择其一家,便是兰州的味道。对于本土人来说,早起食一碗牛肉面,是很多人雷打不动的习惯,似乎每天有了这一碗牛肉面垫底,日子就是“美满”的了。我是个素食多年的人,无法形容牛肉面到底有多美味,但看这些食男食女吃面时“哧溜哧溜”的动静,就知道这一碗牛肉面的诱惑力有多大了。当然,初到兰州的人,“三泡台”是必须要喝喝的。零度中的异乡客,在一大碗牛肉面垫底之后,泡上一杯始自盛唐时期的茗中佳品,香甜的“三泡台”,从开心暖胃开始一日的文化探源之旅吧。

说起伴着我们少年成长的《读者》,很多人知道且读过,但若说到其杂志社在兰州,相信很多人多少有点意外。《读者》杂志,以其淡泊,清新的风格影响着相当多中国甚至世界华人,曾一度成为国人提升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食粮和崇尚真善美的道德圣经。咀嚼《读者》文选中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常能鼓舞人心。当我于夕阳下漫步坐落于滨河路中段《读者》杂志出版集团,这栋灰白厚重的大楼,在跃动着雾尘的阳光中,显得格外深沉。我心里不禁感叹到,《读者》总部如其杂志本身那样,不露圭角,不矜不伐,谦虚而内敛!

在幽幽丝绸古道的韶光里,兰州已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当我初次踏上这片有着传奇的热土,看看西北特有的“高原红”的张张讷直的憨憨笑脸,心里对自己说:“莫急,慢点,再慢一点,让自己的脚步和心灵一起去游学兰州这座具有文化底蕴且努力拼搏上进的城市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