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5:47:29 页码:11
2023年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模板16篇)
2023-11-18 15:47:29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综合评价个人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可以帮助我们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以下是一些经典电影的推荐,让我们一起享受电影的魅力。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一

化工项目一般具有工艺技术复杂、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管理要求高等特点。目前,针对化工建设项目,国内外通常选择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工程公司通过优化设计,项目各阶段的合理交叉与融合,达到减少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在安全管理方面,工程公司受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和安全意识等因素的影响,站在项目的整体角度,从前期、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开车等各环节全过程考虑安全管理,进而提高项目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这方面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2项目前期阶段的安全管理。

2.1总承包投标阶段。

2.1.1全面了解与安全管理相关的信息工程公司应通过仔细研究招标文件、现场踏勘、投标澄清等全面了解与项目安全管理相关的信息,如项目所在国、所在地的政治、经济、宗教、环境、医疗卫生、治安等环境;项目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水纹、地质、自然环境;项目建设装置的周边设施和环境、地下设施情况。

2.1.2合理设定各项管理目标全面了解关于安全管理相关的信息后,根据业主的要求,投标时合理设定工期目标、成本控制目标、安全管理目标(创优与否),不应为了中标而向业主承诺违背建设客观规律的工期目标,造成项目中标后项目存在先天性不足,为项目实施带来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

2.2项目策划阶段。

2.2.1全面识别安全风险不仅要对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开车等各阶段、各环节、各工作自身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还要对外界因素给项目执行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战争风险、疫情等。根据识别出的安全风险,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等级划分,然后依据风险控制原则制定有效、可行的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

2.2.2组织上保证全过程安全管理成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时,应保证全过程安全管理的可实施性,使得安全管理人员在组织结构和知识结构上能够全过程深入参与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开车等各阶段工作,消除各阶段安全交互管理之间的障碍,保证各阶段安全管理信息之间的有效传递。

2.3设计安全管理。

2.3.1提高设计的本质安全在项目设计、施工、采购、试车、开车、运行等生命周期内,相较其他生命周期,在设计阶段消除装置的不安全因素是最简单、最可靠和最合理的做法。在投资、工艺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安全性、试车和开车安全性、运行安全性及操作便利性,在设计过程中坚持事故预防优先原则、可靠性优先原则、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尽可能达到“本质安全”的目标。

2.3.2从体系上保证安全设计设计安全管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设计安全管理的依据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具有较强的法规性、政策性和专业技术性。工程设计质量是建设项目质量的基本保证,严格制定并认真执行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设计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工程公司应给予充分重视。

2.3.3改进设计理念在制造能力、运输条件和吊装资源允许的情况下,设备尽可能模块化、壳装化,甚至对装置进行模块化设计,减少现场施工活动,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2.4采购安全管理。

2.4.1采买阶段做好设计人员和供货商人员的桥梁,确保设计的各项要求能够准确地传达给供货商;根据运输方式、装卸次数等情况,明确设备材料的包装要求,确保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选择大型设备制造厂时,既要考虑厂家的设计制造能力,也要考虑厂家的地理位置。

2.4.2催交和检验阶段项目核心设备、长周期设备的制造质量和制造周期对项目的总体进度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应高度重视核心设备、长周期设备的催交和出场检验、运输前包装检验,必要时应派专业人员进行驻厂监造,监督厂家的制造进度和质量。进度拖延会引起现场赶工,甚至会改变整体的施工策划,大大增加施工安全风险。

2.5.1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1)施工招标阶段。施工招标文件中应明确、细化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提前让投标单位了解施工阶段应达到的安全标准,以便在报价时考虑达到相关标准所需的安全费用;明确投标单位的安全资质要求、项目经理和安全经理的任职要求;对投标单位、所选项目经理、安全经理的安全业绩进行考察,对不重视安全和所执行项目出现较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淘汰;合理划分标段,尽量减少中标单位间的交叉作业,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2)施工动员阶段。在施工动员之前,完成安全预动员,审查施工活动的范围、与活动相关的安全风险、安全管理计划,特别关注现场动员工作的早期阶段。保证hse管理体系是可靠的、有管理和监督管理体系运行的组织结构。确保所有监督人员清楚项目的安全要求。

2.5.2施工实施阶段1)施工组织要合理。加强施工分包商的监督管理,严禁施工分包商将工程层层分包;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劳务分包的管理,尽可能减少劳工的流动性;统一协调各单位的施工时间和施工空间,尽量避免垂直交叉作业和多单位在同一区域的横向交叉作业;调整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能在地面上完成的工作就不安排到高处进行,尽量避免高处作业。2)管理关口要前移。坚持和贯彻“预防为主”这一方针,将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动应付变为主动控制,将工作重心由事故管理、应急管理转为事前预防和控制,把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通过完善的制度、有效的宣贯和强力的执行,施工前做好各项安全措施。3)进出管理要重视。施工现场应进行封闭管理,场内道路尽可能人车分流;施工现场出入口应设置门禁系统,由专人进行管理,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加强进场前检查,避免存在缺陷的车辆、施工、机具、设备进入现场。4)培训监管要强化。所有进场人员必须经过入场安全培训;改进培训方式,通过亲身体验、真人演示、视频动画、图片、案例分享等更直观的方式,提高培训效果;不仅要重视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更要重视劳动技能培训,这是降低个人违章和操作失误的根本保证;加强作业过程中的行为观察和监管,找出作业人员发生违章的原因,即安全意识差、劳动技能差,还是兼而有之,以便对症下药。

2.6试车、开车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特点。试车、开车期间安全管理具有风险隐蔽性强、不可控性强等特点。试车、开车的风险除常规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外,还包括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液体、高温高压气体、高压电源等。安全事故的原因除试车、开车工作本身产生外,很大一部分是由上游工作的不到位引发的,给风险控制带来困难。2)专业人干专业事。试车、开车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为了避免因误操作而引发安全事故,专业工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完成,即专业事由专业人干。3)统一协调指挥。试车、开车工作涉及的单位多、人员多且工作程序复杂。为了使试车、开车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应成立包含各试车、开车参与方的组织机构,以便统一协调指挥。

3结语。

化工项目各阶段的安全管理,即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必须站在项目整体的角度考虑安全管理,实现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开车工作的有机结合,实行全过程安全管理,才能降低项目整体的安全风险,提高项目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化工项目安全运行。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二

一、封面格式: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

名:学。

号:院。

部:专。

业:

年级:

二、期末论文选题:

1、儒家文化(任选儒家文化的某方面来分析论述)。

如:分析孔子“礼”的思想;从“仁爱”思想来看孔子对人性的关怀;试析孟子的民本思想;试论孟子的理想人格;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人的启示;试析孟子的义利及对今人的启示。

2、道家文化(任选道家文化的某方面来分析论述)。

如:分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庄子名利观对当代人的启示;陶渊明田园诗的道家思想底蕴;魏晋玄学对士人心态的影响。

4、法家文化。

如:从韩非(商鞅)之死来看法家人物的精神;试述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试析管仲在齐桓公霸业中的作用;法家与“依法治国”的法治观念的形成;法家与儒家历史观之比较。

5、科举制度。

6、姓氏文化。

如:姓氏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或影响);姓氏与家族本位观念的形成。

三、写作要求:

1、任选一题的一个方面来写,观点明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格式规范,字迹清楚;

2、不准抄袭,否则不及格;

3、必须列举参考书目;

4、要求手写,正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统一用大学稿纸。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三

摘要:大学软实力是大学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软实力建设是提升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哈佛大学软实力建设的经验昭示:我国大学提高自身软实力要弘扬大学精神、注重制度建设、打造大学品牌、发挥教育家校长作用。

