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9:04:06 页码:8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优秀16篇)
2023-11-18 09:04:06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经历和收获的记录和概括。切记总结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要进行思考和分析。下面是一些相关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总结。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一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的特征开始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价值运动过程转变为一种对象化的知识,价值的追求开始退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统上的本体论、知识论、逻辑学进行解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了生存论、实践论的“马克思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就在于它是一种追求自身价值的学说,它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任务,放弃这种基本的价值而追求一种所谓的科学意义上的学术,这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希望和要求的。

作为在现实基础上追求未来美好社会理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旨在追求人类自身的自由与解放。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践”。这种“实践”的基本特征就是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它需要条分缕析的理论基础、悲天悯人的大众情怀、铁肩担道的责任意识以及舍我其谁的践行精神。马克思之所以把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职业,并为此进行身体力行的革命实践活动。是由于他一生具有的普罗米修斯情结。形成了他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的精神。所以马克思又被称为“人间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的一生都是为了这种情结而生活与实践。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志选择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职业。为了幸福的大多数,他把深刻的哲学理论与现实社会制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哲学与社会制度的深刻批判。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于其他社会或哲学理论,在于它是一种运动,是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它不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职业,或只是一种理论研究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社会制度的理论,目的就是“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

哲学开始被认为是关于智慧追求和关于伦理道德思考的学问即“物理学之后”。从古希腊哲学经过近代的法国哲学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哲学的特点从探求世界本源的“本体论”到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论”再到人类认识能力的“主体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书斋里的学问。是人类对于自身与外在世界及其统一性的认识与思考。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就开始了对人自身即主体的认识。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把人类主体与外在的世界奠基在人类的理性之“思”上。德国古典哲学经过康德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把人的认识从对象的客观性转变为人的认识本身即主体性。从而试图解决哲学长期以来在认识上的矛盾问题。康德把人类的世界区分为可以认识的“现象界”和无法认识的“物自体”。现象界是科学产生的基础,是可以认识的;物自体是人类信仰产生的基础,但是无法认识。康德在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信仰留下了地盘。黑格尔反对把外在世界划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认为这样非但没有解决人类认识的分裂性。反而加剧了认识的矛盾,因此提出“实体就是主体”的观点。把人类的认识统一在“绝对精神”之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哲学要想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就要改变传统上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识上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马克思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恩格斯则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工人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之所以说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反对的恰恰是自称马克思主义者而实际上违背马克思理论的“机会主义者”,他并不反对作为工人阶级斗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种指导广大工人阶级以及被压迫民族反抗斗争的理论。正是在这一点上,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认为传统哲学最大特点就是以“思”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不再只是客观化、对象化的知识,而这正是马克思不同于传统哲学家的地方。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反对知识,而是反对以知识为目的的哲学。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一样首先都是一种知识。是关于思维和外在世界的知识。但是在价值上,马克思哲学走出了传统哲学的内在意识性,走向了改造外在世界的活动。而对世界的改变必须在现实中把哲学转化为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基础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的性质。把认识论意义上的哲学改造为改变现实世界的行动即实践哲学,使哲学玄思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思想武器。使之成为批判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与制度的理论。马克思哲学既非本体论亦非认识论或主体论。而是一种对不合理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造的哲学。“那是对日常的、现实的意识的批判。而且是在历史性地、社会性地相对的这种意识的地平内,作为对‘体系知识’的既成的诸学科的‘批判’。应该是作为这样的体系的批判一批判的体系而存在的东西。”这种批判既是对哲学理论、宗教与文化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还是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即政治经济学。这种经济哲学是马克思哲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实质上是一种关于理想社会的革命与运动,即实践哲学。它不是由现成的知识构成的,而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运动。所以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在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理解。这种理解只是对于马克思哲学在知识论上的理解。作为一种知识上的哲学,它只是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前提而非目的。换言之,它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而非本质特征。以传统上理解哲学的方式无法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在知识论的路径上无法跨越玄思的门槛。在传统的框架下根本无法通达革命的社会运动。因此。马克思哲学特质就在于它作为一种运动是以无产阶级为其价值主体基础。以人类的自由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其价值目的而进行的改造世界的运动。“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始就是把实际地改造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真实目的。”

中,使哲学成为一种批判的思想武器。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批判中彰显哲学的力量。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并不是一种实体意义上的经济学即发家致富术。而是一种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变化之中的社会与政治学说。所以又被称为政治经济学。这种政治经济学说与马克思的哲学内在的目的都是为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改造以及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因此,青年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第二国际那种消极观望的科学的唯物主义,而是一种号召民众起来革命、走向解放的批判性号角。”《资本论》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圣经”。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价值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同时还是一部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著作。作为一部经济学著作,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灭亡过程及其规律,资本主义经济构成的要素工资、利润、地租,资本的有机构成,商品的价值规律及其构成要素。作为一部政治学著作,它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无产阶级的产生与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以及无产阶级的斗争。揭示了劳动力价值的秘密和剩余价值的来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式的平等掩盖着事实的不平等,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与民主的虚伪性。并揭示了无产阶级被压迫与被剥削的事实,强调了无产阶级斗争与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作为一部哲学著作,《资本论》从现象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及其发展的历史局限性。所以说《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价值的体现,是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的统一。因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社会批判的学说。“批判的武器”要成为“武器的批判”就要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因此,面向大众,使哲学摆脱对象性知识化倾向与精英化的倾向,也就是要改变哲学存在的方式与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它经过劳动群众即无产阶级的掌握就会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从而指导人们从必然走向自由、从奴役走向解放。

哲学与群众能否结合、哲学能否被群众所掌握,这是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柏拉图把“哲学王”作为统治者的标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然而这种“美德”知识只能为少数人掌握,哲学走向大众的结果就是苏格拉底走向死亡。马克思面对着被剥削与被压迫的广大群众。为了使人类从压抑与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物化”和“异化”状态,他把哲学作为群众解放自己的武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哲学要与群众结合就需要改变哲学自身存在的方式。因此,在社会现实中实现对哲学的改造,使哲学不再是形而上学的沉思。也不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马克思哲学本身就是大众的哲学,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所以。马克思哲学不再是本体论也不是知识论和主体论,而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方式,在实践中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

马克思把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积极从事改造现实社会的活动。为了农民的利益,马克思对林木盗窃法进行批判,他参加了1848年欧洲革命。参与1871年的法国巴黎公社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一种价值与信念。它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它唤醒了工人阶级及广大群众的斗争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地人民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并开始摆脱殖民体系而成立了独立的国家。

20世纪,世界的发展由无产阶级的革命转为各国经济建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不断斗争和殖民地人民的持续反抗。资产阶级在国内外政治和政策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作为一种价值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走向了知识化的“马克思学”。从最初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到走向客观化“马克思学”,尤其是马克思著作mega2的出版,把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知识加以研究开始成为一种趋向。初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精英化倾向,但他们还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而“马克思学”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放弃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追求。“马克思学”也就成为了与社会问题以及大众生活没有任何关系的本体论、认识论或主体论的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在现实中物化。在物化中碎片化,在碎片化中退隐。

语和获取学术地位与资本的手段。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偏离了其世俗关怀的初衷。”他所指出的左翼文化理论出现的问题其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为一种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开始变成了自身生存所需要的一种“职业”,我们失去了关注社会问题的兴趣。面对群众生活以及社会问题我们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痛苦与焦虑感。职业化的生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常态,并且使我们安然如此。知识化的“马克思主义”力图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而转向中立化的、客观化的“马克思学”研究。有利于去除马克思主义中非马克思主义成分,有利于准确地定位马克思哲学在西方哲学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脉络,以恢复被肢解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原貌。但是,“我们有些学者试图在学术研究的幌子下,隐性地道说着西方马克思学的变种理论,缺乏了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应有的立场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于它是一种追求自身价值的学说,它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任务,那就是批判现实社会的不合理性。通过斗争与革命摆脱被剥削和被奴役的状态,完成人类的解放。因此,如果放弃这种基本的价值而追求一种所谓的科学意义上的客观学术。实质上就是取消作为一种价值的运动过程。就是取消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这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希望和所要求的。

