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8:10:51 页码:13
2023年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精选16篇)
2023-11-18 18:10:51    小编:ZTFB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写总结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科学界对于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和建议,让我们一起关注环保事业。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一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小学研究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发展个性,在实践中探索验证,在经历中感悟和自主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这种理念的'需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它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以及重组知识解决新的数学问题过程,在过程的具体实施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课程改革之时,我们教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知。

[1][2][3][4][5]。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二

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调查中,同学们发现这些麻辣烫店大多数都是“即拆即走”的移动摊点,基本上都没有办理卫生许可证,更谈不上从业人员健康证了。在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许多小贩图省事,在本应清洗的餐具上套上一次性方便袋,其实,这么做对顾客健康危害很大。许多方便袋是用农药、化学制剂、医学及化学品包装回收加工制成的,含有毒素。而且当温度超过70摄氏度时,塑料袋可能会产生一些聚二苯、聚三苯等致癌物质。

有关专家称,麻辣烫吃多了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上火,容易出现肠胃问题、长痘痘,而且营养会失衡。街边麻辣烫很难掌握加热时间,常常是满满的一锅。如果汤没有彻底烧开、烫熟,病菌和寄生虫卵就不会被彻底杀死,这也是很多人吃完麻辣烫爱闹肚子的原因。麻辣烫虽好吃,但其卫生安全隐患太大,为了自己的健康,望大家管好自己的嘴。

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要研究的问题(或专题、课题)多来自学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校园以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因此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首先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同学们通过走访、实地查看、调查问卷和上查阅资料,对街头串串香为什么会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学生,这主要原因是比较经济实惠,但经济实惠的后面隐藏着多种卫生安全隐患,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小组同学决定在班级里出一期在关串串香卫生问题的黑板报,对同学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让全班同学共同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同学共同研究的过程,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调查和资料的筛选,也是教师自身的学习和成长过程,研究性学习让我很好地体会到这就是师生共成长的过程。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三

一、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需要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把学习变成学生主动搜寻、研究、调查、检验、提出质疑的过程。在科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就是围绕科学问题展开探究,使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研究性学习作为专门的学习领域,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等特点。它主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就把单纯接受知识传授的学习过程,变成了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以及创新能力,并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具有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具有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的这些特性,显然有助于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因而对于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实施具有特殊意义,也因此受到各地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门和中小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高中已按照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的要求从2002年9月起,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需要研究性学习,但是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首先强调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强调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需要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把握的目标有:培养观察生活、探究周围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性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善于确立问题,能够建立假设,能使用基本的研究工具,搜集信息、数据,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能力;在共同的探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切实学会科学方法。

[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四

2、班级、姓名(如果是课题组,那么按照贡献大小排列,先大后小,一般不要超过5个)。

3、内容摘要。

4、关键词。

6、正文:

(1)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3)研究步骤、过程如何。

(4)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7、结论。

8、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当前我们正为过去西方发达国家走工业化道路毫无顾忌地毁坏地球环境,掠夺地球资源而导致的种种后果承担责任。事实上我们应该承担这份责任,以节能减排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不管西方先进国家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都有这份责任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

由于西方走的工业化道路是以掠夺地球资源并毫无考虑地球未来发展为基本方略。所以直至今日,这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致的环境破坏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温室效应引起的局部气候恶化。

使温室效应形成的,并为主要来源的有:

1、重工业所消耗的能源为实现国家或民族富强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因为它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累积形成温室效应,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层在高空对流层累积形成酸雨,对自然森林植物冲刷破坏,两者都会无形之中加剧环境的破坏。

2、国家、民族或地区走城镇化道路建设因无较好的规划造成能源的浪费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这些都是以牺牲耕地、山地森林为代价的城镇化发展。期间不仅仅减少绿地,并在做建设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乱搭乱建、污染环境的行为。

3、机动车剧增构成能源消耗增加,同时它所排放出来的废气、有害雾气加剧了温室效应。其中发达国家保有机动车辆数量最多。他们仅仅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却保有全球70%以上的机动车。而他们的.机动车的耗能远远大过发展中国家车辆的水平,平均较之大约2.5倍。

4、油轮以及各种船只,军用船只所造成的污染。它不仅会造成水质的污染。现在的船只发动机所烧的一般是柴油,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并不比其他行业少。值得一提的是人类正加快步伐利用海洋资源,在开采资源过程中,海洋遭到破坏,所遭受的污染已经很严重。并且各种打捞、航船过程种所造成的生态污染却未引起相关重视。

5、飞机、各种热气球在飞行时大量排放出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冷战,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引起关系紧张。各种军事防御所需的建设骤然增加。科技的今天,各国更看重天空的防御,于是各类飞机飞向蓝天,可是那些航空煤油消耗并不比其他行业用油少,它所造成的各种污染也将我们的蓝天蒙上灰色。其二、自然资源能源被掠夺、生态遭受破坏。

1、城市的扩张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所加剧的能源需求。城市在扩张过程中带动各行业兴起,于是能源的需求变得更大,使得开采增加。这些势必会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文明以及物质的发展。加上工业体系管理的不健全,能源开采的过程中造成的浪费远远大于需求量,并且因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正因无合理开发遭受浩劫。

2、岛屿城市群扩张与填海造地带来的环境破坏及污染。填海造地是解决土地紧张的城市扩展的办法之一。这无非是建造港口,填土建造高楼。但是这些看似普通的行为却让环境遭到破坏。并无科学表明海洋中大量存在着一种藻类,它遍布全球。海洋拥有了它所以可以就拥有了过滤器,可以通过它保洁空气。在人类将海洋污染的同时也将藻类无形中消除,这是一种相当于自我毁灭的举动。