关键词:哈佛大学;软实力;启示。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建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又最久负盛名的大学之一,370多年来,它在学术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成就辉煌,为美国和世界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其中包括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30多名普利策奖获得者以及众多的各行各业领袖,其影响力早已超越美国国界,对世界其他国家也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大学正在着力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形成了以提升大学软实力来提升大学整体实力的新思路。哈佛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楷模,不仅拥有一流的师资、生源、图书馆等硬实力,还具有无形且强大的软实力,“诚如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真正的哈佛乃是一个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因而,解析哈佛大学软实力,对我国大学如何提升自身软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软实力”概念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是指某个国家依靠文化和理念的因素来获得影响力的能力。大学软实力是从国家软实力演化而来,是大学价值理念、内在品质和整体精神风貌的反映。李培根、王恭南认为,“大学软实力是能表现出学校能量,但无明确指标和数据的所有因素的集合,其构成因素有:内在精神、内部管理、外部(软)资源、领导素养。”下文即从以上四个维度探析哈佛大学的软实力。

1、崇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

崇真求是、追求卓越是哈佛大学的精神追求,也是哈佛大学能够生存、竞争、开拓进取并持续辉煌的力量源泉。哈佛大学在其3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三易校名、历经28任校长,经历着美国历史进程的风云变幻却始终坚守着建校初期的办学宗旨和精神追求。写着“真理”的校徽和“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在哈佛大学沿用至今。同样始于1650年的哈佛学院特许状也在哈佛大学校长手中传承,“促进所有有益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借助所有有益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教育年轻人,并为教育本国的青年人提供所有其他必须的东西。”追求真理就成了历任哈佛校长最执着的追求,如在1933~1953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指出:“如果我们试图用一句话来概括高等教育的目标,那就是追求真理。”哈佛大学追求真理的同时也注重追求卓越。突出表现在招生和聘请师资方面:一是哈佛大学推行精英教育,招生标准极其严格,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不仅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综合素质,尤其是学术潜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二是“哈佛大学数百年的辉煌,不仅是因为生源的优秀,还在于它有着一支其他任何大学都无法匹敌的教师队伍,即被人们称誉的庞大的‘明星教授群’”。哈佛大学秉承崇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才使得它成为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的世界一流大学。

2、健全、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内部管理体现着大学的软实力,健全、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哈佛大学的.校长遴选制度、“双院制”与委托—代理制度、师资管理制度都别具特色。

(1)哈佛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哈佛大学校长的遴选是依据哈佛大学1650年制定、后在1780年经马萨诸塞州宪确定的《哈佛校章》进行的。“以第27任校长遴选的程序为例:学校首先成立新校长遴选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共9人,包括哈佛大学校长和理事会、监委会委员。然后向在校生、毕业生以及社会各界名人发出30万封信函,请他们推荐新校长人选。期间遴选委员会共召开了12次哈佛本科生、各类学科研究生代表参加的讨论会,主持了4次不同学院和学科教职工参加的意见收集会,会晤了200多名哈佛教职工和高级管理人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历时一年后,在1月3日哈佛理事会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投票推荐萨默斯为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

(2)“双院制”与委托—代理制度。哈佛大学实行“双院制”的管理模式,哈佛大学在建校之初并没有因袭英国的管理模式,而是设立由校内人士组成的董事会和校外人士组成的校监委员会共同管理学校。在“双院制”的基础上,“哈佛大学隶属成员的聘任实行的是委托-代理制度,在董事会与校长的关系上,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董事会下的首席执行官,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等各项事务,向董事会负责。校长下属成员主要由校长考察提名,院系级管理者与校长是委托—代理关系,实施任命制度或者部分选举制度,院长要首先对校长负责,教授的选聘是业务委托—代理关系,教师要对院系和校长负责。”

(3)哈佛大学师资管理制度。大学的发展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劳威尔校长认为“大学是大师云集之地,如果这所大学的终身教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最优秀的大学”。但是教师创造知识的潜力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需要一定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哈佛大学实行以下四种制度:一是社会契约式的聘任制度,也称终身教职制。对校内教师实行“非升即走”的制度,即已聘教师在8年内没有晋升,必须离开。对校外名师、知名学者的聘任,采用“明星制”。二是评估式的评估制度。由学生和评估委员会共同对教师进行评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查阅到评估结果。三是采用社会实践制度。教师必须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深入了解社会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四是优质的服务和薪金。哈佛大学教师实行“秘书制”,由秘书负责打字、复印等事务性工作,教师专心教学和科研。哈佛大学还为教师提供健全的社会保障,如医疗、福利,给教师高额的薪金,平均每位教授约15万美元。

3、外部(软)资源。

哈佛大学校长的遴选程序非常严格,对校长自身素质也有明确要求:既是学术领域的杰出人才,又要具有优秀的管理才能。“哈佛最大的财富在于它成功的挑选了历届的校长,在它历史上重要的时刻,哈佛总能设法挑选到一位义无反顾地带领哈佛继续创新,走向辉煌的领袖。”他们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坚定不移的改革精神,使哈佛大学一步步走向辉煌。18,蒂克纳参照德国大学模式,对哈佛大学进行改革:倡导选修制,打破传统的“固定课程”模式,以系为单位重组学院,倡导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实行住校研究生计划。蒂克纳的改革,使哈佛大学迈出了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第一步。克拉克·克尔在《大学的功用》中给予了蒂克纳以高度的评价:“现代美国大学发展的实际界限起始于1825年哈佛大学的乔治·蒂克纳教授。”艾略特在担任校长期间,改革教学方法,严格评价制度;确立大学的科研职能;重视本科生教育,建立选修制度,改革课程体系;创办研究生院,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艾略特的改革与创新使哈佛大学从区域性大学逐渐发展为全国性研究型大学,为哈佛大学日后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任哈佛大学校长虽然任期不一,但他们始终坚持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紧密把握时代的脉搏,勇于改革创新。正是这些校长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改革精神推动了哈佛大学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1、弘扬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反映其成员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工作态度和行为取向的核心文化,是一所大学整体风貌的内在表现,具有崇真、求是、追求卓越精神的大学才能成为学人的精神家园,成为造福国家人民的基地和引导社会精神文明的灯塔。”自开始,我国开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招生规模迅速扩张,高校人数也急剧膨胀,但是我国大学长期形成的重硬件、扩规模、谋升格,轻文化建设、内涵发展的格局并未根除,致使我国大学竞争力不足。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昭示:一流的大学就要坚持崇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不为局部的、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略大学精神。这值得我国大学学习与借鉴,破除规模扩张的老思路,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弘扬大学精神。

2、重视大学制度建设。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是独立的生产要素,是一种稀缺资源,它是决定或影响组织效率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制度也是大学组织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有效的制度供给就势必遏制大学的发展,无论是国外大学竞争力的提升,还是我国大学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都足以证明制度的价值。”哈佛大学内部机构良好的运行,依靠的是科学高效的制度保障,如严格的校长遴选制度、院校管理的委托—代理制度、师资管理制度等。制度是一种隐性的软资源,但能与大学内部显性的硬资源产生互动,共同发挥作用。因而我国大学在现阶段要建立和完善大学制度,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打造大学品牌,吸引外部(软)资源。

大学品牌是大学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体现,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积淀和办学实践所积累的荣誉,是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整体性评价。大学品牌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大学的看法,影响着大学在招生、就业和院校竞争中的地位。哈佛大学的管理者深悟其中之道,他们通过媒介宣传哈佛的办学理念、建立同政府及企业良性的互动关系、加强和校友的联系,为哈佛大学吸引优秀师资和生源、获取政府和校友的捐助提供了潜在的动力。目前,大学实行品牌战略和品牌经营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的共识,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世界各国公民提供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机会,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各国高校间的竞争,我国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注重大学自身的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4、发挥教育家校长的引领作用。

大学校长是大学独立发展的“舵手”,杰出校长往往成为大学发展史上的丰碑。作为大学首脑的校长,肩负着大学组织与改革的重任,他们的办学理念、领导组织能力往往对大学的发展起到引领、掌控作用,如蔡元培之与北京大学、朱九思之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样哈佛大学的发展史也是哈佛大学校长的改革创新史,如艾略特推行“选修课程”改革、劳威尔实行“集中与分配制度”改革、科南特倡导的“通识教育”、博克实施的”核心课程”改革。正是这些校长站在战略的高度审视大学并准确定位,又立足现实稳步改革,才造就了哈佛大学的持续辉煌。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大学的发展同样需要教育家校长来引领。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四

近日,某意大利知名奢侈品牌创始人,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对中国筷子、中华文化的不当言论。这一举动,引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而我们想告诉他们:中国筷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该品牌拍摄了,一个华裔女模特用中国筷子吃披萨的视频。视频中夹杂着中式发音,傲慢的语气,以及各种奇怪的姿势。这无疑是对中国文化的丑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具有它独特的魅力!

