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宝鸡钓鱼台景点导游词如何写 宝鸡钓鱼台的著名景点(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14:59:40 页码:7
宝鸡钓鱼台景点导游词如何写 宝鸡钓鱼台的著名景点(二篇)
2022-12-30 14:59:40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2023年宝鸡钓鱼台景点导游词如何写一

宝鸡是陕西的第二大城市,这里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我的家乡宝鸡,被多次评为了“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宝鸡还有着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呢!

宝鸡原名陈仓,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又改名为宝鸡吗?这里还有一段优美的传说呢?

传说唐天宝20xx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叛变的部队打入长安,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带着爱妃杨贵妃和他的部队逃跑,他们行止马嵬坡时,士兵哗变,唐玄宗被迫杀死了杨贵妃。他又带着自己的几个亲信跑到陈仓的秦岭山上,可是叛军的部队紧随其后,当唐玄宗他们跑到一座山上,道路十分陡峭,唐玄宗无路可走了,唐玄宗十分悲哀的哭着说:“今天是我的死期啊!”就在这时,头顶上飞来了两只山鸡,盘旋在他头顶,又向南飞去,唐玄宗跟亲信们跟着这两只山鸡,来到了一座山上,躲入庙中。这时叛军也追到了山底下,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冰雹,砸的叛军们慌忙逃走。说也奇怪,山下下冰雹,可山上却是晴空万里,唐玄宗觉得非常的神奇,随口吟出:“此地宝地也,此鸡神鸡也”,因此“宝鸡”名称由此而来。

宝鸡历史悠久,这里是炎帝的故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出土地,我最喜欢中华石鼓园里的十面鼓,每一面石鼓上都刻有一首四言诗,这些四言诗主要描绘了秦王和秦朝百姓的生活情景。

宝鸡的特色小吃有很多,有香而辣的擀面皮,有酸、辣、香的臊子面,还有陕西八大怪之一的锅盔。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面皮端到你的跟前,看一眼,口水早会流了出来,只见红红的,透亮的面皮,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芝麻,看上去都美味极了,吃起来真是劲道。

宝鸡有许多的土特产,有扶风的红富士苹果,眉县的猕猴桃,陈仓区的大樱桃,特别是扶风的红富士苹果,苹果又大又红,咬一口,又甜又脆,水分非常的大。

相关知识宝鸡的概况:

宝鸡是一座拥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余年建城史的中国城市。这里是早期黄河流域文明的中心,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 张光直先生曾在分析了黄河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后说这里正是 仰韶文化的集中区,拥有适应于新石器革命的自然条件,宝鸡地区应是新石器革命最理想的地区。 北首岭遗址、 福临堡遗址、 周原遗址、秦 雍城遗址、凤雏宫、茹家庄古【弓鱼】国遗址、姜城堡遗址等驰名中外的遗址展示着宝鸡特有的沧桑历史。炎帝 在此开启农耕文明、 姜太公 在此钓鱼、 周公 在此著《周礼》、 燕伋 在此尊师重道、 刘邦 纳韩信之计在此暗度陈仓 、 张载 在此创 关学 。

宝鸡,是华夏始祖 炎帝的诞生地,也是 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区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以出土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在盛唐时期已成为皇家寺院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宝鸡的城市精神为“崇德尚礼 和谐包容 闻鸡起舞 开放创新”,城市象征为 凤凰。曾称 陈仓、 雍州、 雍城、 周原、 西虢、 西岐、 岐邑、 岐阳、 西府、 阳平、 凤翔等。

宝鸡境内的文物资源丰富,其中以青铜器为最多,现已陆续出土 毛公鼎、 大盂鼎等五万余件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著名文物古迹有:炎帝活动过的 天台山,佛教圣地 法门寺,著名道人张三丰主持修道的 金台观,典雅秀丽的 五丈原诸葛亮庙,姜子牙隐居垂钓的 钓鱼台,雄伟壮观的 周公庙,隋唐帝王皇家温泉—— 汤峪温泉,一代名流 苏东坡主持修建的 凤翔东湖等。境内的自然景观更是独树一帜。有景观奇特的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始风貌鲜明的 嘉陵江源头和具有欧洲风格的陇县 关山草原。宝鸡的民间艺术更是多姿多彩,独具一格。 皮影、 木偶、 剪纸、 刺绣、 社火、脸谱、 泥塑、 草编等都始终散发着周秦文化的遗风古韵,闪烁着中华原始文明的奇光异彩。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问陶(船山)于1798年路过宝鸡时写了《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组诗,指陈军事,得老杜《诸将》之遗,一时盛传天下。

2023年宝鸡钓鱼台景点导游词如何写二

钓鱼台在宝鸡市宝鸡县东南约30里天王镇的伐鱼河谷,即幡溪谷中。溪中有一台石,上有困痕,传说是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开国元勋姜子牙涉政前隐居垂钓之地,故而得此名。 这里有钓鱼台、中国西部影视基地、静室景区、笔架山景区、金波峡景区、青峰山景区、仙人坝景区、玉皇山景区等八大景区,100多个景点。