随着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霸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因为“资本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最本质内容。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批判的最高表现。离开了它我们就不能理解和超越现代社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环境改变。特别是随着苏联和东欧的解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欧美国家受到了冲击。但是在我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出现了“重读马克思”热潮,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于是“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和“走进马克思”,从文本学解读方法、从生存论解读马克思,从实践论等各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展开了探索。这些讨论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些讨论明显都是在知识的范围内进行的。过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甚至有些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尤其是群众的生存问题基本上没有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为研究内容上的专业化,语言上的西方化。价值上的学院化。话语上的他者化。具有普罗米修斯情结并且为大众谋幸福的马克思主义在普通民众眼里越来越像是孤苦无助且不断重复着向山上推动巨石的西绪弗斯。因此,“回到马克思文本与回到马克思主义真精神并不是一回事,不能停留于只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解释者。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即强烈的时代问题意识、彻底的批评精神(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服务于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强调敏锐地抓住当今人类生存活动中面临的时代的问题,创造性解决现实生活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把握新事物变化规律。实现理论超越与现实超越,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了生存论、实践论、知识论的马克思哲学在实质上和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一样都成为了一种“讲坛哲学”。实质上,知识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存在危机的反映,“世界的哲学化就是哲学的世界化”。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个走向现实生活的运动过程。但是,我们“不少人还沉迷在由政府的行政投入和‘技术化’的‘成果’统计所营造的学科繁荣的氛围里,还没有意识到学科危机已经来临”。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开放的心态吸取世界各国文化。注重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保障群众的民主与权利。在全球化时代条件下保持发展的自主性。这些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资本主义虽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世界范围的战争与贫困并不是资本主义要解决的问题。而恰恰是它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今世界中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贫困问题就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后果,因此保持自身发展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去资本化的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大众服务的哲学。那就是首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把知识作为一种前提而不是目的本身。这是它作为一种价值运动过程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哲学要走向大众,走向生活。要在现实的大地之中汲取存在和发展的力量,因此要摆脱学术化、精英化倾向。不然,“越来越从权利批判走向大众化批判及与此相连的世俗化批判。这与马克思主张的民众性方向也有迥然之别。这种过强的主体性话语势必带来对普通大众的蔑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内在特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质并不是在语言内容与理解形式上的大众化,而首先是价值立场与意识上的大众化即树立大众的立场和意识。一个语言被群众所理解的理论也有可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理论。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是与本国民族文化相结合。从这一角度来说,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具有民族的形式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目的就是使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基础。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与活力最根本的源泉,应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生活相结合,从而使群众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本质决定了它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前提而不是目的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追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与价值的继承,就是把它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也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改造社会现实责任的承担,从而在群众中汲取发展的力量。这不仅是大众化在方法上的探求。更是在价值立场上的确立,因为立场决定价值,价值决定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在历史的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不变的精神与本质,即批判性、实践性和大众性,失去与大众的血肉联系就是对大众生存问题的一种“痛觉”的消失。也就是从马克思主义走向“马克思学”。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二

自由是人类思想宝库的重要遗产,是人类一直追求和探索的永恒主题。马克思对自由的思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研究和探析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克思的一系列著作,系统阐释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与发展、理论内涵、对传统自由观的继承与超越及其当代价值。论文首先从马克思的几部经典著作入手叙述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与发展;其次,从终极目标、实现自由的主体、实现路径、实现过程几方面探讨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内涵;再次,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起点,到中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几个关键时期,综述马克思自由观对传统自由观的继承和超越;最后,从人的发展所遭遇的自然环境制约、社会关系的制约和精神困境着手,揭示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现代价值。科学地探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理论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把马克思的自由思想理论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当代人走出自由困境,从而体现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abstract4-6。

第一章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与发展8-15。

一、马克思自由观的初步形成:《博士论文》8-10。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三

摘要:新形势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努力做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内容讲准讲对,突显理论魅力,忌附加;达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深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其理论特质,忌肤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精选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授课着力点。

新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在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五个特点: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范畴多,观点集中,理论视野宽,理论境界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引用和阐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当代生命力得以彰显;选材组材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适度回应。鉴于新修订“原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原理”要在“准”、“深”、“新”、“精”上下工夫。

一、讲授“原理”力求讲“准”

所谓讲准,就是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在授课内容上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理论讲真讲对,突显其理论魅力,忌附加。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不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四个分清”的要害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1.认真钻研教学材料,把认识统一到新编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备课的基本依据就是教科书,备课中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新编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原理》课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科书,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失当甚至错误,也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原理》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区分开来,吃准吃透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等思想实际,才能精心编写出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提纲和讲义。

2.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包括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研读经典着作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较为系统地研读,这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带着问题读、把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这需要高屋建瓴,实现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三是把握经典着作的思想精髓、领会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只有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关注学术争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辨别力。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争论异常激烈。应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流。如在哲学方面,“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始终是主流意识;在理论经济学界,通过世纪末以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持久、激烈争论,教科书还是扞卫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杂音也不容忽视。就拿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来说,经过1956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以来的四次争论,论辩主题由主要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发展到物化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甚至有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及适用范围到理论内核与分析逻辑,进行了所谓反思,全面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合理性与合法性。

二、讲授“原理”力求讲“深”

所谓讲深,就是要面向历史纵深和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在比较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在授课内容上力求达到经典作家的理论高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忌肤浅。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理论视野。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新方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宽的理论史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哲学史、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等。没有理论史的支撑,讲课就会缺乏历史感、纵深感和立体感。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诸如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金吾伦教授在其论着《生成哲学》中,以当代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夸克幽禁”为例,提出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以此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对此,如果缺乏科学哲学方面的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不仅如此,不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时空的二重性原理;不了解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状况和规律,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不了解系统论,就不能把黑格尔的矛盾观加以深化;不了解现代科学对近代经典科学的超越,就不可能使机械决定论推进到辩证决定论的高度,等等。同样,缺乏必要的经济哲学常识,就不能有效地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之网把握经济理论、通过理论体系呈现其理论意义。相反,就可能陷入个别范畴的无谓纠缠、甚至陷于应用层面的非基本概念的解释,不能自拔。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成了技术层面的应用经济学,不仅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了。

2.进行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这里的“比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其以前的理论(含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何种层次上超越了旧理论;二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何种层次上不可超越而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关于第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思考和着重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有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才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呈现其理论特质,划清二者的理论界限,突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又是可能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实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立的,本质上属于现代思想和话语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但现时代仍然属于资本主导的历史时代。

例如,通过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进行比较,能更好地认识到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者的辩护本质。西方学者出于辩护的需要,可以随意捏造数据,如[美]庸俗经济学家凯里为了鼓吹收入均等化思想,不惜捏造出分别用石斧、铜斧、铁斧、钢斧从事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份额之比分别是1:3、2.66:5.33、8:8、19.20:12.80;可以编造社会福利函数,如伯格森、萨缪尔森编制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是:w=f(z1,z2,……);可以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如加尔布雷思断言美国已经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认为现在美国已经富裕到了“死于实物太多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富裕到“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着穿得破烂一些”[3]。如此等等。很具伪装性、隐蔽性、欺骗性和虚伪性。研究表明,现代西方效用价值论在理论旨趣上,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财富所有主”的利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以推行平均主义为名,行功利主义之实。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社会本态论、消费主导论和阶级调和论,以科学为名,行辩护之实。在方法路径上,窄化研究对象,简约经济现实,悬置假设前提,以科学实证为名,行操作主义之实。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准讲深的基础上,也要出新,以突显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感,展示其当代生命力。

三、讲授“原理”力求出“新”

所谓讲新,就是要面向新时代、新实践和新实际,运用新的知识背景和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理论,在授课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造性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学科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理论折射。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是捕作现实问题的特有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所必须,不仅需要一定的学术积淀,具有必要的理论激情,更要有面向实践的理论勇气、服务现实的理论旨趣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一方面高度关注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和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始终关注学术动向、跟踪学术前沿,悉心搜集创作素材,哪怕是手头有一本自认为重要的书还没有看,就不会动笔写作,并以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修改文稿。马克思说:“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4]为的是使它们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5],以向资产者的脑袋发射最严厉的炮弹。正是因为这些,马克思自豪地说:“工人阶级永远可以把我当做一个忠诚的先锋战士”[6]。讲授“原理”需要把握的学术前沿问题较多,但可以集中跟踪研究和把握诸如实践唯物主义、经济价值论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

2.紧密联系实际,拓展理论空间。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原理”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实践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四、讲授“原理”力求讲“精”

所谓讲精,就是要面向教学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授课中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简明扼要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讲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有限的公共课课堂上,更要注意这一点。

1.理清思路,着眼整体。新编教科书克服了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式地编写模式与体系安排,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致力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理清思路、把握整体的关键是,把握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对于“原理”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上加以把握与梳理。

从篇章结构看,绪论是引子、统领;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人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前三章所阐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应用到现实中,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即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逻辑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从理论视角看,客体视角上可以沿着物质及其运动、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及其发展加以把握;主体视角上可以沿着实践者、历史创造者、雇佣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加以把握。

2.攻克难点,把握重点。所谓攻克难点,就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马克思的实践观问题、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等等。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瓶颈,对于把握新教材、讲好“原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关键要弄清楚: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价值的源泉?我们的理解是,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主体性活动而言,活劳动主导死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对象性活动而言,脑力劳动主导体力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新性活动而言,创造性智力因素主导基础性智力因素;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性活动而言,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中介性活动而言,延伸态劳动及其关系主导原生态劳动及其关系。“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3.立足现实,精心选材。讲课时,要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承载我们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原理”课教学中力求使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要注意选择能够体现和有效贯彻教学目的的材料。联系实际时,要把现存问题与现实问题区分开来,去芜存菁,善于舍象,紧紧扭住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现实问题,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避免当下琐碎问题的无谓答疑。当然,所选择的材料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不着边际。这方面马克思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创作《资本论》时从分析商品开始,“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所以教学组材选材中努力做到见微知着、立意深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3:382.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

[3][美]加尔布雷思,徐世平译。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1,44卷:10.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四

曾经我一度以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距离我很遥远的东西,后来我发现我“太年轻”了。马克思主义涉及到的东西太多,而我从中感触最深的是它给我们引导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方法理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往往能使我们将问题看的更加深刻、全面。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的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理论,其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革命性,三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的不朽丰碑,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了解了关于马克思一些东西,我似乎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总是可以找到马哲的一些投影。比如说近几年来我国物价的持续上涨,出现了诸如“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的情况,严重超出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房价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所,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就算勉强有了,大部分人也注定要做大半辈子的房奴,这不禁使我们这些身在校园里面的大学生感觉到现实的苦恼与未来的迷茫。