基于无知而建立起来的偏见是多么的愚蠢。

筷子,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产物。筷子,是中国独特的进食工具。秦汉时期称为“箸”与“住”同音,人们怕行船搁浅,变改“箸”为“快儿”,希望船行的快,一帆风顺,以图个吉利。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为挟住再提起之意,这就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实用功能。再后来,由于筷子制作的材料多是竹子,因此在“快”字头上加上“竹”字头。这就成了今天的“筷”字了。

筷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代表。筷子多七寸六分长,代表着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因此,吃饭时也时时提醒人们要节制不当欲望。筷子圆的一头象征天,方的一头象征地,表示着“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此外,手持筷子时,拇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征,这是中国人对世界的关系的朴素理解。筷子成双出现,与太极阴阳理念相符,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有两个对立面组成。一双双筷子凝结了多少先祖的智慧,也是对后人的教育。是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筷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映射。在小时候,长辈用筷子喂我们吃饭,那是启迪;小时候,长辈教我们使用筷子时说“我们是中国人,必须会用筷子”时,那是传承;在外拼搏回家,一桌家常饭,挟起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身在异国,每逢节日对先祖的祭拜,那是对国家,家人的思念;“多个人多双筷子”。一双双筷子挟起的是温暖人心的人间烟火。是逢年过节,吃团圆饭的中国心。一双筷子,蕴含了“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念、睦邻,团结……”。承载的是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华。

一双筷子承载了多少中华文化。筷子代表的,不仅仅是吃饭的工具。外国人总是用自己狭隘的眼光去臆想他们认为的事,极其的自傲无知。不妨挟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面对西方,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应该时刻谨记“我们是中国人”,有着“自信力”,而不是“他信力”。应有我们华夏炎黄子孙该有的魄力,时刻怀揣一颗中国心!

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华千年文明。有滋有味,有中国味。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五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一个承载着无数文明的古国;中国,一个充溢着希望的国度。五千年来,茶叶的清香在空中散发出的是中国人的情怀,粉墙黛瓦在水乡中维持着的是中国人的传统,毛笔在宣纸上静静地转动书写的是中国人的历史。夏日的荷塘月色,冬日的雪映长堤,随着七弦古琴的乐律,在中国的万里疆土上,永久地连接着它的过去和未来。

我第一次接触到国画是八岁,当初只是学了一些皮毛,但在那短短几年间,我却爱上了这些染着悠悠墨香的水墨画,爱上了笔墨纸砚。而宣纸,它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不是多么华美的形象,而是洁如雪,雅若梅,粗看之下,仿佛夹杂着日月的明朗,。它的味道总是微微染上墨香,从不像生硬的浓香。宣纸的气息,是让人心安的淡雅之味,也许,这便是中国文化之真谛吧,不张扬,但清丽。像那些用笔尖晕染,勾勒出重重意境的水墨画一样,像不染凡尘,轻灵洒的脱仙人一般,在墨香中移步于历史的长河。

一截飘扬的水袖,一段铿锵的乐声,几声充满绵意的轻柔唱腔,从戏台上,书本上,甚至电视上,带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念想。在各类戏剧中,我尤其爱越剧,那台上女子婉转的唱腔,时而啼血悲诉,时而略带豪情,那长长的袖一扬,动作轻缓舒展,唱腔绵长轻盈,浓妆艳抹,金银挂饰之下是灵动秀气的心灵。越剧的美,还美在它的语言,如:“牡丹谢,芍药白,海棠青,杨柳带愁,桃花含恨”。一字一句无不带着柔美、委婉之意。渐渐地越剧对我而言,那生动的形象不再在那电视上停留,而是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暗暗地传播着中国经典文化的美韵。

光洁的表面,精美的青色花纹,是我对瓷器的印象,然而,这又是多么浅显的观察,它上面印的是落霞吗?要不怎有此番雍容。它上面印的是水流吗?要不怎有此番似柔似刚的风韵?景德镇瓷器上,精美的莲花给出了回答,它穿过历史的潮流,穿过年代的轮回,突破陈旧的灰土,在温润如玉的青瓶上,飞出了凤凰,绽开了锦花,光润的瓶身,在历史的沉淀中,静静地记录着那些金陵台殿雄伟和霓裳羽衣飞扬的那一瞬间,记录着属于中国的古典之美。

柔软地似水,明艳地似光,绵长光滑的丝绸就像时间似的从我手中流开,针脚熙攘之间,一个个生动又抽象的物体在眼前一闪而过,闪金的线条流畅地在华美的“画卷”上穿梭,不带一丝生硬,灯光摇曳之下,在手间拂过的“咝咝”声浸透着空灵的清音,在空中久久地回响着,穿过了千年的时光,穿过了那遥远的“丝绸之路”,穿过了那阵阵驼铃,一直向未来飞去。

窗外,雨在不住地下,浸着清凉的水珠从黑青的瓦上滑落,随之染上了晕黄的白墙,在青石砖上连成一片,汇聚成一条长长的水流。是的,在日月轮转,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之间,中华在静悄悄地雄壮起来,也在静悄悄地点燃着每个人心中的中国魂!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六

三鹿奶粉事件,一石击起千重浪.青啤、茅台也相继发表声明辟谣,最近甚至连出口欧洲的沙发也遭到质疑……在现代社会,企业危机四伏.

作者:王吉万作者单位:刊名:理财英文刊名:li-cai年,卷(期):2008”"(12)分类号:关键词: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七

【论文摘要】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利契机,可以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世博科技,和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因此,把握世博契机,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成为眼下迫切任务。

(一)“世博效应”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系统主要辐射源之一,具有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但民族文化具有积极性和负面性的“二重性”,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构建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感召力,另一方面带来世界其他各民族的优质文化,“每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域外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博会将民族文化致力于世界性的格局中加以观照,以平等的态度和全球的眼光对西方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加以吸收,彰显民族文化发展的开放性思路,消解在过去单一封闭环境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负面性因素,突破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和狭隘主义的藩篱,在坚持民族性和发展时代性的双向互动中,创生中华民族文化的新活力、新品格、新状态.

(二)“世博科技”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世博会“博”的就是科学技术文明,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明力量决定了世界的主流文化,它对文化产业促进作用也必将是全方位、多领域和深层次的。首先,“世博科技”作用于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领域,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不仅能有效提高我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变革,促进高端文化产品的发展,提升文化生产的信息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其次,“世博科技”有利于构筑文化产业新的流通方式,创生新的流通符号,扩展新的流通空间,促进我国文化产品的全球流通和世界认同。最后,“世博科技”有利于催生更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驱动新一轮的文化消费动力。通过世博会对普通群众的展示,实现高端文化产品和广大消费者的有效对接,引发新的市场需求,刺激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世博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

从自然辩证法来看,一个系统要在某一环境中良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是开放的系统,远离平衡的系统,并不断同其他系统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2010年上海世博是提升我国群众文化主体实力的难得机遇,不同的异域文化激荡和冲击着文化主体原本保守而封闭的精神气质,文化的广泛交流和碰撞激发了文化主体的参与欲望,提升了文化主体的鉴赏水平。其次,以最新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世博科技”带来了全球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多元景观,许多富有创意的文化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参与型的文化活动被我国人民广泛接受,有效丰富群众文化的建设资源.再次,世博会独有的开放视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科技传播方式,推动群众文化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向全新的虚拟世界转变,变革固有的文化传播模式,拓宽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使群众文化的发展涌现出新领域、新路径、新层次。

(一)发挥世博效应,积极发展民族文化。

1、强基固本,自强不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是整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国内资源。在世博效应的推动下,通过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资源综合开发,优化配置自然、人文特色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其次要坚持开发和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保护中开发,获得更多形式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层次的文化消费者,从而创造良好的保护文化资源的社会氛围.最后要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反哺,创设特色文化基地,加强对独特的、珍贵的、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资源的扶持力度。