3、人口增加,加大能源需求。即便是在原始时期,但人口超过所能养活的人口范围就会有人饿死。能源高需求的今天,人类的基因遍布全球的同时将地球弄得千疮百孔,一些高原原本风吹草地见牛羊,就是因为破坏,因为能源、物质的开采,使得矿山被挖开,水土被冲刷流入长江、黄河、最终进入大海。土地不再青遍野,水质而来的却是风沙、沙尘暴以及各种恶劣的自然灾害。

三、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一。原则上,并不是人口多发展起来就一定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而是我国是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外国资本家们仅仅将一堆“纸票”拿到中国来就能够为他们的国家产生出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利用中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原料,就这样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产生出来,留下一堆垃圾。这些垃圾并未被有关部门重视,继续污染中华大地。

理解是这样的,事实上,是我们之间的相互利用罢了。因为外商找来了项目,找来了发展的发动机,经济的引擎才能旋转。像我们这么大的能源消耗真正能够产生经济量相对欧美发达国家低耗能是很可怜的。这是产业结构的问题,也是科技含量、社会分工以及更多的问题。

节能减排可以这么理解,运用高科技手段使消耗能源单位产生的效益增加。将产值实现耗能最低化,污染最低化。

节能减排应该是全体人们的事情,达到企业工厂,地区发展规划。小到个人日常行为都应该跟着党的方针走。当你走到街上发现地上有垃圾顺手弯腰捡起丢进垃圾桶里。这避免了环卫人员为清洁一屑纸张而走动,同时也让城市多了一份整洁美丽。当你上班之前将各种家电关掉并将插座拔出,在节约你家电费开支的同时使能源利用率上涨,减少了煤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当你少抽一包烟在你本身健康避免一次伤害的同时减少了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五

学术论文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写作一篇优质的学术论文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知识。在我几年的大学生涯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并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使我的论文更具创新性和学术价值。本文将从选题、收集资料、构思框架、写作和逐步修改这五个方面来介绍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希望对他人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有所帮助。

首先,选题是学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选题可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深度。在选题时,我通常选择我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话题,这样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保持对该主题的热情和动力。此外,在选题时,要注意综合考虑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研究条件,确保选题能够有足够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选题完成后,我会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了解已有的相关研究和学术观点,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好准备。

收集资料是写作学术论文的重要步骤。在收集资料时,我通常使用各种途径来获取信息,比如图书馆、学术期刊、互联网等。我会先阅读一些经典的文献和相关的研究,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也会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保持对研究领域的最新了解。此外,我还会与导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观点,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构思框架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关键步骤。在拥有足够的资料之后,我会先做一个大致的框架,将主要的观点和论据排序整理好。在构思框架时,我会参考一些经典的论文结构,如引言、背景、方法、结果和讨论等。这些论文结构可以使我的论文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在构思框架的同时,我也会注意整个论文的思路和主线,保持论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写作过程是学术论文写作的核心环节。在写作过程中,我通常先写出论文的引言部分,介绍论文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吸引读者的兴趣。然后,我逐渐展开叙述,列举论据和分析数据,用实证的方法支持我的观点。在写作时,我会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式,以使论文更易读和理解。同时,我也注重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整篇论文更具连贯性和流畅性。

逐步修改是学术论文写作的最后一步。在完成初稿后,我会进行反复修改和润色,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精确度。首先,我会检查论文的结构和逻辑,确保每个段落和章节的内容都清晰明了。然后,我会仔细检查论文的语法和拼写错误,并逐个考虑每个句子和词语是否能更准确地表达我的观点和意图。此外,我还会邀请他人对我的论文进行审读和修改,以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学术论文写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任务,需要我们在选题、收集资料、构思框架、写作和逐步修改这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努力。通过反复实践和总结,我深刻体会到学术论文写作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其他人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有所帮助,共同进步。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六

在大学生活中,学术论文写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写作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可能会感到十分困难。在我自己的学术写作经历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本文将从确定主题、查找资料、构建论文结构、精心撰写和深入修改五个方面,分享我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

一、确定主题。

确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是学术论文写作的起点。在选择主题时,我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领域进行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应该有研究的价值,并且与已有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时,主题也要具备可行性,易于获取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对于初次写作学术论文的同学,建议选择研究广度适中的主题,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研究范围并保证论文的深度。

二、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基础工作。一篇好的学术论文需要建立在丰富的文献基础上。我通常会通过图书馆、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互联网进行资料搜索。在找到相关的文献后,我会先通读摘要,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章节。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和消化文献中的内容,并将其与自己的研究主题对照,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记下文献的引用信息,方便后续的引用和参考。

三、构建论文结构。

一个好的论文结构是学术论文的骨架。构建论文结构时,我通常会按照“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结论”的顺序进行安排。在引言部分,我会对研究主题进行背景介绍,明确研究目的和重要性,并提出研究问题。在方法部分,我会详细描述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确保其他研究者可以复现实验。在结果和讨论部分,我会呈现研究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解释,将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会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四、精心撰写。

撰写学术论文需要注重文章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在撰写过程中,我会先将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并根据论文结构进行段落的划分。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通过合适的过渡语句使各个段落之间有机地连接起来。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避免使用模糊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此外,要及时引用和标注文献,避免抄袭和侵权行为。

五、深入修改。

修改是提高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修改论文时,我会先阅读整篇论文,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同时,要检查论文是否存在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标点错误等问题。在修改过程中,还可以邀请同学、导师或其他专业人士阅读和评审自己的论文,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善论文的质量。此外,也要根据审稿人的反馈意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总之,在学术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确定好主题、查找充足的资料、构建合理的结构、精心撰写和深入修改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心得体会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写作。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为自己的研究和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七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发表论文,是当前高等教育中最荒谬的规定之一。当年,武汉大学教授邓晓芒因此而愤然辞去博导,虽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但却收效甚微。这一规定在其后的岁月中,反而是愈演愈烈。现在,易中天先生也看不下去了,在其博客中公然向这条不是第22条军规的校规宣战。