利润,掩盖了实际成本,宣传虚拟成本,让民众以为物价涨价合理,无泡沫,从而接受物价虚高的价格,商人们则从中渔利,而那些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的人也利用了市场的炒作性进一步哄抬了物价。购房团就是一个例子。可能有人会说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但目前市场中的情况是工资永远没有物价涨得快。而有些不法商贩更是逾越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为了利润那些商人什么都敢做、什么都会做。虽然近年来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稳定物价,但很多地方的物价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在降价中出现的众多矛盾,商人追求利益与民众渴求物价下降的矛盾;地方政府税收需求、某些官员官本位需求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地方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的矛盾等等。

另外,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要求我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而是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学习讲求的是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把旺盛的求知欲同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适合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总之,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学习纷繁复杂的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客体方面的限定和制约,掌握好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义精髓,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做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五

马克思把批判的哲学定义为“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社会现实和思想现状的批判为支撑,因此,不理解批判精神,也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精神的指引下,一步步推进到个个领域,最后触动整个经济基础。批判的逐步深入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逐步深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学说的批判继承态度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对宗教的批判。

马克思生活在宗教遭到普遍批判的时代。启蒙学者对宗教持激烈的否定态度;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较为温和。例如:康德把宗教限定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之内;谢林虽然没有对宗教持强烈批判的态度,但他的天启哲学却在事实上起到了涣散____信仰的作用;黑格尔沿用了康德宗教理性化的主张,并且做的更彻底,把上帝等同于绝对精神,用辩证法所达到的真理全体代替宗教信仰的直接性和宗教情感的直观。

青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左派和费尔巴哈的影响,曾提出“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观点。随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之前的错误立场,批判的继承前人的学说,在揭示宗教与人的意识关系时,开始和社会现实相联系。

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他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宗教的积极意义,即肯定了宗教具有慰藉心灵、舒缓痛苦的作用。但是,马克思紧接着又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可见,马克思批判性的指出了宗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用来麻醉自己的毒药。

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在于: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即宗教是那些没有获得自我和再度丧失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然而,人并不是抽象在现实世界以外的东西,人的世界是国家社会,宗教的倒置不过是现实世界倒置的投射。因此,批判宗教,必须同时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就是批判国家社会。

二、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对政治的批判是对宗教批判的延续,这种是从批判黑格尔入手的。正如宗教把人的本质神化,黑格尔把国家的本质神化了。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国家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制对其他国家形式的关系,如同____对于宗教的关系,民主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存在,而是法律为人存在。

马克思创造性地批判了黑格尔颠倒了国家和人的关系的方面,指出黑格尔实际上是为君主制辩护。马克思认为君主主权和人民主权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人民主权才是国家制度的体现者,民主制就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一切国家的现实基础是人民,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有民主制,那么也因此可以说民主制是这些不同国家制度的类本质。马克思把民主制作为判断国家制度合理性的标准,按此标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只有抽象的民主制。真正的民主只能是人的自由的产物。

人作为国家的现实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却是不自由的人,因此,阶级社会里的国家制度并不是自由的民主制,这就是民主制的异化。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控制一切私人领域的社会生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对立。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政治自由,却能在这种矛盾中得到思辨的自由,由此,民主制的异化在其自身领域内得到了否定。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的批判,把国家的本质归为民主制,归为现实的人,而对人的考察必须通过哲学的批判。

深重历史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一定的哲学形态与它所出现的民族形态是并存的,它与这个民族的法律制度、社会生活、艺术文化等,都是并存的。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在宗教批判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哲学要承担起社会解放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揭露和批判,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哲学成为批判的武器。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有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即哲学和无产阶级本身,二者相互依存。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物质的力量,只有把理论的物质力量和现实的物质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四、对经济的批判。

马克思对经济的批判主要是对异化劳动的揭示和批判,从而创造性地发现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的原因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和压迫,恰恰相反,剥削和压迫本身是异化带来的结果。人的异化本身有着人自身意识不到的层面,这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而且考察了造成人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寻求消除异化的路径。《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巨著,它还是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书中关于劳动和价值关系的论述,对资本主义生产全过程的分析,都是以新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前提的,哲学的批判作为一条隐性的线索贯穿于经济批判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包含着宗教、政治、哲学、经济四大层面,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不仅渗透于上层建筑领域,更触及到经济基础领域。批判的态度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以此面对理论学说,更要以此应对现实社会。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六

马克思主义室友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不断进步发展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正不断提升着,许多往年不能实现的幻想也渐渐成为人们眼中平常事,人们手里的财富在日益丰满,加之互联网的普及,人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与此同时,各类令人心痛的社会现象也映入大众眼帘。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当人们的见识广泛了,生活富足程度日益扩大之后,人们对各类社会现象的看法变得丰富起来。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然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当代各种社会现象不断呈现于世,网友军成为一种强大的舆论生源力量,推进者社会许多事态发展。

前不久网上疯传一起空接滴滴遇害事件,关于这次事件,网上各种各样的评论都有,比如说滴滴作恶的,呼唤监管的,对网约车司机全盘否定的,情绪很激烈,内容冗杂,有的观点合理,有的则十分偏激。针对此事件,首先要谴责的必是犯罪司机本人,滴滴顺风车平台也难逃其咎。与此同时,政府的监管也该是重中之重,这样的社会现象一出,经历各类网友舆论抨击,政府也承受不住压力,故此,《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法》便孕育而生,正式颁行,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意识对于物质社会发展的作用亦突显而出,让人不仅呼吁“网约车终于合法了”。

伴随着意识的永恒不断发展,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同样渐渐成为哲学家们讨论的热点话题。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意识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于此,人们各种意识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着根本性的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准确的看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国家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这一点,并且适时地明确指出这一点,呼吁全国人民保护资源和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绿水青山政策便是适应社会存在应有的理论依据。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实际上也并不单纯只是自然环境系统的失调,环境的破坏也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人与自热关系的严重失衡也是当今社会一个突出问题,马克思在此方面也有所理解,他认为应该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转换。与国家来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更是社会主义共和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与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共同建造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概念,亦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道德规范,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依靠着多方面精神与物质因素,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是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对经济基础比较直观的反映,当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到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时,新的社会问题便由此而生,环境问题因此成为我们关心最为广泛的社会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但是社会不断进步,各种生产条件与水平的不断变化,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也存在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和不充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许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经济建设、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深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集聚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共创绿水青山,为中国梦助力前行。

许多人认为个人力量在国家面前只是渺小微无,可有可无,便把自己所做之事认为“无所谓,反正有别人去做”,这类的想法,对于习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政策不重视,忽视了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中也曾指出,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既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所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我们不能忽视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同样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人都挣扎于生活与财富之间,忙碌于各类赚取金钱的事业中,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无视了对于环境的各种污染,对地球带来的重负,至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现实生活,一切以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创新经济发展。

不仅仅只是意识上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理念,更要坚持实事求是,不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是坚持实是的内在要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个创新发展过程,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提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和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此而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同样需要广大人们群众同领导人员们的不断理论创新,和大家共同践行实践活动,只有理念与实践共同践行,加之不断创新,改进理论思想,深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且实事求是,方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方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践行。

我们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同时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比如前面所说的网约车遇害事件,不能说空姐没有任何错误,如果她可以多加防范不在行程中只顾及玩手机,而是去注意车的行程也不会给犯人可乘之机。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我们看问题纪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看大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同样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人类要生存繁衍、追求美好生活、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历史基础。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互相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与关系,因此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更是因人们之间的各种联系加深,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可续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与生产力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科学技术在当今时代亦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力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国家才能进步,进而去发展,才能保障国家人们的生活需求,生产力的提高,也代表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想要发展必须先从经济建设方面发展。而且生参观写实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在,我们都应该响应党的号召,坚决听从党的指挥,以人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创绿水青山,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同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前行。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七

生:我想表演一个舞蹈给妈妈看。

师:这个主意不错,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如果哪位小朋友和她想法一样,就一起来吧!

(部分学生表演了《不再麻烦好妈妈》,教师和其余学生打拍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还有其他方式吗?

生:我想画一幅画送给妈妈。

……。

师:大家想的这些方式都很棒,那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与感激(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趣味盎然地开始行动了)。

【反思】制造空间,有效预约生成。

【案例2】。

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复习歌曲《摇篮曲》午后的阳光照进教室,学生显得无精打采,歌声也有气无力老师听了一遍很不满意,站起来想调动一下气氛,发现有个学生脑袋东摇西晃,昏昏欲睡她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已经把××同学催眠了”

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同学,在一片笑声中,那名学生不好意思地抬起了头。

老师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话锋一转:“这种时间唱《摇篮曲》确实想睡觉了,有一名聪明的音乐家,专门创作了一部可以帮我们赶跑瞌睡虫的乐曲,你们想听吗?”

同学们都笑了,有的说:“想”有的说:“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乐曲”

老师笑咪咪地说:“不信你们可以趴在桌上听一下”

接下去的课师生都很投入,课堂气氛很活跃,效果自然不在话下。

【反思】引导放手,有效解决生成。

【案例3】。

老师走到他们前面笑咪咪地说:“想不到我们班还有两个‘模仿高手’啊?”