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支撑和动力,因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首先,通过多样化途径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提升中华民族精神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认识,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通过民族精神实践活动,培育新的更具时代性的民族精神。

2、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培育中华民族先进文化。

一是注重输出,创新民族文化传播形式。决定文化力量不仅包括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在于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文化的力量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实现.首先,通过与科技元素整合,创生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展现中华民族文化中包含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时代魅力.其次,通过建立中华民族文化的立体传播体系,综合运用媒体的力量,提高文化产品的时效性,提高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完善文化传播的反馈系统,增强文化交流的互动性,提升民族文化的世界性。

二是注重输入,推动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交流。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与当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才能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加强文化外交,以开放的姿态应对文化的全球化,提倡各民族之间平等的对话,一方面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非凡和生气,另一方面,避免走狭隘民族主义的保守道路,注重吸纳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总之,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既要保持一定张力以求发展,又要警惕过分的冲突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

(二)抓世博契机,努力发展文化产业。

1、抢占文化产业发展高端,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实施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工程。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口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加大对相关研究人员的扶持力度,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对文化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构建一套人才培养的长期有效模式和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资格认证机制,放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效应,实现“创意核的层层扩散”。

二是启动高端文化产业集群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集群优势”,2010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示了人类最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因此,要充分利用世博会对我国高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催化作用,推动高端文化产业的集聚,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联动,形成新兴科技高端文化产业园区,实现我国高端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2、打造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一是整合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要以中华文化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打造具有区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东方风格气派的文化标志和形象;重点整合民俗特色、戏剧表演、文化旅游和武术文化等有比较优势领域的资源,推动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二是制定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等相继颁布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积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国或本地区在知识创新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要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分析制约文化品牌的因素,加强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内部的关联度,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品牌体系.

(三)乘世博东风,提升群众文化水平。

1、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这是提升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带动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实现群众文化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要。

二是加强对群众的文化熏陶,这是提升群众文化水平的根本出路。社会文化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因此,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以高尚文化引领群众文化的旨趣,提升培育群众主体的文化欣赏能力。其次,着力营造积极的文化参与氛围,综合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和完善.最后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实现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稳定的、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持体系.政府部门要健全扶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法规:相关群众文化事业管理单位要积极加强文化资金的管理和核算,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类文化团体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协会力量、企业力量是对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有益补充。

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转换政府角色,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筹规划公共服务机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设群众文化服务场所,其次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形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要,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八

(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急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把它传承下去。

(二)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技艺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手中不断发扬壮大,中国人靠中国特色传统技艺使中国人的生活更加具有美感,使生活充满意境和乐趣,在传统男耕女织的时代里,成为了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外国人更加向往中国,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新一代的大学生,更要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托,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积极影响。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九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文化概论”,学到一些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虽然只是皮毛,亦颇有体会。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我以为儒家文化中一些理论对于当今社会仍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它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今正建设的和谐社会,更有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曾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贯的主导思想,自汉以降历朝历代都以其为统治思想,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百姓的生活指导。

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而早在两千年前,孔子便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以此“孝悌”为核心的“仁”的思想。这套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么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为人孝悌而喜欢犯上的人,世间是很少见的;而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在扰乱社会的人,那是从来都没有的;君子应该追求根本,根本建立起来,道义便从中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被大大削弱,而经济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道德真空。社会上经常可以听闻一些家庭内部的暴力、遗弃和虐待事件。这些家庭不和睦的事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家庭不睦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的破裂,使得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在这些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教育总是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导致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上,或者说精神上产生不良的倾向,甚至使一些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导火索。由此可见,家庭的和睦对于社会和和谐发展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产生病变,则作为肌体的社会也不能“健康成长”。故建设起和睦的家庭,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儒家的“孝悌”之道,正是解决家庭和睦问题的良药。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悌”,指的是弟对兄长的尊重。在儒家的学说中,对人的各种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即上文中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裕起来的人们,便需要教化。而根据儒家学说,“孝悌”是“仁”的核心。因此,教人以“孝悌”,才能使人们学会“仁”。

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子女们便会报之以爱,都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合理的教诲。从“爱父母”加以引导,可以让人们将爱扩展到邻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是也。

怎样才能家庭和睦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要用“仁爱”的心灵去关怀、爱护自己的家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升华而来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孝”可以说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女子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如果没有父母之爱,也就无所谓子女之爱,即无所谓“孝”。同样,“悌”也是如此。教之以孝悌之道,则父母子女兄弟手兄互敬互爱。而相爱的家庭很少不和睦的。

家庭和睦,则可把这种“仁爱”扩展到邻人继而扩展到所有人,使人们推己及人,从而天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与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相似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借鉴儒家的“仁爱”伦理,激发“仁爱”情怀,使“以人为本”成为人们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日常平凡工作中,能够自发去尊重、关心他人,使人们守望相助,患难相扶,使“仁爱”成为全社会人们的自觉行动。若能做到如此,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到来,就指日可待了。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十

当人们从现实生活中愈来愈深刻地体会到计算机信息网络对行为方式的影响,朦胧地预感信息化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时,作为影响我国信息化全局的电子政务工程已经启动了。其来势之猛、影响之大、复杂程度之高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思想准备。在这个时期对电子政务认识的局限性和多样化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将我们的认识统一到相对科学的轨道上来,已成为电子政务战略规划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当人们习惯地将电子政务的建设侧重于计算机网络,用传统的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来考虑电子政务建设思路时,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政务及其战略规划》一书提出了新的视角。这一新著将电子政务看作是以信息化方式推动的政务改革,而改革的实质是中国文化的跃升进程;作者强调通过规划方法论的研究来综合对国情的理解和对发展模式的探索。这一研究思路对于开阔眼界、应对当前统一认识的需求,以及规范电子政务规划工作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电子政务及其战略规划》一书突出了两条主线来认识电子政务的建设:其一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解读美、英等国电子政务战略规划范例,力求对应这些国家的`主客观条件提取其战略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讲解了战略规划制定的方法论原则;其二是将电子政务的建设区别于面对客体工作对象(如铁路、机场、水库的建设)的传统系统工程,强调两者间的性质差别,认为电子政务的工作对象是处在变革、发展进程中的政务管理系统,它不仅包含作为客体对象的现代计算机网络,而且包含了体制的选择、文化传统特征、人们需求的情意性和满意性,特别是决策者的偏好及意志品质等诸多的主体内容。认为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围绕着政务改革的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通过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改造、相互优化、协调发展的有机体的演化进程,而文化动力是影响进程的核心要素。

由于书中涉及的领域广、复杂程度高,作者期望从多重现象中探寻本质并连接成系统性的思维线索,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书中所摸索的两条脉络提出了各自的雏形,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还没有解剖、填补两条脉络之间的有机连接关系,这些任务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成。

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与国情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同步,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长期任务。战略规划的实质是回答如何通过信息化实现政务体制创新的路径问题。在这一情势下这本书所讨论的观测视角和认识方法,无疑对拓宽电子政务的建设思路具有启发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十一

论文摘要: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其传入我国之后,不可避免的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正确理解后殖民主义思想,发挥其理论的积极作用,并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能使我国从文化上更好的应对全球化的进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一、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全球意义的文化批判理论。