对于易中天先生的正义行为,在网络上激起赞声一片。真理即便是重复一千遍,也仍然会受到广泛欢迎。受这校规“奴役”的莘莘学子们,日日夜夜受其煎熬,现在或许正在盼星星盼月亮,来次学术大解放。

黄仁宇曾经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一直缺乏有效的数字管理。现在,我们的高校经过了若干年的进化之后,却已经对数字管理之道烂熟于心。硕士生、博士生不发表论文就不得毕业的规定,即是这样一个创举。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已经不知道是谁,然而,其对于改进学校科研政绩数字却是有着神奇的疗效。这可以称之为人海学术。在硕士、博士大规模扩招的当下,这个群体的`论文发表能力更是成为一个学校科研成果的基石,个个大学为了挤进世界名流,恐怕只有加强的道理,哪能说撤就撤。

不过与十多年前相比,让学生发表论文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现今硕士、博士生的沉重负担。这些年学术期刊没有增加多少,而硕士、博士的规模却不止扩招了一倍。学术期刊版面的增长已经远远落后于研究生们发表论文的需求。于是,学术期刊就干起来贩卖版面的勾当。研究生们辛辛苦苦写篇文章出来,不但没有稿费,反而要向人家交钱,这实在是赔钱做学问。现在,媒体报道一篇论文一般的版面费用需500元。博士生要发表3篇,就得需要1500元左右。现在的研究生们一般没有收入来源,只能靠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及替导师打工来维持学业,这笔钱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经济负担。而不发表论文就不允许毕业的规定,更是一个沉重的学业负担和精神负担。

研究生们的学术研究能力不是靠论文和学位挂钩而培养出来的。高校以自身之私欲加诸自家弟子之上,是为不仁不义,是以其有何面目与资格行教化育人之道。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八

作小学教师的都知道,小学生生来就有一种好奇的倾向,他们会想办法弄清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教学就应该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养成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新课标要求。“自主探究”地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那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探究的氛围。

探究,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去探索,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在探究过程中,肯定有错误产生,特别是对于小朋友来说,出现错误会频频发生,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多动手“试一试”,这样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学生就容易有所创新。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一种试误、一种发现。既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有这样、那样的错误、问题发生便是正常的情理中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形,教师要善待学生,弄清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进行矫治,而不能不问青红皂白,轻易否定,甚至予以嘲笑、呵斥;久之,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最终,损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不敢去探究。我们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安全、放松的心理环境,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这是学生学会“探究”的前提。我在教学中一直努力地去营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在课堂中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实践证明,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探索数学知识的劲头更足,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三袋糖,告诉学生这三袋糖的块数是相同的,要分给三个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但不是每人分一袋,而是第一个拿第一袋的1/3,第二个人拿第二袋的2/6,第三个人拿第三袋的3/9,你们说这三个同学哪个分得的糖最多?学生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由于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老师让同学们推选三个发言积极的同学上来分糖。“怎样会是一样多呢?”“三个分数怎么会是一样大呢?”学生对眼前的事实不相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寻找规律,这样,在宽松、民主、讨论的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设计问题情境。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实践的机会。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因此,我在教“有余数除法”这段知识的时候,注重学生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抓住学生好玩儿,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在导入环节创设一个“猜数”的情境。事先把1-20的卡片按照1、5、9、13、17;2、6、10、14、18;3、7、11、15、19;4、8、12、16、20的顺序分成四组,课上发给四个同学。然后请其他同学说也1~20任意一个数,我和这位同学学进行猜数比赛,看我们俩谁能又对又快地猜出这个数在谁的手里。几轮的比赛后,老师总是获胜,学生产即对此产生了好奇。教师当即抓住学生的心理,问大家:“我为什么猜得这么快?”学生有的说:“卡片是您事先分好的,您当然知道了。”有的说:“因为您是老师,所以您猜得快。”还有的同学百思不解。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导入新课,告诉他们:“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规律,你们想知道吗?今天通过我们的共同学习大家都能掌握这个规律,你也能像老师一样猜得这样快。”听了我的话,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些“规律”的神奇力量,学习欲望一下子释放出来,立刻精神振奋,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进而一起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整节课当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寻求答案。而教师也正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不忙着揭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研究,使学生在这节课的最后才揭开它的面纱。在这样活跃而生动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参与意识始终是那么强烈、那么饱满,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

三、问题的解决。

研究性教学本身注定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问题解决”自然而治地就成为研究性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正如弗兰登塔尔所说:“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唯一正确的方法”。“问题解决”就是根据教材特点,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充分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于各种情形的能力。例如《长方体表面积》一课教学中“可以用多少种方法,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问题的解决,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探究性,而正是由于这种探究才使学生产生了六种计算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这正是传授式课堂教学中所无法比拟的,这正是研究性教学的成功,也是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成功。

总之,小学数学研究性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这种理念的需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它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以及重组知识解决新的数学问题过程,在过程的具体实施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课程改革之时,我们教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知。

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原则是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符合儿童的这种心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又如:有位教师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是这样进行的:小朋友,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吗?动画片里的蓝猫研究过很多问题,今天他又想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分针是怎样走的?时针是怎样走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关系?你也想知道这些问题吗?让学生自主研究(自己观察钟面,自学书本等方式进行)并填写学习报告:

我的学习报告。

研究内容。

我的发现。

钟面上有什么?

钟面上有()个数字;有()大格;每大格有()小格;共()小格。

分针是怎样走的?

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从12―9是()分;走一圈是()分。

时针是怎样走的?

走一大格是()小时;一圈是()小时。

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关系?