【反思】适时点拨,有效促进生成。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八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立党立国始终重视思想政治建设,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和人民。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不搞教条主义,但是不能丢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能在学习借鉴的名义下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多元化并不是我们的发明,一向标榜信仰自由的美国,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反对多元化的,他们的主流文化、他们崇尚的美国精神是不容置疑的。美国国会曾多次讨论双语教学的问题,但时至今日始终没有通过把西班牙语作为第二种全国通用语言的议案。

最近,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的领导人宣布,在他们的国家“多元化已经结束”,甚至说“多元化已经死亡”。德国政府要求加入本国的移民要讲德语,融入德国的主流文化,接受他们的价值观。英国、法国、荷兰等国,也提出了差不多同样的要求。这个现象反映出西方发达国家反对多元化的立场及其政策。

我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同时主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种尊重和包容的内涵和外延有没有边际?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可以包容的,哪些是必须反对的,应当有明确的界限,有所界定。包容多样是为了促进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包容”的含义一个是“包涵”,一个是“容纳”。包容的精义是发扬民主,博采众长,但不能允许挑战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和根本制度。“包容”不能变成被“掉包”,如果马克思主义被掉了包,偷换成“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就会改变。因此,“包容”无论如何不能变成掉包,不能在不知不觉中丢掉自己的灵魂。我们常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这个语言,这主要是指国际政治和社会制度而言。其实美国与西方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与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并非是浑然一体的,美国文化也并不等同于西方文化。我们提防西化的侵蚀,着眼点并不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文化传承,而是图谋重建世界秩序的当代美国的政治文化。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是抵御西化图谋的根本保障,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首要问题。

我认为这是毫无疑义的!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是探索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灭亡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如何实现自身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规律的科学。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还存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就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内在矛盾的思想武器和工具,也是认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南和方法。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其他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先进分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又叫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要社会主义还没有完成历史使命,还没有实现真正公平合理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没有完结。目前,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俱在,马克思主义是认识这两种社会制度本质的理论指南。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矛盾,如何解决基本矛盾中的对立方面既互相适应又互相矛盾的问题,如何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放弃唯物史观的指导,就不能清楚地认识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也解决不好反映基本矛盾的各种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基本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应当注意矛盾的运动和变化,防止认识的停顿和偏于一隅。

例如:关于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这个观点在新的历史时期贡献极大,但不能认为发展生产力是唯一需要关心和致力的事业。发展生产力与建立、完善生产关系是不能分割的。发展生产力与关怀生产者、劳动者的利益都是须臾不可松懈、不可脱节的要务。

又如,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只要管好上层建筑,只要保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方面无论发生何种变化,出现什么偏差,只要下个决心就可以纠正。实践证明这是办不到的。靠行政命令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不可能改变市场经济某些固有的规则、关系及其后果,经济基础归根结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十多年来发生了巨变,从所有制、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到分配关系,都发生了甚大的变化。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界限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看不清这种变化,就难以了解和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种说法:上层建筑要顺其自然、被动地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适应又有不适应。一般地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同时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的反作用,它不但在与经济基础相一致的时候具有巩固和保护经济基础的属性,还有对经济基础中不相适应的部分、不相适应的状况进行修正和改善的功能。这就是国家政权、政府通过制定和实行适当的经济制度和政策,保护和扩展自己的经济基础的职能。在发生社会革命的时期,上层建筑还有扫除旧的经济基础、确立新经济基础主导地位的使命和作用。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经济基础发生的变化,上层建筑应当如何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如何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如果只讲随着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漠视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甚至于转弯抹角地削弱它,社会主义的事业只能落败而不可能成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站在忧党忧国的立场上,认真研究上述问题。

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是,冷战结束后,一些人觉得世界趋同的时代已经到来,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已经成了“历史的终点”,即人类最后一个社会形态,这种思想回到了黑格尔、杜林、欧洲启蒙思想家曾经宣扬的“历史终点”、“终极社会”、“理性王国”的窠臼,说来说去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产物。历史车轮没有在20世纪停止转动,美苏冷战结束不过10年的时间,美国便从单边霸权的高峰跌落。曾经发表“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幡然省悟,声明历史并没有走到终点,美国制度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前不久,福山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没有什么可以教中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社会主义是前程无量的事业,没有哪一种资产阶级理论和资产阶级学派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历经一百五六十年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和历史理论等各个领域都站在时代的高峰,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当初,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没有任何权力强制别人信仰自己的思想,就是靠真理的力量,他们的声音才传播到全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人类世界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站在了社会科学的制高点上,虽然这个制高点并非不可逾越,但是迄今为止它依然是社会科学的高峰。同时,马克思主义也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资产阶级的学者在科学上扳不倒马克思主义,就在道义上做文章,诋毁马克思主义只讲斗争不讲人道主义,而他们自诩是不加区别地爱天下所有的人。马克思主义是为劳动人民谋解放的道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光明正大的理论,是启迪工人阶级认识自己历史地位,寻求社会公平的思想武器,它反对用空洞的“博爱”、“人道”掩饰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追求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这种理论与那些粉饰剥削制度、麻痹劳动人民自觉意识的理论究竟孰善孰恶是一目了然的。

马克思主义不讲抽象的人权,主张建立实现人人权利平等的现实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谓“人权”就不可能是公正、平等的权利。我们党进行革命斗争就是为在三座大山压迫之下的中国劳动人民争人权,在全世界为中国人民争人权。正因为我们党的理想和信仰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才能心甘情愿地为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和家庭。许多人知道自己没有机会看到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但是,他们相信人类最终会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之奋斗。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今天的共产党员要继承他们未竞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下功夫学习才能理解它的真谛,才能应用它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9世纪欧洲工人阶级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实践基础。但是,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也不能自发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克敌制胜,只有在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实践。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广大党员、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不用学习就能够自发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只有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全党开展学习运动,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

现在我们党执政了几十年,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业人员就有成千上万人。按常理来说,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应当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但在事实上,并不能这样乐观,在世纪之交,当社会主义在全世界陷入低潮之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被淡化、边缘化的情景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不下工夫读马克思主义的书。

我们的党是执政六十多年的党,大量的党员既没有经过革命斗争的考验,又不读马列著作,说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信仰,就没有根据。自己不知道马克思主义讲些什么道理,听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心里没有底,就可能随声附和;当别人说马克思主义过时的时候,你不知道它有没有过时;当有人搬用西方当代的某些理论观点,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你也分不清楚它是篡改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我们有时听到一些干部、学者作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言或报告,感觉似是而非,追根溯源就在于讲话者自身底气不足。要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下工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划清界限,才能打退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进攻,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魅力,让真理的力量战胜谬误。

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比欧洲晚了半个多世纪,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间隔73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时候,全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并立志为之奋斗的人,不过几十人,正是在那几十个先知先觉的革命家带领下,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先进的思想武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革命队伍,在短短几十年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后立即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接着又转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说明:不学习、不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吴邦国同志前不久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人大会工作报告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动摇。动摇了,不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从谈起,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甚至国家可能陷入内乱的深渊。”他还郑重表明,“中国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他还讲了“六个确保”。吴邦国同志的讲话,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鲜明立场,大家应当认真学习研究。

社会主义中国经常面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威胁,必须常怀忧患意识。2008年7月31日,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国防战略》中讲到,“美国将继续对中国施压”,“制定一项全面的战略来影响中国的选择”。美国针对中国的全面战略从来没有间断。我国改革、发展、安全各个领域遇到的坎坷和麻烦,背后常常都有美国的影子。中国要走几代人选择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国家的根本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工人阶级维护自身权利的思想武器,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护自己、抵制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理论武器。在冷战后期和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差一点被挤出了世界舞台。在我国的思想理论界,马克思主义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贬低与排斥。在各种讲坛、媒介和出版、刊物中,颂扬西方理论体系、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暗流非常强劲。中央适时地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于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项英明的决策,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的趋势。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遭受严重的挫折与厄运,关键在于原来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队伍发生了极大的分化。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共中央带头宣扬非马克思主义的“新思维”,丧失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导致苏共在组织上瓦解,在思想上放下武器,丧失了凝聚党心、人心的精神力量,最终失去执政的基础和能力,走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我们党的队伍已经不是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原班人马。我们党有近8000万党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各行各业的优秀分子,但是真正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党员,并不占很大的比例。很长时期内,各级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或者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没有下工夫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许多共产党员,包括思想理论战线的工作者,没有认真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什么地方不好?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是什么?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有些同志将着眼点放在与业务相关的知识上。我认为,对于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着重点应当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在宣传、普及、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上下工夫。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我们这样庞大的执政党,如果不用先进的理论统一思想,确立共同的信仰,很难经得起西方文化、宗教和价值观的冲击。

现在西方文化、宗教在我国城乡广泛地传播,对我们的冲击极大。前不久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上,一些文艺界委员的发言观点鲜明,体现出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中国文化被西方庸俗文化冲击,传统文化遭到败坏,非常担忧。利用西方主流文化冲击我国的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威胁,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抵制它、批判它。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全党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认为,这抓住了党自身建设的关键。

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局新近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两套文集是精心选编、精心翻译的最优版本,翻译的水平很高,书也很好看,希望大家认真地读。

坚持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章和宪法都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之上的,而不是改弦更张,另起炉灶,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新中国建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我们的不足或者失误,都是因为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所造成的。

我国在发展中出现了较多的社会矛盾,这并不奇怪,也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去及时解决。当前一个涉及全局的矛盾是分配不公,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收入在各种要素中的回报率过低,穷人和富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社会公平的理论,对在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较长时期强调效率优先,将公平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没有同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是当前产生诸多矛盾的主要根源。有一部分劳动人民在改革发展中获益较少,被称之为弱势群体,在思想上有失落感,再加上时而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人民群众中易于滋生不满情绪。在国内外有人质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决不能认为这样的问题是无须关注的议论。