二战结束后,亚非拉的广大的殖民地国家,纷纷宣布民族独立,从而正式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结束和其殖民主义的破产。广大殖民地国家重新获得了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但西方的帝国主义国家并未因其殖民主义的破产而放弃对亚非拉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重新控制和获取世界霸权,而广大亚非拉国家则从各方面积极应对这种挑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后殖民主义理论应运而生了。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由于分析视角的不同,理论界对于这一概念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而本文将要论述的是现时代后殖民主义影响下的中国,也就是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的关系问题。因此,对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做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萨义德的《东方学》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出现。在书中作者详细地论述了东方学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东方学描述为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将东方学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其实东方学就是西方的东方主义话语。书中在对这种话语的范围、结构和再结构以及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之后,着重是对其做出了强烈的批判,而对这种话语所做的分析以及批判就是所谓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西方的“东方学”中的东方主义话语以及对这种话语的批判。东方主义以东西方关系作为基本框架,是西方学界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东方”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它的公开的和潜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目的都具有难以消除的殖民性。东方主义表现了西方的一种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话语霸权,是西方帝国在军事和经济之外的文化殖民的话语表征。二是带有殖民余韵的前殖民地的文化话语以及“本土”学者对这种话语的批判。它对西方的既接纳又排斥的心态,它对科学知识的建构和它的本真化幻想。这是前殖民地文化的一种典型特征。三是西方世界(主要指美国)内部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之间的对立和权力关系以及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批判。总的来说,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带有很强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批评理论,它所进行的是“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上、政治上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的差别(也包括种族之间的差别)的十分复杂的一种理论研究”。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有人曾评价说,“晚近的后殖民批评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反响的功能之一是对殖民主义和西方霸权所营造和权力化的知识形式和社会特征进行激进的强有力的反思和重构”。具体来说后殖民主义的理论特征有三个方面:首先,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后殖民主义的兴起,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东西方间文化关系的常规认识,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了解剖和批评,从而开拓出东西方关系特别是文化关系的新视域。其次,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式。后殖民主义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文本分析。在文本研究的过程中,后殖民理论家着重探讨了文化帝国主义视野中东方形象的演变。再次,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理论努力。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议题从根本上说,是研究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和对立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差异和对立是否可以缓解,如何缓解。后殖民理论家对殖民主义历史的考察,意在通过揭露西方殖民者对东方文化传统的扭曲,强调文化领域里平等对话、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正是在这个所谓的全球化时代,西方的文化霸权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代长期政治冲突的内容”。因此,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从一开始就是对西方文化统治和霸权的挑战。对抗的本质就是反对各种形式的话语霸权,消解“西方中心论”,重铸全球化状态下西方与东方、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中国作为东方和第三世界的大国,作为曾经的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后殖民主义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呢?我们又是怎样的看待这一理论的呢?后殖民主义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中国。这一理论引入我国后,在不同的时期,引起了不少的争论,在一定的范围内产生了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理论界对于后殖民主义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是认为“殖民主义是指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于弱小、‘落后’民族的一种侵略政策,这种侵略政策往往是以武力征服为表现形式的”;而“后殖民主义所呈现的则是一种温文尔雅的‘绅士风范”’,是“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落后’民族和国家所实行的一种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政策”。所以,把后殖民主义和文化相联系以示区别于把殖民主义和武力相联系,成为中国学界的一种共识。后殖民主义所秉承的是殖民主义的“侵略”本性。他们认为我国参与后殖民主义话语实践,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构西方霸权,从而摆脱西方的影响和控制。而这种对西方抵制的一个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试图在“本土”文化中焕发出一种与西方话语相抗衡的文化力量。另一种观点则对后殖民主义大加赞赏,对这一理论持欢迎态度,称赞赛义德的《东方主义》为“金刚怒目式的著作”,其作者“俨然成为替第三世界打抱不平的文化斗士”。客观的.来说,在对一些后殖民理论家的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后殖民理论思潮兴起的背景,廓清了“后殖民主义”的不同概念,考察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之后,我们发现后殖民理论本身由于各种不同的思想融会在一起,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也包含了其本身难以克服和消解的两重性,即,既有消解西方中心的话语霸权的一面,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新殖民主义的特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解和认识,我们来看待后殖民主义理论在我国所造成的影响。不同文化的相互参照、碰撞乃至交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文化的交流则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传人是不可阻挡的,不可能人为的将之拒斥于国门之外,必将影响我国的文化发展。由于其理论的两重性,其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在当前我们也必须注意引进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为我所用,从而推动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意识到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着意在全球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制造对西方的依恋、崇拜和奴性,从而使第三世界国家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心甘情愿地永远处于附庸地位。通过互联网等媒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向第三世界大量输出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品、广告等等,从而潜移默化地输出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些西方文化的时尚,逐渐为世界各国的人们所熟知、羡慕,并可能形成竟相模仿之势。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被同化、瓦解的危险,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将成为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中国也不例外。最明显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认同并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和文化习俗,而缺乏自身文化的自觉与反省。如今西方的生活方式通过影视传媒日益渗透到人们的心理,人们仿佛亲临其境目睹了西方的富裕生活。在现实生活领域,人们已经无法拒绝西方的诱惑。因此在文化的引进过程中,我们必须有选择性的引入、借鉴和吸收,对于那些传人我国的西方文化,我们要进行细致的剖析,对于那些西方的文化垃圾以及不符合我国需要的,我们要进行彻底的无情的批判,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认识到其危害性所在,自觉的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而这就是后殖民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它使我们了解了西方帝国主义对我们进行文化侵略的企图,使我们认识到了进行文化批判的必要性,意识到了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阵地和经济、政治一样重要,是我们不能轻易放弃的,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教会了我们一种批判的武器。

同时后殖民主义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于西方的文化侵略,我们不但要进行批判和抵制,固守我们本土文化的阵地,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本土文化,建构一种超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范围的,“既非国粹又根植于华夏传统、既非西化又是现代”的文化形态,打造一个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所希望看到的真正能够进人与第一世界文化“对话”的话语空间的第三世界本土文化。并且还要使我们的优秀文化能以一种受人尊重的方式进入西方社会,让西方人真正了解我们的东方文化,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来迎接西方的文化挑战,从而更好的对抗西方的文化侵略和殖民。在经济上我们是不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但在文化上我们不能也甘于落后,继续沦为第三世界。经济虽然决定着文化,但文化具有很强的相对独立性,经济不发达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化的必然落后,因此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建立一种先进文化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一项很紧迫的任务。

总的来说,对于后殖民主义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运用这一理论,克服它的两重性,作到为我所用。具体地讲,后殖民主义研究在中国的命运,取决于能否建构起后殖民主义的中国知识。所谓后殖民主义的中国知识,不是对外国后殖民主义的评介式引进,不是简单套用后殖民主义已有论域来分析中国,更不是在中国找出被殖民的话语及行为。建构后殖民主义的中国知识,需要三个前提。一是对后殖民主义价值取向与方法的正确把握,二对其具体论域与方法的合理超越,三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刻把握。对中国而言,后殖民主义的意义更多地在于其价值取向、人文精神,而不在于其关注的具体问题。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后殖民主义对东西方、性别、少数民族等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简单套用到中国。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把握后殖民主义以平等、自由等类意识为价值原点关注具体弱势群体的人文精神,直面中国现实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具体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正确把握、合理超越、关注现实三者的结合,是建构后殖民主义中国知识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简单生硬套用,才能避免将后殖民主义变体为简单的大中华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封闭的本土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当然我们不是认为不应该关注中国与世界交往中的某些方面被边缘化的问题,而是认为这个视野只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一个小领域。中国的后殖民主义研究者应该更多些批判精神、超越精神、实践精神,更多关注中国现实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如区域问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问题、城市中的下岗人群、农民及其他弱势群体问题等等,将人文关怀更多地给予中国大众,而不是外国或中国的少数文化精英。

基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传人,对于我国的文化理论界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给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当前出现的新问题给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理解和分析,可以说给当代中国社会带来了比较深刻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但是只要我们用好了,就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后殖民理论有着种种缺陷和局限性,但只要我们结合我国的实际,将其很好的发展,这些是可以克服的,这样后殖民主义对于我国的影响将会更加巨大,并将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十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各国正积极利用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重大基础性工程纷纷破土动工,国防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军队战斗力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各项“硬实力”发展水平较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软实力”建设长期以来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奈在他的著作《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对“软实力”作出了进一步规范,他提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zw(]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

[zw)]奈把文化看做是“软实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认为文化是一种可以和政治、军事相提并论的,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起巨大作用的因素,体现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的特殊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一时间,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下面笔者将就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进行阐述。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十三

钱穆先生曾专门写了《理学与艺术》长文,对理学影响艺术(主要论画)作了深刻的阐述。虽不少精思,启迪后学,但对书法评价阙如,实在遗憾。今从书法与理学角度析之,以补其缺。