1小时=()分。

只有在这样的亲历过程中,学生才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在找到解决问题方法中,掌握新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中展现自我。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又一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数学课堂变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经历合作与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学生获得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的能力,使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增强学习信心,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出示例题:养猪大户养了6头大猪,养的小猪的头数是大猪的5倍,小猪有多少头?这时教师没有马上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四人小组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四人一起大步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四位学生都有事做,即一位说题意并画出线段图,一位说确定算法的依据:“求小猪有多少头,就是求5个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一位板书算式:6×5=30(头),最后一位向大家征求意见“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吗?”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位说:“还有一个算式:5×6=30(头)你们怎么没发现呢?”那位说:“我有补充,还可以这样想:求小猪有多少头,就是求6的5倍是多少?”还有的问:“为什么你们的算式和第三小组的不一样呢?”“你们能再解释一下6×5=30(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等等。面对这一个个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地回答和补充。教师抓住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在其它组的掌声里,这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和微笑回到了座位。当时,我真的为二年级的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高昂的合作热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听后意识到:孩子们在合作中成长了!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十

地点:江心洲污水处理厂。

小组成员:罗翊廷、何倩、毛阳宇坤。

6月8日上午,我们随学校来到了江心洲污水处理厂。虽然当时天空下着毛毛小雨,可是大家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满怀期待地随着老师、污水厂的工作人员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研究性学习。

首先,我们跟随那里的工作人员了解了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过程。这个处理厂主要处理的是我们的生活污水,于进行了扩建。当污水进来时,首先要来到进水泵房,将一些大的木块、纸屑等不溶物过滤,然后经过曝气沉砂池的沉降,配水井的缓冲,初沉池的除去多数泥沙,到达最关键的一个地方:a/o生化池。在这里,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进入a/o生化池,首先进入a级缺氧段,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这儿先释放磷,并且繁殖。当进入b级好氧段时,由于氧气充足,微生物大量吸收水中的磷和有机物,便达到了处理的的目。了解了这个生化池的威力,我们进一步领略到了化学的魅力,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经过了这些步骤,污水最后来到二级沉降池,这里主要是要将生化池的水和泥沉淀分开,并将底部的泥沙打到污泥泵池,最终处理干净的污水就直接排放进长江。

听完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都觉得我们家里用的清洁的自。

来水来之不易,以及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艰难,都下定决心要更加珍惜水源,防止水的浪费。

接下来,我们亲自实践的时间到了。大家迈开步伐,亲自去观察我们刚刚听到的这些污水处理过程。一开始,我们去往进水泵房。在还没到达目的地时,大家就闻到了一阵阵恶臭——这是刚进入处理厂的水散发出来的!看到泵房中那些我们的生活废物残渣,大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伤感——原来最初的水被我们污染得这么脏!

带着惋惜的心情,我们又来到了曝气沉砂池。这里水的味道稍微好一些,可池里却翻滚着股股黑色的泥沙。在初沉池,我们看到了半桥式周边转动刮泥机,为水做进一步的净化。接下来,我们终于来到了a/o生化池。生化池里的水是土黄色的,上面漂浮着大量的泡沫,这是成千上万的微生物起的作用,它们正在“吃”掉那些会让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有机污染物。在生化池的最后,还有一个水流如瀑布般的池子,它让大家感到兴奋又惊奇。当我们来到二级沉降池时,原本污浊的水一下子变得清澈了。看着满池透亮的水,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明朗了起来。

到这,我以为我们的探索过程就此终结,可是没想到还有更大的财富等待我们的挖掘——在这个污水厂,还要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处理城市和工业污水普遍采用的好养生化处理技术。其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处理成本低而处理效果好,bod/cod去除率高,因而得到广泛的青睐。

这次来到江心洲污水处理厂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大家受益匪浅,获得了许多超于书本的课外知识,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化学,它融入在生活中,所有有趣的一切都等待我们用心灵去探访!

附:

生化池。

生化池最后的小瀑布。

二级沉降池清澈的水。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十一

规范化是信息交流的需要,是学术论文编辑加工的重要内容。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在于它可明确标示他人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和数据,既体现出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又表明了学术的继承性和严肃性。正确规范的标注参考文献,是科学、严谨、求实科学态度的具体体现。因此,参考文献规范化是期刊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论文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记录了科学的渊源,反映了某一课题的来龙去脉,著录参考文献表明言之有据,并交代出该论著的起点和深度,为评估论著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依据,体现科学研究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对论著中涉及到的他人研究成果应规范著录参考文献。2019年最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在个人研究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的情况下使用该作品,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这样不但可以反映出论著者的的科学态度,也是期刊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真实的科学依据,以及论文的起点和深度。通过对参考文献的审读,可以大概判断作者占有文献资料的情况,初步衡量论文的水平。科学技术的研究都有继承性,论文作者的现在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将自己的论文与其他论文之间的联系告诉读者,可以分辨相关领域前人的贡献,便于开拓视野,促进交流。

2、著录参考文献可以有效杜绝剽窃现象的发生。著录参考文献能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他人成果区别开来,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如果对他人观点、研究数据、所得结论不作标注,或大量运用别人成果而只标注少量内容,都属将别人成果窃为己有的剽窃行为,若对所引用的别人的研究内容加以著录,可以遏止抄袭、剽窃现象,避免大段抄袭、整体移动,督促作者良好的科技道德和独立创新发明。

3、论文著录参考文献,对已有文献包含的内容,只在对应处注明文献即可,不必长篇累牍再次阐述,这样,精练了文章,节约了篇幅,突出了作者个人的研究重点,避免了文献资料的堆积和一般性的内容。

4、规范著录参考文献,可方便检索,有助于科学情报的研究,按标准著录,能提高录排功效,便于计算机存储、检索和输出,有助于文献管理和学术交流。另外,参考文献也是评价源期刊和源论文学术水平的指标,美国著名sci(自然科学索引)就是一种论文索引,被收录sci的论文越多,说明这个刊物的水平越高,一篇论文被引用的越多,则该论文的学术价值越高大。