我们常说要有忧患意识,忧患在哪里?除了来自外国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上的威胁,社会主义中国自身的危险在哪里?用什么思想、理论、政策去应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党中央适时地强调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保障水平,把努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这个着重点至关重要,如果忽视这个问题,就会发生吴邦国同志报告中指出的情况:已有的成果会丧失,而且国家也可能陷入混乱的泥潭。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脱离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思想领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的理论工作者没有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听到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非议,想用一点附加的东西、时髦的语言给马克思主义挣面子,这是不可取的。应该首先还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并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这才是真正捍卫马克思主义。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有力的坚持。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深陷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帝国霸权衰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去年12月18日,亨利·基辛格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的衰落》,他在文中写道,“最后一个剩余的超级大国——不久前欧洲政治家还这样形容美国,今天已经不能这样说了。美国已经不再占据统治地位,它不能再单独进行政治领导,它只是一个复杂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引力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美国现在还是世界第一强国,并且会继续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是它已经从冷战时期的高峰跌落,不可逆转地失去了独领世界潮流的能力。世界多极化不会一帆风顺,但是由多极化取代单极世界的潮流不可阻挡。

当前的经济危机和美国霸权的衰落,世界格局的变动和调整非常明显、非常深刻。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要抓住机会,展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现在是对马克思主义加深认识、加强传播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也是被世界人民瞩目的时期。希望中国的广大马克思主义学者,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6月13日《光明日报》本文为作者3月16日在中国社科院的演讲)。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九

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也普遍存在着重教不重学,灌输有余、启发不足,课堂教学模式化等弊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影响语文课教学任务的完成。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为让语文学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神状态上要充满激情。

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本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语文教学虽然不同于演戏,教师也不是演员,但要象演员那样,富有感情,善于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用自己的良好情绪感染学生。

教师无论在个人生活中遇到多么不愉快的事情,课堂上,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深挖课文文本、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环节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生活以及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感情,用的语言、眼神、动作等传递给学生,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教学方法上要利于激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所以应该激发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在教学中,有两个环节值得注意:

一是导人环节,要讲究艺术。如果将一堂课比作一部电影,那么课前导语则是这部电影的序幕,好的序幕可以一下子吸引观众,产生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导语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切合课文内容,符合文体特点,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因此,每节新授课的导入,尤其要讲究艺术,可运用故事导人、歌曲导入、媒体导入等多种方式,这样的导语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又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是如何设疑,要讲究技巧。巧妙的导语,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兴趣能持久,要想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并持久,必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扩展新知识,获得新的体验。精心地设计提问,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例如在学完《报任安书》之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屈原遭受奸佞小人陷害,不愿苟活终至投江而死,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要“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最终著成《史记》,请以二人的不同选择为话题展开讨论。学生热烈讨论后明确了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对司马迁的选择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学习完《鸿门宴》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成者王侯败者寇,也有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你怎么看待项羽?你认为他是不是英雄?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思维发散的设问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上要突出思维训练。

常规教学一般是在问题被解答以后,就意味着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上,人的'思维是无休止的,为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可以在初步解决问题之后,再留下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思考问题,积极引导升华,给学生以极大的思考余地和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这些开放性问题继续予以探索,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反思,不断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课堂上讲解完《沁园春・长沙》后,可以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和唐朝诗人柳宗元的诗《江雪》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知识的迁移中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作为政治家、革命家的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人的胸襟境界是迥然不同的。毛泽东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精神,而柳宗元显然是另一种风格。这样的比较能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气质的诗人所表现出来的诗风有天壤之别,从而提高了理解力和鉴赏力。

四、学习方式上要突出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逐渐被教师接纳,被学生所喜爱,并被广泛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具有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学会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克服过去在传统意识下被扭曲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都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因为小组合作后的比赛刺激着每位组员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面对挑战,谁都不甘心落后,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个人的才智和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合作学习促生了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每次合作后,胜利的小组成员都会自动为他们的胜利鼓掌、欢呼,生命的活力在合作学习中迸发,一些优秀的品质在合作学习中自然养成。

五、教学空间上要拓展第二课堂。

语文学习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广泛性。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的就是语文学习不只是在书本上,特别是在信息社会逐渐成熟的今天,文理渗透日趋综合,影视书报大普及,学生几乎处处都在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早已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围。第二课堂活动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语文知识为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并把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做为教育目标,以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形式吸引广大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来实现,如组织兴趣小组活动、举办语文知识讲座、组织野外活动、知识竞赛等。因为单一的课程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的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得以施展。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在课外积极主动地去发展,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总之,要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只能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226100)。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

我们可以一般地把政治哲学理解为是对政治生活的哲学反思。这种反思可以是指向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的,也可以是指向一种对于现实政治生活的理解的。政治哲学的产生与追问同在,追问的内容围绕如何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展开,致力于对现存生活的超越。这种追问可看成是对人类社会的理想性反思,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种政治哲学,甚至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政治哲学,探究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深重意义。

马克思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已逾百年,它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进程,而且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观念。而至今我们多数人对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理解一般是指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开始传人中国,并迅速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重大胜利,也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直至今天我们依然坚持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是我们在笼统的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来说明马克思政治哲学对我国政治体制建设的指导,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主要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学术界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广义的和狭义的。狭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是指马克思以哲学的方式和视角对政治现象、政治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在马克思哲学中包涵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狭义上也包含了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比如对如国家、法、阶级、市民社会、无产阶级专政、暴力、异化、政治解放、人类解放等等各种政治现象的哲学研究;又比如对民主、自由、平等、正义、人权等等各种基本的政治概念、范畴和理念的哲学研究,还包括各种具体政治问题的哲学研究和对各种政治思潮的哲学研究和批判。

广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整个马克思哲学都有理由被视为一种地地道道的政治哲学,因为他用政治的方式来处理哲学问题,正像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中所申明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马克思正是从无产阶级的立场、从人类解放的立场来看待和阐释哲学的本性、使命和终极目的的。在马克思那里,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是融为一体的。人们常把他的政治经济学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分析;把他的共产主义理论,当成是一种独特的,却名符其实的正义论。

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理想社会为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反思,构想未来理想社会及其实现方式。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急需一种健康的政治文化的培育,而一种健康的政治文化首先是离不开理论批判的维度的,更具体的是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批判政治,现今中国的现实社会生活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对现实政治生活有一种展望性的言说,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社会发展。

每一种政治哲学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从审视人类的角度来追寻共产主义、人类解放及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政治哲学始终关注“人”的命运,人性是西方政治哲学的经典命题,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着眼点,他始终关注人的幸福,“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哲学不关注自己的人民幸福,大概那不是一个负责人的国家了,“因为国家制度如果不再表现人民的意志,那它就变成有名无实的东西了。”

我期待我们的国家政治着眼点也是幸福,是让人民安居乐业,老有所依。正如姚晨在《我希望国家爱我这样的公民》中所表达的:我热爱我的国家,我希望我的祖国也爱我。希望国家能够给我们安全感,让一个公民不再惧怕另外一个公民,让他的公民有想说的话,他们也敢说这些话,他们的生存环境也允许他们说出这些话,他们遵纪守法,对这个社会、对这个时代,对自己都负责任。我期待未来的中国,更深入的研究马克思哲学,更好的继承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着眼点,更多的关注于人民,更好的创造人民的生活和话语环境,实现人民幸福,向共产主义迈步。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一

摘要: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主题的,由人、实践、社会、历史四个基本范畴相互联系构成的关系之网,它是作为“一整块钢铁”的哲学理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马克思哲学。

哲学是一门的反思的学问,哲学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反思,既要有理论内容的反思,又要有思维方式的反思。

一、从理论内容上反思马克思哲学,它是一张关系之网。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这个“人”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历史的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每个个人,是全人类。马克思要研究的不仅仅是人这个存在物,更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存在,人现实的存在,具体的存在,历史的存在。这样,“人”就成为了马克思哲学最重要的核心概念。马克思研究人不是抽象的泛泛的去谈全人类,也不是去研究个别的张三或者李四,而是选择了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马克思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活的工人为切入点,研究工人的生存状况,发现工人要生存,首先就要劳动,他说“劳动是每个人的本分”。对于什么是劳动,马克思说道:“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也就是说劳动是人的活动,他把这种活动称为实践活动。这样就引申出“实践”这个概念——马克思的重要核心概念范畴之一。实践活动是马克思用来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规定。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目的性活动,是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改造世界的目的性活动。

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这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变成了一种不自由不自觉的活动,成为工人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去做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不但没有让工人感到幸福反而感到痛苦,成为了奴役人压迫人的活动。马克思称这种现象为“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发生了异化,从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成为了仅仅维持人自身生存的一种手段。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描述,马克思发现了异化劳动,接下来,马克思开始探讨如何使人扬弃异化,恢复实践活动的自由自觉的特性,为此他提出了作为目标和手段的共产主义。讲共产主义是人向社会的复归,就引出了马克思哲学的又一个核心概念范畴——社会。社会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通过实践活动的一种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彰显着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那么社会也就成为人的一种本质存在方式。接着,马克思由社会的概念引出了另一个重要范畴——历史。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历史,历史是人的发展史,是人的本质的发展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史,更是社会的发展史。至此,马克思由他的哲学的核心和主题——人——引申出了他全部哲学的三个重要核心概念,即实践、社会和历史,并说明了人与实践、社会、历史彼此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是统一的。人、实践、社会、历史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核心范畴,他的全部哲学理论都是在这个范畴的基础上展开的,发现这个范畴以及这四个概念相互间的密切联系,是我们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说,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中心,以实践社会历史为基本范畴的一张关系之网。