钓鱼台及其所在的伐鱼河谷处在秦岭北麓。根据记载,太公钓鱼台有3处,初钓河南新安城东,继钓陕西咸阳城西,后钓宝鸡县伐鱼河谷,而三处中又以幡溪钓鱼台最为有名。因为,姜太公在此垂钓的时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谒,辅佐朝政,才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文武之治”盛世。从此以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唐代诗人李白、许浑,宋代诗人苏轼都曾游览于此,并赋诗记胜。

唐代的钓鱼台就此建庙塑像,历经3次重建,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太公庙”、“文王庙”、“望贤台”、“乞子崖”、“钓鱼台”等一些庙宇,祭钓堂、殿、廊、楼、台和一石驮五柏等壮观奇景。《吕氏春秋》(水经注)有“太公钓兹泉”的记叙,民间亦有“太公背泉垂钓”、“周文王纳谏邀贤”、“武吉代薪奉母”等传说。古往今来,钓鱼台就以其盛名招待游客,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游此地,留下“夜入幡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的名句。

站在伐鱼河上的瓦子坡村南眺,秦岭群峰峥嵘起伏,重峦叠嶂,郁郁葱葱,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近看,奇峰耸峙,翠柏葱绿,庙宇宏伟,水色碧透,绚丽诱人。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块屹立在伐鱼河畔的奇特巨石——“丢石”。丢石,是一块庞大而完整的石英花岗岩体,上大下小,呈碗形,丢石上几乎找不到任何裂隙。丢石北侧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宝鸡知县徐文博书写的4个1米见方的苍劲大字:“孕磺遗璞”。丢石高6.6米,上部直径11.2米,下部直径仅4米,伐鱼河湍湍急流擦石而过,大有一触即倒之势,然而,千百年来,它始终“稳如泰山”,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雄伟壮观的姜太公庙在丢石右上方的河边。房屋出檐斗拱,雕梁画栋,古香古色,为唐贞观初年所建,明嘉靖年间整修,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庙前正立着4棵40余米高的参天古柏,枝杆粗壮,根深叶茂,四季常青,传说为唐代所植,此为钓鱼台景观之一。

周文王庙,由姜太公庙盘山而上即到。文王庙依山而建,庙堂重瓦危檐,布局严谨,巧夺天工。隔河山腰,还有规模更加宏伟的武王庙和武吉庙。武吉庙内原有一根武吉担柴用的铁肩担,重60公斤,“”中丢失。据钓鱼台碑得记载,这里自唐代设神修庙,计有庙宇、祭堂17处,殿、廊、搂、台共40余间,现在多数已重建恢复。从丢石顺水而下,河水层层下跌,浪花飞溅,向下游直泻,形成一个个深潭,犹如朵朵雪莲盛开。离丢石100米处,有一水面宽广,水色碧透的深潭,名“滋泉”,泉边有一石英花岗岩巨石嵌入河心,巨石上有两道40厘米长,15厘米深的平行光滑浅槽,相传姜子牙来此隐居后,每每在此垂钓,年深日久,便在巨石上跪出了两道槽痕。钓鱼台即由此得名,侧方岩壁上雕凿有“钓鱼台”3个巨型篆字。从丢石溯水而上,两岸高山对峙,河谷狭窄,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有“一步跨过伐鱼河”之称。沿峡谷再上河谷,豁然加宽。一座双曲拱大坝挡住了去路,这即是“钓鱼台水库”。钓鱼台水库,坝顶宽2米,坝长200米,坝高50米,水深45米,总库容量255万立方米, 1973年开工, 1978年 12月建成,可灌溉2200公顷农田。水库大坝东端有一八角亭,记载了水坝开工时间,使用人力及竣工日期,具有古代亭台楼阁和现代建筑艺术的综合风格,典雅灵秀。大坝中间有一观景楼。登上观景楼,整个风景区尽收眼底。

钓鱼台水库为这里增添了不少风景。夏秋季节,水面碧波荡漾,周围高山披红挂绿,湖光倒影,煞是好看,游人乘坐小船或游艇漫游水面,恍如置身于桂林漓江之上,杭州西湖之中,十分惬意。从坝侧溢洪跌下一道瀑布,约40多米高,瀑布飞流而下,如白练垂挂,似银河倾泻,訇然之声震耳欲聋,水珠飞溅数丈之远,日光照在迷蒙瑰丽的水雾上,竟幻化出一道绚丽无比的七色彩虹,云蒸霞蔚,壮观无比,充满诗情画意。冬春季节,水库冰封水面,光滑平整如明镜,雪落山间,银装素裹,一片银色世界。巨厚的冰层,成了游人的天然滑冰场。水库的天然景色和人工建筑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耐人寻味的风景画。

历史上的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生在商世,因见纣王无道,遂弃官出走,隐居在此,终日以垂钓度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为后世人们的俗话。后来他终于被周文王发现。文王礼贤下士,亲到伐鱼河畔迎聘。于是,被尊为军师的姜太公遂辅佐文武二王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西周霸业,自己亦名留青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