每一个时代的美学思潮都来自哲学思想,而书论必然受到主流思潮的影响。三教合一对中国书法的渗透,奠定了中国书法美学思维的高度。儒家的文质彬彬,里仁之美,至大至刚;道家的大朴不雕,天地大美,玄淡清远;佛禅之空灵圆融,即心是佛,心法为上等,无疑左右着书法创作。只有到了宋代,文化转型带来了巨大的观念更新,历史进入到近古时代,书法也出现了变化。在书学思想中,典型的是“理学书论”的出现,影响相当深远。尽管许多学者深挖中国艺术精神的实质,高言是创变、阳刚等,实际上忽略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性――致中和的书论思想方为主流。徐复观说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应该限定在宋元明清,内倾性奠定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这个时期在书法上,最典型的是“理学书论”的盛行,它是为理学文化之分支。理学文化是理学影响圈与书论所发生的种种关系的总和。宋代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儒学的思辨化,作为宋学核心的.理学家涉足书坛而形成了理学书论,起点甚高。(参考吕总《宋代理学文艺论纲》)。

一、理学书论对文艺的影响。

自宋以来,融合三教而归宗儒学的理学,史称新儒学,有着包容多种学术思想而统一于儒家的气度,改造了原始儒学的思维结构。儒家为经学之丰流代表,其中以理学影响最大,宋元明清直到现在,虽然内部分化主要为道学、心学之异,也包括蜀学、洛学、闽学、关学、濂学、新学之争,最后都集中体现在程朱、陆王之论战中。尽管对“宋学”“汉学”之争各不相让,但经学作为主流文化,已经深刻地烙入书法理论与创作实践中。理学最大的思维特点是“外透天道,内彻心性”,即天人合一。自宋至清,可以说主流书论是理学书论(有专文论述)。理学对待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修身层面上,强调“敬”“反省”“涵养”“持养”的妙用,主张“艺道一体”。“涵养德性”是理学家共同之追求。子思《中庸》已提出“德为圣人”命题。程颢进一步提出:“德性者,言性之可贵,与言性善,其实一也。”实际就是“性即理”也。程颐则曰:“性禀于天,才禀于气”。养气修心如对至尊即对天理。钟人杰《性理会通》载:“程子曰: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这可以看出以书体道之典范。

(二)在文道关系上,或主张“文从道中流出”,或言“艺道双进”,或言“道重艺轻”。理学家认为:“和顺积于中,英华发于外。”认为学养的作用明显。但多数认为“道重器轻”,把文艺都视为“形而下”的东西。程颢认为:“文必贯道”“器必贯道”。

(三)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心性”,力主“性灵”――性情与灵机的结合。强调“内外交相养”,从心性与天道两方面结合看问题。程子认为:“心通乎道”;朱子的“心统性情”说最为典型。心中未发则为“性”,无善恶;既发出来则为“情”,有善恶。最后还得回归“天”乃为“性灵”。

(四)在审美功用上,倡导“天趣”与“人功”的结合,最终追求“天人合一”。强调“格物致知”“格物穷理”,尤其重视“天成”“天全”“天放”“天德”等内容,所谓“尽性以知天”。

(五)在审美风格上,主张“沉潜敦厚”,“从容中道”,有圣贤气象为贵。也喜欢平正端庄,反对欹侧放荡。朱熹对苏东坡、米南宫的责难如“把字写坏了”,过分批评其夸张姿态,但有时又肯定其“英风逸气”。

(六)在艺术品格上,强调人品对艺品的作用,“书关德性”,“人品即艺品”。这是理学家追求“孔颜乐处”、仰慕“圣贤气象”、培养“浩然之气”的具体表现。而文艺之功用必须体现“圣贤气象”,体现一种超然、博大、刚正的人格,是宋儒普遍的共识。

理学家的文艺观有时前后矛盾,这是因为他们自身兼有道学家和文艺家两重身份的原因。

(七)思维上的“物必有对论”所开创的辩证精神。从《易》开始的“阴阳之道”“相摩相荡”到邵雍的“一分为二”命题,二程《遗书》的“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体现出宋学的理性精神与辩证法思想。

二、理学书论的巨大影响及特点。

自宋而后,尤其是南宋,理学逐级对书法的渗透,日见明显。元代统治者将朱子著作提升为考试标本,学术与政治结合,其影响至为巨大。明代更官方修著《性理大全》,以程朱之学作为取仕依据,清代统治者也注意理学的治世作用,偏于调和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视心法。所谓“书为心画”,既重视古法,更重视心法。元代郝经提出了“书法即心法”的命题。明代相穆《书法雅言》特重“心相”之说。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提出了“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本于心行”之说。他由此提出“书为心学”之说。都丰富了“书为心画”之内涵。

(二)重视“静”“敬”的蒙养工夫,强调“养气说”。文徵明写字态度“非要字好,直此是敬”。董迪《广川书跋》云:“夫君子养心,必气和而在,物无累之,则浩浩搏天之外而若无所碍也。”黄庭坚《跋牛头心铭》亦云“学必以治心养性为本”,所谓“尽心性之蕴”,自成道种。刘熙载《游艺约言》提出:“不论书画、文章,须以无欲而静为主。”

(三)强调“胸次”,以积学和游览来开拓心胸,以雅去俗,神明而化之。如董《广川书跋》所谓“胸中磊落,自成丘壑”。钱穆先生《理学与艺术》认为:“宋代人论画,重人品心胸,又深涉性理,乃亦知重日常人生之修养。”其实,宋人论书亦然。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所以张之屏《书法真诠》队为书法之美在二者:一曰气象,一曰风采。这都与书家心胸有关。

(四)重视“韵胜”之书。倡导“逸”格,从审美到人生都追求“逸”的态度。书观“气象”。书法涵蕴人之德性。书之韵在不俗,在远离尘俗。如李祖年《翰墨丛谈》所谓:“笔墨之道,以之陶写性情;着得一点尘俗,便不佳矣。”刘熙载《游艺约言》提出“人尚本色”,指出“劲气、坚骨、深情、雅韵四者,诗文书画不可缺一”。(五)强调方法上的“妙悟”,体现为“心通”说。书理与禅理相通,贵在“参详”“顿悟”。王维云:“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朱长文《续书断》所谓:“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强以为之,未有能至焉者也。”黄山谷认为“学书如学禅”,必须参悟。

(六)强调步骤上的“技进于道”。或言“道进乎技”。如苏东坡评秦少游书“技道双进”。朱长文《续书谱》云:“书之至者,妙与道参,技艺云乎战。”南宋刘克庄认为“艺不习则不工”等,都要求“技与道俱”,不可只停留在技法层面。

(七)学书原则上先在“明理”,然后“达意”。有常形有常理,理得而法正,法正则意新。张怀《画苑补益》曰:“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刘熙载《艺概?书概》认为:“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便是明书理取近道也。

(八)书法欣赏在“神会”,不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谈》所谓:“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欣赏艺术唯求“畅神”而已。张怀《书议》《书断》等系列书论中所谓“一字见心”,“以风神气骨为上”,便是的论。

(九)重视学问对于书法的作用。晋人提出了“积学以致远”。东坡提出“读书万卷始通神”。黄山谷诗云:“书是人间真富贵。”钱穆先牛说:“内基于性,外资于学,务学以开其性;理学家之精修道德,与画家之沉潜于艺术者,同条共贯,事非有异。”钱先生应该知道,书家何尝不是如此。

(十)重视“天趣”,主张“以人复天”,强调“天机自然”。所谓“得自天机,出于灵府”。(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明代屠龙云:“人能以画寓意,胸中便生景象,闭端妙合天趣。若不以天生活泼为法,徒窃纸上形似,终为俗品。”张之屏《书法真诠》专辟“养气第十六”,尤其重“养天机之清妙”。他在“标格第十四”中云:“若夫天机高朗,骨格清苍,足以横绝古今者,当以王觉斯为第一”。

(十一)人品即书品。强调书法家人格修炼与书品形成的对应关系。如文徵明题画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张之屏《书法真诠》“观人第十五”认为:“书画一道,肆习者固在天资高,尤赖根器厚。”这根器即在“人品”“人格”的魅力。

理学书论中的疑古思想、尚理明道、注重学养、融合多教等观念,确实拓宽了书论的范围,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我们俯瞰书法,尤其从本体论来观察书法,获得更大的精神空间。这也是理学对书法的贡献。