二、从思维方式上反思马克思哲学,它是“一整块钢铁”

人们研究马克思哲学,通常是从某一个部分入手,有的是研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有的研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还有的研究马克思的社会思想,也有的研究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等等,这样的研究会让人误以为,马克思哲学是可以分成这样那样的若干部分。而事实上,马克思哲学是“一整块钢铁”,是不能被分成若干部分的,正像上面所论述的那样,它是从人出发,到实践、社会、历史的一个关系的网,在这个关系的网上,每两个概念之间都有若干跟线连着,代表着多种不同的联系,而在这四个主要的概念范畴之下还能分出很多更细小的分支,这些分支间也都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构成了一张完整的网,缺少了哪一根都会变得残缺。或者说马克思哲学像一件针织的毛衣,少了任何一根毛线都最终把整件毛衣破坏掉。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去研究学习马克思哲学呢?这就需要首先有一个整体意识,认识到马克思哲学是“一整块钢铁”,然后找到它的主题和线索即人,由人出发引申出实践、社会、历史,再由这几个概念引申出世界、国家、劳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概念,再由这些概念向外扩大到每个部分的相关理论,只有建立了这个整体的体系,才能全面的了解马克思哲学。

其次,在建立了整体意识之后,就要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文本,用原著的内容来充实我们建立的框架。读原著首先要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史基础上,弄清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尤其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间的关系。其次,在纵向上注重各部著作之间的联系,特别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与晚期著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横向上注重每部著作中各个哲学概念范畴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按照这种读书的方法,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还原到各个时期的著作中,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史如何阐述每一个概念的,从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双向度的掌握。在内容上找到马克思赋予每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和以往哲学家所赋予其的内涵有何种区别和联系,在方法上找到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所实现的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具体应体现,进而全面理解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所实现的哲学革命。

最后,在读书的过程中,重点不在于找到多少固定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发现多少问题。问题是一切哲学理论的出发点,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哲学系研究生学习的首要目标。哲学学习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些列实验推理论证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不是说哲学学习者就不解决问题,而是对于哲学学习者来说,发现问题的能力远远重要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哲学是一门反思的学问,反思的对象和内容就是问题。所以我们读马克思的著作时要不断的思考,刻意地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二

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1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下面本人就具体阐述一下论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框架是各章内容、结论、创新点与不足、展望与致谢等,本人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全文共分为四章。

在绪论中,主要概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接下来本人就对此分别展开阐述。

第二章是科学是变革思维方式的精神力量。主要从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科学观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科学的发展对认识论的变革作用、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形成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三章是科学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从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马克思关于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的论述、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论述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四章是科学促进社会形态更替和人的发展。主要从科学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变革社会制度、科学的发展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奠定物质基础、科学与劳动异化以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科学对人类的思维方式起着重要的变革作用;(2)要重视科学的物质生产和变革作用;(3)科学具有二重性;(4)科学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的发展服务。

论文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也有一些创新,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以往论文基本都是研究马克思全面的普遍的科学观,论文研究的重点也不够突出,而本论文专门研究工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科学观,突出强调和深入研究了工业革命时代科学开始进入生产以后发挥的巨大革命作用。其次,论文在研究中主要以科学在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中革命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高为线索,对工业革命时代科学初步进入生产过程发挥的巨大革命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突出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活动的见解。

当然,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的局限性,论文的写作也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继续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查阅资料,更准确清晰地理解马克思科学观的核心思想,也使论文的论证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我要表达一下我的谢意。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经过多次修改才最终定稿,在这期间,很多老师尤其是我的导师都给予我许多指导和宝贵的建议。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另外,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本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学生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就是我的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

谢谢老师!

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叫尚宝莲,我的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我的指导老师是雷龙乾老师,我的论文题目是《在批判中追求——中国现代性实践的历史境遇与进取理路》。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我的这篇文章做一个简单陈述:

(一)选题来源。

我最初酝酿写作这篇文章,并不因为它是流行于今天理论界的一个时髦话题,也不是因为我有什么高瞻远瞩的时代眼光或者什么雄心勃勃的战略构想,我写作这篇文章的最直接的动因来自养育了我30多年的陕北的那块荒凉、贫瘠的黄土地。

我的家乡叫榆林,在陕西的最北部。如果您20年前去过那里,或者您间接地了解过它的历史,您就会知道由于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和建国初期的不合理开发,它曾经是一个多么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高建群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近年来,因为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榆林由一个世世代代被人们遗忘的穷山沟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世人皆知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谓的聚宝盆。我的家乡好像是富裕了,人们口袋里有钱了,山比以前清了,水也比以前绿了,榆林因为它的富庶也名声远扬了,北京知道它的名字,联合国也知道了它的名字。但是,我却一直深深地担忧着。每当我看到那一列列的像巨龙一样的火车和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汽车运输队将地底下那些闪闪发光的黑色金子拉走,只留下漫天飞舞的灰尘与千疮百孔的高原的时候,我深知,这样的毫不节制的开发,总有一天,而且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我的家乡,就会像一位衰老的可怜的母亲那样,被它的贪婪的孩子们榨干她最后的一滴乳汁。

经济的确发展了,表面上一派繁华的景象。那么繁华的背后呢?繁华的背后是文化的严重滞后,是人们的愚昧与目光短浅,是地方官僚主义的严重盛行,是庸俗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空前泛滥,是对劳动和知识的蔑视,是对理想与崇高的背弃,是权力与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生活就这样被扭曲着,人格也就这样被扭曲着。我给这种片面畸形的发展起了一个名字叫“现代病”。

我深知,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并不是我家乡的“特产”,事实上,我们的国家,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现代病”像一场全球性的瘟疫一样在滋生着、蔓延着并且在日益恶化着,它正在威胁着或者即将严重地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我觉得,既然做一回人,就应该做一个有人类意识的人。所谓天下兴亡、其夫有责。我的忧思与关切也许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但是,在沉默与呐喊之间,我还是选择了呐喊。这就是我写作这篇论文的初衷或缘由。表达似乎有点罗嗦,但感情是诚挚的。

(二)选题意义。

“现代性”问题研究,所关注的是人类现代历史的重大现实问题,也就是现代性实践和现代性思想文化的选择和再选择、建构与重新建构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殊情势,同时构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而且中国近现代历史在现代性选择和再选择、建构和重新建构的问题上,步履尤其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正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共同的话题和处境。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的现代性重建问题以更加深刻和更加尖锐的方式重新提了出来,迫使我们给予更加彻底的认识。所以,本论题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思想上都具有极其深刻和长远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饱受战争之苦的人类痛定思痛,对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开始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我们渴望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能够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该怎样创造这样的生活?我们不妨把这种反思叫做现代性的反思。

在西方理论界,现代性问题研究虽然要追溯到马克思时代或者更早,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这一问题才逐步成为西方理论界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不过遗憾的是,一直到上世纪末,西方的现代性研究基本上都是西方人站在欧洲中心主义立场上进行的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反思。他们普遍认为,在欧美之外,别的国家和地区没有资格谈论什么现代性问题。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在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上,西方理论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态度,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为当代的现代性问题研究开辟了新的前进道路。

在中国,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推进,现代性问题越来越成为备受国人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现代性”问题可以说正日渐成为中。

国学。

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现代性问题的研究比比皆是。其中,有侧重于西学的研究与译介的,有着眼于中国现实问题的勘察的;有热衷于现象描述的,有着力于本质探究的;有致力于线索梳理的,有倾向于范畴分析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研究成果也以论文、著作等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过,由于我们的研究起步较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资源的储备不足,所以,我们的现代性研究虽然表面上进行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是做了一些整理性的皮毛工作,而真正深入的、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关于这一点,刘小枫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周宪、许钧等编著的“现代性研究译丛”,还有汪民安主编的《现代性基本读本》就是最好的说明。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

我的这篇文章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部分,常规性地论述了现代性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作者的写作初衷。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现代性的概念与历史溯源。像研究其他任何问题那样,清理了现代性的历史脉络,剖析了“现代性”这一歧义丛生的概念,论述了现代性何以成为一个问题,并初步探讨了现代性与中国的关系问题。这一部分为后两章节的论证做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三部分集中笔墨论述了中国现代性选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通过阐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进而论证了现代性的必然性与可选择性,从而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的结论。这一章内容既是前一章内容的理论总结,又是最后一部分内容的哲学基础和论证依据。第四部分也就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现代性的批判性构想问题。首先分析了西方现代性的中国改良与革新问题,明确指出,西方的物质文明我们要坚决吸取。接着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扬弃问题,强调了东方的精神文明我们不能丢弃。最后论证了中国现代性的悖论式方案——在批判中追求。这部分内容是整篇文章的落脚点,作者在这里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改革进行到今天,亟需发展成为一场能够实现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和文化民主的全面的、彻底的革命,而不再是细枝末节地修修补补、和风细雨地指指点点。社会的责任社会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个人也一样,尤其是走在时代前面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思想启蒙的历史重任,塑造一个健康的现代的国民性格。最后,作者呼吁,要在价值领域进行一场彻底地、颠覆性的革命,从而促成现代精神在中国的最终生成。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在第一章中提出,现代性是一个内部充满着激烈冲突与巨大张力的存在,它召唤着一场从制度到人心、从外部到深层的巨大变革。它意味着我们必须现代!当然是以一种有尊严的方式!第二章中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我们时代的必然选择”的观点。最后一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悖论式方案:即追求中有批判,在批判中追求。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的一点特色在于,能够紧紧抓住现代性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矛盾,以及中国处境与西方处境的重大关系,利用世界历史和中国实践的经验,利用近现代以来的相关研究资料,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代性的本质、内在矛盾、必然性与偶然性、决定性与选择性等,进行了深入地思辨,明确指出中国必须对现代性进行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的批判,同时在充分张扬其价值的方向上进行了科学地重建。