1、规范著录文献意识淡漠。著录参考文献,表明作者在写作论文时查阅的有关资料,体现论文的研究起点和深度。但是,目前,一些学术论文的作者的文献意识并不强,具体表现在:(1)应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时,不著录参考文献。虽然撰写学术研究论文,主要用于表现自己的科研成果,但在涉及别人研究成果时,即使是一个论点,一个数据,一个图表,一段语言都应著录参考文献,既体现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体现出作者自身的科技道德。不著录参考文献,应属于一种抄袭行为。(2)有的作者虽然在文章中著录了参考文献,但在编排查对时,却并未引用在文中,自欺欺人,为了引文献而引文献,使得参考文献著录失真。(3)一些作者,著录参考文献只是为了应付格式上的需要,随心所欲,随便拼凑几篇,这种观念上的不重视,很难保证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准确、全面。

2、参考文献在文中的的标注不规范。参考文献在文中标注的位置是期刊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在目前,一些学术论文文中标注的位置混乱,著录不规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有个别作者甚至一些编辑认为,只要在文中标注参考文献,反映出所引用资料的来源,就算有良好的科技道德和端正的学术风气,而不用太在意其标注的位置。其实,参考文献文中标注位置选择合理与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其标注的不科学、不规范、不统一会影响到读者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完整理解和审美欣赏。

3、文中标注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不符。参考文献既有文中的著录规范也有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规范,两者之间相互对应,相互统一。在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一定会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逐一按规范排列。在抽样核对文献时发现,文中标注序号与文后序号不符,特别是对一篇文献多次被引用时,标注错误较多,序号不能统一。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应将其序号置于一个方括号中,如……[1,3,6-7];一篇文献被引用多次只编一个序号,每次的引文页码被放在方括号外,如……[2]2-13。只有真正掌握著录规范,才能减少错误,维护学术论文的严谨性与学术性。

4、转引参考文献问题较多。转引参考文献不是在原始文献基础上引用文献,而是直接引用中介文献或二次文献等给出的信息。在科学研究中,引用参考文献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学术论文为了维护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准确性,应强化规范要求,强调作者按规范著录,在自己的文章中要认真查阅并著录原始文献,强化作者规范意识,让作者真正认识到,著录原始文献是严谨求实学术研究的体现,是对科研成果的尊重。但是目前,鉴于有些原始文献难以获取,有些书籍已绝版,有些论文著录的参考文献不清楚,使获得参考文献的途径被切断,只能转引,在编排过程中也应严格按照规范转引,在正文右上角标注“[转引……]”或“[转引自……]”,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再将中介文献按规定著录,绝不能不加提示地将转引文献按原始文献著录。

5、网络参考文献著录混乱。网络文献属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指因特网上发布的信息。目前,网络参考文献著录非常混乱,具体表现在:有的期刊著录参考文献,有的期刊不著录参考文献,有的只在正文引用处,用括号注明“见http:/……”的形式进行说明,属于注释性使用,而不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标注。另外,对于网络参考文献的不同文献类型的标识著录混乱,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等,用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用(db)、计算机程序用(cp)、电子公告用(eb),但是,目前一些学术论文要么不著录参考文献,即使著录的也不按规范著录。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十二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吟诗作诗是历代文人的必修课,上下五千年,洋洋上万卷的诗集成为了中国诗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可诗歌发展到现在,似乎已失去了它的霸主地位,学生不爱读诗,老师不喜讲诗。可高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三册中都有不少的诗词,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带领他们走进诗歌鉴赏的大门呢?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诗歌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即怎样挖掘诗歌中的研究性课题。

一同一作者同一手法在不同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在这里比喻的新颖贴切,使语言的魅力张扬到极致,由此,我联想到了他的.《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并要求学生谈谈“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究竟美在何处?

经过讨论,学生们认为:日本女子的“温婉细腻、柔美多情、娇羞妩媚”一如微风中袅娜的水莲花,在形似的同时,作者赋予了它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令人浮想联翩。

比喻在诗词中的神奇作用通过这么一比较,就让学生们看得更为真切,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得以进一步发展。课余我要求学生继续寻找,在徐志摩的其他诗作中的那些典型的范例,借此让他们懂得比喻是诗歌的灵魂,而联想和想象则是连接读者和作者心灵的纽带。

二同一题材在不同作者笔下的不同表现。

高中语文第一册选录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著名篇章《我愿意是急流》,那种为了爱甘愿牺牲自己付出一切的爱情誓言曾在一代人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我们在电影《人到中年》的男女主人公身上能找到最好的注脚。

借助这种同题材比较的方式,我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的《死水》、《赞美》等放在一起研究,看它们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的,这样能更深刻地让学生了解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和诗歌主题的深刻性。

三同一作者同一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

中国人很讲究“知人论世”,要深入地了解一个作家,就有必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及他的处世态度,而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又往往会在他的作品中不经意的流露出来,只要细细品尝同一作家在同一时期的作品就能看出他在那一特定年代的思想轨迹。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一系列作品,如《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二)、《饮酒》(其五)等无不流露出作者逃出牢笼的喜悦与洒脱。而在中国文学史上真正堪称隐士高人的当首推陶渊明,他的诗作也成了后世文人纷纷仿效的对象。

四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作家经历了时代的变乱,思想也日渐成熟,有目的地去赏析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作家的情感变化,更好地去关注时代的变迁,更透彻更全面地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主题。

李清照南渡以前的作品如《如梦令》、《醉花阴》等,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热爱生活、富有个性的才女形象;反观她南渡以后的作品,如《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无不流露出国破、家亡、夫死的种种苦难与不幸,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冷峻成熟的李清照。

同样我们不妨来审视一下李煜被掳前与被掳后的作品,他前期的作品多写自己对宫廷豪华生活的迷恋,后期的作品如《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则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哀怨与痛楚。

五引进歌谣诠释诗歌的表现手法。

我们讲《诗经》时,总不忘提它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光把概念教给学生,学生往往不得要领,可一旦引进歌谣,却往往能让学生豁然开朗。