三、理学书论的负面影响。

理学对书法的影响,自然也是双方面的,有着正、负作用。正面如上,负面影响如下。

(一)过分重视内在修养,忽略外在的形式美感。钱穆先生《理学与艺术》最后评价:“清代学者,虽亦高自位置,然既乏于济,复缺性灵,徒于故纸堆中骋心力,故文学艺术皆见不振。语其优者,不过为前代之后劲,无可分庭抗礼者。”,这更指出了大多数人的学习弊端。姚孟起《字学参》已经注意到“形”的作用:“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俱贯。”但这样的论述并不多见。

(二)过分注重人文内涵,简单地将书品与人品等观。造成了“自由人格”的失落。如元代郝经《叙书》等文中提出“道不足则技始以书为工”等语,有些忽略技法的倾向。人品与书品未必决然对应,如对赵子昂、蔡京、王铎、林彪等的书法认同,需要辩证理解。

(三)过分重视“端楷”,对于欹侧,放荡的行草等不能容忍。尤其是对于有创变意向的作品多视为“异端”,明显的受到朱熹等“淳儒”思想的影响,朱子就专作“端楷论”,有利有弊。陈绎曾《翰林要诀》所谓“笔笔有古意,字字有来历”,强调功夫精熟,并不注重专精、博览之后的“蜕化”,即是创新意识。这也是“院体”“台阁体”“馆阁体”等得以生存的原因。

(四)注重“文质相符”,对“写意精神”重视不够。连“难得糊涂”的郑燮也在题画中说:“‘写意’二字误多少事。欺人瞒自己,再不求进,皆坐此病。”虽然,他提倡“必极工而后能写意”,但当时所出现的反对“写意”的情况是一致的。如明代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对王铎的变法大加挞伐,认为王书“魔气甚大”,对董其昌过分吹捧,令人生厌。项穆《书法雅言》对祝允明草书的非难“晚归怪俗,竞为恶态”,这有些矫枉过正了。

理学书论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甚至矛盾之处不少,反映出时代变化之丰富多彩。我们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如许多书家在早期与晚期的理论出现矛盾,这恰好说明了时代所压,有时必须改变观念的趋势。研究者也应该知道书论演变的复杂多变,方能不拘泥于一端,如盲人摸象,那就很难管窥全豹了。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十四

100多年前,日本人福原有信从中国典籍《易经》“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一语中择“资生”二字作为其创办的药店的名字,从这一源自《易经》的店名出发,福原有信家族打造出世界级的美容化妆品集团——资生堂。

肯德基、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推出第一个中式快餐品牌“东方既白”其名典出苏轼散文《前赤壁赋》结语:“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创下“东坡肉”这道名菜的大文豪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影响中国人的“胃口”。置身“东方既白”店内一边进餐一遍还可以欣赏墙上影印版苏轼手书《前赤壁赋》不失为赏心乐事。

19世纪诞生的资生堂也罢,4年前面世的东方既白也好,都从纷繁的中国典籍中找到最具张力的元素,做那品牌的磁铁石。

两大品牌虽为外邦所创,但始创者能如此神妙地利用这些元素,可见其文化鉴赏力与不凡的眼光,对中国典籍的把握确有过人之处。

正是这样的品牌,让我等平日里念着全球化这本经的中国人,在日常消费的间隙也能一瞥中国典籍之美。

借中国文化的题材来写品牌的文章,虽非中国人所为,为憾事,亦为幸事。

如今,高露洁牙膏开始尽情玩起草本概念,宝洁公司的飘柔对于汉方也是信手拈来,《本草纲目》这样的老古董似乎成了大众读本;不仅仅是入乡随俗而已,这些“他者”对于中国文化业当然有一番更新奇的看法。

《左传》有语“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说的是楚国人才虽多但都跑到晋国去了,为晋所用。今日中国文化的处境有时也不过大抵如此,我们整天说自家瑰宝多,但实际经营中却老想着法用些洋文化来镀金以提升品牌的价值感,殊不知老外天天想着要濡染中国文化的流风遗韵以抬升自己的品位。

当“中国风”越来越烈,文化与品牌相互为用的命题,似乎越来越能触动我们的思维。

这其中有文化的觉醒,有传统复兴的萌动,更有市场竞争中的战略考量。

国人曾经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与商业发展毫不相干的本土文化,正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战略武器。

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人不可怕,中国也构不成对世界的威胁,因为中国输出的是电视机、电冰箱,没有输出文化、输出意识形态。”

这就是铁娘子给予我们的启示:中国品牌要真正对竞争对手形成战略威慑效应,也必须能够输出文化;因为人家输出夏奈尔香水、哈雷摩托的时候,同时也在输出具有母国文化基因的意识。

因此,我们有必要理解品牌存在的另一种价值——无论中西,品牌已经成为文化传递最为重要的桥梁,且这种文化桥梁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进将日益凸显。

这一判断,基于对另外一种正逐渐弱化的趋势的认知。

7月,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国宝级的大学问家于同一日相继驾鹤西去。

两位文化巨擘作古,传统知识精英正成为比大熊猫还稀缺的珍惜动物。有人感慨中国已进入大师凋零的时代,开始担忧中国文化的传承问题。

此非杞人之忧。过去,文化传承主要依赖于知识精英,岳麓书院便是典型;“衣钵”一词,正能反映传统文化人际传承的特性。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十五

摘要:中医并非由中国古代哲学孕育出来,而是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引用新产生的各种哲学术语来装扮自己。

中医理论也并非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古代西方医学中很多内容与中医相似甚至相同,中医理论是人类古代思维方式的产物。

关键词:中医;传统文化;辩证关系。

时下一个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孕育出来的,要想很好地学习中医、发展中医,就必须先全面地学好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

很多流行的中医普及读物将中医和阴阳、五行、周易、儒释道文化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其直接影响是让很多中医学院的学子,甚至是中医师花费大量时间在阅读古代儒、释、道经典上。

笔者认为此种观点大有可商榷之处。

中国文化安全论文范本篇十六

文化安全是人类社会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命题,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国内任务,我国运用自身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安全战略体系,有助于塑造新型的国际文化秩序。

一、国际秩序的文化安全视角

文化安全是指国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它既是客观状态,也是主观感受。作为主观感受的文化安全,反映文化主体对于文化现实的忧患和对于文化安全状态的判断。在逻辑关系上,文化安全与文化内涵具有本质的一致。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国家、民族、国民所持有的信念、价值和生活方式,构成特定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文化具有个性,各个社会存在各不相同的文化 [1]。文化的特质和个性是国家的“根”,其延续保证国家文化满足国民的情感寄托和精神需要。不论面临何种文化安全的议题,每个国家都要关注其文化特质是否独立、健康,即国家的文化主权是否受到侵害,文化利益是否得到维护和拓展,文化交流是否能够平等地进行。在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中、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

从属于国家战略的文化安全战略,是国-家-安-全的文化形态。评估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所处的环境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任务。当今,尤为重要的是国际文化环境及其国际文化秩序能否保障国际行为主体的文化安全。国际文化秩序是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文化公司等国际行为主体基于文化国力、按照一定的利益原则,经过交流、合作、互动所形成的力量格局和交往机制。国际文化格局不仅构成国际战略格局的重要方面,也为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提供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判断国家的文化安全状态,首先要评估国际文化格局、国家文化实力对比,以及相关国家的文化政策取向等。近年来,全球文化市场的规模以两倍于全球gdp增长的速度扩张,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军事技术竞争所显现的文化“软实力”竞争,加剧国际文化力量的博弈,强化文化战略格局的演变。经济危机往往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机遇期 [2]。

文化是国际冲突的原因,也是促成国际合作的动力。国家、民族、民众之间的文化互动所造就的国际文化秩序,同样带有冲突与合作的特征。国际文化秩序带有国际战略环境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全球化和信息化促使文化交流、文化博弈形成跨国性和整体性。国际文化秩序的特殊运动规律,决定其不是各国的文化实力、文化战略、文化运行规律的简单相加或任意延伸。国家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不是孤立实现的,而是在交往、博弈甚至是对抗中实现的。国际文化格局与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的相互联系,表现为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流动显示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传播趋势和发展过程 [3]。其数量和内容往往掌握在强势文化一方,并且强化国际文化秩序中的不平等。然而,国际竞争采用文化的形式,就是国家通过文化战略增强其文化国力,进而寻求恰当的战略位置和扮演适当的主体角色。