(六)关于文章的不足。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自己是最困难的。关于我的这篇文章,不管好歹,算是我对这些年,特别是这三年难得的研究生生活和思考的一个总结。一年多的写作过程中,我思考过,也痛苦过。我思考着我的存在,思考着他人的存在,也思考着人类的存在和未来。这种思考时时刻刻折磨着我,也激励和鞭策着我。可以说,这篇短文就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理论总结。至于这个思考全面与否、深刻与否、到底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生活过,经历过,也痛苦过、思考过,这就够了。至于文章的不足,稚嫩与浅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加批评指点,我将再接再厉。谢谢!我的陈述完毕。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三

摘要:国内外哲学界先后产生了三种不同的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19世纪后期,主要流行“以恩解马”的解读模式,即主要通过19世纪后期恩格斯的一些通俗性、论战性著作,如《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等来理解马克思哲学。20世纪前期,主要流行“以苏解马”的解读模式,主要是以20世纪20~50年代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来理解马克思哲学。20世纪后期,“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曾流行一时。所谓“以西解马”,就是主要按照西方哲学模式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这三种解读模式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对于探求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底蕴和精神实质而言,都还远远不够。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关头,社会历史发展加之人类社会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都显示出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的局限性,同时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解读创新的必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历史上解读马克思的几种不同模式进行分析,并探究新的解读模式,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解读模式。

所谓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即指由恩格斯阐释,经过列宁、斯大林等人具体论述的一整套哲学思想体系,简而言之,即为“以苏解马”模式。“以苏解马”集中化的成果便是斯大林编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在这种模式中,辩证唯物主义往往被简化为自然主义存在论,历史唯物主义则简单化地被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的推广。这种解读模式试图能回答所有的哲学问题,但是缺乏知识论路向,忽视了对人生存发展的研究。

首先,苏解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是抽象的物质,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关于物质比较完整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斯大林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特征时认为,世界本质为物质,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斯大林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为一种与历史过程无关的自然观,并把这种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其次,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自身的矛盾,他强调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斯大林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有四大特征,一是辩证法各个对象或者现象之间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和制约着;二是辩证法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创新发展的;三是,物质的变化是从量变转向质变;最后,列宁指出辩证法的出发点是自然界对象和现象的内在的矛盾。

“以苏解马”主要是对自然进行解析的辩证法,忽视了人的作用,而马克思的辩证法基础在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自然的辩证运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否则,无所谓自然界本身的辩证运动。“以苏解马”模式中的解释远没有超出旧的唯物主义范畴,他们仍停留在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水平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依旧是一种知识论科学。虽然这种解读模式曾一度适应那个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却很难适应今天新时代、新体制的需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解读模式主要是针对苏联模式而言,即通过针对“以苏解马”模式的缺陷重新理解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将其限定在人类历史领域中。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葛兰西等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确证人的主体性,用总体性、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和时间哲学等规定彰显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根基是人道主义,片面强调经济运动观点是错误的。在葛兰西看来,实践哲学是绝对的人道主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他认为历史不仅仅是由物质基础所构成,在一定条件下,它首先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

20世纪后期,针对“以苏解马”所存在的局限,以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海德格尔、哈贝斯等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他们按照西方的哲学模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解读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更新了“以苏解马”的观点,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该模式仍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此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并没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质。

20世纪60年代,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认为,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抽象的人性等非科学规定,从而使马克思丧失了强有力的战斗性,他提倡要用真正科学的形式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苏解马”和“以西解马”两种思想体现了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逻辑冲突,但是两者均未能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马克思要求我们从人的客观事实去理解现实的存在,阿尔都塞只是把社会历史过程和规律当成一种非人的课题和无主体物质过程来理解,卢卡奇虽然发展了能动方面在社会历史的作用,但是却被极端地理解。

“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

通过对以上几种解读模式的解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三种主导的解读模式存在着历史局限,对于探求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底蕴和哲学革命的精神实质而言,都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必须实现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的根本创新,采用“以马解马”的全新解读模式。

何谓“以马解马”解读模式呢?“以马”是途径,后边“解马”是目的,即“解读马克思哲学”;这里需要着重对这个提法的前一半(“以马”)的具体含义作出科学规定,也就是具体揭示,通过什么途径,来达到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具体而言,“以马解马”首先必须要从马克思的文字出发,即从马克思的著作出发,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原马克思著作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在独特的语境下去把握马克思每一个重要的论述,从中去总结马克思关于哲学的重要思想和重要原理,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任何一种表述都不能脱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不能单纯的断章取义,仅通过支言片语去下结论,这样的做法本身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

其次,需要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来龙去脉,要想对马克思哲学有很好的把握,还需要站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制高点,对于马克思哲学体系了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去判断马克思各个时期和各个文本中所蕴含思想的走向及内涵所在。否则,完全陷入对马克思著作的研究中,只会导致所得出的结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最后,要确认理论起点。马克思哲学是一个博大的体系,里面有着丰富的逻辑关系,因此,要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得十分恰当和到位,必须结合整个体系,参照内在逻辑来理解马克思哲学。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必须要突破传统的马克思解读模式,实现创新,上文提出的“以马解马”,笔者认为是触及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是基于时代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创新。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转型期,转型期间各种层面的矛盾和问题都会爆发,此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哲学建构了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客观世界,因此,必须要懂得尊重客观世界规律。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若抛弃客观世界规律,站在世界之外去审视、解释世界,进而试图去把控世界,带来的恶果将是“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本质而言,这是违背了马克思哲学的,我们必须要重视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其次,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人与自身的统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个体常常会忽视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人与人的外在化导致个体愈发感觉精神家园的缺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生存状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文化价值核心是“自由”,即人不是为了生存而生活。

马克思哲学生存论的当代解读对于突破我们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读的新模式,其实质就是“以马解马”,自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历史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刚刚开始的“十二五”规划中,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遵循了马克思哲学原理,这体现在经济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利益分配机制与激励机制方面;在改革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方面;在文化领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四

高校校园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地与集散地,其文化活动开展的情况不仅直接关系着国家整体文化战略的实施情况,而且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是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宏观上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在微观上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一、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应是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造就高度文明的人,就是“培养社会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这正是马克思对文化的社会目的和意义的阐释。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创造出的无限可能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并且促使人摆脱了自然局限性,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将马克思主义的“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具体而言,包含两方面:

1、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阶段性。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从人的依赖阶段到人的独立性阶段,再到自由个性阶段,人的发展表现为一个历史的过程。因此,高校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引导。

2、处理好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自由发展”是指人的人格、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发展;所追求的“全面发展”,不光是人的能力、个性和知识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社会素质、精神素质等的共同提高。高校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既要充分考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又要考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应追求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学者历来重视形式的重要意义。形式不仅仅是把事物的内容各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者外部表现方式,其本身就包含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就应充分考虑到文化活动形式对于不同文化活动的意义,权衡得失,并且在形式的选择上要坚持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统一,这将有助于拓展文化活动的意义。目前高校每年的校园社团文化节就很好的阐释了多样性与丰富性相统一的原则,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创新意识。

三、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应做到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融合。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经典问题。一般来说,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既有抵触的一面,又有相互借鉴的一面。“把本民族文化片面地视为唯一优秀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成果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和做法,这是与文化的发展相反动的。”因此,随着高校的日益开放,办学越来越国际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也应与时俱进,在内容的选择上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融合。既要坚持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利用传统文化类社团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传播活动,赢得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中华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活动奠定基础;又应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活动的精髓,特别是与留学生社团保持交往,参与他们的文化活动,共同创作兼容并蓄的文化节目。

四、校园文化活动应以科学和理性为主要途径。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五

[摘要]哲学与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是人生的态度之学,研究人对世界应该持什么观点,采取什么态度,追求何种境界,用比较正确与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与人生。哲学从属于人类的实践,是人类思想活动或本源事物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之一。哲学的价值论是人们在实践中知道人们评判好坏、善恶的态度和选择。指引人们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哲学人生实践价值。

文/王一涵。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美好生活的向导,也是对于人生的一种反思。哲学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哲学思维是一种以思想为对象的反思的思维,它反映的不是思想对象而是思想本身。另外,作为哲学的这样一种人类活动,它是对于人生的系统的反思,即能够系统地反思人生的活动叫做哲学活动。哲学的特征在于追求本质,不断反思。在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在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不能照搬,即我们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有限的。哲学解决的是根本性问题,但是它没有现成答案。哲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毛泽东认为“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构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对于人而言,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哲学是人生的态度,研究人对世界应该持有什么观点,采取什么态度,追求何种境界,用比较正确与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与人生。不同的哲学决定了不同的处世方式,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体现了不同的哲学。人的每一个言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贯穿着哲学,哲学是与人生紧密联系的。