赋,即前人所说的“直书其事”、“体悟写志”,也就是铺陈开来描写客观事物,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我们不妨先来欣赏王洛宾的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毡房,都要回头留念地张望……”就是很典型的“赋”的方式。同样的类型,我们还可以在《阿拉木汗》、《大阪城的姑娘》等优美动人的歌曲中去进一步感受“赋”的独特魅力。

比,也就是打比方,像《还珠格格》里的唱词“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精妙的比喻,学生一听就懂。

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像《敖包相会》里唱道“十五的月儿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只要哥哥你耐心的等待哟,你心上的人儿将会跑过来哟嘿。”先说“月儿旁边没有云彩”,再引出翩翩少年身边的心上人还没有出现,如此一比较,“兴”的含义与作用便一下子把握住了。

诗歌鉴赏是一门艺术,若能以意逆志,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以自己的心去解读作者“心灵的歌声”,就一定能把握住诗歌的精髓,感受到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从而步入诗歌鉴赏的艺术殿堂。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十三

南丰二中徐伟明。

21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新世纪里,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扩展与深入,它使每个人都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我们的教学手段也应相应的地进行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学校电教设施不断完善,教师电教意识不断增强,各门学科已开始广泛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使各学科进行了一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观念的“大改革”,各种教学软件也应运而生,它们为教学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

从当前的情况看,多媒体教学只是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开发和应用,但在体育教学中情况却不容乐观。传统观念认为,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的技能技巧,和多媒体教学没有多大关系,这正是他们忽略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授学生必要的运动常识和理论的原因。以往这部分内容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板书来完成的,但是这种方式缺乏直观性,不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效果会怎么样呢?带着这种想法,我校体育组申报了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的市级课题,实施过程中自制了许多教学多媒体课件,并且用之于公开课,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课题实施的开展,我觉得体育课是完全可以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在新课标下更应广泛推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能为体育课教学提供效果如下:

一、提供直观感受。

多媒体电脑教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以往的板书、口授形式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向学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在上课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不易让学生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难完全掌握。然而,如果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这点也符合了学生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更具有强烈认同感的这一心理特征。又如:多媒体教学对指出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也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运用画面演示各种错误动作,学生通过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考。然后,通过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后再进行改正。另外,还可以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剪辑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中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滚翻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对以后在室外继续练习前滚翻动作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原因,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较短,特别是在讲解、分析某个难点动作时,由于精神不集中,学生听的就比较模糊。但是,如果让他们看卡通片,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整节课下来他们都会兴致勃勃,这是因为动画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看完后印象特别深刻。因此,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借助动画录像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同学们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给同学上武术课时,便可以把学生练习武术的情况拍成录像,然后,剪接到课件里,通过屏幕的播放,学生一边观看画面一边听老师的讲解,看哪个同学技术动作掌握得最好,既标准又到位。经过同学们的比较和分析,结果一目了然。这样的动画课件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并且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就会更加努力,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现在的学生喜欢把体育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且有意识地收集某些明星的资料、图片。如果在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制作中,将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精彩动作图片扫描进去,再将运动员的简历输入到软件里。这样不仅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还可以趁机鼓励同学们要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以后也成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例如:在《学打乒乓球》课件里每一幅乒乓冠军的图片出现都把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他们的乒乓特技上,从而也引伸到我们的教学内容上。

在多次的教学尝试中,我深刻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优点,解决了教学中疑难问题。例如游泳课的教学,我们学校条件限制,不可能现场教学,电脑多媒体的运用,课件的精心制作,让学生也能在教室里充分掌握游泳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逐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是纵观当今教育软件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多媒体课件往往无法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有的紧紧只是侧重于单个学生人机对话,交互性差,缺少跳跃、扩容、共享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有关课件制作方面的学习,提高课件制作的理论知识,尝试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特点,实用并令自己满意的课件来,而教师在自制多媒体课件过程的同时,也促使着自身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

当然,多媒体是辅助体育课教学的,它作为奇妙的教学工具,为师“教”生“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校体育室内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认知的发展,体育观念的更新,体育技能的提高以及思维品质的改善,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不能忽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多媒体教学是辅,而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创新才是主要的,只有这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结出累累的教学硕果。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十四

规范性学术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

论文的题目也可称为标题。它是论文的标签、标志,是论文高度概括和集中的反映,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因此,题目要用新鲜、醒目、准确、简洁而有概括性的词句,体现出全篇的主题思想,起到引人注目的作用。论文题目的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主要格式有如下几种:

(1)命题式。

(2)对称式。

(3)主辅式。

(4)正副式。

(5)连接式。

2.作者署名。

文章署名是作者文责自负和拥有版权的标志。作者应是在选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具体的研究工作和撰写文稿等多方面对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做出主要贡献,并能对文章负责的人。多人合写论文署名的次序要对按研究成果和论文撰写贡献的大小进行排列。作者姓名写在标题下正中位置。

3.摘要和关键词。

一般3000字以上的论文都要有一个内容摘要,以便读者迅速了解全文的概要大意,确定其有无阅读价值。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也要避免与正文相关内容的重复与雷同。撰写摘要需要较高的概括能力,必须做到:

(1)文字简短精炼,一般为200~300字左右;。

(2)内容全面;。

(3)重点突出。

摘要下面陈列关键词。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一类,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每篇文章一般列3~8个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的最核心的专业概念或词语,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或用空格隔开,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

4.绪论。

绪论也叫引言、序言、导言、前言,写在论文的开头,重点描述:从事研究的背景,从而衬托出所论问题的重要性;简述写作的缘起,说明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试图解决什么问题;指出研究这一课题的价值与意义;精要地概括本论部分的中心内容,为下文的全面展开创造条件,切忌篇幅过长,以免全文头重脚轻。

绪论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奔主题法;。

(2)提问质疑法;。

(3)陈述交代法;。

(4)商榷立论法。

5.本论。

本论也称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篇幅上应占全文的大部分。要有条有理、逻辑严密地论述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并充分地进行阐述。