二、国际文化格局的演变趋势

国际文化格局显示国际社会主要文化力量的对比状态。其形态与特征取决于构成单位文化权力的分配和互动意图。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带来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型[4],也引起国际文化格局的转型。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在用文化的力量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拓展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积极向国际社会展示本国形象。文化战略、文化资源、文化贸易是国际文化格局的塑造动力和表现形式。

就权力分配而言,国际文化格局的突出特征是不平等和不均衡。文化战略是美国的重要战略,文化霸权是美国主导世界的重要资本。美国居于全球文化的权力核心,发挥主导作用。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美国文化产业的贡献值占31.65%,日本占12.43%,德国占6.24%,中国占6.11%,其他国家占43.58%[5]。在全球文化贸易领域,尤其是电影、电视节目和音像制品方面,美国占有绝对优势,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可以与之抗衡。美国出口的文化产品甚至形成国际文化领域的某种垄断局面。通过输出文化产品,美国推行自己的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然而,文化产业的高度集中性,决定文化贸易的地区化与全球化是并行不悖的。在地区文化格局中,同样存在一系列核心国家。区域合作组织内部有关贸易自由的优惠政策,推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和东亚的日本、韩国,是地区文化产业最主要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贸易中心,因而处于地区文化格局的核心,在国际文化格局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文化权力趋于分散的又一表现是,在国际文化贸易领域,印度、巴西、埃及和中国成为新兴力量。虽然这些国家不足以替代美国的文化贸易优势地位,但它们的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发展,将带来国际文化格局的地缘政治转变。从2002-2015年,全球创意产业外销额(包括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4%。其中,在外销市场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6]。

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美国凭借优势地位推行的文化战略,加深文化全球化在不同领域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强势扩张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独立发展的矛盾,导致以美国消费主义为核心的大众流行文化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矛盾[7]。的确,正在出现的全球文化具有大量的美国式内容。不过,文化多元化也是全球化的`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不能因为美国的文化优势而否定不同文化走向趋同[8],也不能因为美国的文化优势而忽视中国、印度等新兴文化贸易力量冲击现有的和塑造新型的国际文化格局的作用。

三、国际文化秩序的制度化

国际文化关系中的交流与合作是国际文化秩序的重要属性。依托某种规范和制度存在的国际文化合作机制分作国际文化贸易规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文化多样性,地区、双边乃至非政府组织开展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国际文化格局的不平衡性反映文化普遍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文化保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斗争。

1970年代中期,反对文化霸权、捍卫文化多元主义的国际文化合作原则,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抢眼、最具优势的话语主题”[9]——每种文化都值得尊重与保留,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权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所有的文化都具有平等的合法性。只有承认每种文化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们相互理解、和平发展[10]。作为多边合作机制,该组织通过《保护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而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所形成的各种国际组织、制度、规范,影响和制约国家文化的发展战略。

国际文化格局折射出国际战略中的权力对比关系。然而,国际文化机制所体现的权力与文化不能完全等同。权力并不总是决定文化,文化也不必然寻求权力的支持[11]。在国际文化格局和国际文化秩序中,美国文化的优势地位和全球文化的多样化都有走强的趋势。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俄罗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历史积淀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抗争还会继续下去。各种文化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将进一步增加。“个性化”的民族文化特质不会消失。全球化进程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多样性的地方文化 [12]。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持续斗争,表现为文化产业、文化贸易的经济竞争,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无形竞争。国际文化力量的变化和国际文化合作的强化,决定国际文化格局的曲折演进。强势文化的并立及其内部文化交错的战略态势,决定当今国际文化格局的多元化。综合考虑其人口规模、经济实力、文化历史等因素,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冲突、合作具有全球意义和战略意义。未来国际文化格局的变化,将取决于这两类文化的发展结果 [13]。

四、中国崛起的文化安全战略

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先后超过加拿大(1995年)、意大利(2000年)、法国(2015年)、英国(2015年)、德国(2015年)、日本(2015年),位居世界第二,也从经济上进入世界事务的核心决策圈。然而,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要复兴经济,还要振兴文化,才能够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获得世界的真正尊重。国家的崛起需要文化支撑,又增添文化发展的动力和资源。国际文化格局制约各国文化的发展,各国文化发展影响国际文化环境的演变。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框架的制定,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有效方式[14]。和平崛起赋予中国文化安全的新内容和新理念。中国国力的增长引起国际战略环境的变革,中国文化战略的推行将带来国际文化环境的转型。建设新型的国际文化格局,是中国崛起的战略诉求。塑造新型的国际文化秩序,是中国文化安全的维护路径。

富国、文明古国并不必然成为文化强国。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影响中国文化的安全环境。中国文化安全的危机在于,在东西方文化的对话过程中,中国文化还缺乏某种程度的文化“自主性”。在与世界文化的接触中,如何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这个矛盾制约着中华民族提升凝聚力,影响中国增强文化软实力[15]。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我国明显缩小同外部世界的差距,但质量有待提高。1993- 2015年,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科技论文发表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所占份额却从26%下降到21%;中国科技论文发表量增长最快,所占份额从4.4%跃升为10.2%,成为这方面的第二大国。而以一篇文章被多少研究刊物引用为据来评估科技论文的质量,美国排在第一位,中国排在世界第108位[16]。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不是文化创新强国。在当今时代的国际大背景下进行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把文化安全环境当做基本出发点。全球化深刻地影响国家间的政治互动和经济关系,直至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理念,加速不同文化的对话或碰撞,明显地改造着世界的文化格局和文化秩序。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强势文化以其先进的传播手段有力地冲击中国的文化安全:一是“文化全球化”挑战中国的文化主权,这是南北关系在文化领域的反映;二是美国对华文化政策威胁中国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中美关系在文化领域的现实写照。

中美文化关系是影响中国文化的安全环境和战略走向的最重要因素[17]。美国右翼势力对新中国实施和平演变,始终没有放弃通过文化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妄图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中国成为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被美国视为根本的“潜在对手”。于是,从政治文化上影响中国,自然成为美国右翼的重大对外战略。由此出现扰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走向、破坏中国的文化安全环境的最大变量。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文化软资源,一些势力不时动用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不断攻击中国的民-主状况和人权状况,诋毁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如何建立中国文化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文化利益,必须纳入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其路径是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外交的推行,塑造平等的国际文化环境和公正的国际文化秩序。为了创设健康的文化合作机制,中国积极主张文化的多样化,共同增进各国的文化利益,形成吸收、借鉴、融合的国际文化关系。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文化市场被纳入世界文化市场的版图,参与到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和塑造国际文化格局的进程之中。面对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我们必须制定和推行切实可行的文化战略。欧美市场是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主流市场,是文化竞争的主战场[18]。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凭借丰富的经验、雄厚的实力和国内的成熟市场,垄断国际文化市场。又因为东方民族与西方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文化产品欲占据欧美市场的一席之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只能采取合作、合资、委托发行等间接方式,以东亚为文化战略重心,主动构筑中国地缘文化安全环境。东南亚华人文化圈和日韩等国汉字文化圈说明,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东亚是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首要目标区域,也是中国开展文化外交的重点地区。在美国加紧实施“重返”亚太战略之际,中国更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和平友好的文化外交,化解东亚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和恐惧,化解美国全球战略带来的“中国威胁论”因素,创造有利于中国的、以文化为核心的东亚内源性秩序。

一、何谓文化安全

张骥、齐长安在《网络时代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冲击与对策》中认为:“所谓文化安全就是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的选择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抵制其他国家试图以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政治、经济、民-主模式强加于本国的做法,防范其他国家对本国人民文化生活的渗透,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不被干涉,保持文化的民族性、维护民族的自尊心和凝聚力,并利用必要的手段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

二、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意义

三、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四、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对策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