一、人生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

我们总是处在不同的时空中,努力地活在有意义的世界里,在各自的人生境界中度过一生。中国近代大师冯友兰、王国维等从自己的切身实际和生活体会出发,用哲学的思想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和迅猛迈进的信息时代,使人们对生存的意义和奋斗的方向更加迷惑。哲学能使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不断遭遇的事物的本质性进行再认识,从而帮助人们处在一个有意义的社会生活中。

哲学作为世界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世界图景和实际而可靠的生活依据,为人生的境界形成奠定了基础。哲学作为方法论,能从根本上完善人的思维方法,提高人的思维水平,培养哲学的生活态度,并用这种生活态度去思考世界,建设人生。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人应该得到自由的发展空间。在科技社会相当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文化知识作为能量,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我。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行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哲学的方法论赋予人们最高层次的思维方法和智慧,让人们不断解放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清自身的价值,在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自己,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我们要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的客观环境和时代的需要,抓住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能够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路。

二、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的生存发展能力。

哲学赋予人的生活以有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人类心灵的最深层次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在于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地升华,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人们使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它要求学习哲学的人永葆理想性的追求。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一种纯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这种社会性的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离开“大我”就没有“小我”的存在,所以这种伦理的世界是一种“小我”世界的超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面对着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发展的问题。我们在自己的行为选择当中必须深切地思考发展的问题,必须有一种深层的时代意识,关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自我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实际上就是从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出发来理解人、把握人,并通过实践全面地塑造人。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实践的规律性规定。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实践的基本矛盾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规律是人的运动规律,人的行为范畴是实践的行为范畴。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就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在实践和认识统一的基础上发展自己,践行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对所谓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亦然。

人的社会实践具有多样性。生产劳动是人类的最基本的形式,但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仅限于生产活动这一种形式。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处于不断变化和历史发展中,人实践活动方式的变化,是我们在创造中不断重塑自己、更新自己的过程,是人的本性、人的利益、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里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形势,跟上社会进步的脚步,不断地完善自身,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人的主导性作用去理解人。人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在实践中主客体双方的改造上,而且还具体地体现在通过实践所联系的人、社会、自然这一动态系统改造的成果上。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文明;人们对社会改造的成果,创造了社会的制度文明;人们对自身主观世界改造的成果,创造了社会的精神文明。这些是人自身的文明进步的表现和动力。

实践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重大力量。因此,实践成为人生境界的现实基础,人们在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能动地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对象性的感性物质活动过程中生成自己的物质世界,也孕育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进一步形成自己的人生境界。实践是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解放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弘扬,摆脱束缚和压制,消除异化,为人们获得自由的生存发展空间提供了条件。因此,实践实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充分发挥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改造自然、社会以及自身。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提高人生境界。

三、在社会发展中创造人生价值。

社会是人的活动的有机整体,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人与社会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一个辩证法统一的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人本身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也是进行其他各种生产的主体。价值对于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中,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力量发展的真正源泉。作为主体的人,既有物质的需要和能力,也有精神的需要和能力,任何价值都是表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人在关系中是主客体的统一,人生的价值也是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取决于他的行为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人的自我价值取决于他的行为满足自我需要的程度。我们个人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行为,未必就都有自我价值。我们考察自我价值,主要是考察行为的客观效果,看其到底是否满足了自我需要。人的一切行为、思想、情感和意志都以一定的利益或价值为原动力,不同的价值思维和价值取向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社会价值得到确认和体现,同时又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增值来实现的。一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越大,越得到社会的肯定,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大;反之,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小。

当前,不良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人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观点逐渐产生怀疑,进而把金钱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但金钱并非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社会的实践过程,既要有良好的客观条件,也要有主观不懈的努力去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正确途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等多条件的制约。要想在社会中很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的创造必须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社会环境是制约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尊重这些客观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价值论更好地应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让价值论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社会主义社会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人生价值的实现有更大的可能性。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得到社会对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和尊重,因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任何个人,只要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对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就实现了他的人生的社会价值。社会应该对他的社会价值给予承认和肯定,这是人生价值实现后的一定程度的体现。只有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才能更好地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在社会发展中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作者简介]王一涵(1988一),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重庆430079。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六

摘要:中国价值哲学的序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序幕是同时开启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因此,我们可以说价值哲学的研究与现代化的推进有着内在联系,所以当下我们要研究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去探求发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深刻内涵,来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价值问题是哲学中一个高层次的、全局的普遍问题。价值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实践中一个普遍的、基本的内容,具有重要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其中以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哲学领域——价值论,也已像传统本体论、认识论一样,成为哲学基础的一个基本分支。所以哲学的发展和规律也就是价值论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论对一些问题研究的观点看法也直接地影响哲学对待某事物的态度。但我们研究价值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是由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从这里切入使得人们能够对哲学的本质以及传统的已经定型的认知模式进行一个对比和反思,并探究和创造出一套更加符合当前实践和认知水平的,更有助于人类发展的理论。

自新中国建国以来,哲学一直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和社会意识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发展却是在一个不正常的政治理论氛围中成长和发展着。这种哲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的原旨,而且是用马克思所批判过的直观唯物主义思维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即“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之后,唯物主义和“对象决定主义”之间就被画上了一个等号,认识的对象决定认识的性质,一门学科的研究的对象的性质决定这门学科的性质,人的活动的对象的规律决定人的活动的性质;这样一来,人就离开了唯物主义中主体的位置,不仅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人甚至丧失了原有的地位,即使在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也只是成为了其中实践的一个环节。导致这种主客颠倒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当时人们把用来认知自然科学领域的所使用的方法当作是唯一合理的模式,把人与对象之间原本复杂的关系过度抽象得仅剩下单一的一种“理论关系”,把认识者假想成为一个与现实环境脱离了的、不受客观条件约束的、甚至毫无感情的单纯的“理论人”。近代的哲学研究都会犯这个错误,西方的研究也深受其影响。不过这里的问题却是,当西方学术界开始用价值论的视野对当时的科学主义思维方式加以批判和重新思考时,我们却在教条地巩固和加深这个错误。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价值论的兴起,使我们看到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关系的另一个层面,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和二者意义的层面;探究出了人作用于对象除了认识这一种关系以外,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实践与对象的关系,即对对象的评估和选择。能够成为人的活动实践对象的原因,首要的是它必须对人有意义并有其存在价值,也就是说这个对象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它存在的意义、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人生活在两种世界,一个是一般的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又存在于一个因为有了主客体价值而具有意义的价值世界。作为自然界主体的现实的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以实践的方式改造自然,这一活动过程构成了感性世界的现实基础,并且也主宰着意义世界的存在与变动。这种以客体为基础的思维方法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但当处理所有的问题时,如果把它放大为一种唯一合理的思维方式,这无疑是不全面的并且无益的。

在价值论的研究过程中,基于上述错误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的弊端的显露,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哲学本质的新思考。哲学是作为世界观的一种观点一种理论的形态,并不是直接地去认识研究客观世界而下的结论,也不是对现有的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它本质上是人类自我产生的一种意志,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一些反思所产生的结果;但是它的产生固然要以人类自己的知识为基础背景,从一定的视角上来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但它不是用来揭示所谓的世界一般规律,而是要以一种辩证的方法,在人和世界、主体与客体辩证关系之间,以科学知识为背景,以人类实践的最新成果为基础,来揭示人类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发现的最普遍和最一般的规律,从而为人类自身在以后的活动中提出一般性原则,以及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是人活动的基本原则,而规律和真理所揭示的只是物的尺度。人的实践活动作为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既要尊重对象的客观规律,又要以对象对人的价值为目的,以真善美的统一为依归。因此,就像实践范畴一样,价值虽然只是有了人之后才产生,但它同样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即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意义。

所以当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加以研究有巨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研究。

马克思曾经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是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将人类与自然界密切地结合起来,为价值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系统理论科学,本文结合现实的环境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中被遗忘、被扭曲的东西重新梳理,以科学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研究范围,发展人的生态价值,同时也是对西方环境哲学研究的一个回应。

二、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对象化的类存在物,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自然界通过劳动这种人类实践的根本形式和原初形式,“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自然界进化的同时人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是大自然演化的结果,他的产生是一种价值的实现,即人的本质发生着对象化的变化。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不断地通过实践去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自然无情地制造着灾难的同时又孕育着世间的万物。人类表现为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以实践的方式改造自然。实践是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活动,是社会化的活动,实践的对象包括自然世界,人与人以及其自身意识。自然界进化的同时人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是大自然演化的结果,他的产生是一种价值的实现,即人的本质发生着对象化的变化。自从人类开始认识自然以来,二者之间不断的相互作用,人的发展使得自然自身去改变去适应,自然的演化又促使人们去更深刻的去认识自然,去不断实现、创造人的新价值和自然的新价值。

三、有助于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加强价值观教育,拓宽价值观教育视野,实现思想解放。

价值观的形成源于实践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是对现实的价值运动状况的反映,会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价值观受社会生活的制约,同时又积极地反作用于后者。

如果我们仍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继续遭到破坏,随之一同而来的只有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继续恶化;各种资源浪费导致能源供应紧张,使得经济发展滞缓、矛盾尖锐,更无从谈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了。所以,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前提下,指导实践,解决棘手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党离不开强调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当今,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才能对人们的活动起到约束、限制或激发、鼓励的作用。我们更应该立足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现实价值观念和思想觉悟的实际水平,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层次、结构作深入的研究,用研究出来的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我们的最终理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