6.结论。

结论是学术论文的结束部分,是对本论的综合,是论证得出的基本结果或课题解决的答案,是对研究成果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确概括与提炼。结论应写的简明扼要、精炼得当,要避免与本论的简单重复,而且要切忌主观片面,不要对复杂的、没有把握的问题做出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不能撇开相互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做出表面的或片面的结论。

结论的基本写法有以下几种:

(1)概要提炼法:

(2)评价展望法:

(3)自然结尾法:

7.附注。

附注是学术论文的附加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是对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的相关文献或别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的说明。参考文献是写在正文或注释后面,主要列出论文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哪些著作、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

1.提炼主题。

选定一个课题只是确定了一个宏观的“题目”,而真正进入叙述论文的写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学术论文的主题提炼。

提炼主题的方式有如下两种:

(1)聚焦。

聚焦是将宽泛的主题缩小到易把握的程度。主题涉及的范围取决于研究的内容,范围的大小应与教学研究对象的数量、研究事件多寡等相适应,对范围过大的主题可限制其边界获取其分支。

(2)分析。

分析就是将复杂的研究问题进行分解,即将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分解成几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然后便于各个击破;或对问题各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使研究的问题简化、清晰,即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以便深入准确地掌握问题之根本。

2.拟定提纲。

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是理清思路的过程,即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秩序、对论文的框架设计。提纲是论文的“蓝图”,提纲可以把初步成形的思路、观点、想法等用文字固定下来、明确下来;提纲将论文构架视觉化,全篇的论点、材料运用,结构布局、逻辑构成和严谨程度等,都可一目了然;有了提纲,行文就有所遵循,起收分合、承接转换、详略疏密均有了一定安排,写起来全局在胸;对于较长篇幅的论文而言,有了提纲,便于分期或分工合作撰写。因此,论文提纲的意义在于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完成框架的勾勒,显示论述层次以及论证方法。

(1)拟定提纲的要求。

首先,提纲的项目要齐全,能初步构成文章的轮廓。包括:题目;绪论;中心论点所隶属的各个分论点;各个分论点所属的小论点;各个小论点所隶属的论据材料(理论和事实材料);每个层次采取哪种论证方法;结论意见。

其次,要从全局着眼,权衡好各个部分。根据文章写作的意图,考虑各部分内容在文中的地位,并拟定好相关的提纲。论文写作的提纲要有逻辑性,论述的角度要统一,内容尽量全面。能否体现作者的逻辑意识,是衡量一份提纲成功与否的关键。

(2)拟定提纲的方法。

第一,标题式编写法,也叫论点式编写法,是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以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所写部分的内容。优点:简洁、扼要,一目了然,编起来快;缺点:别人不易明白,时间长了自己也会模糊,搞不清当时编写的意图了。

第二,提要室编写法,是用一些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提要式地将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它是论文全部内容粗线条的描述,也是论文的雏形或缩写,撰写很长的论文一般采用提要式编写法的。优点:具体、明确,深入细致,内容不易忘记,别人看了也明白;缺点:文字多,效率低。

3.撰写初稿。

在准备充分的材料、巧妙的构思和拟定完整的提纲的基础上,便可以按论文的格式和写作要求,去完成撰写初稿的任务。论文各个部分的撰写在前面已有阐述。这里谈谈在执笔写作过程中应做到的:

(1)写好序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开头”。开头应该将自己所要谈的问题简单而明确地提出来,不能离题太远,应当开门见山。最好就是直接提出要论证的中心论点。

(2)纳入系统。

一篇论文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因此在执笔写作论文时,我们必须运用系统方法,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把论题纳入到论文的系统中去,明确主系统与若干分系统的关系,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的论证就会沿着论文提纲所指引的方向从“必然”走向“自由”。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运用系统方法能使我们站在一定高度来审视所要论述的观点,始终保持论点的守衡,思路的连贯;能使我们把握一定的深度,对所论证的问题做出全面的本质的认识;能使我们论证具有一定的力度,使分析透彻,推理判断合乎逻辑。

(3)写好结语。

写好正文的同时,还要注意结尾。结尾可以再次点题,也可以将正文阐述的内容加以概括,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若是一篇论文有头无尾,没有结论,总好像文章没有写完。总之,只要我们在写作时能够在系统论方法的统率下,思路明确,材料充实,就可以一气呵成,完成写作任务。

4.修改完善。

对于一篇学术论文而言,初稿撰写结束并不等于完成了写作任务,还必须对初稿进行反复的推敲,即要不断地修改文稿,它是论文撰写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修改是对初稿的润色加工,是对疏漏的补充,是对布局的审核,是对用词的推敲。

(1)修改范围。

论文的修改可以从观点、材料、结构、语言四个方面着手去修改。

第一,审视论文观点。论文的修改首要的是要审查主题是否突出,观点是否明确。对待论文的观点一定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观点时要一定反复审核;从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中概括出来的观点更要持之有据,不能夸大和拔高,即使确有创见或重大价值,也应留有余地,留待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的认可。

在审视观点时还必须回过头来再次审阅论文的题目,因为大多数论文的题目是直接体现文章的主题或观点的。论文的题目应该醒目、新颖,对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一定要大小适中,宽窄适度,如有副标题,正副标题搭配要合理。一般来说,论文的题目宜小不宜大,易窄不易宽,一篇论文要能集中解决好一个实际问题,究竟多大多小,多宽多窄,那就应该由论文的内容来确定。如有一篇论文,其内容是论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而论文题目却是“浅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样的题目是不可取的,一则题目的涵盖范围太大,二则题目包含的内容与论文本身的内容缺乏一致性,尽管是“浅论”,也不知能论什么。

第二,检验材料真伪。修改论文要审核材料是否典型,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写好一篇论文就像备好一堂课一样,必须掌握大量的材料。材料越丰富,论文写作的回旋余地越大。修改论文时,我们应对论文中所采选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对材料进行“质”的鉴别,保证材料和观点的契合,尽量吸纳新的材料武装新的观点,以增强论文的新鲜感,时代感;保证论文应有的价值,尽量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以正确揭示出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对论文中引用数据材料要反复的核准,防止出现人为的差错。

第三,考察结构层次。论文的逻辑构架对一篇论文的质量而言也显得非常重要。不少教师所写的文正主题也不错,所选的事实材料也很典型,但就是文正的结构层次欠佳,整片文章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者处理不当。文章的逻辑层次的考察是一种推理顺序的验证。论文的修改要看论文中心论点放射出的若干分论点是否合乎教学实际,每个论点的论证是否充分,论证层次间的关系是否严密,各部分的转接过渡是否自然。同时逻辑层次的考察,也是要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审定。修改论文的整体结构要把注意力放在“序”的排列上。这个“序”不仅包括论文总体的部分顺序,还包括各部分的层次和每一层中的语言顺序。

第四,进行语言修饰。在论文的语言表达上,许多教师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精确的语言表达,有结论性的语言,却缺少分析性的语言;二是语言表达辞不达意,逻辑性不强;三是文章的语言重复啰嗦,有些纯属是“正确的废话”。因此,在修改论文时,在解决通顺,无错别字的基础上要考虑语言的精确、形象、生动和优美。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论文作为一定教育教学思想的结晶,它对语言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语言的修饰除了要简练、流畅、准确以外,还特别要注意变换句式,巧用词语,善于修辞,多用短句,以便教学论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具有“磁性”,使语言达到准确表意,更具文彩的效果,增强论文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2)修改方式。

其一,根据文稿存在的问题程度来决定实行全面修改还是局部修改。一般要求将初稿先征求专家或同行的意见,如果意见多,问题大,像观点不准确,材料和观点不一致,措施、办法不得当,内容层次不清晰等,则要全面修改。对于那些结构无大问题,仅仅是遣词造句有问题,只要局部修改就可以了。

其二,论文修改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逐层地进行,每次修改都应有所侧重:

第四,细节检查。主要应检查文字、行款格式有无错误,标点、符号、表格、数据、插图等使用是否得当和准确,错别字是否都已得到改正。

(3)修改方法。

修改论文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增加材料,使文稿的内容更加充实。二是删去文稿中多余、重复、冗长的段落、句子和文字,使文稿的语言更加精炼。三是以更典型的新材料换旧材料,使文稿的材料更加丰富。四是调整文稿中的章节、段落,使文稿的顺序安排更符合逻辑。

论文的优化需要经过反复的磨炼,一篇好的论文往往不是一次“写”出来的,而是多次反复修改出来的。

1.立意高。

立意高,也就是论文的立意要有高度。

2.理论深。

理论要有深度。根深才能叶茂。论文想要有深度,理论性就要强,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说理要透彻,将论述的问题开掘得深些,使人折服,更具有指导性。

论文的理论性是指文章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性的强弱度。论文的理论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内容上的概括性和说理性。所谓概括性,是指所表述的内容要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纳入一定的理论体系范畴。对论点的论述既要运用事实实证,又要进行事理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将理说清、说透,通过严密的理论推导和理论分析,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普遍现象中找出规律和共性。其二,教育研究者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观点,其中也包括理论的创新。

3.切入巧。

4.选材新。

所选的材料应该新颖、典型、生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不是人云亦云大家所知道的东西。因此,在写文章前应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过程,以获取丰富多彩、真实可靠的材料。文章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文章光彩四溢,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十五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小学研究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发展个性,在实践中探索验证,在经历中感悟和自主建构。

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教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知。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符合儿童的这种心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是这样进行的:小朋友,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吗?动画片里的蓝猫研究过很多问题,今天它又想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分针是怎样走的?时针是怎样走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关系?你也想知道这些问题吗?让学生自主研究(自己观察钟面,自学书本等方式进行)并填写学习报告:我的学习报告,研究内容,我的发现。只有在这样的亲历过程中,学生才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在找到解决问题方法中掌握新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中展现自我。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又一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数学课堂变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经历合作与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有力,使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增强学习信心,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学生在交流发展中,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全面,形成共识,形成数学结论。这样的合作与交流,不仅摆脱了“填鸭式”“一言堂”等学习方式,而且使学生在展示自我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数学信息,感受了数学的魅力,达到科学育人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最佳境界。

三、拓展延伸中再现风采。

研究性数学学习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感受、体验、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未知变成已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是这种训练的自然要求和较高追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如:教学《分米、毫米》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实际测量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由于学生对测量有了兴趣,有的学生测量树叶的长、宽,花叶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等,更有趣的是有的学生竟测量耳朵、眼毛的长度等等。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的价值。小学研究性数学学习不但致力于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策略,使之能学、愿学、会学,而且通过广泛的课内外交流,为儿童后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源泉。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如何写篇十六

远程教育研修犹如清风活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我们教师看到了提高保教质量的契机,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做如下说明:

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讲座,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做到了积极认真的观看专家的视频讲座。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一)络研修使教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络研修是借助于积累了巨大课程资源的络平台,与不特定的教师就彼此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没有参与教研的教师比喻成“徒步者”,把使用传统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骑马者”,那完全可以将使用络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驾乘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一些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是众多一线教师的心里话。他们已开始意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在形成。(二)络研修使教学和研究充盈着成功的喜悦络研修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性,使普通教师与异地的同行、专家们一路同行。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的理论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相互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之间的经验和优势能得到互补。

络研修模式中的学习,一改传统的、呆板的传授模式,科学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静态资源,另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利用专家讲座、在线答疑、讨论板、感言等多种交互媒体提供动态助学,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自主学习的文化,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

络研修为教师打开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让教师畅谈教育的心得体会,议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让教学更有效的对策。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虽然刚开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教师远程研修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石,络研修学习会助我们乘风破浪,飞向成功的彼岸。我坚信: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